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r go for lauchvr demoo 怎么起飞

科技正能量:三天完成一部VR游戏圆女孩临终梦|vr|游戏|demo_新浪科技_新浪网
科技正能量:三天完成一部VR游戏圆女孩临终梦
  本文讲述的是网友Fair及一群VR开发者,为满足Fair 13岁侄女的临终梦想——一个临时组建的团队用3天时间做成一款VR Demo,实现小女孩的舞台梦想。
  原文出自@
  “我们总是在说要做一款不挣钱,有意义的游戏。要不,我们这个星期一起来做一个?”
  “我想为有心脏病的侄女用 U3D 做一款 VR 游戏,不知道你能不能帮忙?”
  Fair 与网友热心相识于 2016 年广州 Game Jam 独立游戏开发大会。会后两人依然在广州独立制作人群内保持联系。但 Fair 没有想到,他和热心的第二次联系,居然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发生的。
  热心很快向 Fair 说明了情况:13 岁的侄女千千因心脏病晚期发作,剩下的时间已经不多了。热心想做一款 VR 游戏的 Demo,让千千能通过 VR 技术圆一个“站在舞台上,成为偶像歌手”的梦想。
Fair 当晚发的朋友圈
  在决定加入团队之后,Fair 将消息发到朋友圈,开始利用自己的人脉招揽新的队友——“我们总是在说要做一款不挣钱,有意义的游戏。要不,我们这个星期一起来做一个?”
  几乎是几分钟之后,Fair 的微信就收到了回应。
  “我是美工,我可以负责 3D 建模。”
  “我能够帮忙编程。”
  被触动的人不断赶来,仅仅几个小时,热心的 VR 计划群中就筹齐了 13 个人。“这一次的目标比 Game Jam 更不容易,我们要在 4 天之内做一个 VR 的 Demo 。”
  0.5 秒、5 分钟和 10000 帧
  “我喜欢凛就因为她有健康的身体啊,而且体育也很好!” ——千千发给热心的微信消息。
  根据热心介绍,千千从小心肺衰竭——左肺叶缺失,还有非常严重的心脏病。不仅不能做剧烈运动,现在可以说是躺在床上也难受。因病不能上学的时候千千在家里自学日语,喜欢二次元,最喜欢的是《Love Live》中的星空凛。
日本人气动画《Love Live》
  小队很快根据千千的情况和队伍的技术能力确定了 emo 的方案:这是一个模拟演唱会,最初舞台是全暗的,只能看到稀稀疏疏的荧光棒,慢慢舞台的灯光亮起来,台下的荧光棒也举起来。戴着 VR 眼镜的千千可以看到旁边的凛在向观众打招呼。然后凛回头望镜头,笑着对千千点头。接着音乐响起,凛望向前方。然后就是 5 分 47 秒的歌曲,千千的视角是和凛一同在舞台上合唱,整个体验足有 6 分多钟。歌曲选用慢歌《これから》,一方面角色的舞蹈动作小,一方面不会对千千的身体有太大刺激。
VR游戏舞台效果
  开发时间很紧,从 16 日到 18 日严格来说只有短短的 3 天。团队中的人有学生也有上班族,到了下班和放课时间,小组成员就带上自己的笔记本电脑,去热心就读的暨南大学创业基地里的 VR 工作室,围坐在一起一边交流一边埋头工作。那里有一台开发用主机和几张随意摆放的桌椅,和一块写满想法的白板。
大家聚在工作室讨论
  在无法直接交流的时候,整个小组在微信群里交流开发思路和想法。小队中的一些人并不相熟,但是无论是谁刚进入到群里,都是单刀直入地谈游戏进度和工作内容,不会有多余的聊天。每个人完成一定进度,就会在群里汇报。发现了问题难以解决的,也马上会在群里沟通。微信群有时会讨论游戏设计到很晚,有时候会长时间鸦雀无声。但无论是深夜还是上班时间,只要有一个人喊话,绝对都会有人回应。
共同解决问题
  负责编程的零君在 16 日首先遇到了问题——麦克风的声音延迟了 0.5 秒。这 0.5 秒的延迟直接导致在演唱时不能同时听到自己的歌声,歌声比自己的声音要慢 0.5 秒。为了解决 0.5 秒的延迟,Fair 下班后赶到了暨大,得知情况后便和大家一起讨论对策。最后决定分工,由 Fair 来修改麦克风相关代码,零君则负责对麦克风进行降噪优化。但经过代码重构之后,延迟和音质都还是令人难以满意。多方努力都没有什么进展,大家都有点焦躁。
  另外,人物模型也出了些问题,为了对模型进行修改,每天都必须从从化乘坐上广从线赶来工作室的雨痕 17 日晚上几乎一夜未眠,直到第二天中午把模型发给动画师乔磊才离开。
通宵的雨痕
  负责给星空凛的模型添加动作的在职动画师乔磊,则受困于工作量——尽管已经采用了最简的方案,但整个过程依然需要大量动画方面的素材。“一般人觉得 5 分钟很短,但是我们做动画可是按秒算的。一秒 30 帧,5 分钟多一点也要 10000 帧了。”乔磊说,“如果是普通的日常工作的话,我一般能一天做两三个几秒到十几秒的动画。”根据开发进度,DEMO 必须要在 18 日的傍晚前做完。对于 17 日上午才加入的乔磊来说,这意味着需要在一天内做完这 10000 帧。不仅工作量大时间长,而且还会和他平时的工作有不小的冲突。尽管乔磊一直在利用工作以外的空闲时间赶工,但是枯燥的重复工作让他苦不堪言——“唱歌这个动画实在是有点长,做到 2000 多的时候都快吐了。
正在修整中的舞台模型
  18 日的上午还算顺利,热心根据朋友的建议从电脑城买来手机专用麦克风对手机耳麦进行替换。虽然音质不算满意,但至少比耳麦好多了。 而且令人惊喜的是,专用麦克风不仅不延迟,还自带混音,唱起歌来还蛮有现场感。被顺利鼓舞的队员们甚至还请来了做配音的闲踏梧桐给游戏中的凛配了两句中文台词 ——“一起加油喵” 和“谢谢大家”。
  18 日晚上,离开发的进度可以说是“高潮迭起”。把舞台模型导入游戏时,舞台顶部直接就歪了,摇摇欲坠,简直可以形容为演出事故,虽然经过 Kelvin 的奋力“抢救”,舞台马上恢复了正常。而人物模型导入 Unity 后也变得相当惊悚:不仅面部表情有点吓人,连凛右侧的衣服也是破的!此时离 19 日早上已经不剩多少时间,但修改人物模型和贴图已经来不及。还好凛的站位本来就在镜头的右前方,看不见破衣服。但是零君和 CL 还是接力添加了代码,调暗舞台的灯光,尽量模糊正脸,试图要“骗过”千千的眼睛。
为模型贴图
  19 日上午 9 时,热心、Fair 和策划浜浜拿着带着小队成员奋战 3 天的成果和忐忑不安的心,坐上了赶往深圳的火车。
  “今天我超高兴,虽然并不是我的生日”
  3 月 19 日周六,天气潮湿又昏暗,让人莫名有点不安。上车之后,热心就因为周五晚通宵的疲惫睡过去了,醒着的人也是有一句每一句地聊着,似乎除了累,背包中的 VR 设备和各自悬起的心才是让人没有了闲情聊天的 “ 罪魁祸首”。
  “希望千千能够喜欢。”有事不能前往深圳的零君在群里说。
  “忽然觉得紧张了”,一行人站在千千奶奶家门禁前时,热心突然说,脸上的笑容也不太自然:“ 我只是和她的爸妈沟通过这个事情,千千不知道我要送什么。刚开始她还猜测我请星空凛的声优过来表演……” 热心眼里透着对侄女的疼爱:“我一直叫她不要太期待,让她把惊喜程度降到送文具差不多。”
  进门之后,大家都看到了蜷缩在客厅沙发靠阳台角落的千千。小姑娘身材十分瘦弱,下眼睑拖着厚厚的黑眼圈,因为心肺问题手指和嘴唇都泛着深紫色,脸上没有太多表情,只是手里紧紧环着一部放着日漫歌曲的 iPad。尽管热心向千千说明了同行的都是自己的朋友,但害羞的千千的话很少,一直看向坐在她左侧的热心。
  两叔侄聊了一会天之后,热心拿出 VR 眼镜开始切入正题——“你不是想知道我会给你什么惊喜吗?知道你最喜欢凛,你戴上眼镜和耳机,再拿上话筒就可以和她一起唱歌了。”戴上 VR 的千千先是略有不适地歪了歪头,接着便轻声惊叫起来:“哇!怎么那么多荧光棒!这是舞台吗?”
  “是啊,你现在就在舞台上表演啊。”热心耐心地引导她,“你前后左右看看。”千千快速地扭头四处看,忽然兴奋了起来——“啊,凛!是凛吗?!她站在我的右边!”
  “是呀,她等会要和你一起唱歌。对了,你看看周围,再看看背后。”千千略有些费劲地再转身抬头看:“……哇,大屏幕写着 Love Live 耶。”她一边笑着说,还一边向前伸手,像想要抓住眼前的什么东西。
千千在四处看“舞台”
  简略地让千千熟悉了一下操作之后,热心重新开启了游戏——演唱会终于要开始了。
  千千收敛起笑容变得一脸严肃。因为其他人都听不到 VR 中的声音,没有人知道是千千是在等待前奏结束还是因为害羞不愿意在大家面前唱歌,甚至让人忍不住猜测她是不是不喜欢这个 Demo,还是 Demo 出了什么 Bug……
  1 秒、2 秒……5 秒……10 秒……不知道等了多久,在所有人悬着一口气的时候,千千拿着麦克风的手忽然轻轻握紧,深吸了一口气,开始跟着音乐轻声唱了起来。戴上 VR 的千千微微仰着头,跟着节奏慢慢地摇晃着身体。字字分明的日文虽然轻柔,但千千在偶尔会因为喘不过气而稍有停顿。
  趁着千千戴着 VR 看不见其他人,Fair 和浜浜在群里向不能到现场的人描述着看见的一切。
  “刚才她戴着眼镜到处看看了,看到凛的时候很兴奋。”
  “千千唱歌了,唱得很好听。”
  “笑了笑了,边唱边笑,就是千千呼吸动静好大。”
  “唱几句就喘得好厉害,我好担心……”
  尽管微信群内不能到现场的队友因为千千开口跟唱而一片欢腾,但他们却看不到千千的奶奶已经躲到屋外哭得泪如雨下,姑姑也在一旁强忍着哭声。在现场的几条汉子看着千千 VR 眼镜遮盖下洋溢着笑意的半张脸和用力握着话筒的,紫黑色的指尖,也在尽力掩饰自己吸鼻子的声音。
  6 分钟的 Demo 播放完了,千千脱下 VR 的同时,所有人都马上换上笑脸,动作夸张地给千千鼓掌
  “今天千千最高兴了是吧,话说得多,还一直笑。”在千千脱下 VR 前擦干了眼泪的奶奶一直坐在一旁的小木凳上静静地看着,眼神从未从千千身上离开过。
  “嗯,虽然今天不是我的生日。”千千把弄着 VR 轻声答应。
  我们把游戏继续做下去吧
  深圳之行结束之后,VR 小组并没有解散。热心时常分享他和千千的对话到群里。尽管当天千千在体验完 VR 之后还是很害羞,但在和叔叔的微信交流中,小姑娘显得远比当天表现出来的兴奋。
  “这个是什么?我和偶像同台了,等会我要发到说说去炫耀!”
  “为什么我不能和凛握手?”
  “凛为什么只看到舞台的左边不看右边?”
  “为什么凛的手里没有麦克风?”
  “我可以和凛一起跳舞吗?”
  千千好奇而兴奋的语气和提出的种种疑问,每次都能激起小组成员的讨论:修正崩了的人物建模,画面还可以更美化,可以想办法让人物和 VR 使用者达成交互……大家决定继续开发后续版本,让画面更美一点,舞台更华丽一点,甚至可以多几首歌,又可以给千千一个更大的惊喜。
  但 3 月 22 日晚上 9 点 01 分热心发来的一条消息,让还在热烈讨论的小组气氛瞬间降到冰点——“千千走了。”
  弥漫在群里的情绪除了悲伤和震惊,还有不甘和遗憾。
  “我们还有后续版本没有完成……” 浜浜说,“也许再等一个月,千千就能多玩两首歌,但现在只能庆幸我们 3 天之内赶出了这个 Demo,算是完成了热心和千千的心愿。”
  但大家还是希望能把游戏继续做下去。它可能是一个公益性的开放性工具,让人可以上传自己的照片,就能看自己在游戏中跳舞。也可能会就开发成一款演唱会模式的游戏,把游戏销售的收入用来成立一个能帮助千千这样的孩子的基金。
  对加入到这个小组的成员来说,触动他们的不仅仅是帮千千完成了一个心愿。而是他们这一次更深切的体会到了,除了单纯的 “好玩” ,游戏还能给人带来心灵的抚慰。而通过游戏实现梦想,也并不仅仅是在那些《为什么人喜欢玩游戏》的文章中分析的搬砖白领可以在游戏中当一城之主,丑女可以化身万人迷这么肤浅。
  正如 Fair 所说,“我认为游戏的形式可以更多样化,能帮助他人,还能使人通过游戏反思生活,从而改善生活”——这大概就是游戏的意义了吧。
留给全球手机厂商的时间窗口将会越来越小。而这一情况,在中国市...
来自盛大管理层的猜测是,可能是由于争夺双方都很强势,让张蓥锋...
我们并非期望谷歌在每次I/O大会都能推款爆品,但其确实应该重新审...
Apple store的总数已经达到了479家,其单位面积创收甚至超过了珠宝店。
国家网信办将针对网址导航网站在网站推荐和内容管理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治理。播放列表加载中...
正在载入...
分享视频:
嵌入代码:
拍下二维码,随时随地看视频
天了噜 以后的密室逃脱要这么玩 虚拟现实解谜游戏VR...
上 传 者:
内容介绍:
天了噜 以后的密室逃脱要这么玩 虚拟现实解谜游戏VRDemo
我来说点啥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京网文[0号 |
| 京公网安备: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京)-非经营性-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403号
<img src="" width="34" height="34"/>
<img src=""/>
<li data-vid="">
<img src=""/><i data-vid="" class="ckl_plays">
<img width="132" height="99" src=""/>
在线人数:
<li data-vid="">
<img src=""/><i data-vid="" class="ckl_plays">
<img src="///img/blank.png" data-src=""/>
<img src="///img/blank.png" data-src="http://"/>
<li data-vid="" class="cfix">
src="///img/blank.png" data-src=""/>
<i data-vid="" class="ckl_plays">
<li data-vid="" class="cfix">
src="///img/blank.png" data-src=""/><i data-vid="" class="ckl_plays">
没有数据!
{upload_level_name}
粉丝 {fans_count}
{video_count}
{description}努力加载中,稍等...
暂无新消息
努力加载中,稍等...
已无更多消息...
这些人最近关注了你
努力加载中,稍等...
已无更多消息
努力加载中,稍等...
已无更多消息
VR测试预研:基于unity实现VRdemo技术方法分析(下)
版权所有,禁止匿名转载;禁止商业使用;禁止个人使用。
作者:付雷Unity虚拟现实的实现方法(基于暴风SDK)
在这个Demo制作过程中,使用的是暴风魔镜的SDK,在其官网上有免费的下载。其中很多例子场景可以很快的用于学习。下面的环节重点剖析下用到的预设及主要代码。 头盔及双摄像头模式
在暴风里面主要使用的是Mojingmain这个预设,下面又分为Mojinghead和多个摄像机。其中VR camera Left和VR camera Right 的坐标几乎一致,仅仅是X轴坐标相差了0.06个单位。在Unity中一个单位等于一米,也即是说暴风给出的平均值是6厘米。我用我的眼睛用尺量了一下,我的眼镜两眼瞳距大概也是6~7厘米。所以从这个设计来看,暴风所放置的两个摄像头的距离是比较合理的。 我觉得更好的做法是通过代码以及配置来动态的改变这个值。做到更加灵活。 Figure 33 暴风眼镜的摄像机布局 Figure 34 亲测一款眼镜的双眼瞳距
仅仅有模拟人眼的摄像机摆放还不足以让画面显示完美,暴风还调整了摄像头的宽度,设置为0.5,是一般摄像头的一半。Figure 35 摄像头宽度 对于fov配置这块,暴风对于不同的VR盒子的尺寸定制了一套配置,存放在Mojing.glassesNameList里面,根据这些name,在选择后会调整摄像头的Field of view。暴风的两款产品暴风小d和暴风3都使用过,都是可以调节左右瞳距的。Figure 36 暴风对市面眼镜盒子的尺寸适配
至于在摄像头在运行中的位置变化,主要在MojingVrHead的UpdateHead方法中实现,改变头盔的方向和坐标,具体参考如下代码段:Figure 37 暴风调整头盔的代码
通过上面对暴风的配置和主要代码的展示,相信大家对于这个虚拟世界中两个摄像头是如何完成人的头部运动的模拟有了些认识。
在本场景中,我把一个空物体放在暴风的摄像头下面,并且设置其相对坐标为0 ,这样就可以作为一个参考坐标,到时候我想发射小球时,这个空物体eyePosition自身的坐标就是起始点了。发射方向就是摄像机的前方。Figure 38 跟随镜头的物体
下面这一段是demo中最主要的代码,其中的position和rotation赋值就是参考eyeposition的坐标:Figure 39 向前射击小球的方法 通过gaze交互的技术实现
所谓的gaze,就是注视的意思。在VR中交互除了手柄等外设,最主要的交互就是靠眼神的注视,暴风魔镜app在交互上就是采用凝视几秒的方法判断用户选择某个按钮的。
想完成这个交互在理解了上面的分析后比较简单,结合unity的一个技术就可以实现。具体就是调用Raycast方法,其函数原型如下:Public static bool Raycast(Vector3 origin, Vector3 direction, out RaycastHit hitInfo,float maxDistance = Mathf.Infinity, int layerMask =DefaultRaycastLayers, QueryTriggerInteraction = QueryTriggerInteraction.UseGlobal);主要参数解释origin射线发射的起点direction射线发射的方向hitInfo摄像与其他物体重合“碰撞”后的撞击点信息layerMask是否需要过滤,仅与指定的mask对象碰撞代码示例:Figure 40 射线方法举例下面总结下发射射线以及碰撞后获取hit的步骤:1、在你的 camera中添加一个000坐标000转向的物体,如上面的eyePosition2、在其绑定的update方法中“投射”一个射线出去,也即调用rayCast3、射线击中的对象 hit将返回坐标信息4、利用这个坐标信息进行下一步控制 谈谈3D移植到VR
经过上面的分析,大家应该对unity中如何创建基本的物体和基本的交互有了感觉。如果我们手上有以前做的3D游戏,我们能快速定制一下,做成VR效果吗?个人觉得是有一定条件的。1、3D场景的背景需要支持全视角观察。如果你的游戏从头到尾都是俯视的,周围的布景是空白的,那么你需要添加类似天空盒或者“墙”的元素进去。2、交互上的适配成本。 如果你的游戏是复杂按键软键盘的格斗游戏,那么可能不太合适,要做的真实,需要用HTC vive类似的手柄来触发攻击,修改成本不小。
目前来看VR制作的主题多为第一视角射击、飞行、坠落等。移植方法主要是替换原来的摄像头,使用包含左右眼的头盔式模型替代。 摄像头放置的位置也需要多次试验体验。
鉴于当前设备性能以及重量的现状,制作的场景内容体验10分钟左右就算不错,随着设备的提升,制作的内容可以更长有更多场景的切换。Figure 41 另一款demo 异域救援VR测试的方向探讨
前面通过庖丁解牛的方式分析了一个demo级VRapp的产生过程,最后这一部分探讨一下测试工作可能的点。 机型分辨率适配
产品如果需要适配市面不同的盒子,需要了解这些盒子的尺寸,屏幕与镜片的距离,并且类似暴风这样配置一组参数,来调整fov以及瞳距。这些测试直观感觉比较大,初期在可靠的图像识别标准出来之前,肯定是一直使用人肉测试的。关键词:fov、瞳距 关于性能
目前盒子类产品计算量都在手机上,VRapp如果对于资源的处理不好,几分钟手机就发烫了。一般优化的方法主要是gameobject的释放、纹理的压缩、使用烘焙贴图而不是实时灯光等。
测试性能的主要思路是对每个版本性能采集,进行版本间性能数据对比,每个版本的性能指标可以自己定也可以逐步形成内部标准。采集的工具可以利用unity的Profiler,该工具能全面展示运行时各种数据,应该unity有提供api去直接从接口级获取这些数据。当然在PC端和安卓手机运行时使用普通的app测试性能方法也可以作为辅助手段。Figure 42 unity的Profiler
对应这些数据的对比,需要搭建简单的web展示,供团队查看。关键词:Profiler、对比、展示 关于自动化构建
对于版本构建这块是肯定必须自动化完成的。Unity在这方面提供了很好地支持。这块主要用到了unity脚本中的BuildPipeline 类。具体参考实践,网上的雨凇MOMO有帖子参考: 。自动构建之后自动运行,运行过程采集性能数据以及是否crash等基本稳定性。 Figure 43 unity自动构建
关键词:构建自动化、持续集成 关于画面延迟
性能直接决定了画面的延迟,画面的显示经过了很多阶段,主要的流程为:头部移动-&传感器感知-&底层驱动感知-&应用回调感知-&应用调整画面对象-&帧渲染展示。
需要开发工具来获取各个时间段消耗的时间,工具自身对性能的影响要降到最低。这个就类似当前的GT工具,期待专项组后面开发GT for unity。上篇回顾:
分类:(原创)文章
登录后参与讨论。点击
请勿发表无意义的内容请勿发表重复内容请勿发表交易类内容禁止发表广告宣传贴请使用文明用语其它
淫秽色情政治倾向人身攻击抄袭剽窃广告刷屏恶意挖坟冒充他人其它带你进入虚拟游戏世界!迄今为止最佳的VR游戏及Demo盘点-微众圈
微众圈,我的微信生活圈!
带你进入虚拟游戏世界!迄今为止最佳的VR游戏及Demo盘点
摘自公众号:发布时间: 19:34:53
在PlayStation Experience 2015索尼发布会上公布的多款VR游戏再次点燃了许多玩家对于虚拟现实游戏的热情,而随着明年PlayStation VR、Oculus Rift消费版等多款VR设备的上市,VR游戏即将迎来爆发的一年。绝大多数的PC游戏开发者(排除一两个鸡蛋里挑骨头的人)都会赞同这个观点,那就是虚拟现实将会大有作为。也许它不会立刻就爆发式地成长为主流――毕竟一个新兴产品至少需要两三代以后才会完善――但是在使用了Oculus Rift和HTC Vive的原型机以后,我们相信自己是渴望体验游戏制作者在VR上所创造的世界的。那种身处另一个世界的感觉让人着迷,有时候甚至让人感觉有点怕怕的。我们能够想象到这种技术将会在未来有所发展,至少那些热衷VR技术的人坚信这一点。说句实话,现在能够体验到VR设备的人还不多,虽然一些VR设备已经有了开发者版本,并且Oculus的基于智能手机的Gear VR头戴设备也上市了,但是专注于PC的高端VR设备还没有正式上市。Oculus Rift将会在明年初亮相,而Valve和HTC合作开发的HTC Vive可能会在年底前发出少量的开发者版本。而就现在来讲,虽然人们所期待的这个酷酷的VR设备还只是处于样品阶段,包括很多游戏也都还未发行,但我们还是可以对那些我们已经充分体验过的VR游戏点个赞了。注意其中很多游戏未来或许也能够支持HTC Vive。现在整理出了一份迄今为止我们最喜欢的,体验最佳的VR游戏列表,快来了解一下吧! 《精英:危机四伏(Elite: Dangerous)》游戏开发商:Frontier Developments支持:Oculus Rift DK2,HTC Vive 这是第一款提供原生VR支持的商业游戏。《精英:危机四伏》至今仍旧是技术力量体现的最佳代表。坐进飞船中细致描绘的驾驶员座舱,从巨型的战舰到灵活敏捷的战斗机,空战都激烈得让人喘不过气来。这种感觉就好像是置身于一场史无前例的星球大战之中。它同样让人感觉很真实,因为当敌人的飞船从你身边呼啸而过的时候,你可以移动你的目光去追踪它。低头看你就可以看到你自己飞行员的身体,如果你是握着控制杆玩的话,那么你的双手也会反映在游戏中。你甚至可以站起来,然后在你的驾驶舱里走动,但前提是你的家要够宽敞,同样你也必须要有Oculus Rift DK2的位置跟踪装置。
然而,《精英:危机四伏》所提供的并不仅仅是空战的刺激感。无论你在游戏中做什么,《精英:危机四伏》的VR体验都是让人难忘的:你可以从船坞上去凝望那令人惊叹的宇宙美景。你永远都不会忘记当你第一次飞入行星光环地带时的美妙感觉。成千上万缓慢旋转的宇宙陨石充满了你的视野,你会情不自禁地驻足欣赏。在通常的2D画面下,银河系是非常美丽的,但是在VR中,它会更加宏伟壮观。当飞到其他星球和入坞都是活生生地发生在你鼻子跟前时,这一切会让你感觉更加贴近和强烈。当你穿行到其他星系时,当流星划过你的窗户时,你坐在椅子上会不由自主地向后靠。
《精英》那刻画得细致入微的飞行建模也是功不可没的。飞船会让你感觉具有重量感和真实可信,并且不同飞船的驾驶感觉也不同。驾驶Hauler这架厚实矮胖的贸易飞船的感觉和你驾驶鹰式战斗机或眼镜蛇战斗机的体验是完全不同的。而在VR中,这种差别感就更加显著了。你最好是戴着耳机玩,因为精心设计的音效――特别是那个引擎声――的确能让你产生恍如真实的错觉。在创造舒适和真实可信的虚拟现实体验上,《精英:危机四伏》的确是时代的先锋。很多其他的游戏发售时也提供了对于VR头戴设备的原生支持,但是还没有一款能超过它的。一般来说,人们玩VR游戏都只是为了尝尝鲜,但《精英》却是一个极罕见的特例,那就是你会真的想要多玩一会儿。但也要小心一点,当你在这款游戏中沉浸许久,转来转去只为搞清楚你要去哪里,然后再度回到现实中来时,这个静态的,不会跟着你的头旋转的真实世界也许会让你有一种奇怪的晕眩感。《欧洲卡车模拟2(Euro Truck Simulator 2)》游戏开发商:SCS Software支持:Oculus Rift DK1, DK2
虚拟现实可以将你带入到一个幻想的、不可思议的世界中,但是能够把在德国的高速公路上驾驶卡车也变成一种令人兴奋的体验,这就非常考验技术实力了。《欧洲卡车模拟2》是一款真正的杰作,它原生支持Oculus Rift。就如标题所告诉我们的,这款游戏的内容是驾驶着卡车环游欧洲,遵守交通规则,在不同的仓库之间运送货物。尽管这游戏的内容看起来很无聊,但奇怪的是玩起来却会沉浸其中,此外,这款游戏也的确算是一款制作精良的游戏了。
这款游戏的VR体验让人惊叹。卡车的驾驶室都是从真实世界的重型卡车上复制过来的,细节描绘得一丝不苟,让你强烈地感受到置身于一个现实的、三维的空间里。你可以透过天窗看着天空中的云朵不断向后倒退,或者在面对一个过窄或过低的通道时,探出窗外检查一下你所承运的货物尺寸有没有超标。你可以就这样开着车,然后等待你游戏中的第一场暴风雨。当你加快速度时,雨滴将会在窗户上划过一道道的横线,这是一个小细节,但是却很管用。它让你感觉到你是真的在运动中。在力图使VR体验变得真实可信的过程中,这类小细节和其他大的地方是一样重要的。如果你使用一个带有力反馈的方向盘来玩这款游戏时,真实感还会更强。虽然享受这款模拟游戏并不一定需要方向盘,但如果有了它,你会感觉更棒。
《欧洲卡车模拟2》宣传说重现了欧洲的大部分地区,包括英国和斯堪的纳维亚(半岛),但是游戏中的绝大部分时候还是灰色的高速公路。但无论如何,游戏中还是有一些令人印象深刻的场景,当你用VR来看时会感觉妙不可言。挪威是整个游戏中最美丽的地方,有着如画般的山谷、湖泊和森林,它们让你的旅途变得更有乐趣。这款游戏是如此地基于现实生活,以至于它让人感觉要比《精英:危机四伏》这类游戏更加真实可信,因为你不用费脑子去想象游戏的场景。你也许会吐槽“模拟卡车”这种游戏主题,但没有关系,你可以尝试一下VR,真的,试一试吧! 《探索空间(Discovering Space)》游戏开发商:SiPhi支持:Oculus Rift DK2
这款游戏是由一位开发人员利用业余时间单独制作完成的,它可以让你坐在飞船里去探索我们身处的这个太阳系,飞船的速度数倍于光速。这意味着你可以在短短几秒钟里从地球一下跳到木星。游戏中各星球之间的距离取自于真实数据,它清楚地,但稍显简陋地描绘出了行星彼此之间的相对距离。当你靠近某个星球时,它会让你感觉无比巨大,而你的飞船一下子就变得很渺小了。除了探索空间以外,游戏中没有其他事情可做。对,只能探索空间。如果你追求的是《精英:危机四伏》中那种刺激的战斗,那么你还是继续玩《精英》吧。但如果你对天文学有一点兴趣,或者只是想要轻轻松松打发时间的话,那么这款游戏就是必玩的了。
事实上,通过你亲身驾驶飞行这么长的距离以后,你可以很直观地感受到我们太阳系的大小。这种体验是如此的直观强烈,以至于我们觉得它应该在课堂上应用,来教育孩子关于宇宙空间的知识。《探索空间》被VR玩家普遍认为是Oculus Rift上的最佳VR体验之一,而最棒的就是它完全免费。你甚至可以在早期的游戏版本中选择《星球大战》里的千年隼号。 虚幻4开发的过山车游戏(UE4 Rollercoaster)游戏开发商:Teddy
Epic的虚幻4引擎里有一些开发套件是专为VR游戏开发所设计的,它们让VR游戏的开发变得更容易,有一些虚幻4所开发的VR游戏的demo已经放出来了。在这个demo中,你可以乘坐一辆过山车,在一个无比真实的客厅里穿梭,它很好地展示了Oculus Rift DK2的位置跟踪功能。当你坐着过山车达到顶端时,你可以看看周围,当你意识到你已经爬到多么高的位置时,你的胃一定会有一种排山倒海之感。
这个客厅实际上是Epic所制作出来的一个demo,为了显示虚幻4引擎的真实感渲染技术,只不过开发者Teddy在里面插入了一辆过山车。你所乘坐的过山车会在某一刻载着你穿过一个超巨大的咖啡杯的把手,你会看到把手从你头顶呼啸而过,真的只差那么一点点!当你穿越的时候,你会情不自禁地躲闪它。虚幻4引擎宣传它有着美丽自然的光影效果,这在VR体验的真实感中占据了很大一部分。但是光影效果既可以成就一款VR游戏,也会毁掉一款VR游戏,因为大脑是如此的聪明,它一眼就可以检查出那些虚假的东西。
Rift上有很多过山车游戏的demo,但这一款是最棒的。这些游戏可以很容易地让那些不玩游戏的人也能体验到这项技术,当你在某一刻大喊的时候,这说明它已经骗过了你的大脑,让你误认为自己真的在高速冲下轨道了。在你玩VR游戏的时候,这些感觉并不总是会出现,因为你的头脑会慢慢适应VR,然而当你放下防卫,完全相信眼前发生的一切是真实的时候,你就会意识到为什么科技进步会让人如此兴奋。 《我的世界(Minecraft)》游戏开发商:Mojang支持:Oculus Rift DK1/DK2,Microsoft HoloLens
在谈到让自己的作品《我的世界》正式支持Oculus Rift的时候(当然了,必须是Windows 10),John Carmack说“他难以忘记那种“身陷游戏中”的感觉,就好像一切都是在他身边真实发生着的一样。VR的未来令人神往:在经历了这么多年的操纵人物在虚拟世界里游戏以后,我们终于可以进入游戏中作为主角去真正体验游戏里的一切了。而在E3微软发布会上用Hololens全息展示的《我的世界》更让人惊叹!
《我的世界》的开放性和易辨识的世界似乎让它很适合创造出VR场景的体验,这很有趣,因为它证明了我们并不需要照片级的画面才能让自己接受周围的这个世界。在其他VR游戏中,我们也注意到了同样的现象:那就是有时候独具风格的画面反而让我们不太会注意到那些让我们分心的不协调,而如果画面拼了命地往真实世界靠,那么它的一点点差错都会让我们分分钟出戏了。
《我的世界》VR版的潜力很快就展现出来了――如今最受玩家推荐的mod就是Minecrift mod(《我的世界》的VR版mod),它增加了对于Oculus Rift非官方的支持。而如今Oculus正在与Microsoft合作来制作一个官方正式的VR版本,这件事情是如此激动人心,以至于像John Carmack这么一个有影响力和久经沙场的制作人也会感叹说如果他没能促成《我的世界》VR版本的诞生,他将会伤心不已。当然了,《我的世界》本身就已经很优秀了,这点自不必多说。 《别放手(Don&#39;t Let Go)》开发商:Skydome Studios 就最终成品的角度来讲,这款游戏demo的内容也许并不是最丰富的,但它仍然具有非常惊人的效果。游戏的情景是你坐在虚拟办公室里的椅子上,你必须要保持你的两个手指放在你键盘的控制键上。你不能放手,因为一放手,你就game over了。当你坐在那里的时候,你会看到虚拟的手臂伸出来了,各种事先安排好的“袭击事件”将会如约而至,为的就是让你松手。你将会很惊讶地发现要让你的双手保持在键盘上是多么的困难。
一大群蜜蜂会围着你嗡嗡叫;一只迅猛龙冲进房间然后在你脖子边喘气;天花板上掉下飞刀,“砰”的一声扎进桌面,距离你的手只有毫厘之差;灯光变得昏暗起来,一只蜘蛛爬上你的手臂。即使图像的建模品质不高,但每一个事件都能非常有效地让你感到危险重重和忐忑不安。这个demo使用了位置跟踪装置,所以当你向后靠在椅子上,或者向前靠近桌子时,你虚拟的身体也会做出同样的反应。这是一种很奇妙的感觉。
在Oculus Rift的开发者版本刚向公众发放的初期,《别放手》这款游戏就已经可玩了,它是一款非常精彩的VR demo。而现在你所能玩到的一些最优秀的VR游戏其实都是VR业余爱好者的创作。 《异形:隔离(Alien: Isolation)》游戏开发商:The Creative Assembly
如果你曾经看过《异形》的电影,并且希望你也能坐上Nostromo号然后被一大群H.R. Giger(异形之父)的著名怪物追着跑的话,那么你运气不错。因为虽然《异形:隔离》并没有官方正式支持Oculus Rift,但是这个功能已经包含在游戏中了――你只需要知道怎么开启它就行。在游戏的数据菜单中,在“立体声模式”选项的下面有一行“ENGINE_SETTINGS.XML”,你只需要将它设置为“ON”就可以了。这很大程度上是一个试验性的功能,但用起来已经非常不错了。启动这个功能并不难,难的是你有这个胆子去玩这款游戏,因为它真的很吓人。如果你认为这个游戏在你的显示屏上看起来已经非常恐怖了,那么想象一下当你真正地处于“游戏之中”,异形在你耳边发出嘶嘶叫声的情景吧!
《异形:隔离》是一款恐怖生存类游戏,它是基于Ridley Scott导演 1979年的经典恐怖科幻片《异形》改编的,它完美重现了电影中那缓慢的、几乎让人难以忍受的紧张气氛。你被扔到了一个屋子里,或者几个彼此连通的屋子里,陪伴着你的还有Giger的那些异形。它们会踩着重重的脚步走来走去,搜寻你,做出一些出人意料的举动,而你需要潜行,去执行找钥匙,开门,入侵电脑等等一些简单的任务。当你用Rift来玩它的时候,Sevastopol空间站的黑暗会显得更暗无天日。都快引发人类的幽闭恐惧症了,而而那种担心异形随时会抓住你的恐惧也是如此的强烈,以至于你玩几次就吃不消再玩了,但是不得不承认,那种感觉真的很刺激。
而对于《异形》电影的粉丝来说,这也是一个能够让他们零距离探索电影中场景的机会。游戏中有一个任务是发生在被遗弃的飞船上的,在那里Nostromo的全体船员们展开了决定命运的生死之战,它看起来是如此惊人壮观。凝望着那些著名的“飞行员”,你会感觉自己就在目击着现场发生的一切。即使你的胃实在受不了和一帮异形待在一个房间里,你也值得试一试VR体验,哪怕只是随意探索一下这部传奇科幻电影里的3D场景,这也值了。对于VR游戏的开发者来说,制作恐怖游戏很显然是上上之选,VR的技术可以非常有效地让你患上幽闭恐怖症,这在制作一款优秀的恐怖游戏中是很重要的一个环节。但也许并非人人都受得了这种恐怖,即使是那些能够大胆玩恐惧游戏的人,当他们戴上Oculus Rift的时候,这对他们的心脏来说也是一个极大的考验。游戏开发商The Creative Assembly把独立的VR模式隐藏了起来,但我还是希望他们能够把它打磨一下,使之成为一款真正的作品。 《千与千寻》的锅炉房(Spirited Away: Boiler Room)游戏开发商:Nick Pittom
VR游戏开发商Nick Pittom重现了吉卜力工作室杰出的动画电影《千与千寻》中澡堂的一部分。他的demo可以让你去探索锅炉爷爷的锅炉房,来回的煤烟颗粒精灵保持着火焰的熊熊燃烧。能够步入这样一个你习惯于在2D屏幕上看到的场景中会让你有一种超越现实的感觉。操纵着风箱的锅炉爷爷看起来巨大无比,而你几乎就像电影中的千寻一样对他心生畏惧。
站在屋子中间然后低头看着那些成群结队的煤烟精灵在你的脚下游走真的很带感,而Pittom已经完美捕捉到了宫崎骏电影里的那种画面、音效和感觉。他同样也制作了另一个重现了吉卜力工作室的幻想电影《龙猫》中公共汽车站场景的VR demo。虽然那些材质贴图都是手绘和风格化的,但是呈现出来的效果却让人信服:这再次证明了获得优秀虚拟现实体验的关键并不总是在于照片级的画面。
探索来自于电影或电视中的场景是VR的一个激动人心的用途。而你可以进行虚拟探索的其他地方也包括《迷航》中的舰桥和《权力的游戏》里的绝境长城。 《战争雷霆(War Thunder)》游戏开发商:Gaijin Entertainment
座舱类模拟游戏是非常适合改编成那些坐着玩的VR游戏的,一个很简单的理由就是在这两者中你都是坐着玩的。VR游戏还是坐着玩比较好!《战争雷霆》在今年年初登场的时候就赢得了玩家的喜爱,这款游戏很适合做成VR,它是一款品质出众的空战模拟游戏(当然了,你也可以在游戏中驾驶坦克,但主角还是飞机)。
游戏中有着操作相对简单的街机模式,也有更加真实的专业模式,专业模式需要更好的飞行驾驶技巧。不管你玩的是哪一个模式,只要你能够克服玩这类游戏的头晕,那么飞行在高空中穿越云层的感觉将会是无与伦比的,当你戴上Oculus Rift的时候,这种感觉会更加美妙。或者,你也可以像我一样驾驶飞机朝着地面俯冲下去,真是太刺激了。 《海洋(Ocean Rift)》游戏开发商:Llyr ap Cenydd
你已经在《精英》和《探索空间》中探索了宇宙的深处,现在该来试试海洋的深处了。这是VR玩家们目前最喜欢的游戏之一,它可以使你在一个几近真实的、充满各种奇异海洋生物的海底世界里随意遨游。当你在令人放松的海洋深处四处游荡时,你将会看到巨大的鳗鱼和鱼群从你身边游过。但是不要潜得太深,因为在暗无天日的海洋深处你将会遭遇到一条正在闲庭信步的史前鲨鱼,它会把你吃掉,然后游戏就结束了。
这是最让人赞叹不已的VR demo之一,它创造出了一种置身于3D世界中的真实感受。当鱼群从你身边经过时,你会真切地感受到它们正在从你身旁游过。向上游去,你将会看到鳗鱼,鳗鱼的脸在你面前若隐若现,让你感到害怕。水泡、摇摆的海藻和逼真的音效,这一切也帮助着共同营造出了一种真实的氛围。
目前它只是个demo。但是《海洋》的完整版本中将会包含各种不同的生态环境,包括珊瑚礁、环礁湖和北冰洋,同样也会增加很多新的海洋生物,包括大白鲨、海蛇、海龟、座头鲸、海豚、章鱼、水母以及一些已经灭绝的海洋生物。这些海洋生物在游戏中都被赋予了极大的自由度和活力,它们的活动范围很广,让人感觉更加真实。 《工作模拟(Job Simulator)》游戏开发商:Owlchemy Labs支持:HTC Vive
在VR上真正有趣的游戏并不多。要在游戏中营造出一种喜剧效果是很难的,更别说是一出优秀的低级喜剧了。然而这一点也许要成为历史了,《工作模拟》成功地将身体动作和操纵物体的技巧与肢体喜剧融合在了一起。我们玩过了这款游戏,它的确是这方面的专家。不管是在SteamVR上还是在Oculus Rift上,它都是我们所玩过的最好笑最有趣的VR游戏之一。
《工作模拟》的游戏背景设定在遥远的未来,那时机器人已经接替了人类所有的工作,因此他们身上还保留着人类工作的经验。虽然以这种背景设定来作为让我们从事各种不同工作的理由似乎有点牵强,但正是这种别扭感营造出了游戏中每一次工作体验的幽默氛围。我们试玩了一下厨师工作和办公室的工作,证明了这款VR游戏的确具有喜剧潜力,而你也终于可以远离那些厚重的宇宙空间了。办公室里充满了各种有趣的小玩意儿,而你也可以与之互动,从甜甜圈、咖啡机、电脑(这个电脑在游戏中竟然也可以玩)、书本到电话机,可谓是应有尽有。你可以与每一样东西互动,弯下腰在你的桌子底下发现秘密,或者把东西乱扔一通,让房间变成垃圾场。在每一个工作模拟中,都会有一些小小的任务需要你去完成,以便于保持你的游戏兴致,而不至于让你一天到晚以乱丢东西为乐。
我们对这款游戏的体验还比较有限,所以无法向你介绍更多,但是当我们拿到HTC Vive以后,我们一定会好好玩一下的。但就目前来看,这款游戏的确很好地展示了VR的另一种可能性。 《EVE:瓦尔基里(Eve Valkyrie)》游戏开发商:CCP支持:Oculus Rift
CCP以Eve Online的空间大战而闻名,它擅长制作有着庞大玩家数量的大混战。然而它的首款VR游戏则是设定在Eve的宇宙中,将你置于一架小型战斗机的座舱里,你有一个控制杆,可以用来控制飞机的前进、翻转和大部分的武器发射。在早期的Oculus Rift原型机上,低头就能看到我虚拟的双腿和双手,这不禁让人有点毛骨悚然。
在那些我玩过的早期的《EVE:瓦尔基里》的版本中,导弹的瞄准需要通过HUD用你的目光锁定敌舰才能够实现,制作者通过这种方式来鼓励你转动头部四处观察。现在游戏的设定可能仍旧是这样的,而在今年的PAX Prime 2015展会上,我试玩了游戏最新的护卫队任务,我当时只用了飞船的机关枪――我是机智的,那种机关枪突突突地敲打在敌舰的感觉真是爽爆了。然而,游戏中感觉最好的部分还是缓慢、优雅地并入到我舰队的编队方阵之中。并入舰队的方阵惊人惊讶地容易,同时我也可以四处看看,欣赏我周围的那些太空飞船。
我期待可以在未来看到更多的飞行类和太空类的VR游戏,就目前来看《瓦尔基里》是乐趣非凡的。我已经在不同的场合玩了这个游戏有四五次了,等Oculus Rift发售以后,我一定会好好撸一下这个游戏。 结语:随着时代的进步,游戏玩家的需求也越来越多样化,玩家渴望游戏的创新,这种创新不仅仅要体现在游戏内容上,也要体现在游戏形式上。这时候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应运而生了,它带来了一种完全不同于以往的崭新游戏体验,将我们置身于游戏中,我们不再是坐在显示器前的“旁观者”,而是真正“进入游戏”成为了游戏世界中的一部分,这种感觉奇妙无比,也许只有体验过的人才会明白。2016年,各大厂商的VR设备都会上市,包括Oculus Rift、HTC Vive和PlayStation VR,相信随着这些VR设备以及配套游戏的上市,我们必将迎来一场席卷全球的“VR风暴”! Via 游侠网
微信号:gamewower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lauchdemo code4app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