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浙沪有啥好经验?安徽有啥特产学什么,怎么学

最近浏览论坛:
关注/收藏的论坛:
全部论坛:
马鞍山主版
宣城如何学习苏浙沪?
查看: 1544|回复: 12
本帖最后由 竹仙 于
06:15 编辑
国庆后,我随省党政代表团参加了树立和践行新发展理念赴苏浙沪学习考察活动。三天时间马不停蹄,先后到上海、苏州、南京、杭州市,一路亲眼目睹苏浙沪日新月异的发展变化,充分领略先发地区转型升级的勃勃生机,切身感受当地干部奋发有为的精神风貌。学到了三地践行新发展理念的举措经验,开拓了眼界,增强了信心,在审视中更看到了差距,扛回了新压力,催生了新理念和动力。
一、考察感受
所到之处,三个省市无不表现出在践行五大发展理念上先行一步,快人一拍,成效突出,印象深刻的有四个方面:
一是创新环境成效浓烈,“高温”灼人。上海始终以海纳百川的精神抓创新,围绕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在创新模式、路径和成果上引领潮头;江苏围绕建设经济强、百姓富、环境美、社会文明程度高的新江苏,全面实施创新驱动发展等七大发展战略,聚焦建设产业科技创新中心和先进制造业基地,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浙江坚持以“八八战略”为总纲,坚定不移打好“四换三名”、七大万亿产业培育等转型升级系列组合拳,真正做到了“干在实处、走在前列”。这些地方的创新理念和超前眼光,让人大开眼界、深受启发,更新甚至颠覆着我们的既有观念。
二是发展模式特色鲜明,成果诱人。三省市最鲜明的是让人感到了宜居宜业、安居乐业、海内外人士汇聚,成为吸引各路人才想来愿留的“大磁场”,这是最综合、最有说服力的成果。上海围绕“改革开放的排头兵、创新发展的先行者”要求,始终瞄准“四个中心”建设,可持续接力规划管理,努力建设卓越的全球城市;江苏在量质并进基础上致力各市携手合作,在区域统筹协调上走在前列;浙江秉持“两山”的发展理念,实现生态与经济的双赢。这些各具特色的经验做法,值得我们认真学习借鉴。
三是思想观念开放,招数逼人。苏浙沪虽然走在全国改革开放的前列,但他们仍然在不断地通过解放思想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更好更快的发展路径和更为广阔的市场空间。同时,苏浙沪的干部普遍有朝气,企业家充满国际领先的上进心,处处洋溢干事创业的精气神。对比苏浙沪,我们有些地方小富即安,小进即满,行动总是慢人一拍,这种差距,很大程度上是由于缺乏忧患意识,我们必须跳出宣城看宣城,树立雄心壮志,在苏浙沪城市中立标杆、找定位。
四是善于吸引和用好各方面人才,环境宜人。发展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虽然苏浙沪在功能定位、自然禀赋、产业结构上存在差异,但都坚持把加强人才队伍特别是“高精尖缺”人才建设作为竞争之本、转型之要,成功实现了以人才促创新、以创新推进新一轮创业的战略转型。我们要进一步强化“人才第一资源”的意识,让创新人才心无旁骛地为宣城发展建功立业。
苏浙沪之行,通过看比学,强化了忧患和危机,照出了差距和短板,也进一步压出了斗志与干劲,清晰了思路和目标。
二、下一步打算
宣城是全省唯一与苏浙同时接壤的城市,是长三角城市群的成员,理应在学习苏浙沪、树立和践行新发展理念上奋力争先。
(一)再更新观念,在换思维、谋创新上下功夫、求突破。宣城虽然地理上紧邻江浙,但观念上相差不少台阶,必须开展观念更新学习讨论活动,进一步突破自我、找准定位、开拓眼界、加快创新,强化干部担当作为。要对标五大发展理念,从灵魂深处确立对新发展理念的自觉和自信,以行动践行落实新发展理念的招数和节奏。要对标苏浙沪的经验做法,重点学习上海自贸区为企业服务“只说Yes不说No”等体制机制、苏州工业园区借鉴新加坡经验的创新理念、杭州城市建设管理的有效举措,具体落实到简政放权、提高办事效率、营造良好环境、推进园区建设等实际问题上,真正把思想解放体现在政策中,渗透到平时的工作中,落实到具体的行动中。
(二)再增强信心,在落实“五大发展见行动”上善作为、争位次。省里正在研究制定实施“五大发展行动计划”的意见。我市以五大发展新理念为根本遵循,明确提出了建设皖苏浙省际交汇区域中心城市和“一个提前、四个提升”的目标任务,我们要结合学习苏浙沪,在全省发展大局中增强信心,勇于作为,争先进位。要认真学习苏浙沪登高望远的世界眼光、高人一招的创新精神、敢闯敢试的胆识胸襟,着力打造充满活力的现代产业之城、要素汇聚的综合枢纽之城、有品有味的山水生态之城、共建共享的平安幸福之城,把宣城建设成生态大公园、文化大观园、旅游大乐园、宜居大家园。要认真学习苏浙沪永不满足的工作激情、善作善成的实干作风,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气神,以新理念引领新发展,做到每天都是节点、全年都在冲刺,以只争朝夕的精神抓好每一天、干好每件事、交好每一份答卷。
(三)再突出定位,在融入长三角中担使命、当先锋。我市近年来的发展主要得益于面向长三角的招商合作,我们要抓住这次学习考察带来的机遇,强化长三角成员意识,乘势而上,认真总结现有经验,在加快完善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互通互联的同时,围绕主导产业和产业转移的趋势,强化主动有效对接。要坚持目标往东看、步子靠东迈、身子朝东挤、位次向东赶,市、县以及开发园区都要在苏浙沪城市中进一步找准标杆,确定比学赶超的目标,着力从思想观念、体制机制、基础设施、产业发展、创新要素、开放平台、人才引进、新型城镇化、生态环境等方面全面对接,努力把宣城建设成为全省融入苏浙沪的桥头堡、示范区,展示安徽发展新形象的窗口,成为苏浙沪要素资源辐射的重要承接地、休闲旅游健康养生“客厅”,使宣城真正位于长三角,全面受益长三角,对接服务长三角。
width:100%">
先把那一口浓浓的江淮腔改了
width:100%">
从头到尾都在喊口号,没实际东西啊。。。
width:100%">
南陵表示支持宣城发展
width:100%">
我也看不出学习了什么?内容空洞、全都是大话、空话,假话。应该用最直观的是用数字说话,比如:吸引多少家企业、招了多少商、解决多少就业...........
width:100%">
永远学不了,天天谈考察走访学习,学个鸟!啥时候把路修的跟人家镇的水平再谈学习!
把路跟人家对接好!人家没有拖拉机和独轮车,进不了你的田埂路和羊肠小道!
width:100%">
宣城、郎溪、广德跟江苏相邻,到现在都没有高速直通江苏!也没有高等级公路!也没有铁路通江苏,这些都是明摆着的事情,还跑出去学,这批睁眼瞎子领导眼前的问题都解决不了,出去也是也是吃喝玩乐游山玩水!
width:100%">
宁国的高速修到浙江门口了,人家不对接
width:100%">
溧广高速都通车了,人家溧阳不对接这也能怪我们吗?
width:100%">
还是多学学人家是怎么修路的
width:100%">
本帖最后由 华丽丨专属 于
09:29 编辑
宣城、郎溪、广德跟江苏相邻,到现在都没有高速直通江苏!也没有高等级公路!也没有铁路通江苏,这些都是明 ...
直通的宁宣高速宣狸段正在修,明年年底能通车。宣狸一级公路是直通江苏的。另外宁千高速宣城段通车,浙江没有对接,溧广高速宣城段通车,江苏没对接。
width:100%">
宁宣高速宣狸段正在修,明年年底能通车。江苏段没有对接,目前高淳到狸桥段还没有启动建设。
width:100%">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width:100%">
举报电话:
版权所有: 安徽三六五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苏浙沪有啥好经验?安徽学什么,怎么学?考察归来,听听书记、代省长怎样说
苏浙沪有啥好经验?安徽学什么,怎么学?考察归来,听听书记、代省长怎样说
10月11日,省委、省政府利用一天时间,在合肥召开树立和践行新发展理念学习考察活动总结交流大会,省委书记李锦斌出席并讲话。他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视察安徽重要讲话,认真学习借鉴苏浙沪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的好经验好做法,切实把学习考察成果转化为践行新发展理念的思路举措,进一步开阔眼界,拉升标杆,奋力推动五大发展见行动见成效,努力实现新常态下新发展。 10月11日,省委、省政府在合肥召开树立和践行新发展理念学习考察活动总结交流大会。&代省长李国英主持会议。省领导唐承沛、陈树隆、吴存荣、孙云飞、詹夏来、方春明、周春雨、张曙光、张学平出席会议。会上,部分省领导及省辖市市委书记或市长、省直有关单位负责同志作了交流发言。李锦斌说“在认真听取大家发言后,李锦斌发表讲话。他说,这次学习考察是一次创新理念、开阔眼界的学习之旅,让我们强烈感受到了苏浙沪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的大手笔、大气魄。我们亲眼目睹了苏浙沪日新月异的发展变化,充分领略了先发地区转型升级的勃勃生机,切身感受了当地干部奋发有为的精神风貌,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巨大的思想触动和深刻的心灵启迪。如果用一个词来概括苏浙沪的发展经验,就是“创新”,具体来说有六条经验值得我们认真学习借鉴。一是眼界境界决定发展高度,苏浙沪成为引领者就是因为始终树立登高望远的世界眼光,以宽广的国际视野、敏锐的战略思维谋发展干事业,让我们真正领略到什么叫全球思维、什么叫放眼世界。二是创新是不竭源泉,苏浙沪成为先行者就是因为始终发扬永不停步的创新精神,把创新摆在全局发展的核心位置,新技术、新产业、新模式、新业态领跑全国,经济发展整体迈入形态更高级、分工更优化、结构更合理的新阶段。三是改革开放是最大优势,苏浙沪成为排头兵就是因为始终砥砺敢闯敢试的胆识胸襟,积极融入国家“三大战略”,主动参与全球创新链、产业链、价值链,开放理念、开放气息扑面而来,开放成果令人叹为观止。四是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苏浙沪成为领跑者就是因为始终强化求贤若渴的用才意识,处处充满着尊重人才、相信人才、依靠人才、珍惜人才、呵护人才、用好人才的浓厚氛围。五是生态环保是最大竞争力,苏浙沪成为示范区就是因为始终坚持生态优先的发展思路,以良好的生态优势赢得发展优势、竞争优势。六是崇尚实干是关键举措,苏浙沪成为新标杆就是因为始终保持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每天都是节点,全年都在冲刺,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朝着全面建成更高水平小康社会、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新征程阔步前进。”李锦斌强调李锦斌强调,这次学习考察是一次对照先进、全面审视的醒脑之旅,我们必须认清不足、找准差距,科学把握新常态下新发展的大形势、大格局。经过多年努力,我省发展已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但和苏浙沪全面对标,差距仍不少,对照起来就是要做到“五破五立”:一是在观念上有差距,要坚决破除思想桎梏,牢固树立强烈的创新意识。创新理念上的差距是最大差距,创新发展上的短板是最大短板,观念不创新,一切难创新,要以苏浙沪为参照系,全面审视,自觉对标,着力破除不符合新发展理念的思想障碍,着力解决不符合新发展理念的突出问题,坚定地以新发展理念引领实践创新。二是在标杆上有差距,要坚决破除小富即安,牢固树立强烈的忧患意识。跳出安徽看安徽,树立雄心壮志,在全国发展中立标杆、找定位,放在更大的坐标系中来衡量、来谋划、来推进。三是在看齐上有差距,要坚决破除按部就班,牢固树立强烈的竞争意识。在竞相发展的大格局下,我们坐不住、等不起、慢不得,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安徽时提出的指示要求,把发展着力点转到五大发展上来,勇于拼搏、齐步共进,努力把潜在机遇和有利因素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四是在体制机制上有差距,要坚决破除制度障碍,牢固树立强烈的改革意识。树立不改革就不能前进的理念,由被动“倒逼”转向主动选择,从“适应性”改革向“预见性”改革转变,真正用好改革这个关键一招,着力构建更有活力和效率的体制机制。五是在担当上有差距,要坚决破除畏首畏尾,牢固树立强烈的使命意识。敢于担当、敢于作为,对历史负责、对事业负责、对人民负责,真正把心思集中在想干事上,把胆识体现在敢干事上,把能力展现在会干事上,把目标落实在干成事上,坚定地干在实处、走在前列。李锦斌指出李锦斌指出,这次学习考察是一次拉升标杆、砥砺前行的奋进之旅,我们要以新发展理念引领发展行动,努力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推动安徽新一轮大发展、大提升。关键是要做到“五个见行动”。一是创新发展见行动,在培育经济增长新动能上见成效。区域竞争实质是创新发展竞争,越是发展不足的地区,越要牢固树立创新发展理念;越是在跨越赶超阶段,越要依靠创新增强发展动能;越是遇到发展瓶颈制约,越要通过改革创新打开局面,要狠抓创新平台建设,狠抓创新型产业发展,狠抓创新政策落地,统筹推进“三重一创”建设,推动各项工作高效有序开展。二是协调发展见行动,在构建统筹联动新格局上见成效。要着力推进区域统筹,构建协同发展、多极支撑的增长格局;着力推进城镇化建设,加快提升省域和区域中心城市能级,加快县域经济转型升级,全面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着力推进皖北振兴,加快淮河生态经济带建设,推动皖北地区更好更快发展。三是绿色发展见行动,在建设生态宜居新家园上见成效。要在加强环境治理保护上下功夫,加快“三河一湖一园”生态文明示范创建;在培育壮大绿色经济上下功夫,加快建设一批具有国际水准的旅游精品景区,发展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特色旅游产品,打造一批融入国际大循环的旅游精品线路,构建一批顺应世界潮流的旅游新兴业态,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经营实力的领军企业;在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上下功夫,加快构建产权清晰、多元参与、激励约束并重、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四是开放发展见行动,在打造内陆开放新高地上见成效。要全面加强创新创业人才集聚,把人才高地建设作为对外开放的引领工程,加快打造合芜蚌人才特区;全面融入国家“三大战略”,强化长三角成员意识,全方位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全面推进大通道大平台大通关建设,不断提升开放型经济水平。五是共享发展见行动,在增进人民生活新福祉上见成效。要把脱贫攻坚作为保障改善民生的引领工程,确保如期全面实现“人脱贫、村出列、县摘帽”;把公共服务均等化作为基础工程,深入推进民生工程,扎实做好各项民生工作;把织牢公共安全保障网作为关键之举,让人民群众生活更健康、更安全。李锦斌强调李锦斌强调,推进五大发展,干部是决定因素,作风是重要保障。现在市县乡三级党委换届已全部顺利结束,新班子当有新气象,新班子当有新作为。要进一步强化学习、强化责任、强化实干、强化落实,以只争朝夕的精神抓好每一天、干好每件事、交好每一份答卷。现在离年底只剩下不到3个月的时间,要对照年初确定的目标任务,对照党代会描绘的发展蓝图,认真盘点,补缺补差,确保完成全年各项目标任务、实现“十三五”发展良好开局。李国英指出李国英在主持会议时指出,推动新发展唯在改革创新,创造新业绩唯有真抓实干。要认真学习“两省一市”永不懈怠的先发意识、动真碰硬的改革精神、登高望远的创新理念、主动布局的开放构想,凝炼好经验、好做法。要积极转化运用,找准发力点、突破口,在创新驱动产业升级、促进区域城乡协调发展、实现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有机统一、打造内陆开放新高地、增进人民福祉上使出高招硬招,真正做到用之有法、行之有效。要着力深化落实,确保学习考察成果快落地、见实效,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看准的事情就大胆探索、勇于实践、一抓到底,加快形成工作谋划、推进和落实的完整机制链条,奋力开创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的新局面。省党政代表团全体成员,省纪委及省直有关单位主要负责同志,中央驻皖有关新闻单位主要负责同志参加会议。(图片摄影/徐国康)主办&/ 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承办&/ 安徽省人民政府网站协办&/ 安徽新媒体集团
发表评论:
TA的最新馆藏市十二中召开“践行新发展理念、学习对接苏浙沪”学习讨论动员会
查看: 118|
评论: 0|原作者: 徐欣
摘要: 12月2日下午,宣城市十二中组织召开“践行新发展理念、学习对接苏浙沪”观念更新学习讨论活动动员会。校长室成员出席会议、全体教职工参加会议。
会议由副校长杨和平主持,党总支副书记徐礼义带领大家学习了《关 ...
& &12月2日下午,宣城市十二中组织召开“践行新发展理念、学习对接苏浙沪”观念更新学习讨论活动动员会。校长室成员出席会议、全体教职工参加会议。
& &会议由副校长杨和平主持,党总支副书记徐礼义带领大家学习了《关于开展“践行新发展理念、学习对接苏浙沪”观念更新学习讨论活动实施方案》,党总支书记、校长吴永远作动员讲话,传达区委区政府、宣州区教体局党委的动员部署会要求,安排部署十二中“践行新发展理念、学习对接苏浙沪”观念更新学习讨论活动工作。
& &会议要求,全校教职工要以强烈的政治自觉意识,充分认识开展学习讨论的重大意义,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和省委、市委的决策部署上来。坚持学以致用,扎实有序推进观念更新学习讨论活动。一是与“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相结合,继续按学校实施方案深入推进。二是与全省“讲看齐、见行动”学习讨论活动相结合,同步推进,同步落实。三要认真负责,要坚持统筹兼顾,正确处理搞好学习讨论活动与抓好日常工作的关系,用优异的教学成果来检验学习讨论活动的成效。(徐昕)
刚表态过的朋友 ()
安徽省宣城市第十二中学 Copyright
@ All Rights Reserved(
邮件: 电话: 地址:安徽省宣城市九同路48号 网站管理维护:校信息中心
欢迎您扫描右侧二维码,关注十二中,了解更多学校信息!我们向苏浙沪学习什么
我们向苏浙沪学习什么
我们向苏浙沪学习什么
10月7日至10日,省委、省政府组织省、市和省直有关单位负责同志赴上海、江苏、浙江,开展树立和践行新发展理念学习考察活动。短短几天,&两省一市&日新月异的发展变化、转型升级的勃勃生机、奋发有为的精神风貌,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巨大的思想触动和深刻的心灵启迪。苏浙沪的大胆探索、成功经验和斐然成就,值得我市学习、借鉴或者拿来的地方太多太多,但最关键的一条,用省委主要负责同志的话来说,就是&创新&。无论发展理念、发展方式,还是体制机制、工作作风,苏浙沪都坚持变中求新、新中求进、进中突破,树立了把握新常态、践行新理念、引领新发展的标杆。我们向苏浙沪学习,最根本的是学习他们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行为。
苏浙沪的发展,始终以创新创造为引领。习近平总书记曾深刻指出,适应新的形势,坚持与时俱进,增强创新意识,是一个地区加快发展的关键。上海坚持市场导向加强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江苏扎实推进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浙江大力实施自主创新能力提升行动计划&&苏浙沪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新技术、新产业、新模式、新业态领跑全国,经济发展整体迈入形态更高级、分工更优化、结构更合理的新阶段。
苏浙沪的发展,始终以敢闯敢试为先导。苏浙沪成为全国经济发展排头兵,就是因为始终坚持敢闯敢试的胆识和胸襟。上海自贸区围绕制度创新对接国际贸易规则;江苏给予苏州工业园开放创新综合试点试验政策支持;浙江全面推进大港口大路网大航空大水运大物流建设&&苏浙沪的开放理念、开放气息扑面而来,开放成果更是让人叹为观止。
苏浙沪的发展,始终以永争第一为目标。眼界境界决定发展高度,苏浙沪成为引领者就是因为始终树立登高望远的世界眼光。上海致力于打造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江苏谋划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基地和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浙江正在构筑信息经济全球领先的杭州&硅谷&&&这些大战略、大目标、大举措,无不站在引领者的位置,让我们领略到什么叫全球思维、什么叫放眼世界。
与苏浙沪相比,我市在发展层面上的差距,一时还难以赶上。但在思想观念上与长三角等高对接,是完全能够也是必须做到的。面对经济发展新常态,有怎样的思路,就有怎样的发展格局;有怎样的思想解放,就有怎样的发展境界。我们要以苏浙沪树立和践行新发展理念的经验做法为参照系,全面审视,自觉对标,全方位创新理念,全视角开拓思路,切实以理念创新引领实践创新。
学习苏浙沪,就是要在创新发展方面见行动。滁州素以&敢闯敢试&而闻名,探索了很多广为关注的经验。当前,新一轮科技和产业革命正在孕育突破,区域竞争的实质是创新发展的竞争。越是在跨越赶超阶段,越要依靠创新增强发展动能;越是遇到发展瓶颈制约,越要通过改革创新打开局面。对滁州来说,必须以更大力度和气魄,推进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培育更多依靠创新驱动、发挥先发优势的引领型发展。
今天,是五一国际劳动节。昨天起,本网记者兵分三路,穿街走巷,进工地、跑社区、到厂矿, 将镜头聚焦那些坚守岗位的劳动者,跟随他们繁忙而踏实的脚步,实地体会普通劳动者与国家、 与城市、 与时代之间强烈的同频共振。 回望60年来,马鞍山持续发展,变中突破...
中安在线讯 据安徽省纪委网站消息,马鞍山通报三起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典型问题。 一、马鞍山市重点局原办公室副主任史云峰违规用车和接受吃请问题。2014年1月以来,史云峰违规占用管理服务对象车辆长达2年;日,史云峰违规接受管理服务对象吃请。市直机...
记者4月28日从省公安厅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自日“醉驾入刑”以来,全省公安交警部门共查处酒后驾驶162819起,醉酒驾驶16630起,因酒后驾驶交通肇事被终生禁驾驾驶人210名。 5年来,我省定期开展整治酒驾集中统一行动。在每年7个法定节假日、春运等重大...
中安在线4月29日讯 据安徽商报消息 醒木一拍,小记登场。家住庐江白湖镇某村的村民张某某,年后过得可不太舒心,走在大街上总有人对着自己指指点点,还投来异样眼光。要说仅此就算了,可家人也渐渐跟自己闹得不愉快,隔阂日深。 张某某就纳闷啦,怎么回事啊这是...
为广泛宣传政协组织和政协委员在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中发挥的积极作用,“政协工作宿州行”新闻采访团于4月28日走...
日起,六安市将建立城乡统一的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意味着除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人员以外的其他所有城...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安徽有啥好吃的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