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中性理论和费雪货币数量论效应分别在什么假定下成立

君,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呢~~
第30章 货币增长与通货膨胀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第30章 货币增长与通货膨胀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DocinViewer--14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工具类服务
编辑部专用服务
作者专用服务
货币中性与非中性的理论之争
货币对实物经济活动的影响是否中性,是现代经济学中各个流派争论的焦点之一,西方经济学的不同流派对货币是否中性问题的探讨实质上推动了货币理论的发展,关于这一问题至今仍然没有得出一致的结论,在此,我对相关文献中与货币中性有关的知识点做一个综述,同时提出一点自己的看法.
作者单位: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新华金融保险学院
年,卷(期):
机标分类号:
在线出版日期:
本文读者也读过
相关检索词
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资助项目(编号:2006BAH03B01)(C)北京万方数据股份有限公司
万方数据电子出版社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费雪效应名词解释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