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开始ahci打开ahci模式和4k对齐齐后还掉速

2种情况让你SSD掉速明显
2种情况让你SSD掉速明显
小失误大后果 2种情况让你SSD掉速明显.cn/374/3749275.html分页浏览| 05:31&&&&【&原创】&作者:&4K不对其SSD竟掉速30%& &&如今可是里面相对重要的配件,首先有了固态会令你的机器提速百倍,再也不用花很多时间等待开机、加载程序、游戏了。再有就是固态硬盘也算是配置里面的大件,为何体积小会称之为大件呢?其实固态硬盘的相对较高,用户基本都是前思后虑才决心买,顾名思义大家对它是寄予厚望的。不过如果你使用不当,这么贵的就会不听话,发挥不出来最大的优势,那么我们岂不是花钱买罪受么!接下来笔者就给用户讲述一下最容易忽略的两个地方,这样的小错误会让固态硬盘出现掉速。●4K不对齐能影响全局&&&&我们使用某品牌128GB&和AS&SSD软件,进行4K对齐实验。笔者使用分区精灵软件,选择32K字节,然后手动将“单元大小”调整为31K,这款SSD随即4K无法对齐。注意左上角容量上方的绿字项目31K&-&BAD为未对齐注意左上角容量上方的绿字项目1024K&-&OK为对齐&&&&我们对比4K不对齐和对齐的某品牌128GB&SSD,它们之间的读写速度差距为100-200MB/s。其中差别最大的当属4K-64Thrd成绩对比,即4K字节-64队列深度模式下,4K不对齐的某品牌128GB&SSD的成绩惨不忍睹。&&&&点评:对于使用固态硬盘的用户,如果您是Win7系统,那么使用Win7的“磁盘管理”来为它创建分区,4k扇区自然就是对齐的;新硬盘使用Win7的安装光盘(非Ghost盘)从引导,在安装系统时创建分区也是4K扇区对齐的。而如果您是XP用户的话,可以先选择格式化,&选择NFTS,&扇区大小4096B(4k),&然后用专门的对齐软件Paragon.Alignment.Tool对齐即可。产品:&&&磁盘模式错误 SSD可掉速40%●AHCI你不得不关注的磁盘模式& & IDE接口在2003年SATA接口兴起之前,一度雄霸市场,目前新式已不再配备IDE接口,但是主板厂商不敢对IDE接口设备掉以轻心,在BIOS中保留IDE模式。此举可谓后患无穷!对用户和硬盘厂家造成极大的困扰。& & 主板的IDE模式具有十分强大的兼容性,通吃IDE和SATA接口设备,因此城装机商普遍将IDE模式作为首选。然而传统的IDE模式已经无法满足的新特性和性能突破需求,在IDE模式下工作性能出现严重衰减。某品牌128GB&SSD的IDE模式成绩某品牌128GB&SSD的AHCI模式成绩&&&&我们对比某品牌128GB&SSD的AHCI和IDE模式成绩,两者的性能差距是相当惊人的,这种现象和4K不对齐有类似的效果。& &AHCI接口是为SATA串行接口而生,它的全名为“串行ATA高级主控接口/高级主机控制器接口”。它能够充分发挥SATA接口的独有NCQ技术,挖掘SATA硬盘性能。& & AHCI既然这么强,为何电脑城装机商如此不待见?原来AHCI模式兼容性不佳,当AHCI模式往IDE模式切换,原有设备无法兼容,造成蓝屏死机。或者我们形象的说AHCI是IDE模式的死对头。&&&&点评:我们能用得着IDE设备的机会很少,因此选择AHCI模式无需顾虑IDE设备是否兼容。如果你的电脑原来是IDE模式,我们建议你备份数据,在BIOS选项中选择AHCI模式之后,重新安装操作系统,此时操作系统方可稳妥在AHCI模式下运行。
发表评论:
TA的最新馆藏[转]&[转]&[转]&[转]&[转]&[转]&广告载入中......
只看作者回帖
只看我的回帖
[回删锁滤] &空& 亮 0复印1
[回删锁滤] &8字& 亮 0复印0
[回删锁滤] &25字& 亮 0复印0
[回删锁滤] &32字& 亮 0复印0
[回删锁滤] &空& 亮 0复印0
[回删锁滤] &空& 亮 0复印0
[回删锁滤] &空& 亮 0复印0
[回删锁滤] &空& 亮 0复印0
[回删锁滤] &39字& 亮 0复印1
[回删锁滤] &53字& 亮 0复印0
[回删锁滤] &42字& 亮 0复印0
[回删锁滤] &空& 亮 0复印0
[回删锁滤] &138字& 亮 0复印0
[回删锁滤] &空& 亮 0复印0
[回删锁滤] &173字& 亮 0复印0
[回删锁滤] &空& 亮 0复印0
[回删锁滤] &497字& 亮 0复印0
[回删锁滤] &空& 亮 0复印0
[回删锁滤] &空& 亮 0复印0
[回删锁滤] &空& 亮 0复印0
[回删锁滤] &空& 亮 0复印0
[回删锁滤] &39字& 亮 0复印0
[回删锁滤] &空& 亮 0复印0
[回删锁滤] &空& 亮 0复印0
[回删锁滤] &空& 亮 0复印0
广告载入中......
本帖已移动到备份区,不再接受回复帖子很冷清,卤煮很失落!求安慰
手机签到经验翻倍!快来扫一扫!
我装了240G的SSD,为什么开机30秒?
AHCI开了,4K也对齐了!
895浏览 / 13回复
&&&这是本屌在某宝上带购买的,一时贪便宜,还199!!
199 求给个地址 得分还可以 开机慢 你插的是原生SATA3口?
接口不对?SATA线材不好?
AS SSD显示的是你接的是SCSI接口.....而不是SATA3接口......
另外开机速度还和你加载的程序服务和插件有关。
我同学参加了WGT 为他加油
暴走de黑眼圈 发表于
AS SSD显示的是你接的是SCSI接口.....而不是SATA3接口......
另外开机速度还和你电脑加载的程序服务和插件...
接口是m.2的。
深圳装机找老高 发表于
199 求给个地址 得分还可以 开机慢 你插的是原生SATA3口?
m.2的接口,主板上的!
你得上开机程序表!
请您放心 发表于
你得上开机程序表!
开机程序表?
win+R运行“msconfig”,查看“启动”选项卡,看看里面有哪些开机启动项目。
sIlIANBB倒带 发表于
win+R运行“msconfig”,查看“启动”选项卡,看看里面有哪些开机启动项目。
就这些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用户名/注册邮箱/注册手机号
其他第三方号登录欢迎您,游客!请登录
一周内免登录
帐号或密码错误!
总回帖数:34 篇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申精)别让SSD的能力发挥一半!你真的4K对齐了吗?&
查看:1293 | 回复:34&nbsp&nbsp
精华数/发帖数
累计收入:
固态硬盘随着价格下降而热销起来,现在装机好像不用上一个SSD总觉得少了点什么,从物理结构上SSD与机械硬盘存在很大不同,对于初级用户而言,买来SSD从安装到使用环节与HDD都有较大差异。所以自然要注意的地方也不同
到现在为止,安装系统依旧是难住众多初级用户的高墙,从引导到安装为什么多出100MB或者350MB的空间?为什么一下分成了4个区,每个区都那么小等种种问题迎面而来。笔者今天就系统安装上很多用户所遇到的4K对齐问题做一个详细的解释和教程。
4K对齐问题
其实笔者认为4K分区对齐的知识点普及力度并不大,机械硬盘自从有了SmartAlign格式化技术后,对齐问题的严重性也降低了很多,用户在购买使用时根 本不会注意这个问题。但自从SSD普及开始,4K对齐问题的严重性也在再次提升。那么首先我们就要明白4K对齐的原理是什么。
什么叫4K对齐
我们知道机械硬盘的读写操作一直是以扇区为单位,以前每个扇区的尺寸都是512字节,直到近年来,大容量的机械硬盘的扇区尺寸提高至4096字节(我们所说的4KB),而电脑文件系统(FAT、NTFS等),一直都习惯以512字节的扇区单位来操作硬盘。
SSD采用闪存作为储存介质
而SSD的读写操作不同机械硬盘,SSD读写的最小单位叫“页”(常见尺寸为4KB,实际视具体颗粒而定),闪存颗粒不允许像机械硬盘一样覆盖写入。因此在有数据的地方要写入新数据,就需要先进行擦除操作,而擦除的最小单位是块(每个块都由很多个页组成)。
传统的分区偏移尺寸一直是从63扇区(63X512B=31.5KB)开始,那么就会造成用户的第一个数据的前4KB会存放在系统"逻辑扇区"的 31.5KB~35.5KB间,这样持续下去 会造成后面所有的数据都会卡在2个物理扇区(page)容量之间,我们知道扇区(page)为磁盘写入的最 小单位,如果卡在2个扇区(page)之间,每次的写入操作在SSD上就都变成了读-擦-写操作。造成性能的下降。
简单来说写入一个4KB的数据,实际运行时会有两次写入操作,4K对齐就让是操作系统的最小分配单元和闪存的一个页对应起来,这样操作系统写入一个4KB的数据,一次就能完成。
性能差25% 4K对齐对SSD的好处
注意左上角容量上方的绿字项目K - BAD为未对齐
有一定基础的用户能够了解,分区对齐问题主要影响的就是硬盘的4K存取速度,这也是固态硬盘多线程传输优势的表现之一。在正常的对其情况下,4K读取速度在合理的差值内,但如果不对齐,从上图我们能够看到整体读取以及4K写入弱势十分明显。
我们都知道SSD的性能好不好就是看读写速度够不够快,4K对齐则能够帮助SSD发挥最高性能,让用户能够完全体验到SSD的快捷。
如何验证4K是否对齐
如何进行4K对齐呢?首先我们需要知道怎样验证分区是否4K对齐了。用户可以使用AS SSD Bencnmark工具。如下图,看到红色方框内“1024K - OK”,即代表该分区已经4K对齐。需要说明的是,不管红色方框位置前面的数字多少,只要显示“OK”都代表已经4K对齐。
对齐显示绿色
重新分区后,如果4K没对齐,得到的结果如下图所示,方框中“BAD”即代表没有4K对齐。
未对齐显示红色
两种情况进行4K对齐
第一种情况便是使用系统自带工具进行分区。在Windows7/8/10系统安装时,使用系统自带工具进行分区,那么其格式化后的分区默认就会是“4K对 齐”的分区,用户无需再做任何设置了。Windows7/8/10的安装程序,在安装前选择格式化驱动器,也是默认“4K对齐”的。
系统安装即可简单划分加对齐
第二种情况就是已经安装了系统但不愿重做系统了。其实这种情况来实现4K对齐的方法也很简单,我们只需要通过第三方软件也可以轻松对齐固态硬盘。
DG快速分区软件,解决系统后对齐问题
下载安装后,进入软件,选择盘符后点击软件上方的快速分区,我们能够看到和上图的画面,在画面的右侧下方,点击对齐扇区的整数倍则可以实现对齐,同时也能够快速将硬盘分区。
全文总结:
4K对齐操作起来很简单,但是却对固态硬盘的发挥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赶快检查一下你的SSD有没有4K对齐,别让你的固态硬盘的能力发挥一半
精华数/发帖数
累计收入:
10000元以上
精华数/发帖数
累计收入:
5000元以上
复制粘贴的貌似啊
精华数/发帖数
累计收入:
10000元以上
个性头衔:
都有一样,混分,,
精华数/发帖数
累计收入:
2000元以上
不错的啊呀
精华数/发帖数
累计收入:
10000元以上
精华数/发帖数
累计收入:
10000元以上
呵呵 &有些问题很小白 但是 对不懂的人来说 确实帮助很大
精华数/发帖数
累计收入:
2000元以上
个性头衔:
确实帮助很大
精华数/发帖数
累计收入:
10000元以上
个性头衔:
我能说这个帖子我昨天在‘今日头条'里看过吗?
精华数/发帖数
累计收入:
2000元以上
精华数/发帖数
累计收入:
5000元以上
&对不懂的人来说 确实帮助很大
精华数/发帖数
累计收入:
10000元以上
精华数/发帖数
累计收入:
2000元以上
精华数/发帖数
累计收入:
1000元以上
感谢分享。
精华数/发帖数
累计收入:
2000元以上
精华数/发帖数
累计收入:
10000元以上
&对不懂的人来说 确实帮助很大
精华数/发帖数
累计收入:
10000元以上
精华数/发帖数
累计收入:
呵呵 &有些问题很小白 但是 对不懂的人来说 确实帮助很大
精华数/发帖数
累计收入:
2000元以上
谢楼主分享
精华数/发帖数
累计收入:
2000元以上
精华数/发帖数
累计收入:
5000元以上
精华数/发帖数
累计收入:
好技术,好文章
精华数/发帖数
累计收入:
10000元以上
谢楼主分享
精华数/发帖数
累计收入:
1000元以上
经验:0/50
精华数/发帖数
累计收入:
不错的啊呀
精华数/发帖数
累计收入:
5000元以上
精华数/发帖数
累计收入:
5000元以上
精华数/发帖数
累计收入:
呵呵 &有些问题很小白 但是 对不懂的人来说 确实帮助很大
精华数/发帖数
累计收入:
2000元以上
你的第二种方法说已经安装了系统但不愿重做系统的可以用这方法.请问你用DG快速分区里对齐4K后确定.原系统跟分区数据还会在??
精华数/发帖数
累计收入:
10000元以上
用DISKGEN 4K对齐 简单
精华数/发帖数
累计收入:
10000元以上
关键,主板,还有硬盘数据线。都是要3.0的。然后再4K对齐。这样才是高速
精华数/发帖数
累计收入:
呵呵 &有些问题很小白 但是 对不懂的人来说 确实帮助很大
精华数/发帖数
累计收入:
关键,主板,还有硬盘数据线。都是要3.0的。然后再4K对齐。这样才是高速
精华数/发帖数
累计收入:
精华数/发帖数
累计收入:
5000元以上
复制粘贴的貌似啊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总回帖数:34 篇
快速回复主题
您需要 或 后才可以回帖
你知道吗?如果你发现帖子的内容有用或者有意思记得点帖子下方的【送花】哦,楼主会很开心的!
删帖原因:
内容毫无意义
发布垃圾广告
涉及暴力、色情
涉及政治敏感
连续回复相同内容
连续回复纯表情
内容中包含联系方式
涉及盗版系统相关内容
或填写原因:
本论坛原则上不删帖,只对广告帖,色情帖和政治敏感帖进行排查。
温馨提示:删垃圾帖将奖励您1点经验;帖子一旦删除将无法恢复,误删或错删将失去删帖权限,请您谨慎删帖。
不扣经验 (勾选后删除不扣经验)
删帖原因:
内容毫无意义
发布垃圾广告
涉及暴力、色情
涉及政治敏感
内容中包含联系方式
涉及盗版系统相关内容
或填写原因:
本论坛原则上不删帖,只对广告帖,色情帖和政治敏感帖进行排查。
温馨提示:删垃圾帖将奖励您1点经验;帖子一旦删除将无法恢复,误删或错删将失去删帖权限,请您谨慎删帖。
不扣经验 (勾选后删除不扣经验)
为了更好的交流推广,保护帐号隐私,请先设置昵称参与交流。
赠人玫瑰,手有余香。
下次不再提醒
送花成功,+1
您好,此操作将覆盖当前帖子内容,确定要恢复数据吗?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4k对齐和开启ahci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