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塔波仁波切的教言,修持不良人黑白无常肉图有哪三个层次

复习题整理
学会12年第一届预科班加行组第一次考试
复习范围(共105题)整理分类
一、闻法方式(15题)
1、请以教证概述密宗有何特点。请具体阐明密宗哪方面与显宗相同,哪方面比显宗超胜。对此你有什么认识?
2、什么叫做“本来常有相续轮”?明白这一点,对你有哪些帮助?
3、为什么说上师的恩德胜过诸佛?有人认为这只是密宗的片面之词,你对此是如何看待的?为什么?
4、在闻法时,什么叫做法器之三过?此三过如何依次障碍闻、思、修?你平时具有哪些?今后打算怎么做?
5、修持佛法的过程中,需要经历哪五个阶段?其各自有什么特点?请以比喻一一说明。
6、请以比喻描述闻法的三种过患。分别如何对治?
7、什么叫做六垢?请一一解释。六垢对闻法有何影响?
8、眼耳鼻舌身意六根识若贪执外境,分别会有哪些过患?请用比喻一一说明。你对其中的哪个比较有体会?为什么?
9、什么叫做内收?闻法和修行时若内收,会有什么样的过患?你平时是这样的吗?
10、闻法时在什么情况下,会产生疲厌的心态?产生这种心态时,应当如何对治?假如实在无法对治,那应该怎么办?
11、请分别解释五不持的含义。后三者的区别在哪里?怎样才能杜绝这些过患?
12、什么叫做依止四想?请结合自己的情况具体解释。每一条你都能真正做到吗?
13、“四想”的违品是什么?请以比喻具体说明。现在社会上是否存在这种现象?你对此如何看待?
第十一节课
14、我们在闻法的过程中,如何于一堂课中具足六度?这样有什么功德?
15、按照《毗奈耶经》的观点,对哪几种人不能讲法?如果闻法时行为不如法,这会导致什么过患?正确的闻法方式是什么样的?
二、上师开示(9题)
为什么学佛?
16、什么是佛法?什么是佛?了解佛陀的这些历史,对你有什么帮助?除此之外,你还知道佛陀的哪些事迹?
怎么样学佛?
17、有些人认为:“佛法自学就可以,没必要去依止善知识。”这种观点正确吗?为什么?你是如何依止善知识的?
什么是密宗?
18、现在社会上,人们对密宗有哪些误解?请举例说明。对此你该如何驳斥?
19、什么是三殊胜?具足三殊胜有哪些功德?不具三殊胜有哪些过患?
胜利道歌讲记
20、归纳而言,本论主要讲了什么样的修行次第?这对你有哪些启示?
胜出天神赞释
21、佛陀与诸天尊均不是作者的现量境,作者凭什么说佛陀的功德超胜一切天尊?佛陀与天神具体有哪些差别?对你有何启示?
22、佛陀的名号“出有坏”的含义是什么?
23、金刚萨埵心咒为什么能清净业障?请从两方面进行说明。
菩提心的修法
24、菩提心必须具备哪两个条件?你今后打算怎样修菩提心?
三、亲友书(22题)
25、《亲友书》的作者是谁?他有什么样的功德?了知作者功德后,对你学习本论有哪些帮助?
26、怎么样修持六种随念?如此做有什么功德?
27、请具体解释何为十善业道。
28、八关斋戒有哪些戒律分支?它具备什么特点?是在家人还是出家人的戒律?
29、请解释颂词:“何者孝敬父母亲,彼族具梵阿阇黎,供养彼等今名扬,他世亦转善趣中。”
30、有些人没有遇到佛法之前,造过许多堕恶趣的重罪,如此是否就没有解脱的希望了?为什么?请举一则公案进行说明。
31、众生的语言,归纳起来有哪几种?请具体阐述,并以比喻一一对应。你应该选择哪一种?为什么?
32、欲界众生最贪执的是什么?你对此有哪些体会?应当怎么样断除?若不断除有什么祸患?
33、什么叫圣者七财?你具备哪些?你是修行上的富翁,还是生活上的富翁?你认为哪个更重要?
34、能毁坏自己名声的有哪六法?请详细解释。并对照自己观察,看你具备哪几种。今后有什么打算?
35、无论善法还是恶业,其轻重界限是什么?请详细说明。如果你不小心杀了生,其果报将会怎样?为什么?
36、什么叫世间正见?如果不具足,则会有什么后果?什么叫出世间正见?请详细阐述它的内容。修持它有什么殊胜功德?
第十一节课
37、怎样通过抉择无我,摧毁二十种萨迦耶见?五蕴的来源是什么?外道有何不同说法?请一一剖析。按照佛教的观点,对此又如何解释?
第十二节课
38、现在人口不断膨胀,城市里的人密密麻麻,为什么佛经中还说转生为人非常困难?困难到什么程度?我们有了这样的人身后,应当如何利用它才合理?
第十三节课
39、什么叫四轮人身?请详细说明你具不具足这四轮。
第十四节课
40、为什么说我们漂泊轮回的时间已经够久了?懂得这个道理,对你产生出离心有什么帮助?
第十五节课
41、明白轮回罪大恶极之后,我们应当做些什么?为什么?
第十六节课
42、关于地狱的痛苦程度,有些人想象不出来,你能否用比喻说明一下?世间上的任何一种痛苦,是否能与地狱的痛苦相比?为什么?
第十七节课
43、饿鬼就是世间人所说的“鬼”吗?如果受到鬼的侵扰,你会如何对待?
第十八节课
44、内道与外道所许的涅槃有什么不同?我们如何修行,才能得到究竟涅槃?
第十九节课
45、我们什么时候才能获得七觉支?什么叫做七觉支?与七轮宝如何一一对应?我们凡夫人有必要修持这七种觉支吗?为什么?
46、什么是八正道?请一一解释。你的相续中有这些功德吗?为什么?
四、所讲之法(59题)
前行重要性及颂词(3题)
前行之重要性
47、有些人觉得:“修加行是藏传佛教的传统,我学汉传佛教的,没有必要修这些。”这种想法是否正确?为什么?
48、请详细解释什么叫“三大传承”?为什么要了解这些?你平时是如何祈祷传承上师的?
49、《大圆满前行》的内容是什么?这些内容是否只是前行法?为什么?
暇满难得(17题)
第十四节课
50、了解道次第对我们来讲有何必要?请引用公案进行说明。最终可得出什么样的结论?
51、八无暇是否仅仅为藏传佛教的说法?为什么?请引用佛经的教证,详细说明何为八无暇。
第十五节课
52、有些人说:“佛教和其他宗教没什么两样,都是行善的。”对此观点你怎么认为?为什么?
第十六节课
53、什么叫五种自圆满?请大致作个解释。为什么叫“自”圆满?对照自己,你是否具足?
第十七节课
54、印度和藏地是否历来一直是中土?为什么?以此道理类推,请分析汉地是不是中土。
第十八节课
55、“业际颠倒”主要是指什么?间接可引申为什么意思?要想不成为业际颠倒者,在实际行动中应注意些什么?你是怎么做的?
第十九节课
56、什么叫五种他圆满?请大致作个解释。为什么叫“他”圆满?对照自己,你是否具足?
第二十节课
57、释迦牟尼佛的教法,为何又叫普贤密意圣教?它会住世多长时间?请具体说明各个时期的特征。
第二十一节课
58、什么样才是真正的佛教徒?修学佛法的过程中,为什么善知识的摄受相当关键?
59、阿底峡尊者与库鄂仲三人之间的问答,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
第二十二节课
60、什么是暂生缘?暂生缘八无暇包括哪些?具体怎样对治?
第二十三节课
61、什么是断缘心?断缘心八无暇包括哪些?是否绝对不能对治?为什么?
第二十四节课
62、在修行过程中,什么才是真正的魔障?你对此有哪些认识?
第二十五节课
63、除了转生为猎人、妓女等以外,什么样的人也叫做业际颠倒?如何对治?
第二十六节课
64、为什么佛陀说“得人身者,如爪上土;失人身者,如大地土”?你对此怎么理解?
65、请依据经论比较六道众生的数量差别。对你今后修行有哪些帮助?
第二十七节课
66、生起暇满难得的界限是怎样的?如果做不到这一点,最起码应该怎么做?如何把握这其中的度?
寿命无常(16题)
第二十八节课
67、怎样思维外器世界而修无常?请大致说明。器世界最终毁灭的因是什么?
第二十九节课
68、怎样思维内情众生而修无常?请大致说明。怎么理解“生命在呼吸之间”?
第三十节课
69、怎样思维殊胜正士而修无常?请从印度、藏地、汉地三个角度加以分析。
70、什么是二胜六庄严?他们在佛教历史上分别有哪些贡献?
第三十一节课
71、怎样思维世间尊主而修无常?请从天界、人间的角度分别说明。
第三十二节课
72、在本课中,怎样思维各种喻义而修无常?请大致说明。
第三十三节课
73、以我们身边的人为对境,应当如何观修无常?你在日常生活中,是怎样观无常的?
第三十四节课
74、请以具体事例说明,什么叫做积际必尽、合久必分、堆际必倒?明白这些道理,对你有哪些帮助?
第三十五节课
75、高际必堕是从哪个侧面进行宣说的?为什么说亲怨、苦乐皆是无常不定的?
第三十六节课
76、一个人的高低贵贱、贤劣好坏是永恒的吗?为什么?请从世间、出世间两个角度进行说明。了知此理对你有何帮助?
77、在修行过程中,为什么要时时提起正知正念,将一切分别邪思转为道用?有时候的一念之差,会导致什么样的可怕后果?请引用公案加以剖析。
第三十七节课
78、世间上任何一个人,都知道自己早晚会死,这是不是就足够了?为什么?在这方面,世间人和修行人最关键的差别是什么?如何思维死缘无定而修无常?
79、修死亡无常的过程中,要观想行、住、坐、卧一切所为都是今生最后一次,这种修行方法是否有点不可理喻?你是怎么理解的?
第三十八节课
80、在观修无常时,是否明白必死无疑、死期不定就足够了?为什么?请详细说明理由。
81、按照塔波仁波切的教言,修持无常有哪三个层次?请一一说明。
第三十九节课
82、按照博朵瓦格西的观点,如果想专修一法,观无常则最为重要,这是为什么?请从六个角度加以分析。
轮回过患(23题)
第四十节课
83、观轮回痛苦、修菩提心中,都提到了“众生彼此之间没有不当过父母的”,二者的侧重点有何区别?请谈谈你的认识。
第四十一节课
84、八热地狱具体有哪些?请一一说明其受苦状况、众生寿量、转生原因。
第四十二节课
85、什么叫近边地狱?在本论中,它分为哪几种?请一一说明其受苦状况、转生原因。
第四十三节课
86、八寒地狱有哪些?请具体说明其受苦状况、众生寿量、转生原因。
87、孤独地狱的众生,是如何感受痛苦的?明白这些,可遣除你的什么疑惑?
第四十四节课
88、对于吃素的功德和食肉的过失,请谈谈你的理解。你有短期或长期断肉茹素的打算吗?
第四十五节课
89、饿鬼分为哪几种?转生的因是什么?如何对治?
90、隐住饿鬼分为哪三种?请一一说明其感受的痛苦。
第四十六节课
91、请总结一下堕入饿鬼的因都有哪些?若以前造过应如何对治?
第四十七节课
92、修行人讲生死随缘,为什么不能自杀?自杀有何过患?
93、鬼魔真正能伤害我们吗?能伤害我们的到底是什么?明白这一点,对修行有何帮助?
第四十八节课
94、许多学校的课本中说:“动物的大脑结构非常低级,几乎不知何为痛苦,杀它们,它们也不觉得特别疼,所以杀动物没什么关系。”对此观点你怎么驳斥?
第四十九节课
95、人类有哪三大根本苦?请一一解释其定义。若要遣除这三苦,需要依靠什么方法?
第五十节课
96、既然行住坐卧皆离不开行苦,一切都成了造罪业的因,那我们是不是要不吃不喝、什么都不能做?请说明理由。
第五十一节课
97、人到了垂暮之年时,具体会有哪些痛苦?现在的世间上,许多老年人是如何面对衰老的?作为修行人,又应当如何面对?为什么?
第五十二节课
98、人在生病时会有何种痛苦?面对病苦时,什么样才是正确的心态?
99、死亡来临时对自己最有利的是什么?修行人应如何面对死亡?与世间人在面对死苦时有哪些不同?这是什么原因所导致的?请谈谈你自己的理解。
第五十三节课
100、什么是怨憎会苦?何时才能断除这种痛苦?《前行》中讲的“怨憎会苦”,主要是从哪个侧面分析的?为什么?
第五十四节课
101、什么是爱别离苦?怎样才能断除这种痛苦?《前行》中讲的“爱别离苦”,主要是从哪个角度分析的?除此之外,世间上还有哪些爱别离苦?
第五十五节课
102、什么是求不得苦?遇到这种痛苦时,什么样的人可以轻易化解?什么样的人会越来越痛苦?你属于哪一种人?
103、什么是不欲临苦?请引用《窍诀宝藏论》的教证详加说明。了知这个道理后,你应当如何发愿?
第五十六节课
104、非天要感受什么样的痛苦?转生非天的因是什么?
105、从欲界、色界、无色界的角度,分别叙述天人所感受的痛苦。明白这个道理,你还会希求人天福报或死后升天吗?请谈谈你的体会。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转载]《大圆满前行广释》第三十八课思考题答案
1、在观修无常时,是否明白必死无疑、死期不定就足够了?为什么?请详细说明理由。
答:仅仅明白这些还不够,我们还要了解死亡来临时该怎么办?人在临终时,绝对有利的只有正法,它不但可免除死亡的恐惧和痛苦,而且对生生世世步入光明有着非常重大的意义。寂天论师云:“魔使来执时,亲朋有何益?唯福能救护,然我未曾修。”困此,我们活着的时候,一定要修持正法,积累善根福德,不然死时会后悔英及。萨迦班智达在《格言宝藏论中》中也说:“不知死后归何处,此时无善者可怜。”
我们应时常反观自己,也许修过一些法,但对死后的去处有没有把握?在过去,很多大乘修行人活多少年,就会修持善法多少年。如果对死尚无把握,就务必恒时不离正知正念,尽量空出时间来修行,认识到轮回的一切琐事无有恒常、无有实质,时常督促自己修持正法。
2、我们平时如何在行住坐卧中观无常?本论是从哪几个方面阐述的?懂得此理有何必要?
答:本论从如何十个方面阐述了如何在生活中观修无常。
(一)走路& &(二)住处&
& (三)饮食& &
(四)睡眠& &(五)财富
(六)亲友& &(七)名利&
&(八)语言& &
(九)善念& &(十)妄念
(十一)验相
具体的观修为:
(一)走路
在道路上行走时,要观想这条路是无常的,从粗大角度来讲,它终究会被各种灾害所毁,从细微角度而言,它是刹那刹那迁变的;同时,我们的身体也是无常的,以后不一定再路过这里。既然如此,一举手、一投足都要如理如法,始终以正知正念摄持自己。如《般若摄颂》云:“行住坐卧具正知,视轭木许无心乱。”
(二)住处
所居住的处所,从现相上讲是无常的,没有什么可贪执的;从实相上讲,就像具髻梵天对舍利子所说,释迦牟尼佛的娑婆世界是清净刹土,我们应当如是观想。
(三)饮食
饮食受用是无常的,如果我们有一些修行境界,应当享用禅定的美食。但即便没有,饮食也要比较清净,切莫沾染罪业的过患。此外,我们除了尽量吃素,每次吃饭还应供养三宝,或者行持过午不食,以清净心来过清净的生活。
以前,米拉日巴尊者在山中节食苦行时,许多空行母现身供养衣食。尊者回答:“世间人所有的财物和资具,是不能与修行人的觉受和证解相比的。因为我有了禅定的妙食,故世间的衣食和享受有没有都无所谓!”
(四)睡眠
躺卧睡眠是无常的,如果在贪心、痴心中入睡,则无实在意义,即使做梦也是一种迷乱。但若有密法生起次第和圆满次第的境界,便可将迷乱修成光明境界;退一步说,纵然没有这种境界,睡时也应观想佛陀发光,遍布自己的周围,在这样的修法中安睡。
(五)财富
拥有的珍宝财富是无常的,故当依止圣者七财——信心、持戒、多闻、布施、知惭、有愧、智慧。无论你在什么情况下,都务必要重视圣者七财。
(六)亲友
亲朋近邻是无常的,整天随顺他们也没什么意义,所以应当远离闹市,前往寺院或寂静处激发出离心,到了那时,我们自然而然会珍惜时间。
应珍惜时间和机会,好好修习。明代的一元禅师说过:“西方故国早回还,人命无常呼吸间,有限光阴当爱惜,今生蹉过出头难。”&
(七)名利
名誉地位是无常的,作为真正的修行人,没必要去希求这些,应恒常身居低位。甘愿默默无闻地发心、做善事。
(八)语言
言谈话语是无常的,平时说些无稽之谈没有意义,有时间的话,应督促自己念咒、诵经。
《窍诀宝藏论》中讲了要断除的六种大错误 。
颂云:“断除错误自性之六法:不供今生来世依处师,取悦保护亲友大错误;不诵悉地根本之咒语,永无休止闲谈大错误;不积信等圣者之七财,积累苦源财产大错误;不修心性本义之实相,成办散乱琐事大错误;不调罪过祸源之我执,追求名闻利养大错误;不作遣无明暗之闻思,自高盲修瞎炼大错误。断此错误趋近解脱道。”
(九)善念
信心、出离心也是无常的,即使依靠偶尔的因缘生起,但过一段时间,可能就烟消云散、无踪无影了。因此,为了稳固自己的出离心和信心,要经常祈祷上师三宝,以坚定的誓言来摄持相续。
(十)妄念
想法妄念统统是无常的,故当具备菩提心、慈悲心,拥有贤善的人格。
(十一)验相
验相和证悟相也是无常的,暂时的一些验相并不稳固,内心转变才最重要。每个人的风脉明点不同,暂时的验相只是道位的验相,很容易退失,故不必对此十分耽著,务必要追求果位的验相,即达到大圆满第四步境界——法性尽地。到了那时,我们已了脱生死,证得了无来无去的不死果位。就像雄鹰翱翔虚空一样,可自在操纵死亡,死亡到来也无所畏惧,从此之后无需修行了。
所以,懂得从行住坐卧中观修无常,我们应该知道真正要修行的人,基础一定要打牢,一定要把共同四加行、不共五加行修好,这是上师一而再、再而三强调的,希望我们牢记于心。卓沃衮波上师曾说:“总之死亡无常法,自之相续若未生,密集之法亦不深;相续生起死念时,三皈之辞也高深。”的确,基础没有打好的话,表面上能看到明点,接受过《上师心滴》等最高的密法,也只不过是冰上建筑,因为没有观好无常,这种境界不会长久,很容易被世间种种迷乱夺走。
&&圣天论师在《中观四百论》中说过:“于此大苦海,毕竟无边际,愚夫沉此中,云何不生畏?”米拉日巴尊者也说:“吾初畏死赴山中,数数观修死无定,已获无死本坚地,此时远离死畏惧。”米拉日巴尊者最初造了很多恶业,他担心来不及忏悔就死了,如此必定堕入恶趣,于是跑到寂静的地方,依止玛尔巴罗扎接受了窍诀,对寿命无常再再地串习,最终获得无死的坚地,摆脱了对死亡的恐怖。所以我们作为修行人,应该知道在行住坐卧中观修无常的重要性。
3、按照塔波仁波切的教言,修持无常有哪三个层次?请一一说明。你现在属于哪个阶段?
答:塔波仁波切出从三个层次教诫我们:“开始的时候,害怕生死所追,务必像鹿子逃出笼子一样义无反顾;中间的时候,务必像农夫辛勤耕耘田地那样,做到死而无憾;到了最后,要像大功告成的人一样,做到心安理得。”。
意思是说,修无常的过程中,最初要像野兽逃离猎人的笼子一样不会回头,出离心坚定;中间的时候要像农民耕地一样勤勤恳恳,最终获得一定的把握,就算死也没有遗憾了;到了最后,一切修行皆已成办,自己心安理得。
塔波仁波切还说:“最初的时候,务必要像箭中人的要害一样,认识到没有空闲;中期阶段,要像死了独子的母亲一样,专心致志地修行;最终要了达无所作为,如敌赶走牧童牛。”
意即修无常的时候,最初应像箭射中自己的要害,其他事情再重要也全部放弃,抓紧时间去抢救。同样,刚生起无常观时,除了修法以外,对什么都不关心,一切都不可能阻拦。中间的时候,应像母亲死了独生子一样,日日夜夜想着他、念着他,对于别的事物,根本提不起任何兴趣。到了最后,证得无作无行的究竟果位,此时对一切万法明明了了,但却无法用语言形容,就像牧童的牛都被怨敌赶走了,一时愣在那里,不知所措。
在未升起定解前,我们务必要唯一观修死亡无常。时时以无常观督促自己,通过各种教证、公案来观修无常,若能如此,久而久之,生起无常观也并不难。
4、佛陀在经典中如何赞叹观修无常?这对你有哪些启示或触动?你今后打算怎么做?
答:佛陀曾这样赞叹观修无常:“多修无常,已供诸佛;多修无常,得佛安慰;多修无常,得佛授记;多修无常,得佛加持。如众迹中,象迹为最,佛教之内,所有修行,观修无常,堪为之最。”《涅槃经》中也说:“一切众生迹中,象迹为上,是无常想亦复如是,于诸想中最为第一。”在一切众生的脚印中,大象的脚印最好,同样,在一切思维观想中,观无常是最殊胜的。
&&&《毗奈耶经》中说:“对我眷属中如妙瓶般的舍利子、目犍连等百名比丘供斋供物,不如刹那念有为法无常更胜。”在释迦牟尼佛教法中,舍利子和目犍连如妙瓶一般,戒律清净、修行超群、神通无碍、智慧高深,对像这样的一百位比丘供养各种饮食衣物,功德肯定非常大。(不说像舍利子,即便是对一百位普通比丘供斋,功德也不可思议。)但如果你一刹那间忆念无常,这个功德较前者更大。
启示和打算:其实,一刹那间忆念无常,是很容易的,希望自己今后能经常观修,这不仅是一种修行基础,而且功德也特别大。即使我们的分别念再厉害,观想一刹那应该没问题,我们可以随时想:“一切都是无常的,世界上没有一人不死,不知我什么时候会死?”通过理论来观察也可以,依靠窍诀来观修也可以,只要好好思维无常,每天坚持这样串习,那么修行境界必定会圆满。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君,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呢~~
《前行广释》思考题 内容详尽,但请以实际操作为准,欢迎下载使用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前行广释》思考题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DocinViewer-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前行广释》复习题答题(3)
《前行广释》复习题答题(3)
132、为什么说佛陀在转法轮的过程中,无常法一直贯彻始终?了解这一点,对你有何启示?
答:噶当派的教言中说:佛陀最初在鹿野苑转四谛法轮时,无常、苦、空、无我四谛中,第一个就是无常。佛陀转完三转法后,最后要示现涅槃时,先宣讲了一部《涅槃经》,之后说:“诸比丘,一切皆由因缘而生。”同时解开上身的袈裟,让弟子观看如来身相,并教诲道:“如来出世犹如昙花现世,你们以后要常观一切万法皆为无常。”说完之后,前往萨拉双树中间,以吉祥卧示现涅槃。《阿含经》中也记载,佛陀要接近涅槃时,跟弟子们说:“诸比丘,世间无一法可依靠,应当舍弃世间,寻求不生不灭、不病不死、无有恩爱别离的寂灭涅槃,汝等应常念无常迁变之涅槃,汝等应常念无常迁变之理。”因此,佛陀的最后遗嘱,就是让我们长期忆念无常迁变之理,这也是佛法的最深教义。
133、什么是二胜六庄严?他们在佛教历史上分别有哪些贡献?
答:“二胜”是指龙猛菩萨无著菩萨,圣天论师、世亲论师、陈那论师和法称论师,加上功德光和释迦光(造论者和注释者),称为“六庄严”。也有史书中说,“二胜”是功德光和释迦光,其他六位则是“六庄严”。这八尊者,大乘佛教中没有不承认的,他们在人间广弘释迦牟尼佛的教法,故叫“二胜六庄严”。
在大乘佛法中,佛陀授记的龙猛菩萨是中观的创始人,佛陀授记的无著菩萨是唯识的创始人,面见文殊菩萨的陈那论师是因明的创始人,这三位称为三大造论鼻祖。而解释他们观点的,莲花中降生的圣天论师,解释龙猛菩萨的中观;能背诵九十九万部经典的世亲论师,解释无著菩萨的唯识;获得自在、面见圣尊的法称论师,解释陈那论师的因明,后面这三位叫做三大注释开创者。功德光和释迦光尊者则为律宗之祖师。
134、怎样思维世间尊主而修无常?请从天界、人间的角度分别说明。
答:不管是天界还是人间,寿命长达数劫、威德圆满的诸位天神和仙人,也不能摆脱死亡,最终都要面对生老病死。
跟人的寿命比起来,梵天、帝释天、遍入天、大自在天等可谓万寿无疆,他们可以住留数劫,伟岸身躯高达一由旬及一闻距,其身所拥有的光彩,甚至比日月更胜一筹,可是他们也同样免不了一死。此外,具足五种神通的天人及仙人,虽依靠神变的威力可逍遥自在畅行空中,但是到了最后,他们也无法逾越死亡的命运。《解忧书》云:“大仙具五通,能行于虚空,然而却不能,诣于无死处。”寿命已尽的人,就算很想活下去,到处求医生、求官员、求很多人,但谁也没有办法,包括释迦牟尼佛也无计可施。
天人、仙人等不能避免无常,再观察一下人世间的尊主。在印度圣地,据藏地多罗那他在《印度佛教史》中所称,首先出现了许多财富力强、高居于首的转轮王,后来出现了众敬王。之后,他的沿袭下来,一下地到释迦牟尼佛的父亲净饭王。除此之外,印度东西方还有三巴拉、三十七赞扎王等地位显赫的国王,都曾纷纷降临于世。印度君主制度结束之后,还出现过甘地等许多人道主义者。可如今,这一切都成了辉煌的历史,没有一人留存于世。在藏地雪域,许多国王都是诸佛菩萨化身。自第一位国王涅赤赞布(汉译为肩座王)以来,出世过天赤七王、地贤六王、中德八王、初赞五王、幸福十三代,极乐五代等许多国王,藏地这些国王,昔日统治的疆域那么大,最后也都纷纷离开人间,尽管他们曾拥有如此威力,现在都成了历史,除此之外没有什么留存下来。汉地也是一样。像夏、商、周、秦、三国、两晋、南北朝、唐、宋、元、明、清等朝代中,很多国王或皇帝非常有能力,尤其是秦始皇、汉武帝、唐太宗、宋太祖、康熙皇帝,算是中国历史上最有作为的皇帝了,但他们如今一个也没有活在世上,由此也看得出来,万法确实是无常。此外,象历史上的一些物理方面的爱因斯坦、牛顿也已不人世;还有造纸的蔡伦、天文学家张衡、数学家祖冲之等等,现在已全部离开,对于他们的事迹,后人只能从书本了知。不说这些人物,包括我们家里的人,这些年来有什么的变化,比如小的时候,别人叫哪一家时,通常会以父亲那代人的名字来称呼;现在可能以我们这一代的名字来称呼;回到以前的村子去,比我们小的那些人成了新的主人。一代一代就这样更替,如花开花落一样,无常就在我们眼前。所以,我们一定要精进地修持解脱之法。
137、在本课中,怎样思维各种喻义而修无常?请大致说明。
答:米拉日巴尊者在《道歌集》中,就用了八种比喻形容无常:一、绘画的金色佛像终会褪色;二、美丽的鲜花到秋天会被寒霜冻死;三、高谷奔腾咆哮的瀑布,流至平原会缓缓无力;四、绿绿的稻田终会镰刀砍割;五、精美的绸缎也会被利剪裁截;六、精勤积累的珍贵财宝,人死时终会被舍弃;七、初三的新月清丽动人,但不久就会变得形态臃肿;八、初生的孩子极可爱,突然遭受违缘也会夭折。通过这八种比喻来文明万法的无常迁变。
另外,本课中还用秋云的比喻来说明无常的道理,比如引用的《方广庄严经》云:“三界皆无常,如秋日浮云。”引用的其他经中说:“三界无常如秋云,众生生死如观戏。”等等。
138、何为饥馑劫、疾疫劫、战争劫?经过这三种劫之后,人类会变成什么样?后来依靠什么法,人类的福报才开始逐渐增上?你对此有何感悟?
答:在人寿三十岁、二十岁、十岁时,饥馑劫、疾疫劫、战争劫分别会盛极一时,南赡部洲的众生几乎濒临灭绝。
具体而言,疾疫劫出现时,在七个月零七日中,瘟疫疾病到处肆虐,人们得病即死,药石无效,大多数人都难以幸免,最后人类所剩无几。战争劫出现时,并非哪个国家发动侵略战争,而是人心残忍到极点,相续中充满杀心,自己所见之人犹如怨敌,随便拿起一件什么东西,都成了杀人利器,于是见人必杀、逢人必砍,如是互相残杀,经过七日七夜。饥馑劫出现时,在七年七月七日中,大旱无雨,井河枯竭,五谷不生,五味隐没或变味,物资、珍宝、屋舍等也渐渐毁坏。由于饥饿难忍,人们甚至将人寿百岁时的人骨挖出来熬汤喝,将之作为最胜营养。到时了最后,诚如《俱舍论》所云:“劫以兵疾饥荒尽,次第七日月年止。”在经过七日刀兵劫、七个月零七日的疾疫劫、七年七月七日的饥馑劫之后,99%的人类都已经灭绝,许多地方徒留财产而无主人,处处是一片荒无人烟、人迹罕至的景象。
到那时,弥勒菩萨所示现的幻化身,将为剩下的人们,传扬断除杀生之妙法。此时人类身高到了一肘左右,人寿增长二十岁。尔后逐渐递增。
万法无有任何实质可言,器世界也好、有情世界也好,全部都离不开无常的本性。
140、以我们身边的人为对境,应当如何观修无常?你在日常生活中,是怎样观无常的?
答:我们可以如是观察:生活在一个家庭中的人,如历代宗、祖辈甚至父辈全部相继去世,现在只剩下他们的名字而已,自己同辈的兄弟姊妹等,也有许多已经离开人世,时过境迁,此时此刻我们全然不知他们转生在何处。
每个人不妨回顾一下:在自己的家族中,祖祖辈辈死了多少人?有些人甚至连名字也不知道。在汉地,古代时有家谱,可现在根本不讲究这些,你爷爷的爷爷的爷爷的爷爷是谁,恐怕都不清楚。如果真要追溯上去,每一个家肯定出现过皇帝和公主,给家里带来无限荣光,然而经过了一代又一代,他们也被后人慢慢淡忘了。包括我们今生的兄弟姐妹、同班同学、邻居道友,一个一个观察时,有好多都去世了。所以,无常何时何地都在不断上演,但凡夫人被障碍蒙蔽了双眼,始终把相续相同的事物执为常有,不说刹那变化的细微无常,就算是一年一年变化的粗大无常,也很难认识到。而现在不管是身边的亲友去世也好,最信任的人欺骗自己也好,都应深深认识到一切万法无可依赖,从而好好地修行。
142、一旦无常到来,唯一对自己有帮助的是什么?请说明理由。
答:一旦无常到来,唯一佛法才有帮助,其他一切都派不上用场。
以前上师如意宝常引用《教王经》的一个教证:“国王趋入死亡时,受用亲友不随身,士夫无论至何处,业如身影紧随后。”当你趋入死亡时,财产、眷属等世间美好不会跟随,紧紧跟着你的是什么呢?就是生前造的善业恶业。造善业会获得快乐,造恶业则感受痛苦。《千字文》中也说;“祸因恶积,福缘善庆。”祸害是多次作恶积累而成,幸福是常年行善得到的奖赏。
144、请以具体事例说明,什么叫做积际必尽、合久必分、堆际必倒?明白这些道理,对你有哪些帮助?
答:积际必尽:一切积聚同样终将散尽,这是一个自然规律。财产受用不可能恒常拥有,它犹如夏天的露珠、秋天的白云一样,很快就会消失,故一定要慷慨布施。
合久必分:一切聚合的法,最终定会分离。如今朝夕相处的道友、家人等,在不久的将来,必定会各奔前程,聚在一起只是暂时因缘,所以彼此之间不要怒气冲冲、恶语中伤、争吵不休,甚至发生大打出手等现象。应当想到大家不一定能长期相处,很快就会分离,因此在极为短暂的岁月中,理当互敬互爱、和平共处。诚如帕单巴尊者所言:“夫妻无常犹如集市客,切莫恶语争吵当热瓦。”
堆际必倒:凡是堆积的东西势必会倒塌,不可能永恒存在,这与物极必反的规律相同。万法无有恒常性,那我们对现在如虫穴般的城市、住宅、寺庙等非常耽著,又有什么用呢?
146、什么是噶当“四依处”?请具体解释。
答:四依处:心依于法、法依于贫、贫依于死、死依于干涸之壑。
首先,要一心一意地依止佛法,而不依止其他(心依于法)。其次,佛法的境界依靠安贫乐道才能生起,假如你整天追求奢靡豪华,任何修行也不会成功。当然,也不是非让你把的有家当都处理了,变成一个穷光蛋,这个“度”要学会把握(法依于贫)。噶当派的大德就像米拉日巴尊者一样少欲知足,一辈子都这样的生活,死时也没什么牵挂,在山洞里安详示寂。当然,对于城市里的人来讲,这亲做可能有点困难,但即便如此,至少也不能贪得无厌(贫依于死)。最后,要死在山谷里,而不是城市里,更不能是医院里。倘若你没有一定有修行境界,死的地方最好选择寺院。当然,生病时依靠治疗也是有必要的,但在死亡的时候,务必要前往寂静之地(死依于干涸之壑)。
148、为什么说亲人和怨敌的关系是无常的?这节课所讲的公案,哪个对你触动比较大?为什么?
&答:我们前世最有缘的众生,今生可能特别讨厌;今生依依不舍、感情上特别执著的,却往往是前世的怨敌来讨债。所以,依靠佛理来观察,若对一个人特别耽著、从心底特别喜欢,说明这个人曾是你的怨敌。比如你今生中因为没他感觉活不下去,没他就要跳楼自杀,这种感情执著必定来自于前世怨仇的债;而你即生中特别看不惯的人,很可能是前世最执著的亲人。且不说前世,即便是今生今世,亲怨也是无常的。今天不共戴天的仇人,明天也许会变成志同道合的朋友而互相交亲,情投意合非同寻常。这种现象不在少数。这就是亲人和怨敌关系无常的道理。
都很有触动,这种亲怨如此无常,而我等却因为不明道理或观得太少而造成如是执著,这些公案确实有一定的棒喝作用。
151、一个人的高低贵贱、贤劣好坏是永恒的吗?为什么?请从世间、出世间两个角度进行说明。了知此理对你有何帮助?
答:不是。
(一)从世间方面而言。能言善辨、知识渊博、智能双全之人,也有一败涂地、一落千丈的时候。到那时,因往昔的福德耗尽,地位、名声、势力、财富等荡然无存,思维颠倒,万事不顺,常常受人挖苦、遭人欺侮,以前仅具的少分功德,似乎也变得一无所有。无常的示现千变万化,不仅好人可以变成坏人,坏人也可以变成好人,例如,许多人以前无有智慧、见识浅薄,行为也不如法,往往被贬为“骗子”、“狡诈者”。但后来他突然发财了,或者一夜成名了,便赢得了众人尊重,被看成是见多识广、精明勇士之人。正如俗话所说:“狡者年老成主人”。
(二)从出世间而言:俗话说:“具证年老求学问,舍事年老积财物,法师年老成家长。”这些也都是无常的体现。反之,也有人上半生是屠夫、猎人、妓女,所作所为全是造恶业,下半生却生起真实的出离心,一心一意修行而获得成就;或者,即使没有成就,但也已经皈入佛门,死后往生清净刹土。因此,现在的贤劣显现,可以说瞬息万变,没有任何现象是始终不渝、牢不可破的。
为此,一定要好好在观修无常法,真正生起出离心来,并时常祈祷以莲花生大士为主的上师三宝,永离颠倒之行为,早趋无上解脱正道。
&152、有些修行人,有一点点修证境界,受到别人的恭敬赞叹,就自以为是、傲气冲天,认为“我什么都可以做了”。对于这种人,你怎么看待?要想避免自己像他这样,应当怎么做?你平时做了吗?
答:这种人真正是鬼迷心窍、着了魔!
由此,我们应时常虔诚祈祷莲花大士、二十一度母,远离邪魔控制。应恒时修习死亡无常,审察自相续的过失。作为一个修行人,不需要过大的名声、过多的财富,只要有基本的生活资具就足够了,故当常常身居低位,行为如理如法。华智仁波切说过:“如理修法,方可弘法利生。”
平时做得不够好,所以愿莲师加持如理如实地闻思修行。
155、请大致叙述,如何思维死缘无定而修无常?对此你有哪些体会?
答:在这个世界上,生缘可谓少得可怜,死缘却多如牛毛。龙猛菩萨在《中观宝鬘论》中说:“死缘何其多,生缘何其少,彼等亦死缘。”在我们每个人周围,火灾、洪水、毒害、地震、险地、野人、猛兽等死缘层出不穷,看看每天的新闻报纸,时时都在报道世界各地所发生的种种灾难,人类的生命无时无刻不在面临着威胁。除了这些自然灾害,人类自身的四大不调,也是不可忽视的致使之因,如佛典中言,人类疾病有404种,魔障有8万种……可见,危害生命的死缘多之又多,而生缘却微乎其微,即便是人们视为生缘的衣食、药物,有时候也会成为死缘。
死缘又不定,而死亡之时除佛法外余皆无益,故当好好修持解脱道。
156、为什么说在这个世界上,生缘少得可怜,死缘却多如牛毛?请举例说明。明白这个道理有什么用?
答:现在人没有因果观念,为了牟取暴利而不择手段,制造出大量武器、伪劣商品直接间接威胁了人们的生命。譬如,被诩为延年益寿的营养品或健康食品,里面有毒物质令人咋舌;还有被誉为高贵身份象征的皮草、真皮,在加工生产过程中,能分解出多种有害芳香胺,严重危害人体健康,甚至可诱发生皮肤病及癌症。
在人的一生中,死缘时时环伺在我们身边,让人防不胜防,故不管是走路也好、开车也好,大家应该忆念无常。
157、修死亡无常的过程中,要观想行、住、坐、卧一切所为都是今生最后一次,这种修行方法是否有点不可理喻?你是怎么理解的?
答:这种想法不合理。佛经中也说,死亡在呼吸之间。比如,每次坐车上高速公路,都有种恐惧感,因为前一分钟你活在人间,后一秒钟就可能发生交通事故,车毁人亡;或者你走路的时候,一不小心滑下去掉入河里,被湍流的河水卷走,也只不过是几分钟的事。即使睡觉之里,也可能因为地震等天灾人祸而死亡。真正修行好的人,时时会忆念无死期不定,始终想着“不知我什么时候会死”,有了这种观念,修行起来会很精进,不会天天聊天、做些无义的琐事。
159、我们平时如何在行住坐卧中观无常?本论是从哪几个方面阐述的?懂得此理有何必要?
答:行走时,要观想道路是无常的,从粗大角度来讲,它终究会被各种灾害所毁;从细角度而言,它是刹那刹那迁变的;同时,你身体也是无常的,以后不一定再路过这里。既然如此,一举手、一投足都要如理如法,始终以正知正念摄持自己。住所,从现相上讲是无常的,没有什么可贪执的;从实相讲,就像具髻梵天对舍利子所说,释迦牟尼佛的娑婆世界是清净刹,我们应当如是观想。饮食受用是无常的,如果有一些修行境界,应当享用禅定的美食。躺卧睡眠是无常的,如果在贪心、痴心中入睡,则无实在意义,即使做梦也是一种迷乱,但若有密法生起次第和圆满次第的境界,便可将迷乱修成光明境界;退一步说,纵然没有这种境界,睡时也应观想佛陀发光,遍布自己的周围,在这样的修法中安睡。
本论是从行、住、饮食、睡眠、财富、亲友、名利、语言、善念、妄念、验相十一个方面阐述的。
卓沃衮波上师曾说:“总之死亡无常法,自之相续若未生,密集之法亦不深;相续生起死念时,三皈之辞也高深。”基础没有打好,表面上能看到明点,接受《上师心滴》等最高的密法,也只不过是冰上建筑,因为没有观好无常,这种境界不会长久,很容易被世间种种迷乱夺走。所以,真正要修行的人,基础一定要打牢。
160、按照塔波仁波切的教言,修持无常有哪三个层次?请一一说明。你现在属于哪个阶段?
答:开始的时候,害怕生死所追,务必像鹿子逃出笼子一样义无反顾;中间的时候,务必像辛勤耕耘田地那样,做到死而无憾;到了最后,要像大功告成的人一样,做到心安理得。
最初的时候,务必要像箭中人的要害一样,认识到没有空闲;中期阶段,要像死了独子的母亲一样,专心致志地修行;最终要了达无所作为,如敌赶走牧童牛。
162、按照博朵瓦格西的观点,如果想专修一法,观无常则最为重要,这是为什么?请从六个角度加以分析。
答:原因:一、博朵瓦格西:“倘若修行死亡无常,首先可作为进入佛法之因,中间可作为勤修善法之缘,最后作为证悟诸法等性之助伴。”
二、博朵瓦又云:“倘若修行无常,最初可作为断除此生绳索之因,中间可作为舍弃贪诸轮回之缘,最后可作为趣入涅槃圣道的助伴。”
三、博朵瓦格西还说:“观修无常,最初可作为生起信心之因,中间可作为精进之缘,最后可人秋生起智慧的助伴。”
四、博朵瓦格西还说:“如果观修无常,并且能在相续中真正生起的人,最初可成为求法之因,中间可作为修法之缘,最后作为证悟法性的助伴。”
五、博朵瓦格西学说;“倘若修行无常,并且能在相续中生起无常观,则初始可作为擐甲精进之因,中间可作为加行精进之缘,最终可成为无退精进的助伴。”
六、帕单巴尊者也曾说:“如果相续中生起了无常观,最开始可作为步入正法的因,中间可作为精进的鞭子,最终也能获得光明法身。”
166、请举例说明,对无常生起定解的界限是怎样的?这些公案对你有何触动?
答:应像喀喇共穹格西那样。格西在后藏的觉摩喀喇山修行时,岩洞口有一荆棘丛,常挂到他的衣服。开始他想砍除,但转念一想:“唉,我也许会死在此山洞中,不知是否再有出去的机会,还是将修行妙法放在首位吧。”当他再次出没时,又想“不知道能否再返回这个山洞”,于是一直没有砍荆棘丛。就这样,他连续在这个洞里修行了多年,最后已经获得了成就,可依然没有砍除荆棘丛。
我们应当珍惜眼前的时光,正如陶渊明在诗中所言:“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在没有生起不加改造的无常观之前,就一定要在加行发心、正行观修时,千方百计调整自心。
168、修持共同四加行,分别可断除对什么的执著?你对此有何体会?
答:宗喀巴大师在《三主要道论》中云:“人身难得寿无常,修此可断今生执。无欺业果轮回苦,修此可断后世执。”修持人难得、寿命无常,会断除对今生的贪执,而修持轮回过患和因果不虚,则能断对来世的耽著。
对前两者数数修持,对今生的厌离心能够生出,就会想好好抓住时间为来世好好地修法;修法后两者,对来世的恶趣恐怖厌离,善趣亦是种种痛苦,尤其是它是趣入恶趣之因,故无有耽著,等等。
171、观轮回痛苦、修菩提心中,都提到了“众生彼此之间没有不当过父母的”,二者的侧重点有何区别?请谈谈你的认识。
答:前者观修是对轮回流转不息,唯一感受无量痛苦生起定解,从而催生出离心。出离心是小乘道的基础。
而后者是通过如是观修而能对菩提心之因——知母、念恩、报恩等生起定解,菩提心是大乘道的基础。
173、在许多佛教经论中,对地狱的描述各不相同,这是什么原因?
答:法王如意宝曾经讲过:“地狱其实是众生心识的显现,由于众生的心识千差万别,故地狱的状况也成千上万,不一定只有八热地狱、八寒地狱这几种。”所以我们应该知道,不同经典中对地狱描述,是源于不同众生的业感所现。
175、八热地狱具体有哪些?请一一说明其受苦状况、众生寿量、转生原因。
答:1、复活地狱。
受苦状况:无数此等地狱众生由业力所感,好似暴风雪般,同时聚集到烧铁地上火红的余烬中间。它们有的是以嗔恨心感召而集聚,有些是被阎罗卒通过打打杀杀,强迫集中在一起。所有众生如同见到不共戴天的杀父仇敌一样,相互间生起嗔怒之心而奋力争斗。就象《入行论》所讲,只要心念一动,即会以业力幻化出不可思议的兵器。它们手持兵器互相残杀,打得你死我活,最后全部丧命。此时从空中传来“愿你们复活”的声音,随即所有众生死而复生,又一始既往地争斗不休。就这样辗转死去复活,轮番交替,极其痛苦。
众生寿量:人间五十年是四大天王的一天,三十天为一个月,十二个月为一年,四大天王所在的天界五百年是复活地狱的一天,这样计算复活地狱三十天为一个月,十二个月为一年,此地狱众生自寿为五百年。若以人寿来计算,则是一万六千二百亿年。
转生原因:多是触犯戒律、杀害众生等罪业,或按照《别解脱经》的观点,较轻的恶作罪若没有好好忏悔,最后都会堕入复活地狱。
2、黑绳地狱。
受苦状况:阎罗狱卒把形如柴烬的地狱众生,带到炽热燃烧的的铁地上,在它们身上有黑线划分为四份、八份、十六份、三十二份等,然后用火红的铁锯进行锯割。由于业力现前,这些众生刚被锯开的部位,马上又粘连在一起,这就样反反复复地感受剖割之苦。
众生寿量:人间一百年是三十三天的一天,三十三天的一千年是黑绳地狱的一天,此地狱的有情寿量长达千年。若以人寿来计算,则是十二万多亿年。
转生原因:《六趣轮回经》中说,对父母、亲友、眷属等加以损害,并通过妄语来欺骗他们,命终就会转生于黑绳地狱。
3、众合地狱。
受苦状况:有两种,一种是:数不胜数的地狱众生,被关在大如地域般的铁臼内,狱卒们挥舞着须弥山般的铁锤,使劲地锤打它们。所有众生哭哭哭啼啼,在无法想象的气息分解的痛苦和万分恐怖的状态中死去。当阎罗卒举起铁锤时,它们又再度复原,依然如故地感受痛苦。还有一种是:在川谷中所有相对的山岭,变成对自己以前杀害的鹿子、黄羊、山羊等动物的头像,它们的角尖燃火,角抵角而相斗。地狱无量众生由于业力所牵,来到这两座山中间,当两山互相碰撞时,这些众生全部死去,漫山遍野都鲜血淋漓;当山分开时,它们就恢复如初,又像前面一样感受着众合等巨大痛苦。
众生寿量:人间二百年是夜摩天的一天,夜摩天的二千年是众合地狱的一天。此地狱的众生的自寿为两千年。或以人寿一计算,则是一百零三万多亿年。
转生原因:《六趣轮回经》中说,若杀过猪、羊、兔子等许多动物,将来会转生到此地狱去。
4、号叫地狱。
受苦状况:这一地狱的众生,身陷无门的炽热室内,里面火焰四起,备受煎熬之苦,想到无有从此解脱之时,不禁失声惨叫。
众生寿量:人间四百年是兜率天的一天,兜率天的四千年是号叫地狱的一天,此地狱众生自寿长达四千年。
转生原因:《六趣轮回经》中讲了,身语意三门不如法,尤其是语言常说一些离间语,当面或暗地搞破别人关系,其果报当堕此地狱。
5、大号叫地狱。
受苦状况:阎罗卒手持令人毛骨悚然的兵器,将地狱的无量众生,驱赶到双重铁门的炽热铁室中,然后用铁锤等锤打它们。这些众生想:内外两个门都用铁水浇铸的,即使能逃脱内门,也逃不出外门。于是声嘶竭地大呼大叫。
众生寿量:人间八百年是化乐天的一天,化乐天的八千年是大号叫地狱的一天,此地狱众生的寿量达八千年之久。
转生原因:《六趣轮回经》中说,盗窃佛陀、佛法、僧众等三宝的财物,以此而感受大号叫地狱的果报。
6、烧热地狱。
受苦状况:大如三千大千世界的铁器内,装潢了沸腾的铁水,地狱无量有情就像被煮的肉一样,在里面遭受熬煮之苦。每当它们浮到水面,阎罗狱卒就有铁钩将它们钩住,用铁锤打它们的头部,于是它们昏迷不醒,此时已经全无苦受。当它们醒来之后,便以为那是一种安乐。这些有情始终处在水深火热中,苦不堪言。
众生寿量:人间一千六百年是他化自在天的一天,他化自在天的一万六千年是烧热地狱的一天,此地狱众生自寿长达一万六千年。
转生原因:《六趣轮回经》中说,生前以火焚烧山川、森林、房屋、草原,乃烧害众生,都会转生于此地狱。
7、极热地狱。
受苦状况:在火势熊熊的铁屋内,阎罗卒有火焰炽燃的三尖铁矛,从地狱众生的两足掌和肛门刺入,又从双肩和头顶径直穿出,并且还用燃烧的铁片缠裹它们的身体,这些有情极度痛苦。
众生寿量:此地狱众生的寿命,长达半个中劫,因此无法用人间的年数衡量。
转生原因:《六趣轮回经》中说,主要是对别人作无因诽谤,因为自己对某人不满,就没有任何根据地故意造遥,以此果报会堕入极热地狱。
8、无间地狱。
受苦状况:周围有十六个近边地狱围绕的燃火铁屋内,阎罗卒将无量地狱众生放到堆积如山、好似木炭般燃火的铁块中央,借助豹皮和虎皮所制的皮火筒的风力,有情的身体与烈火燃成一体。它们感受极其强烈的痛苦,只能发出凄惨号叫的声音,身体却显露不出来。
众生寿量:无间地狱有情,寿命长达一中劫。
转生原因:造过杀父、杀母、杀阿罗汉等五无间罪;或者入密乘后对三恩德上师产生邪见、不恭敬,并进行毁谤,一直没有忏悔,这种人将投生于这一地狱,而以其他业力绝不会转生于此。
177、什么叫近边地狱?在本论中,它分为哪几种?请一一说明其受苦状况、转生原因。
答:1)“近边地狱”在藏语中的意思,指无间地狱周围的地狱。而汉地有些经典中,将其译为“游增地狱”,意即地狱众生从无间地狱或八热地狱中出来以后,浪荡到此,倍增苦恼。
2)本论中,它为分为:煻煨坑、尸粪泥、利刃原、剑叶林和铁柱山地狱。
3)煻煨坑地狱。
受苦状况:无间地的众生,由于业力有所减轻,走出无间地狱之门。此时它们看见远处有一片黑漆漆的凉荫或妙壕,然后满心欢喜疾步前往,准备在那里乘凉休息,结果却陷入了剧烈燃烧的炭火坑里,被烧得骨肉焦烂,痛苦不堪。
转生原因:《六趣轮回经》中云:“依止出离道,而不护禁戒,堕煻煨狱中,肢体皆消烂。”主要是居士或出家人明明依止了出离道,受了居士戒或出家戒,但却不好好守护禁戒。此外,《佛说立世阿毗昙论》中也说,往昔曾把众生活活扔进火坑、热砂、火炭中,或者出家后破戒的人,都会招致这种痛苦。
尸粪泥地狱。
受苦状况:从煻煨坑地狱中解脱出来的有情,看见远方有一条潺潺不息的河流,因为在前一大劫毁灭期间一直身处火堆中备受煎熬,所以感到口干舌燥、渴到极点,一见到水不禁喜出望外,飞奔前去饮用。可是到了近前,哪里有什么水啊?结果却陷入尸、马尸、犬尸等腐烂尸体臭气冲天、到处弥漫昆虫的污泥内,淹没过头顶,具有锋利铁喙的昆虫群起而上、竞相啄食,真是苦不堪言。
转生原因:《六趣轮回经》中云:“矫现诸威仪,苟求邪活命、堕尸粪狱中,为蛆虫啄食。”主要是生前通过诈现威仪,在人前装出一副修行人的样子欺骗众生享用信财,以邪命养活。《佛说立世阿毗昙论》中还说,往昔把有生命的众生,扔进粪坑等不净处,或者转生为人时啖食生命,或令蜈蚣等撕咬其它小动物,也会招致这种痛苦。
利刃原地狱。
从尸粪泥地狱中解脱出来的有情,看到一赏心悦目的青青草原,便欣然前往。结果遇到的却是一片兵器所成的利刃愿,整个大地长满了形状如草、锋利燃火的铁刺。右脚踏在上面,右脚被戳穿;左脚踩下,左脚被刺透。由于众生业所致,当脚抬起时又恢复如初,再度踩踏之时如前一样被穿透,痛苦难忍。
《六道伽陀经》中云:“若人说邪道,破正法为非,满道排锋刀,令彼往来行。”如果有人宣说邪道,破坏正法、为非作歹,那么当他死了之后,所踩的道路会排满锋利的利刃,由于业力所驱,不得不在上面踩来踩去。
剑叶林地狱。
受苦状况:从前面的地狱中刚解脱出来的众生,又看到一片枝繁叶茂、舒心悦意的森林,当它们兴高采烈地狂奔而去,哪里有什么悦意的森林?遇到的却是一片剑叶林,只见铁树上长着许多叶状的利剑等兵器,随风摆动,将这些众生碎尸万段,之后恢复如初,又再度割截,它们就这样感受着被切割的痛苦。
转生原因:《六趣轮回经》中云:“若阴谋害他,堕彼剑叶林。”假如以不良的心行谋害他们,以引果报就会堕入剑叶林地狱。还有《立世阿毗昙论》里讲,生前喜欢打仗,用刀等兵器伤害他人,也会堕入此地狱中去。
铁柱山地狱。
受苦状况:由于业力的牵引,它们来到阴森可怖的铁柱山前,这时听到山顶上昔日苦苦受恋的女人呼唤自己。《正法念处经》中说,她打扮得特别漂亮,用媚眼含情脉脉地看着你,用娇柔动听的声音喊你的名字,并说:“念在我俩昔日的情分上,我特意来这里看你,现在你也见到我了,为何不来亲近我、拥抱我?”听到这此甜言蜜语,地狱众生的习气复苏,实在是忍不住,冒着生命危险向山上攀登(有些众生明明知道危险,有些也不一定知道)。结果因为业力现前,山上的树叶全部变成朝下的兵器,身体被这些兵器刺穿,内脏、肠子挂得到处都是,从皮肉到骨髓之间均被切割斩碎。当它筋疲力尽地爬上山顶,身体恢复如初,此时乌鸦、鹰鹫等飞禽又前来啄食品它的眼油,乃至身体的一切支分。此时,又听到山脚下传来呼喊它的声音,它便一如既往地向山下奔去,所有的树叶又转向中上方,从它的前胸刺入,径直穿透后背。到了山脚下时,等候在此万分恐怖的铁男、铁女,将它拥拥抱入怀,将它的头颅活活吞入口中细嚼慢咽,并不时从嘴角两边流出白色的脑浆……感受诸如此类的异常痛苦。
转生原因:《正法念处经》云:“何因故烧?邪欲为因。”也就是说,这此燃烧身心的苦因是什么呢?即是邪欲。此地狱是毁坏净行、破戒律的出家人或行邪淫的在家人转生的地方。
181、八寒地狱有哪些?请具体说明其受苦状况、众生寿量、转生原因。
答:1)具疱地狱、疱裂地狱、紧牙地狱、阿啾啾地狱、矐矐婆地狱、裂如青莲花地狱、裂如红莲花地狱、裂如大莲花地狱。
2)受苦状况:通常而言,寒地狱处在雪山、冰川的环抱中,到处狂风四起、暴雪纷飞,居此地狱的众生赤身露体,遭受非常难忍的寒冻之苦,身体上不时长出水泡,由此称为具疱地狱。
水泡慢慢破裂而形成疱疮伤口,由此称为疱裂地狱。
有情难以忍耐寒冷的折磨,禁不住牙关紧咬,由此称为紧牙地狱。
有情不断发出呼寒叫冷的声音,由此称为阿啾啾地狱。
有情呼寒叫冷的音声已经间断,只能呼呼呼地长声叹息,由此称为矐矐婆地狱。
有情的皮肤冻成青色,裂成四瓣,由此称为裂如青莲花地狱。
皮下之肉冻成红色,并冻裂成八瓣,由此称为裂如红莲花地狱。
皮下之肉冻成黑红色,裂成十六瓣、三十二瓣或无数瓣,由此称为裂如大莲花地狱。沦落在此地狱的有情,冻裂的伤口爬入许多铁喙的昆虫咬噬着,同时还要遭受寒冻之苦。
众生寿量:二百藏升的大盆里装满芝麻,具疱地狱的每一百年从中取一粒芝麻,直到将所有芝麻全部取完,才是具疱地狱众生寿量结束的时刻。其余地狱次第呈二十倍递增,从上而下寿量越来越长,痛苦越来越强,也就是说:疱裂地狱的寿量是具疱地狱的二十倍,紧牙地狱的寿量是疱裂地狱的二十倍……
转生原因:有些经论中说,让众生在寒冷的冰或水里冻死,即会转生于此地狱。也有些经论中说:若有人剥众生的衣服,令其受寒冷逼迫,死后将堕入寒地狱中。《本生论》中还说:“断无见者于后世,当住寒风黑暗中。”持断见而认为因果、前后世不存在的人,死后将堕入黑暗的寒地狱,感受无量无边的痛苦。此外,毁谤圣者也是寒地狱的因。总之,寒地狱的因主要有三种:一是持断见,一是毁谤圣者,一是让众生寒冷中死去。
183、孤独地狱的众生,是如何感受痛苦的?明白这些,可遣除你的什么疑惑?
答:孤独地狱的处所没有固定性,痛苦也是变化不定。有的夹在山岩间,有的困在磐石内,有的冻在冰块里,有的煮在沸水中,有的烧在烈火内……
有些众生藏在树森林里,当樵夫砍伐树木时,它们的肢体被千刀万剐,受尽苦难;还有些转生为人们日常使用的杵臼、笤帚、瓦罐、门、柱子灶石、绳子等形象,以识蕴感受这些苦楚。
以此可知:有情众生不仅以有情的形象,也可以以无情物的形象存在。众生的业力不可思议,所感受的痛苦也千差万别,故时时以正知正念摄持三门,尤其信财亡财一定谨慎对待,使用如理如法。
185、对于吃素的功德和食肉的过失,请谈谈你的理解。你有短期或长期断肉茹素的打算吗?
答:戒杀吃素,能感得健康长寿,为转生人天的因。在我们佛教徒中,有些人因为两种缘起:一是心怀慈悲,不会为自己杀害任何众生,甚至不损害众生一根汗毛;二是不食众生肉,所享用的食品非常清净,以此不会沾染上各种疾病。
杀生食肉,而感得短命多病,来生堕入孤独地狱等恶趣。
长期吃素。
188、饿鬼分为哪几种?它转生的因是什么?你造过这些业吗?今后打算怎么办?
答:1)饿鬼的分类方法很多,《前行》中分为隐住饿鬼、空游饿鬼;《瑜伽师地论》中分为外障饿鬼、内障饿鬼、无障饿鬼;《大智度论》中分为弊鬼、饿鬼;《大毗婆娑论》中分为有威德饿鬼、无威德饿鬼;在《正法念处经》中,饿鬼的分类最广,里面分了镬身饿鬼、针口饿鬼、食气饿鬼、食吐饿鬼、食水饿鬼、等三十六种。
2)《成实论》云:“于饮食等,生悭贪心,故堕入饿鬼。”对饮食、财物等生吝啬和贪心,故堕饿鬼。《正法念处经》云:“一切饿鬼皆为悭贪嫉妒因缘,生于彼处。”除了刚才讲的贪心和吝啬,此处又加了个嫉妒心。
3)人与人交往的过程中,贪吝嫉妒的心态很容易产生,以往也造了不少的类似的业。
4)励力忏悔往昔所造诸恶业等等,并愿自他一切众生断除这些业因,尚未转生为饿鬼的永远不要转生,已转生为饿鬼的,随时随地为它们念经回向,哪怕倒一点点乘饭,也应念观音心咒加持,以悲悯心观想成千上万的饿鬼都能得到。
189、隐住饿鬼分为哪三种?请一一说明其感受的痛苦。
答:隐住饿鬼分外障饿鬼、内障饿鬼和特障饿鬼。
外障饿鬼以业力所感,在外境上找不到饮食,甚至数百年中连水的名字也没听过。它们整日饥渴交迫,常为寻找饮食而四处浪荡,结果却是一无所获。
内障饿鬼,嘴巴小得像针眼一样,本想开怀畅饮大海里的水,怎奈水无法流进它那细如马尾毛的咽喉,而且在这中间,水已被口中的毒气一扫而光。就算有一星半点的水进了咽喉,也满足不了它那大如盆地的腹部。即使稍有一点饱的感觉,夜间腹部内也会燃起大火,烧尽心肺等内脏。当它们想走动的时候,灰白色茅草般的肢体,难以去撑大如盆地的腹部,真是痛苦到了极点!
190、有些人认为:“藏传佛教与汉传佛教的差别极大,所讲的内容完全没有共通之处”。对此观点你如何看待?请说明理由。
答:这种看法不合理。
麦彭仁波切在《三戒合一论》中讲过:原本各大教派各不相违,如同一个父亲的两个儿子,没必要为父亲是自己还是别人的争得你死我活。因此,不管你随学某个宗派,或者以后摄受弟子,都要先建立起“各大教派互不相违”的观点,否则,分别念的力量有时特别大,若从中作怪而无法遣除,定会给暂时的今生快乐、究竟的来世安乐带来障碍。
已投稿到: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层次支持向量机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