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规划考研快提没windows无法完成提取扣少分

从准备考研到复试结束的日子里的一些感慨
复试结束了,今天上午体检完了,来谈谈这段路程的感慨吧,一直就想写些什么,从准备初试阶段的迷茫、困惑、挫折等到初试完的感想,还有出了分数的想法,以及复试的经验等等,今天来总结个详细吧。
从2015年3月份开始准备考研的,那个时候不是很紧张,但是出于大三下学期,像数据库啊、微机、软工、交换等课程还是比较重要的,但我上课的时候基本都不听,都是一边上课一边带着耳机听张宇的高数讲解,那个时候我也没怎么看全书,觉得好难啊,我还是先听视频课吧,然后就一边做笔记一边刷刷刷的看完了视频。英语用的是图书馆借的一本真题,基本上一天一两篇,背单词用的是“不背单词”的软件,我觉得这个软件非常好,是我用过的最好的背单词的软件,它有各种方式来解释单词和用法,反正很好用。在暑假之前,基本上也就这样了。暑假7月份先回家了两个星期不到,大概10天的样子,然后就回学校了,继续准备考研。这时候开始了专业课的学习,也开始了全书的学习,我看专业课很快,尤其是计网和OS,很快一本书就看完了也做完了选择题和部分问答题,后来问答题好多啊,懒得做。。。也是想第二遍的时候用问答题来检测一下究竟复习的怎么样。
全书看的十分艰难。。。。再我没看第二遍之前,高数简直一塌糊涂。。。。尤其是前面的定理部分。。。。英语暂时就放了放,我那本借的真题书做完了,也就是在背背单词什么的。英语单词我一直在背,不过后来没有用软件了,因为用软件背只能跟着软件的节奏走,太慢了,一次20个花很长时间,事实上有很多重复的,也有早就会背的,我用小册子背的,本来兴致冲冲的买了一本新东方的绿皮的乱序版单词书,后来我拿它当字典都烦,连第二个单元都没背下去。。。。小册子实在太方便了,什么时候什么地点都能背。说到作息问题,我其实很懒。。。我从来没有像别人那样早上67点就起床去图书馆看书,我一般都是早上9点到图书馆,是不是赖个床什么的,所以分也很低。。。
我大概9月份看完全书的第一遍,然后边做660题边看了第二遍,660真是个好东西,有基础有难题,真正把660做好了非常有帮助,加上我第二遍看的以前做了标记的题和每章课题的讲解,我觉得第二遍下来后我的数学提高了好多,神一样的进步,我以前看到有人说暑假结束后数学就没有什么提高的空间了,在这里我只想说狗屁,只要你想什么时候都能有巨大的改变!当然如果是11月份了,那心态就不允许了。。。。
我看全书第二遍用了一个月的时间,大概10月中旬的时候我才看完,这段时间主要就是数学,连专业课都被我撇下了,我也很紧张,我终于看完数学后就迫不及待的拿起“政治”?NO,专业课第二遍,政治这东西,我早早的就没有考虑过它,我甚至想最后一个月再看吧,正好背完就考试,实际上我就是最后一个月才看的,但是几乎没背完。。。而且分数极低。。。。
专业课我也差不多忘光了,一些需要记忆的部分也模糊了很多,大约也是花了一个月左右的时间吧,又重新看了一遍专业课,期间也在做数学试卷、真题之类的,这样就到看11月份中了,终于要开始看政治了吗?刚开始的时候我还看一遍肖秀荣的讲解再看对应的大纲,这样速度真是太慢了。。。这样也就坚持了几天吧,连马哲的部分都没看完,然后只看肖秀荣。。再然后,连这个都不想看了,马哲还是没有结束。。。我买了一本风中劲草的知识重点,就是里面各种各样的横线背景色的书,只专心的背这个,看不懂得地方就看一下肖的讲解,那时候已经快考试了,飞快的过了一遍,几乎没怎么背,想靠着我的瞬间记忆pass过去,然后飞快的做真题的选择题,答题也没怎么看。考试还剩十多天的时候,我也开始急着背英语作文了,英语作文之前就没怎么写过,买了一本高教的黄皮的小作文册子,还不错,文笔和内容都挺好的,有一篇小作文,考试考到了,以通知的形式,我背过了,而且我英语作文都是先在草稿纸上写一遍,改好了之后再誊到答题纸上的,所以卷面、文笔都很好,但是生在帝都这个坑货的地方,写再好也拉不开,照样扣了不少分,6.5+13,这样的分数,满分好像是10+20,哎,我真的觉得写得挺好的,而且我英语考完对过答案,也觉得考的挺好的,客观题就扣了8.5分的样子,结果居然就77分,不得不说帝都真是严格啊!
政治考试前,我在宾馆的那天晚上才背的肖4,才勉强做完了,我是尽力去背了,晚上有人说有考研机构有内部消息,都给了大题的主要考点了,但是没多少人相信,我就算又重点看了一下,但还是不行。我政治就56分,答题的时候,我先看了大题,哇塞,居然跟昨晚看到的考点几乎一模一样!但是我感觉我上了考场之后就脑子一片空白!明明我几分钟前还看过的呢!就是一点都想不起来的那样!!!真的,政治就是这种感觉,答题的时候完全就是扯,把材料变着法的抄一遍,背过的完全空白!。。。。。。。哎,政治我真是一点天赋都没有啊!从初中开始就这样,我真是太讨厌政治了!然后晚上就知道政治泄题的事了。。。。。
英语我觉得我真的考的挺好的,英语不难,阅读题好像就错了2个还是3个,忘了。。。但作文真是扣了不少。。。。。
数学啊,今天的数学真的是好难啊!而且我的策略做的不好,后面的概率题其实不难,但是我有种盲目的自信,也不知道怎么了,我就一定要卡在高数的题上,我一定要解出来!结果概率最后一道大题没有做啊!还有线性代数的一道大题没有做,线代有道题也是很难的,还有道题我差不多做出来了,但是坑坑巴巴的,改了好多次。。。。可以说数学的选择题我做的结果还好,可以说是我的运气好吧,我懵的都对。。。有两题都是懵的,都对!之后对其他人来说错了4个左右的选择题我就错了1个。。。不得不说实在太运气了!但我的填空题就没这么好运了。。。居然错了3个!我高数的大题还好,会的几乎都对,没写的几乎别人都不会。。。反正就是这个让我没时间写完概率。。我本来想的好好的,剩30分钟写完空的题,但是越做越慌。。。
专业课863,怎么说呢,中科院自己出的题,含着泪也要写完。。。
选择题占了60%。。大题有两题编程题,我本来以为不考408数据结构的部分就会少很多,但是我实在太天真了,虽然863的大纲上写着各科均分,但是实际根本不是啊,两道编程题,操!而且整个试卷题目奇怪的很!没有办法按照各个知识点拿分,尤其是一个OS的题,要你分析文件从读取之后的整个动作!!!我操!一个大题居然这么扯!根本就不会好吗,我尽力扯了好吗!然后结果是100分。。。。
好了,整个初试的过程就是这样了,初试成绩在2月18号9点出来的,56-77-101-100=334,代表一段过程的结束!我后来一直担心我的政治过不了线!哈哈哈,结果是国家线按数学来,就56分吧好像,政治就39分左右的样子,然后软件所按照国家线来,总分是290,啊哈哈哈!应该说毫不意外的进入了复试,在复试的31个人中排13名的样子,在报考软工中心的5个人中排第二!
-------------------这里是分割线--------------------
准备复试了,我早就知道复试有笔试+机试+面试三个部分,面试还要PPT展示,要英语自我介绍,重点是项目经历和研究生展望。我从2月18号,也就是出了分数之后我就开始准备机试了,刷王道的九度OJ上的各个学校机试的题目,总共100多道吧,到复试前我只刷了6、70左右,有时候太懒,我勤快的时候一天可以不干其他事,专心刷OJ,一天能刷十几道题,但是我卡过机会,有些很难的题我看了别人的代码也不明白,就不想继续,就卡在哪儿,然后接下里的几天都不去碰不去刷题,要不然我的计划里早就刷完了这一百道题了。3月22号报道,23号笔试+机试+面试,笔试两小时,机试1小时两道题,面试一个人15分钟左右。我20号左右又看了一遍4本专业课,然后到处翻了翻数据库、软工、编译,详细的看了一遍C++的语法,但是,呜呜呜,没有用!!!根本就没法准备!C组软工和人机的笔试题实在太变态了!准备了也没用,还是不会做!
笔试内容:
前10个选择题,一题3分,有数据结合、OS、C++、计组、计网,但都不是常见的考点,我要记录下我还记得的题目:
1、C++,指向int&型指针的数组&int&*(int&*P[20])之类的,我操!我才在牛客堂上做C++的时候碰到了,反正我看C长的挺像的我就选了C,应该是对的
2、对实数排序,要稳定的,选哪种算法。有直接插入、基数排序、堆排序、快排。我明明刚看过的,但是我把直接插入和选择排序弄混了,我以为直接插入排序是不稳定的,其实他是稳定的!基数排序不适用与浮点数,这个我才看到的,然后我一直在纠结到底是堆排序还是快排。。。。。
3、以太网连接到Internet用到了哪种协议?Excuse&Me???选项有HDLC,ARP,UDP,TCP,我选了UDP,不知道对不对
4、阶码、尾数长度和精确度、范围的题目,比较简单,是个人都会
5、给先序、中序的序列,求后序的序列,也比较简单
6、给排序的各个步骤,问是哪种排序方式,答案是快排
7、其他的不记得了,题目和序号对不上,就这样了。。。
二.问答题,一题5分,共5题
1、解释人机交互和用户界面的概念,给出GUI和WIMP的英文全称,想象未来用户界面的样子。。。。(卧槽?你特马在逗我吗?)
2、Cdcall,stdcall,fastcall是什么,哪个的参数可以不确定?(这什么玩意,题目都看不懂)
3、如果在你查询某条记录的时候你不希望有别的用户进行修改,你会怎么做?用SQL写出语句。
我的理解是对这条记录所在的表进行授权,只赋予查询的权限
Grant&select&on&table&nameXXX&to&moumou(username)
4、用锁和信号量实现P1~Pn个进程之间的互斥访问,并且不会出现无限等待的情况
5、忘了。。。。
三、大题,共3题,一题15分
1、解释分布式系统,说出分布式系统的用处,什么什么的......
2、解释云计算,写出云计算的服务有哪些(又一个卧槽!)
3、在大数据的今天,视频的上传量达到每小时700h,这么多的视频我们不可能看得完,你要想出什么方法来快速找到感兴趣的视频?还有一小问是什么来着???
C组的人都来欢乐的补充吧!
------------------我是华丽丽的分割线------------------
到机试了,找学长的机位,学长人特别好,说你想什么时候开始就什么时候计时,我就先试了试键盘手感,内心吐槽了一下,看了看机试题,两题,觉得不难,心里有底了,就开始了。
机试1h,两题,都不难。
1、第一题是链表的题目,给一串链表节点,再给个n,要从后开始删掉第n个节点,输出剩下的链表。
可以自己写测试用例,没有给链表节点总数,如果考虑性能的话要一遍遍历的时候就删除节点,那么就要用到快慢指针了,两个指针间隔n个,快指针到链表尾节点时慢节点正好就是要删除的节点。
2、最大子序列问题。动态规划,类似最大子序列的和,但是这个题目是最大子序列的积,特别要注意的是负数!比如说测试用例是-2、1、-4、3,那么应该输出24。
&&&&1h结束后,学长打印代码,并且要你解释思路,没有AC不要紧的,大体思路正确也可以,人工判题还是不错的。
--------------再来,我是华丽丽的分割线---------------
下午面试了,我排第五个,1点开始,大概两点就轮到我了,先进去翻PPT讲,我那个紧张的,原本准备时候的说辞压根没用上,前几页几秒就翻过去了,就快到项目介绍了,我心里想我不会要讲这么少这么短吧,然后讲项目经历的时候慢慢镇定下来了,就能炫耀的就炫呗,反正也没其他机会BB了。讲PPT的阶段老师们不会打断你,讲完后,有个老师说翻到项目经历的部分,慢慢问,问干什么的,然后你再说是怎么弄得,以及弄得心得体会什么的,不用担心在讲PPT的时候说了一遍了,因为不管说没说他们都会再问一遍的,有个哥们就是这样,做的云计算的,PPT说了许多,然后老师根本就没听,又问了一遍。。。我听其他人说别的组的老师是哪里不会问哪里,我觉得软工的老师还是蛮好的,不会很严厉的面。然后大概是看了我书面版的自我介绍吧,有感兴趣的方向什么的,我说我喜欢数据库或数据挖掘的方向,叶丹老师说我们没有数据库方向的,然后我立马说数据挖掘,然后老师说那你看过这方面的书吗?其实她还没问完我就猜到她要问这个,可惜啊就算猜到也没有,还是回答暂时没有看过啊!!因为我在实习,老师问哪你毕设什么时候做,我说晚上和周末的时间,又问毕设是什么,也没有详细问了。最后一个女老师说,please&introduce&youself&,&briefly!特别强调了briefly,我楞了一下,我的小世界又瞎转了,我想我不是讲PPT的时候差不读自我介绍了吗?反正我像个白痴一样傻站了一会,想了想我之前准备的英语介绍,然后就背了。。。也就说了十句话左右的样子,中间还卡壳了,我说了一句wait&for&a&minute........然后才说的,有些紧张,不过我觉得英语老师应该不是看流畅度,而是看口语的发音什么的,我发音还是不错的,我自己这么觉得(允许我小小的自恋一下。。)然后我大概呆了15-20分钟就出来了。。。。吓死宝宝了。。。
------------------分割线结束了------------------
等通知吧,因为我们组有一位人机的已经在实验室干活的妹子,5点多就有内部消息说结果出来了,反正软工学硕是要淘汰2个人的,然后她说老师明确表示是淘汰两个男生,所以我暂时就放心了。。希望吧!加油吧!等待吧!期盼是真的!
到这里就结束了,我的一年多的时间!接下来是一个新的开始!
啰嗦了这么多,接下来要更加好好的努力才行!!!
参考知识库
* 以上用户言论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CSDN网站的观点或立场
访问:4246次
排名:千里之外
原创:72篇规划快题难在哪?考研快题138分且已经在设计院攻读硕士的来聊聊_城市规划吧_百度贴吧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成为超级会员,使用一键签到本月漏签0次!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连续签到:天&&累计签到:天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关注:31,143贴子:
规划快题难在哪?考研快题138分且已经在设计院攻读硕士的来聊聊收藏
从去年准备备考东大开始,在当年的3、4月份就已经着手学习快题了,在后面还跑到东大去听快题周,也有幸找到了东大的王承慧教授,刘博敏教授还有孙世界教授看了我当时画的快题,并简单提点了一些,再然后我还就着关系让安徽城建规划设计院占工帮我看快题也给我了很多建议,最终让我在考研前个把星期才开始明白规划的快题设计深层含义,那时候我觉得我才刚刚撬开规划快题中设计的大门,并最终在考研快题这一科目上拿到了138分的好成绩,再后来我在东大规划院与空间研究生攻读硕士,受到老师们的影响,我才开始逐渐掌握规划快题的设计思路与空间设计背后的社会逻辑。再次给大家分享一下我学快题的过程并评述一下目前的很多快题机构的优缺点:
西门子为珠海量身打造先进,环保的绿色智能交通管理系统(TMS).西门子将绿色交通理念与交通管理融为一体,智能疏导交通,减少拥堵.
1. 规划快题与手绘的关系:(有好处但是不大)我并没有学过手绘直接上的快题班,在后面的学习结果来看,手绘对我学规划快题来说并无大作用,因为规划快题用到的手绘技巧并不多,不需要过多马克笔来回刷树层,也不用掌握精准的建筑透视技巧,更不用花一天时间画一个繁琐冗长的城市效果图,最多学会的应该是线条,而线条在规划快题平面图的练习中可以不断提高,这也是为什么学过手绘的人和没有学过手绘的人第一次画规划平面图并无大的区别。我前面就是几乎自己抄了十几张快题,表达效果和学过手绘并无大的区别了,所以我觉得手绘在大一大二学一学,能够在学校社团以及课程设计上面混得开,对于要考研的人来说,不如直接来抄十几幅快题效率高。
2.什么时候报班比较合适:(寒假+暑假两次比较合适)俗话说笨鸟先飞,多学一次肯定比不学来的好,事实也证明一个考研科目的系统性学习是没有办法在一期十几天里面学会掌握并应用的,而且在寒假学过的同学在暑假表现就显得比较抢眼,也比较自信。这是其一;另外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快题设计里面画的东西并不是简单的一些结构清晰好看,表达漂亮精彩,设计优美流畅等等艺术审美来判断的。还有很多的城市空间发展逻辑在里面,这些东西需要漫长的时间积累理解和运用,所以保险起见应该提前准备快题,多画,勤思考,多问人。
3. 如何判断辅导班的合适与否:(看老师评图+学员反馈+老师成绩+课表合理度)在这什么都可以造假的年代,只有本事不能作假,只有让你现场来几下就看出来真是水准了,所以选择辅导班首先应该去看老师如何点评规划快题(其实这个初学者也不懂点评的好坏,我后面再补充),再就是参考学员的反馈,再就是看老师成绩和课表,其实最后两项的影响因子不大,因为考得好的人不一定会教,会教的人不一定就考得好,一次的成绩不能说明全部,但是还是能说明一些能力,所有这个因素还是可以拿来参考的;再就是课表合理度,关于课表的合理度首先判断有没有总归和控规这一内容,无论报考院校是不是考察总规和控规,学快题这两个内容一定不能少,因为从学校老师和设计院的工程师来看,总控规是快题的理论设计依据。其次判断是否合理完善的安排了学习内容,从理论讲解,到快题制图到快题点评,到修改是否有合理的流程与组织?最后看师生比,从我学快题来看,一个老师最多最多能够带10个人,也就是说20个人的班级必须要两个老师以上方能细致的点评和修改。以上是一个辅导班的基本判断。
4.是否选择报考院校周边的辅导班:(不一定,看辅导班老师水准)报考院校周边的辅导班大多是院校的研究生,所以基本应该了解一些院校的考研信息,但是这个不足以作为报考辅导班的决定因素,因为这个辅导班的老师并不一定就是快题设计水准高,有的甚至都不知道控规的基本规范,也不清楚空间规划的基本逻辑就辅导快题,这样的辅导班无非就是找各种图面美观各种关系好看与否,不会从理性的角度判断是否符合空间设计的理论基础,你说美,你说好看,你说结构清晰,理由?根据?判断依据?这些都是在空间设计理论下的一个外在空间表达层面内容,并不是快题设计的核心内容。在社会层面,开发商角度,使用者角度和政府角度不同角度综合考虑问题才是一个较为合理的理性的空间规划设计。所以我觉得可以没事讨好关系加上报考研院校的学长学姐的QQ微信,没事发个红包节日问候一下,然后偷偷寻找一个合适的能够系统教学的辅导班就更加讨巧了,好比让一个同济的教授和一个普通学校的老师选择一个指导你来复习考研,你会选择谁?道理是差不多的。当然,如果报考院校周边辅导班的老师能力可以,自然是推荐不过了。
5.如何判断辅导班老师点评快题水准:(系统的空间设计思维逻辑 VS 注重联系、丰富、表达、结构)因为很多同学没有快题设计的基础,所以也就无法判断一个老师点评快题是否是比较有扎实设计水准的人,在这里我结合我考研的学习经历与在与几位东大教授的交流还有与设计院工程师们交谈的经验给大家罗列一些简单的判断依据:① 有没有注重交通规划?没有交通的规划就不是一个规划设计,对于规划而言,交通始终伴随着规划的发展,所以解决空间发展的问题交通层面是一定要考的。有很多研究生点评快题始终在建筑上面堆砌切割,地块内各种组织,却始终不怎么考虑交通层面的问题,最后随便画一个扭来扭曲的道路胡乱塞,切割划分的地块也是奇奇怪怪,完全不合理,不符合用地出让和开发的基本要求。② 是否有总控规思维?高校考察的快题无非是总、控、详规、还有城市设计。无论哪一个类型都不可能逃脱总规和控规的逻辑思维;城市区域空间结构、地块价值利用、道路系统规划、生态环境保护、经济文化发展、地块发展矛盾策划都逃不掉总规和控规的影响。所以,点评和绘画快题都应该有个总规控规的逻辑思维,比如道路线性是否科学合理而不是好看故意扭来扭去;比如城市功能是否与周边协调而不是自己自我做中心;比如用地划分是否经济合理而不是为了图面丰富画的奇奇怪怪,比如是否发挥出了最大化的土地价值协调了各方利益而不是仅仅营造了空间丰富精彩等等。③ 是否关注快题设计背后的社会经济结构?规划不同于景观,也与建筑设计有区别,规划综合考虑的除了空间使用这本身的感觉之外,还要关注空间地块的社会文化经济发展问题,对于这个层面的内容,我相信大多数研究生是没有建构起来一个清晰的概念的,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人点评快题都是在谈图面谈美学谈空间本身谈地块所谓的结构,不谈空间设计所蕴藏的社会逻辑,不谈地块去周边区域的空间结构,比如:很多人喜欢自己在地块中心做一个商业广场,而商业是要注重商业界面展示的,除了地块综合体和商业街之外,并没有多少在地块中心做大商业广场,内聚的商业广场显然是不利于商业开发。也有很多人喜欢画各种商务办公大楼,无论交通区位和地块所处社会背景都做,请问,上海的陆家嘴在哪个地方都能做吗?还有很多人喜欢各种轴线乱射,为了所谓结构强行拉各种功能空间联系,你看过人家小区打开大门让你直通走过去到另外一边商业街区吗?更有很多人喜欢各种地块拐角开轴线,地块交叉口的经济价值区位和城市道路界面的展示都决定了很少在交叉口开大轴线,这个无论在实际方案还是规划设计总图里面都非常少见,为什么依然有很多研究生乐此不疲的推荐?甚至看到了在只在地块内部不停的做结构,做联系,却始终不考虑地块所处属于城市片区一部分,应该将地块结合周边综合考虑交通、空间、功能、形态、生态等的建构。④ 是否跳出个人审美来谈空间表达?对于空间表达包含,建筑组合形态、空间群体布局、环境艺术表现、交通组织网络、功能组团联系等等,这些都依托于前期合理的分析之后才落得空间,这时候就是我们所谓的快题表达了;关于这一点其实也就不是规划最核心的内容,因为这一部分的内容并没有一个合理的理性标准与评判,有人认为流线型的建筑组合美,有人认为建筑切割出来好看,还有人为屋顶上堆来堆去的丰富,这些都是不同的人所表现的不同审美观点,至于快题结构清晰很多人也就是在地块找几个节点联系一下就是结构清晰,那这个结构存在合理与否?或者说有人说另一个节点联系一下构建一个网络也清晰?所以对于这种表达是一种个人审美角度下的主观表达,并不是快题设计这样做就是好。但问题是,目前绝大多数在评述快题都是在这个角度来看快题的,无非重新组合一下建筑丰富点,或者把节点突出以下,然后在做去强化各个组团联系,最后构建一个所谓的地块结构,来一句结构清晰。所以对于忽视空间区域发展观的地块独自去讨论结构仅仅是一个图面表达层面内容,和马克笔表达并无二致。所以,目前觉得很多人考上了去教快题无非也就是觉得掌握了这个层面内容,谈空间组团联系,谈地块结构,谈一些基本的周边功能考虑,谈各种空间节点处理手法这些套路内容。其实这个不足以来教授系统的快题设计的。他可以作为你快题设计完成之后图面效果的指导者,而不是规划设计的引导者。
以上,是我结合我自己的考研快题和在设计院工作的经历简单的说了一下如何评判一个研究生老师是否正真的在从规划角度点评和认知快速设计。关于这一点还请各位考生擦亮双眼,认真辨别。
最后我还想简单聊一聊我们考研快题学习心态和方法的事儿,有两种心态都不可取;一种认为快题很简单,十几天学个套路就行,另一种认为很难,空间背后的社会经济结构太复杂怎么学都不学不会。其实这两者都是极端。很简单的想,6小时内能做到一个系统的考虑地块发展的机遇问题与矛盾的同学尖子生毕竟还是很少,所以很长时间内大多数是兼顾了设计理论和表达基础,这也是为啥有人画的好看的也能得到可观的分数,有人表达很不好但是设计合理也能得到可观的分数,但是如果想要一个正真意义的高分估计就得两者适当兼顾一下了~
如果初学者开始去学快题,教授们给的经验和设计院工程师给的建议以及我自身学习经验来看,首先要掌握城市不同地块的空间形态特征,分析内在的空间设计逻辑,比如学校的形态有轴线,为什么有轴线?有什么含义?又比如城市中心区路网密度大,为什么路网密度大,中心区形态又是啥样子?还比如轨道站点开发商业最里面,办公在中间,居住在外面的一个圈层开发理论?还比如商业街道的界面比较完整连续?城市设计里面贴线率对于快题道路界面的控制有什么影响?有什么实际含义?等等。作为初学者应该了解这些城市不同空间的形态特征和内在结构含义,再去学简单的空间设计。并不是学完手绘或者经过老师讲一下快题的平面图效果图分析图就开始做规划设计了。我在这里给一个针对初学者简单粗暴的建议:第一:多看案例文本学会建构规划设计的逻辑思维(网上寻找,国匠城下载)第二:逐步抄绘建筑组合与建筑群组合(掌握基本的建筑组合要素)第三:熟知城市不同类型的空间形态要素特征(了解空间背后的社会逻辑)第四:选抄规划快题设计平面图(学习系统表达总平)第五:接触规划初步设计(从居住区单一功能地块设计开始)第六:接触更加复杂的多样的快题设计(从单一功能到复杂多元的城市设计)在这过程里面最好始终要寻找规划案例去解读,不断地掌握积累规划设计的基本逻辑思路和社会文化结构对空间设计布局的影响。最后,希望有共同兴趣爱好的人和我一起探讨规划快题的更具效率的学习方法呢~(PS有兴趣的私信我QQ欢迎线下交流,目前我在东大规划院攻读硕士研究生二年级)
学长您好,留一下联系方式
深圳市城市规划设计院.市城市规划/市政道路设计甲级,建筑工程设计乙级资格.承接城市发展战略研究,城市总体,分区规划,法定图则等.1
楼主,厉害!的确比那些普通机构的研究生的功力要深厚,我听过不少研究生的辅导班公开课,感觉都是在说一些套路的东西,基本上不是规划层面的内容,我已加了楼主,希望楼主能尽快同意,菜鸟还有好多考研的问题要咨询你,拜托了
体力不够。。。
写的比较系统,也挺专业~期待寒假我们好好交流
很好的贴子,顶上去,让大家都看到
感谢楼主,细细读后颇有感悟,但提出的问题还是有很多不懂希望能跟着楼主多学习,
你好,请问见过这种题吗,占快题里50分,一头雾水
跪求大神加我
登录百度帐号推荐应用
为兴趣而生,贴吧更懂你。或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提前完成任务喜报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