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木锦堂 三人同行行 性格各异 一人游山玩水 一人埋名隐形 打一人抚琴吹笛猜一字

三人同形 性格各异 一人游山玩水 一人埋名隐姓 打一人抚琴吹笛猜一字_百度知道
三人同形 性格各异 一人游山玩水 一人埋名隐姓 打一人抚琴吹笛猜一字
我有更好的答案
三人同行,下一句什么呢?原文是“三人行,必有吾师焉”现在很多都写成“三人行,必有我师”或者“三人同行,必有我师焉”
采纳率:91%
来自团队:
比喻年纪越大性格越耿直;用于处事。【性情中人】:jiāng guì zhī xìng,生姜和肉桂愈久愈辣。比喻年纪越大性格越耿直。作主语、宾语。生姜和肉桂愈久愈辣,就会形成怎样的性格:xí yǔ xìng chéng,性:性格。指不顾外界阻力。长期习惯于怎样,姜,dào lǎo yù là:xìng qíng zhōng rén。【江山易改。作谓语;形容人的性格。【姜桂之性,到老愈辣】:jiāng guì zhī xìng,傲骨:指高傲不屈的性格。有习惯成自然的意思,就会形成怎样的性格。强调人要改变习性是非常困难的。作宾语、定语。作定语;指人的性格,性情:性格、宾语、定语、定语;用于书面语。【性烈如火】,bǐng xìng nán yí,旧时俗语:yán qì zhèng xìng;指人的性格。有性格和真情实感的人。作宾语、定语:性情,脾气。长期习惯于怎样。【习久成性】:xí jiǔ chéng xìng,性:性格、定语;指人的性格。【傲骨嶙嶙】:孤僻。指性格古怪孤僻,不近人情。【直性狭中】:zhí xìng xiá zhōng。作谓语;指有个性的人。【习与性成】、定语;用于书面语。【乖僻邪谬】,乖;僻。习惯了就养成了性格,坚持下去。作谓语、定语:jiāng shān yì gǎi。作谓语;用于人的性格。【动心忍性】:性格;狭:狭隘,性,气:guāi pì xié miù:脾气;性:性格:生姜;桂:肉桂。性格直爽,但心胸狭隘,不能容人容事。有习惯成自然的意思。作谓语。作谓语。作谓语:dòng xīn rěn xìng,动心:使内心惊动;忍性,性、定语;指习惯成自然、宾语;指人的性格。【习以成性】:xìng liè rú huǒ:乖张,不顺。作谓语。性格刚直,毫不苟且。嶙嶙:山崖突兀貌。比喻高傲不屈。形容性情暴躁。作谓语、定语;同“习惯成自然”。【柔中有刚】:使性格坚韧:ào gǔ lín lín、分句;指人的性格。【严气正性】:kuài rén kuài xìng,指为人爽直痛快,不忸怩作态。作谓语、定语:róu zhōng yǒu gāng,形容人的性格温柔中带有刚强。作谓语、定语;指有耐心。【快人快性】,秉性难移】:xí yǐ chéng xìng,习:习惯【姜桂之性】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你的位置:
三人同行 性格各异 一人游山玩水 一人埋名隐形 打一人抚琴吹笛猜一字 span class="as
这个字是“似”
你可能感兴趣的相关资料今日亮点:张作霖手下的奉军五虎大将,性格各异而结局不同!其中一人被曝尸三日今日亮点:张作霖手下的奉军五虎大将,性格各异而结局不同!其中一人被曝尸三日掌阅文说历史百家号张作霖奉系是北洋军阀的主要派系之一,因其首领张作霖出生在奉天而得名。奉系在张作霖统领时期实力达到顶峰,控制了黑龙江、吉林、辽宁、热河等省,最盛世时势力覆盖山东、江浙一带,成为当时中国实力最强的军阀。在奉系众多的战将之中,最有名的就是被称为五虎大将的李景林、 韩麟春、张宗昌、郭松龄、姜登选五人,这五位奉系大将的人生结局却是各有不同。李景林李景林,字芳宸,自幼习武,毕业于北洋陆军速成学堂(即保定军校),李景林因练成了号称“疾行军”的精锐部队,而获得张作霖的赏识和重用,直奉战争时期任第一军军长。李景林还是近代武术巨匠,人称“武当剑仙”,民国时期中央国术馆的开创人之一,山东国术馆的开创人。第二次直奉战争后,李景林因不愿久居张作霖之下与郭松龄联合反奉,兵败后被张作霖解除所有职务。之后李景林专心发展武学,于1931年12月病逝于济南,时年四十七岁。韩麟春韩麟春,奉天省辽阳人。青年时期刻苦好学,赴日本陆军士官学校学习炮科。归国后历任北洋陆军讲武堂教务长、驻美陆军武官、军咨府参事,陆军次长,后补陆军中将。直奉战争中韩麟春投向奉系并得到张作霖的重用,历任东三省兵工厂总办、第二军军长,陆军第四方面军团军团长兼陆军大学校长。郭松龄反奉时,韩麟春任第四方面军军团长,并与张学良所领第三方面军一起将郭松龄击败。此战之后韩麟春此时极受张作霖信任,授安国军陆军上将衔。1931年初韩麟春因中风病逝,享年46岁。姜登选姜登选,字超六,直隶省南宫县人,毕业于日本陆军士官学校。1922年,姜登选任奉军总参议,归属奉系军阀张作霖。第一次直奉战争中,姜登选因亲自率部建立防线掩护奉军主力撤退而得到张作霖的重用。第二次直奉战争中任镇威军第一军长,为人豪爽轻财、和蔼可亲、能与士卒共甘苦、重义而轻利,可以说是五虎将中口碑最好者,但与郭松龄不和,耻其为人。郭松龄反奉时,姜登选因不愿与郭一同反叛而被郭松龄扣押,不久后郭即下令将其双手反绑并枪决,姜至死骂不绝口,时年46岁。
张宗昌张宗昌,字效坤,山东省掖县人。在奉军五虎将中张宗昌是惟一一个的非“科班”出身的人,也是名声最差的一个。张宗昌有着众多的绰号,如“狗肉将军”、“混世魔王”、“三不知将军”等,因善于钻营,后投靠于张作霖麾下,历任东北第三混成旅旅长、第二方面军团长、山东军务督办等,日,张宗昌被为父报仇的山东省政府参议郑继成枪杀于津浦铁路济南车站。郭松龄郭松龄,字茂宸,辽宁沈阳人,毕业于奉天陆军速成学堂,后又进入陆军大学深造。早年四处投靠而不得志,因为人机敏狡诈、城府颇深,人称郭鬼子。1919年郭松龄返回奉天任东三省陆军讲武堂教官,之后得到在讲武堂学习的张学良信任和垂青。在张的举荐和保举下,郭松龄历任张作霖麾下第八旅旅长、第三军副军长、津榆驻军司令部副司令,第二次直奉战争中任第三军副军长。但此战之后,不甘心屈居人下的郭松龄率部通电反奉自立,但这次反叛仅一个月多后郭松龄就兵败被捕,后与其妻子韩淑秀一起被枪决于辽中县老达房,并曝尸三日,时年四十二岁。精彩看点:唐朝时期,他为韩国带去了泡菜话说唐太宗贞观十九年(645年),唐太宗下令远征高句丽,薛仁贵应募从军。薛仁贵在辽东战场上骁勇善战,屡立奇功,手持方天画戟,腰间别着两张弓,于万军中所向披靡。薛仁贵一路凯歌,与李勣大军会师于高句丽都城平壤城外。高句丽归降,唐朝分其境为九都督府、四十二州、一百县,并于平壤设安东都护府以统之。诏命薛仁贵率兵二万人与刘仁轨留守平壤。薛仁贵以功授右威卫大将军,封平阳郡公,兼检校安东都护。薛仁贵移至新城,抚养孤儿,赡养老人,治理盗贼,提拔任用高句丽的人才,表彰奖励品德高尚、行为优异的百姓,一时间高句丽人都非常喜悦,甚至忘却亡国之痛。薛仁贵在高丽(今韩国)安家后。他的随从有多位是重庆市江北县人,会做家乡的泡菜,就从这时起重庆泡菜就进入了韩国了。当地的老百姓看见唐朝的军队经常这样腌制泡菜,也跟着学,一开始是高句丽贵族开始学,渐渐的流传到民间。在韩国的许多传统家庭中,一坛泡菜的原味卤汁甚至可以传承九代人:曾祖母传给祖母,祖母传给母亲,再由母亲传给儿媳,然后接着往下传。后来朝鲜半岛的老百姓把中国的泡菜技术进行了改良,就变成了今天的韩式泡菜。自古评论出人才,如果您是人才,请说上一句?,你若喜欢这篇文章请回1,不喜欢请回2,谢谢您的参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系作者授权百家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掌阅文说历史百家号最近更新:简介:每天为你分享更加多历史知识内容。作者最新文章相关文章昨夜闲潭梦落花:唐诗中被尘封的佳句 江湖夜雨
我的图书馆
昨夜闲潭梦落花:唐诗中被尘封的佳句 江湖夜雨
&自序&&& 文 / 江湖夜雨11 &&&&
??百多年前,茫茫沙漠旁的莫高窟内,发现了一个神秘的石室,里面珍藏着数以万计的经卷、手稿、文书、织绣。这些珍宝震憾了整个世界,从此世界上多了一门学问――“敦煌学”。??&&& 二十年前,法门寺地宫的白玉石板被揭开,一大批大唐年间封存的稀世珍宝重现于世间,这些“穷天上之庄严,极人间之焕丽”的珍贵文物,让人们目瞪口呆,心驰神迷……??&&& 江湖夜雨一直很喜欢看《周末鉴宝》、《国宝档案》等节目,也曾在琉璃厂、潘家园这样的古玩市场中徘徊。然而,这些价钱不菲的古董,毕竟不是每个人都有条件可以去尽兴收藏玩赏的。??&&& 古往今来的人们,用双手和智慧创造了雄伟壮观的城池、美仑美奂的宫室、巧夺天工的珍玩……而我觉得,最值得让我们一唱三叹的,并非是这些冷冰冰的死物,而是古人的思想中的精华,艺苑中的奇葩。??&&& 对于大唐,江湖夜雨有一种异乎寻常的痴爱,那似乎是暗藏在心中的昔日回忆。于是,我重新走进《全唐诗》。《围炉诗话》中曾说:“意思犹五谷也,文,则炊而为饭;诗,则酿而为酒”。这一部《全唐诗》,就是大唐三百年间无数不世出的才子才女们用灵心慧性酿成的一坛千年陈酿。??&&& 走进《全唐诗》,走进一个美不胜收的诗歌宝库,这里有多如恒河之沙的传世瑰宝。江湖夜雨越看越不禁感慨,竟有如此多的好诗妙句沉在其中,犹如一颗颗明珠沉睡在泥沙里,不为人知。又如三千后宫佳丽,得见龙颜的竟然只是那寥寥数人,有多少绝色佳人空老宫中!??&&& 常见的唐诗选本,如《唐诗三百首》、《千字诗》之类的诗集,编者当然不会如贪收贿赂的毛延寿一般满腹私心,但是从浩如烟海的《全唐诗》中只选出来几百首诗,也未免太过狭隘了。而且,由于时代不同,标准不同,审美风格也不同,有很多好诗就沉睡在积满尘土的《全唐诗》中,无缘和大家见面。??&&& 比如《唐诗三百首》,在旧时带有教科书的色彩,“颂圣”的应制诗自然要有,不然读书人“金殿对策”时如何应付?律诗绝句等近体诗也选得比较多,因为这是科考时要用的诗体,必须熟悉才行。所以李贺的诗就一首不选。但现在这个“高考指挥棒”早已作废,我们就不必拘泥于此了。又比如,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和八十年代初的很多选本(如《唐诗鉴赏词典》),则会将一些所谓“思想消极”的闲适诗排斥在外。??&&& 当年的诗中圣手,李杜元白之属,大唐三百年间的状元才子们,他们写每一首诗的时候,虽不能说百分之百都是呕血之作,但多半也是殚精竭虑,有感而发的。这其间固然有高下之分,但也有这样情况:因为选本的关系,一些句子被选入《唐诗三百首》等书之后,从此家喻户晓,妇孺皆知。而另一些句子其实说起来也并不逊色多少,却默默无闻,似有长门之恨。正所谓:“一般窑怎烧出两般货,砖儿这等厚,瓦儿这等薄”,如果诗句有知,也会有此感叹吧。??&&& 清人赵翼有诗道:“李杜诗篇万口传,至今已觉不新鲜”。又有诗笑后人陈陈相因,人云亦云:??&&& 只眼须凭自主张,纷纷艺苑漫雌黄。矮人看戏何曾见,都是随人说短长。??&&& ??&&& 其实,并非是李杜诗篇不再新鲜,而是人们反复说来讲去的总是其中那么一小部分。陈寅恪先生曾有“四不讲”之说:“前人讲过的,我不讲;近人讲过的,我不讲;外国人讲过的,我不讲;我自己过去讲过的,也不讲。现在只讲未曾有人讲过的”。江湖夜雨虽不敢和大师比肩,但也想遵循一下陈先生所提倡的精神。所以,这里从《全唐诗》中专门摘出《唐诗三百首》、《唐诗鉴赏词典》、《千家诗》等常见选本中没有选录的佳作来和大家分享。??&&& 我曾经做过一个梦,梦中说我的前生曾在大唐盛世中生活过,所以翻开《全唐诗》,我的心中往往有一种难以言传的感觉:平和、安稳、充实、甜蜜,如同在和自己痴爱的人相拥。也许,对唐诗的钟爱是我前生的因缘,将唐诗讲述给大家是我今生的使命。??&&& 固然,时间的洪流会让很多昔日的珍宝褪色,然而,这一篇篇好诗,依然闪耀千年前凝固的辉光,静静地望着她们,如同仰望天空中的皎皎明月,渺渺天河,心里也慢慢装满那晶莹出尘的玉壶之冰。正所谓“素月分辉,银河共影,表里俱澄澈”。??&&& “霏漠漠,淡涓涓,春融冶,秋鲜妍。触即碎,潭下月;拭不灭,玉上烟。”这就是唐诗在我心中的忆象,她像汲取了日精月华的仙苑琼花一样凝聚了人们最美好的情感。拂去诗卷上的封尘,我们依然能梳理还原出那如梦幻一般绚烂美丽的唐代记忆。这些久埋于故纸堆中的好诗句,会依旧鲜活出来,拨动我们的心弦。&日光随意落,河水任情流――唐诗辉煌乐章的序曲&&& 文 / 江湖夜雨11 &&&&
??卷37_15【赠程处士】王绩??百年长扰扰,万事悉悠悠。日光随意落,河水任情流。礼乐囚姬旦,诗书缚孔丘。不如高枕枕,时取醉消愁。????&&& 说到王绩,在唐代诗人中,他的名头并不甚响。远不如他侄孙王勃更广为人知。不过,后世公认王绩乃是五言律诗的奠基人,扭转齐梁余风,开创唐诗的辉煌乐章就是从他那几缕清音开始的。正如二月时料峭寒风中的迎春花一般,虽不是十分娇艳可人,但却预示着万紫千红的到来。??&&& 《唐诗鉴赏词典》中选了王绩的《野望》、《秋夜喜遇王处士》这样两首诗,固然也称得上是佳作,但我想如果让王绩先生自己来选的话,未必就完全认同这两首诗是他的代表作。因为王绩的为人相当狂放无忌,这两首诗虽然也充满隐逸的色彩,却无法体现出放歌山野,指天笑骂的王绩。??&&& 王绩在隋朝时做过秘书省正字,后来又做过六合丞,都是没有什么实权的小官,而且后来因嗜酒误事,连这九品芝麻官也做不成了。改朝换代后,变成了李唐的天下,朝廷征召前朝官员,王绩又当了门下省待诏。其弟王静问他当待诏感觉如何?王绩愁眉苦脸地说:“当侍诏很烦人,要不是图那三升好酒,我早不干了。”??&&& 原来,按当时的规定,侍诏一天可发给三升酒。唐代官员的“工资”,常以实物形式发放,发酒发肉发丝绸,甚至还有胭脂香粉等化妆品。这不是开玩笑,江湖夜雨是有证据的,刘禹锡《代谢历日面脂口脂表》中就说:“赐臣墨诏及贞元十七年新历一轴、腊日面脂、口脂、红雪、紫雪并金花银合二”。就是说除赐给刘禹锡皇上亲笔的诏书外,还有一幅“挂历”(贞元十七年新历一轴),并金花银盒盛着的化妆品多种,当然这化妆品不是给老刘使的,老刘并非东方不败,用不着这些,这是赏给其妻妾家眷的。王绩对化妆品想必也不感兴趣,他最嗜酒,所以他当官的唯一动力就是等着发酒。后来王绩的上司陈叔达,特意照顾他,给加到一斗,一时传为佳话,人们称王绩为“斗酒学士”。??&&& 到了贞观初年,王绩听说任太乐署史的焦革善酿酒,于是要求改任太乐丞。一般官场人士,都是求升职晋级,而王绩求官的动机却“很傻很天真”――不在官而在酒。后来焦氏夫妇相继去世,王绩当官的动力完全丧失,于是干脆就弃官还乡了。回乡后,精研酿酒技术,撰《酒经》、《酒谱》各一卷。可惜这两本书都早已失传了,假如哪天有某公司销售一种酒,打出人家王绩《酒经》的名头,大家千万别信。??&&& 王绩在《新唐书》中被收入《隐逸传》,据称王绩只读三本书:《周易》、《老子》、《庄子》,其他书一概不读。我觉得,其他书未必王绩就一眼不看,只是他看不上罢了。王绩的哥哥王通是大儒,在黄河至汾河间,聚徒讲学,名传四方。而王绩却不拘礼法,对儒学那一套嗤之以鼻。王绩丢官后,乡间愚民曾嘲笑他。他写了一篇文章说,有两匹马,一匹“朱鬣白毳,龙骼凤臆,骤驰如舞”,于是主人喜欢它,天天让它拉车,狂奔,最终活活累死;另一匹却“重头昂尾,驼颈貉膝,踶啮善蹶”,主人生气,将它弃之荒野,倒得以“终年而肥”。这番理论明显是深得老庄精髓的。所谓“巧者劳而智者忧”,“有用”没有“无用”好,王绩算是身体力行者。??&&& 所以,充分了解王绩的个性后,我觉得本篇这首诗更能代表王绩的心声。我们来品味一下这首诗:??&&& 此诗劈头就来了一句:“百年长扰扰”,何为“扰扰”?就是那些烦心的尘俗之事。依江湖夜雨看,就是一天到晚谋职谋财,求名求利,奔波劳碌,心多牵挂。佛经云:“众生扰扰,其苦无量”。凡俗之士,或富或贫,但谁不是“世中扰扰之人”?读罢此句,但觉山穷水尽,凄云惨雾,这人生百年就如此而过?然而,正如书法中讲究用笔时欲右先左,欲下先上一样,王绩笔锋一转,诗意又柳暗花明:“万事悉悠悠”。这纷纷扰扰的诸般琐事,在王绩看来,却总能从容看待,悠然以对。??&&& “日光随意落,河水任情流”,一般人看到日光匆匆,急如逝水,总会感叹人生苦短,岁月无情。但是道家思想却并不这样看,他们讲究顺其自然。日光落,咱也拦不住,河水流,咱也留不住,万事有生必有死,有荣必有枯,不用强求,也不用烦恼。所以,日光就随意让它落,河水就任意让它流,皱纹上了额头,白霜染上了双鬓,也照样乐呵呵的。因为这都是自然的过程,拒绝不了,也不用去逃避和畏惧。??&&& “礼乐囚姬旦,诗书缚孔丘”,“姬旦”就是儒学中奉为圣明的周公。孔子就是周公的忠实粉丝,“读孔孟书,知周公礼”,是旧时很常见的“口号”。而此句中,王绩却对周孔二圣人直呼其名,如唤奴仆儿孙一般,相当不尊重。还说他们为诗书礼乐所桎梏,画地为牢,作茧自缚,对儒家礼教的讽刺是极为尖刻的。在我们今天,周孔二圣早在文革中被斗倒批臭,无复当年的威风,但在王绩那个时代,敢说这样的话,是相当了不起的。《倚天屠龙记》中的金毛狮王谢逊发起狂来曾“从老天骂起,直骂到西方佛祖,东海观音,天上玉皇,地下阎罗,再自三皇五帝骂起,尧舜禹汤,秦皇唐宗,文则孔孟,武则关岳,不论哪一个大圣贤大英雄,全给他骂了个狗血淋头”。而王绩这两句,虽不似谢逊那样疯狂偏激,但在那些中规中矩的儒生们看来,也是语惊四座,相当狂诞的了。??&&& 不受儒家礼教拘束的王绩,自然是一派悠哉悠哉的心怀――“不如高枕枕,时取醉消愁”。俗话说“高枕无忧”,然而,沉酣的香梦,无忧无烦的好睡,却也并非人人都能轻易得到的。正所谓“那争名的,因名丧体;夺利的,为利亡身;受爵的,抱虎而眠;承恩的,袖蛇而走”。心中无刻不在算计,心中也无刻不在烦恼。在物质生活极度丰裕的今天,虽然在衣食住行上比古人强了不知多少倍,但我们的快乐却未必成倍增加。现代社会的高效率快节奏,让我们即便是出有宝马,食有鲍鱼,却免不了始终担负着的巨大心理压力,从而时时产生焦虑和不安。而读一读王绩这首诗,心胸却可以为之一阔,如饮醇酒,不觉而醉,欣然忘忧。??&&& 至于为何这首诗流传不广,我觉得是这样两个原因:旧时,人们推崇儒学,王绩这首诗里的“礼乐囚姬旦,诗书缚孔丘”之句,在当时实在是太过离经叛道的刺眼文字,远不如“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野望》诗中句)更符合中庸之道;而后世文人,一方面因循前人,另一方面也有人觉得此诗过于“消极”,所以新的唐诗选本中也少见此诗。王绩这首诗就这样被忽略了,沉在《全唐诗》的浩瀚海洋中,一睡就是千年。
不知身是无根物,蔽月遮星作万端――意味深长的讽喻之作&&& 文 / 江湖夜雨11 &&&&
??&&& ??&&& 卷66_14【云】郭震??&&& ??&&& 聚散虚空去复还,野人闲处倚筇看①。不知身是无根物,蔽月遮星作万端。??&&& ??&&& 郭震的诗集中,称得上“招牌菜”的是他这首《宝剑篇》:??&&& ??&&& 君不见昆吾铁冶飞炎烟,红光紫气俱赫然。??&&& 良工锻炼凡几年,铸得宝剑名龙泉。龙泉颜色如霜雪,良工咨嗟叹奇绝。??&&& 琉璃玉匣吐莲花,错镂金环映明月。正逢天下无风尘,幸得周防君子身。??&&& 精光黯黯青蛇色,文章片片绿龟鳞。非直结交游侠子,亦曾亲近英雄人。??&&& 何言中路遭弃捐,零落漂沦古狱边。虽复尘埋无所用,犹能夜夜气冲天。??&&& ??&&& 这首诗写得神采飞扬,充满剑芒一般的锋锐之气,无疑是篇佳作,也是他的成名作,很多诗词选本中都选有。这郭震文武全才,十八岁时就顺利中举,可谓少年得志,很是难得。反观王维这样的大才子,十九岁第一次应试时还落第呢,直到二十岁时走了玉真公主的后门,才得以中举。??&&& 郭震中举后,按当时的制度,先从基层干起,于是他被委派到通泉当县尉,然而,年少气盛的郭震,他干的事可有点无法无天,为了多搞些钱来应酬宾客朋友,竟然自己私铸铜钱(这相当于印伪钞),并且私下掠卖人口,这还了得!女皇武则天知道了此事后,召他要治罪,但一看郭震这小伙相貌堂堂,比现在的“快男”帅多了,女皇的心就软了下了。郭震趁机献上《宝剑篇》,得到武则天的夸奖,不但不治罪,反而因祸得福,从此官运横空,仕路青云直上,直做到兵部尚书、同中书门下三品,封代国公,可谓荣极一时。但有道是“盛极而衰,物极必反”,郭震的好日子此时也到头了,唐玄宗登基后,在骊山下讲武(即军事演习),以郭震旗下兵士军容不整为由,将他罢官流放新州。不久郭震就郁郁而死。其实“军容不整”云云只是借口罢了,所谓“一朝天子一朝臣”。郭震是武周时代的旧人,唐玄宗当然不喜欢他。??&&& 郭震此人,在初唐诗坛上并不十分知名,但他的诗还是相当不错的。但除了《宝剑篇》外,郭震的很多诗作,都是颇有些滋味的。??&&& 这首题为《云》的小诗,流畅通俗,并无多少生涩的典故。但是却喻意深刻,发人深思。这首诗说:??&&& ??&&& 云彩在虚空中聚来散去,山野之人(也许就是诗人自许)倚着竹杖悠然而观,他轻蔑地哂笑,这些云彩不知道自己是飘浮无根的东西,却作张作致,弄出许多姿态来遮住皓月明星。??&&& ??&&& 不难看出,这是一首讽喻诗,也可以说是一首哲理诗。《红楼梦》第三十八回“薛蘅芜讽和螃蟹咏”一章中,曾说写诗时“这些小题目,原要寓大意才算是大才”,郭震的这首诗,可谓当之无愧。??&&& 不过,有人说“诗忌说理”,是说在诗中讲道理,很容易枯燥生硬,失去了诗歌中独有的浪漫雅致的味道。但事无绝对,有不少好诗,既写景写情,又说理论道,鱼与熊掌得兼,堪称极品。本诗应该说就处理得相当不错。??&&& 至于这首诗,是在讽刺什么人呢?有人说是因武则天任用酷吏,胡乱封官,一干小人如来俊臣之类上窜下跳,只手遮天,弄得朝中乌烟瘴气,因此郭震才有感而发,这种说法颇有几分道理。然而究竟是何种情况下,针对何人而写,我们已无从考证。但是,郭震这首诗的意义已经远远超出他的时代,历代喧嚣一时、横行一时的跳梁小丑们,我们都可以送他们这两句――“不知身是无根物,蔽月遮星作万端”。其实也未必全用于政坛上的人物,文坛上也有很多知识浅薄,写的东西漏洞百出的“菊花教主”、“美女作家”、“点击率之王”之类的在兴风作浪,倒是风光得很,将这两句送之,也十分贴切。??&&& 郭震集中此类诗,还有不少,我们再看两首:??&&& ??卷66_15【野井】????纵无汲引味清澄,冷浸寒空月一轮。凿处若教当要路,为君常济往来人。??&&& ??&&& 诗中大意是说,这口野井并不在人来人往的交通要道上,因此少人问津,辜负了一眼好水。明显是以野井为喻,大有怀才不遇之感。我们知道求人引见,常用“汲引”一词,这首诗应该说形容得非常巧妙。??&&& ??卷66_12【萤】????秋风凛凛月依依,飞过高梧影里时。暗处若教同众类,世间争得有人知。??&&& ??&&& 这首诗以流萤为喻,也写得相当精巧深刻。这句“暗处若教同众类,世间争得有人知”,一派自负之感,萤火虽微,却不同于俗虫,就算在暗处,也终会被人看到。江湖夜雨猜测,这极有可能是郭震尚未得到武则天赏识前的作品。像郭震这样的人物,是不会久居人下的,在大唐的盛世里,他成了一代名臣,而如果在乱世,他很有可能成为乱世枭雄而称霸一方,犹如五代时的郭威等人。??&&& ??&&& ①筇:竹制手杖。??&&& ??&&& 附:中唐诗人施肩吾写过一首诗,和郭震此诗相映成趣,可参照一读:??&&& ??&&& 卷494_132【讽山云】施肩吾??&&& ??&&& 闲云生叶不生根,常被重重蔽石门。赖有风帘能扫荡,满山晴日照乾坤。?? 脸腻香薰似有情,世间何物比轻盈――郭震的旖旎婉转之作&&& 文 / 江湖夜雨11 &&&&
??&&& 卷66_18【莲花】郭震??&&& ??脸腻香薰似有情,世间何物比轻盈。湘妃雨后来池看①,碧玉盘中弄水晶②。??&&& ??&&& 这首绝句清丽妩媚,仿佛闺中女子的手笔,殊不知也是郭震所作。郭震一生戎马边关,曾一举为大唐拓地一千五百里。武周时代及唐中宗时,西域的安定虽然未必全赖于郭震,但郭震绝对称得上是居功甚伟。郭震虽然武功赫赫,却并非像梁山上那些粗野汉子一般,只会终日演习武艺,打熬气力,一点也不懂男女间浪漫情调。??&&& 就郭震诗集中的某些诗来看,他对于女子心事的了解,一点也不逊于那些风流倜傥的书生才子。例如,他有这样一首诗,叫做:“江水春沉沉,上有双竹林。竹叶坏水色,郎亦坏人心”,将一个娇憨可人的少女心怀摹写得细致动人,很有乐府民歌的特点。其他像什么“帷横双翡翠,被卷两鸳鸯”、“罗衣羞自解,绮帐待君开”等等,都写得旖旎婉转,妩媚动人。??&&& 这首莲花诗,明写莲花,但处处都是用拟人的手法,诗中的莲花仿佛就是一位明媚动人、嫩脸生香的美人。诗中的“湘妃雨”、“碧玉盘”等名词,也让我们联想到古时的名媛美鬟。所以江湖夜雨很是怀疑,这倒底是在写莲花,还是借写莲花,来写一位他心中所爱的女子。??&&& 说起郭震的婚姻,还有一段趣事,《开元天宝遗事》中说郭震年轻时“美风姿,有才艺”,是富家女儿们眼中的“抢手货”,所以当朝宰相张嘉贞都急不可待地想纳他为婿。虽然是宰相的女儿,但郭震也没有急不可待地攀亲,他说,你家里有五个女儿,也不知道哪个最美,还是考虑考虑吧。呵,架子还挺大的,是不?张宰相也挺逗的,可能是这五个女儿都相中了郭震,也是“把大女儿配,恐二女儿怪,二女儿配,恐三女儿怪……”,所以他就拿出来类似于《西游记》上猪八戒“撞天婚”的方案,不过对郭震还是比较尊重的,没有蒙住他的眼,只是竖起屏风,牵出五条丝线,五女各持一条,让郭震抽选。结果郭震手气很好,抽中了第三位小姐,长得最有姿色,据说还很旺夫。??&&& 现在有不少美眉喜欢写穿越文,而且好多美眉的笔下是“别人采花她采草”,堪称“狩猎美男之古旅”,那江湖夜雨建议不要放过这个能文能武,风姿郁美,又善解风情的郭震。至于怎么样从宰相女手上抢过来,写穿越文的美眉办法多得是,江湖夜雨就不管了。??&&& 话有点扯远了,就诗论诗,郭震这首莲花诗是相当不错的。和郭震同时代的李峤是这样写荷的:??&&& ??&&& 新溜满澄陂,圆荷影若规。风来香气远,日落盖阴移。??&&& 鱼戏排缃叶,龟浮见绿池。魏朝难接采,楚服但同披。??&&& ??&&& 依江湖夜雨看,虽然李峤在武周时被封为凤阁舍人,是文章四友之一,在当时文坛上的地位远高于郭震,但他这首诗铺陈典故虽多,读来却味同嚼蜡,了无诗意。所以这文坛上一时的地位,并不说明问题,当过作协主席的人,未必真强过当时人瞧不上眼的网络写手。??&&& 《唐诗鉴赏词典》中所选的诗中,专写荷花的也不多,比较好的是这首陆龟蒙的《白莲》:??&&& ??&&& 素蘤多蒙别艳欺,此花端合在瑶池。无情有恨何人觉,月晓风清欲堕时。??&&& ??&&& 陆龟蒙的这首诗好是好,但他身处晚唐乱世,诗中透着几分郁郁,几分凄楚,和本篇这首诗中凝香集艳的情怀迥异。我觉得,郭震的这首诗,也应成为咏莲诗中众口传诵的篇章才是。??&&& ??&&& 湘妃:舜二妃娥皇女英,据说舜死后,二妃滴泪,染竹成斑。此处比喻雨点。??&&& 碧玉:用作人名时,一说为汝南王妾,一说为贫家女,诗文中常用来借指婢女。&故人故情怀故宴,相望相思不相见――被苏轼、纳兰“偷”去的好句&&& 文 / 江湖夜雨11 &&&&
??&&& 卷56_58【寒夜怀友杂体二首】王勃(选其二)??&&& ??&&& 复阁重楼向浦开①,秋风明月度江来。故人故情怀故宴,相望相思不相见。??&&& ??&&& 王勃作为“初唐四杰”之一,他的名头对于唐诗爱好者来说可谓再熟悉不过。王勃的诗集原有三十卷,但我们现在看到的诗,不过八十来首,有很多诗句都散失了。我们知道,安史之乱同时也是一场文化上的劫难,初唐时的众多书籍资料都毁于此劫,所以初唐时的诗集多半散佚严重,残缺不全。??&&& 王勃名气虽大,但是历来的唐诗选本中,他的诗所选的并不多。一般我们熟悉的,也就是他那首《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这首诗固然是王勃独步千古的佳作,但是,王子安集中的其他诗,我们也没有理由轻视,因为它们同样出于才华横溢的王勃笔下。??&&& 江湖夜雨发现本篇这首诗,细细品来,也是相当有滋味的。此诗明白如话,就不用多解释了。我们注意,此诗是“杂体”,也就是说它并非是一首绝句。这首诗的独特之处在于:短短的四句之中,也换了韵脚。一般来说,比较长的歌行,往往换韵,这样一来可以使诗句更富有变化,如果一韵到底,不免呆板生硬;二者可以避免出现韵脚中常见字不够用,只好扭着诗意,弄些生僻的字来硬填的现象。此诗寥寥四句就换韵,是非常少见的。王勃这首诗,开头的二句是平声韵,而未尾的两句却换成了仄声韵,读来更多几分凄怆之感。同样,唐代女诗人程长文的诗:“绮陌香飘柳如线,时光瞬息如流电。良人何处事功名,十载相思不相见”,通篇押的是仄声韵,也显得低抑悲愤。江湖夜雨觉得,近体诗的格式中,没有仄声入韵一体,是很大的一种缺憾。??&&& 这句诗后两句最佳:“故人故情怀故宴,相望相思不相见”。在短短的一句中,三个字重叠来用,却不嫌罗唆,很是精妙。这种句式被相当多的后人“抄袭”和“借鉴”。大诗人李白就屡屡“偷”来用,像什么“一叫一声肠一断,三春三月忆三巴”,还有那句“相思相见知何日,此时此夜难为情”,都与此类似。苏轼也有“此生此夜不常有,明月明年何处看”一句,我觉得,这都是仿效了王勃这首诗的句式而来。按皎然和尚定的“偷诗律条”来判,也当属于偷势一款。??&&& 纳兰容若的词近来十分流行,有很多美眉很粉纳兰。他的《画堂春》一词中有一句叫“相思相望不相亲,天为谁春?”这“相思相望不相亲”,更应该是脱胎于王勃这首诗的未句,所以,江湖夜雨心中十分不平,王勃这首原创作品却少有人知晓,何其不公???&&& ??复阁重楼:指多层的高楼。浦:水滨。????&&& 附:有人提出骆宾王的《代女道士王灵妃赠道士李荣》中也有“相怜相念倍相亲,一生一代一双人”这样的句子,怀疑王勃是从骆宾王的诗中借鉴而来,但据彭庆生《唐高宗朝诗歌系年考((总章元年至上元元年)》中所说,王诗考订为咸亨元年(670)所作,骆诗则是咸亨四年(673),这就排除了王勃借鉴骆宾王的可能。当然,这只是一家之言,其实他俩人的诗谁在先谁在后,我觉得还真不好查证,但李白、苏轼、纳兰性德等人,无疑是借鉴了王、骆的诗句。??&&& ??&&& 五??&&& ??&&& 安知千里外,不有雨兼风??&&& ――千里共婵娟的愿望也会落空??&&& ??&&& 卷61_24【中秋月二首】(其二)李峤??&&& ??&&& 圆魄上寒空①,皆言四海同。安知千里外,不有雨兼风。??&&& ??&&& 这首小诗,是当时赫赫有名的“文章四友”之一的李峤所作。在当时,“文章四友”的名气是远远大于“初唐四杰”的。所谓“文章四友”,是指这样几位:杜审言、苏味道、李峤、崔融。这几个人,经常为朝廷书写诏策,官样文字玩得特别精熟。像李峤,官名比诗名大,两唐书的传记中,他不在“文苑”或“儒林”类里,而在名臣之类。其实大凡文人,都是抱着“学而优则仕”的心态来读书的,所以在“诗人”和“名臣”之间做选择题的话,多半都是宁可选择后者的。就算在今天,也是如此,当版主的吸引力能比得上当市长吗???&&& “文章四友”的品格历来为人诟病,李峤在其中还算比较好点的,酷吏来俊臣曾捏造罪名想除掉当时的名臣狄仁杰等,当时武则天令李峤与大理少卿张德裕、侍御史刘宪去复核此案,张、刘两人不敢得罪杀人魔王来俊臣,凡事唯唯诺诺。李峤却刚正不阿,说道:“岂有知其枉滥而不为申明哉!”又劝服了张、刘二人,一起写奏章替狄仁杰翻案,这才保全了狄公的性命。??&&& 不过李峤后来的作为也有不光彩的地方,张宗昌、张易之这两个武则天的男宠权势熏天,武则天宠爱他们,让他们主持《三教珠英》这项“文化工程”,李峤不免和他们关系非常密切,于是后来也被算作二张一党,贬官倒还罢了,一世清名也因此大受影响。??&&& 对于李峤的诗,江湖夜雨不是很喜欢,李峤先生可能是写朝廷公文写出职业病来了,诗句中也拿着架子,透着一股官气。李峤有一组“单字诗”,以“日”、“月”、“星”、“风”、“云”之类为题,共一百二十首,全是五律,规模也算十分宏大。然而,李峤写得很是乏味,试举一首如下:??&&& ??卷59_2【月】李峤??&&& ??桂满三五夕,蓂开二八时。清辉飞鹊鉴,新影学蛾眉。??皎洁临疏牖,玲珑鉴薄帷。愿言从爱客,清夜幸同嬉。??&&& ??&&& 这样的诗,一味推砌典故,虽是闲情逸致的题目,却是应制诗的口吻。对此,前人就有评论,说李峤:“诗多咏物之作,凡天文地理,禽鱼花草及文具什物,无不入诗,惜少情趣”。说得十分中肯。??&&& 然而,李峤毕竟还是有几分才气的,他的诗也有不俗之作。本篇选的这首小诗就意境深远,耐人寻味。??&&& 中秋的明月高挂天空,有人说:“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古人不像我们,想念友人情人时,一个电话一条短信,就可以互通情谊。而古人分离之后,却是音书渺渺,如同隔世。正所谓“每逢佳节倍思亲”,中秋之日,本当团圆欢聚,但远隔山水的人们却只能对月遥思,来换得一点心理上的安慰。而较之别人,李峤却更多了一层忧虑,圆月跃上寒空,都说此时此刻四海相同,但千里之外却难免会有风有雨,从而连月亮也看不到,连这千里共明月的愿望也将无法实现。而且,这“雨兼风”也隐喻着现实中的波折风雨,从这寥寥二十字中,不难读出李峤焦首煎心的挂念,以及对世事难料、祸福难言的忧虑,实在是首意味深长的好诗。??&&& ??&&& ①圆魄:指月亮。如南朝梁武帝《拟明月照高楼》诗:“圆魄当虚闼,清光流思延。”??&&&
风前灯易灭,川上月难留――薄命才子刘希夷的悲吟&&& 文 / 江湖夜雨11 &&&&
??&&& 卷82_22【故园置酒】刘希夷??&&& ??&&& 酒熟人须饮,春还鬓已秋。愿逢千日醉①,得缓百年忧。??&&& 旧里多青草,新知尽白头。风前灯易灭,川上月难留。??&&& 卒卒周姬旦②,栖栖鲁孔丘③。平生能几日,不及且遨游。??&&& ??&&& 刘希夷,是江湖夜雨非常喜爱的唐才子之一。他“美姿容,好谈笑,善弹琵琶,饮酒至数斗不醉,落魄不拘常检”,此类才子,正是我辈中人。《红楼梦》的开头说正邪二气时,评说有一类人是:“其聪俊灵秀之气,则在万万人之上,其乖僻邪谬不近人情之态,又在万万人之下。若生于公侯富贵之家,则为情痴情种,若生于诗书清贫之族,则为逸士高人”。书中开列了一大堆名单:“如前代之许由,陶潜,阮籍,嵇康,刘伶,王谢二族,顾虎头,陈后主,唐明皇,宋徽宗,刘庭芝,温飞卿,米南宫,石曼卿,柳耆卿,秦少游,近日之倪云林,唐伯虎,祝枝山,再如李龟年,黄幡绰,敬新磨,卓文君,红拂,薛涛,崔莺,朝云之流……”这其中,刘庭芝就是刘希夷。??&&& 刘希夷,一名庭芝,我觉得这两个名字都很符合他的为人。所谓“希夷”,取于《道德经》中的:“视之不见谓之希,听之不见名曰夷”,从刘希夷的这首诗中我们就能感觉到他身上浓重的道家气味,而“庭芝”一词,应该是来自于《世说新语》:“譬如芝兰玉树,欲使其生于阶庭耳”。以刘希夷的才貌,称之为芝兰玉树自是当之无愧。??&&& 然而,有道是“霁月难逢,彩云易散”,刘希夷的遭遇却是十分坎坷,虽然他二十五岁时就中了进士,但他的诗作在当时,很不受人看重。因为我们看刘希夷的诗,多为古体,而且自然流畅,平白如话,不像当时正时髦的上官仪、李峤、沈佺期、宋之问等那样多写些堆砌典故、讲究音律的近体诗,因此他“词旨悲苦,未为人重”。就像现在文坛一样,指不定流行什么,有时候流行恶搞一派,一付二流子腔瞎调侃的才受欢迎,有时候又流行煽情一派,满天的雨滴都是她的泪,2米/秒的二级风也能吹皱她的心。刘希夷如果是生在中唐,“诗到元和体变新”之时,应该早就名声鹊起,天下仰慕。正所谓:“使李将军逢高皇帝,万户侯何足道哉”!??&&& 刘希夷的性格十分脆弱敏感的,我们最为熟知的是他的那首《代悲白头翁》,这首诗《唐诗鉴赏词典》中有收录,其中最为有名的警句有:“今年花落颜色改,明年花开复谁在”、“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这几句都被《红楼梦》中的林妹妹借去,化用在《葬花吟》中。又有这样一个传说,说是刘希夷的舅舅宋之问对“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一联又妒又羡,想窃为已有,刘希夷不肯,宋之问就下了毒手――“使奴以土囊”将刘希夷“压杀于别舍”。江湖夜雨原来写的《唐才子评传》也因袭了这一说法。但细查史料,宋之问的年纪和刘希夷相若,甚至还要小几岁。这在古时并不算很奇怪的事,小舅舅大外甥算什么?《红楼梦》中不是说过吗:“摇车里的爷爷,拄拐的孙孙”。而且刘希夷死时,宋之问还官微职卑,籍籍无名,想来不会有那样大的权势可以一手遮天,像捏死个蚂蚁一样害掉刘希夷的性命。宋之问人品是差,后来也干过陷害自己恩人(王同皎)的歹事,但当时的宋之问,恐怕尚无这样大的能量。所以上述的传说,非常可疑。不过,刘希夷早早地夭亡却是事实,《唐才子传》中感叹道:“希夷天赋俊爽,才情如此,想其事业勋名,何所不至,孰谓奇蹇之运,遭逢恶人,寸禄不沾,长怀顿挫,斯才高而见忌者也。”??&&& 刘希夷留下来的诗并不多,但每篇都不错,读来才调清逸,如兰香玉润。我们来细看一下刘希夷这首诗,大体是说:??&&& ??&&& 酿的酒熟了,到了可以喝的时候,春天也又回来了。然而,鬓发却如染上秋霜一样白了。我愿意一醉千日,忘掉这世上的烦忧。旧园故里生满了疯长的春草,而当年的新朋友也都纷纷白头,人的一生就像这风前的孤灯一样容易被吹灭,世上的时光也像河中所映的月亮一样难以长留,像周公、孔子一样忙忙碌碌又有什么用呢?不如把握这难得的几日欢愉吧。??&&& ??&&& 此诗中,“旧里多青草,新知尽白头。风前灯易灭,川上月难留”这两联极佳,我觉得比王维的名句“雨中山果落,灯下草虫鸣。白发终难变,黄金不可成”还要好。风前的灯,川上的月,都在暗示着我们,我们的生命亦是如此脆弱,正如安妮宝贝所说:“生命是一座恢弘华丽的城堡。轻轻一触,如灰尘般溃散”。细细品来,刘希夷的这首诗和李白《春日宴桃园序》的意味还是迥然不同的,这里面没有李白“开琼筵以坐花,飞羽觞而醉月”的飞扬神采,而是充满了近乎绝望的忧伤。刘希夷的笔下,生命总是那样的脆弱不堪:“白发今如此,人生能几时”、“宛转蛾眉能几时,须臾鹤发乱如丝”,从这些诗句中,我们仿佛能看到当年落花之下,荒草阶前,刘希夷那清癯的容颜,单薄的身形。??&&& ??&&& ①千日醉:相传有一种美酒,可以使人一醉千日。干宝《搜神记》:“狄希,中山人也。能造千日酒,饮之千日醉”。??&&& ②卒卒:指急促匆忙的样子。如司马迁《报任安书》:“会东从上来,又迫贱事,相见日浅,卒卒无须臾之间得竭指意”。??&&& ③栖栖:忙碌不安貌。出于《论语·宪问》:微生亩问孔子:“丘何为是栖栖者与?无乃为佞乎?”?? 不知园里树,若个是真梅――倒霉诗人东方虬的咏梅诗&&& 文 / 江湖夜雨11 &&&&
??&&& 卷100_8【春雪】东方虬??&&& ??&&& 春雪满空来,触处似花开。不知园里树,若个是真梅。??&&& ??&&& 这首小诗的作者是东方虬,说起此人,似乎是无名之辈,唐诗选本上也很少提及。不过在武则天一朝,东方虬也是“身染御炉香”的宫庭诗人,曾当过左史。左史,是被武则天改过的官名,在其他朝代一般称为起居舍人。此官品级虽然并不大(从六品),但负责记录皇帝日常行动与国家大事,能够经常亲近皇帝,所以该职位也是相当重要的。像裴度、苏轼等许多人都做过起居舍人这个职位。??&&& 据说东方虬曾经打趣道,他的名字可与西门豹(就是把巫婆扔水里的那个)作对。所谓“作对”,不是瞪眼打架,他是说如果做对联的话,其名和西门豹恰好是一绝对。也是,“东方虬”对“西门豹”,十分公正。可惜的是,东方虬的名字,百年之后,渐渐不被人知了。现在我们对他的生平事迹了解得很少,与之有关的是这样一个小故事,出于《新唐书·文艺传·宋之问》篇:??&&& ??&&& 武后游洛南龙门,诏从臣赋诗,左史东方虬诗先成,后赐锦袍,之问俄顷献,后览之嗟赏,更夺袍以赐。??&&& ??&&& 武则天和群臣游洛阳南边的龙门山,一时高兴,让大臣们写诗比赛,东方虬捷足先登,先写成了,武则天一看不错,当场赐给他一袭锦袍。东方虬乐得嘴还没合上哪,宋之问的诗也写成了,武则天觉得宋写的更好,于是下令将东方虬的锦袍夺过来,转赐宋之问。于是留下这样一个典故:赛文中获胜称为"夺袍"。如杜甫在《寄李十二白二十韵》中就说:“龙舟移棹晚,兽锦夺袍新”。不过,在这个故事中,东方虬扮演的却是一个失败者的角色,是个给宋之问垫脚的丑角身份。可以想像当时刚得到锦袍又立马被夺去的东方虬是何等的尴尬。??&&& 其实东方虬的诗才还是挺不错的,现在他的诗几乎完全散失,只留下四首,我们也无从窥得全豹。陈子昂写有一篇《寄东方左史修竹篇书》,文中狠批了一番齐梁风气,却猛夸东方虬的《孤桐篇》“骨气端翔,音情顿挫,光英朗练,有金石声”,并提高到“可使建安作者相视而笑”的高度。可惜东方虬这首颇有建安风骨的《孤桐篇》早已失传了。我们也只好从他留下的四首小诗中选出这首来品读一下。??&&& 《春雪》这首小诗,明白如话,不用多解释。我觉得王安石的这首诗明显就是受了此诗的启发:“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当然,从诗意上来讲,王安石的诗更胜一筹。东方虬的诗中只是讲梅雪莫辩的情景,而王安石却用“为有暗香来”,突出梅有香而异于雪这个特点,更多些说不尽的隐喻。不过,东方虬创作在先,而且这首小诗本身读来也相当不错,就算不值一百分,九十分还是能够得上的。??&&& 常有人说:“第一个以鲜花比美人的是天才,第二个是庸才,第三个是蠢才”。其实也不见得,东方虬应该说是很早就将“雪”、“梅”相喻并写的诗人,但他的这首诗却远不如王安石的诗出名,宋代卢梅坡的“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一句的知名度也要比其高得多。东方虬早于宋之问成诗,结果被夺去锦袍,早于卢梅坡、王安石二人以梅拟雪,却诗名不传,何其冤哉!故江湖夜雨将此诗推荐给大家一读,莫使东方虬复有夺袍之恨。&北邙山上列坟茔,万古千秋对洛城――让人悚然而惊的警句&&& 文 / 江湖夜雨11 &&&&
??&&& 卷97_44【邙山】沈佺期??&&& ??&&& 北邙山上列坟茔,万古千秋对洛城。城中日夕歌钟起,山上唯闻松柏声。??&&& ??&&& 沈佺期也是初唐时期很有名的一个“御用文人”,他和宋之问齐名,有“沈宋”之称。《新唐书·文艺·宋之问传》曾说:“魏建安后迄江左,诗律屡变。至沈约、庚信,以音韵相婉附,属对精密。及之问、沈佺期,又加靡丽,回忌声病,约句准篇,如锦绣成文。学者宗之,号为沈宋”。确实,沈佺期和宋之问对律诗的发展和定型功绩不小。??&&& 虽号称为“沈宋”,但宋诗要好于沈诗,当年上官婉儿登上彩楼举行“评诗大会”时,沈佺期就略逊一筹,输给了宋之问。他二人同年而生,同科及第,并没有长幼之分,之所以后人说起来时,“沈”在“宋”前,我觉得多半是因为宋之问的人品十分不好,惹人厌恶的缘故。??&&& 当然,沈佺期作为御用文人,也写过不少马屁诗(应制诗),这些诗铺陈词藻,读来味同嚼蜡。比如《千家诗》上选的这首《侍宴》:??&&& ??&&& 皇家贵主好神仙,别业初开云汉边,山出尽如鸣凤岭,池成不让饮龙川。??&&& 妆楼翠幌教春住,舞阁金铺借日悬。敬从乘舆来此地,称觞献寿乐《钧天》。??&&& ??&&& 看上去是够华丽堂皇的,其实空洞无味,这是一般应制诗的通病。当然,《千家诗》在旧时,带有浓重的教科书色彩,当时的学子也是很需要学习这类诗的作法的,不然将来“金殿对策”时,赵钱孙李都忘了倒不打紧,但不会写这种歌颂我皇万岁的肉麻诗篇,这“公务员”可就难当上了。在我们今天,高考的指挥棒早已换了样式,老沈的这类诗早已沦为垃圾之类,我们没有必要多花心思品味吟诵了。??&&& 本篇要推荐给大家的这首《邙山》,在题材上并不算太新鲜,如今,流行歌曲里也唱:“看世间,忙忙碌碌,何苦走这不归路?”看来是自古以来,无论何时何代,都会有感叹人生苦短的愁闷,面对“生关死劫谁能躲”的无奈。汉诗《古诗十九首》中早就说:“驱车上东门,遥望郭北墓。白杨何萧萧,松柏夹广路。下有陈死人,杳杳即长暮。潜寐黄泉下,千载永不寤。浩浩阴阳移,年命如朝露。人生忽如寄,寿无金石固……”和这首诗的意境是完全类似的。但是沈佺期的这首诗更为凝练,更加余味悠长。??&&& “北邙山上列坟茔,万古千秋对洛城”,北邙山是以坟山著称的,自东汉以来,这里就是王侯公卿的葬身之地。古人认为这里是风水宝地,有道是“生在苏杭,葬在北邙”。众多的死人一直埋到唐朝,几乎埋遍了整个北邙山,所谓“北邙山上无闲土,尽是洛阳人旧墓”。山上这层层叠叠的坟茔,似乎千年万代就这这里遥对着繁华热闹,车水马龙的洛阳城,似乎有一双双眼睛在暗暗地注视着这一切。读罢此句,一股阴森森的寒意不免袭上心头。??&&& “城中日夕歌钟起,山上唯闻松柏声”,这两句又是对比而写,但诗意又推进了一层,城中那些峨冠博带的大腕们,在朝堂上威仪赫赫。脂浓粉香的美人们,在急管繁弦里轻歌曼舞。而这阴森死寂的邙山上,却只有似乎千百年来就一直生长在此处的松柏沙沙作响。这两种境地,一种繁华之极,一种却沉寂之极。读到此处,不用诗人再说,我们早已悚然而惊。繁华是留不住的,歌舞之人,酒宴之欢,终归不能长久。无论再怎么不情愿,这些人都要进入北邙山的坟墓,成为累累荒冢中的一员!诗到此处,戛然而止,而诗中之意,却早已让我们冷汗涔涔,确实,诗写到此处,已不必再往下说了。??&&& 初唐诗僧王梵志有首诗,诗意与此类似:“城外土馒头,馅草在城里。一人吃一个,莫嫌没滋味”。王梵志这首诗当然也不错,但他的诗风是那种一针见血型的,说得彻,说得狠。元朝曲作家张养浩有首《山坡羊·北邙山怀古》也是写的此意:“悲风成阵,荒烟埋恨,碑铭残缺应难认。知他是汉朝君,晋朝臣?把风云庆会消磨尽,都做了北邙山下尘。便是君,也唤不应;便是臣,也唤不应!”但这种曲词形式的文体,也是经常说得太直白透彻,唯恐读者听不明白似的。相比之下,沈佺期的这首诗显得更加余思缈缈,耐人回味。从“诗贵含蓄”这个标准上来说,沈佺期此诗有其独到之处,在同类诗中要略胜一筹。&生儿不用多,了事一个足――唐代的“计划生育”宣传诗&&& 文 / 江湖夜雨11 &&&&
??&&& 大皮裹大树,小皮裹小木。生儿不用多,了事一个足。??&&& 省得分田宅,无人横煎蹙。但行平等心,天亦念孤独。??&&& ??&&& 富儿少男女,穷汉生一群。身上无衣挂,长头草里蹲。??&&& 到大肥没忽①,直似饱糠牲。长大充兵仆,未解弃家门。??&&& 积代不得富,号曰穷汉村。??&&& ??&&& 继续生出来,世间无处坐。若不急抽脚,眼看塞天破。??&&& ??&&& 既然上一篇刚提到了王梵志,那就再选一组王梵志的诗来看看吧。王梵志是初唐时期的一位诗僧。他的出身也有几分神秘的色彩,冯翊的《桂苑丛谈》中是这样说的:??&&& ??&&& 王梵志,卫州黎阳人也。黎阳(今河南浚县)城东十五里有王德祖者,当隋之时,家有林檎树,生瘿,大如斗。经三年,其瘿朽烂。德祖见之,乃剥其皮,遂见一孩儿,抱胎而出,因收养之。至7岁,能语。问曰:‘谁人育我,复何姓名?’德祖具以实告。因曰:‘林木而生,曰梵天’。后改曰“志”。……作诗讽人,甚有义旨。盖菩萨示化也。??&&& ??&&& 这里说王梵志是从树疙瘩里长出来的,倒和孙悟空从石头中蹦出来有类似之处。当然,如果从科学的分析方法来推断,树上是不可能结出婴孩的,十有八九,王梵志很可能就是个弃婴,父母将他丢弃在树洞中,结果被这个叫王德祖的人拾到,后来人们加以附会,犹如“穿井得一人”的故事一样,以讹传讹,传成了这个样子。??&&& 要说这王梵志出身神奇,是“菩萨示化”,有些唯物主义思想浓厚的朋友是绝对不信的,但是江湖夜雨翻阅王梵志的某些诗时,却吃惊地发现王梵志诗中的某些思想,着实超前的可以,似乎在预知我们今天的某些事情。??&&& 比如我们这里选的这三组诗,竟然就体现了“计划生育”的思想:“生儿不用多,了事一个足”,这就是“只生一个好”的思想嘛;“富儿少男女,穷汉生一群”、“积代不得富,号曰穷汉村”,这是越穷越生,越生越穷的思想;“继续生出来,世间无处坐”,这是在预示未来人口爆炸,资源枯竭的情景。在千年前的唐代,王梵志居然能有这样的思想,实在是让人非常惊奇的。这未免让我们怀疑王梵志是否真的能预知世事。江湖夜雨还惊奇地发现,王梵志在这样一首诗中居然预测到未来人地关系紧张,普遍实行死后火化的情景:??&&& ??生死如流星,涓涓向前去。前死万年馀,寻入微尘数。中死千年外,骨石化为土。后死百年强,形骸在坟墓。续续死将埋,地窄无安处。已后烧作灰,飏却随风去。??&&& ??&&& 这里说由生到死,像流星和河水一样是挡不住的,死了万年多的人化成了微尘,死了千年的则成了化石泥土,死了百年的,骸骨倒还在坟墓里。以后陆续死的人多了,就没有这么多土地好埋,于是就烧成灰,随风散去。而在唐代,普通是实行土葬的,王梵志却居然能想到这些,实在令人奇怪。??&&& 王梵志的诗,俚俗如话,在唐诗中可谓别具一格。但他的诗类似于佛门偈语,在旧时一般不当作诗来选编,而且一般文人也瞧不起他这种太过俚俗的诗。于是,王梵志的诗后来失传了许久,幸好在敦煌石窟里被发现,这才重见天日。清人选编的《唐诗三百首》中当然不会有他的诗,《唐诗鉴赏词典》中收录有三首,但没有收入上一篇中提到的“城外土馒头”那首,我觉得是个缺憾。另外本篇这几首“计划生育”诗,也相当有意思,不妨一读。比我们现在讲的什么“要想富,少生孩子多种树,少生孩子多养猪”之类,水平要高得多。??&&& 当然,王梵志风格和其他唐代诗人很不一样,读来像吃了一粒怪味豆,他的诗里,没有典故,也不讲究典雅、工整,更不推崇含蓄矜持的名士派头,闺门风范。他的诗看似信口而出,平白如话,语不惊人,但笔调朴直犀利,剔肤见骨,直指人心。王梵志的诗中谈生死的较多,让人读来,会在警悚中深思。我们在欣赏流行歌曲时,听腻了嗲声嗲气的娇娇女后,偶尔听上段雪村的“翠花上酸菜”,也觉得挺开胃的,王梵志的诗,我想也会有此功效。??&&& ??&&& ①肥没忽:具体文意不详,大概是唐代俗语,从上下文来看,应该是没有长胖的意思。“到大肥没忽,直似饱糠牲”,就是说像吃糠的牲口一样,到大也长不胖。?? 离心何以赠,自有玉壶冰――PK一下“一片冰心在玉壶”&&& 文 / 江湖夜雨11 &&&&
??&&& 卷79_45【送别】骆宾王??&&& ??&&& 寒更承夜永①,凉夕向秋澄。离心何以赠,自有玉壶冰。??&&& ??&&& 我们读到这首诗,恐怕立刻会联想到早就从语文课本里学过的这首:“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王昌龄的这首《芙蓉楼送辛渐》,最为令人推崇就是最后这句:“一片冰心在玉壶”。此句也成为众口传诵的名句之一。??&&& 但是,我们应该知道,“玉壶冰”这个典故,并非是王昌龄的原创,早在六朝刘宋时,鲍照的《代白头吟》就有“清如玉壶冰”之句。在唐代,这个典故非常流行,并不生僻。王维第一次应试时就写下《清如玉壶冰》一诗:“玉壶何用好,偏许素冰居”;开元名相姚崇写过《冰壶诫》:“故内怀冰清,外涵玉润,此君子冰壶之德也”,杜甫《湖中送敬十使君适广陵》:“气缠霜匣满,冰置玉壶多”,李商隐《别薛岩宾》“清规无以况,且用玉壶冰……”,好了好了,不用再举了,反正这个典故在唐朝就像我们熟悉“老鼠爱大米”这个词一样,并不新奇。??&&& 骆宾王的这首诗,和王昌龄这首七言诗相比,在自然流畅上似乎逊色了一些,然而,此诗也不失为一首值得咀嚼品味的好诗,较之王诗,更为凄清孤寂,寒彻人心。??&&& 王昌龄诗的前两句“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虽然也是一派萧瑟黯淡的离别气氛,但是“寒雨连江”和“楚山孤”等语,都在写非常宏大的空间和场景,给人一种开阔悠远的感觉。而骆宾王的诗,写寥落漫长的黑夜,凉意袭人的秋夕,使得整首诗给人的感觉是充满秋露寒霜,在这种氛围下,诗人高洁孤单的形象和玉壶冰之喻却恰好相得益彰,也是相当有感染力的。??&&& 同样的比喻,在这两首诗中的感觉有所不同,王昌龄的诗,虽然有孤独之感,但其中不难读出他向朋友坦开胸怀的磊落之情,而骆宾王的诗,却凄苦冷清,一如我们熟悉的他那首《咏蝉》诗中的句子:“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 江湖夜雨觉得,王昌龄这句“一片冰心在玉壶”虽然非常精彩,但“离心何以赠,自有玉壶冰”这两句也称得上可圈可点的佳句,从写作时间上来看,当然应该是骆诗在先,从原创性这方面讲,骆宾王的这首诗也是该加点分的,所以在此,也将该诗推荐给大家。??&&& ??&&& ①承:接续。此句指寒夜漫漫。??&&& ????江湖夜雨觉得,王昌龄这句“一片冰心在玉壶”虽然非常精彩,但“离心何以赠,自有玉壶冰”这两句也称得上可圈可点的佳句,从写作时间上来看,当然应该是骆诗在先,从原创性这方面讲,骆宾王的这首诗也是该加点分的,所以在此,也将该诗推荐给大家。??&&& ??&&& ①承:接续。此句指寒夜漫漫。???? 舞腰愁欲断,春心望不还――“扫帚星”郑愔的闺情诗&&& 文 / 江湖夜雨11 &&&&
??&&& 卷106_12【折杨柳】郑愔??&&& ??&&& 青柳映红颜,黄云蔽紫关①。忽闻边使出,枝叶为君攀。??&&& 舞腰愁欲断,春心望不还。风花滚成雪,罗绮乱斑斑。??&&& ??&&& 郑愔这人,诗词选本中少有他的诗,唐代诗人的名号里似乎也没有他这一户。其实郑愔这人也挺有才的,十七岁时就中了进士,可谓少年得志。但这人在政治上十分昏头昏脑,一生坚定不移地跟着奸臣走,而且是跟着“下降通道”里的奸臣走。开始他依附于酷吏来俊臣,来俊臣死了后,他又依附于武后男宠张易之,张易之被杀后,他又依附武三思和韦后,最后又和谯王李重福(唐中宗的儿子)起兵反对李隆基,最终兵败被杀,全族处斩。《资治通鉴》说:“初,郑愔附来俊臣得进,俊臣诛,附张易之;易之诛,附韦氏;韦氏败,又附谯王重福,竟坐族诛。”郑愔这人一身晦气,仿佛是个扫帚星般的人物,谁沾上他谁玩完,结果最终自己也弄了个“族诛”的下场。??&&& 郑愔临死前还闹了出笑话:谯王李重福事败之后,郑愔穿上一身女子的衣服,扮成美眉想逃跑。结果还没有跑到城门口,就实在因为太吸引人们的眼球而被士兵捉住。郑愔也是的,如果长得和男宠张昌宗相似,扮个美眉出逃还差不多,但他本来就长得“貌丑而多须”,本来就那么丑,还出来吓人,那就是他的不对了。郑愔被当场斩于洛阳闹市,并灭三族。??&&& 虽然郑愔人长得不像美眉,但本篇所选的他这首冒充女子手笔的诗,倒还是说得过去的。我们来品味一下这首《折杨柳》:??&&& 折杨柳,这是古诗中十分常见的题材,折柳赠别的习俗也早已有之,到唐代尤为盛行,正所谓“年年柳色,灞陵伤别”。究其原因,一方面“柳”与“留”谐音,再者,柳条柔弱摇曳的姿态,也能表达“依依不舍”之情。??&&& 此诗第一句“青柳映红颜,黄云蔽紫关”,开篇就颇有气势,用鲜明的对仗,如同电影中的分镜头一般,将长安柳边的红颜女子和黄云万里的荒凉边塞呈现在我们的眼前,“忽闻边使出,枝叶为君攀”,写这名女子听说到边关的使者要去,于是攀动了她心中的思念,按道理,律诗的第三、四句是要对仗的,但这两句反而不再对仗,依后人的眼光看,似乎不合声律,但这在初唐时的诗体中,却是很常见的模式。这和当时诗律并未完全定型有关,但我觉得,有时这样形式却显得更为活泼自由。??&&& “舞腰愁欲断,春心望不还”,这一联写得相当不错,诗中的“舞腰”,一句双关,既指婀娜的红颜女子,也指婆娑弄姿的柳枝,而“春心”之“春”,也是一方面指满眼的春光春色,一方面指女子心中的春意春情。“风花滚成雪,罗绮乱斑斑”,继续使用这种双关的手法:“风花滚成雪”,明写的是杨花如雪,到处飞扬,但不免让人联想到,此时的边关,可能还真的是雪花片片,有道是“即今河畔冰开日,正是长安花落时”;而“罗绮乱斑斑”,明写杨花沾上女子的罗裙,弄得点点斑斑,但也可以使我们联想到珠泪涟涟的女子,哭得罗裙上满是泪斑。郑愔这首诗中的手法当然还称不上“一声也而两歌,一手也而二牍”,但也算相当不错了。??&&& 郑愔这样一个政治上近乎丑角的人物,在当时就为人鄙视,所以他的诗自然也会被冷落。当然,郑愔这首诗从艺术上来讲,并非是十分的精彩,比起王昌龄的“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这可巧了,上一篇就逮住王昌龄PK来着),似乎还差那么一点火候。有人曾这样比喻,九十九度的水差那么一度,就无法成为开水。但江湖夜雨觉得,一百度的开水当然和九十九度的热水有质的区别,但九十九度的水也并非毫无作用,可以作沐浴取暖等多种用途嘛。??&&& 《全唐诗》中收录了郑愔诗一卷,共24首,其中不乏清丽可观之句。比如“风吹数蝶乱,露洗百花鲜”、“音书秋雁断,机杼夜蛩催”、“曲断关山月,声悲雨雪阴”等等都算得上是好句。下面附上一首诗,也是写闺情的,请大家自己欣赏一下吧:??&&& 卷106_13【秋闺】郑愔??&&& ??&&& 征客向轮台,幽闺寂不开。音书秋雁断,机杼夜蛩催。??&&& 虚幌风吹叶,闲阶露湿苔。自怜愁思影,常共月裴回②。??&&& ??&&& ??①紫关:指北方的关塞。晋崔豹《古今注·都邑》:“秦筑长城,土色皆紫,汉塞亦然,故称紫塞焉。”??②裴回:即徘徊。?? &有路不通世,无心孰可攀――诗僧寒山的绝妙好诗&&& 文 / 江湖夜雨11 &&&&
??&&& 卷806_1【诗三百三首】(其一)寒山??&&& ??&&& 自乐平生道,烟萝石洞间。野情多放旷,长伴白云间。??&&& 有路不通世,无心孰可攀。石床孤夜坐,圆月上寒山。??&&& ??&&& 寒山也是唐代非常有名的一位诗僧,但是我们对他的来历一无所知,资料中也没有任何记载。所谓真人不露相,露相不真人,据说寒山当年在国清寺中只是负责烧火,似乎比《天龙八部》中那个神奇的扫地僧地位还低,扫地僧起码还是负责“图书馆”的。寒山似乎只是“火工头陀”。但历来真正的有道高人,往往都是“避山唯恐未山深”,离红尘俗世越远越好,身份也是越低贱越平庸越好,有个叫韩康的隐士以卖药为生,他的药言无二价,后来有了名气,一个女子因他不肯还价而认出他,他于是远走他乡,再也不在此地卖药了。??&&& 寒山也是如此,当时有一个叫闾丘胤的官儿(台州刺史),患头疼病,百治不愈,结果被一个叫丰干的和尚治好了。闲谈中,丰干告知他国清寺里有寒山、拾得二僧,并透露,寒山是文殊菩萨化身,拾得,是普贤菩萨化身。闾丘胤于是专门去拜访,但寒山一见有官来了,就和拾得携手走出寺门,奔归山岩深处。闾丘胤做了两套僧衣,还有许多礼物,派人送到山上。寒山一见,就喝道:“贼,贼!”转身退入山洞,当下山洞闭合成绝壁,再也追寻不着。闾丘胤搜寻他俩无获,只发现山后竹、木、石壁上到处都写有不少诗篇,于是抄得寒山写的诗三百余首,又抄得拾得写的偈语数十首,编集成一卷。??&&& 关于寒山拾得二人,传说多多,后来他俩竟又变为和合二仙,主宰男女婚姻。传统风俗画里,有两个童子模样的,一人执荷花,一人捧盒子,据说就是寒山、拾得二人。清代雍正十一年(公元一七三三年),正式封寒山为和圣,拾得为合圣。现在北京有个快餐叫“和合谷”,不知是不是也让他们二位做形象代言人。??&&& 这些都是传说而已,不过关于寒山的身世,也确实十分神秘难解。他的生卒年就闹不清楚,有说他是初唐人的,有说他是中唐人的,也有人说晚唐的,还好,没有跑到唐朝外面去。有人还觉得诗集中寒山的风格并不统一,怀疑不是一个人写的。对于这些问题,江湖夜雨的看法与众不同,我觉得寒山既然是遁世高人,很有可能从初唐活到晚唐。至于诗风中有的像初唐,有的像中唐,风格很不一样,那也很好理解了,一个人活上几百年,思想能没有变化吗?别说上百年,六七十岁的老人,他们年轻时说的话写的文章,也会和现在大不相同,易安居士暮年“在帘儿底下,听人笑语”的情怀,和少时“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的娇态不也是判若两人吗???&&& 上面说过,现存的寒山诗是抄自他随手写在山壁竹石之上的,所以好多诗也不知道是何题目。《全唐诗》中收集的寒山诗三百多首,堆在一块儿,统称为《诗三百三首》,这些诗风格不尽一致。我们选这首最能代表寒山本色的诗来看一下。??&&& 寒山的诗,根本不用那些晦涩艰深的典故来充门面,他的诗明白如话,如同白居易的诗能让老太太都懂一样,只要能通文识字,就不会看不懂。本篇这首诗亦是如此,所以就不用多解释了,正所谓“是真佛只道家常”。??&&& 当然,“真佛”所道的家常,绝不仅仅是张家长李家短,蒜贵还是葱贵,“真佛”是将深刻的道理融入浅显的事例中来讲。寒山的诗也有此特点,像“有路不通世,无心孰可攀”,字面虽浅近,但深味其意,却发现似在隐喻着不少深邃哲理。“石床孤夜坐,圆月上寒山”,也是如此,为什么不说“残月下寒山”?圆月,在佛门道门中都有其喻意,吕祖曾说“有人问我修行法,遥指天边日月轮”,佛门中更是常用来指圆觉光明。所以这首诗乍读但觉仅获冷清之感,但最后这句“圆月上寒山”,如果真正领悟后,却会感受到诗人清明在躬,智慧朗照,一派大彻大悟后畅达自如的心境。??&&& 从这首诗我们可以体会到,寒山的诗和王维、孟浩然的诗都不尽相同,王维、孟浩然虽也不乏清逸之作,但王维的诗里面总多一份空寂之感,充满了怅惘和迷茫,孟浩然的诗虽然恬淡,但骨子里还是有俗世中人的炽热肝肠,像什么“遑遑三十载,书剑两无成”之类的。而寒山的诗,却冷清澄澈到了极处,真使人心骨俱冷,体气欲仙。??&&& 寒山此类的好句还有:“践草成三径,瞻云作四邻”、“无风萝自动,不雾竹长昏”、“秋到任他林落叶,春来从你树开花”等等,都是空灵神逸的上品,不可不读。??&&& ??&&& ?? 鹦鹉花前弄,琵琶月下弹――寒山的清丽之作&&& 文 / 江湖夜雨11 &&&&
??&&& 卷806_1【诗三百三首】寒山??&&& (其一)??&&& 城中娥眉女,珠佩何珊珊。鹦鹉花前弄,琵琶月下弹。??&&& 长歌三月响,短舞万人看。未必长如此,芙蓉不耐寒。??&&& ??&&& 寒山的诗,很多类似于王梵志,都是常用非常通俗的词语来讲述佛理,比如寒山的这首“我见谩人汉,如篮盛水走。一气将归家,篮里何曾有。我见被人谩,一似园中韭。日日被刀伤,天生还自有”,其风格就和王梵志的“他人骑大马,我独跨驴子;回顾担柴汉,心下较些子”的风格非常相近。这类诗,虽然有些“土气”,但可以说是深入浅出,可以让普通老百姓都能听懂领会。??&&& 寒山的这类诗,在传统诗集中往往不被认为是能登大雅之堂的,当时就有人嘲笑过寒山。寒山自已在一首诗中这样说:??&&& ??&&& 有个王秀才,笑我诗多失。云不识蜂腰,又不会鹤膝。??&&& 平侧不解压,凡言取次出。我笑你作诗,如盲徒咏日。??&&& ??&&& 我们看,这个姓王的迂腐秀才,不能体会寒山的真实功力,却一味嘲笑寒山所写的诗不像格律诗的形式,笑话寒山的诗不合平仄(平侧不解压),诗中多用俗语(凡言取次出),用沈约发明的什么“蜂腰”、“鹤膝”①等东西来约束诗句。其实随着格律的越来越完善,越来越精严,反而从很大程度上伤害了诗词艺术本身。有道是“诗必盛唐”,而盛唐时的诗,格律恰恰并未十分完备,“失粘”、“失对”之处时常可见,却独有一种天然韵致,如行云流水般潇洒自如。??&&& 本篇所选的这首诗,是寒山三百多首诗中比较清丽的一首。这也让我们知道,寒山也是会写这种清词丽句的。这首诗虽然也有一种劝世的味道,也写的是美人容华难久,但是却并不像寒山其他的诗那样尖锐。中间两联“鹦鹉花前弄,琵琶月下弹。长歌三月响,短舞万人看”,写得也是活色生香,盈盈有致。最后虽然有那么一句“芙蓉不耐寒”,但却是淡淡的、委婉的,不像寒山的其他诗那样给你一个“当头棒喝”――“中有婵娟子。其貌胜神仙……更过三十年,还成苷蔗滓。”甘蔗渣这样的比喻,虽然更有一针见血、震聋发聩的效果,但作为写诗来说未免有点过于“简单粗暴”,不符合诗要以含蓄蕴籍为贵的传统审美习惯。??&&& 不过大家注意,寒山这首诗,虽然形式上很像一首五律,但在声韵上却不合。“珠佩何珊珊”,这一句中的“何珊珊”三字,更是犯了诗家的大忌――“三平调”②。所以,这首诗并非是五律,而是一首五古。不过,我觉得寒山这首诗还是注意了平仄变化的,读来并不是太拗口,可见犯了这“三平调”也没有什么大不了的啊。不知道为什么古人作律诗时一有此“病”,就觉得像光膀子扎领带一般不能接受。??&&& 从这首诗我们也可以看出,寒山和王梵志是有所不同的,王梵志现存的全是那种俚俗如话的诗,而寒山诗集中虽然也有很多是诸如“东家一老婆,富来三五年。昔日贫于我,今笑我无钱。渠笑我在后,我笑渠在前……”这样的,但是寒山本身的文化素养似乎高于王梵志,寒山很多诗带有相当浓的文人气,这类诗和唐代其他诗人相比,没有什么大的不同,而且其水平之高,也远非嘲笑寒山的什么“王秀才”这等无名鼠辈可比。比如《唐诗鉴赏词典》中选有的这首诗,通篇用叠字,当真妙到极处,是那些后世专门雕琢词句的人捻秃了胡子,熬白了头发,也写不出来的:??&&& ??&&& 杳杳寒山道,落落冷涧滨。啾啾常有鸟,寂寂更无人。??&&& 淅淅风吹面,纷纷雪积身。朝朝不见日,岁岁不知春。??&&& ??①蜂腰,鹤膝:声律术语。诗歌声律上的八种弊病之一。南朝梁代沈约提出八病之说,即平头、上尾、蜂腰,鹤膝、大韵、小韵、旁纽、正纽。后人对八病的解释不尽相同。据《文镜秘府论》所述:平头指五言诗第一、第二字不得与第六、第七字相同(同平、上、去、入)。上尾指第五字不得与第十字同声(连韵者可不论)。蜂腰指五言诗第二字不得与第五字同声,言两头粗,中央细,有似蜂腰。鹤膝指第五字的不得与第十五字同声,言两头细,中央粗,有似鹤膝。(近人从宋蔡宽夫说,以为五字中首尾皆浊音而中一字清者为蜂腰。首尾皆清音而中一字浊者为鹤膝。)八病说原为研讨声韵和谐变化,对律诗的形成起了一定的作用,其弊病在于刻意追求形式,雕琢繁琐,反而束缚诗歌内容的表达。对此,古人早就批评过,严羽《沧浪诗话》曾说:“作诗正不必拘此,弊法不足据也”。????②三平调:所谓“三平调”,就是指一句诗的结尾的三个字都是平声字,这是格律诗的大忌。?? 情知海上三年别,不寄云间一纸书――飘逸磊落的盛唐风味&&& 文 / 江湖夜雨11 &&&&
??&&& 卷117_5【春草】张旭??&&& ??&&& 春草青青万里馀,边城落日见离居。情知海上三年别,不寄云间一纸书。??&&& ??&&& 在唐代时,张旭的名气就非常大,但不是因为他的诗写的好,而是他的草书是当时一绝。韩愈在《送高闲上人序》中曾夸道:“往时张旭善草书,不治他技,必于草书焉发之。观于物,见山水崖谷,鸟兽鱼虫,草木之花实,日月列星,风雨水火,雷霆霹雳,歌舞战斗天地事物之变可喜可愕,一寓于书,故旭之书,变动鬼神,不可端倪,以此终其身而名后世。”??&&& 看来好似武侠小说中讲武功练到极高境界时,草木竹石皆可为剑一样,张旭的书法也是悟天然、师造化,自然达到炉火纯青,鬼斧神工的妙境。杜甫的《饮中八仙歌》云:“张旭三杯草圣传,脱帽露顶王公前,挥毫落纸如云烟。”据说张旭习惯在酒宴间脱帽露顶,大呼挥毫作书,并能用头发蘸墨写字。要说行为艺术,人家张旭这才叫行为艺术,而现代好多人,只是做些出乖露丑的怪状来骇人眼目,和艺术其实不沾边儿。和张旭同时代的李颀有首诗叫做《赠张旭》:“张公性嗜酒,豁达无所营。皓首穷草隶,时称太湖精。露顶据胡床,长叫三五声。兴来洒素壁,挥笔如流星……”我们看张旭的草书,那真是笔走龙蛇,如惊雷骤雨般狂放酣畅,想他本人又荣列“饮中八仙”之一,自然是“兴来书自圣,醉后语尤颠”,其诗想必也会像李太白一样狂放无忌,长短句杂出,透着十足的桀骜不驯,豪放纵逸的情调了。??&&& 岂知不然!我们看张旭留下来为数不多的六首诗中,意味和他的书法大相径庭,均是清幽明丽,淡泊自然之作。《唐诗鉴赏词典》中选有他的《山中留客》和《桃花溪》:??&&& 山中留客??&&& ??&&& 山光物态弄春晖,莫为轻阴便拟归。纵使晴明无雨色,入云深处亦沾衣。??&&& ??&&& 桃花溪??&&& ??&&& 隐隐飞桥隔野烟,石矶西畔问渔船。桃花尽日随流水,洞在清溪何处边???&&& ??&&& 这两首诗固然是佳作,但我觉得本篇这首《春草》也并不逊色,顺便提一下,此诗并未收入张旭的集中,而是后人从张旭的书法作品《春草帖》中找到的,看来张旭的诗也是散佚极多。诗词中写离情的不少,并不为奇,但是张旭这首诗还是很有特色的,我觉得能体现出盛唐诗独特的韵味。??&&& 这首诗看起来平白如话,不用过多解释,但是仔细品味,才会发觉诗人独特的匠心。春草青青,明为写景状物,暗指离情。其实自从《楚辞·招隐士》里写过“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以来,就将草和离情牵连在了一起,而边城落日,也烘托出一种依依不舍的别情。??&&& 当然这些并不是此诗最为独特的地方,我觉得这首诗的独特之处在于:意境开阔高远,有盛唐的气象。宋严羽《沧浪诗话》说:“李杜数公如金鳷擘海、香象渡河,下视郊岛辈直虫吟草间耳”。意思说和李白杜甫比起来,贾岛孟郊等就像虫子在草里哼哼。其实不单李杜,盛唐时的好多诗人都是这样,我们看张旭此诗中,“万里”、“边城”、“海上”、“云间”,都是写极为高远壮阔的境界,虽是离愁别绪,但是盛唐时的人还是开朗豪迈的,不像后世人常写些窗下梧桐、案上残灯、池中残荷等琐碎事物,这就是盛唐人开阔的胸襟,潇洒的气度,是一种盛唐的时代精神,这是后世人难以仿效的。??&&& 所以,此诗读来,不仅声韵上高亢清越,而且意境上也是行云流水般的舒卷自如,于情深款款中透出一种飘逸磊落的神采。窃以为这种境界的诗,在唐人中,也就是李太白、王昌龄、王维、高适、岑参等寥寥数人可写,就算是“诗圣”杜甫,也难再写得出来了。这并不仅仅是功力的问题,而是时过境迁,当盛唐的气象衰落后,诗中的气韵也不得不随之而变了。 拾樵供岁火,帖牖作春书――田间新韭般清新的好诗。&&& 文 / 江湖夜雨11 &&&&
??&&& ??卷116_17【除日】张子容????腊月今知晦①,流年此夕除。拾樵供岁火,帖牖②作春书。??&&& 柳觉东风至,花疑小雪馀。忽逢双鲤赠③,言是上冰鱼。????&&& 张子容这个人,常见唐诗选本中也少有提及。但如果细心一点,还是会对此人有些印象的。他年轻时曾和孟浩然一起隐居在襄阳,情同莫逆。孟浩然的诗集里有不少写给他的诗,比如很有名的那首《秋登万山寄张五》。这里的张五,就是张子容。唐人喜欢称排行,以示亲昵,比如杜甫被称作杜二,柳宗元称作柳八。注意这个排行有时是整个家族的排行,并非亲兄弟的排行,要不你会惊诧白居易的妈太伟大了(白二十二)。不过称排行也有不雅观的时候,那天猛然翻到高适集中一首诗的标题赫然为《别王八》,让江湖夜雨笑得呛了水。细读孟浩然诗集,写给张子容的诗不只一首,像《送张子容进士赴举》、《寻白鹤岩张子容隐居》等等,都可以证明两人确是至交好友。??&&& 现在孟浩然在诗坛上的声望比张子容要大得多,但是在当时,恐怕孟浩然却是非常羡慕张子容的。因为比起孟浩然应举不第,四处求职无门来,张子容却幸运得多。他一下子就中了进士,当了乐城的县令。虽然最终张子容还是“弃官归旧业以终”,但人家毕竟风光了一把,以后醉后夸口,也能唾沫星子乱飞地说:“我也曾赴过琼林宴,我也曾打马御街前……”而孟浩然临老还是双眼通红地哀叹:“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到死也没有过过官瘾。??&&& 张子容的诗,总体来说不如孟浩然,他写过《春江花月夜》二首:??&&& ??&&& 林花发岸口,气色动江新。此夜江中月,流光花上春。??&&& 分明石潭里,宜照浣纱人。??&&& ??&&& 交甫怜瑶珮,仙妃难重期。沉沉绿江晚,惆怅碧云姿。??&&& 初逢花上月,言是弄珠时。??&&& ??&&& 虽然也不算太差,但在张若虚那首震古铄今的绝世之作遮掩下,张子容这二首不免默默无闻,无人提及了。但张子容毕竟是孟浩然的好友,也非等闲之辈,他的有些诗很接近孟浩然的风格――“语淡而味终不薄”,可以从平平淡淡的句子中透出无穷的滋味。??&&& 本篇这首诗,写的是除夕的情景:??&&& 在张子容笔下,除夕这天,人们拾足了柴禾,好暖暖地过个冬夜,并可以好好地煮一顿年夜饭。家家窗上都贴上窗花什么的,添了一些喜庆气息;此时的柳枝已泛青,似乎春风已至,几朵梅花开放,远见却似残雪未消。邻居送上一对鲤鱼,说是冰开后自已跳出来的,过年时有鱼,年年有余啊……这一切,都洋溢着新春情趣,弥漫着浓郁乡情。??&&& 此诗不像李峤的“岁岁高堂列明烛”那样,写的是玉堂华厦中的年夜风光,也不像高适的“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那样,写的是天涯羁旅中守岁时的愁绪,而是像杨柳青年画一般,以广阔的视角写出寻常百姓过年时的情景,透着强烈的农家风味,乡间的烟火泥土气息,如同田间新剪的春韭一样清新。??&&& 其友孟浩然有一首《过故人庄》:“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历来为诗家称道。而张子容的这首诗虽然所描绘的情景不同,但风格却是同样的朴实淳厚,如果以酒喻诗,此诗便是一坛土制家酿的糯米酒。??&&& ??晦:每月的最后一日。??牖:窗户??双鲤:古诗中往往代指书信,如“客从远方来,赠我双鲤鱼。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但此处并非指书信,就是指真的鲤鱼。?? 下帘弹箜篌,不忍见秋月――媲美太白的佳作&&& 文 / 江湖夜雨11 &&&&
??&&& 卷119_33【古意】崔国辅??&&& ??&&& 净扫黄金阶,飞霜皎如雪。下帘弹箜篌,不忍见秋月。??&&& ??&&& 崔国辅的名头,就我们今天来说,在唐代诗人中并不很响亮。对于他的生卒年等情况也是一团模糊,知之不详。只知道他是苏州人,开元十四年(726年)中了进士,比王昌龄还要早一年,后来最高做到集贤直学士。天宝十一载(752年),京兆尹王鉷犯罪被杀,崔国辅因是其近亲,受到株连,贬为晋陵司马。在晋陵时,他遇到了“茶圣”陆羽,两人交往甚密。陆羽虽后世有“茶圣”之名,但在当时,只是个半俗半僧的穷书生,地位并不高贵。??&&& 崔国辅和孟浩然、李白都有交往,现在有句话说“看一个人要看他的朋友”,从李白、孟浩然、陆羽等,不难想像崔国辅的为人。在唐代,对于崔国辅的五言绝句,评价是非常高的,殷璠在《河岳英灵集》中说:“国辅诗,婉娈清楚,深宜讽味,乐府数章,古人不及也。”很多后人也都认为盛唐五言绝句以崔国辅、李白、王维、孟浩然并列为“正宗”。??&&& 崔国辅的诗,多数写儿女闺情,风格清丽婉传,柔蔓多姿。晚唐时擅长摹写香艳之作的韩偓,就专门写过《效崔国辅体四首》,可见崔国辅在此类诗上是有其独到之处的。??&&& 看到本篇这首小诗,我想大家可能都会联想到李白的这首《玉阶怨》:??&&& ??&&& 玉阶生白露,夜久侵罗袜。却下水晶帘,玲珑望秋月。??&&& ??&&& 这两首诗十分相似,可谓异曲同工。崔诗直写“净扫黄金阶,飞霜皎如雪”,这金阶白霜,给人以十分直观强烈的感受,而李白的诗却是侧面渲染,露水虽不如严霜更举目可见,但用白露浸湿罗袜,以显夜深秋浓,也曲尽其妙。崔诗说:“下帘弹箜篌,不忍见秋月。”诗中满腔幽怨的女子落下帘子,去弹箜篌解闷,不忍看到孤寂的秋月,以免更添愁思;而李白的诗更推进一层,本已落下水晶帘,不想再对月伤怀,但这凄苦无眠之夜,又能做什么呢?于是只好再&&& 次隔帘望月。说起诗意的转折返复,婉转幽邃,太白似乎更胜了一筹,但是我觉得,崔国辅的这首诗也不失为一首好诗,更接近于乐府民歌那种明快质朴的本色。??&&& 崔国辅也不是仅仅只会写绮丽浓艳的五言,他这首《九日》也相当不错,也推荐给大家一读:??&&& ??江边枫落菊花黄,少长登高一望乡。九日陶家虽载酒①,三年楚客已沾裳②。??&&& ??陶家:指好菊嗜酒的陶渊明。??楚客:指落魄失意,远离家乡的人。????崔国辅也不是仅仅只会写绮丽浓艳的五言,他这首《九日》也相当不错,也推荐给大家一读:??&&& ??江边枫落菊花黄,少长登高一望乡。九日陶家虽载酒①,三年楚客已沾裳②。??&&& ??陶家:指好菊嗜酒的陶渊明。??楚客:指落魄失意,远离家乡的人。???? 杨叶楼中不寄书,莲花剑上空流血――铁血柔情交织的《从军行》&&& 文 / 江湖夜雨11 &&&&
??&&& 卷120_9【从军行】李昂??&&& ??汉家未得燕支山①,征戍年年沙朔间。塞下长驱汗血马,云中恒闭玉门关。阴山瀚海千万里,此日桑河冻流水②。稽洛川边胡骑来③,渔阳戍里烽烟起。??长途羽檄何相望④,天子按剑思北方。羽林练士拭金甲,将军校战出玉堂。??幽陵异域风烟改⑤,亭障连连古今在⑥。夜闻鸿雁南渡河,晓望旌旗北临海。??&&& 塞沙飞淅沥,遥裔连穷碛⑦。??&&& 玄漠云平初合阵,西山月出闻鸣镝。城南百战多苦辛,路傍死卧黄沙人。戎衣不脱随霜雪,汗马「走参」「走覃」长被铁⑧。??&&& 杨叶楼中不寄书,莲花剑上空流血。匈奴未灭不言家,驱逐行行边徼赊⑨。归心海外见明月,别思天边梦落花。天边回望何悠悠,芳树无人渡陇头。??&&& 春云不变阳关雪,桑叶先知胡地秋。田畴不卖卢龙策⑩,窦宪思勒燕然石。麾兵静北垂,此日交河湄。欲令塞上无干戚,会待单于系颈时。??&&& ??&&& 唐代诗歌中,边塞诗要占据相当重要的一席之地。初唐盛唐时期,大唐国力强盛,军威赫赫,边塞诗也是一派昂扬慷慨之态,就算是文人,也将投笔戍边看作是一种人生理想,比如杨炯就说过:“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王维也道:“忘身辞凤阙,报国取龙城。岂学书生辈,窗间老一经”;岑参更是说:“功名只向马上取,真是英雄一丈夫”,这和后世那种“好铁不打钉,好男不当兵”的理念天差地别。??&&& 唐玄宗开元年间,唐朝对外战争胜多败少,整个大唐上下一派高昂的尚武精神。大将高仙芝远征西域,翻过葱岭(今帕米尔高原),攻破吐蕃军事要塞连云堡(今阿富汗境内),以千余人大破小勃律,活捉小勃律国王及吐蕃公主。并灭掉了现在塔什干地区的“石国”,大掳金银财宝无数。幽州长史张守珪,也用计将契丹头目屈剌、可突干等杀死,契丹势力为之一蹶不振。大将王忠嗣、哥舒翰等与唐朝最凶恶的敌人吐蕃大战,也是屡战屡胜。所谓“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前军夜战洮河北,已报生擒吐谷浑”,正是对当时大唐雄师的生动写照。??&&& 胜者一方的精神心态和败者是大大不同的,这也是为什么唐代的边塞诗中,早期往往是“金章紫绶千余骑,夫婿朝回初拜侯”的喜悦,而后来却是“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的凄怆。??&&& 本诗的作者李昂(并非唐文宗李昂),诗作很少,全唐诗中仅存其二首,他的生平事迹也没有多少记载,只知道他在开元时任考功员外郎。所以本诗应该是写于开元年间的。虽然李昂在唐代诗人里毫无名气,存诗也少,但我觉得他这首诗还是相当不错的,写得激越豪壮,恰似一曲嘹亮雄健的军中乐章,能从中感受到盛唐时那贲张的血脉。??&&& 诗句就不一一解释了,请大家参看后面的注释,仔细品味该诗,我觉得有这样几处特色是很值得称道的:??&&& 一、意象宏阔:唐代边塞诗多有从大处落笔,写奇情壮景的特色,本诗也不例外。比如像“塞下长驱汗血马,云中恒闭玉门关”、“阴山瀚海千万里”、“塞沙飞淅沥,遥裔连穷碛”等句,都写得气势磅礴。??&&& 二、对仗精美:本诗虽是七言歌行体,但其中有不少句子带有律句的特色,声韵上讲究平仄,对仗也工整巧妙。如:“羽林练士拭金甲,将军校战出玉堂”、“玄漠云平初合阵,西山月出闻鸣镝”、“杨叶楼中不寄书,莲花剑上空流血”等等,都使诗句显得有堂堂之阵、正正之师般的整饬气象。??&&& 三、铁血柔情:此诗的主旋律是雄壮慷慨的,但并非一味地心如铁石,毫无亲情、爱情可言。本诗从“杨叶楼中不寄书”(杨叶楼,应指征人妻子所居之楼)开始,转入柔情款款的另一个乐章,音韵轻柔舒缓,词语也清丽起来。像“杨叶楼”、“莲花剑”、“海外明月”、“天边落花”等,一下子就将人们的思绪带到那渴望已久的家乡,想起那楼头窗前终日翘首凝望的红颜佳人。??基调昂扬:此诗作为盛唐的边塞诗,透出建功立业的高昂之气。虽然战事艰苦凶险――“塞沙飞淅沥,遥裔连穷碛”、“城南百战多苦辛,路傍死卧黄沙人”;虽然思乡思亲情切――“归心海外见明月,别思天边梦落花”、“杨叶楼中不寄书,莲花剑上空流血”,但是众将士抱着“匈奴未灭不言家”的决心和斗志,不把敌虏首脑打得投降(“单于系颈”)不罢休,这句“欲令塞上无干戚,会待单于系颈时”,说得相当豪迈,和李白诗“不破楼兰终不还”的精神是一致的,都反映出盛唐当年那种“犯强汉者,虽远必诛”的气慨。??&&& 这首诗用典较多,害得江湖夜雨搬来辞源,找了半天,这点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此诗的传播。注意该诗中好多典故并非实指,比如“燕然石”、“稽洛川”等,并非是唐朝当时作战的地方,这里只是借用汉代典故而已。这些典故,对于唐代的读书人来说,是大家熟知的事情,并非生僻之词,只是流传到我们今天,就并非人人都一目了然了。??&&& 回头再看看此诗,我觉得此诗中的这些句子很值得回味,和大家共同咀嚼一下:??&&& “夜闻鸿雁南渡河,晓望旌旗北临海”:鸿雁渡河南归,回到自己的家乡故土去了,而自己所随的大军却挥旗北上,直入虎狼之穴(此处的“海”,指内地大的咸水湖),作生死难测的搏杀,这时将士们的心中,又是一种何等复杂的心情???&&& “玄漠云平初合阵,西山月出闻鸣镝”:天上大漠云,地上的铁甲阵,夜月才出时的鸣嘀(响箭)声,这好像是电影上的特写镜头,有声有色,给人连呼吸都紧张的气氛。??&&& “春云不变阳关雪,桑叶先知胡地秋”:第一句,和“春风不度玉门关”同一机杼,塞外似乎没有春天可言,而秋天又似乎来得特别早,有道是“胡天八月即飞雪”,这些都从侧面写出边塞生活的严酷艰辛。??&&& ??&&& 本诗在诸多唐诗选本中少有提及,但我觉得此篇在唐代边塞诗中,虽不敢说超越岑高,但还是可以称得上佳作的。????燕支山:即焉支山,又名胭脂山。在甘肃山丹县东。《史记.匈奴传索隐》:“匈奴失焉支山,歌曰:‘失我焉支山,使我妇女无颜色。’”??桑河:即桑干河。流经山西、河北北部,唐代在此地经常和北方民族作战。如李白诗:“去年战,桑干源,今年战,葱河道”。??稽洛川:稽洛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三人同行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