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物理学习指导(下) 湘潭大学出版社 主审朱善华

练习一;1、D,2、C,3、C,4、6、;Q3??0a2;D,5、;2qy4??0a2?y23/2;??;j,(j为y方向单位矢量),?a/2,;qdqd;,从O点指向缺口中心点.?;4??0R22?R?d8?2?0R3;练习二;1、A2、A3、;q1?q2;?0;14??0R;(q2?2;q1;?q3),4.??L(r2?a2)9;5、解:设杆的左端为坐标
1、D , 2、C ,3、C,4、
2qy4??0a2?y23/2
(j为y方向单位矢量), ?a/2 ,
,从O点指向缺口中心点. ?
4??0R22?R?d8?2?0R3
?q3) ,4. ??L(r2?a2)
解:设杆的左端为坐标原点O,x轴沿直杆方向.带电直杆的电荷线密度为?=q / L,在x处取一电荷元
dq = ?dx = qdx / L, 它在P点的场强:
dq4??0L?d?xL
qdx4??0LL?d?x2
4??0L?(L?d-x)4??dL?d00
方向沿x轴正向,即杆的延长线方向.
解: 如图在圆上取dl?Rd?
dq??dl?R?d?,它在O点产生场强大小为
方向沿半径向外 2
则 dEx?dEsin??
dEy?dEcos(???)?
4π?0R2π?0R
,方向沿x轴正向.
4、-3? / (2?0) ,-? / (2?0), 3? / (2?0)
5、解: 由对称分析知,平板外两侧场强大小处处相等、方向垂直于平面且背离平面.设场强大小为E.
作一柱形高斯面垂直于平面.其底面大小为S,如图所示.
按高斯定理E?dS??q/?0,即
(板外两侧)
(2)过平板内一点作一正交柱形高斯面,底面为S.设该处场强为E?,如图所示. 按高斯定理有
(-d/2≤x≤d/2)
解:(1) ??球在O点产生电场E10?0,
?? 球在O点产生电场E20
r3???'
4π?0d33?0d3
O点电场E0?;
?OE??(2) 在产生电场10?
?' ?4π?0d33?0
??球在O?产生电场E20??0
∴ O? 点电场
4、-eq / (6??0R)
5、解:E1?0
??(r3?R13)
4?(r3?R13)?
3?(R2?R13)?
??(R2?R13)
E2?dr??E3?dr
??(R?R)?(r3?R13)21
dr??dr 22R3?0r3?0r
(R2?R12) 2?0
6、解:设x轴沿细线方向,原点在球心处,在x处取线元dx,其上电荷为dq???dx, 该线元在带电球面的电场中所受电场力为:
dF = q?dx / (4??0 x2)
整个细线所受电场力为:
方向沿x正方向.
x4??0r0r0?l
电荷元在球面电荷电场中具有电势能:
dW = (q?dx) / (4??0 x)
x 整个线电荷在电场中具有电势能:
r?l q?0dxq??r0?l?
5 解:设极板上分别带电量+q和-q;金属片与A板距离为d1,与B板距离为d2; 金属片与A板间场强为
E1?q/(?0S)
金属板与B板间场强为
E2?q/(?0S)
金属片内部场强为
则两极板间的电势差为UA?UB?E1d?E2d?[q/(?0S)](d1?d2)?[q/(?0S)](d?t)
由此得C?q/(UA?UB)??0S/(d?t)
因C值仅与d、t有关,与d1、d2无关,故金属片的安放位置对电容无影响.
6 解:(l)根据有介质时的高斯定理:D?ds??q
可得两圆柱间电位移的大小为D??/(2?r)
场强大小为 E?
两圆柱间电势差U12?
dr? ?r2??0?r
Q2?2Lln(R2/R1)
(2)电场能量
平行z轴负向 2.?Rc
(1) 4.B?0(?)
?0eve2eva?242
TP??a??9.2?10A?m?13. m
4(R2?I1R11?
),垂直纸面向外 ,0(2?2)1/2 ,??arctg2 R14R1R2?R1
7、解:因为金属片无限长,所以圆柱轴线上任一点P的磁感应强度方向都在圆柱截面上,取坐标如图所示,取
dl,在轴上P点产生dB与R垂直,大小为 宽为dl的一无限长直电流dI??RI?0Rd?
?0dI?Id?dB???02
dBy?dBcos(??)??02
22?RdBx?dBcos??
B?Icos?d??0I?0Ix?
2??2?2R?2?2R[sin?2?sin(??
?6.37?10?5 T 2
)?0 练习七
1.?0(I2?I1),?0(I2?I1) 2.
2I?03 3.?0Ih?I
2 4.02?r 5、解:(1) 对r~r+dr段,电荷
dq = ? dr,旋转形成圆电流.则
它在O点的磁感强度
B???a?b0dr0??dB0?4??????0lna?b
方向垂直纸面向内. ar4?a
3m??dpm????r2dr ???[(a?b)3?a]/6
方向垂直纸面向内.a
26、解:在圆柱体内部与导体中心轴线相距为r处的磁感强度的大小, 由安培环路定律可得:
因而,穿过导体内画斜线部分平面的磁通?1为
?I1??B?dS??BdS2dr?0
在圆形导体外,与导体中心轴线相距r处的磁感强度大小为
因而,穿过导体外画斜线部分平面的磁通?2为
???2R?0I?I
2??B?dS??dr?0ln2
穿过整个矩形平面的磁通量
1??2?04??02?
包含各类专业文献、生活休闲娱乐、行业资料、应用写作文书、专业论文、文学作品欣赏、外语学习资料、幼儿教育、小学教育、96大学物理学习指导下答案详解(朱善华2014年8月第一版)等内容。 
 大学物理学习指导下答案详解(朱善华2014年8月第一版)_理学_高等教育_教育专区。练习一 1、D , 2、C ,3、C,4、 6、 Q 3?? 0 a 2 D, 5、 4?? 0...  大学物理学习指导下答案详解(朱善华2014年8月第一版)2_哲学_高等教育_教育专区。练习九 1、D, 2、C, 3、0.40 V、 0.5 m2/s, 4、5×10 4 Wb - 5...  大学物理学习指导下答案详解(朱善华)_工学_高等教育_教育专区。练习一 1、D ...10 1.0243? 10 吴百诗&大学物理&第三版下册的第十至十三章选择题答案 第十...  2014大学物理学习指导上朱善华答案.doc_教育学_高等...子弹穿过第一木块时, 两木块速度相同,均为 v1 1...Δl=0.2×9.8/0.1=19.6N/m 铅块落下h=...当前位置: >>
2014大学物理学习指导上朱善华答案.doc
参考答案 练习一:1-2、DD? 1 1 ? 3、 v ? (v0 ? ct 3 )i , x ? x0 ? v0 t ? ct 4 12 3 ? ? ? ? 1 4、 8 j , ? i ? 4 j , ? arctg 或? ? arctg 4 2 4 ? ? ? 1 2 5 解: (1) r ? (3t ? 5)i ? ( t ? 3t ? 4) j ; 2 ?
? ? ? ? dr ? 3i ? (t ? 3) vt ? 4 s ? 3i ? 7 j (m / s) ; (2) v ? dt ? ? ? dv ? 1 j (m / s 2 ) (3) a ? dt dv dv dx dv a? ? ?v 6 解: ∵ dt dx dt dx分离变量: 两边积分得?d? ? adx ? (2 ? 6x 2 )dx1 2 v ? 2x ? 2x3 ? c 2由题知, x ? 0 时, v0 ? 10 ,∴ c ? 50 ∴v ? 2 x 3 ? x ? 25 m ? s ?12t 1? t2练习二:1-2、CBct 2 c 2 t 4 2 ct 3、 ,2 ct , , ; R R 3ds d? ?R ? ?3R bt dt dt24、,2 1? t 25、 解: (1)由 v ?得:a? ?dv v2 ? ?6 Rbt ,a n ? ? 9 Rb 2 t 4 dt R? ? ? ? ? a ? a? e? ?a n en ? ?6Rbte? ? 9Rb2t 4 en6、当滑至斜面底时, y ? h ,则 v? A ? 影响,因此, A 对地的速度为2gh , A 物运动过程中又受到 B 的牵连运动? ? ?' v A地 ? u ? v A? ? ? (u ? 2 gh cos? )i ? ( 2 gh sin ? ) jx2 ? y2 ? R2 ? ? ? 4、 3 s; 5、 v ? R? (? sin ?ti ? cos?tj ) R?练习三:1-3、BCB6、解: 设人到船之间绳的长度为 l ,此时绳与水面成 ? 角,由图可知 l 2 ? h2 ? s 2将上式对时间 t 求导,得2l根据速度的定义,并注意到 l , s 是随 t 减少的, ∴dl ds ? 2s dt dtv绳 ? ?dl ds ? v0 , v船 ? ? dt dt即v船 ? ?v ds l dl l ?? ? v0 ? 0 dt s dt s cos?或v船 ?lv0 (h 2 ? s 2 )1 / 2 v0 ? s s将 v船 再对 t 求导,即得船的加速度dl ds l2 2 s ?l ( ? s ? )v 0 2 dv ? v0 s ? lv船 h 2 v0 s a ? 船 ? dt 2 dt v0 ? v ? ? 0 dt s s2 s2 s3dv ? ?kv dt7、解:?t 1 dv ? ? ? k d t v0 v 0 vv ? v0 e ?k tx? v0 (1 ? e ? k t ) kdx ? v0 e ? k t dt?x0dx ? ? v0 e ?k t dt0t练习四:1-2 3、解:ACax ? fx 6 3 ? ? m ? s ?2 m 16 8ay ?(1)fy m??7 m ? s ?2 162 3 5 v x ? v x 0 ? ? a x dt ? ?2 ? ? 2 ? ? m ? s ?1 0 8 4 2 ?7 7 v y ? v y 0 ? ? a y dt ? ?2 ? ? m ? s ?1 0 16 8于是质点在 2s 时的速度5? 7 ? ? v?? i ? j 4 8m ? s ?1 (2)? 1 ? 1 ? r ? (v 0 t ? a x t 2 ) i ? a y t 2 j 2 2 ? 1 ?7 ? 1 3 ? ( ?2 ? 2 ? ? ? 4)i ? ( )?4 j 2 8 2 16 13 ? 7 ? ?? i ? j m 4 84、解:小球的受力分析如下图,有牛顿第二定律可知: dv mg ? kv ? F ? m dt分离变量及积分得:? ? mdt ? ?0tkv0d (m g ? kv ? F ) m g ? kv ? F? t 1 解得: v ? (1 ? e m )(m g ? F ) kk5、解:取弹簧原长时 m2 所在处为坐标原点, 的受力分析如上图所示。 ? 设 t 时刻 m2 的坐标为 x,系统加速度为 a ,则有:竖直向下为 x 轴,m1,m2对m1:T ? ? ? F ? m1a;(1) 对m2:m2 g ? T ? m2 a; 由此得: a ?且有:T ? T ?,F ? kx(2)由 a ?m2 g ? kx m1 ? m2dv dv dx dv ? ? v 得: dt dx dt dx m2 g ? kx dx ? vdv m1 ? m2 两边积分得:v ? x(2m2 g ? kx) m1 ? m2a ? 0时,x ?(3)v max ?m2 g k m2 gk (m1 ? m2 )v2 ) R6、 a? ? g sin ? , N ? m( g cos? ?练习五5 5 74 ,35.5°或 arctg ; 7 7 5、解: 子弹穿过第一木块时, 两木块速度相同,均为 v11-2、BC; 3、140 N ? s ,24 m / s ; 4、6.14 或F?t1 ? ?m1 ? m2 ? v1 ? 0子弹穿过第二木块后, 第二木块速度变为 v2F?t2 ? m2 v2 ? m2 v1解得: v1 ?F?t1 m1 ? m2v2 ?F?t1 F?t2 ? m1 ? m2 m26、解: (1)由水平方向的动量守恒得(设子弹刚穿出时,M 的水平速度为 V1)mV0 ? MV1 ? mV ? V1 ? 3.13m / s此时 M 物体的受力如右图,且有:MV12 l MV12 T ? Mg ? ? 26.5 N l T ? Mg ?(2) I ? mV ? mV0 ? ?4.7 N ? s,方向水平向左练习六:1-2:C B;5、 m gh ?3、0J,18J,17 J; 4、3mg 82 v0 2 g (1 ? cot?? )v ? 2gh(1 ? cot??)6、解:框架静止时,弹簧伸长Δl=0.1m,由平衡条件mg=kΔl, 求得:k=mg/Δl=0.2×9.8/0.1=19.6N/m 铅块落下h=30cm 后的速度v0 , 可由能量守恒方程求出:mgh ?1 2 mv 0 2v0 ? 2gh ? 2.42m / s设铅快与框架碰后的共同速度为 v,由动量守恒:mv0 ? 2mv设框架下落的最大距离为 x,由机械能守恒: (设弹性势能零点为弹 簧的自由身长处,而以挂上砝码盘平衡时,砝码盘底部为重力势能零点。)1 1 1 (m ? m)v 2 ? k?l 2 ? k (?l ? x) 2 ? 2mgx 2 2 2进行整理并代入数据,可得x 的一元二次方程: x ? 0.2 x ? 0.03 ? 02解得:x = 0.3m 练习七:1-3、 D C B; 4、解参见图,在a附近dt时间内张力的元冲量为 dI a , 在与a对称的一点b附近dt时间内的元冲量为 dI b . 由 对称性分析可知, dI a 和 dI b 沿 x 方向的分量大小相等,,符号相反,沿 y 方向的分量等值同号. 对其他对称点 作同样的分析, 即可得知过程中张力的冲量沿 y 轴正 方向. 对质点m应用动量定理,则有? ? ? I T ? I mg ? ?p m绕行一周,则 ?p ? 0 ,因此 ? ? I T ? ? I mg上式表明, 张力冲量与重力冲量大小相等, 方向相反. 这样, 张力冲量就可通过重力冲量求出.重力是恒力 ,求它的冲量比求变力张力的冲量简单得多.重力 mg的方向竖直向下,与 y轴正方向相 反.摆球绕行一周的时间为 2?R / v , 因此, 在图示坐标中, 重力在一个周期内的冲量为 因而一个周期内张力的冲量为 I T ? mg?2?R / v ?I mg ? ?mg?2?R / v ?I T ? 0 表明是沿y轴正方向,与上面的定性分析一致.说明 应用动量定理较多的场合是解决打击或碰撞过程.从本题可见,圆锥摆中也 有动量问题,这对读者进一步理解动量、冲量和动量定理可能是有益的.另外,解题中的 对称性分析,以及求变力7的冲量转化为求恒力mg的冲量的方法也是很有用的.5、解: ( 1 )当 A 和 B 开始分离时,两者具有相同的速度,根据能量守恒,可得到: 1 1 2 (m A ? m B )v 2 ? kx 0 ,所以: v ? 2 2 1 1 2 m A v 2 ? kx A 2 2k x0 ; x ? l m A ? mBmA x mA ? mB 0(2)分离之后,A 的动能又将逐渐的转化为弹性势能,所以: ,则: x A ?6、解: 取木块压缩弹簧至最短处的位置为重力势能零点,弹簧原 长处为弹性势能零点。则由功能原理,有? fr s ?1 2 ?1 2 ? kx ? ? m v ? m gssin 37? ? 2 ?2 ?1 2 m v ? m gssin 37? ? f r s 2 k? 1 2 kx 2式中 s ? 4.8 ? 0.2 ? 5 m , x ? 0.2 m ,再代入有关数据,解得k ? 1390 N ? m -1再次运用功能原理,求木块弹回的高度 h?? f r s ? ? mg s ? sin 37 o ?代入有关数据,得 则木块弹回高度1 2 kx 2s ? ? 1.4 m ,h? ? s? sin 37o ? 0.84 m3 1 2g 练习八:1-2、B A ;3、-5N.m ;4、 mL2, mgL , 4 2 3L5、解: 物体 m1 、 m2 和滑轮的受力分析如下图,且 T1 ? T1' , T2 ? T2'设 m1 下落的加速度大小为 a,滑轮的角加速度为 ? ,则有:a ? R? m1 g ?T 1? m1 a由牛顿第二定律和转动定律可得:T2 ? m2 g ? m2 a T1? ? T2? ? 1 MR 2 ? 2联立上述方程,得??1 m1 ? m2 g R m ?m ? 1 M 1 2 2a?1 Mm2 2 T2 ? g 1 m1 ? m2 ? M 2 m 6、解: (1)设杆的线 ? ? ,在杆上取一小质元 dm ? ?dx l 2m1 m2 ?df ? ?dmg ? ??gdx dM ? ??gxdxlm1 ? m2 g 1 m1 ? m2 ? M 2 1 2m1m2 ? Mm1 2 T1 ? g 1 m1 ? m2 ? M 2考虑对称1 M ? 2? 2 ??gxdx ? ?m gl 0 4(2)根据转动定律 M ? J ? ? Jd? dt?t0? Mdt ? ? Jd?w00?1 1 ?mglt ? ? ml 2? 0 4 12所以t??0l 3?g3、练习九:1-2、A A ; 4、1 J 0 ? 02 ; 23g cos302L? 3 3g4Lrad / s 2 ,??3g sin ? 3g ? rad / s l 25、解:子弹射入滑块瞬间,因属非弹性碰撞,根据动量守恒定律有mv0 ? (m? ? m)v1(1)在弹簧的弹力作用下,滑块于子弹一起运动的过程中,若将弹簧包括在系统内,则系统满足 机械能守恒定律,有1 1 1 2 (m? ? m)v12 ? (m? ? m)v2 ? k (l ? l0 ) 2 2 2 2(2)又在滑块绕固定点作弧线运动中,喜糖满足角动量守恒定律,故有:(m? ? m)v1l0 ? (m? ? m)v2l sin ?(3) 式中 ? 为滑块速度方向与弹簧线之间的夹角。联立解上述三式,可得:v2 ? (m 2 2 k (l ? l0 ) 2 ) v0 ? m? ? m m? ? m1 m v0l0 m 2 k (l ? l0 ) 2 ? 2 2 ? ? arcsin{ [v0 ( ) ? ] } l (m? ? m) m? ? m m? ? m6、解: (1)设当人以速率 v 沿相对圆盘转动相反的方向走动时,圆盘对地的绕轴角速度为 ? , v 2v ??? 则人对与地固结的转轴的角速度为 ? ? , 且?? ? ? ? : 人与盘看做一个系统, 0.5R R 1 M ,由角动量守恒得: 该系统的角动量守恒,设盘的质量为 M ,则人的质量为 10M R ? 1 M R ?1 MR 2 ? ( ) 2 ??0 ? MR 2? ? ( ) 2 ? ? ? 10 2 ? 2 10 2 ?2解得:? ? ?0 ?2v 21R 2v ?0 21R(2)欲使盘对地静止,则 ? ? 0 即 ? ? ? 0 ? 则有: v ? ?21R? 0 ,负号与上一问中人走 动的方向相反 2练习十:1-3、D C C;4、 ?2 ? 4v / r ;1 2 m v ,v ? 2 ?sg 2 碰撞过程中角动量守恒 : J? ? m Lv ? J? ? m g?s ? 棒下落的过程中机械能 守恒: 1 L J? 2 ? m g 2 2 碰后棒上升过程机械能 守恒 1 J? ? 2 ? m gh 2 L 联立上面四式解得: h ? ? 3?s ? 6?sL 2 L h ? ? ? h ? L ? 3?s ? 6?sL 25、 ? ? 15.4rad /? ? 15.4rad6、解:设碰后物体 m 的速度为 v,则摩擦力所做的功大小等于物体的动能,则有: 练习十一 1-3、B,C,3、1,2? ,5s; 3? 4、 ?;-2?2或3? ? ;; 2 35、解:由题知: A ? 2.0 ? 10 m,T ? 0.5s,? ? 4? (1) t ? 0s,x ? A, 由旋转矢量得: ? ? 0 故振动方程为: x ? 2.0 ? 10 cos4?t-2(2) t ? 0s,x0 ? 0,v0 ? 0 由旋转矢量得: ? ? 故振动方程为: x ? 2.0 ? 10 cos ( 4?t ?-2?2?2)(3) t ? 0 s,x 0 ?A ? ,v0 ? 0 由旋转矢量得: ? ? 2 3-2故振动方程为: x ? 2.0 ? 10 cos ( 4?t ? (4) t ? 0 s,x0 ? -?A 4? ,v0 ? 0 由旋转矢量得: ? ? 2 3 4 ? -2 ) 故振动方程为: x ? 2.0 ? 10 cos (4?t ? 36、(1)平衡时, mg ? k?l0 设t时刻物体处于y处,物体受力如图,由牛顿第二定律得:3)d2 y m g - k (?l 0 ? y) ? m 2 dt 2 d y k 即: 2 ? y ? 0 m dt――――物体做简谐振动 (2)下拉至0.1m处由静止释放,A ? 0.1m,? 0 ? 0,? ?k ? 10 mo?0振动方程为: y ? 0.1cos10?t (3)物体在平衡位置上方5cm处的加速度为:F ? k (?l 0 - 5) ?mg 2mg- F a? ? 0 .5 g my 练习十二: 1-2、C,B,3、2,2,4,1, 4、 1 ? 10 ,?2?65、解:取向下为正,平衡时物体所在位置为坐标原点,建立坐标 (1)由 F ? k?x 得: k ?F ? 2000 N/m ?x由题知:k ? 10 5 m 当t ? 0s,x ? A,? ? 0 A ? 10cm,? ?故振动方程为: x ? 0.1cos(10 5t) (2)平衡时: mg ? k?l0 ? ?l0 ? 2cm 物体在平衡位置的上方 5 cm 时弹簧伸长量为 ?l ? -5 ? 2 ? -3cm F ? k?l ? -600 N ,方向竖直向上。 (3) 由旋转矢量知: 次越过平物体从第一衡位置时刻起到它运动到上方 5 cm 处转过的角度?? ?为:?6? ??t??t ? 6 ??60 5?sF ? 12.25 ? 10 6 N/m ?x6、解:由 F ? k?x 得: k ?k ? 14.9rad/s m 2? 2? T? ? ? 14.9??设火车耽误速度为 v,当L ? T 时,会使火车达到危险速度 vv?L 30 m/s T练习十三 1-2、B,D;3、 ?和u,? ; 4、0.8m,0.2m,125Hz,A ? 0.05m,u ? 50m / s,? ? 50H z,? ? 1m 5、解:(1)由波动方程可得:(2) vmax ? A? ? 5?m / s,amax ? A? ? 500 ? m/ s2 2 2 (3) ?? ?2??( x 2 ? x1 ) ? ??26、解:(1) y ? 3 ? 10cos 4? (t ?x ) 20y B ? 3 ?10? 2 cos 4? (t ? ? 3 ?10? 2 cos(4?t ? ? )5 ) 20(2)B 点的振动方程,以 x ? ?5 代入上式得: 所求的波动方程为: y B ? 3 ? 10?2 cos?4? (t ?? ?x ? ) ??? 20 ?练习十四 1-2、B,C,3、频率相同、振动方向相同、由恒定相位差的两波源;有些点振动加强,有些 点振动减弱;4、 1.58? 10 J ? s5 ?1? m ?2, 3.79 ? 103 J ;5、解:设 S2 的振动方程为: y 2 ? A? cos(2?t ? ? ) S1 的振动传至 P 点,在 P 点引起的振动方程为: y1 p ? A cos (2?t S2 的振动传至 P 点,在 P 点引起的振动方程为: y 2 P2?? 2 2? ? A? cos (2?t S2P ? ?) ?s1 P ??)?? ?2?( S 2 P ? S1 P ) ( - ?- ) ? 2?? 0.4? ??2-?干涉相消的条件:?? ? 0.4? ?-? ? (2k ? 1 )? 2 k ? 0时,? ? -0.1?故 S2 的振动方程为: y 2 ? A? cos(2?t - 0.1? ) 6、解:如图所示,取 S1 点为坐标原点, S1 、 S 2 联线为 X 轴,取 S1 点的振动方程 :???u?? 4m(1)在 S1 和 S 2 之间任取点 A,坐标为 x 因为两波同频率,同振幅,同方向振动,所以 相干为静止的点满足:1 2? ?? ? ? ? ? (11 ? x ? x) ? (2k ? 1)? 2 ?k ? 0,?1,?2,... 故得x ? 1,3,5,7,9,11m这些点因干涉相消而静止不动(2)若 A 点在 S1 左侧,则有1 2? ?? ? ? ? ? [11 ? x ? (? x)] ? ?6? 2 ?所以, S1 左侧各点因干涉加强。 (2)若 A 点在 S 2 右侧,则有1 2? ?? ? ? ? ? ( x ? 11 ? x) ? 5? 2 ?所以, S 2 右侧各点因干涉静止。 练习十五 1-2、B,C,3、554.5HZ;4、 0.12 cos 5、解:设火车的速度为 vs?2x cos 20?t ,1、3、5、7、9;0、2、4、6、8、10???由多普勒效应得接收频率为:? ?? ?u ?0 u - vs u ?0 u ? vs? ? ? 440H Z ? ?? ? 392H Z解得: vs ? 19m/s 6、解:(1)设原点处波源的振动方程为: y0 ? A cos(?t ? ? ) 原点处波源在 t ? 0s,y0 ? A,则? ? 0 由题知: T ? 0.5s,? ? 4?,? ? 10 m,A ? 0.1m 故振动方程为: y0 ? 0.1cos(4?t) 波动方程为: y ? 0.1 cos ( 4?t (2) t ??5x)T 1 ? ? s ? s,波形方程为: y ? 0.1cos ( - x) 4 8 2 5T 1 ? ? s ? s,x ? 处质点的位移为: y ? 0.1 cos ? 0 4 8 2 2 (3) ? 2? ? ? 速度为:v ? -4?A sin ( ) ? -4?A sin (- ) ? 0.4?m/s 2 ? 2 2 t? 练习十六1.6, 2 ? 10 J 1-4、C,B,D, D,5、 3.44 ? 10 ,25 56、?v0 vf (v)dv,? f (v)dv , Nf ( v ) dv , ? ?v0 ?v0 ? f (v)dv? v0??av / Nv0 ? 7、 f (v ) ? ?a / N ?0 ?练习十七(0 ? v ? v0 )1 11 2N (v0 ? v ? 2v0 ) ; a ? v0 ; ?N ? N ; v ? 3 9 3v0 (v ? 2v0 )?21 ?56.21? 10 1-3、D,C,B, 4、 6.23? 10 ,36 ?10 , ,5、 5.42 ? 10 ,76、解:(1)i ? kT ? 2E 2 ? ? 1.35 ? 105 Pa ?? P ? N iV P ? kT ? ? V ? E?N(2)3 ? kT ? 3E ? 2 ? 7.5 ? 10? 21 J ??? ? Ni ? 5N E? kT ? 2 ? 3 2? ? ? kT,T ? ? 263K 2 3k? ?7、解:由题得1 m 5 0.8 ? mv 2 ? R?T 2 M 20.8Mv 2 ? 0.062K 故有: ?T ? 5R1 mol 气体PV ? RT R?T ?P ? ? 0.512 ( Pa ) V练习十八 1-2、A,D, 3、等压过程 4、124J,-85J, 5、 350?P0V0 PV PV ? 128J, 250? 0 0 ? 91.6 J, 100? 0 0 ? 36.6 J, 0 T0 T0 T06、解:(1)等体过程 由热力学第一定律得 Q=ΔE 吸热 Q=ΔE=νCV(T2-T1)=ν(i/2)R(T2-T1) Q=ΔE=5×(3/2)×8.31×(300-290)=623 J 对外作功 A=0 (2)等压过程 Q=νCp(T2-T1)=ν[(i+2)/2]R(T2-T1) 吸热 Q=5× (5/2)× 8.31× (300-290)=1038.5 J ΔE=νCV(T2-T1) 内能增加 ΔE=5×(3/2)×8.31×(300-290)=623 J 对外作功 A=Q-ΔE==415.5 J (3)绝热过程 由热力学第一定律得 A=ΔE 做功与内能的变化均为 A=ΔE=νCV(T2-T1)=ν(i/2)R(T2-T1) A=ΔE=5×(3/2)×8.31×(300-290)=623 J 吸热 Q=0 7、解: 由图知:PA ? 4 PC,VC ? 4V A PAV A ? PCVC ? TC ? TAp(Pa) 4×105 A B则全过程中: ?E ? 0 A 到 B,等压过程:Q AB ?m ? C P (TB ? TA ) M1×105 105 OC 2 3.49 8 V(m3)5 ( PBVB ? PAV A ) 2 ? 1.5 ? 106 JB 到 A,绝热过程, QBC ? 0Q ? Q AB ? QBC ? 1.5 ? 106 J 由热力学第一定律得: A ? Q ? ?E ? 1.5 ? 106 J练习十九 1-2、B,B,3、AM,AM 和 BM 5、解: a ? b 等温过程:4、(3)(1)(1)paT1db1 PaVa ? PbVb ? Pb ? Pa 2 V Qab ? ? Pdv ? ?RT1 ln b ? ?RT1 ln 2 Va Vab ? c 等压过程OVbT2cVbVaV Pb Pc 2 1 ? ? Pc ? Pb ? Pa 3 3 T1 T27 7 Qbc ? ?C P ?T ? ?R(T2 ? T1 ) ? ? ?RT1 2 6 c ? d 等温过程:PcVc ? Pd Vd ? Pd ? 2 Pc ? Qcd ? ? Pdv ? ?RT2 lnVc Vd2 Pa 3Vd ? ??RT2 ln 2 Vcd ? a 等压过程Pa Pd 2 ? ? Pd ? Pa 3 T1 T27 7 Qda ? ?C P ?T ? ?R (T2 ? T1 ) ? ?RT1 2 61 ln 2 Qab ? Qbc ? Qcd ? Qda 故:? ? =15.1% ? 3 7 Qab ? Qda ln 2 ? 6 1 2 同时: Pa Pc ? Pa ? Pb Pd (证毕) 36、解: a ? b 等温过程:paQab ? ? Pdv ? ?RT a lnVaVbVb ? ?RT a ln 2 VaOcVabb ? c 等压过程VbVVb ? 2Va ? 2Vc ? Tc ?1 1 Ta ? Tb 2 2 5 5 Qbc ? ?C P ?T ? ?R(Tc ? Tb ) ? ? ?RT a 2 4c ? a 等体过程3 3 Qbc ? ?C v ?T ? ?R(Ta ? Tc ) ? ?RT a 2 4故:? ?Qab ? Qbc ? Qca ? 13.4% Qab ? Qca 练习二十 1-2、B,C,3、467K,233K 5、解: 由图知: 4、400JP2 P1 ? ? P2V1 ? P1V2 V2 V1p p2 p1 O A B5 ( P2V2 ? P1V1 ) 2 1 1 ( P2V2 ? P1V1 ) (2) A ? ( P 1 ? P 2 )(V2 ? V1 ) ? 2 2(1) ?E ? CV (T2 ? T1 ) ? (3) Q ? ?E ? A ? 3( P2V2 ? P 1V1 ) (4)以上计算对于 A ? B 过程中任意微小变化均成立 则对于微过程有V1V2V?Q ? 3? ( PV ) ? ( PV ) ? R?T 故有:C ?6、、解:?Q ? 3R ?TV V V A ? B等压过程,A ? B ? TA ? A TB TA TB VB V V V C ? D等压过程,D ? C ? TD ? D TC TD TC VC? ?1 ? ?1 B ? C绝热过程, TBVB ? TCVC? ?1 ? ?1 D ? A绝热过程, TAVA ? TDVD联合上述四式得:VB VC ? V A VD V m m C P (TB ? TA ) ? C P (1 ? A )TB M M VB整个过程中,吸收的热量为: Q AB ?放出的热量为: QCD ? ?V m m C P (TD ? TC ) ? ? C P (1 ? D )TC M M VC故循环的效率为:? ?Q AB ? QCD Q T ? 1 ? CD ? 1 ? B ? 25% Q AB Q AB TC
大学物理学习指导下答案详解(朱善华)_工学_高等教育_教育专区。练习一 1、D , 2、C ,3、C,4、 量), ? a / 2 , 6、 Q 3?? 0 a 2 D, 5、 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copyright &copyright 。文档资料库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犯请联系客服。君,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呢~~
大学物理学习指导下答案详解(朱善华2016年8月第一版)2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大学物理学习指导下答案详解(朱善华2016年8月第一版)2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DocinViewer--14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大学物理学习指导下答案详解(朱善华2014年8月第一版)2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大学物理学习指导下答案详解(朱善华2014年8月第一版)2
上传于||暂无简介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2下载券
想免费下载本文?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还剩4页未读,继续阅读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

我要回帖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