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皮部位的头皮脂溢性皮炎炎和银屑病有什么区别

百度拇指医生
&&&普通咨询
您的网络环境存在异常,
请输入验证码
验证码输入错误,请重新输入工具类服务
编辑部专用服务
作者专用服务
脂溢性皮炎和银屑病关系的研究
目的:探讨①脂溢性皮炎和银屑病患者头面部皮疹的特征以及银屑病患者脂溢性皮炎的病史;②脂溢性皮炎患者和银屑病患者亲属中银屑病的发病情况;③头皮脂溢性皮炎和头皮银屑病的组织病理学改变;④ERα、ERβ和AR在头皮脂溢性皮炎和头皮银屑病皮疹中的表达;⑤脂溢性皮炎患者和银屑病患者血清中雌二醇和睾酮的水平。  
方法:(1)临床观察和病史询问349例寻常型银屑病患者和191例脂溢性皮炎患者;(2)绘制家系谱(银屑病262例,脂溢性皮炎122例,正常组264例),用Falconer法估算遗传度;(3)皮肤组织病理为常规石蜡制片和HE染色;(4)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检测皮肤中ERα、ERβ和AR;(5)血清中雌二醇和睾酮测定采用化学发光酶免疫法(正在进行中)。  
结果:(一)①349例寻常型银屑病中257例(73.64%)耳廓有皮疹(主要表现为小片红斑鳞屑),166例(47.56%)例鼻唇沟部位有油腻性红斑,与191例脂溢性皮炎(耳廓皮疹130例,68.06%;鼻唇沟皮疹98例,51.31%)相比,差异均无显著性(P均>0.05);②29.51%寻常型银屑病患者有头皮脂溢性皮炎病史,5.24%的脂溢性皮炎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出现了典型银屑病皮损。③43.27%寻常型银屑病患者为冬重夏轻,夏重冬轻者占2.58%;脂溢性皮炎患者冬重夏轻的是34.03%,夏重冬轻者为3.14%,两病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  
(二)①共绘制家系谱648张(银屑病262例,脂溢性皮炎122例,正常组264例),其中银屑病患者74例(28.24%)有家族史,脂溢性皮炎患者21例(17.21%)有银屑病家族史,二病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均高于正常组(1.52%)(P均<0.05);②脂溢性皮炎患者和银屑病患者一级和二级亲属银屑病的标准化患病率分别为5.60%和5.53%以及2.24%和2.94%,二组相比差异均无显著性(P均>0.05),但两者均高于正常组(0.43%和0)(P<0.05);③脂溢性皮炎患者一级亲属银屑病的遗传度为68.4%±7.62%,银屑病患者的是70.40%±4.28%;④银屑病患者同胞的银屑病患病率为2.65%,脂溢性皮炎患者同胞的是2.96%,正常组的为0.086%,银屑病和脂溢性皮炎的s/q值各为30.84和34.42,二值均接近34.10(1/√q)。  
(三)①头皮银屑病的组织病理改变主要为表皮角化过度、弥漫性角化不全、颗粒层减少或消失、棘层肥厚、表皮突呈棒状向下延伸和乳头上方表皮变薄,部分切片可见munro微脓肿(10张)和kogoj海绵状脓疱(3张)以及细胞间(14张)和细胞内水肿(9张),真皮乳头呈棒状向上延长,乳头内毛细血管扩张扭曲,真皮浅层有单一核细胞浸润。头皮脂溢性皮炎的皮肤组织病理学改变与头皮银屑病相似,但较其为减轻。其表皮中也可见munro微脓肿和kogoj海绵状脓疱(11.76%)和细胞间水肿(7张),二病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脂溢性皮炎的颗粒层减少或消失、乳头顶端表皮的厚度以及真皮乳头的延长介于银屑病和正常组之间(P<0.05或P<0.01);②头皮脂溢性皮炎亦有毛囊开口处和漏斗部角化不全以及颗粒层减少或消失,但较银屑病为轻(P<0.05);③头皮银屑病皮疹和头皮脂溢性皮炎皮疹切片中每个皮脂腺的平均面积分别为(.24)μm2(0~31233.8μm2)和(.14)μm2(515~23374.9μm2),两组相比则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均小于正常组(.57)(647.8μm2)(P均<0.05)④在HE片中,头皮脂溢性皮炎和头皮银屑病皮疹中毛囊漏斗部以下毛囊未见明显异常,其周围真皮内亦无炎症细胞浸润。  
(四)①AR在头皮银屑病皮疹表皮细胞中的表达低于脂溢性皮炎组(P<0.05),而与正常组相比,则无统计学差异(P>0.05);脂溢性皮炎组和正常组两组的表达,亦无统计学差异(P>0.05);在头皮银屑病和脂溢性皮炎的皮脂腺腺体细胞中AR的表达低于正常组(P<0.05)。②ERα在头皮银屑病和脂溢性皮炎皮疹表皮细胞中的阳性表达率各是42.11%和13.33%,正常组则均为阴性表达;③ERβ在银屑病、脂溢性皮炎和正常组表皮细胞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3.16%、53.33%和50%(P>0.05);④银屑病组的ERα/ERβ值(0.62)高于正常组(P<0.05),脂溢性皮炎的为0.22,与银屑病组和正常组(0.00)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但脂溢性皮炎组仍介于二者之间;⑤AR和ERβ在头皮银屑病、脂溢性皮炎和正常组的毛囊(漏斗部和内、外毛根鞘)和小汗腺中均有少量表达,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ERα表达为阴性。  
(五)银屑病患者、脂溢性皮炎患者和正常组血清中雌二醇和睾酮的水平(待检测结果)。  
结论:(1)耳廓的鳞屑性红斑和鼻唇沟部位的油腻性红斑均为脂溢性皮炎和银屑病的常见皮疹;银屑病患者常具有头皮脂溢性皮炎史;季节对脂溢性皮炎的影响和银屑病相似,多数患者表现为冬重夏轻,表明两病的临床表现有相似性。  
(2)脂溢性皮炎患者和银屑病患者均有较高的银屑病家族史,两病患者一级和二级亲属的银屑病标准化患病率、一级亲属银屑病的遗传度和s/q值均十分接近,提示两病患者均携带有几乎相同数量的银屑病易感基因。  
(3)头皮脂溢性皮炎的组织病理改变在不同程度上类似于与头皮银屑病,除表皮和真皮外,两病都具有皮脂腺萎缩这一相对特征性改变,仅依据组织病理学改变无法区分两病,说明脂溢性皮炎和银屑病可能有相同或相似的病理过程。  
(4)在HE片上,头皮脂溢性皮炎和头皮银屑病毛囊漏斗部可发生与表皮一样的病理改变——角化过度、角化不全、颗粒层减少或消失,周围有炎症细胞浸润;而漏斗部以下的毛囊无明显异常,周围也没有炎症细胞浸润,提示两病的毛囊漏斗部以下可能发生了免疫豁免。  
(5)皮脂腺腺体细胞中AR减少可能是导致头皮银屑病和脂溢性皮炎皮脂腺萎缩的主要原因;表皮细胞中的ERα增多可能是银屑病和脂溢性皮炎的表皮细胞快速增殖的重要因素。  
(6)在头皮银屑病和头皮脂溢性皮炎皮疹中,CK17,cyclinD1和组织蛋白酶S在表皮细胞中的表达增强,真皮乳头内(CD34标记)的微血管密度和毛细血管扩张扭曲增多增大(见另一篇硕士论文)。  
由此,我们有较充分的理由认为:脂溢性皮炎可能是一种轻型或不全型银屑病,它位于银屑病光谱分型中最轻的一端。
学科专业:
授予学位:
学位授予单位:
导师姓名:
学位年度:
在线出版日期:
本文读者也读过
相关检索词
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资助项目(编号:2006BAH03B01)(C)北京万方数据股份有限公司
万方数据电子出版社牛皮癣和溢脂性皮炎的区别是什么 皮炎患者要注意什么
温馨提示: 对于皮炎知识,很多朋友都不是很清楚,这时治疗起来就十分的麻烦,那牛皮癣和溢脂性皮炎的区别是什么?皮炎患者要注意什么?
阅读了本篇文章的用户还阅读了
据阅读为你提供的用药资讯
三七粉能祛斑吗?三七有活血、止血、补血的功效,有益于美容,下面小编教你巧用三七粉祛斑...
为何嘴巴周围会长痘?不同部位长痘更是有不同的原因。例如嘴巴周围长痘痘也是有其原因的...
阅读了本篇文章的用户购买了您的位置:
> 头部牛皮癣与头癣的区别在哪?
头部牛皮癣与头癣的区别在哪?
摘要:从牛皮癣症状来看,牛皮癣与一些皮肤病比较相似,例如脂溢性皮炎、玫瑰糠疹、盘状红斑性狼疮等等一些疾病,那么如何才能正确的区分出牛皮癣呢?下面让来详细的介绍头部牛皮癣与头癣的区别在哪?
  专家介绍:牛皮癣是什么我们都知道,但是如果牛皮癣长在头上的话,由于自己不能很好的发觉而且头部牛皮癣要和头癣进行区别,因此关于这方面的问题,很多人都知识比较缺乏。下面就就来介绍一下头部牛皮癣和头癣的区别。
  头部牛皮癣和头癣的发病原因和症状都不同。头部牛皮癣的发病与精神创伤、情绪紧张、外伤、手术、饮食、药物、搔抓皮损、不适当的外用药物或内服药物等有关。它不具有传染性,但具有一定的遗传几率。头癣是经过理发工具或接触动物而感染的,它是头皮和头发的浅部真菌感染,具有很强的传染性。
  头部牛皮癣的发病初期经常会发生头部损害,头屑增多,并且伴有明显的头部瘙痒和的现象。头癣好发于儿童,其症状表现为大小不等斑片、脱屑,鳞屑不多,其刚发病部位头发呈灰白色,干枯无光泽,离头皮数毫米处发生头发折断,皮疹处发红等炎症表现明显,并且伴有脱发的现象。
  因此如果能够留意的话,是可以很好的将头部牛皮癣和头癣进行区别,但是在对头部牛皮癣和头癣进行区别的时候一定不能大意。
  推荐阅读
看本篇文章的人在健客购买了以下产品
这几种常被误诊为牛皮癣的疾病怎么鉴别
相关标签&: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脂溢性皮炎头皮屑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