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描写莫愁湖的诗句句

求可用于描写梅花山,玄武湖,夫子庙的诗句如题
苹果系列u28
南京的水好,号称江南第一名胜的莫愁湖和玄武湖就兼有人工和天然之美,正如诗句所说:“水上荷花堤上柳,半城山色半城湖”。
为您推荐:
扫描下载二维码部分描写南京景色的诗词散文
桃叶复桃叶,渡江不用楫。
但渡无所苦,我自迎接汝。
王献之东晋大书法家,曾在秦淮河渡口(据称今桃叶渡)迎接爱妾桃
江南佳丽地,金陵帝王州。
逶迤带绿水,迢递起朱楼。
飞甍夹驰道,垂杨荫御沟。
凝笳翼高盖,叠鼓送华精。
献纳云台表,功名良可收。
谢胱南朝大诗人。
河中之水向东流,洛阳女儿名莫愁。
莫愁十三能织绮,十四采桑南陌头,
十五嫁为卢家妇,十六生儿字阿侯。
卢家兰室桂为梁,中有郁金苏合香。
头上金钗十二行,足下丝履五文章。
珊瑚挂镜烂生光,平头奴子擎履箱。
人生富贵何所望,恨不早嫁东家王。
&&&&萧衍南梁武帝。
侍宴玄武观
诘晓三春暮,新雨百花朝。
星宫移渡汉,天驷动行镳。
旆转苍龙阙,尘飞饮马桥。
翠观迎斜照,丹楼望落潮。
江总&&南陈仆射尚书令。
登覆舟山望北湖
紫川通太液,丹岑连少华。
堂皇更隐映,松灌杂交加。
荇蒲浮叶新,渔舟绕落花。
浴童争岸浅,漂女择平沙。
极望伤春目,回车绕狭斜。
&&&&刘孝威&&南朝散文家。萧衍、萧统父子文人集团中人。
游金陵赠同旅
朝登北湖亭,遥望瓦屋山。
天清白露下,始觉秋风还。
游子托主人,仰观眉睫间。
日色送飞鸿,邈然不可攀。
长吁相劝勉,何事来吴关。
闻有贞义女,振穷漂水湾。
清光了在目,白日如披颜。
高墙五六墩,萃兀栖猛虎。
遗迹翳九泉,芳名动千古。
子胥昔乞食,此女倾壶浆。
运开展宿愤,入楚鞭平王。
凛冽天地间,闻名若怀霜。
壮夫或未达,十步九太行。
与君拂衣去,万里同翱翔。
新林浦阻风寄友人(摘句)
昨日北湖梅,开花已满枝。
今朝白门柳,夹道垂青丝。
晋家南渡日,此地旧长安。
地即帝王宅,山为龙虎盘。
金陵空壮观,大堑净波澜。
醉客回桡去,吴歌且自欢。
地拥金陵势,城回江水流。
当时百万户,夹道起朱楼。
亡国生春草,离宫没古丘。
空余后湖月,波上对瀛洲。
六代兴亡国,三杯为尔歌。
苑方秦地少,山似洛阳多。
古殿吴花草,深宫晋绮罗。
并随人事灭,东逝与沧波。
登金陵凤凰台
凤凰台上凤凰游,风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栖霞寺东峰寻南齐明征君故居
山人今不见,山鸟自相从。
长啸辞明主,终身卧此峰。
泉源通石径,涧户掩尘容。
古墓依寒草,前朝寄老松。
片云生断壁,万壑遍疏钟。
惆怅空归去,犹疑林下逢。
刘长卿唐开元进士,任监察御史。
金陵五题(选三)
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
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
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闲引鸳鸯香径里,手}妥红杏蕊。
&斗鸭阑干独倚,碧玉搔头斜坠。终日望君君不至,举头闻鹊喜。
&&&&冯延巳南唐臣、词人。
金陵绝句四首
水际柴门一半开,小桥分路入青苔。
背人照影无穹柳,隔屋吐香并是梅。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覆舟山下龙光寺,玄武湖上五龙堂。
想见旧时游历处,烟云渺渺水茫茫。
书湖阴先生壁上二首
茅檐长埽净无苔,花木成蹊手自栽。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桑畴索漠楝花繁,风敛余香暗度垣。
黄鸟数声残午梦,尚疑身在半山园。
终日看山不厌山,买山终待老山问,
山花落尽山长在,山水空流山自闲。
&&&&登临送目,正故国晚秋,天气初肃。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征帆去棹残阳里,背西风,酒旗斜矗。彩舟云淡,星河鹭起,画图难足。&&念往昔、繁华竞逐,叹门外楼头,悲恨相续。千古凭高对此,漫嗟荣辱。六朝旧事随流水,但寒烟、衰草凝绿。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
半山春晚即事
春风取花去,酬我以清阴。
翳翳陂路静,交交园屋深。
床敷每小息,杖履或幽寻。
唯有北山鸟,经过遗好音。
涧水无声绕竹流,竹西花草弄春柔。
茅檐相对坐终日,一鸟不鸣山更幽。
&&&&王安石&&北宋政治家、文学家。
赠清凉寺和长老
代北初辞没马尘,江南来见卧云人。
问禅不契前三语,施佛空留丈六身。
老去山林徒梦想,雨馀钟鼓自清新。
会须一洗黄茅瘴,未用深藏白氍巾。
同王胜之游蒋山
到郡席不暖,居民空惘然。
好山无十里,遗恨恐他年。
欲款南朝寺,同登北郭船。
朱门收画戟,绀宇出青莲。
夹道苍髯古,迎人翠麓偏。
龙腰蟠故国,鸟爪寄曾巅。
竹杪飞华屋,松根泫细泉。
略勺横秋水,浮屠插暮烟。
归来踏人影,云细月娟娟。
苏轼号东坡居士,北宋杰出的大文学家。
&&&&钟山影里看楼台,江烟晚翠开。六朝旧时明月,清夜荡秦淮。寂寞处,两潮回,黯愁怀。汀花细雨,水树风闲,又是秋来。
&&&&仲殊北宋人。
&&&&南国本潇洒,六代浸豪奢。台城游冶,擘笺能赋属宫娃。云观登临清夏,璧月留连长夜,吟醉送年华。回首飞鸳瓦,却羡井中蛙。
&&&&访乌衣,成白社,不容车。旧时王谢,堂前双燕过谁家?楼外河横斗挂,淮上潮平霜下,樯影落寒沙。商女篷窗罅,犹唱后庭花。
&&&&贺铸&&北宋著名词人,有词集《贺方回词》。
&&&&石头城上,望天低吴楚,眼空无物。指点六朝形胜地,唯有青山如壁。蔽日旌旗,连云樯橹,白骨纷如雪。一江南北,消磨多少
&&&&寂寞避暑离宫,东风辇路,芳草年年发。落日无人松径里,鬼火高低明灭。歌舞樽前,繁华镜里,暗换青青发。伤心千古,秦淮一片明月。
&&&&六代豪华,春去也,更无消息。空怅望,山川形胜,已非畴昔。王谢堂前双燕子,乌衣巷口曾相识。听夜深,寂寞打孤城,春潮急。思往事,愁如织,怀故国,空陈迹。但荒烟衰草,乱鸦斜日。玉树歌残秋露冷,胭脂井坏寒蜇泣。到如今,惟有蒋山青,秦淮碧。
&&&&萨都剌&&元泰定四年进士、词人。
九日同诸公会饮钟山望草堂有感
&&&&倚天钟阜龙蟠,四时青壁云烟润。陂陀十里,苍髯夹路,清风缓引。兰若西边,草堂别崦,遗基犹认。自猿惊鹤怨,山人去后,谁更向此中隐?独爱丹崖碧岭,枕平川人家相近。登临对酒,茱萸香细,莓苔坐稳。老计菟裘,故应来就,林泉佳迹。怕烟霞笑我,尘容俗状,把山英问。
&&&&白朴元代词人。
朝登建康城,暮宿丹阳道。
黄尘落日大江流,紫陌微寒故宫草。
故宫烟雨动新愁,华屋参差成古邱。
当时罗绮三千户,何处莺花十二楼。
六代繁华如在眼,真龙不动河山转。
春光缥渺景阳宫,月色徘徊芳乐苑。
细雨深宫花落迟,轻风合殿香飘远。
花香十里到平康,莫愁歌舞冶游郎。
侠少尽骑青络马,交游争系紫罗囊。
一朝景物如反掌,富贵风流竟长往。
玄武湖边暮雨来,朱雀桥边青草长。
美女琵琶塞上行,绮构连云空复情。
行人夜雨乌衣巷,归雁秋风白下城。
登临千载空回首,陈井梁宫竟谁有。
游鹿争街上苑花,流莺自转台城柳。
台城下接孝陵西,无眼枝头乌夜啼。
杨花风起过江去,薄暮如烟满大堤。
夏定淳&&明词人。
登金陵雨花台望大江
大江来从万山中,山势尽与江流东。
钟山如龙独西上,欲破巨浪乘长风。
江山相雄不相让,形胜争夸天下壮。
秦皇空此瘗黄金,佳气葱葱至今王。
我怀郁塞何由开,酒酣走上城南台。
坐觉苍茫万古意,远自荒烟落日之中来。
石头城下涛声怒,武骑千群谁敢渡。
黄旗入路竟何祥,铁锁横江未为固。
前三国,后六朝,草生宫阙何萧萧。
英雄来时务割据,几度战血流寒潮。
我今幸逢圣人起南国,祸乱初平事休息。
从今四海永为家,不用长江限南北。
高启&&明大诗人,翰林院国史编修。
旧识中官及老僧,相看多怪往来曾。
问君何事三千里,春谒长陵秋孝陵。
顾炎武&&明末清初著名学者。
题丁家河房亭子
小阑花外市朝新,梦里华胥自好春。
夹岸曲尘三月柳,疏窗金粉六朝人。
小姑溪水为邻并,邀笛风流是后身。
白首吴钩仍借客,看囊一笑岂长贫。
&&&&钱谦益&&明末清初著名诗人。
灵谷寺梅花坞
山下几家茅屋,村中千树梅花。
藉草持壶燕坐,隔林敲石煎茶。
焦竑,明代南京第一位状元.
晚出燕子矶东下
江天忽无际,一舸在中流。
远岫已将没,夕阳犹未收。
自怜为客久,转觉到家愁。
别酒初醒处,苍烟下白鸥。
&&&&龚贤&&清初山水画家,“金陵八家”中最重要的一家。
朱栏畔,莫愁娇小曾相见。曾相见,翠娥羞敛,半遮团扇。画梁依旧巢双燕,藏鸦几度垂杨换。垂杨换,桃花临水,那时人面。
宋琬清顺治四年进士。
&&&&衰柳白门湾,潮打城还。小长干接大长干。歌板酒旗零落尽,剩有渔竿。秋草六朝寒,花雨空坛。更无人处一凭栏。燕子斜阳来又去,如此江山。
&&&&朱彝尊清文学家。
爱新觉罗.玄烨
&&&&太平门外太平堤,烟柳双行叶已齐。
&&&&蘸影后湖真恰当,碧莲上下总凄迷。
&&&&爱新觉罗.玄烨即清康熙帝。
相对卷珠帘,中有画桡来路。
花烬玉虫零乱,小桥红缕。
横箫络鼓夜纷纷,声咽晚潮去。
&&&&五十五船旧事,听白头人语。
&&&&李良年清康熙时诗人。
拜方正学先生墓
石子岗头木末亭,振衣千仞搅青冥。
遥看江色萦新练,四眺山光列翠屏。
古墓松杉悲靖难,高台花雨罢谈经。
未须凭眺伤今古,且系长干双玉瓶。
&&&&王士稹清诗人。
潮长波平岸,鸟啼月满街。
一声孤棹响,残梦落清淮。
江水悠悠沧画桡,东风何处不魂销。
春归万里无消息,又过垂杨旧板桥。
&&&&潘高&&清诗人。
爱新觉罗.弘历
当年闻说绕江澜,撼地洪涛足下看。
却喜涨沙成绿野,烟村耕凿久相安。
泛舟后湖揽古
太平门外蒋陵湖,春波演澜含新蒲。
呜榔烟水入深处,濯清因以为清娱。
忆昔繁华乐游苑,穿池肄武陈舳舻。
熙宁泄水号济困,实为青苗意不殊。
胜朝乃覆事开浚,洲上置库藏舆图。
即今陂沼静无事,鱼虾者往同民俱。
轻舟自谓忘机矣,何乃纷飞鸥与凫。
元武湖即景杂咏
太平门外进兰舟,元武湖中撰胜游。
款乃渔歌出芦渚,冶怡花影漾沙洲。
镜涵春水一篙深,白芷青蒲剌碧浔。
却怪横峰碍兰浆,鸡笼晴翠落波心。
璇池昔亦号昆明,遗迹萧齐入品评。
留得六朝风月在,鸥波依旧照人心。
登鸡鸣山即事
钟阜西去堆翠崖,丹梯宛听天鸡喈。
元武湖光上眉睫,金陵春色怡胸怀。
江山不厌城郭占,闾阎关与桑麻皆。
旷观台畔瞻天藻,烈并崇峰讵可阶。
元黄剖判初,江流山即峙。
山不自道名,名况非其始。
六朝称鸡笼,或云因形似。
易谓鸣者谁,纷任后人揣。
汉魏前无闻,时宁未有此。
或闻处士馆,教授传经旨。
或创浮屠宫,清净演禅理。
我来畅远目,元武澄见底。
欲倩杨清波,称谓一以洗。
爱新觉罗.弘历&&即清乾隆帝。
&&&&淮水东头,问夜月何时是了?空照彻飘零宫殿,凄凉华表。才子总缘杯酒误,英雄只向棋盘闹。问几家输局几家赢?都秋草。流不断,长江淼;拔不倒,钟山硝。剩古碑荒冢,淡鸦残照。碧叶伤心亡国柳,红墙堕泪南朝庙。问孝陵松柏几多存?年年少。
&&&&秋之为气,正一番风雨,一番萧瑟。落日鸡鸣山下路,为问台城旧迹。老蔓藏蛇,幽花溅血,坏堞零烟碧。有人牧马,城头吹露篥。
当初面代牺牲,食惟菜果,恪守沙门律。何时饿来翻掘鼠,雀卵攀巢而吸。再日荷荷,跏趺竞逝,得亦何妨失。酸心硬语,英雄泪在胸臆。
&&&&郑燮&&号板桥,乾隆元年进士,以诗、书、画称为“三绝”。
晚登清凉山
上山访僧僧寺锁,孤亭荒荒红日堕。
万家炊烟直复斜,几行雁字右复左。
长江半向树梢出,石罅尽散落叶裹。
怪他啼鸟忽惊飞,惟有白云不让我。
&&&&仓山云居:“小人有老母,仓山多白云,奉母居山中,板舆常欣欣,看花与山共,采药与山分”。
&&&&书仓:“聚书如聚谷,仓储苦不足,为藏万古人,多造三间屋,为间藏书者,几时君尽读”。
&&&&金石藏:“不见古人面,须见古人手,广搜金石文,欧赵所未有,何物与之邻,璜琥尊鱼卤”。
&&&&小眠斋:“秋斋号小眠,空廊无响屎,读倦偶枕书,书痕印满颊,不知窗外花,飞过几蝴蝶”。
&&&&绿晓阁:“朝阳耀高阁,万绿一斋晓,虚窗聚景多,宿云出檐早,翠薇西山低,白塔东城小”。
&&&&柳谷:“宅西颜柳谷,义取尚书祠,未必康成识,差免虞翻讥,春痕摇水良,满地如沤丝”。
&&&&群玉山头:“梅花杂玉兰,排列西南峰,素女三千人,乱笑含春风,我记相别时,瑶台雪方重”。
&&&&因树为屋:“银杏四十围,叶落瓦无缝,主持三仓山,惟吾与汝共,更备屋上荫,招宿丹山风”。
&&&&双湖:“我取西子湖,移在金陵看,时将双镜白,写出群花寒,前湖饶荷叶,后湖多钓竿”。
&&&&柏亭:“种柏成一林,屈折为庭宇,奚须文杏梁,已遮碧瓦雨,翠禽居之安,日坐亭中语”。
&&&&奇礓石:“到公有奇石,曾向华林补,千年幽人得,风月一齐古,当作石交看,摩挲日三五”。
&&&&回波闸:“不放流水流,清池嫌太满,常放流水流,新荷尚嫌短,建闸唱回波,劝水行缓缓”。
&&&&小栖霞:“万事不嫌小,但问能成家,我有一间屋,公然类栖霞,绝壁屋前山,天香屋后花”。
&&&&南台:“筑台望云物,雕栏尽南向,天空星可摘,木落山献状,露叶如水明,前峰新月上。”。
&&&&水精域:“玻璃代窗纸,门户生虚空,招月独辞露,见雪不受风,平生置心处,在水精域中”。
&&&&渡鹤桥:“白鹤欲过湖,照水不得路,十分舆梁成,羽客含芦渡,新霜铺玉匀,何人试初步”。
&&&&泛航:“不负一池水,招招学舟子,群觉歌口香,知在藕花里,画桡莫荡公,水动鸳鸯起”。
&&&&香界:“佛家有香界,旃檀焚诸天,我家有香界,幽兰种溪边,能闻而知之,鼻在耳目光”。
&&&&盘之中:“盘意取屈曲,旋转无定区,我意亦仿此,乃筑蜗牛卢,纤行勿直行,公等来徐徐”。
&&&&兼山红雪:“王母宴瑶池,蟠桃开似海,酒罢落花飞,散作诸天彩,造屋居其间,红颜长不改。”
&&&&蔚蓝天:“琉璃付染人,割取青云片,终朝非采蓝,仿佛天光现,客来笑且惊,都成卢杞面”。
&&&&凉室:“辟署如辟客,一室阴悄悄,高梧拒日多,曲涧引风早,热中人偶来,也觉此间好”。
&&&&澄碧泉:“山头峰百层,山下泉一尺,叶落水面清,月落水光白,此不淡无言,冷冷终日碧”。
&&&&竹请客:“卢仝所思客,乃命竹竿请,何繇知非仆,长教此君等美人来不来,立断风鬟影”。
&&&&燕子矶头擘笛次,平明沉玉大王祠。已数蛾眉深院里,晏起,晓霜江上阿谁知?山诡潮奔千万变,当面,身轻要唤鲤鱼骑。蓦地江妃催我去,飞渡,樽前说与定何时?
台城望后湖荷花
&&&&踏遍南朝芳草路,台城烟色犹新。此间无暑亦无尘,山风吹不断,凉意透湖滨。
&&&&湖面波平应似镜,者番难浴斜曛。田田荷叶绿如云,鸳鸯飞起处,疑有采莲人。
&&&&蒋师辙历任安徽寿阳、凤阳、无为等知县,有《青溪诗抄》。
虎口余生敢自矜,天留铁汉卜将兴。
短衣散发三千里,亡命南来哭孝陵。
于右任&&国民党元老。
莫愁湖寓望
清凉如美人,莫愁如明镜。
终日对凝妆,掩映万荷柄。
苏曼殊近代文学家。
落叶扫不尽,几年存此楼。
天空群木老,寺古一山秋。
壁垒移江渚,功名指石头。
输他尘外客,缚帚坐林陬。
蒋士铨清诗人,乾隆二十二年进士。
题杨雪樵(庆琛)金陵策蹇图
斜日西风万柳条,栖鸦流水旧魂消。
即今仍踏长干路,官爱江南为六朝。
林则徐禁鸦片英雄,善诗。
乌龙潭夜坐(六首选二)
晨兴寻古寺,径转翠成围。
客病花偏好,家贫草更肥。
鹿蹊群壑静,鱼国万泉归。
着我真图画,不嫌无钓矶。
断云浓不去,青到短篱边。
书枕山为牖,茶烹雨作泉。
谁知修竹外,即是从峰巅。
童报当门涧,冰消水似前。
魏源&&清思想家、文学家,参与鸦片战争浙东抗英战役。
初至玄武湖有作
莲叶莲花天际开,莫愁只合作舆台。
一湖潋滟如明镜,万感楂岈废酒杯。
城郭参差宜八画,岗峦起伏尽奇才。
佳人绝代从今见,值得偷生几载来。
柳亚子&&著名诗人,社会活动家,南社社长,曾任孙中山秘书,民革中央常委。
杨柳阴阴野菜黄,太平门外酒旗香。
桃花结子梨花落,今日春风属海棠。
余贤勋金陵大学教授,此诗作于30年代前期。
夏夜牛首山中呈散原老人
苦吟不得句,赤脚独闲行。
松密月如死,塔狞天欲惊。
水萤一两点,寺犬十余声。
海内陈夫子,应怜此夕情。
胡俊30年代金陵大学教授。
燕子矶新貌
翠壁丹崖傍水滨,十年面目已全新。
旧时血泪都抛尽,燕子归来报早春。
邓拓诗人、杂文家、历史学家。曾任《人民日报》社社长、北京市委书
天上飞来自沈辽,冬阳杲杲水滔滔。
中山陵下群儿舞,灵谷寺周万木高。
马上墙头闻古调,铁犁铜斧认前朝,
雨花有石凝鲜血,养以清泉岂惮劳?
郭沫若&&诗人、历史学家、政治活动家。
游灵谷寺遥望中山陵
地僻尘嚣绝,山幽世虑销。
三秋飘桂子,十里响松涛。
紫气浮陵阙,金风刈艾萧。
所思不可见,钟阜郁岩蛲。
常国武&&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
红衣落尽草平湖,楚客离忧日未晡。
望里石头城下水,秋来依旧长蒲芦。
大江日夜向东流,聚义群雄又远游。
六代绮罗成旧梦,石头城上月如钩。
雨花台边埋断戟,莫愁湖里余微波。
所思美人不可见,归忆江天发浩歌。
鲁迅著名文学家。
梦游玄武湖
紫金山下看清秋,鼙鼓声中访莫愁,
断壁残垣增惆怅,丑奴未灭不堪游。
栖霞夜雨秣陵秋,旧日山河故国愁,
遥拜中山魂欲断,低头潜入白门游。
潘汉年共产主义战士,此诗作于1942年9月。
重访南京有感
几处车间赤帜飘,风流真个数今朝。
楼台玄武添雄丽,歌舞秦淮转寂寥。
天国兴衰人可鉴,蒋家罪恶铁难销。
雨花廿万收雄骨, 热血滔滔卷怒涛。&
题玄武湖菊展(二首)
灼灼繁英玄武湖,游人相踏满游车。
陶潜空有东篱癖,哪抵侬家结伴呼。
履霜欲赴餐英会,提笔先哦菊蕊诗。
花好更逢人意美,纷红骇绿万枝披。
高二适&&江南诗人、书法家、学者。
登中山陵纵目
漫野寒梅芳未歇,春风又绿钟山。神州佳气郁龙蟠。风流思白傅,亦爱江南。东望台澎萦骨肉,料应倦鸟知还。鸥腾鱼跃柳毵毵。归灯酬别梦,咫尺是乡关。
&&&&吴调公南京师范大学教授。
太平天国石舫
收起了击浪的橹,
落下了鼓风的帆,
留恋地上的涟漪,
水底宁静的蓝天,
从风雨中驶过来的船,
在这儿搁了浅。
&战斗的风信旗哪儿去了,
为什么只有雕栋画椽?
你不觉得这楼台太沉,
笛管丝弦像解不开的船缆?
你不觉得这船舱太小,
绣幕珠帘把长天遮断?
你以为这儿非常保险?
花园四周有高高的墙垣——
可不像那激流中的路,
前头排满了风刀浪剑。
呵,可曾想到偌大的天王府,
一朝只乘下碎瓦残砖?
如今新世纪的海面,
& 正万舸争流,千帆风满。
& 你却在这儿把游客招呼,
& 想说些什么,怎又不言。
& 只把石子投进心底的澄潭,
& 让人们想得很远,很远……
选自《江苏诗选》1979年版。
枫叶羞见秋风面,
紫金山映红了南京城。
满眼是花墙、花山、花屏风,
南京可算是江南的菊花城。
一朵菊花一个笑脸,
万姿干态把人迎。
&若不是夹道的梧桐隔开了道路,
&人哪,车呀,就只好在花上行。
选自《李季文选》,1957年秋。
&装饰成一片迷离的梦境,
让我在亚热带的风光中漫游;
一个少女脸上聚然泛起的红晕,
也比不上那垩白墙上小红花的娇羞!
&如一群群绿色的小牧童,
悄悄地在少女背后围绕潜行;
& 你看那阳光在树叶上闪动,
恰正是他们狡狯地眨着眼睛!
而铁树正像是一个威严的卫士,
肃立在这喷泉池的一边;
金色的鲤鱼在水底默默嬉戏,
&伴随着一朵朵淡紫的睡莲。
&一切是这样安谧,这样美!
好像温暖的风也在空中凝聚!
一切都仿佛慵慵欲睡……
蓦地响起了一支春天的乐曲!——
不是远山那一声声杜鹃,
划破了这小小温室内的寂静;
却是诗人们一声声赞叹,
将睡莲和我的梦一同唤醒……
你看那窗外的白云和蓝天
震荡着诗人们响亮的欢笑;
他们宣告江南已是春天!
他们歌唱着江山如此多娇。
1962年春于中山植物园
&&(原载1962年5月《人民日报》)
&绿,满城的绿。
绿得很稠、很稠——
像莫愁湖的水
&像台城的柳——
绿,征服死亡,征服焦枯,
生命的色彩,得天独厚。
好!生活多情,
不是用鹅黄,而是用鸭绿,
来扫荡六朝忧郁的烟柳——
&&&&&&&&&&&
历史曾经赋给我们淡淡春愁……
不是吗?有史以来,
南京,十之八九,
&&&&&&&&&&&&&
和偏安、和离乱、和江南的哀怨,
&&&结下难分难解的春秋……
每当我想起《后庭花》,
&&&&&&&&&&&&&&
想起《哀江南》、想起《桃花扇》,
&&&&&&&&&&&&&&&&
我就常常、常常“故国不堪回首”……
& 啊!历史的内伤,
只有绿,才能拯救。
啊!绿呀!绿,只有绿,
才能改变历史的气候。
啊!绿呀!绿,只有绿,
才能溶解石头城的消瘦……
看啦!吴宫花草,江左衣冠,
石头城的石头……
还用多作解释吗?一个绿字,
已经注释得很透,很透……
选自《黎焕颐抒情诗选&1992年版。
像历史遗留的
一架望远镜,
我俯身望见几百年前
一幕亡国的图景:
一位君王拥着一个妃子,
在井底躲藏杀来的隋兵,
那井栏像是句子,
结束了一个腐败的朝廷!
后代王君,
有几个吸取其中的教训?
耻辱已在辱井中化为污泥,
胭脂又一次粉饰出太平。
岁月似水一般流去,
不用投石将根源探寻;
这口枯井,
不过是历史哭瞎的一只眼睛!
选自《她,就是缪斯》1989年版。
雨花台凝想
生命可以用子弹切断,
精神却不能用弹道丈量。
生命之光可以用子弹击灭,
精神之光正是用子弹点燃。
刑场是精神升华的殿堂,
最美的感情就在这里发光。
那枪声多么微弱多么短促,
天地间永留的是血的呐喊!
像斑斓的云彩笼着时代,
使我们的呼吸充满芬芳1
&&&&选自《丁芒诗选》。
石阶层层,&&&&&&&&&他为此苦战了一生。
翠柏苍松掩映,&&&&“和平奋斗救中国!”
顶天立地,&&&&&&&&&遗言犹在耳,
继往开来,&&&&&&&&&召唤着海峡两岸的人。
峨峨中山陵。&&&&&&&你在那一岸,
天上有太阳,&&&&&&&我在这一岸,
林中有鸟声,&&&&&&&都他的儿女,
世间有后代,&&&&&&&有中山陵作证。
朝朝暮暮,&&&&&&&&&他至今还在等着,
陪伴着他的亡灵。&&&弟兄同扫墓,
天下为公!”&&&&&&&
笑语过清明。
三千年帝制一扫而尽。&&&&选自《游踪》1983年版。
博爱,自由,平等,
&&&&&&&&&&&&&&&站在高高的雪松下
&&&&一&&&&&&&&&&&&&&&&&&&&&&&&秋天,她不似丹枫——
&&是谁从喜马拉雅山的雪岭&&&&&&绾住霜花,戴起火红的头巾
&&请来了一尊端庄凝重的女神&&&&冬天,她风华依旧
&&日日夜夜,月月年年&&&&&&&&&&万木萧疏,她却满头翠青
&&相伴着这龙蟠虎跨的石城&&&&&&啊!为了让人间春色永驻
&&&&&&&&&&&&&&&&&&&&&&&&&
她脉脉含情地奉献自己的一生
&&春天,她不似绿柳——
&&临风依依,飘起崭新的舞裙&&&&站在高高的雪松下
&&夏天,她不似白杨——&&&&&&&&我像撑着一把永不折摺的塔伞
&&对着阳光,眨起快乐的眼睛&&&&——
&&大雨滂沱&&&&&&&&&&&&&&&&&&&&我发现一个熟视无睹的奇景
&&她给我留下一方净土&&&&&&&&&&——
&&烈日如焚&&&&&&&&&&&&&&&&&&&&松叶虽长得密密麻麻,细硕如针
&&她给我贮满一池浓荫&&&&&&&&&&却把母枝簇拥得
&&&&&&&&&&&&&&&&&&&&&&&&&&&&&&清气四溢,四季如春
&&站在高高的雪松下&&&&&&&&&&&&即便死去
&&我像擎着一束永不熄灭的火炬&&也不玷污母枝的满头翠青
&&----&&&&&&&&&&&&&&&&&&&&&&&&总是静悄悄地落下
&&有她灼灼光华的照引&&&&&&&&&&落下仍偎依在平枝的脚跟
&&我不会在黄昏困顿中止步
&&有她勃勃绿焰的升腾&&&&&&&&&&啊!雪松
&&我知道怎样永葆火热青春&&&&&&我曾为你叹息
&&&&二&&&&&&&&&&&&&&&&&&&&&&&&你怎地养育了这多的儿女
&&我见过多少乔木之叶&&&&&&&&&&沉重的负荷把你劳累得
&&一张张、一片片,宽阔丰润&&&&皮肤皴烈,皱纹满身
&&温暖的岁月&&&&&&&&&&&&&&&&&&但我又为你骄傲
&&都和母枝贴得很紧、很紧&&&&&&你的儿女虽然算不上
&&冬天来了&&&&&&&&&&&&&&&&&&&&&气宇轩昂,风采照人
&&却一个个惊惶失色,随风飘零&&&但可以称得上
&&撇下光秃的母枝,孑立萦萦&&&&铮铮铁骨,耿耿丹心
&&&&&&&&&&&&&&&&&&&&&&&&&&&&&&&&&&&&&&&&1983年
&&在高高的雪松下&&&&选自《秋天里的春天》1985年版
梧桐树风姿
打开古城风景谱
我最爱,郁郁葱葱梧桐树。
似绿雨?似轻烟?似薄雾?
哦,松挺秀,柳善舞,梧桐自有风骨。
扫走北方风沙,留南国阳光长驻,
为六朝古都绣一幅活泼的画图。
从云朵里尽情鸟瞰,
你是幽深而安静的大湖;
从大地上深情仰望,
你是道道挟带日光的飞瀑。
为古城,开拓条条宽敞的路,
让自由的风在人们心上飘拂。
呵,梧桐树,古城的灵魂,
你是少女,也是武夫。
从不自夸却乐于付出,
把足迹留在古城的每个院落、每片泥土。
当我在你的怀抱里,一切是如此的模糊,
当我离开古城,你的形象是那样的清楚:
严冬尚未远去,你用柔嫩的手掌将人们轻抚,
夏日还未来临,你用丰满的身体将骄阳托住;
秋天的清凉古道,你用飘零奏响沉思的脚步,
冬季的风雪之中,你用坚强区分巨人与侏儒。
呵,树和树靠得那般近呵,
就像当年欢呼红旗升上了总统府。
呵,树和树站得这般直呵,
就像三十五年里古城人民威武的队伍。
三十五,渡江的帆影早在大理石中凝固,
弹雨中的号声也化作春江抒情曲的音符。
梧桐树怀抱中的广场正喷吐五彩的水珠,
金陵饭店把它的手臂托上高高的穹庐。
梧桐树,你无愧岁月叩问你的胸脯,
爱这片古老的土地,朝朝暮暮。
你用根须掩埋着古城的痛苦——
秦淮河的凄楚,雨花台的尸骨;
哦,我爱故乡梧桐树,
我愿是它脚下一块泥土。
选自《青春》1984年第4期。&&注:此处梧桐系指悬铃木。
将军,您的事业长青
&&&&——刘伯承同志是南京市首任市长,进军大西南后,给南京人民捎
&&&&来一袋树种。
&&&&那一天,&&&&&&&&&&&&&
战士把终生的愿望披在身上,
&&&&该是时代真正的春分,&&&&将军和市长共同担着使命。
&&&&总统府旗杆的枯叶,&&&&&
您对叶芽大声宣告:
&&&&在欢呼声中凋零。&&&&&&
“睁开眼吧,我是刘伯承!”
&&&&您领着一支绿色队伍,
&&&&来解救这焦灼的古城。&&&&是的,就是回报您的热血,
&&&&大地也该绿树成荫。
&&&&您途径雨花台,&&&&&&&&
您走了,大西南更需要您,
&&&&只见满目荒凉的坟墓;&&&&只留下战士和一袋树种。
&&&&您踏勘长干桥,&&&&&&&&
南京,没有辜负您的期望,
&&&&听到浑浊河水的呜咽……&&长出举世闻名的葱笼。
&&&&半辈子戎马倥偬,
&&&&此刻,最懂市长的责任。&&&&云南松、大叶杨、悬铃木,
&&&&三十多年,覆盖了古城的山岭、
&&&&为了人间的花繁果茂,&&&&河滨。
&&&&才在疆场上舍命撕拼。&&&&给青春铺茸茸芳草,
&&&&给夕阳敝开浓浓绿荫。&&&&1984年
&&&&家家的阳台都异口同声:&&&&选自日《金陵晚报》
&&&&“将军,您的事业长青!”
玄武湖忆旧
&&&&一九二八年秋天,我由于一个偶然的机会,从武汉沿江东下,初到南京,成为金陵大学附属中学(今第十中学)的学生。四年之
&后,进入金陵大学中文系,开始了其后几十年的学术生涯。
一九七八年秋天,我同样由于一个偶然的机会,又从武汉沿江东下,重到南京,成为南京大学(前身为中央大学和金陵大学)中文系教师。其间相距,恰恰是半个世纪。
看来,我和南京的缘分真是不浅。如果仔细回忆起来,可以写一本厚厚的书。但这不是我所能办到的。因此,我只想谈谈三十年代的玄武湖。我这个江南游子,几十年来,一直对它保持着美好的记忆。
&&&&那时,当然有着如今所见到的水、洲和将这些环绕起来的城墙,但没有今天这么多的建筑、道路。它宁静、疏朗,充满了野趣。它是城市中的山林、江海。它“别有天地非人间”。当你在紧张的工作、学习之后,到湖里荡船,在洲上散散步,都可以迅速地弛缓神经,得到休息。记得汪辟疆老师有诗道:
北渚阻城圈,未觉江湖远。
花时共经过,冷处偏着眼。
&&&&那时,玄武湖还没有现在这么多的牡丹、芍药、月季、玉桂,但樱洲却名副其实,每到春天,便开满了樱桃花。再过些时,珊瑚珠子一般的樱桃便上市了。而到了夏天,则满湖都是荷花,不仅开时似“水殿风来暗香满”,而且一直到深秋,还“留得残荷听雨声”。所以汪先生的诗,的确传出了当时这一胜地的丰神和特色。
&&&&那时,游湖也就租用渔船。行船主要用篙撑。而不用桨划如果你不会的话,就可以请一位渔家姑娘来撑。她们性情温和,体格健美,而且熟悉南京的历史传说、民间故事。请她们作导游,是很愉快的。在她们当中,有一位姓夏的,颇有美名。在我的金陵感旧诗中,就有这么一首:
四十年前侧帽郎,北湖千顷踏秋光。
重来一事增惆怅,不见风流夏五娘。
&&&&也许她还健康而快乐地活着吧,我想。我也这么祝愿。
&&&&那时,每逢微雨的秋日,我就上台城登眺。从九华山附近登城一直向西走,随着视野的移动,玄武湖的风光尽收眼底。而烟雨迷蒙,远山近湖,若隐若现,眼前斑驳的树,脚下枯黄的草,比起万紫千红的春景,又是另外一番境界。春景使人蓬勃、热烈,而秋景则使人冷静、清醒。
&&&&岁月的流逝,淘洗掉了许许多多一度保存在记忆中的东西,但有一些,却是永远难以忘怀的。
&&&&(选自日的《周末》报)
赏月玄武湖
&&&&一群文友突萌雅兴,中秋夜去玄武湖赏月。一年十二个望月,惟中秋的月,是诸望月中最澄明最净白的月。湖面空阔,天宇无极,湖上赏月,自是难得的妙境。
&&&&不乘船,改乘水上列车,传统的车驰陆,船凫水的概念,当今之世,发生了突变。车可急驶水面,船也可弛骋陆地。船,甚至可以腾空飞上茫茫的太虚幻境。
&&&&中秋之夜,皎洁的明月,清澄的湖水,润爽的湖风,朦胧的山色,这些,岂不是极美、极惬意的景色?
&&&&但恰在中秋那晚,天上地下塞满了沉重、乌漆的浓云。水上列车似乎驶进了那个无边无际的宇宙黑洞。为什么恰是中秋此日无月?也许是后羿千寻万觅,终于在今年中秋团圆节寻着了嫦娥。畏吴刚持斧追寻,只得把她隐匿这无极的黑洞中。于是,望变成朔,变成晦;满月变成无月。
&&&&去年中秋月皎洁,今年中秋月炭黑。正如东坡先生九百年前讲的那句至为透彻的话: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我也曾在碧天明净的秋夜,去玄武湖赏过月。天空似用湖水洗涮过,并无半片杂色云花。天上挂着一个白色的圆饼,但月光月色何在?现代明朗的电光美遮去了月夜清澄的朦胧美。冷凝的月亮清辉,被滚烫的人造光消熔了。月亮依旧挂在天上,那只是舞台的天幕布景。真实的月亮不见了。李白对影成三人的谐趣消失了,苏轼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的境界湮灭了。&&&&
&&&&古月和今月不同。现代人赏月,不必中庭设案几,不必焚香供果;不必泛舟赤壁。一盒月饼,聚室而坐,对灯畅饮足矣。赏月与赏灯何异?&&&&‘
&&&&自从凡世俗人着宇航服,追踪嫦娥登上月球之后,那位隆准深目的老外,并没有如登月之先驱变为癞哈蟆,他仍逍遥自在地返回俗世凡尘。从此后,神话的月亮,变成了科学的月球。月亮给予人的模糊感,朦胧美,变成了人对月球清晰的观察,精确的认识。
&&&&惶惑再惶惑。最终只得让清晰的月球与朦胧的月亮,并存于世,并存于心。
&&&&无奈,无奈。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莫愁湖有关的诗句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