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下亿一光年是什么意思思

请通过下方方式使用移动端访问本站。
本文采编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请客观评论
1:物理学在当代已经是举步维艰。再难出相对论和万有引力这样的宏伟之作了,大家看看最近几十年来获得诺奖的科学成果便知。人们一定以为是当代人浮躁,不肯钻研的结果,可是这样的结论显然是不负责的,因为几十亿人,总有不浮躁的,总有坚持理想的人存在。那么是什么原因呢?难道是试验条件难以达到?人类思维已达极限?自然界奥秘也全部解开?错!这些都不是原因,而恰恰相反!原因只有2个字:“迷惑”。没错,你没看错,也许你整天吃喝拉撒,不关注不思考这些问题,但是有人愿意思考,那些顶级的物理学家,科学家每天每刻都在思考,但是却越来越迷惑和茫然。因为当代量子物理试验室里研究出现的现象不仅无法解释,而且从根本的逻辑上就大大违背了所有的常识,所有人类历来积累的常识,以至于用什么样假设的理论也无法解释这些现象,注意:即使是空想和假设也解释不了。它们不得不得出这样沮丧的结论:人类的智慧根本无法研究自然,最后只能发疯,而且发疯也逃避不了。我们不妨举几个例子。
2:同时传递现象:起先人类认为光速是宇宙的最快速度,然而微观粒子却发现,将中微子再细分下去的基本粒子之间“无论相隔多么遥远,当其中一个获得某种信息时,另外一个总是同时得出一个表达”。也就是说它们之间存在着一种以无穷大速度传递的东西或者说联系。注意是“无穷大”,用不着去讨论什么仪器的精准度等等,这些理所当然的被考虑了进去。我们知道,无穷大是一个假象概念,在任何领域都是。但是当它突然出现在真实的世界里,这是怎样的一种震撼和无法解释?这个试验告诉我们:在我们这一直以为是有穷的生命,有穷的宇宙,有穷的现象里竟然存在着一种无穷,那么这种无穷的真实意义是什么,能带给我们什么样震撼的启示?
3:瞬间湮灭现象:量子物理试验发现,有一种基本粒子,其存在和不存在是瞬间体现的,不是我们常识里说的不稳定,而是说:这种忽有忽无就是它的本来状态,而且与能量无关,它无的时候,即没有场也没有能量释放,它有的时候也不吸收任何能量。而且最为惊人的是,它的存在与湮灭与试验观察者的意志和心情相关。也就是说,当试验者意识它存在的时候,它就突然存在,意识它无的时候,它就湮灭。这种湮灭是绝对的湮灭,没有能量没有暗物质,是那种真正意义上的“无”。这里说的不是神话,而是真实的试验结果。这个试验同样告诉我们:存在的本质竟然是如此的不确定和虚无!也就是说,每一刻,我们的身体这数以万亿计的粒子都是一会有一会无,每一刻我们的身体都有三分之一或者更多的部分突然消失,又瞬间存在。那么“一定存在着那永恒存在的东西,那永恒的存在到底是什么?”
4:测不准原理和绝对零度的不可到达:先说说测不准原理:大意是说,如果我们要去衡量一个量,那么必须用比它小的尺度的量,就好像精确到厘米就必须用毫米一样。然而量子物理试验发现,基本粒子的位置不确定,永远不确定和不可预知是它的本性,这就是测不准原理大意。绝对零度不可到达:大约是零下273.15度,意思是这个温度下,所有的运动都将静止,包括分子,原子,质子等等,然而试验和理论却都证明,无论怎样努力,都只能无限接近这个温度,但却永远到达不了。这个试验告诉我们,在这个宇宙,以智慧和技术等手段根本找不到那“绝对确定和不动”的东西,那么这个东西有没有?在哪里?怎样才能找到?它又是什么?
5:波粒二像性的双缝衍射试验:光具有波粒二象性这是常识,早已被科学证明,这并不值得稀奇,稀奇的是随着试验条件和科学的进步,人们发现一切的原子,电子,质子等基本粒子都具有波粒二相性,而且更令人费解的是,用当今的先进手段重做衍射试验时候有一个惊人的现象:波粒二相性,什么时候是波性,什么时候是粒子性,唯一取决的条件是意识!没错:是人类的意识!试验的原理和过程我不多讲了,大意是:只要我们有意识去观察(注意观察不是指的眼镜,而是任何手段),它就呈现粒子的状态,而相反,它就是波态。不要和我辩论这里的试验原理,有兴趣的自己可以去查资料,我说的是结论。我们都知道波是一种关系和态势,是虚无的。粒子却是真实存在的物质。这个试验告诉我们:当我们自以为的真实存在本质上却是意识的结果,而从不承认的虚无却是真实的存在,那什么是存在?什么才是最终极本质的存在?
6:宇宙无穷大:这是最新天文学的成果,以前我们都知道宇宙目前的半径大约是150亿光年,没错,这是天文学测量和物理学计算的结果,无可辩驳。并且不断的在向外扩张。可是,最近科学家却开始迷惑起来,因为通过最新的手段和仪器,他们发现,在那遥远的星系和宇宙边缘,人们以前认为只是一颗恒星或一颗某天体的光点,放大开来里面竟然是另一个无穷大的“宇宙”,里面所包含的无数星系和天体和我们目前所能辨别的数目不相上下,无穷无尽。人类彻底懵了!这是怎样心惊胆战的事实啊?这几乎可以否定人类所有天文学的意义:因为我们根本没有办法去研究一个无穷无尽的事物,这样的研究不是毫无意义么??细心的读者会发现这里有一个隐含的事实:对于宇宙,我们的仪器越先进,我们能看到的就越多,而事实上它也的确越来越大,与我们想象的完全不一致。什么150亿光年,什么宇宙红移,全是胡扯。
如果你承认这就是自然的真实现象,这就是宇宙的真相,那么有一个“本能”会立刻否定这一念头,因为万事万物都有终极,既然生命也是有尽的,生命也有终极意义,都有那绝对的“真相”,没有理由生命赖以存活的这个自然界却是无极的,因为无极就是无意义,无极就是混乱,无极就是无尽。如果你能抽象的联想到这一点,那么你会对这个现象得出一个截然相反的惊人结论:宇宙并不是真有这么大,而是“我们能“看”到它多大,它就有多大”,这个结论虽然荒谬,但却是更高意义上的“真实”。这也是唯一可以接受的解释。那么紧接着你就不得不问这样的问题:既然“宇宙无穷”是我们观测的事实,但却是无法理解和到达的“真实”,那么“事实就不等于真实,一定存在着那可以被生命理解和到达的“真实”,这个“真实”是什么?
7:1/40秒概念:这是近年来神经生理学的成果,人们发现我们人类的大脑生理构成决定了我们的思维脉冲极限,即1/40秒。我们是单线程生物,并不是多线程。我们原本以为我们的大脑能同时做很多事情,比如说:一边吃饭,一边看电视还一边说话。然而事实是:我们在同一时刻,实际上只能做同一件事情,这个极限就是1/40秒,而且我们的大脑从来都是这样在工作着,事实上我们误解了它。那么这个结论事实上隐含了一个很惊人的事实:我们的思维是有极限的,我们本质上根本没有联想的功能,我们绝大部分时间都是处在“死亡”的状态。比如将时间以1/80秒划分,那么我们有一半的时间是“死亡状态:即没有思维,也没有心跳,也没有血液流动”——因为这一切都必须在大脑的指挥下完成。如果将时间以1/320秒划分,那么我们就有7/8的时间是“死亡状态”。那么立刻可以得出这样惊人结论:“生命现象的本质是不连续的,是以片段的形式片刻出现,每一刻的你和之前的你都是不同的,都是“死后重生”的你”——这个现代科学得出的结论,那么这与我们的常识感觉又一次违背,因为我们分明能感觉到我和前一个小时的我,前一天的我,几年前的我就是同一个我。
如果我们再将时间以无穷小划分下去,我们会得出:“在“时间”这个画轴上,我们一直都是“死”着,从未“生”过”,那么在“试验结果”,“时间”,“自我感觉”这三者之间一定有错误的东西。可是“试验结果”显然不会错,因为以人类如今的技术手段,1/40秒还是有绝对的把握测量准确的,而且这个试验并不复杂。那么就是“时间”和“自我感觉”两者之一错误了?可是这2样东西,任何一个错误都会让我们发疯,不是么?在这里,我们似乎忘记了一样东西,就是那1/40秒和下一个1/40秒之间的东西,似乎只有这个东西才是绝对而无可争议的。那么这个东西是什么?
8:梦中预测能力:我们有人有过这样的体会,比方说,你正在做梦,忽然被一个杯子掉在地上打碎的声音惊醒,然后你会睁开眼醒来,然后朦胧中,你看见床头果然有一个杯子“正在往地上掉落”。这里的时间差很短,但是,可以辨别的是,你一定是先听到了声音被惊醒,然后才看见那杯子正在完成“坠落的过程”,就是说那一瞬间,杯子并未与地面接触,可是你却先听到了声音。这个体会我本人也亲身经历了好几次,但是仔细想想,这不是十分荒谬么?物质决定意识,只有先碰撞才会发出声音——这是常识,如果我们先听到了声音,而后才看见碰撞,这里极深刻的含义大家有无体会到呢?而且这样的情况只有在熟睡之际,机缘巧合的时候才偶尔显露。这绝对可以颠覆我们世界的全部逻辑,我们一直以为是事物的现象本质上却是事物的原因——比如声音,我们一直以为是事物的原因却是事物的现象——比如碰撞。是声音造就了碰撞而并非碰撞造就声音,是常识里的“现象”造就了常识里的“原因”,而并非“原因”造就“现象”。可以进一步将这个可怕的逻辑推导更广,“现象”是比“原因”更早,更真实的“存在”,比如说,张三在礼拜四喝酒醉了出车祸死亡,按常识判断是因为“喝酒”才导致了“礼拜四出车祸死亡”,但是更真实的确是:“礼拜四出车祸死亡”是先发生的,更早的存在,所以才会有“喝酒”这个对应的行为发生。这样以来,你便会对生命及这个世界有着完全相反的理解:一切都是必然的注定的,我们生命体看起来那无限的可能,努力只不过是这“必然”衍生的“必须配角”。“你努力赚钱成为富翁”事实却是:你一定会成为富翁,所以才会努力赚钱。
我们人类以及所有生命的所有活动看起来是创造越来越多的“现象”,然而可怕的真实却是“我们所有的行为能力包和意识都被限制在“努力赚钱”,而“成为富翁”这更高级的事实却是我们无能为力的先天存在,是“现象”引导着我们去“原因”,我们是配角,永远是配角。看起来是我们修了这条铁路,盖了这座高楼,生了这个孩子,事实却相反,这铁路,这高楼,这孩子一定会在某个时候出现,我们只不过是这必然的出现所需要的演员,在恰当时机扮演工人,司机,父母等角色——并且这种选择是单项的,没有还价的余地。我们存在的终极含义是“被需要”而不是“需要”,我们整个生命的历程正是这一连串无法自主的“被需要”组成。如果再深入的联想,就会发现,我们和所有其他的生命一样本质上都是形式不同的“工具”罢了,对于“真实”,我们没有任何选择权,只有不断的被需要和扮演。那么:谁选择了我们?谁需要我?
继续8的闲扯,认识到生命的本质特征是"被需要"而不是"需要"这一点是极其重要的,记住:是极其极其重要的.也就以为着,我们所感官看到听到的这个世界一切一切都是被动形成而不是常识里所讨论的"主动形成".下面将继续深入这个话题,因为这个观点若不弄明白,就很难理解接下去的行文。
有人一定会这么问:凭什么一次或几次偶然的梦中经历就论断这样的观点?问的不错!这里,我们先来讨论“信息有用”这个话题,什么叫“信息有用”呢?意思是说,对于某一个观点,对其有用的论据就是有用的。那么,就可以明白了。比如:“先有鸡后有蛋”这个论点,假如你找到并罗列出即使一亿百亿的“是鸡生的蛋”这个事实,也是“无用的信息”,什么才是有用的信息呢?“任何情况下都找不到先有蛋后有鸡”这个信息才是“有用信息”。只要有一次找到了“先有蛋后有鸡”,那就全部推翻否定了这个论点。这样就很明白了,对于“生命和世界的本质”这样重大的命题比起“先鸡后蛋”这个命题不知重要多少倍。这么严肃的命题面前,任何论据当然都要经得起任何考验。那么如果有一次,哪怕仅仅一次,全世界古往今来只有的一个人一次的“先有声音,后有碰撞”这个事实,是不是就可以推翻我们的全部世俗观点呢?何况这样的经历,正常人,只要你愿意注意和会议,大部分人都经历过。
“先有声音后有碰撞”这个现象,虽然发生和被捕捉到的概率极低极低,但是它的意义却极大极大。因为这事实是现有的世俗逻辑无法解释的,而且直接隐含的意义就是“生命和世界是被需要”而成的本质。现象才是注定的,当下的,不可更改的。可以更改的只有“形成这现象的原因”,比如说“这孩子一定会出生”不可更改,可以更改的是在什么地方生,谁来生?当然这只是表层的含义,更深层次的含义是,现象也是可以更改的,不过要在特殊的条件下,而且相互影响。大家读到这里一定是懵了,这与我们的常识显然大大违背。没关系,只要你愿意读下去,你会明白的。我说过,这是一个“盲人摸象”的过程。当你读完整篇文章后,估计就明白了,而且还是迷迷糊糊的明白。这里,你不要去深想,会头痛。只需要牢固的相信这个观点,并且再问自己几个问题就可以了:
1:如果现象是注定的,为什么会注定?谁注定它的?
2:如果现象还可以更改?怎么又说它是注定的?什么情况下可以更改,谁来更改?
3:如果我们的本质是“被需要”,是被谁需要?“我们”指的是谁?
(觉醒火星网友)
讲的都有些混乱了,也许这就是发展的瓶颈了,过了这个瓶颈就是新的时代,就想玛雅说的 2012后我们已经进入一个新的纪元
<span id="vote_up_
<span id="vote_down_
&& 17:03:50
&& 11:28:48
&& 11:38:00
&& 16:38:18
&& 09:09:41
本类一周热门围观
我们的微信号
觉醒字幕组官方QQ群:未解之谜群
觉醒字幕组官方QQ群:灵性成长群
我们不只是讨论外星人,我们还关注科学的探索,揭露阴谋论,以及新纪元运动的发展。 觉醒字幕组官方QQ群:未解之谜群
觉醒字幕组官方QQ群:灵性成长群
Copyright (C)
备案号: 粤ICP备号-1
Based on 0pen5N5十亿光年,是一个什么概念呢?&光年,光走一年的路程。光速!它是速度公认的极限,每秒米,能在眨眼间绕地球七圈半。看见么,就这么快的光,让他跑吧,跑个一年,所度量出来的距离就是一光年了。现在各位把鼠标移到屏幕的左下角,点“开始”-“程序”-“附件”-“计算器”,都来动手算算它,这一年是 秒,一秒跑米,乘出来就&8000米,约等于十万亿公里吧。你说什么,简直天文数字?废话,天文上的数字当然得是天文数字啦~~~~~但这也仅仅只不过是一光年的长度。&当我们看到十亿光年以外的星星时,映入我们眼帘的那束星光已经在茫茫宇宙间飞奔了十亿年。换句话说,我们现在看到的仅仅是它十亿年之前的样子!现在的它究竟如何我们只有再等待十亿年才能看到……不寒而栗!&普遍认为宇宙诞生到现在有150亿年。所以我们可能观察到的最广阔宇宙空间的直径只可能在150亿光年这样的范围之内。150亿光年远的地方的光被我们看到时已经在宇宙间穿越了150亿年,那是宇宙诞生时的影像!!!&下面这张图是在十亿光年这样的数量级下观测宇宙,上面的每一个象素点所表现的事物都是无比古远的。&1亿光年现在我们把视野缩小10倍,宇宙看起来还是空空如也,“星”光点点。可是,那些点点斑斑的真的是星么?&1000万光年把眼光再降低一个数量级,那些点点看起来依然象是星星哦^_^&&100万光年近些,再近些。**!什么呀,这么面熟?这就是你所说的“星星”么?是星星,一堆星星。我们管它叫银河系&10万光年&这是银河系,我们的家园。来个特写,茄~~子~~~&在10 万光年这样的数量级下,我们就看见了整个的银河系。事实上,银河系的直径就是十万光年。真有哪位能发明个跟光速一边快的飞船,从银河系的这边飞到对面来个大吊角,就要十万年的时间!**,在这样漫长的旅程来看,人生不过朝生暮死,蜉蝣一般。但这只是对相对于银河系静止的观测者而言,船上的人员感受到的旅程其实只有数分钟。相对论呀,深了去了。&&1万光年&夏夜在内蒙的草原上,平生第一次如此清晰的看见了银河,一条黯淡的光带横亘夜空。由此就能够大致估计出我们的位置,如果把银河视为一个巨大的扁盘子(饥饿者也可把它视为大饼,麻酱白糖的^_^)我们就是应该在这张扁盘子的平面上。否则如果不是这样的话,我们高于或低于它,那么看到&的夜空就会显得一半亮一半暗,而不是象现在这样银河光带般亘在天幕中,星星比较均匀地分布两侧了。&事实上现代研究也得出这种结论:我们的太阳系位于银河系螺旋翼内侧的边缘,距离银河系中心大约&2.5万光年。于是,我们把视野收回到1万光年的数量级,聚焦在银河系若干触角般螺旋翼中的一条上面。&1千光年&密密麻麻!&100光年&再近点,还是密密麻麻!&10光年&又是密密麻麻!&1光年&等等,这是什么?&1万亿公里&再走近十倍依然雾气昭昭的一团,到底是什么嘛?&1千亿公里&这回看清楚了吧,原来是太阳系!我们在密密麻麻的星星中跋山涉水,翻山越岭认出了它,不易呀!&100亿公里&放大十倍来观察以繁星为背景的太阳系。说是繁星,其实与太阳最近的恒星——半****座比邻星都是在4.22光年开外的。图中的亮点仅仅只是背景上离得八丈远的星星呢,并不是太阳系的一部分。&&10亿公里&数数看,下图里被蓝框子圈上的是谁的轨道?水、金、地……原来是地球的轨道呀!&1亿公里&地球在哪里?&1000万公里&哦呦~~~大圈套小圈呢,月球围地球转的轨道。&100万公里是什么?飞机?还是鸟?是超人?都不是……&&10万公里&是地球!Home,Sweet home。&1万公里&怎么会这么巧涅?从10亿光年一路看下来正对着的竟是美国。用一万公里的视野看地球,这是神的视角。Google Earth 也能有这种效果,起始时对着的也是美国^_^&1000公里&如果我记得不错的话,地理课上教过,这是北美五大湖区中的密歇根湖,框住的城市就是芝加哥。&100公里&不看不知道,世界真奇妙。芝加哥鸟瞰。并由此开始了我们人类所能够理解的数量级,开始了我们熟悉的世界。&10公里&密密麻麻,房屋,湖边的房屋。小二,上瓶啤酒,哥几个先喝着^_^&1公里&我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100米&呦!草地上这是什么呀,一坨?&10米&原来是一傻哥们睡得正香呐。&1米&醒醒嘿,都被偷窥啦还不知道呐。&0.1米&一米的十分之一,也叫分米,我们手所能把握的尺度。相信人类所接触的大部分物体都是在这样一个数量级的。看看你的周围,键盘、鼠标、手机、杯子、碗……&仔细一看这哥们手上的毛还挺重的,纯爷们!&1厘米&不要呕吐!没什么大惊小怪的,这是他手上的皱纹细部。兴许你放大了还没他细皮嫩肉呢。做好准备,我们即将进入另一个陌生的领域——微观世界。&1毫米&手上的毛孔。可是,汗毛呢?晕!&100微米&再放大十倍,依稀可见皮肤的组织结构。我是学生物的,以前老看,见怪不怪了。&10微米&一个细胞的数量级就是10微米,当然这只是一般来说。插句嘴,世界上最大的细胞是鸵鸟蛋,它是一个单独的卵细胞,数量级是分米级的,厉害吧。&&1微米&疑似生物课上学过的细胞核膜,细部。&0.1微米&**,一看这么高度螺旋的结构就知道是染色体了。底下的洋文说:但凡人类的细胞,里面都会有23对染色体(46条)。&100埃&埃是一种长度单位,指10的-10次方米。用字母“A”顶上加个小圆圈来表示。100埃的数量级就能度量某些有机大分子的物质了。&看到这个规则的等距双螺旋结构,我想你一定能够脱口而出了。没错,这种物质就叫做脱氧核糖核酸,也就是常说的DNA。分子结构清晰可见。&1纳米&我们管10的-9次方米叫一纳米。现在为材料科学炒得火热的纳米技术就是说很多物质精细到纳米级后将表现出很多在常规数量级上所表现不出的性质来。在纳米这样的数量级下,我们连原子都可以数清了。因此,纳米级又叫原子级。&下图是组成DNA分子的原子们,它们以共价键和氢键彼此结合成庞大的有机分子。生命就在这种复杂的结合中得以体现。敬礼!&&1埃&上过中学的就都应该知道:原子是由原子核和电子组成的。下图中所表示的是密布的电子云,我们能看到原子核外围的电子云比较浓。&所谓电子云,其实并不是说一个原子拥有无数个电子,象云雾般的弥漫四围。每个原子拥有的电子数都是固定的,有数的,具体依元素种类而定。这些电子行踪飘忽不定,在原子核外部乱窜。一个电子,无数法身。就把这些电子“团团转”的特点用电子云来形容了。&离核近的地方出现的几率大些,云就密;离核远的地方出现的几率小些,云就稀。&10皮米&原子核外围的浓密电子云。仿佛又回到了浩瀚无边的宇宙。这样来看每个原子都像是个小宇宙,我们的世界就这样的周而复始着,不寒而栗着…&1皮米&穿过最浓的电子云,发现更近核的地方反倒清净。原来离得远了要吸引,离得近了也会排斥呢,保持一个最佳的距离才好。(挺象搞对象呦^_^)&什么?你说电子阴性,原子核阳性,异性相吸,应该越近核越密才对?别逗了!真要那样越近越吸,越吸越近,电子还不都撞到核上去,最后谁也动弹不得!&可是为什么不是这样呢?国家机密!就不告诉你,吼吼。&&0.1皮米,走近点,这就是传说中的原子核了。10的-12次方米叫做一皮米。在0.1皮米的数量级下看原子核就可以 ...&10飞米,原子核的特写&1飞米(10的-15次方米),质子(也可能是中子)的细部,乱七八糟一大片。未知的结构,未知的领域,那里属于 ...&0.1飞米,无语。翻译出图片下面的洋文作为收场吧,他说:一旦我们进入下一个层次,我们将会看到什么,我们又将下一个轮回...&明朝墨客(mcmk3699)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大不六文章网立场
mcmk3699共同学习一些国学、文学以及自然科学热门文章最新文章mcmk3699共同学习一些国学、文学以及自然科学&&&&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83-
举报邮箱:
Copyright(C)2016 大不六文章网
京公网安备78老人有些困倦,将双脚伸进了炉堂取暖。
哪知气温骤降,海浪一波波往上冲刷着车辆。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公众平台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有段时间,宇宙的膨胀速度是如此之快,两点之间的相对速度超越光速。那段时间,就是现在。
  很多人做了大量的宇宙膨胀理论的研究,在宇宙大爆炸之后,整个宇宙的膨胀速度超过了光速。现在这一理论虽已被论证,不过看上去宇宙膨胀速度没这么快,但实际确实超越了光速。
  如果你在宇宙中选择距离足够远的两点,你会发现,两点之间的相对移动速度,确实超过了光速。这其实是因为,它们之间的空间在膨胀。所以我们的宇宙目前并且一直是在以超光速进行膨胀,但这并没有违背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没有任何物体能超越光速。
  确实,没有。相对论指出的是没有任何物体的移动速度能够超越光速,但并不指代宇宙自身的膨胀导致与我们的相对速度超越光速。
  1920年代,天文学家哈勃在观察星云时,让我们知道了整个宇宙是在不断膨胀的。观测到距离越远的星系,离去的速度越快。想象下,现在有一个点在这儿,它的推行速度就是光速。仔细想一下这个情况,那么在任何方向都一直保持相同的距离。这样就会形成一个球体,我们称为哈勃球。而球体之外的所有物体都在以超光速离我们远去。
  所以从常识上来说,这样的话,我们永远不可能看见球体之外的物体,因为它们正以超光速离我们远去。但事实上这并不正确,我们是能够看见这些物体的。
  为了更好地理解其原因,我们来描绘一个哈勃球之外的星系。它正以超光速远去,从我们的角度来说,它是在超光速空间中的。所以它向我们这边发出的任何光线,随着时间的流逝,会不断远离我们的。
  这听上去好像并没说服力,但随着宇宙空间的膨胀加速,我们的哈勃球正变的越来越大。如果哈勃球膨胀速度快于光线远去的速度,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星系的光线将从超光速空间运动到光速空间。所以它会越来越接近我们。所以我们就能观测到它,所以我们能够看见遥远星系,即使目前它们在哈勃球之外,我们依然能够看见它们所发出的光线,我们能够观测到它就在那里。这是有重大意义的。
  事实上,我们现在所接收到的光子是宇宙50亿年前的。当时它们发出的光线,相对我们的速度是超越光速的。这些物体相对我们的推行速度,过去,现在,将来,一直是超光速的。但它们的光线进入到我们的哈勃球,经历了足够长的时间,到达了我们这边,所以我们可以观测到它们。所以,可观测的宇宙是要大于哈勃球的。可观测到的只是宇宙的一部分,我们称之为粒子视界。它是建立在光从宇宙大爆炸开始传播阶段,大概是138亿年前。现在由于宇宙在不断地膨胀,并且在不断加速膨胀,现在它们距离我们已经远超过了138亿光年。现在可观测宇宙的半径是460亿光年。它的直径大概是930亿光年,这就是我们可观测到的巨大空间。138亿年前,我们的粒子视界以及无法观测到的宇宙,却是一个致密炽热的无穷小点,我们称之为奇点。
  事实上,并不是如此。我是说,如果宇宙是有限的那是正确的,但如果宇宙是无穷大的,看上去确实如此,那宇宙永远就是无穷大的。所以大爆炸在宇宙中应该是无处不在,但如果宇宙一直是无穷的,那它膨胀到到哪去呢?它不用膨胀到任何地方去,我是指,它本身就在自我膨胀,这就是指无穷,你永远也无法逃脱。
  继续阅读:科学 物理 宇宙
  此文由 热点网 编辑,未经允许不得转载!:首页 & 探索& 只有138亿年的宇宙,我们为什么却可观测到460亿光年?
欢迎举报抄袭、转载、暴力色情及含有欺诈和虚假信息的不良文章。
请先登录再操作
请先登录再操作
微信扫一扫分享至朋友圈
搜狐公众平台官方账号
生活时尚&搭配博主 /生活时尚自媒体 /时尚类书籍作者
搜狐网教育频道官方账号
全球最大华文占星网站-专业研究星座命理及测算服务机构
88094文章数
主演:黄晓明/陈乔恩/乔任梁/谢君豪/吕佳容/戚迹
主演:陈晓/陈妍希/张馨予/杨明娜/毛晓彤/孙耀琦
主演:陈键锋/李依晓/张迪/郑亦桐/张明明/何彦霓
主演:尚格?云顿/乔?弗拉尼甘/Bianca Bree
主演:艾斯?库珀/ 查宁?塔图姆/ 乔纳?希尔
baby14岁写真曝光
李冰冰向成龙撒娇争宠
李湘遭闺蜜曝光旧爱
美女模特教老板走秀
曝搬砖男神奇葩择偶观
柳岩被迫成赚钱工具
大屁小P虐心恋
匆匆那年大结局
乔杉遭粉丝骚扰
男闺蜜的尴尬初夜
客服热线:86-10-
客服邮箱: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盛夏光年的意思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