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设计一个实验说明这一结果是基因互补还是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组

& (2016o兰州一模)豌豆的圆粒性状是由R基因控制的,当R基
本题难度:0.60&&题型:选择题
(2016o兰州一模)豌豆的圆粒性状是由R基因控制的,当R基因中插入一段800个碱基对的DNA片段时就成为控制皱粒性状的r基因.豌豆种子圆粒性状的产生机制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a、b过程都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B、b过程中,每种tRNA只能识别并转运一种氨基酸C、R基因中插入一段800个碱基对的DNA片段属于基因重组D、该事实说明基因能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进而控制性状
来源:2016o兰州一模 | 【考点】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基因与性状的关系.
(2016o兰州一模)豌豆的圆粒性状是由R基因控制的,当R基因中插入一段800个碱基对的DNA片段时就成为控制皱粒性状的r基因.豌豆种子圆粒性状的产生机制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a、b过程都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B、b过程中,每种tRNA只能识别并转运一种氨基酸C、R基因中插入一段800个碱基对的DNA片段属于基因重组D、该事实说明基因能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进而控制性状
(2015秋o宁波期末)豌豆的圆粒和皱粒由一对等位基因(R、r)控制,当R基因插入一段800个碱基对的DNA片段时成为r基因.豌豆种子圆粒性状的产生机制如图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在a、b过程中能发生A-T、C-G碱基互补配对B、插入一段800个碱基对的DNA属于基因重组C、基因R与r的根本区别是碱基对排列顺序不同D、该事实说明基因能直接控制生物性状
(2015秋o滕州市期中)孟德尔用黄色(Y)和圆粒(R)纯种豌豆和绿色(y)皱粒(r)纯种豌豆作亲本,分别设计了纯合亲本的杂交、F1的自交、F1的测交三组实验,按照假说演绎的科学方法“分析现象一作出假说一检验假说一得出结论”,最后得出了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请据此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孟德尔根据豌豆杂交试验现象提出了超越当时时代的假说,其主要内容包括&&&&①生物的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决定的②遗传因子存在于细胞核中③体细胞中遗传因子是成对存在的④配子中只含每对遗传因子中的一个⑤每对遗传因子随同源染色体的分离而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⑥受精时,雌雄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2)孟德尔所进行的三组实验中,在现象分析阶段完成的实验除了纯合亲本的杂交外,还应该有&&&&,在检验假说阶段进行的实验是&&&&(3)F1,的测交,即让F1,植株与&&&&杂交,其子代基因型及比例为&&&&(4)将F2中所有的黄色皱粒分别自交,则其后代纯合子所占的比例为&&&&.
豌豆的圆粒(R)和皱粒(r)为显性,其控制性状的基因在常染色体上,将纯种圆粒豌豆与纯种皱粒豌豆杂交,产生的F1全是圆粒;然后将F1自交,获得的F2中圆粒与皱粒之比约为3:1(第一个实验).再进行测交实验(第二个实验).根据题意回答:(1)观察上述实验,是由&&&&及其&&&&两个实验构成的.(2)观察第一个实验,由此提出的问题是&&&&.(3)观察第一个实验,由此提出的假说是&&&&.(4)第二个实验得出的结果是&&&&.(5)由此可见,分离规律的细胞学基础是&&&&,研究分离规律的方法是&&&&;分离规律的实质是杂合子在形成配子时,存在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具有独立性的&&&&的分开而分离,独立地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选材是做实验的一个重要环节.果蝇和豌豆都是良好的遗传学实验材料.图甲表示豌豆的部分染色体,R、r是决定豌豆粒形(圆和皱)的等位基因,Y、y是决定种皮颜色(黄和绿)的等位基因.图乙表示果蝇的体细胞染色体图解,其中A和a、B和b、C和c、D和d分别表示四对等位基因.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孟德尔选取豌豆作为杂交实验的材料,主要是因为豌豆是闭花传粉植物,具有多对容易区分的相对性状B、基因型为RR的豌豆表现为圆粒的原因是它合成较多的支链淀粉,从而能够有效保留水分,这一事实说明基因与性状的关系是基因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直接控制生物体的性状C、在图乙中,用基因型为AaBb的果蝇不能研究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D、由图乙知,该果蝇为雄果蝇,属于二倍体
解析与答案
(揭秘难题真相,上)
习题“(2016o兰州一模)豌豆的圆粒性状是由R基因控制的,当R基因中插入一段800个碱基对的DNA片段时就成为控制皱粒性状的r基因.豌豆种子圆粒性状的产生机制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b过程都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b过程中,每种tRNA只能识别并转运一种氨基酸R基因中插入一段800个碱基对的DNA片段属于基因重组该事实说明基因能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的学库宝(http://www.xuekubao.com/)教师分析与解答如下所示:
【分析】分析题图:图示表示豌豆种子圆粒性状的产生机制其中a表示转录过程模板是DNA的一条链原料是核糖核苷酸b表示翻译过程模板是mRNA原料是氨基酸形成淀粉分支酶(蛋白质)淀粉分支酶能催化蔗糖合成淀粉淀粉具有较强的吸水能力.
【解答】解:A、分析图解可知图中a表示转录过程b表示翻译过程转录和翻译过程都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A正确B、tRNA的种类有61种构成生物体内蛋白质的氨基酸有20种每种tRNA只能识别并转运一种氨基酸每种氨基酸可以有一种或多种tRNA转运B正确C、根据题意可知当R基因插入一段800个碱基对的DNA片段时就成为r基因该变异属于基因突变C错误D、该事实说明基因能够通过控制酶的合成从而间接控制生物性状D正确.故选:C.
【考点】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基因与性状的关系.
查看答案和解析
微信扫一扫手机看答案
知识点讲解
经过分析,习题“(2016o兰州一模)豌豆的圆粒性状是由R基因控制的,当R基”主要考察你对
等考点的理解。
因为篇幅有限,只列出部分考点,详细请访问。
遗传信息的转录
遗传信息 genetic information 指生物为复制与自己相同的东西、由亲代传递给子代、或各细胞每次分裂时由细胞传递给细胞的信息, 即碱基对的排列顺序(或指DNA分子的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 。遗传信息的载体是DNA。转录(Transcription)是遗传信息由DNA转换到RNA的过程。作为蛋白质生物合成的第一步,转录是mRNA以及非编码RNA(tRNA、rRNA等)的合成步骤。转录中,一个基因会被读取、复制为mRNA;就是说一特定的DNA片段作为模板,以DNA依赖的核糖核酸聚合酶(RNA聚合酶或RNA合成酶)作为催化剂而合成前体mRNA的过程。
名师视频同步辅导
1&&&&2&&&&3&&&&4&&&&5&&&&6&&&&7&&&&8&&&&9&&&&10&&&&11&&&&12&&&&13&&&&14&&&&15&&&&
作业互助QQ群:(小学)、(初中)、(高中)1.基因重组和基因自由组合有什么不同?
2.基因突变在无性生殖中如何进行?
3.当具有10对相对性状的亲本杂交,一对相对性状有3种基因型,那么十对为什么有3的10次方种?
4.杂交技术符合基因自由组合定律。那么转基因技术是怎样的?
5.无性生殖为什么没有基因重组,它产生
1.基因重组和基因自由组合有什么不同?
2.基因突变在无性生殖中如何进行?
3.当具有10对相对性状的亲本杂交,一对相对性状有3种基因型,那么十对为什么有3的10次方种?
4.杂交技术符合基因自由组合定律。那么转基因技术是怎样的?
5.无性生殖为什么没有基因重组,它产生配子吗?
答一:中学阶段讲,基因重组有三个方面:
1.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2.减数分裂四分体时期,同源染色体上的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
3.转基因工程
所以可以说,基因重组是包括基因自由组合的,或者说基因自由组合包含于基因重组。
答二:无性生殖中有丝分裂过程中发生 具体是有丝分裂分裂间期DNA复制时发生
答三:可用相关信息知识解答:一对相对性状有3种基因型,两对相对性状在基因自由组合时就会有3*3种~~~~以此类推:
显然 这是以一对相对性状有多少种基因型为首项 公比也是以一对相对性状有多少种基因型的等比数列 所以 当一对相对性状有3种基因型时 即a1=3 而 q=3 ,SO a10=a1*q的九次方 即 3的十次方
答四:转基因技术的定义是将人工分离和修饰过的基因导入到生物体基因组中,由于导入基因的表达,引起生物体的性状的可遗传的修饰,这一技术称之为转基因技术。人们常说的"遗传工程"、"基因工程"、"遗传转化"均为转基因的同义词。经转基因技术修饰的生物体在媒体上常被称为"遗传修饰过的生物体"
它不需要经过基因自由组合 所以无所谓符合不...
答一:中学阶段讲,基因重组有三个方面:
1.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2.减数分裂四分体时期,同源染色体上的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
3.转基因工程
所以可以说,基因重组是包括基因自由组合的,或者说基因自由组合包含于基因重组。
答二:无性生殖中有丝分裂过程中发生 具体是有丝分裂分裂间期DNA复制时发生
答三:可用相关信息知识解答:一对相对性状有3种基因型,两对相对性状在基因自由组合时就会有3*3种~~~~以此类推:
显然 这是以一对相对性状有多少种基因型为首项 公比也是以一对相对性状有多少种基因型的等比数列 所以 当一对相对性状有3种基因型时 即a1=3 而 q=3 ,SO a10=a1*q的九次方 即 3的十次方
答四:转基因技术的定义是将人工分离和修饰过的基因导入到生物体基因组中,由于导入基因的表达,引起生物体的性状的可遗传的修饰,这一技术称之为转基因技术。人们常说的"遗传工程"、"基因工程"、"遗传转化"均为转基因的同义词。经转基因技术修饰的生物体在媒体上常被称为"遗传修饰过的生物体"
它不需要经过基因自由组合 所以无所谓符合不符合基因自由组合定律
答五:无性生殖是指不经过生殖细胞的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出新个体的生殖方式
而基因重组主要发生在减数分裂时候和亲本配子形成合子(也就是受精卵)的时候 而无性生殖不产生配子 更不会形成合子 所以也就没基因重组
基因重组是精、卵细胞的结合时发生的,重组后的性状少数部分是对生物有害的,例如白化病,而且基因重组不是人工可以导致的;
基因突变则发生生命进程中的任何时期,而且许...
人类基因组计划主要实例编辑人类基因组计划疾病基因人类基因组研究的一个关键应用是通过位置克隆寻找未知生物化学功能的疾病基因
DNA限制性内切酶和DNA连接酶
具有极高的全能性,可以发育成小鼠
有,因为目的基因和小鼠的基因重组,可以稳定遗传
重组是把原有的不同基因相互之间拼合在一起组成新的另一段基因这叫基因重组!
而转基因:
它是把一组基因转入另一生物休内!一般这样做是为了提高该生物在某方面的抗基因...
基因突变是指细胞DNA受到各种细胞内和细胞外包括辐射等因素发生序列改变,突变可以是中性的,良性的或者恶性的。
基因重组的概念有多重,简单说DNA序列重新排列。包...
答: 济宁商标注册.商标查询.济宁雨辰公司为你解答商标驰名的依据有以下几条:
1.证明相关公众对该商标知晓程度的有关材料;
2.证明该商标使用持续时间的有关材料,...
答: 那是肯定没有问题的啊,拓维教育跟长郡中学网站合作,这对你孩子进名校提供了一个门槛哦
答: 你可以看一下
答: 在这里你可以找到.
大家还关注
Copyright &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
广告或垃圾信息
激进时政或意识形态话题
不雅词句或人身攻击
侵犯他人隐私
其它违法和不良信息
报告,这不是个问题
报告原因(必选):
这不是个问题
这个问题分类似乎错了
这个不是我熟悉的地区
相关问答:123456789101112131415系统升级维护公告《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的教学设计
我的图书馆
《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的教学设计
《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的教学设计
    邓捷坤
一、教学目标
知识方面:
1、举例说明基因突变的特征和原因
2、说出基因突变的意义
3、举例说明基因重组及其意义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
1、通过基因突变原因的学习,树立事物发展的内因是根本,外因是条件的辨证唯物的思想
2、用辨证唯物主义的观点认识生物体和生物界
能力方面:
1、通过运用中心法则、遗传基本规律来理解基因突变的原因、特征和基因重组的原因,训练发展思维的逻辑性、深刻性,同时也进行了知识迁移能力的训练
2、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训练,进行资料分析,归纳总结基因突变的特征
二、教材分析
教学重点:
1、基因突变的概念和特征
2、基因突变的原因
教学难点:
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的意义
三、教学对象分析
生物的变异现象对于学生而言并不陌生。通过前面生物课的学习,学生已经初步认识到生物的变异与遗传物质有关,也和环境有关。在此基础上,教师应引导学生在分子水平上理解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的概念、掌握实质。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是遗传学中重要的概念,是学生学习生物的遗传、变异和进化的基础,其中的基因突变是生物变异这部分教学内容中的一个重点知识。由于该部分的知识比较抽象,需要学生具备相当强的抽象、空间思维能力和丰富的想象力。虽然学生在本模块前面的教学内容中遇到类似的情况,通过学习提高了能力,但要达到从分子水平上理解和掌握,仍需要教师通过采取适当的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在不断地探究、思考、分析和讨论的过程中实现教学目标。
四、学法指导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适当补充相关的材料,让学生从实例分析入手,按照认知的规律从现象到概念,从宏观到微观来归纳总结概念;引导学生运用类比推理的方法,从讨论英文句子中发生个别字母改变可能导致句子意义的变化情况,通过联想和类比,理解基因突变和生物性状改变的关系;以设问、讨论的形式引导学生思考基因突变和重组的意义;用填表的形式引导学生进行知识的对比和总结。
五、媒体使用
电脑、投影
六、课前准备
教师:1、制作教学课件
&&&&& 2、镰刀型细胞贫血症及其相关的图文资料
&&&&& 3、有关各种生物基因突变的图文资料
&&&&& 4、基因重组的图文资料
&&&&& 5、减数分裂过程的教学课件
学生:做好相应的知识准备
1、减数分裂
2、DNA结构和复制
3、中心法则
4、孟德尔遗传规律的相关内容
七、教学基本流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提供基因突变的实例:镰刀型细胞贫血病的发现和症状介绍
幻灯片展示正常红细胞和异常红细胞的图片
设置问题情景:镰刀型细胞贫血病是怎样形成的?导入“基因突变”的课题
提供学习资料:简介科学家对镰刀型细胞贫血病病因的探究过程
1928年,人们发现镰刀型细胞贫血症患者能将这种病遗传给下一代,并且发现该病是一种常染色体上的隐性遗传。1948年,美国化学家鲍林将正常人和镰刀型细胞贫血症患者的血红蛋白通过电泳分析,发现正常人和患者的血红蛋白的电泳图明显不同,鲍林推测镰刀型细胞贫血症是由于血红蛋白分子的缺陷造成的。1956年,英格拉姆等人用酶将正常的血红蛋白和镰刀型细胞的血红蛋白在相同条件下切成肽段,通过电泳进行分析,发现二者有一个肽段的位置是不同的。
提出学习任务一:找出镰刀型细胞贫血症患者血红蛋白分子异常的真正原因。
1、以下是血红蛋白分子的部分氨基酸顺序,请找出发生了变化的氨基酸:
3号& — 4号
5 号 & 6号
2、查阅密码子表,分别写出对应的正常氨基酸和异常氨基酸的密码子。
正常氨基酸:
异常氨基酸
3、氨基酸的密码子是由DNA分子决定的,由此可推测相应的DNA分子的碱基片段发生了什么变化?
4、完成下面镰刀型细胞贫血症病因的图解。
蛋白质&&&&&&&&&& 正常&&&&&&&&&&&&& 异常
氨基酸&&&&&&&&& 谷氨酸&&&&&&&&&&& 缬氨酸
mRNA&&&&&&&&&&& G&&& &A&&&&&&&&&&&&& G&&&&& A
&&& &&&&&&&&&C T T&&&&&&&&&&&&&&& C&&&&& T
&&&&&&&&& &&&&&&&&&G A A&&&&&&&&&&&&&&& G &&&&&A
设置问题情景:一个碱基对的变化就可导致生物性状变化吗?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密码子的兼并性的现象,培养发散思维
提出问题探讨:英文句子抄写的翻译和比较
原句:THE CAT SAT ON THE MAT
抄写的句子1: THE CATS SAT ON THE MAT
抄写的句子2: THE HAT SAT ON THE MAT
抄写的句子3: THE CAT ON THE MAT
设置问题情景:引导学生以类比和想象的形式总结基因突变的概念
1、请比较以上三个抄写的句子与原句在字母上的变化、差异以及意义上的差异。
2、如果将原句想象成DNA分子,将错句想象成基因突变而成的DNA分子,那么DNA突变有哪些类型?
3、结合镰刀型细胞贫血症的实例,尝试总结基因突变的概念。
师生共同总结归纳基因突变的概念
二、基因突变的概念:&&& DNA分子中发生碱基对的替换、增添和缺失,而引起的基因结构的改变。
教师归纳总结:基因突变若发生在配子中,将会遗传给后代,发生在体细胞中的基因突变,一般是不能够遗传的。
发散思维训练:发生在植物体细胞中的基因突变,如何能够遗传?
学生总结:无性繁殖(营养繁殖)
设置问题情景,引入下一知识内容:癌细胞是体细胞发生基因突变的结果,在生活中有什么因素容易引发癌症,从而发生基因突变呢?
学生思考、讨论、举例说明:
物理因素:在强日光照射下容易得皮肤癌;在医院放射室工作的医生容易得癌症等
化学因素:咸菜等腌制食品必须检测亚硝酸盐的含量,亚硝酸盐含量过多可能会致癌等
教师总结诱发基因突变的因素:
三、突变的原因
诱变因素的种类:①物理因素:紫外线、X射线、激光等
& &&&&&&&&&&&&&&②化学因素:亚硝酸盐、碱基类似物等
&&&&&& &&&&&&&&&③生物因素:某些病毒、细菌的代谢产物等
教师分析:在前面的学习中,我们知道了相对性状是由等位基因控制,而等位基因的产生与基因突变密切相关,下面我们以一些生物的相对性状为例,学习基因突变的特征。
提出学习任务二:学生阅读材料,总结归纳基因突变的特点
&&& &自然界中,流感病毒可分为甲、乙、丙三型;肺炎双球菌的种类有有荚膜和无荚膜类型;豌豆种子的圆滑和皱缩;番茄的红果和黄果;小麦的高杆和矮杆;果蝇的白眼和红眼;鸡的玫瑰冠和单冠;兔的白毛和黑毛;正常绵羊和短腿安康羊;正常人和白化病病人等。
用幻灯片展示10幅各种生物相对性状的图片
教师提示:注意观察以上展示的相对性状发生在什么生物上?例子中列举了病毒、细菌、动植物和人的一些相对性状,说明以上的生物体都有可能发生基因突变,基因突变在生物界中是广泛存在的。
师生共同总结:基因突变的第一个特征:普遍性
&&&& 基因突变可以发生在生物个体发育的任何时期;可以发生在细胞内不同的DNA分子上;同一DNA分子的不同部位。
学生阅读材料,总结出基因突变的第二个特征:随机性
资料3:&&&&&&&
&&&& 以基因A为例,它不但可以突变成为a1,而且还可能突变为a2、a3等一系列的等位基因。如:控制小鼠毛色的基因可以突变成黄色基因,也可以突变成黑色基因。
学生分析、讨论,教师总结、拓展:基因的突变方向并不确定,基因与其一系列的等位基因之间的关系,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教师画出黑板图:
&&&&&&&&&&&&&&& A&&&&&&& &a 1
&&&&&&&&&&&&&&& A 2&&&&&&& a 3
师生共同小结基因突变的第二个特点:不定向性
资料4:几种生物不同基因的自然突变率
2×10 6
1×10 5
3.5×10 6
教师提示:以上表格中各种生物的突变频率的数量级在什么范围?
学生分析:各种生物的突变频率的数量级别在10—5到10—6,说明频率极低。
师生共同归纳:基因突变的第三个特征:低频性
设置问题情景,引导学生思考、分析:生物发生基因突变以后的性状对生物的生存有何影响?
展示4长幻灯片,引导探究:残翅果蝇 、短腿安康羊、白化病病人、镰刀型细胞贫血症的患者图片。
教师提示:任何一种生物都是长期进化过程的产物,它们与环境条件之间已经取得了高度的协调。如果发生基因突变,就有可能破坏这种协调关系,所以基因突变一般是对生物的生存是有害的。
师生共同归纳:基因突变利少害多。
设置问题情景,引导学生思考、分析:生物发生的基因突变一般是利少害多,这是绝对的吗?
学生拓展思维训练,阅读资料,分析问题:
提供材料5:非洲是疟疾猖獗的地区。疟疾是一种经按蚊传播而引起的寄生虫病,恶性疟疾发病常侵犯内脏,严重者或医治不及时会引起病人的死亡。镰刀型贫血症是一种溶血性贫血症,严重时会导致死亡,在非洲黑人中发病率最高,是一种在20世纪才被人们发现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在非洲具有镰刀型细胞贫血症突变基因的个体(即杂合体)不表现镰刀型贫血症的症状,因为该个体能同时合成正常和异常的血红蛋白,但却对疟疾具有较强的抵抗力。
师生共同总结归纳:基因突变而产生的性状对生物生存的有害或有利是相对而言的,应视环境条件而定。
提出思考题:既然突变一般利少害多,自然条件下基因突变的频率很低,基因突变能否成为生物的进化提供原材料呢?
提供资料6:在适宜的条件下,生长1~2天的大肠杆菌培养物的浓度约为每毫升10 9个细胞,DNA复制的错误率约为10 9,也就是每连接10 9 个核苷酸才可能发生一个错误。在含有10 9 个细胞的培养物中,由于DNA的差错就可能发生几百万个突变,可能包含大肠杆菌基因的上千种变异形式。
学生分析:基因突变频率低是针对个体水平而言,但在进化时,并不是考虑生物个体。
教师总结:一个物种在漫长的进化历程中,由许多个体构成物种,在物种这个水平上,生物发生的基因突变是不少的,其中也有不少的有利变异,这对于生物的进化是很有意义的。
五、基因突变的意义
提出思考题,引导学生思考、分析:
1、基因突变能产生新基因吗?
2、新基因的产生对生物生存有意义吗?
3、自然环境会选择哪个个体留存下来?
4、基因突变对生物进化有何意义?
学生思考回答:
基因突变的意义:基因突变是新基因产生的途径,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是生物进化的原始材料。
展示狗由于基因重组而产生的毛色变异的图片,导入下一个学习内容:基因重组。
六、基因重组
学生分析图片资料,师生共同归纳基因重组的概念
1、概念:在生物体进行有性生殖的过程中,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的重新组合
重温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提出学习任务三:重温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理解基因重组的本质。
下图所示是某雄性动物正在进行分裂的细胞图,请据图回答:
&&&&&&&&&&&&&&&&&&&&&&&&&& A&& a B& b
&&&&&&&&&&&&&&&&&&&&&&&&&&& 1& 2& 3 &4
1、在细胞分裂中一定要分离的染色体是&&&&&&&&&&&&& &, 在细胞分裂中一定要自由组合的染色体是&&&&&&&&&&&&&&& &&&&&&&&&& 分裂&&&&&&&&&&&&
&&&&&&&&&&& 时期。&&&&&&&&&&&&&&&&&&&&&&&&&&&&&&&&&&&&&&&&&&&&&&
2、图中可以重组的基因有&&&&&&&&&&&&&&&&&&&&&& &&&&&&&&&&&& &&&&&&&&&&&&&&&&&&&&&&&&&&&&&&&&&&&&& 。
3、在四分体时期,&&&&&&&&&&& &&&&&&&& 基因伴随染色单体的交换而交换。
提供复习的材料:非姐妹染色单体的交叉互换(等位基因的互换)的图片,引导学生在解决基因重组产生原因的问题时,实现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和基因之间关系的知识迁移。
师生共同归纳产生基因重组原因:
(1)减数第一次分裂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
(2)减数第一次分裂时非姐妹染色单体上等位基因的交叉互换
设置问题情景:如何理解人群中个体性状是多种多样的?
提出学习任务四:通过计算,理解基因重组对子代多样性产生的意义
&&&& 人的体细胞中有23对染色体,请你根据自由组合定律计算,一位父亲可能产生多少种染色体组成不同的精子,一位母亲可能产生多少子种染色体组成不同的卵细胞?
教师、学生计算分析:都是2 23 钟。
指导学生通过计算总结:基因重组可以产生多种多样的基因组合的子代,其中有一些子代有含有适应某种环境变化的基因组合。因此,基因重组是形成生物多样性的来源之一。
七、基因重组的意义
设置问题情景:
1、基因重组能产生新基因吗?
2、新基因型的产生对生物生存有意义吗?
3、自然环境会选择哪个个体留存下来?
4、基因重组对生物进化有何意义?
师生共同总结:基因重组是生物变异的来源之一,对生物的进化具有重要的意义。
提出学习任务五: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的比较
八、板书设计
第& 5& 章& &&基因突变和其他变异
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
一、基因突变的实例
二、基因突变的概念
DNA分子中发生碱基对的替换、增添、缺失,而引起的基因结构的改变,叫做基因突变
三、基因突变的原因
&&&&&& &&&&&&&&&&&&&&&&&①物理因素:紫外线、X射线、激光等
& &&&诱变因素的种类&&&& ②化学因素:亚硝酸盐、碱基类似物等
&&&&&& &&&&&&&&&&&&&&&&&③生物因素:某些病毒、细菌的代谢产物等
四、基因突变的特点
1、基因突变的普遍性
2、基因突变的随机性、不定向性
3、自然状态下基因突变的频率很低
五、基因突变的意义
基因突变是新基因产生的途径,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是生物进化的原始材料。
六、基因重组
1、概念:在生物体进行有性生殖的过程中,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的重新组合
2、产生的原因
(1)减数第一次分裂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
(2)减数第一次分裂时非姐妹染色单体上等位基因的交叉互换
七、基因重组的意义
基因重组是生物变异的来源之一,对生物的进化具有重要的意义。
TA的最新馆藏[转]&[转]&[转]&[转]&[转]&[转]&
喜欢该文的人也喜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基因重组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