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现场水泥堆放仓库的设置要求有哪些

施工现场平面布置方法及要点_李志勇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施工现场平面布置方法及要点_李志勇
上传于||文档简介
&&施​工​现​场​平​面​布​置​方​法​及​要​点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3下载券
想免费下载本文?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施工现场对场地的要求有哪些来自:
日分享至 :
建设工程施工现场需要满足什么条件才能施工?推荐回答:建设工程施工现场需要满足以下条件才能施工:1.现场围护准备 : 在现场建筑红线范围内经业主许可的位置,将施工现场按市容和业主规定要求,新建、改建临时围墙,除现场留设大门出入口外实行全封闭管理。2.场地准备 :现场临时道路和临时材料堆场、材料加工场、办公室、生活区前面场地均用C15砼作硬化处理,确保道路畅通,以利于材料运输、堆放和现场标化管理。3.临时设施:进场后按业主和监理批准后的总平面布置图搭设施工所需办公室、会议室、职工宿舍、食堂、餐厅、浴室、厕所、配电间、门卫室等生活、办公临时设施,所有临时设施均应在得到业主和监理批准后搭设,办公及会议用房的搭设均要求采用安全系数高且整齐美观的彩钢板房;职工食堂、餐厅、浴室、厕所等生活设施均使用砖混房。现场合理布置沉淀池、隔油池和化粪池。场内水电管线实行敷设,排水畅通。4.现场给、排水及临时用电布置详见本施工组织设计“施工现场平面布置和临时设施、临时道路布置”中“现场给、排水及临时用电布置”章节部分内容。俗话说:“万事开头难”。所有的建筑工程施工都是一项繁杂的组织和实施过程,特别是在建筑工程施工前,需要做的准备工作很多,并且困难重重。因此,各施工单位应认真做好施工前的准备工作,提高建筑工程施工的计划性、预见性和科学性,这是保证建筑质量,加快工程进度,降低施工成本.确保顺利竣工的极为重要环节。建筑的场地布置需要考虑哪些问题?推荐回答:1、布置原则1.1、施工平面布置应严格控制在建筑红线之内。1.2、平面布置要紧凑合理,尽量减少施工用地。1.3、尽量利用原有建筑物或构筑物。1.4、合理组织运输,保证现场运输道路畅通,尽量减少二次搬运。1.5、各项施工设施布置都要满足方便施工、安全防火、环境保护和劳动保护的要求。1)除垂直运输工具以外,建筑物四周3m范围内不得布置任何设施。2)塔吊根据建筑物平面形式和规模,布置在施工段分界处,靠近料场。3)装修时搅拌机布置在施工外用电梯附近,施工道路近旁,以方便运输。4)水泥库选择地势较高、排水方便靠近搅拌机的地方。5)临时水电应就近铺设。1.6在平面交通上,要尽量避免土建、安装以及其他各专业施工相互干扰;1.7符合施工现场卫生及安全技术要求和防火规范。1.8现场布置有利于各子项目施工作业。1.9考虑施工场地状况及场地主要出入口交通状况。1.10结合拟采用的施工方案及施工顺序。1.11满足半成品、原材料、周转材料堆放及钢筋加工需要。1.12满足不同阶段、各种专业作业队伍对宿舍、办公场所及材料储存、加工场地的需要。1.13各种施工机械既满足各工作面作业需要又便于安装、拆卸。1.14实施严格的安全及施工标准,争创省级安全文明工地。2、布置内容2.1、拟建的建筑物或构筑物,以及周围的重要设施。2.2、施工用的机械设备固定位置。2.3、施工运输道路。2.4、临时水源、电源位置及铺设线路。2.5、施工用生产性、生活性设施(加工棚、操作棚、仓库、材料堆场、行政管理用房、职工生活用房等)。3、布置步骤确定建筑位置→物料提升机位置→ 木工加工场地→钢筋加工场地→办公室、库房→临时道路→临时设施→临时水电施工现场布置有哪些规定推荐回答:1、施工平面布置应严格控制在建筑红线之内。2、平面布置要紧凑合理,尽量减少施工用地。3、尽量利用原有建筑物或构筑物。4、合理组织运输,保证现场运输道路畅通,尽量减少二次搬运。5、各项施工设施布置都要满足方便施工、安全防火、环境保护和劳动保护的要求。1)除垂直运输工具以外,建筑物四周3m范围内不得布置任何设施。2)塔吊根据建筑物平面形式和规模,布置在施工段分界处,靠近料场。3)装修时搅拌机布置在施工外用电梯附近,施工道路近旁,以方便运输。4)水泥库选择地势较高、排水方便靠近搅拌机的地方。5)临时水电应就近铺设。6、在平面交通上,要尽量避免土建、安装以及其他各专业施工相互干扰。7、符合施工现场卫生及安全技术要求和防火规范。8、现场布置有利于各子项目施工作业。9、考虑施工场地状况及场地主要出入口交通状况。10、结合拟采用的施工方案及施工顺序。11、满足半成品、原材料、周转材料堆放及钢筋加工需要。12、满足不同阶段、各种专业作业队伍对宿舍、办公场所及材料储存、加工场地的需要。13、各种施工机械既满足各工作面作业需要又便于安装、拆卸。14、实施严格的安全及施工标准,争创省级安全文明工地。施工现场场地布置及临时设施建设有哪些要求推荐回答:办公用房宿舍库房材料堆场搅拌站塔吊消防通道消火栓邻水临电在建设工地现场要做到文明施工至少应满足哪些要求推荐回答:施工现场文明施工一、现场管理规范化1. 施工现场全封闭,门面大方、整洁、美观,出入口设保卫室实行24小时警卫,“门前三包”落实,施工人员必须挂牌进出,非施工人员严禁入内。2. 围墙、围栏搭建统一规范,广告标语醒目,外墙上按照公司标准书写反映企业精神风貌的标语,门头“七牌二图”齐全,规格统一,全部制成灯箱,布置整齐。3. 严格按照建筑部颁布地一标三规范、市有关规定要求,实行标准化管理,施工现场布置花卉盆景美化环境,办公用房采用一层带空调彩钢板房。4. 施工现场的所有人员建立档案,并逐级订立治安防水协议书,对施工人员加强法制教育。5. 做好社区服务工作,设专人负责协调与周围居民、所在地居委会、治安管理、市政交通、环卫等单位的联系,定期主动召开会议,听取他们对工地建设的有关意见,确保文明施工。6. 制订相应的检查制度和奖罚条例,对违反规章制度的人员视情节轻重予以必要的经济处罚。二、 工地卫生管理制度化1. 建立健全生活卫生管理各项规章制度,认真落实,并定期检查执行情况。2. 设置醒目的生活卫生宣传标牌和责任包干图、责任人。3. 生活区室外保持整洁有序,无污水、无乱泼乱扔,生活垃圾集中堆放,及时清运,并设置现场保洁员,专人保洁。4. 工地办公室应保持文明、整洁、窗明地净,各种制度、证牌挂设整齐。5. 办公室、操作间必须保持整齐、清洁,班组休息室内衣物、鞋帽等不可乱扔乱放,工具箱要统一规则,施工现场要做到工完料清。6. 职工临时宿舍,内部配置统一的双层铁架床,蚊帐、被单、毛巾等统一发放,室内保持通风、整洁,无乱无放,建立卫生轮值制度,开展文明卫生宿舍评比活动,设置文明卫生宿舍流动红旗,定期检查评比,奖优罚劣。7. 加强职工食堂管理,项目部由一名领导主管食堂。工地食堂必须符合卫生标准,制度完善,做到卫生许可证、炊事员健康证两证齐全,穿戴工作帽、工作服上岗,储藏间、加工间、卖菜间分别设置,生熟食品分开存放,达到防蝇、防蚊、防鼠之要求,确保食品清洁卫生。8. 工地设置水冲式厕所,男女标志明显,地面、墙面、蹲坑均铺贴瓷砖及地砖,楼层施工设小便桶,由保洁员负责,每天冲扫两次,做到通风透气、无积粪、无臭味,保持整洁卫生。9. 认真落实除四害措施,专人负责喷药消灭蚊蝇,适时定点投放药灭鼠。10. 开辟职工浴室,设置喷淋设施,方便职工洗浴,保持个人卫生。11. 在食堂、职工宿舍区设置桶,专供倒剩饭剩菜,并定人清运。严禁乱泼乱倒,影响环境卫生。三、 场容、场貌管理长效化、制度化1. 场容、场貌管理制度化,措施具体,责任落实,并定期检查评比,有专人活动记录,达到长效化、制度化。2. 施工现场经常保持清洁,道路整齐、畅通,排水畅通,并划分容貌管理包干区,责任到人,措施落实。3. 施工现场平面布置应统一规划,精心设计,按现场平面布置图进行临时设施,施工设备、材料堆放等布置工作,并随施工进展适时调整。4. 施工现场的材料必须按总平面图和品种规格分类堆放整齐,做到包装材料成方,散装材料成堆,并做好标记;仓库材料堆放也要整齐,标识要齐全、清晰、正确。5. 施工现场的用电线路、用电设施的安装和使用,必须符合安装规程和安装操作规程。施工现场必须设有保证施工安全要求的夜间照明。6. 加强班组文明施工管理,并与经济挂钩,坚持做好三清:谁做谁清,随做随清,工完料净场地清。7. 机具设备严格实行岗位责任制,操作员持证上岗,并及时做好机具设备的清洁、维护保养工作,保持机具设备、搅拌机场所清洁、整齐,各种标牌、操作规范牌设置整齐、醒目。8. 建筑垃圾及时清理、集中堆放指定地点,适时外运;对于高空废弃物,必须用密封式的容器装好后外运,并运出指定位置。9. 施工现场充分设置宣传标牌,大力营造质量、安全、文明卫生的浓厚气氛。四、 工作岗位标志化1. 为了便于施工现场的统一指挥和管理,有利于建立严格的岗位责任制和值班制度,施工现场实行员工挂牌上岗制度,达到工作岗位标志化。2. 现场管理人员、班组长、操作人员分别佩带分色安全帽,管理人员按不同岗位穿不同颜色的工作服装。3. 现场员工挂牌上岗,现场项目经理等生产指挥人员、管理人员胸佩红色岗位牌,操作工人胸佩天蓝色岗位牌。4. 门卫着装保安制服值勤。5. 炊事人员穿着白色工作帽、工作服操作。6. 危险施工区域派专人值勤且挂警示灯或警示标志。7. 重点防火部位设置明显的防火标志和足够的防火器材。三、环境保护措施严格遵守省、市有关环保、市容、市政安全等有关规定,采取措施控制施工现场的各种粉尘、废气、废水、固体废弃物以及噪声、振动对环境的污染和危害,具体措施如下:1、 合理安排施工时间,尽量避开中午休息时间、夜间10时后及早上6时前的工作安排,尽量减少对周围居民的干扰。2、 施工期间,项目部设专人负责召集临近单位、村民代表、居委会等召开联协会议,认真听取他们对减少环境干扰及周边安全保护的建议,并作出相关的承诺。3、 运输车辆按指定的道路进入施工现场,严禁带泥上路,施工道路设专人清洗打扫,确保进出道路路面整洁,不因施工而影响周围的环境卫生。4、 做好防尘措施,场内道路全部硬化,并常洒水,同时做好绿化工作,尽量减少扬尘。5、 现场设置沉淀池处理混凝土输送泵、搅拌机、砂浆机等的清洗浆水,施工废水须经沉淀后方可排入城市雨水管,生活污水经化粪池后排入城市排污管。6、 施工垃圾集中分类堆放,并及时清理,不得随意乱扔。7、 食堂使用油灶,不因使用煤灶而污染大气。8、 工地设有环境卫生宣传标牌和责任区包干图,现场大面积积水;在施工区、生活区内外保持整洁有序,无污物、污水、无乱扔生活垃圾,集中堆放及进清运,并设置现场保洁员,专人保洁。9、 职工食堂有专人管理,有卫生许可证、炊事员健康证,穿戴工作帽、工作服上岗。生熟分开存放,达到防蝇、防蚊、防鼠之要求,确保食品清洁卫生。10、 职工临时宿舍为彩钢房,配有纱门、纱窗,内部配置统一双层铁架床、蚊帐、被单、毛巾、饭盒等统一编号发放。按军事化要求排放一直线。室内保持通风、整洁、无乱挂乱放,建立卫生轮值制度。开展文明卫生宿舍评比活动,设置文明卫生宿舍流动红旗,定期检查评比,奖优罚劣。11、 不在施工现场焚烧油毡、油漆等会产生有毒有害烟尘和恶臭气体的物质。12、 采取有效措施控制施工过程中的扬尘,干燥天气,由专人负责现场及附近道路上洒水,以保持湿润,对于现场容易飞扬的材料,干水泥等适当覆盖。13、 主动积极与周边居民打招呼,请对施工时给他们带来诸多不便,经常提出意见,以便及时改进项目部的工作,减少不应有的矛盾和纠纷。14、 加强施工现场的环境气氛渲染,结合创建文明城市的要求,搞好宣传栏、宣传标语、周边特殊防护及门前三包工作。15、 如发现违反规定影响环境保护导致居民闹事或造成较大影响时,即给予警告及适当经济处罚。临时生活垃圾的处理1、 生活垃圾是工地产生鼠害、苍蝇、蚊虫或其它寄生虫的根源,可导致传染的产生,必须认真对待。2、 建筑每一栋每一楼层固定处,布置一只临时小便桶,小便桶每日专人清理。3、 临时生活区内设男女厕所各一座,设化粪池一座,厕所污水及生活区内的所有污水均排入化粪池,污水经化粪池处理后排入城市允许排污总管。化粪池每半月请环保部门清理一次。4、 每星期一次对厕所等易生害虫区域进行害虫处理。5、 临时生活垃圾,项目部派专人,每半天清运一次,运至市环保部门所允许的地方,按有关规定进行处置。6、 临时生活区内,设专人负责卫生工作,对住宿在生活区内的所有人员实行半军事化管理,经常性进行卫生评比,在做好个人卫生的同时,做好公共部位的卫生,及时将生活垃圾送至工地指定箱内。施工垃圾的处理1、 基础挖土所挖出的土方,除少量用作回填土堆置在平面布置规划指定场地。2、 建筑施工过程中所产生的建筑垃圾,在每日下班前,操作人员将所作业范围内垃圾清运按每半月清理一次,无用的垃圾全部清出施工现场。3、 当然建筑施工中,不可能不产生建筑垃圾,关键在于施工工作质量水平与施工组织管理水平,当然亦与材料的品质有关,通过这三方面的把关与改进,可限制并减少建筑垃圾的产生。4、 加强对原材料、周转材料品质的控制,减少其损耗率,经此可减少其使用或搬运过程中的损耗率,可减少碎砖垃圾的产生。5、 加强施工技术管理,在每一工序前制定完善的施工方案,对施工操作进行周到严密的交底,以通过完善科学的施工方法来达到控制施工垃圾产生的目的。如模板接缝第要用胶带密封可减少砼浇筑时漏浆现象,避免或减少砼浮浆或漏浆垃圾。6、 工序间合理搭接,专业工程师在施工交接时均能充分考虑到其它工序或工种施工的需要,避免施工工艺的重复现象,从而减少建筑垃圾的产生。7、 认真执行自检、互检、工序间的交接检制度,确保施工质量,避免返工现象,从而有效减少建筑垃圾的产生。8、 在项目管理制度,体现对制造建筑垃圾,造成施工现场污染、混乱的班组或个人进行经济上的处理罚款,严重者清退出现场。9、 当然减少建筑垃圾的产生最关键还在于现场施工组织管理的水平及施工组织管理的到位。施工污水的处理1) 临时生活区污水的处理生活区的生活污水,均经排水道排入化粪池,经化粪池处理后,排入城市环保允许或园区允许排污总管。定期对排水道进行清理,保持排水道的通畅;每半个月请环保部门对化粪池进行清运一次,以确保化粪池的功效。2) 施工现场施工污水的处理与循环使用施工现场的施工污水处理污水采用综合循环使用技术。其特点是:利用简易的分离过滤设备对施工污水进行分离,使之成为灰和清水,经分离后回收再利用。即污水沉淀后形成的灰浆干燥后,可很简单地清运出施工现场;而经过滤出清水排入现场的蓄水池及清水泵送或排放系统组成。施工污水分离回收利用系统由固定在建筑外墙立面上的排水沟、三级污水蓄水池、栏式过滤槽、钢板网过滤沉淀池、蓄水池及清水泵送或排放系统组成。污水分离及回收利用工艺流程为:蓄水池抽出水供楼层用水——楼层污水沉淀池——污水排入三级污水沉淀池——污水第一次过滤后排入金属网过滤池——经过滤后出清水排入蓄水池——水泵抽出送至用水楼层,多余水经排水道或沟渠排入城市允许排污管道。施工现场平面周边其它部位所产生的施工污水,亦通过排水沟,进入上述污水循环处理系统。排水沟、排水道及沉淀池须定期进行清理,保持污水处理系统的工作的正常。施工现场的场地可以采取哪种方法适当硬化推荐回答:建筑施工现场有条件的做砼地面,无条件的可以采用石屑、焦渣、砂石等方式硬化。水泥加水伴和后,成为具有可塑性的水泥浆,到水泥浆逐渐变稠失去塑性但尚未具有强度,随后产生明显的强度并逐渐发展成坚硬的水泥石,这一过程称为硬化。谁知道施工现场安全要求有哪些?推荐回答:随着城市内建筑增建筑场狭窄高层建筑发展文明施工要求越越高施工现场保证安全发要求做几点()施工现场周围要设置围栏、屏障等并张贴标志或悬挂标志牌夜间要设置红灯防止误入发危险(二)施工现场切材料按规定位置堆放砂石砖、木垛预制构件堆放型屋面板摞超6块型空板、槽型板摞超8块现场拆除模板废料应及清理或堆放指定点(三)施工现场应符合安全卫要求施工组织设计应详细规定施工现场内附属设施、机械装置、仓库、运输道路、临水道、电力网、蒸汽压缩空气管道及其临工程规格并要严格执行其布局既要合理、安全、美观要影响施工作业进行(四)建筑施工面临马路、住宅、厂区建筑物毗邻侧要随着建筑物升高加设安全立网防止杂物落保持美观文明(五)施工现场道路要尽量减少交叉且要宽、直、平保证车辆员安全通行施工现场平面管理的依据包括谁对施工现场的管理要求推荐回答:施工现场管理一般实施细则1 范围本细则适用于各项目经理部(车间)施工现场管理。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细则的引用而成为本细则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细则,然而,鼓励根据本规定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细则Q/YGS G 325.04—2002《施工现场管理标准》3 主管机构与分工3.1 公司工程管理部是施工现场综合管理部门,负责对各工程项目的施工现场总平面管理和对文明施工进行检查与监督。3.2 分公司(厂)施工管理部门会同项目工地生产(车间)办公室负责制订本单位工程项目施工现场总平面管理规划,项目工地生产(车间)部门具体组织实施,并将现场管理的实施情况及时向分公司生产科汇报。分公司生产管理部门汇集各项目施工管理情况定期向公司工程管理部汇报。4 管理内容与要求4.1 项目经理部应认真搞好施工现场管理,及时巡视检查并整改发现的问题;现场门头要设置公司的标志,并公示下列内容。4.1.1 项目现场设置“四牌一图”⑴、施工企业概况牌,其规格为高2m、宽3m,离地面距离1m。(附图)⑵、工程概况牌,其规格为高2m,宽度3m,离地面距离1m。(附图)⑶、质量方针目标牌,其规格为高2m,宽3m,离地面距离1m。(附图)⑷、健康、安全、环境方针牌,其规格为高2m,宽3m,离地面距离1m。(附图)⑸、施工总平面图,其规格为高2m,宽3m,离地面距离1m。(附图)4.1.2 施工总平面布置图,比例合适,内容齐全。4.1.3 项目现场“四牌一图”应固定设置在项目现场内主要进出口处,图牌处不乱扔堆杂物,保持清洁。4.2 施工总平面图管理4.2.1项目现场施工总平面图的主要内容⑴、标明已建及拟建的永久性房屋、构筑物、运输道路及循环走道。⑵、标明施工用的临时水管线、电力线和照明线、变压器及配电间、现场危险品及仓库的位置。⑶、土建工程还应标明:① 砼、砂浆搅拌机及塔吊、卷扬机、木工机械的平面位置。② 石灰膏、纸筋灰、粉煤灰储存池及构件、钢筋等位置。⑷、安装工程还应标明:①钢结构和油罐的铆焊预制场、压力容器的现场组焊场、工艺管线的管焊预制场、冷换或热设备的试压场区、阀门试压场区、电气和仪表的试验校验室、电气和仪表的预制场区。②施工平台、配电盘、水源点的平面位置。③施工机械的平面摆放位置及棚设,大型工装的现场摆放位置。④起重桅杆与卷扬机,锚坑与拖拉绳的平面位置,起重机索具的现场临时存放区。⑤大型塔器及设备进现场后平面摆放位置。⑥钢材(板材、型材、管材)、电线电缆等材料的现场存放区,预制的或顾客供货的成品,半成品放置区。⑸、标明生活区及行政设施的平面位置及其结构型式。⑹、其它应该标明的内容。4.2.2 项目现场布置的一般要求及原则⑴、尽量利用原有建筑物,也可以提前施工建筑物以提前使用;如仍满足不了需要,再建临时设施。⑵、结合现场实际情况进行统筹安排。①平面布置要适应施工生产的需要,并做到规模适宜、分区明显,顺序流畅,方便施工;②平面布置应设在正式工程的边缘,不得占用正式工程位置;③应靠近交通道路,以方便运输,减少修路成本;④平面布置要注意排洪,排渍,不得选用危害职工安全的场地。⑶、符合防火安全的要求。4.2.3 施工总平面图的管理要求⑴、施工总平面图的设计由项目技术部门负责设计,项目技术负责人审核,项目各部门会审后项目经理批准后实施。⑵、施工总平面的日常管理由项目工程部门负责,主管领导为项目分管生产的副经理。⑶、施工总平面图应随着项目施工的不同阶段按阶段计划进行调整、修改和补充,做到图实相符,并有见证资料。⑷、总平面图的设计要有质量管理意识。⑸、总平面图要求内容齐全,清晰醒目。4.3 项目现场场容管理标准4.3.1 施工现场“三通一平”管理标准⑴、施工用水。按施工平面布置图规定的位置,并加强管理,定期检查与维护,防止施工用水的跑、冒、滴、漏。⑵、施工用电。①、项目现场临时电力线路架空线必须设在专用电杆(水泥杆、木杆)上,严禁架设在树和脚手架上,架空线应装设横担和绝缘子,其规格、线间距、档距应符合架空线路要求。②、支线架设和现场照明。配电箱引入引出线应有套管,电线上进下出不混乱。大容量电箱上进线加滴水弯。支线绝缘好、无老化、破损和漏电,支线应沿墙或电杆架空敷设,并用绝缘子固定。过道电线可采用硬质护套管埋地并作标记,室外支线应用橡皮线架空,接头不受拉力并符合绝缘要求。现场照明一般采用220伏电压;危险、潮湿场所和金属容器内的照明及手持照明灯具,应采用符合要求安全电压。照明导线应用绝缘子固定,严禁使用花线或塑料胶质线,导线不得随地拖拉或绑在脚手架上,照明灯具的金属外壳必须接地或接零,单相回路内的照明开关箱必须装设漏电保护器,室外照明灯具距地面不得低于3m,室内距地面不得低2.4m,碘钨灯应固定架设,保证安全。③、电箱(配电箱、开关箱):电箱应有门、锁、色标和统一编号,电箱内开关电器必须完整无损,接地正确,各类接触装置灵敏可靠,绝缘良好,无积灰、杂物,箱体不得歪斜,电箱的安装高度和绝缘材料等均应符合规定,电箱内应设置漏电保护器,选用合理的额定漏电动作电流进行分级配合。配电箱内设总熔丝、分熔丝、分开关,动力和照明分别设置,开关电器应与配电线或开关箱一一对应配合,作分路设置,以确保专路专控,总开关电器与分路开关电器的预定值。动作整定值相适应,熔丝应和用电设备的实际负荷相匹配。金属外壳电箱应作接地或接零保护,开关箱与用电设备实行一机一闸一保险。⑶、施工道路。按施工平面布置图规定的道路走向和路面要求施工,路面要坚实平整,做到下雨不积水,雨后能通车。加强施工道路的日常管理,不得在施工道路上乱放材料、构件和其他杂品,保证施工道路的畅通;横跨施工道路的电力线路和管道要符合规定的高度,保证工程大件运输的通行。⑷、施工场地。要做到平整或基本平整,要有足够的排水沟道、保证足够的排雨水能力,做到雨天不积水或少积水,雨后马上可施工。加强施工场地上的材料、设备、构件、半成品等工程材料的有序管理,方便施工,提高工效。4.3.2 土建工程场容管理标准⑴、现场土建工程用材料堆放必须按施工平面布置图定置堆放,砂石材料、砖类按规定堆放整齐,怕潮、怕晒的材料必须按规定要求存放或入库保管。⑵、灰池要挂有标志牌,池口随用随清,渣脚不乱倒;砂子石子、砖类随用随清底脚;钢筋堆放必须按品种、规格堆放整齐,挂有标志牌,现场使用后多余的钢筋不得乱放,应及时清理归堆,结构阶段结束后,及时转移。⑶、现场制品、钢木门窗、铁器、砼构件、半成品和成品,要严格按指定位置堆放,堆放时必须按品种、规格分别堆放,还必须按制品的特性存放保管、无损坏,有收、发、存保管制度,砼构件堆放时,楞木垫头上下对齐、平稳,堆高不超12块。⑷、现场有条件的一般应设材料存放临时仓库和设备材料仓库,要符合封闭式要求,有专人负责管理。⑸、大模板必须成对面放稳,角度正确,严禁用钢模板铺垫道路;施工用的脚手架管、跳板、高凳、砖夹子等不得乱堆乱放,现场无散失、散落的扣件、配件等。⑹、混凝土砂浆的运输通道上和建筑物周边的落地灰和砂浆要每天坚持清除,施工现场的上碎砖头,也要坚持每天清除,保证作业场地的干净整洁。4.3.3 安装工程场容管理标准⑴、现场安装工程用材料、半成品、配件、通用设备、非标设备等应按施工平面布置图的指定位置进行定置堆放。各种材料、半成品、设备要做到有序排列,堆放整齐。⑵、进入安装现场的不同类别、不同规格、不同材质的钢材要分别堆放,摆放整齐,有标志移植、各种状态标识符合要求。防止混用或错用。⑶、设备到货开箱检查后,要重新将包装箱封闭好,防止雨水浸入。设备出库安装后,包装箱随机配件要退库,保证不丢件和施工现场的整洁、不零乱。⑷、阀门到货后,要分类别,分规格存放。阀门试压场地要设置三个区:未试压区、试压合格区、试压不合格区;每个区的阀门要分类别、分规格、整齐的排放。⑸、冷换设备试压区,要做到:冷换设备按规格大小排列,试压泵和试压管线,充洗管线排列整齐,方便使用,场地要挖好排水沟道,保证排水方便,场地不存水。⑹、施工用的脚手架管、架杆、跳板、高凳、扣件、配件枕木等不得乱堆乱放,现场无散失、散落的扣件、配件和枕木。⑺、现场安装用施工设备应按施工平面指定的位置放置。大型施工设备(如20t卷扬机)应搭设防雨棚,防雨棚要坚固、规矩、整齐、美观;电焊机要全部进电焊机房,电焊机房内配电线路整齐,无破损,闸刀开关盒要齐全,电焊机房地板平整、干净、无杂物;电焊机房外表无破损,油漆无脱落,门窗完整。⑻、电焊把线、小型电动工具的电源胶皮线、临时照明线、火焊的氧气带和乙炔带、临时供水的胶皮管等要做到摆放合理、相对集中、有序排列,禁止乱扯、乱拉和乱挂。电焊把线的胶皮要无破漏,禁止电焊把线与起重用钢丝绳交叉在一起。⑼、现场安装使用后多余的边角余料:能够使用的应该分类分规格摆放在现场的指定位置,并做好标记移植;无法再使用的应每天清理送入废料箱或指定位置,然后集中送到废料场。⑽、施工现场的电焊条头,药皮等应每天清扫,倒在指定的地方,保证施工现场的干净和整洁。⑾、现场班组休息室、工具房、氧气房和乙炔房,应按施工平面布置图的要求整齐排列,外表完整无破损,油漆无脱落,门帘完好玻璃无损坏。休息室内地板干净无尘土,工具用具摆放整齐;室内墙上工种操作规程,图表挂放整齐。4.4 项目现场临时设施搭设标准4.4.1 临时施工道路设计标准及要求⑴、临时道路(简易公路技术要求)⑵、修临时道路原则,可根据现场实际尽量就地取材,而且要考虑雨天是否行车,否则路修好下雨不能通车影响较大。⑶、路面要高于自然地面20cm,两侧路边要设置排水沟。4.4.2 施工现场设施设计标准及要求。⑴、料场场地地坪应比四周地坪略高,根据存放材料的不同种类设计不同的基础,同时应保证材料的装卸车和运输的方便。⑵、成品、半成品堆放场应在施工区域布置。⑶、电焊机应全部放进电焊机房内,其它电动设备和机械设备应搭设防雨棚。新制作电焊机房、工具房必须按照工程管理部统一规定的图纸制作(见图例:电焊机房、工具房)。4.4.3 施工现场临时供水和排水标准及要求。⑴、供水管线优先采用环形管网布置,主干线一般不宜小于φ45,采用埋地敷设或明设。采用埋地敷设时,深度要在冻土层以下,且不小于50cm,管线采用焊管沥青防腐、计量表、阀井、池齐全。⑵、排水优先采用明沟,必要时可埋设砼管或铸铁管、坡度在5‰~8‰,排放地点要符合市政环卫有关要求。⑶、安装工程用水。试压用水;管线及设备试压,一般是以容积大小来计算,乘以损耗系数。损耗系数一般为1.15,由于在试压过程中工期要求较紧。管径的选择和水的流速,要满足一定时间内流量的需要。4.4.4 施工现场临时供电设计标准及要求⑴、高压配电应符合GBJ282-84的要求,变电间应选择在场地一角的安全处,防雷、雨设施齐全。⑵、电力线路敷设以架空线为好,若采用电缆应埋入地下。铺黄砂用红砖履盖后再回填土至平地坪。沿走向打好红白色的标志桩或填写隐蔽工程记录表明平面位置,架空线应设在道路或围墙的一侧。⑶、选择电源必须考虑的因素。①要根据工程的工程量与进度安排要求;②各施工阶段电力的需用量;③施工现场占地面积大不;④用电设备在现场分布及距电源靠近情况;⑤现有电器设备情况。4.4.5 钢平台的铺设要求⑴、钢平台应以φ273螺纹钢管操平后,铺设δ=14—18mm的碳钢板,上层φ273螺纹钢管的间距在1m~1.5m之间。⑵、型钢平台根据工程的具体要求,可设计钢管平台、槽钢平台和工字钢平台。⑶、平台所在地坪及平台周围5—8m范围的地坪应作压实处理,此部分的地坪应略高于其它处的地坪。4.5 场容管理管理其他规定。4.1.1 项目经理部应结合施工条件,按照施工方案和施工进度计划的要求,认真进行施工平面图的规划、设计、布置、使用,并按施工的不同时间分段实施并随时修订和管理。4.1.2 施工现场要妥善加以维护,应根据施工期限的长短和施工场所地理位置的要求设置临时或半永久性围墙。4.1.3 施工现场应保持秩序,在指定地点堆放垃圾,每日进行清理。4.1.4 施工现场应消除粉尘,减少噪音。4.1.5 施工现场应设置必要的告示和标志,进行必要的绿化布置。4.6 项目现场其他系统标志标准4.6.1 办公室标志:办公室职能部门和岗位名称标牌要统一制作为300mmⅹ120mm,镶嵌在办公室门正上方或作为侧牌悬挂于门边;4.6.2 项目组织机构图:悬挂于施工现场会议室或项目经理办公室,规格为.6.3 质量保证体系图:悬挂于施工现场会议室或质量部门办公室,规格为.6.4 工程技术管理体系图:悬挂于施工现场会议室或技术部门办公室,规格为.6.5 安全管理网络图:悬挂于施工现场会议室或安全部门办公室,规格为.6.6 管理(岗位)职责:悬挂于相关管理人员办公室,规格为:400×520mm;4.6.7 班组作业人员岗位责任制悬挂于相关工程队(班组)办公室或休息室,规格为:400×520mm;4.6.8 天气情况记录表:悬挂于施工现场会议室或工程管理部门办公室,规格为.6.9 施工计划进度表:悬挂于施工现场会议室或工程管理部门办公室,规格为.6.10 设备铭牌、安全操作规程牌等见《施工现场设备管理实施细则》中的具体规定;4.6.11 其他安全标志见《施工现场安全生产管理实施细则》中的具体规定。施工现场办公区、生活区卫生管理实施细则1 范围为了规范和加强公司施工现场办公区、生活区卫生标准化管理,预防和减少事故、污染,保障员工的身心健康和环境卫生,制定本实施细则。本细则规定了现场办公区、生活区卫生标准化管理的职责、管理内容及要求。本细则适用于公司所属各项目经理部和分包单位。2 职责分公司、项目部和各分包单位制定和完善现场环境卫生管理责任制度,建立管理网络,明确办公区域、生活区域卫生具体管理责任人,加强日常的检查和评定,确保环境卫生良好。3 办公区卫生管理3.1办公设施必须符合施工组织设计要求,并建立健全各项卫生管理制度,有专(兼)职人员负责管理。3.2办公设施布置,应当符合规范性结构的要求,环境应保持整洁,无垃圾和污水。3.3 办公室内做到干净整洁,门窗完好,墙壁无灰尘,各种办公用具整齐干净,四壁、顶棚、灯具无尘土、蛛网,地面干净、无痰迹和烟头纸屑、无杂物堆积,无蚊蝇、无鼠迹。办公室内不能存放与办公无关的物品。每天上班前要对办公室进行清洁卫生,门窗玻璃、灯具每周清洁一次,做到光亮、整洁。3.4 办公区域内各种标牌应保持完整、清晰、清洁。3.5 办公区域要做到“六无”、“六净”。即无人畜粪便、无垃圾污物、无砖头瓦砾、无纸屑果皮、无坑洼污水、无杂草丛生;墙根净、电杆净、绿篱树根净、花池净、宣传栏下净、下水道口净。3.6 办公室卫生一天打扫一次,办公区室外卫生每周至少清扫一次,并采用撒水清扫,减少扬灰。3.7走廊、楼梯、栏杆、楼道、痰盂、垃圾桶要每天清洁一次,做到无灰尘、烟头、痰迹,保持清洁卫生。3.8设置符合卫生标准的卫生间,并落实专人保洁,做到清洁卫生。每天至少打扫一次,做到干净、整洁,无溢水、无污物、无异味。3.9办公区域必须统一规划设置垃圾箱,并做到集中分类堆放,及时清运。做到定期清理,并进行喷药消毒,防止蚊蝇滋生。3.10 大量植树、种草,改善环境,减少土壤裸露和尘土飞扬。4 生活区卫生管理4.1 职工宿舍门窗齐全、牢固、无破损,室内无乱接电线、无禁用电器。 宿舍内应安置标准床铺,每间标准房间就寝人员不得超过八人。4.2室内卫生要实行“九统一”:即铺面平整、被子枕头摆放统一,衣帽等物品挂放统一,鞋子放在床下要摆放整齐统一,桌柜上面摆放物品要统一,小凳、脸盆、牙具、毛巾等放置要统一。床单、被褥干净,室内物品、墙壁无乱贴乱画,顶棚无蛛网,灯具和悬挂物无灰尘,玻璃明亮,地面干净、无痰迹和废纸等脏物,室内通风良好、无异味、无蚊蝇、无鼠迹。4.3人人做到“六不”: 不随地吐痰,不乱扔赃物,不乱画乱挂,不乱堆乱放,不乱扔烟头、纸屑、果皮(核)和造成白色污染的一次性餐具、塑料等废弃物,不乱倒有毒物品,不损坏花草树木。4.4 卫生间、浴池要有专人进行管理和保洁,保持设施完好,保持清洁,无异味、无蝇蛆,无乱涂乱画、乱扔乱倒现象,有防蝇和照明设备。要每天至少打扫一次,做到干净、整洁,无异味,要定期消毒。4.5 浴池应保持通风并每天打扫一次。做到排水通畅、无漏水、跑水现象。地面应做防滑处理,防止人员摔倒。4.6 生活区统一规划设置垃圾箱,分类堆放,做到定期清理,并进行喷药消毒,防止蚊蝇滋生。5 食堂卫生管理5.1 食堂的设置应当远离厕所、垃圾场(箱)及其他产生有毒有害物质的场所。5.2 各项食堂卫生管理制度应按项目部门管理职责的要求,统一悬挂上墙,其标准样式亦按部门管理职责规定执行。5.3 炊事人员要严格执行《食品卫生法》和《食品卫生‘五四’制度》。工作人员必须有健康证方可上岗,有乙肝等传染性疾病必须调离工作岗位。上班人员在上班时间,必须穿戴白色的工作服、工作帽。5.4 炊具设备卫生5.4.1盛放生、熟、荤、素食品的用具要严格分开,摆放整齐,加工生、熟食品的菜墩、刀具要有明确标志;餐具使用前要经常消毒,保持用具整洁、干净,做到清洁卫生、专人负责。5.4.2 食堂所用的操作台、货物架、各类粥、汤桶、淘米、洗碗盆等要保持清洁无灰尘、无油污;洗菜池、筐等要无泥沙、无脏垢、无异味。5.4.3盛装食品所用盆、盘等餐具和生产加工部门的加工用具要生熟分开,各种盛具均保持干净、清洁,不得直接落地。5.4.4冰箱、冰柜、冷库要按类存放、生熟分开,有明确标志,保持清洁无异味,箱、柜、库内物品要摆放整齐有序,发现有腐烂、变质、超期储存的食品要及时处理。5.4.5 饭厅要做到饭前、饭后将地面清扫一次,操作间要清扫冲洗一次,保持地面清洁、无果批、纸屑、烟头、痰迹。水池清洁无杂物、排水管道通常,门窗玻璃每周擦一次,做到墙壁、门窗、玻璃、灯具干净。5.5 环境卫生5.5.1保持食堂内环境整洁,有"三防"措施,室内无苍蝇、无蟑螂、无鼠迹。5.5.2食堂室内外卫生要分片包干,落实责任到人,明确任务。5.5.3要坚持做到:墙壁、屋顶经常清扫无黑垢、油污、蛛网;门窗干净明亮;纱窗完好,无灰尘油垢,电扇、炊具、售食窗口要清洁明亮。5.5.4厨房操作间卫生要求责任到人,做到每餐操作完毕要及时擦亮灶台、用具、加工设备,清扫地面,保持沟道畅通,无杂物、无积水,并设有防鼠设施。5.5.5食堂要坚持每周大扫除一次,做到地面、瓷砖、用具见本色。5.6个人卫生5.6.1炊管人员要保持身体健康,有健康证。搞好个人卫生,做到四勤:勤洗澡、勤理发、勤剪指甲、勤洗工作服。5.6.2工作人员上岗时必须穿戴整齐干净的工作衣、帽、围裙,操作和出售食品时不准戴戒指,不准涂指甲油、口红。5.6.3在食堂操作间、卖饭间、库房、餐厅内不准吸烟,不准随地吐痰,不准面对食品打喷嚏、咳嗽;做到开饭前洗手,不准穿工作服大、小便,便后要洗手。5.6.4严禁穿裤头、背心拖鞋上班,严禁打赤膊操作。5.7 采购人员采购各种食品时,注意把好食品的质量关,要保证食品的新鲜,不变霉、不变质,以防事物中毒。5.8 各种蔬菜等食品必须清洗干净,先洗后切,防止食物营养成分流失,餐具每天必须进行高温灭菌消毒。5.9 厨房工作人员必须适当维持买饭买菜时的秩序,树立员工自觉排队打饭、打菜的习惯。5.10 为了保证厨房和餐厅的卫生,各位员工大力支持厨房的工作,吃饭主动交纳饭票,饭吃多少打多少,不要浪费粮食,一旦有吃剩的饭、菜,必须倒入剩饭剩菜桶内,以保持餐厅内外的环境卫生。5.11 要保证开水供应,无跑、冒、漏水现象,开水房地面每天清扫一次,保持卫生。附录:卫生“五四”制度一、由原料到成品实行“四不”制度o 采购员不买腐烂变质的原料;o 保管检验员不收腐烂变质的原料;o 加工人员不用腐烂变质的原料;o 服务员不卖腐烂变质的商品。二、成品(食物)存放实行“四隔离”o 生与熟隔离;o 成品与半成品隔离;o 食品杂物与药物隔离;o 食品与天然冰隔离。三、用(食)具实行“四过关”一洗,二刷,三冲,四消毒(蒸汽或煮沸或消毒液)。四、环境卫生采取“四定”办法定人,定物,定时间,定质量,划片分工,包干负责。五、个人卫生做到“四勤”勤洗手剪指甲;勤洗澡理发;勤洗鞋帽;勤换洗工作服。分享至 :
下一篇:上一篇:相关文章相关帖子--施工现场对场地的要求有哪些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施工现场水泥堆放要求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