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引导小班幼儿绘画主动参与绘画活动

浅谈如何指导小班幼儿美术活动
  美术活动对培养幼儿的创造力非常有利,这是由幼儿的年龄特点及幼儿特有的表现力决定的。但小班初期的幼儿由于心理、生理正处于发育之中,他们的思想境界还处在涂鸦阶段,他们绘画并不是为了描绘某个物体的形状,只是为了绘画过程中体现愉悦感,初入园的幼儿还不习惯于有组织的活动,对绘画是怎样一回事也并不清楚,所以在幼儿美术方面教师应该着重引导和帮助幼儿由不习惯过渡到习惯,由不清楚过渡到清楚,并使之对美术活动产生兴趣,对于幼儿的美术活动应怎样指导呢?
  一、选择贴近幼儿生活并带有游戏性的教材
  小班的幼儿受其认知发展水平的限制,生活经验较少,他们往往只对日常社会中经常接触的熟悉的和感兴趣的物体有绘画或制作的兴趣。因此教师在选择小班美术活动教材时应选择幼儿熟悉或感兴趣的题材。比如小班幼儿喜欢小动物,我们就可以设计&给小兔喂青草&、&熊猫吹泡泡&、&小鸭游泳&等绘画内容。还可以选择他们熟悉的人、玩具或食物为题材,如&我帮妈妈绕绒线&、&画气球&、&捏糖葫芦&等等。同时选择的教材还必须具有游戏性,单调的涂色练习和临摹活动都不是小班幼儿所喜欢的,他们更喜欢在有趣的游戏中学习,所以教师在选择小班幼儿的美术活动教材时一定要注意以上两点。
  二、创造适应的美术环境、材料
  创设具有可参与性的美术物质环境和可操作性。幼儿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与被动,往往取决于主观能动必的发挥,而主动能动性的发挥又常常与教育环境提供的有利机会和条件有关。当教师为幼儿提供了丰富有趣的材料时幼儿会为材料而吸引,自然会主动地操作材料,参与到教育活动中去。小班幼儿由于小肌肉发展还不完善,动手操作的能力较差,因此教师只有为幼儿提供丰富有趣且能使画面产生较好效果的材料,才能使幼儿既能对美术活动产生兴趣,又能让幼儿轻松获得成功,而且还能使画面产生很好的效果。例如教师可为幼儿提供各种印章让幼儿进行印章车,提供纸团让幼儿压印,提供弹子让幼儿滚画等。如在喷画活动&放烟火&中,教师为幼儿提供了装有水粉颜料的喷壶,幼儿只需轻轻一喷,纸上便会散开一朵朵美丽的烟花。又如在印章画&小兔的新衣&活动中,教师为幼儿提供了切成各种图形的蔬菜(胡萝卜、藕)等等,幼儿用这些材料蘸上颜料印在衣服形的纸上,一件件漂亮的新衣就这样完成了。活动结束时有的幼儿仍乐此不疲地为小兔做新衣,有的幼儿还在为自己的杰作而欢呼雀跃。丰富有趣的活动材料让小班幼儿觉得绘画原来就是&玩&游戏,绘画是件快乐的事情。
  三、让幼儿在游戏中进行美术活动
  游戏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特别是小班幼儿,更离不开游戏。因此创设一个良好的游戏环境对幼儿的成长是非常重要的。心理学家皮亚杰强调:&儿童是在周围环境的影响下,通过主体与环境的交互作用而获得心理上的发展。&而凡是新奇的事物,奇特的东西都会使幼儿产生好奇心。幼儿受好奇心的驱使就会通过游戏活动来学习、成长。
《浅谈如何指导小班幼儿美术活动》摘要:中经常接触的熟悉的和感兴趣的物体有绘画或制作的兴趣。因此教师在选择小班美术活动教材时应选择幼儿熟悉或感兴趣的题材。比如小班幼儿喜欢小动物,我们就可以设计给小兔喂青草、熊猫吹泡泡、小鸭游泳等绘画内容。还...: ◇
&? &? &? &? &? &? &? &? &? &? &? &?
 | 
 | 
 | 
 | 
 | 
Copyright &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联系我们(9:00-17:00)
电话:010-小班游戏化美术活动的指导策略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小班游戏化美术活动的指导策略
双击自动滚屏
发布时间:<font color="#FF-3-25
阅读:<font color="#FF次
小班幼儿年龄小,正处在涂鸦期,在美术活动中,常常以无意注意为主,往往是先做后想、或边做边想。由于受到手部小肌肉不灵活及认知发展水平的限制,作品存在着随意性的特点。对于小班幼儿来说,美术活动应该是激发兴趣、体验快乐的过程。然而,如何激发他们参与美术活动的兴趣,让其体验到快乐呢?新《纲要》指出,游戏是幼儿的基本活动,游戏的价值在于幼儿通过游戏实现了认知、情感和人格的发展,它具有顺应幼儿发展的价值,而孩子的天性又是游戏的、好奇的,特别是小班幼儿,他们更喜欢在有趣的游戏中学习,因此,小班美术活动应突出游戏化。在多年的带班工作中,我不断摸索、尝试,总结了出了小班游戏化美术活动的指导策略。 一、创设游戏情境,激发幼儿兴趣 心理学家皮亚杰强调:“儿童是在周围环境的影响下,通过主体与环境的交互作用而获得心理上的发展。”幼儿天性是好奇的。因而,凡是新奇的事物、奇特的东西,都会使幼儿产生好奇心,幼儿受好奇心的驱使就会通过游戏活动来学习、成长。因此,创设一个良好的游戏情境对激发幼儿的兴趣相当重要。记得,在“果树妈妈宝宝多”的活动中,我把班级布置成丰收的果园场景,先请幼儿在轻松自然的音乐气氛中摘果子,观察、认识水果的颜色,当幼儿摘完果子,教师忽然用树妈妈的口吻着急地说:“我的孩子不见了,你们帮我找回我的孩子好吗?”听了树妈妈的请求,幼儿很自然地帮树妈妈找了起来,这时,他们只找到了教师事先准备好的水果纸样。树妈妈又说:“这些可不像我的孩子,我的孩子都穿着漂亮衣服。它们有的是红红的、有的是黄黄的,这可怎么办呀?我的孩子找不到了。”“我们帮水果宝宝穿上漂亮的衣服吧!”孩子们说。于是,孩子们选择不同的水果宝宝,安静地、用心地帮水果宝宝穿衣服,一笔一笔涂得特别仔细,涂好后送给果树妈妈时说:“我帮你找到孩子了。”……&整个活动始终在轻松、自然的游戏情境中进行,激发了幼儿参与美术活动的兴趣,充分调动了他们积极性、主动性。 二、提供丰富材料,让幼儿在边做边玩中发展 要使小班美术活动游戏化,教师应该为幼儿提供丰富有趣的、具有可操作性的材料,吸引幼儿主动与这些材料游戏。如何让小班幼儿充分与这些材料游戏呢?就需要老师引导幼儿掌握一些剪、贴、画&、撕、捏等简单的美术技能。只是这些美术技能是幼儿在边做边玩中不知不觉地掌握的。因此教师可以设置一些有趣的游戏。如棉签画&“美丽的花园”、吹画&“大树”、弹珠滚画&“花手绢” 等等。 在“美丽的桃花”活动中,教师为幼儿提供了棉签、颜料、印章、橡皮泥等材料供幼儿自主选择,让其尝试不同材料制作。一开始,幼儿根据兴趣,如果选择了手指点画&,就会尝试用教师教的基本方法,一根手指蘸上颜色,边点边数一、二、三、四、五,“老师,我的桃花开了。”但当林林无意间将五个手指都蘸上颜料并按在纸上时,同样开出了一朵桃花。他兴奋地叫老师去看:“我的桃花开得可快了。”边说边把手指捏在一起,蘸上颜料,点在桃枝上,一下子就点出了五瓣桃花。“你的办法真好,比老师点的还快。”我及时给予他肯定。别的孩子看到,也学着他的方法点出了五瓣桃花。边点边说:“点桃花真好玩!”看来,他们是把点桃花当成了玩颜色了。另一组印章的幼儿,印着印着也别出心裁,用桃花印章印在橡皮泥上,于是,橡皮泥上就开出了一朵美丽的桃花,我鼓励他们将橡皮泥桃花贴到桃枝上。嘿!桃枝上有平面的印章桃花,还有立体的橡皮泥桃花,整个画&面栩栩如生,特别生动。
就这样,一幅幅漂亮、个性鲜明的图画&就产生了,他们为自己的杰作欢呼雀跃,并主动与客人老师交流。丰富有趣的活动材料让小班幼儿觉得美术活动原&来就是在“玩”游戏,幼儿在边做边玩中得到了发展。 三、通过儿歌教学,提高活动情趣 小班幼儿喜欢说儿歌。儿歌简短、精练,便于幼儿掌握,因此,在美术活动中,我常常把教学内容的重点、难点编成顺口溜,教幼儿边说边做(或画&),由于形象性强,幼儿学得快,记得牢,而且能激发幼儿的创作情趣。如在涂色水果时,我会说:“油画&棒,手中拿,一笔一笔挨着画&,全身颜色都涂满,水果宝宝笑哈哈。”在手指点画&桃花时,我会说:“小桃花,真好看,一共五个小花瓣,小手指,真能干,点出桃花露笑脸。” 就这样,孩子们边说儿歌边活动,不但提高了小班幼儿的活动情趣,同时,美术活动重点、难点在轻松的气氛中得到了很好的解决。 四、运用游戏性语言,指导沟通更有效 生动、形象的游戏性语言,符合小班幼儿的思维特点,更容易被小班幼儿理解、接受。因此,在美术活动中,运用游戏性语言,指导沟通会更有效。如在《美丽的桃花》活动中,看到幼儿总是点、粘、印一瓣一瓣的花骨朵,我会模仿小桃花的声音说:“我都着急了,快让我开开吧!”听了桃花的话,孩子们就会点、粘、印出五瓣桃花,并说:“看,我的桃花开了。”在涂色水果时,看到有的幼儿没涂均匀,又不想涂时,我会说:“水果宝宝的衣服怎么破了、漏风了?好冷呀!”经&过这样的提示,孩子们就会耐心地继续帮水果宝宝穿上不漏风的衣服。
运用游戏性语言,减少了教师指导的指令性,与幼儿的沟通更自然、更亲切,更便于幼儿的理解与接受,效果非常好。 经&过长期的实践, 我认为这种轻松、愉快的游戏化美术活动形式非常符合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更被我班幼儿所喜欢。他们在教师精心设计的宽松的游戏氛围中,边做边玩,不但激发了幼儿的参与活动积极性,同时提高了幼儿的动手能力及审美情趣,促进了幼儿发展。 &&&&&&&&&&&&&&&&&&&&&&&&&&&&&&&&&&&&&&&&&&&&&&&&&&&&&&&&&&&&&&&&&&&&& 房山幼儿园& 王 红
版权所有:房山教育信息网
技术支持:房山教育信息中心&&&&
&址:北京市房山区良乡西潞大街9号
&&&&&&&&&&&教育笔记:让小班幼儿在游戏中进行绘画活动
您现在的位置:&&>>&&>>& >>
>> 浏览文章
教育笔记:让小班幼儿在游戏中进行绘画活动
作者:未知 资料来源:网络 点击数: &&&
教育笔记:让小班幼儿在游戏中进行绘画活动
:让小班幼儿在中进行& & 在组织小班幼儿开展绘画活动中,我发现一些死板的教学方法根本调动不起幼儿学习的积极性,幼儿对老师所讲的内容不感兴趣,自然不愿意动手,或者干脆乱涂乱画。& & 游戏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特别对小班幼儿来讲。如果能把小班幼儿在游戏中的那股热情带到绘画活动中,肯定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针对这一发现,我们便尝试了把游戏与绘画相结合的方法,在游戏的情节中、在角色的扮演中使幼儿轻松的学会绘画技能,获得成功的体验,获得快乐的情感。我们在指导小班幼儿绘画的过程中,从幼儿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出发,从绘画兴趣、绘画内容、绘画评价入手,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使游戏与绘画活动自然的结合,提高幼儿对绘画活动的兴趣,保持幼儿对绘画活动的热情,提高幼儿的绘画水平,使幼儿获得成功、快乐的情感。& & 例如:在上美术活动《卷卷的羊毛》时,活动开始后教师先播放录音(哭声),然后很神秘的问幼儿:“是谁在哭呀?”这时已经吸引的所有幼儿的注意力。随后教师出示了一只哭泣的小羊,问幼儿:“它为什么哭?”教师也一脸难过的表情。教师再说:“我来问问它。”问完后以小羊的口吻说出小羊的困难,激发幼儿帮助小羊,为小羊画羊毛的的愿望。有趣的游戏情节的导入和教师投入的表演感染了幼儿,形成积极愉快的活动氛围,充分的激发了小班幼儿参与绘画活动的兴趣。随后教师又以游戏化的语言引导幼儿观察正确画羊毛的方法,后让幼儿动手画羊毛。画完后教师又以游戏形式组织幼儿把画好羊毛的小羊送回到羊村,又一次把幼儿的情绪调动起来了。整个活动幼儿始终保持着对活动的热情,通过活动幼儿充分感受到了轻松、快乐与成功感。& & 实践证明,小班幼儿的情感易受游戏情境的影响,通过生动有趣的游戏性绘画活动使小班幼儿提升了绘画兴趣和绘画水平,活动中我以游戏的形式和自身的激情去引导幼儿、激发幼儿,使幼儿在潜移默化中感受绘画活动的乐趣,产生浓厚的绘画兴趣,并且大大提高了幼儿的绘画水平,使幼儿获得了成功、快乐的情感体验。游戏是小班幼儿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内容,就让幼儿在游戏中学习,在游戏中快乐成长吧!
相关幼教资料:
上一篇:下一篇:
最新幼教资料
推荐幼教资料樟树市陈晓娥工作室
当前位置:&&&&
浅谈如何开展小班美术活动
上传: 朱忠莲 &&&&更新时间: 16:34:39
&学习掌握简单的美术活动知识、技能、培养幼儿初步的表现力,使幼儿萌发审美情趣&是幼儿园美术教育的基本目标。掌握一定的美术知识、技能是从事美术的必要前提,但由于幼儿园美术教育的最终目标是借助美术这一载体,促使幼儿的认知、情感、能力,个性诸方面的有效发展,因此美术作为表现自我,表现自己对客观世界看法的有效工具,才有可能通过美术教育促进幼儿的发展。
小班幼儿的美术活动不仅对幼儿的审美发展有重要影响,而且对幼儿的其他能力和情绪情感的发展也有重要影响,但因幼儿初入园的不适应,家长对孩子乱涂乱画的不理解等原因而挫伤幼儿自信心,使幼儿产生恐惧,不爱画画的心理,那么要使小班幼儿在美术教育中达到自我,表达对客观世界的认识这一根本目标,我们应该怎样开展其美术活动呢?
一、提供丰富多样的刺激,激发幼儿的绘画兴趣
美国教育学家布鲁纳曾指出:&幼儿智力的发达,因其生活环境是否有刺激而有明显的差别。&在小班幼儿美术活动中也是如此。教师必须利用实物、语言、图片、影视等各种形式的刺激,激发孩子感知事物的兴趣,并从对事物形状、色彩等的初步认识来激发幼儿的审美动作,唤起他们的绘画愿望。
熟悉的,生活化的情景会使幼儿感到亲切和好奇,从而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绘画动作,产生通过线条、色彩来表现生活经验的愿望,如,为了激发幼儿感知曲线和直线的兴趣,我带来一件旧毛衣,当场和孩子们一起拆毛线的过程中感受到了线条的变化,对画线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富有童趣的儿歌、故事、童话、音乐和情景化的语言等能唤起幼儿的记忆表象,激发幼儿的想象及绘画,比如:在引导三岁幼儿画泡泡之前,老师先讲一个故事:&妈妈用高压锅煮饭,高压锅开始吹泡泡啦,嗤嗤嗤&&泡泡越来越多。&孩子们对此展开了丰富的联想,从泡泡充满整个厨房想到充满整个屋子,还想到泡泡飘到窗外,跑到隔壁家,等等。最后,他们饶有兴趣地在整张纸上画满了泡泡,嘴里还&嗤嗤嗤&地念个不停。
儿童的视觉发展与丰富多彩的环境刺激有很大关系,而视觉发展的关键期在出生后三四年内,即主要在小班阶段。所以,教师应该充分利用丰富多彩(如较大的色块、图案)来刺激幼儿的视觉神经,使之产生绘画的冲动。如将大幅挂历纸贴满墙面,把颜色鲜艳和富有动感的广告图案贴满整扇门或窗等。另外,多媒体、录象、图片、幻灯片等也能给幼儿带来丰富的视觉感受,激发幼儿的绘画热情。
爱玩泥、爱撕纸是孩子的天性,采用手工与绘画相结合的方法能激发幼儿的绘画兴趣,因为这种美工活动不像单纯的绘画活动那样追求作品效果,而是注重操作的乐趣,因而为幼儿所喜爱。如在学习用棉签画一串红之前,我们先让幼儿用纸撕出一串红以熟悉花形,然后再让幼儿绘画。
二、根据幼儿和年龄特点,选择合适的绘画内容
儿童对丰富认识和生活经验的事物比较乐于表现,也易于表现。因此,教师,在设计美术活动时,一定要选择幼儿熟悉的并且感兴趣的事物,在设计美术活动时,恰当的命题是调动幼儿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的因素之一,它能拓宽幼儿的思路,激发幼儿的想像力,而不恰当的命题在某种程度上会束缚孩子的想像力。
2&3岁的幼儿很喜欢在地板上、墙上乱涂乱画,对这种自发的偶然的绘画行为,教师和家长可以有意识地加以启发和引导。幼儿一般到三四岁时,便能用线条画出简单的不规则形状。所以2&4岁幼儿的绘画练习主要以画线为主,内容上应体现循序渐进。当然,也可以适当增加涂色练习红苹果、香蕉等。由于涂色需要一定的臂力和腕力,对小班幼儿只能作适当要求。另外,幼儿对不规则形状的掌握易于规则形状,尤其是幼儿学会画封闭圆的过程较长,所以,开始时可让幼儿先画一些圈形之类的(勉强封闭即可)练习,然后进行圈形内容的变化练习,如:画泡泡、太阳、气球、大苹果、饼干、糖葫芦等。在适当的时候,安排少量线条或三角形等规则形状的内容。如:飞机、彩旗、格子布等。
三、根据幼儿的学习特点,巧妙组织绘画活动
幼儿的基本活动方式是游戏,尤其是小班幼儿,这与其生理、心理特点有密切联系,由于年龄小,自我意识发展水平较低,幼儿会认为生活中的布娃娃、玩具小汽车甚至一切事物都跟分们一样是有生命和感情的,即&物我同一&性,也就是心理学上所谓的&儿童泛灵论&。所以,教师应顺乎幼儿这一明显的心理特征,采用游戏的方法进行教学。例如:教幼儿用几个圈圈画青虫的身体,但幼儿往往将圈与圈之间的距离分得很开。这时若告诉幼儿,小青虫的身子断开了,会很疼很疼的,它会哭的,孩子就会很容易注意到间距问题。
小班幼儿的思维尚处于直觉行动阶段,还不能长久地注意某个事物,也很难长时间地绘画同一个主题。针对这一特征,教师可以将幼儿的绘画活动与游戏结合起来。如:画&下雨了&这一内容时,我发给每位幼儿一张大纸,让每位幼儿大胆作画,我说&打雷了,下雨了&,幼儿就画很多雨丝,因为纸很大,幼儿可以将雨丝画得很长、很多,我说&雨停了,出太阳了&,幼儿就停止画画,来回走动,我说&又下雨了,雨越来越大了&,幼儿就又开始画大雨。幼儿在这一过程中既完成了一幅&大雨图&,又通过画雨点、雨丝,增进了对大雨、小雨、毛毛雨感受和认识,激发了他们的绘画热情和关注周围生活的兴趣。
我们经常看到幼儿画一事物,开始画得挺好,老师或家长在一旁看得正满意,忽见幼儿在原画上又重叠画上一些其他东西,甚至乱涂一气。例如:原先画的是一颗结满苹果的苹果树,最后却只看见一片红,什么形象也没有了,这时你若问幼儿:&这是为什么?&他可能会告诉你&苹果太多了&,&苹果掉到地上,摔烂了&之类的话,显得轻松而自然,而你可能变得恼怒不堪。其实,这完全是因为成人与幼儿的心理期待有差异,小班幼儿只对绘画过程感兴趣,而对绘画结果则兴趣不大,绘画对他来说仅仅是一种具有审美性的游戏或娱乐过程,而成人则相反,他们的兴趣指向是作品本身,我觉得成人应该多了解孩子,与孩子进行换位思考,并创造条件使孩子真正体验绘画的乐趣。
有些教师认为孩子小,东西画不多就应该给孩子小其实不然。第一,幼儿手的发育尚不完善,对笔的控制能力较差,对形状亦不易把握,所以更应该给他们大纸,让他们大胆画画,不受拘束,尽情作画。第二,每个孩子的性格都不一样,在积极倡导个性化教育的今天,应该让孩子根据自己的绘画需要,选择不同大小的纸,并且,儿童绘画纸张的大小、颜色和笔的种类也以各异为好,以满足幼儿各自的表现需要。不应有孩子画画过程中&教&得过多、过死,或随意阻止,扼杀幼儿的创造活动,这是极其有害的正如日本教育家石原慎太朗所说:&艺术最本质的价值是它的表现,表现没有一定的规则,惟有&表现&是真正的自由&。
四、根据幼儿的心理特点,全面、客观地评价幼儿的美术活动
对幼儿美术活动的评价是美术教育的重要环节。在评价过程中,教师要充分了解幼儿的创作意图和认知发展水平。全面客观的评价对于维护幼儿参加美术活动的兴趣,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教师要建立与儿童年龄特征、心理特征,美术教育目标相对应的美术教育评价体系,以保护幼儿参加美术活动的积极性,因此,对于小班幼儿的美术活动应在过程中评价,以培养幼儿的自信心、成功感。
这种评价方式注重评价幼儿参与的状态及思维,创作的动态过程,它有助于教师理解幼儿作品,及时肯定幼儿的思维闪光点,在运用这种方法时,教师应注意以下几点:首先,要有责任心,不厌其烦;第二,能随时发现问题及时加以鼓励;第三,要让幼儿大胆表达自己的思想,尤其是小班幼儿喜欢自言自语,边画边说,不要因为课堂纪律而限制孩子交流;第四,要有较强的组织能力,课堂气氛做到活而不乱。
每次活动结束时,展示所有孩子的作品,这样做本身就是对幼儿创作的肯定。在评价具体作品时,则要依据&新、奇、稚、满&的标准进行评价。&新&指构思新颖,&奇&指想象奇特,&稚&指童真稚趣,&满&指画面丰满。这个年龄的幼儿喜爱单色线条画,因此,对色彩不作过多要求,允许幼儿自由选择色彩进行线条画,不作大块面涂色要求。
总之,在美术教育中,教师的首要目标是帮助幼儿顺利地把自己的想法、情感借助于美术这一载体有效地表达出来。在此基础上根据幼儿的能力、兴趣、在美术的技法、想像、思维等方面提出更进一步的要求。美术教育的目标关乎孩子的全面发展,因此,我们要从幼儿发展的高度全面审视美术教育的目标,并在日常的美术教育中有效地加以贯彻落实,逐步地增强小班幼儿自信心,消除其对幼儿对绘画活动的恐惧感,使小班幼儿爱画画。
评论:(未激活和未注册用户评论需审核后才能显示!如需回复,请留下联系方式!)
文明上网,理智发言如何激发小班幼儿的美术活动兴趣
 来源: 
来源:作者:责任编辑:yfs001
绘画活动是培养幼儿想象力与创造力的有效途径。幼儿园小班的孩子在进行美术活动中,普遍存在不敢下手的情况。培养小班幼儿的美术活动兴趣就成了教师教学活动的重要目标。市育英幼儿园在小班阶段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的:通过欣赏大班幼儿的作品,激发幼儿的绘画兴趣孩子们一开学,老师就带他们去参观大班孩子的作品展览,一幅幅色彩鲜艳、充满童趣的画面深深地吸引了孩子们的目光。孩子们边看边赞叹:“哇,真漂亮。”老师抓住时机及时鼓励他们:“只要你们愿意画、大胆画,也能画得这样美。”鼓励孩子,激发其兴趣每个孩子都有创作的欲望,但很多孩子因为得不到鼓励而半途而废,还有的担心因画不好受到指责而不敢下笔。面对这种情况,老师经常鼓励孩子能增强孩子的自信心,使孩子愉快、大胆作画,每一个鼓励都能使孩子在下次绘画中取得进步。开展形式多样的绘画活动,提高幼儿的美术兴趣小班幼儿受年龄的限制,对单一活动形式的兴趣不能持久,所以小班开展了多种形式的美术活动,如蜡笔画、棉签画、手掌印画、树叶拓印、纸团印画、泡泡画和涂色等,让幼儿对活动始终保持浓厚的兴趣。孩子们在玩的过程中运用多种感官接受色彩的刺激,其想象力和创造力得到充分发挥。在教学活动中运用趣味形象的语言提高幼儿的绘画兴趣小班幼儿的作品往往粗糙、散乱,这就要求教师尽可能地用形象的语言概括出事物的主要特征,帮助幼儿掌握绘画要领,使其大胆作画。比如画美丽的烟花,先画一个点,上面画画、下面画画、左面画画、右面画画,红色画画、绿色画画、黄色画画,孩子们边念边画,不知不觉中一簇簇美丽的烟花就画好了。形象的语言使课堂气氛变得轻松愉快,使孩子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绘画,效果很好。
[责任编辑:yfs001]
一周图片排行榜
光明网版权所有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幼儿园小班绘画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