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颈椎棘突突起很高偏歪怎么办

颈椎病的自我治疗方法 中医教你颈椎病的按摩方法_中华养生
当前位置: &
颈椎病的自我治疗方法 中医教你颈椎病的按摩方法
导读: 颈椎病主要表现为颈背疼痛、上肢无力、手指发麻、下肢乏力、行走困难、头晕、恶心、呕吐,甚至视物模糊、心动过速及吞咽困难等。颈椎病给患者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严重影响,下面推荐中医……
  主要表现为颈背疼痛、上肢无力、手指发麻、下肢乏力、行走困难、头晕、、呕吐,甚至视物模糊、心动过速及吞咽困难等。颈椎病给患者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严重影响,下面推荐中医教你颈椎病的保健方法,一起来学习下吧。
  颈椎病按摩的好处
  1 、能够达到疏通脉络,止痛止麻。
  2 、加宽椎间隙,整复椎体滑脱,扩大椎间孔,解除神经压迫。
  3 、松解神经根及软组织粘连,这样就可以有效的缓解症状。
  4 、缓解,有效的恢复颈椎活动。
  5 、对瘫痪肢体进行按摩,这样就可以减轻肌肉萎缩,有效的防止关节僵直和关节畸形。
  6 、旋转复位手法:这种方法应用于颈椎小关节紊乱、还有颈椎半脱位等疾患,临床主要表现为有棘突偏歪, X 线片上见有双凸,双凹,双边等脊柱旋转表现的病例。
大家正在看…
74512983484946219881509039710213730论文发表、论文指导
周一至周五
9:00&22:00
颈椎旋转扳动法探讨
1999年第5期目录
&&&&&&本期共收录文章20篇
  关键词 手法 应用 颈椎旋转扳法 中国论文网 /6/view-1131668.htm  临床上常用旋转扳动法结合其它手法治疗颈部疾病。目的在于松解肌肉痉挛,纠正颈椎错位、棘突偏歪、椎间隙狭窄、曲度改变、椎间盘异位等病理现象,从而恢复正常的生理功能,使之症状得以缓解或消失。笔者根据多年临床经验总结两类,简介如下,供同仁参考。?   1不定位旋转扳动法   1.1患者端坐于方凳上,术者站其后侧方,令患者颈部放松,术者一手托下颌部,另一手扶于后枕部,做左右旋转活动至最大限度,趁患者不注意时稍加用力,使颈椎的小关节产生错动,而发出一连串响声,此法用于颈椎病、颈部扭伤,有松解关节、解除肌肉痉挛的作用。?   1.1.2患者正坐,术者立于身后,稍侧身,双手虎口分开,拇指顶住枕部,双手其余四指托位下颌部向上提端,在轻度牵引下,先向健侧,后向患侧旋转至最大限度,若有固定感时,再稍加用力,使颈椎发出"咯咯"响声为佳。此法用于颈椎病、颈部急性扭伤,并有松动关节、解痉止痛的作用。?   1.1.3患者正坐,术者立于后侧,一肘托下颌前臂微曲,另一手扶后枕部,轻提并做颈部旋转运动2~3次,目的在于松解颈肩部肌肉痉挛,消除患者思想恐惧,然后再向上牵引颈部,并使头稍后仰,在牵引的同时,将托下颌之手扳拉。若有固定感时,再稍加用力。此时可听到一连串弹响声,此法用于颈部僵硬、颈椎病。?   1.1.4患者仰卧,枕头稍低,术者坐于床头,一手托起患者枕部,另一手托下颌,令患者肌肉放松,向上牵拉头部,使颈部有牵引感,然后向一侧旋转至最大限度时,稍加用力,此时可听到一连串弹响声,一般先健侧,后患侧,此法用于颈部扭伤、颈椎病等,能扩大椎间隙,减轻神经根压迫症状。?   1.1.5患者俯卧,头侧躺在枕头上,术者立于侧面用手掌按于头的侧上方,另一手掌按于同侧的肩胛岗上,待患者肌肉放松时,两手同时向下加压,使小关节扭曲而发生响声,此法安全平稳,用于颈部僵硬、颈椎病。?   1. 2侧曲扳动法(以左侧为例):   1.2.1患者正坐,术者立于左侧,右手根顶住偏歪棘突的左侧,左手扳住头部右上侧,令患者放松,稍加活动后两手向相反方向用力推动,此时可听到小关节错动声。此法用于颈椎下段病变。?   1.2.2患者坐位,术者立于左侧,右手虎口顶住患椎的右侧,左手扳住头部右上侧,令患者放松、稍加活动后两手同时向相反方向推拉,此时可听到小关节错动声。此法用于侧突畸形、棘突偏歪等。?   1.2.3患者正坐位术者立于右侧,左手指扳于颈部左侧,前臂放于右肩,右手按于右侧头部,与扳颈的左手成相反用力,令患者放松,颈部侧曲最大限度时,稍用力,颈椎也可发出响声。适用于颈椎病,对于颈椎弯有矫正作用。?   2定位旋转扳动法   2. 1旋转扳动法(以左侧为例):   2.1.1患者正坐,术者立于后方,令其头部前曲向左旋转,术者的右手拇指顶住偏歪的棘突的左侧,左手托下颌,然后两手同时向相反方向用力,此时,可有患椎复位的弹响声,此法用于颈椎半脱位、棘突偏歪等。?   2.1.2患者正坐,术者立于后方,令头前屈并向右旋转,术者的左手拇指,顶住偏歪棘突的左侧,一手托下颌部,同时右手用力向右扳动,左手拇指用力向右顶,此时患椎可有弹响声,用于颈椎小关节错位或半脱位、棘突偏歪。?   2.1.3患者姿势同上,术者立于身后,患者头稍前屈,术者一手拇指顶住偏歪棘突的患侧向健侧用力,另一手托下颌,两手同时用力向相反方向推拉,此时颈椎产生   旋转,同时发出响声,立即感到颈部轻松,疼痛明显减轻,用于颈椎小关节错位。?   2.1.4患者姿势同上,术者立于身后,右手呈"八"字分开,拇指在下,其余四指在上,拇指按于颈部左侧偏歪椎体横突旁,向右侧用力,其余四指扶于左侧头部,同时左手扳住下颌向左侧用力旋转至最大限度时,两手同时稍用力,此时指下可有弹响感,使偏歪椎体复于原位。用于2、3、4颈椎半脱位及小关节排列不整者。?   2.1.5患者俯卧,枕头稍低(以棘突偏左为侧)头旋向右侧,术者位于床头,右手根按于左侧偏歪的棘突,向右下方用力,左手按于头部右侧,向下用力,然后令患者充分放松,稍加活动后两手同时用力,使颈部产生快速的旋转动作,同时发出弹响,使偏歪的棘突复位,用于下颈段及1、2胸椎排列不整者。?   2.1.6患者正坐,术者立于后侧方,肘关节屈曲托住下颌向上轻轻牵引,并向一侧旋转至最大限度,另一手拇指顶住偏歪棘突向健侧用力,肘与手同时向相反方向用力,使颈椎旋转发出响声。适用于棘突偏歪、小关节错位、曲度改变。?   2.1. 7患者坐于方凳,术者立于背后,两手分别扳住患者两肩部,用一脚尖踩在方凳上,膝部顶住2、3、4胸椎部(或患椎)同时让患者用力吸气,此时术者膝部用力向前顶推,两手向后扳,偶而也可发出弹响声,此法主要用于上位胸椎关节紊乱及上背部沉困者。   2.2牵引推挤法:   2.2.1患者坐于牵引架上,用牵引带分别托下颌与后枕部,然后徐徐向上牵引约5~8公斤时,令其头部稍后仰,同时用拇指按于项后隆起的棘突,用力向前顶推,使隆起的棘突产生向前的推动力。以矫正畸形,偶而也可发出响声,适用于颈椎体的后突畸形,此法也可改为用拇指顶推偏歪椎体的横突部,向健侧用力,偶而也可有响声。?   2.2.2患者坐于牵引架上,分别用牵引带托下颌与后枕部,向上牵引约4~6公斤时,用双拇指或掌根部按于下颈段,或大椎、身柱穴一段用力向前顶推,偶而有响声。主要用于颈椎病引起的上背部酸痛、颈部活动不灵活。?   3体会及注意事项   以上介绍的方法,必须根据颈椎生理活动范围,以及具体病情,对症治疗。在使用旋转扳动法之前,必须详细了解疾病的情况,查清病变所在部位和颈椎活动受限程度,然后方可操作。同时还要针对不同病症选择恰当的方法,定位要准,用力要稳,切忌粗暴或一味的追求响声。旋转扳动法并非独立的,在实际运用时,也要结合其它缓解方法,因人因病治宜,有严重的肌肉痉挛,高血压、心脏病者慎用。颈椎骨结核,僵直性脊椎炎禁用。
转载请注明来源。原文地址:
【xzbu】郑重声明:本网站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xzbu发布此信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网站立场无关。xzbu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等。什么是棘突分叉
什么是棘突分叉
09-10-07 &匿名提问
你这种情况持续多久了,按照你说得,你这个就是颈椎病引起的,建议你去中医推拿或者盲人按摩院去,去论坛自我学习按摩也可以,,要坚持按摩才能根除你的病证,不要三天打鱼两天晒网!那样是没有效果的! 颈椎病的诊断与按摩治疗 颈椎病又称颈椎综合征。是由于损伤或颈椎及其椎间盘、椎周筋肉退变引起的脊柱平衡失调,挤压颈部血管、交感神经、脊神经根和脊髓等,产生颈、肩、背、上肢、头、胸、部疼痛及其它症状,甚至合并肢体功能丧失等。是一种中年以上年龄的慢性疾病。 (解剖生理) 1、正常人有7个颈椎、6个椎间盘(包括颈7与胸1椎体之间的椎间盘)、8对颈神经和一部分胸神经。 2、枕、环和环、枢椎之间无椎间盘和椎间孔。第1、2对颈神经根不受椎间孔的保护,易受直接外伤。 3、颈椎的横突与棘突:颈椎横突有孔,由维持生命和脑力活动的重要血管—椎动脉、静脉和交感神经通过,并受其保护。颈椎横突较小,与颈部肌肉的不发达相一致,有利于颈部的灵活运动。颈椎棘突分叉、由项韧带附着。 4、颈椎的关节 (1)颈椎的关节突间关节 颈2以上关节面近乎水平位,颈2以下关节面与水平面呈四十度的前后斜坡。有利于颈部的灵活运动;不利的一面是稳定性较差,当颈部突然受到挥鞭式扭转外力时,易产生脱位,而压迫神经根、脊髓或椎动脉,出现临床症状。 (2)钩椎关节 位于椎体两侧偏后(椎间孔的前壁),由下位颈椎向上凸起的钩突与上位颈椎向下的斜坡形缺面合成的半椎体关节,即为钩椎关节。此关节从左右增强了颈椎的稳定性,防止颈椎间盘从侧方突出。当颈椎间盘因退变而变薄时,该关节间隙变狭窄,上、下椎体缘易发生触撞或磨损而增生,致椎间孔呈哑铃形改变,挤压该处神经根及侧方椎动脉,产生临床症状。 5.椎间孔 颈椎的椎间孔正常为卵圆形,其纵径大于前后径,神经根仅占椎间孔的一半。任何因素使椎间孔前后径变狭窄,均可产生神经根受挤压症状。如椎体移位、钩椎关节增生、关节囊和神经根鞘水肿等。 6.椎管 颈椎的椎管是由颈椎体的后缘、椎弓根的内缘与椎板前内缘组成的一个纵形骨性孔道,内有后纵韧带和弓间韧带连结。椎管的前后径为十到十八毫米,但在前、后、侧屈及旋转活动中可发生2毫米的改变;其长度亦发生改变,颈段脊柱完全前屈时,椎管前缘被拉长一点五厘米,后缘拉长5厘米,其内的脊髓被拉长、变细,而且紧张;后伸时,椎管缩短,脊髓松弛而变粗,易受挤压。脊髓的第一个膨大处位于颈椎2至胸椎2水平处,颈5、6最明显。 7、颈椎活动特点 枕环运动,低头十度,抬仰二十五度;环枢椎的旋转活动幅度最大,前屈以下颈段为主,后伸以3、4、5颈椎为中心,侧屈及旋转活动,是全部颈椎的协同动作,第5项颈椎是承受旋转、扭曲最大的一个椎体。正常颈部的活动幅度(以中立位0度法计算),前屈三十五度,后伸三十五度,侧屈四十五度,旋转四十五度。 8、颈椎先天性变异 (1)移行椎 包括枕骨椎化和环椎枕化,临床均不多见。但后者易伴环枢关节脱位(或半脱位)和环枢韧带发育不良。 (2)齿状骨 为第2颈椎椎体与上方的齿状突不发生骨性连接,临床亦少见。 (3)融椎 为两个颈椎椎体的先天性连接,多见于颈2、3或颈3、4椎。但前期一般无临床症状。 (4)颈肋 临床较多见,多在成年以后出现神经、血管受压症状。 (病因病理)反复扭挫伤,风寒湿外邪侵袭、长期慢性劳损和椎间盘的退行性改变是形成本病的主要原因。但是我们也不能忽略颈椎的各种先天性畸形这个特殊的潜在性内因,因为颈椎解剖结构的异常,必然导致内平衡的失调和运动点的转移,而增加了损伤的机会。本病的常见病理变化有以下五个方面。 1、颈椎移位 由于颈椎关节突间关节面近乎水平位,一旦椎间盘发生退变、椎间隙即变窄,关节囊及韧带松弛,加上颈部活动时重力的影响,即可造成积累性损伤,加速颈椎退变和不稳,导致颈椎关节发生移位,使椎间孔变狭,椎管径发生改变,压迫神经根或脊髓,产生临床症状与体征。 2、椎体缘、关节突、钩椎关节骨赘形成 由于椎间盘的退变,其后果必然导致颈椎生理曲线的改变,破坏了椎体间的平衡。久之,机体为了抵抗疼痛,使神经免受刺激,建立新的平衡,而产生代偿性骨赘,来稳定脊柱。当然骨赘形成的主要原因是急慢性损伤,骨赘的形态及部位与损伤的性质等有关,骨赘的大小与年龄有关,与症状的轻重不一定成正比。若骨赘发生于椎间孔或椎管附近,可产生神经根、椎动脉或脊髓受压症状。 3、椎间盘与椎间韧带的退变 椎间盘的退变是发生颈椎病的基础既是产生本病的内因,又是其较为普遍的病理改变。如颈部的长期过度伸、屈活动可使弓间韧带(发生相应的改变)变厚、弹力减弱,甚至发生钙化或骨化,直接压迫脊髓。长期过伸,可损伤前纵韧带,突然的猛力后伸活动,可造成前纵韧带与椎体前缘附着处的撕裂。反之,可造成后纵韧带损伤或与椎体后缘附着处的撕裂。由于椎间盘的退变,首先出现韧带松弛,继而发生肥厚、钙化或骨化反应。韧带钙化部位与椎间盘受损平面相一致。本病患者项韧带的钙化是普遍的,可在颈后触及条索状物。 4、脊髓和神经根的变化 因脊髓长期受压,可出现脊髓变性软化,甚至出现脊髓空洞,而导致难以恢复的损伤。其原因主要有血运障碍,椎管纵径缩短,骨赘或椎间盘组织等混合突出物的直接压迫脊髓。神经根因长期受压而发生变性反应,出现肢体麻木及运动障碍。 5、颈椎骨折 由于颈椎骨折,可造成出血,水肿,或碎骨片移位波及到椎间孔或椎管,直接压迫颈神经根或颈脊髓。骨痴的形成,使椎管、椎间孔发生狭窄性改变,产生脊髓、神经根的受压症状。 (临床表现与诊断) 颈椎病的临床症状复杂多变,以颈项、肩臂、肩胛上背、上胸壁及上肢疼痛或麻痛为最常见。病人往往因颈部过劳、扭伤或寒冷刺激使症状加剧猴诱发。临床症状的产生随病变在颈椎的平面及范围而有差异、根据其临床表现,可分为如下类型。 1、颈型 颈椎各椎间关节及周围筋肉损伤,导致颈肩背酸胀、疼痛、僵硬,不能做点头、仰头及头颈部旋转活动,呈斜颈姿势。病人回头时,颈部与躯干共同旋转。 2、神经根型 颈丛和臂丛神经受压,造成颈项、肩胛上背、上胸壁、肩臂和手部放射性麻木、疼痛无力和肌肉萎缩,感觉异常。病人睡眠时,喜取伤肢在上的屈肘侧卧位。 3、脊髓型 颈脊髓因受压而缺血、变性,导致脊髓传导障碍。造成四肢无力,走路不稳,瘫痪,大小便障碍等。 4、椎动脉型 钩椎关节退变,增生而压迫椎动脉,致使椎动脉,脊髓前动脉、脊髓后动脉供血不足,造成头晕、耳鸣、记忆力减退、猝倒(猝倒后因颈部位置改变,而立即清醒、并可起来走路)。颈部侧弯及后伸到一定位置,则出现头晕加重,甚至猝倒。 5、交感神经型 颈交感神经受压,造成心率异常,假性心绞痛、胸闷、顽固性头痛、眼痛、视物模糊、眼窝发胀、流泪、肢体发凉、指端红肿、出汗障碍等综合征(即霍纳尔氏征)。 6、混合型 临床上同时存在上述两型或两型以上症状、体征者,即可诊断为“混合型”颈椎病。 (临床检查) 病人以坐势为宜,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检查颈项活动幅度是否正常。术者立于病人背后,一手安抚病人肩部,另手扶其头部,将头颈部前屈、后伸、侧弯及旋转活动。注意其活动在何角度出现肢体放射痛,或沿何神经分布区放射。并注意其它症状的出现,有助于确定颈椎病的类型。 2、触诊时术者立于病人后方,一手扶其头部。另手拇指由上而下逐个触摸颈椎棘突,可发现:一、患椎棘突偏离脊柱中心轴线;二、患椎后方项韧带剥离、钝厚、压痛或有索条状硬物;三、多数病人向棘突偏歪侧转头受限或有僵硬感;四、患椎平面棘突旁开一横指处可有压痛,并沿一定的神经分布区放射至伤侧上肢。 3、注意伤侧肢体有无发凉、肌萎缩与肌力、肌张力等情况。 4、椎间孔压缩试验阳性、闭气缩肛试验阳性、臂丛神经牵拉试验阳性,对神经根型和推动脉型颈椎病的诊断具有临床意义。 5、神经协同检查应注意颈神经分布区的痛觉、触觉、温度觉有无改变,肱二头肌、三头肌腱反射有否减弱或消失,并注意下肢腱反射情况及有无病理反射。 6、X线检查,在治疗前,为了协助或明确诊断,一般须拍照正、侧、斜位片。重点观察颈椎生理曲线、钩椎关节、关节突间关节、椎间开、椎间隙、棘突顺列、椎体缘等变化情况。必要时可进行断层照相,或脊髓、椎间盘、椎动脉造影等。 其它附助检查均有助于本病的诊断。如肌电图、心电图、脑电图等。 根据病史,临床表现、X线片的提示和其它项目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研究,一般不难做出诊断。但应与下列疾病相鉴别。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副主任医师
本站已经通过实名认证,所有内容由刘益善大夫本人发表
第6颈椎棘突向左侧偏歪
状态:就诊前
状态:就诊前
X片补上了!谢谢!
&副主任医师
可以保守治疗。
基于您的描述,建议您带着片子等资料到北京空军总医院四楼中西医结合正骨科7诊室找刘益善副主任医师诊治。
1.扫码下载好大夫App
2.点击中的"免费咨询"描述病情
3.成功后,医生会在24小时之内回复
疾病名称:脊髓颈椎病&&
希望得到的帮助:我想让您给做手术,有床位吗?
病情描述:男,46岁。半边身麻木,没有温度感,遇到凉水有刺痛感
疾病名称:颈椎病&&
希望得到的帮助:请帮我看看病历和化验单。是否能治愈?
病情描述:女,36岁。我最近头晕,有两个星期了,去照X光片,医生诊断为椎动脉型颈椎病。他给我开了一点药,叫我回来改变一下生活习惯,就是不低头,调高电脑显示器等等。我还没开始吃那些药,因为快来月经...
疾病名称:颈椎病&&
希望得到的帮助:咽喉堵后背肩膀发麻刺痛 请给我一些治疗建议,谢谢
病情描述:咽喉堵后背肩膀发麻刺痛失眠后仰脖子感觉一坨肉,大夫又说没事让看神经内科,一年了太痛苦,我刚买了顶顶佳,不知道我这样适合锻炼嘛?
投诉类型:
投诉说明:(200个汉字以内)
刘益善大夫的信息
脊柱(定点)旋转复位法;治疗“脊髓型颈椎病”、“重症神经根型颈椎病”、“寰枢椎半脱位”、“巨大型腰椎...
刘益善 男 1964年生 毕业于第四军医大学军医系,哈尔滨医科大学外科学研究生。
1991年师从冯天有教授学习并...
中医骨科可通话专家
副主任医师
四川省骨科医院
副主任医师
浙江省中山医院
副主任医师
东直门医院
东直门医院
辽宁省中医院
副主任医师
四川省人民医院
好大夫在线电话咨询服务
颈椎病知识介绍
颈椎病注意事项
骨科好评科室
骨科分类问答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颈椎棘突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