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肺部纵隔淋巴结肿大大是怎么回事

百度拇指医生
&&&普通咨询
您的网络环境存在异常,
请输入验证码
验证码输入错误,请重新输入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肿瘤
发布时间:
  近年来,在日常体检和医学诊断中,胸部CT检查日益普及,并开始逐渐取代了分辨率低、误诊率和漏诊率相对较高的胸部X线或胸透检查。但新的检查技术提高了诊断准确率,却同时会给患者带来一些新的困惑,譬如,胸部CT报告中经常可见&纵隔淋巴结显示&或&纵隔淋巴结肿大&等文字描述,而患者或家属往往对于此类描述不甚了解,而在&空气污染、肺癌高发&的大环境下,不禁让患者产生了焦虑乃至担心的情绪,因此类&纵膈淋巴结&问题在呼吸科门诊就诊的患者不在少数,那么,&纵隔淋巴结显示或肿大&到底应该如何正确对待呢?它是不是一定提示身患恶性肿瘤呢?还有哪些可能的原因呢?
  回答上述问题,首先需要普及一下有关于&淋巴结&这个概念。淋巴结是人体重要的免疫器官,按其位置可分为浅表淋巴结和深部淋巴结。细菌或病毒等病原体、肿瘤、化学药物、代谢的毒性产物、变性的组织成分及异物均能引起淋巴结反应性增生而肿大。因此,肿大的淋巴结是人体的&烽火台&,就好比一个报警装置,往往提示身体可能处于某种疾病状态。其次,纵隔并非某个特定器官,指的是一个特定的空间,位于左、右两肺之间,其间包括心脏、大血管、气管、食管、神经等组织器官,此外,还包括了丰富的淋巴系统。值得注意的是,纵隔淋巴结属于深部淋巴结,其正常情况下直径小于0.5厘米,无法在胸片或胸部CT中显示,但当其直径大于3厘米以上,胸部CT(增强)可明确显示此类异常,而这种情况也往往提示伴发相关疾病。这些反应在胸部CT报告的具体描述中,当纵隔淋巴结直径小于1厘米时,记作&显示&,多为炎症所引发,不用过分担心,然而当纵膈淋巴结直径大于1.5厘米~2厘米时为,则记作&肿大&,可由多种疾病所引起,必要时,需进一步检查以明确病因。
  即便是发现纵隔淋巴结肿大,也无须过分紧张,因为其潜在的病因也有良、恶性之分。良性疾病主要包括肺结核和结节病,而恶性疾病主要包括肺癌淋巴结转移和淋巴瘤。肺结核是结核杆菌引起的感染性疾病,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临床表现以低热、乏力、盗汗、体重下降、咯血等为主,而胸部CT除了可有纵隔淋巴结肿大的表现外,亦同时存在肺内的各种不同表现,通过痰菌检查、血液以及免疫学等实验室检查可辅助诊断。而结节病则是一种大家比较陌生的疾病,其病因并不明确,属于全身免疫性疾病的一种,往往以双侧肺门对称性淋巴结肿大为特征性表现,有时可伴有浅表淋巴结肿大、皮肤改变、肺内小结节和肺间质性改变,通过血清学检查可辅助诊断。最需要值得警惕的病因,则是肺癌和淋巴瘤,纵隔淋巴结往往明显肿大,不及时就诊治疗,可侵犯或压迫周围器官、神经,造成呼吸困难、吞咽困难、声音嘶哑等症状。
  无论良、恶性疾病,淋巴结的病理活检是确诊疾病的金标准,且关系相应的治疗方案以及疾病预后情况,而当前,随着我院胸腔介入技术的不断发展,在局麻下运用超声气管镜定位淋巴结穿刺活检能获得病变组织,较全麻下胸部手术的创伤小、患者耐受性好,已经为许多&纵膈淋巴结肿大&患者明确了诊断,并得到及时、有效、充分的治疗。
  为进一步关注伴发&纵膈淋巴结肿大&的患者群,瑞金医院呼吸科于每周四下午特设&肺部阴影&专病门诊,由具有丰富临床以及气管镜手术经验的呼吸科医师坐诊,为广大患者提供专业咨询,并根据患者情况制订个体化诊治方案,让&纵膈淋巴结肿大&此类疾病被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摘自瑞金医院网站【纵膈淋巴结肿大
】_淋巴结肿大_怎么办_原因_症状-大众养生网
当前位置: >>
纵膈淋巴结肿大是怎么回事
现在有很多人都得了纵膈淋巴结肿大,我们大家都知道淋巴是一个人身体内的免疫细胞,而且是免疫系统中最重要的细胞,如果免疫淋巴细胞发生病变,会直接影响人的。那么今天我们就来为大家介绍一下纵膈淋巴结肿大是怎么回事。纵膈淋巴结肿大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
纵隔淋巴结肿大可无特殊症状。但肿大的淋巴结可压迫食管产生吞咽困难 ,也可压迫气管产生呼吸困难。如压迫上腔静脉可产生上腔静脉阻塞综合征,患者有头、面、上胸部肿胀。出现纵隔压迫症状以恶性肿瘤为多,少数结核性纵隔淋巴结肿大形成纵隔肉芽肿或广泛纤维化时也可引起上腔静脉阻塞综合征。
1.中年男性,乏力,干咳1月,不规则发热、盗汗3周,国外居住史
2.进行性消廋
3.查体无明显发现
4.胸部平片结果阴性,增强CT示右上气管前腔静脉后可见肿大的淋巴结,密度不均,内有液性暗区。右主支气管前壁有一环状强化的肿物压突出,致右主支气管外压性狭窄。右上叶外带可见有纤维条索影。右中叶肺纹理有局限性聚拢现象。
5.血常规血沉偏快,血常规曾有白分偏高。
6.一般抗生素治疗无效
1.成人肺门及纵隔淋巴结结核病变部位居上,相对较孤立,可有不规则发热、盗汗、消瘦等表现。出现液化坏死者病变反应性较强,可有胸膜反应及肺内浸润。
2.淋巴瘤:多有全身多处淋巴结肿大,常融合成片,与疾病不太符合。
3.坏死性淋巴结炎 我曾诊治过一例,为全身多发淋巴结肿大,体温多为低热或中度发热。CT上纵隔淋巴结轻度肿大,质地较均匀。
4.支气管囊肿并感染:肿物位于右主支气管前壁,除非感染较严重,一般很少有纵隔淋巴结肿大。
5.:出现液化坏死者多数为鳞癌,瘤体多较大,位于腔内可较小。
6.结节病:多好发于女性,可有肺内浸润,全身情况一般较好。
以上就是专业人士为我们介绍的纵膈淋巴结肿大的原因,所以还在为此病所折磨的患者可以借鉴一下上文中的内容,这样也有利于我们分析病情,我们才能对症下药。还要注意千万不能随意用药,否则会产生许多的副作用。希望患者早日康复。
4959阅读3056阅读4626阅读3724阅读5000阅读3326阅读4167阅读
4193阅读4215阅读3283阅读3914阅读4319阅读4667阅读3049阅读
12345678910
12345678910
12345678910
12345678910
微信扫一扫百度拇指医生
&&&普通咨询
您的网络环境存在异常,
请输入验证码
验证码输入错误,请重新输入工具类服务
编辑部专用服务
作者专用服务
咳嗽、胸闷、皮下结节、肺部阴影、肺门及纵隔淋巴结肿大
病例资料&br&  患者女性,57岁,退休护士。因“咳嗽伴皮下结节3月余,发热10天”于2014年7月入院。患者入院前3月余前受凉后出现咳嗽,少量白粘痰;伴劳力后胸闷气促、休息后可减缓;发现四肢(上臂、膝盖)皮下结节,不痛不痒、无皮肤破溃,少许盗汗,无咯血、胸痛、心悸、少尿、下肢浮肿,无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关节肿痛、皮疹。查血常规、CRP正常。胸部增强CT示“两肺斑片影,两肺门及纵隔淋巴结肿大。”10天前出现发热,体温夜间最高38℃,伴畏寒,咳嗽、皮下结节同前.血常规:WBC 13.69?109/L,N 89.5%,Hb 142 g/L,PLT 216?109/L,CRP 12 mg/L,胸部CT示“两肺感染伴右中肺部分实变,左上肺胸膜下小结节,右肺门增大,纵隔内数枚淋巴结”(图1),左氧氟沙星治疗1周后发热缓解,咳嗽无好转。拟“肺部阴影”收入院。病程中,胃纳尚可,二便正常,无体重减轻。追问病史,患者近3年出现劳力后胸闷气促,逐渐加重。有桥本甲状腺炎、甲减史,口服左旋甲状腺素片;高尿酸血症、高脂血症,鼻窦炎;否认结核病史。
作者单位: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北院, 上海,201821
年,卷(期):
机标分类号:
在线出版日期:
本文读者也读过
相关检索词
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资助项目(编号:2006BAH03B01)(C)北京万方数据股份有限公司
万方数据电子出版社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肺纵隔淋巴结肿大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