食道癌病理分型的病理形态分类有哪几种

食管癌病理改变及病理分型
我的图书馆
食管癌病理改变及病理分型
  食管癌的确切病因不明。显然,环境和某些致癌物质是重要的致病因素。
  (一)亚硝胺类化合物和真菌毒素现已知有近30种亚硝胺能诱发动物肿瘤。国内也已成功地应用甲苄亚硝胺、肌胺酸乙酯亚硝胺、甲戊、亚硝胺和二乙基亚胡胺等诱发大鼠的食管癌。我国调查发现,在高发区的粮食和饮水中,硝酸盐、亚硝酸盐和二级胺含量显著增高,且和地食管癌和食管上皮重度增生的患病率呈正相关这些物质在胃内易合成致癌物质亚硝胺。
  (二)食管损伤、食管疾病以及食物的刺激作用食管损伤及某些食管疾病可以促发食管癌。在腐蚀性食管灼伤和狭窄、食管贲门失弛缓症、食管憩室或反流性食管炎患者中,食管癌的发病率较一般人群为高。据推测乃是由于食管内滞留而致长期的慢性炎症、溃疡,或慢性刺激,进而食管上皮增生,最后导致癌变。流行病学调查发现,食管癌高发地区的居民有进食很烫的饮食、饮烈酒、吃大量胡椒、咀嚼槟榔或烟丝的习惯,这些食管粘膜的慢性理化刺激,均可引起局部上皮细胞增生。动物实验证明,弥漫性或局灶性上皮增生可能是食管癌的癌前期病变。
  (三)营养不良和微量元素缺乏摄入动物蛋白不足和维生素A、B2、C缺乏,是食管癌高区居民饮食的共同特点。但大多营养不良的高发地区,食管癌并不高发,故这不可能是一个主导因素。
  (四)遗传因素食管癌的发病常表现家庭性聚集现象。在我国山西、山东、河南等省的调查发现,有阳性家族史者约占1/4~1/2.在高发区内有阳性家族史的比例高,其中父系最高,母系次之,旁系最低。
  【病理改变】
  食管癌的病变部位,我国各地报告不一,但均以中段最多(52.69%~63.33%),下段次之(24.95%~38.92%),上段最少(2.80%~14.0%)。在我院622例中,中段者占68.90%,下段者占26.40%,上段者占4.70%.
  (一)临床病理分期及分型
  1.临床病理分期食管癌的临床病理,对治疗方案的选择及治疗效果的评定有重要意义。1976年全国食管癌工作会议制订的临床病理分期标准如表18-7。
限于粘膜层
侵入粘膜下层
侵入部分肌层
侵透肌层或外层
局部淋巴结转移
有明显外侵
远处淋巴结或器官转移
表18-7 食管癌的临床病理分期
  2.病理形态分型
  (1)早期食管癌的病理形态分型:早期食管癌按其形态可分为隐伏型、糜烂型、斑块型和乳头型。
  (2)中、晚期食管癌的病理形态分型:可分为髓质型、蕈伞型、溃疡型、缩窄型、腔内型和未定型。其中髓质型开发程度最高。少数中、晚期食管癌不能为归入上述各型者,称为未定型。
  3.组织学分型
  (1)鳞状细胞癌:最多见。
  (2)腺癌:较少见,又可分为单纯腺癌、腺鳞癌、粘液表皮样癌和腺样囊性癌。
  (3)未分化癌:较少见,但恶性程度高。
  食管上、中段癌肿绝大多数为鳞状细胞癌,食管下段癌肿则多为腺癌。
  (二)食管癌的扩散和转移方式
  1.食管壁内扩散食管癌旁上皮的底层细胞癌变或成原位癌,是癌瘤的表面扩散方式之一。癌细胞还常没食管固有膜功粘膜下层的淋巴管浸润。
  2.直接浸润邻近器官食管上段癌可侵入喉部、气管及颈部软组织,甚至侵入支气管,形成支气管一食管瘘;也可侵入胸导管、奇静脉、肺门及肺组织,部分可侵入主动脉而形成食管-主动脉瘘,引起大出血而致远。下段食管癌常可累及贲门及心包。
  3.淋巴转移比较常见,约占病例的2/3.中段食管癌常转移至食管旁或肺门淋巴结,也可转移至颈部、贲门周围及胃左动脉旁淋巴结。下段食管癌常可转移至食管旁、贲门旁、胃左动脉旁及腹腔等淋巴结,偶可至上纵隔及颈部淋巴结。淋巴转移部闰依次为给隔、腹部、气管及气管旁、肺门及支气管旁。
  4.血行转移多见于晚期患者。最常见转移至肝(约占1/4)与肺(约占1/5),其它脏器依次为骨、肾、肾上腺、胸膜、网膜、胰腺、心、肺、甲状腺和脑等。
TA的最新馆藏[转]&[转]&[转]&[转]&[转]&
喜欢该文的人也喜欢食管癌病理类型有哪些?
12:36:29 本文行家:
食管癌早期食管癌
早期病人症状不明显或症状轻微,只有在高发区经细胞学普查才可发现早期病例。病变多数限于黏膜表面,见不到明显肿块,故在肉眼分型时,早期与中晚期食管癌不同。病理特点,主要病变局限于食管壁的浅层,除少数乳头状肿瘤外,均无明显的肿块而表现为黏膜病变,近20年来对早期食管癌切除标本的形态学研究,一般将早期食管癌划分为以下四型:  A.隐伏型:病变处食管黏膜与周围正常食管黏膜平齐,在新鲜标本可见病变处黏膜色泽较正常深,呈粉红色,黏膜内毛细血管扩张充血,表现为轻度充血斑或黏膜皱襞增粗,镜下均为原位癌。该型为食管癌最早的表现,极易在内镜检查中漏诊。  B.糜烂型:病变处食管黏膜略凹陷或轻度糜烂,糜烂处色泽较深,边缘不规则呈地图状,与周围正常黏膜分界清。糜烂区呈细颗粒状,偶有残存的正常黏膜岛。除个别病例有纤维素性假膜覆盖外,多数糜烂面较清洁,镜下原位癌和早期浸润癌各占一半。  C.斑块型:病变处食管黏膜略肿胀隆起,表面粗糙不平,色较灰暗,呈苍白色,有时可见小的糜烂区。病变边界清,有时可累及食管全周。食管黏膜皱襞增粗、紊乱与中断,黏膜表面粗糙,呈现粗细不等的颗粒与牛皮癣样表现。此型原位癌占1/3,早期浸润癌占2/3。  D.乳头型:肿瘤呈明显结节状隆起,病变处食管黏膜呈乳头状,或蕈伞状向食管腔内突出,直径为1~3cm,与周围正常黏膜分界清,表面一般比较光滑,可有小的糜烂,有时有灰黄色炎性分泌物覆盖,偶有糜烂。镜下大都是早期浸润癌。  早期病变一般很小,但可累及整个周径的黏膜,以斑块和糜烂型常见,乳头型与隐伏型较少见。其分布与中晚期食管癌相同,中段多见,下段次之。中晚期食管癌
中晚期食管癌病人临床上均有症状,大量病理材料分析表明,髓质型最多,占56.7%~58.5%;蕈伞型次之17%~18.4%;溃疡型又次之,占11%~13.2%;缩窄型(8.5%~9.5%)及腔内型(2.9%~5%)较少(图3,图4)。各型的瘤体长度不同,髓质型多数在5cm以上,而蕈伞型、溃疡型及缩窄型多数在5cm以下,腔内型有时瘤体很大,吞咽困难的程度与各型食管癌累及食管周径的范围有关。缩窄型与髓质型多数累及食管周径的大部分或全部。蕈伞型与溃疡型则多数未累及该段食管的全部周径,仍保留正常食管壁,故食物下咽时仍可舒张,因而吞咽困难不重。腔内型因占据管腔通道,故症状较明显。
参考资料:
[1] 中国健康网
百科的文章(含所附图片)系由网友上传,如果涉嫌侵权,请与客服联系,我们将按照法律之相关规定及时进行处理。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于。
得意不要忘形,失意不要失志。每日在线答疑食管癌的临床病理分期及分型
&&癌症救助网
您所在位置:&&
食管癌的临床病理分期及分型
全世界每年约有22万人死于食道癌,我国是食道癌高发区,因食道癌死亡者仅次于胃癌居第二位,发病年龄多在40岁以上,男性多于女性,但近年来40岁以下发病者有增长趋势。
食道癌(shi dao ai)又叫食管癌(shi guan ai),是发生在食管上皮组织的,占所有恶性肿瘤的2%。全世界每年约有22万人死于食道癌,我国是食道癌高发区,因食道癌死亡者仅次于居第二位,发病年龄多在40岁以上,男性多于女性,但近年来40岁以下发病者有增长趋势。食道癌的发生与亚硝胺慢性刺激、炎症与创伤,遗传因素以及饮水、粮食和蔬菜中的微量元素含量有关。
食管癌的确切病因不明。显然。环境和某些致癌物质是重要的致病因素。
(一)亚硝胺类化合物和真菌毒素:现已知有近30种亚硝胺能诱发动物肿瘤,国内也已成功地应用甲苄亚硝胺,肌胺酸乙酯亚硝胺,甲戊,亚硝胺和二乙基亚胡胺等诱发大鼠的食管癌。我国调查发现,在高发区的粮食和饮水中,硝酸盐、亚硝酸盐和二级胺含量显著增高,且和地食管癌和食管上皮重度增生的患病率呈正相关,这些物质在胃内易合成亚硝胺。
(二)食管损伤:食管疾病以及食物的刺激作用食管损伤及某些食管疾病可以促发食管癌,在腐蚀性食管灼伤和狭窄,食管贲门失弛缓症,食管憩室或反流性食管炎患者中,食管癌的发病率较一般人群为高。据推测乃是由于食管内滞留而致长期的慢性炎症、溃疡、或慢性刺激,进而食管上皮增生,最后导致癌变。流行病学调查发现,食管癌高发地区的居民有进食很烫的饮食,饮烈酒,吃大量胡椒,咀嚼槟榔或烟丝的习惯。这些食管粘膜的慢性理化刺激,均可引起局部上皮细胞增生。动物实验证明,弥漫性或局灶性上皮增生可能是食管癌的癌前期病变。
(三)营养不良和微量元素缺乏:摄入动物蛋白不足和维生素A。B2。C缺乏,是食管癌高区居民饮食的共同特点,但大多营养不良的高发地区,食管癌并不高发,故这不可能是一个主导因素。
(四)遗传因素:食管癌的发病常表现家庭性聚集现象。在我国山西、山东、河南等省的调查发现,有阳性家族史者约占1/4~1/2,在高发区内有阳性家族史的比例高,其中父系最高,母系次之,旁系最低。
食管癌的病变部位,我国各地报告不一,但均以中段最多(52.69%~63.33%),下段次之(24.95%~38.92%),上段最少(2.80%~14.0%),在我院622例中,中段者占68.90%,下段者占26.40%,上段者占4.70%。
(一)临床病理分期及分型:
1、临床病理分期食管癌的临床病理,对治疗方案的选择及治疗效果的评定有重要意义。1976年全国食管癌工作会议制订的临床病理分期标准如表18-7。
表18-7食管癌的临床病理分期
限于粘膜层
侵入粘膜下层
侵入部分肌层
侵透肌层或外层
局部淋巴结转移
有明显外侵
远处淋巴结或器官转移
1&3cm侵入粘膜下层无转移
23~5cm侵入部分肌层无转移
&5cm侵透肌层或外层局部淋巴结转移
4&5cm有明显外侵远处淋巴结或器官转移
2、病理形态分型:
(1)早期的病理形态分型:早期食管癌按其形态可分为隐伏型、糜烂型、斑块型和乳头型。
(2)中、晚期食管癌的病理形态分型:可分为髓质型、蕈伞型、溃疡型、缩窄型、腔内型和未定型,其中髓质型开发程度最高。少数中、晚期食管癌不能为归入上述各型者。称为未定型。
3、组织学分型:
(1)鳞状细胞癌:最多见。
(2)腺癌:较少见,又可分为单纯腺癌、腺鳞癌、粘液表皮样癌和腺样囊性癌。
(3)未分化癌:较少见,但恶性程度高。
食管上、中段癌肿绝大多数为鳞状细胞癌,食管下段癌肿则多为腺癌。
(二)食管癌的扩散和转移方式
1、食管壁内扩散食管癌旁上皮的底层细胞癌变或成原位癌,是癌瘤的表面扩散方式之一,癌细胞还常没食管固有膜功粘膜下层的淋巴管浸润。
2、直接浸润邻近器官食管上段癌可侵入喉部,气管及颈部软组织,甚至侵入支气管,形成支气管一食管瘘;也可侵入胸导管,静脉、肺门及肺组织。部分可侵入主动脉而形成食管-主动脉瘘,引起大出血而致远,下段食管癌常可累及贲门及心包。
3、淋巴转移比较常见,约占病例的2/3,中段食管癌常转移至食管旁或肺门淋巴结,也可转移至颈部、贲门周围及胃左动脉旁淋巴结。下段食管癌常可转移至食管旁、贲门旁,胃左动脉旁及腹腔等淋巴结,偶可至上纵隔及颈部淋巴结。淋巴转移部位依次为给隔、腹部、气管及气管旁、肺门及支气管旁。
4、血行转移多见于晚期患者。最常见转移至肝(约占1/4)与肺(约占1/5)。其它脏器依次为骨。肾。肾上腺。胸膜。网膜。胰腺。心。肺。和脑等。
特别提醒:本网站收集的资料仅供患者了解疾病及一些治疗原则和方法,具体治疗措施应按照临床医生结合患者本身的状况决定。本网站内容仅供参考,不足之处,敬请指教。
责任编辑:李杰
癌症百问:
热点推荐:
&已有0条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癌症救助网同意其观或证实其描述!
生命十字家园活动
为弘扬“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向社会弱势……
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北京肿瘤学院、北京市肿...
慈善功德榜捐助人受捐人金额孙小苹彭光玲100元孙小苹赫玉平100元舍利子彦秀珍110元姚雪鑫彭光玲100元普渡众生史轶颜50元楠楠史轶颜50元孙小苹王刚100元孙小苹冯宗恋100元孙小苹覃先玉100元孙小苹雷晶100元
中医通过改变种子(肿瘤细胞)所赖以生存的“土壤”从……
&&&&&· · · ·
Copyright © 2009  版权所有 癌症救助网 - 中国(慈善救助)癌症患者第一门户网站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食管癌有哪几种病理形态类型
答:早期食管癌分为隐伏型:表现为黏膜轻度充血、粗糙。
糜烂型:表现为黏膜表面有非常浅的糜烂,形态大小不一,边缘清楚。
斑块型:黏膜表面稍隆起,髙低不平。
乳头型:肿瘤形成明显的结节。进展期食管癌分为髓质型:累及食管全周,形成不规则狭窄,切面呈灰白。
輦伞型:瘤体为椭圆形肿块,向腔内生长,一般累及食管壁的一侧。
溃瘍型:较深的溃疡,常累及食管周围组织。
缩窄型:大量纤维组织增生,引起环形狭窄。
腔内型:瘤体呈巨大肿块向腔内生长。
4.食管癌有哪些临床表现
答:食管癌的临床表现有很多临时表现,主要表现分为:早期和中晚期。早期的典型症状有:
①吞咽时胸骨后不适或轻微疼痛,尤以进粗糙过热或刺激性食物时为显著。
②食物通过慢或有滞留感。
③轻度哽噎感。
④少见的胸骨后闷胀、咽部干燥发紧等。中晚期的典型症状有:
进行性吞咽困难、消瘦、体重下降、呕血、黑便。当肿瘤侵及邻近器官并发生穿孔时,可发生食管支气管瘘,出现纵隔脓肿、肺炎等。压迫喉返神经出现声音嘶哑,骨转移时可引起疼痛,肝转移时引起肝区疼痛、肝肿大等。文章来源:。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食道癌胃镜病理报告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