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为“中庸之道”?

  我们经常用来互相勉励的做人之道,是&中庸&。言行不要偏激,态度力求温和,这样可以促成人际关系的和谐发展。但是,中庸也可能变成表面的客套,以致失去一份真诚的心意,或者为了息事宁人,以致不再坚持原则,然后逐渐成为&乡愿&。而乡愿正好是孔子所厌恶的,他甚至说:&乡愿,德之贼也。&
  因此,关于怎么做才算是&中庸&,值得稍加分辨,事实上,朱熹所编的《四书》,包含《论语》、《孟子》、《大学》、《中庸》,这里面就有名为《中庸》的,既然如此,我们最好从这本书着手,根据原典资料,进行初步的探讨。
  《中庸》一书共有三十三章。半小时就可以仔细读完一遍。我们可以由其内容依序看到三个重点,就是:一,中庸;二,君子之道;三,诚。第一至十一章所谈的以&中庸&为主,第十二章以后&中庸&一词只出现一次。第十二章开始,多次谈及&君子之道&,事实上,&君子&一词在这本小书中,前前后后共出现三十五次。然后,第十六章到二十六章,&诚&成为主导观念。其它的部分,涉及个人修身,先王治国平天下的原理,以及天人相应的神奇效果等。
  &中庸&一词在《论语》曾经出现,就是孔子说的:&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意思是把中庸当成最高的德行,但老百姓早已长期不明白这个道理了。现在,谁不希望从《中庸》一书,得知其中的道理呢?
  就字面来说,&中&是中间,&庸&是平常。对任何事情的态度,能采取居中或适中的立场,并且又能合乎平常的要求,就是中庸。换言之,&中庸&的第一个意思是,不要&过与不及&,亦即恰到好处。程颐说:&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所把握的接近此意。
  接着,&中&由中间引申为一个人内在的心意,&庸&由平常引申为恒常。内在的心意表现为&仁&,恒常的要求必须靠&勇&,而连系仁与勇的,正是&智&。这三者合称&三达德&,亦即助人走上正途的&方法&。中庸原为名词,所以有&择乎中庸&与&依乎中庸&的语句。但是它本身也是&方法&,配合《中庸》对&人之道&的界说,亦即&择善而固执之者也&。
  于是,我们看到&中庸&的第三义,亦即可以代表书名与至高德行的意义。&中庸&即是&用中&,譬如舜:&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说得清楚一些,&中&是指人心对善的要求(亦即是&仁&),&用&是指&择而固执之&。人心所要求的&善&,就是五达道(君臣、父子、夫妇、昆弟、朋友之交)而言,因为善是&人与人之间适当的关系之实现&。再就&用&做为&择而固执之&来分析。&择&所需要的是&智&,&固执&所需要的是&勇&,而前面所谓的&中&(人心对善的要求),则是&仁&。合之正是三达德。
  因此,《中庸》会强调&诚之者,人之道&,&诚之者,择善而固执之者也&。&中庸&即是人之道,也就是&择善固执&。把握了这四个字,才会进而宣称:君子之中庸,表现为&时中&,亦即&随时以处中&,这要靠&智仁勇&兼备。小人之反中庸,就论于&无忌惮&。一个人只要放弃&择善固执&四字&,不就是&肆无忌惮&了吗?
  正由于择善固执是出于一个人的&诚之&,合乎为人之道,所以可说&惟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在此,&尽其性&即是指择善固执到达极点。既然如此,则&人之性&显然应该是&向善&的。《中庸》说:&率性之谓道&,意思是顺着向善的本性走去,即是&人之道&,也正是择善固执。《中庸》在前面十一章之后,很少再提到&中庸&一词,转而多谈&诚&与&君子之道&,其故亦在于此。
小编工资已与此赏挂钩!一赏一分钱!求打赏↓ ↓ ↓
如果你喜欢本文章,请赐赏:
已赐赏的人
我的电子书儒家的“中庸之道”,也称君子之道,是传统儒家修行的法宝,是由孔子提倡、子思阐发,用以提高人的基本道德、精神修养以达到天人合一境界的方法。“中庸之道”对传统中国影响极大,它指导人们说话办事要适中,适度,尽力做到“恰如其分”,“刚刚好”的状态,以避免激进逞强或者消极自卑的两个极端。关于“中庸“的意义,古人有不同的解释,程子曰:“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朱熹说:中者,无过无不及之名也,庸,平常也。汉代郑玄的解释说:“中庸者,以其记中和之为用也;庸,用也。”意思“中庸”就是中用,中道之运用。参照许慎《说文解字》的说法,“中,内也;上下通也。”、“庸,用也。”则“中庸”的本义就是中道的运用,郑玄的解释更符合中庸的本意。易中天认为,儒家的伦理道德学说有一个特点,就是强调任何人,最普通的人,再没有文化的人,都能做到。所以他认为,“中”是不走极端,“庸”就是不唱高调。中庸一定是“常人之道”,就是普通人也能做到的,不是什么神秘的东西。但是真要做到,又很不容易。在儒家这里,中庸不但是讲原则,而且中庸本身就是原则,是最高的原则。《论语》记载孔子的话:“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意思是说,中庸作为一种道德,难道不是最高的原则吗?可惜已经很久不见了。那又怎么办?当然是应该坚持这种原则,回到这种原则。由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来:中庸不是老好人,中庸不是和稀泥,中庸不是无原则。有些人认为“中庸”是古代文化的糟粕,是中立、平庸的意思,让人因循守旧,不思进取,不敢冒险。其实,这与儒家的“中庸之道”没有必然的因果关系,反而是对“中庸之道”的一种肤浅的误读。古今文化,不可或缺;中庸之道,博大精深。更多精彩内容分享敬请及时关注!益缘国学文化(yiyuau1851)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大不六文章网立场
yiyuau1851弘扬中国传统文化
重构国民价值体系
塑造华夏大商之魂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请命,
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热门文章最新文章yiyuau1851弘扬中国传统文化
重构国民价值体系
塑造华夏大商之魂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请命,
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83-
举报邮箱:
Copyright(C)2016 大不六文章网
京公网安备78|||||||||||
& 台海网8月14日讯 台南市长许添财一直反对ECFA,昨天他一改过去谈ECFA就反对,强调无条件的反对是不对的。许添财提出他的中庸之道&超越&看法,认为若能把握机会、操之在我并准备好实力,不掉入陷阱,就可化解争议。
  联合报报道,许添财昨天参加台南市高中、初中小校长会议时表示,对ECFA有人认为对台湾绝对有利,也有人认为若签了台湾就没救了,两种极端看法产生的争议也考倒神仙。
  许添财强调,ECFA的争议是可以化解的,中庸之道不是中间而是超越,&人要勇敢选择正义一边,要谦虚不能自大&。
  记者并询问许添财是否要&超越自己,参选市长&,许添财笑而不答。
  许添财之友会昨天发出给大台南市民的公开信,内容指国、民两党的大台南市长参选人选情低迷,台南县却有超过10万人加入许添财之友会,该会呼吁大台南市红网长沙11月11日讯(记者 易征洋 通讯员 张辛欣)今天上午,武汉大学国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郭齐勇作客岳麓书院讲坛以“中庸之道”为题,解密中国智慧。湖南广播电台的主持人梅冬担纲主持。
由湖南省社科联、湖南广播电视台、湖南大学联合举办的岳麓书院讲坛已举办了7场演讲活动,因其高端深度的演讲内容,受到听众一致好评。讲坛采用一人主讲、多人演讲、台上台下互动问答等多种形式开展。
什么叫中,什么叫庸?中庸之道具体指的是什么?郭齐勇从四个方面着手,一一解读“孔子的中与庸的思想”、“中庸其书”、“中庸的精神及理论”和“中庸的现代意义”。
“不偏则为中,不倚则为庸。但一般我们一提起中庸,或者中庸之道呢,就会招人的诟病,人家就说你是滑头主义。”对此,郭齐勇解释说,其实中庸之道不是不讲原则,中庸之道其实更是强调原则。他举例说,子贡是孔子门下最会经商的一位弟子,有一次他请教老师,他说,卜商子夏和颛孙师子张,他们湖南省委常委、宣传部长许又声(第1排左6)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研习班师生合影。
开班仪式上,湖南大学党委书记刘克利致辞
湖南大学岳麓书院院长朱汉民教授主讲《中庸之道》
凤凰湖南6月9日讯今天上午9时,湖南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研习班在中国书院博物馆报告厅内正式开课,第一期研习班学员主要由湖南省直宣传文化系统单位中层以上干部组成。湖南省委常委、宣传部长许又声等出席了第一期开班仪式,并现场观摩由湖南大学岳麓书院院长、国学研究与传播中心主任朱汉民教授讲授的第一课&& 《中庸》之道。
开班仪式由朱汉民教授主持,湖南大学党委书记刘克利致欢迎辞,岳麓书院党委书记、副院长肖永明介绍了国学研习班的办学目的、现实意义、学习内容与课程特点。据了解,该研习班是在湖南省委宣传部的直接指导下,由岳麓书院国学研究与传播中心具体执行,旨在让全省广大党员领导干部和社会各界人士更深入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昨日,第86届奥斯卡颁奖典礼在好莱坞杜比剧院揭晓,最佳男主角由 《达拉斯买家俱乐部》的马修-麦康纳获得,凯特-布兰切特凭借 《蓝色茉莉》夺得最佳女主角,最佳男配角被在《达拉斯买家俱乐部》中成功反串女装的杰瑞德-莱托拿下,最佳女配角是首度演戏就得奖的露皮塔-尼永奥。由阿方索-卡隆执导、桑德拉-布洛克主演的电影《地心引力》在10项提名中拿下最佳导演、视觉效果、最佳混音、最佳音效剪辑、最佳摄影、最佳剪辑、最佳原创配乐7项大奖,是获奖数量最多的赢家。而此前同样获得10项提名的 《美国骗局》却以0分结束了本届奥斯卡的“酱油之旅”。最佳影片则颁给了《为奴十二年》。
奥斯卡固然有一定的权威性,但是放到个人影迷身上,就远不是权威了,甚至会不以为然。诚如电影编剧、导演程青松所言:奥斯卡的选择不但有迹可循,而且越发显露它的中庸之道。
依然偏爱出位角色
从之前《百万美元宝贝》、《女魔头》、《黑天鹅》中演员们的折作者:王继凯
继“埃及神庙到此一游”、“江苏夫妇因航班延误大闹香港机场”之后,7月11日,在普罗旺斯南法薰衣草田里,两伙中国游客为抢拍照位置大打出手,中国游客又“火”了一把。(8月27日钱江晚报)
“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有着千年礼仪之邦的中华民族,一向崇尚温文儒雅,事事讲究“中庸”,不过激、不偏激,遵循“中庸”之道,坚持守常之理,敬畏之心,处事之道。
可是,这些我们在个别中国游客的身上都没有看到,既没有敬畏道德、公众秩序之心,也没有体现一点文明古国应有的道德素质,更没有一点“中庸”的礼让之德。总是“剑走偏锋”,在乘机、排队等细节上,不管不顾,“贪小便宜”失却国人“大脸面”;在购物、吃喝等方面却又“无比张扬”,高调行事,让世人“侧目”。
如今,在一些被媒体相继曝光而聚焦的中国游客新闻事件相继淡化的时候,两伙中国游客竟然为了争抢位置,不仅提前站队准备抢座,而且“当工作人员广播
中庸之道相关信息
中庸之道专题栏目,提供最新新最全的中庸之道是什么意思_以中庸之道处世_什么是中庸之道、以及中庸之道等相关信息
中庸之道是什么意思
以中庸之道处世
什么是中庸之道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庸与肾移植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