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产品标识过敏原提示标识怎么标识

买食品要查看过敏原标识
核心提示:老百姓买食品,绝大多数只看包装上的老三样:价格、生产日期和保质期。这本无可厚非,而细心的人发现,现在少数食品包装上开始出现一项新内容——过敏原信息。其实这个易被忽略的信息,对于过敏体质的人群,可以说是“关乎生命”的健康标识。
温馨提示:
喝水时,如果在水中加一样东西,有助排光体内毒素,外表年轻10岁。具体加什么,关注微信公众号 39健康网 ,发送 喝水 了解详情。
  过敏原提示
  在欧美日均强制标注  亚运会、奥运会期间要求那么高,一方面是因为运动员的特殊要求,更重要的是,在欧美发达国家,包装食品标注过敏原是强制要求。  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CAC)标准对各国建立食品标注体系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其公布的《预包装食品通用标签标准》中规定,对已知的导致过敏反应的食品和配料应始终加以说明。  我国于日开始施行《标签通则》,其中就增加了食品中可能含有致敏物质时的推荐标示要求。但在这份具有强制性的国家标准中,对于致敏原标识的要求,却是“鼓励企业自愿标示以提示消费者,有效履行社会责任”,并不是强制性要求。  中国食品包装协会秘书长董金狮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也指出,正因为目前过敏原信息是非强制性的“建议标注”,有的企业认为既然不标也不违法不违规,而标得太清楚反而会影响销售,所以干脆不标。  其实,在欧美日等发达国家,过敏原信息标准都是强制性实施。欧盟国家在现行的食品标签法规中要求对过敏原应明确标出,任何过敏物质不得隐瞒;美国在2006年实施的《食品过敏标签和消费者保护法案》中,要求必须在食品标签上用简单明确的语言标示过敏原,对于含有未声明过敏原的产品,美国FDA可能会要求产品召回;日本2001年修订的《食品卫生法》明确提出在容器和包装上必须注明导致食物过敏的成分,包括5种强制性标注和19种指导性标注食物。  标注过敏原  能体现企业社会责任  那么为何我国对过敏原信息标示目前还是“推荐建议”呢?  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韩军花研究员曾参与国家食品安全标准制定,她介绍:“我国目前对于过敏源信息标示要求是推荐标注,这主要因为食品过敏的发生率有多少还没有摸清楚,现在相关的研究和统计正在进行中。”  韩军花表示,我国居民营养与食品安全方面的知识还有待进一步提高,部分地区居民蛋白摄入不足,而多数过敏物质都是优质蛋白来源,因此强制标示可能会导致居民不必要的恐慌。  一位食品营养专家介绍,我国人群饮食习惯与西方国家存在很大差异,中国人主要对动物来源的蛋白过敏,而西方以植物来源的蛋白过敏为主。这或许是我国尚未要求强制标示的一个原因。洪莉教授却表示这种说法尚没有足够研究证据。  “一项强制性标准的施行,要根据我国现状及研究情况,综合考虑可能造成的后果和带来的效益。”韩军花研究员表示,新版《标签通则》中标示过敏原信息的要求是新加入,因此需要逐渐从法规上予以完善。  何梅研究员也认为,“强制性国标里推荐性内容,一般会根据这段执行时间的情况,综合判断后看是由推荐变为强制,还是强制变为推荐。”
  董金狮介绍,过敏原信息提示仅仅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加食品企业的包装成本,不会给食品企业生产技术、流程等方面带来影响。湖南省营养学会理事长胡敏予教授强调:“过敏原信息标示是给公众健康的一个提示,更是给过敏体质的人一个健康保护,这是企业保护公众健康负责任的态度,知名大品牌食品企业应该有这种社会责任。特别是一些特殊来源的蛋白质,更要着重标示。”  何梅也提醒广大消费者,如果购买食品时,发现其中没有明确标示过敏原信息,可以从食品标签配料表中进行识别,有相关食品过敏经历的人应当注意避开。  洪教授提醒大众,当怀疑某种食物引起过敏时,应当回避食物2周以上,若症状缓解后,再与小量的该食物接触又出现同样症状,就应高度怀疑,以后注意避开。如果症状并未得到缓解,或再次食用同一食物并不出现症状,那该食物导致过敏的可能性就较小。
2下一页尾页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扫一扫”分享
近来,一种名叫黑枸杞的东西掀起了一股热潮,据说其营养价值丰富,不仅提高免疫力,基所含的花青素还能抗癌...
据说,在南宋时期,有个制作油条的人特别痛恨秦侩夫妇,便用两块面捏了俩小人儿贴在一起做出了油炸烩,透着那么解气...
提起泡菜,很多人自然而然想起韩剧中风靡起来的神级食材,据了解,韩国妇女几乎都有一手做泡菜的绝活,经济好的家庭不仅用大白菜加工泡菜...
六一儿童节是充满欢声笑语的一个节日,它的专属性会…… []
饮茶也是一门学问,不仅要分季节饮茶,还要依据个人…… []
肺功能失常是一种很常见的健康现象,肺功能失常引起…… []
夏天是一个热辣的季节,穿上背心、短裤、比基尼,完…… []
每年11月中旬左右,北方地区都会开始室内供暖,但随…… []
自立秋以来小编跟大家介绍过几道关于胡萝卜以及山药…… []
本期是由三公仔小儿七星茶联合39育儿为您推出的参与…… []
领导该项研究的Yui-Hsi Wang博士这样说道:“我们的研究表明虽然机体需要一定水平的IgE来触发食物过敏反应,但其还会产生MMC9细胞导致过敏反应更加严重,如果没有这些细胞,就不会出现严重的食物过敏。”【峰回路转】说说主要进口国家地区对过敏原标识的要求
我的图书馆
【峰回路转】说说主要进口国家地区对过敏原标识的要求
上次发布了《》,其中很重要的一个环节是介绍各国(地区)关于过敏原的标识要求,由于内容较多,很重要,特地拿出来单列一节跟大家分享交流:6.1美国:食品过敏源应标注在成分表之后或附近,标注的大小与成分表相同;或者在成分表的相关食品过敏源处用括号标出。例外情况除外。美国早在日就已经实施《食品过敏源标签和消费者保护法案》,规定所有在美国销售的包装食品,必须符合有关食品过敏源标注要求,过敏源主要指以下8种产品:牛奶、蛋、鱼类(如鲈鱼、鲽鱼或真鳕)、甲壳贝类(蟹、龙虾或虾)、树坚果类(如杏仁、美洲山核桃或胡桃)、小麦、花生、大豆。对于鱼类、甲壳贝类、树坚果三类食品必须标注具体的食品名称。2009年美国实施的新法更是涵盖了约90%的致敏食物,涉及牛奶、花生、小麦、鸡蛋等易使人体过敏的全部物质,法规要求必须在食品标签上标示,否则食品将被召回。6.2日本:日本厚生省规定小麦、荞麦、蛋、牛奶和花生为五种强制性标注的过敏源物质。当食品含有这五种食品中的任一种,或含有由这五种物质制备的成分时,必须标注。在对上述成分进行标注时,应指明是哪种可能的致敏源,即当食品含有规定过敏原物质制备的成分时,要标出来源。这五种食品不论在最终食品中的含量为多少,即使是作为加工助剂或由于残留而只有痕量存在,都须以“可能含有”方式进行标注。对这五种物质不适当的标注,都将认为是违反了食品卫生法的规定,并且可能会导致食品被召回。另外,建议对鲍、乌贼、大马哈鱼卵、对虾、橙子、蟹、猕猴桃、牛肉、栗子、大马哈鱼、鲭鱼、大豆、鸡肉、猪肉、松蕈(蘑菇)、桃子、山药、苹果和骨胶等19种可能引发过敏反映的食品进行自愿性标注。6.3欧盟:规定含有牛奶、蛋、鱼类(如鲈鱼、鲽鱼或真鳕)、甲壳贝类(蟹、龙虾或虾)、树坚果类(如杏仁、美洲山核桃或胡桃)、小麦、花生、大豆、芹菜、芥菜、芝麻,以及浓度超过10mg/kg的二氧化硫或亚硫酸盐过敏源成份必须标注。从日起,不符合标识规定的食品将禁止在欧盟市场上销售。(例子:芥菜籽、盐水蘑菇罐头)6.4澳大利亚:要求将食品中的过敏源成分明示在对应的食品上,无论的过敏源含量多少。6.5韩国:含蛋制品、乳制品、荞麦、花生、大豆、小麦、鲭鱼、螃蟹、虾、猪肉、桃子及番茄的过敏性物质产品,均需标识。6.6加拿大:任何产生致过敏成分的过敏原产品也须列出,如麸质食品标签必须指出麸质的具体来源,如大麦、小麦或燕麦。6.7瑞士:根据瑞士内政部健康局所公布的食品法规定,当牛奶、鸡蛋等过敏原平均1g/kg时,就必须标示。6.8台湾地区日,“卫生福利部”发布部授食字第号公告,订定“食品过敏原标示规定”,自日生效。公告事项如下:(1)市售有容器或包装的食品,含有下列对特殊过敏体质者致生过敏的内容物,应于其容器或外包装上,显著标示含有致过敏性内容物名称的醒语信息:虾及其制品、蟹及其制品、芒果及其制品、花生及其制品、牛奶及其制品(由牛奶取得的乳糖醇(lactitol),不在此限)、蛋及其制品。(2)前项醒语信息,应载明“本产品含有**”、“本产品含有**,不适合其过敏体质者食用”或等同意义字样。6.9中国香港:《食物及药物(成分组合及标签)规例》条文规定,如有已知可导致过敏的物质存在于食物中,须在食物标签作出声明。如含有麸质的谷类(即小麦、黑麦、大麦、燕麦、裂谷小麦、它们的混合变种及它们的制品);甲壳类动物及甲壳类动物制品;蛋类及蛋类制品;鱼类及鱼类制品;花生、大豆及它们的制品;奶类及奶类制品(包括乳糖);木本坚果及坚果制品,以及浓度达到或超过百万分之十的亚硫酸盐组成或含有上述浓度的亚硫酸盐,有关的亚硫酸盐的作用类别及其名称须在配料表中指明。
发表评论:
TA的最新馆藏买食品要查看过敏原标识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近日,健康时报记者走访了北京多家大型超市,随机选择了50种知名品牌的预包装食品,对其过敏原信息提示情况进行统计,发现只有四成食品(20种)包装上提示了过敏原信息。而其他食品包装上均未予以标示或是标示得含糊不清,令消费者很难辨识。
老百姓买食品,绝大多数只看包装上的老三样:价格、生产日期和保质期。这本无可厚非,而细心的人发现,现在少数食品包装上开始出现一项新内容——过敏原信息。其实这个易被忽略的信息,对于过敏体质的人群,可以说是“关乎生命”的健康标识。是不是所有商家都替我们的健康着想呢?记者调查发现,仅四成包装食品明确提示了过敏原信息,而多数食品的这项标识让人雾里看花。很多知名品牌食品未提示过敏原包装上标示过敏原信息,2012年才开始在我国实施,其依据是原卫生部2012年发布的《GB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其中规定8种致敏原物质:含有麸质的谷物、甲壳纲类动物(虾、蟹等)、鱼类、蛋类、花生、、乳制品、坚果及其果仁类制品等,宜在配料表中使用易辨识的名称,或在配料表邻近位置加以提示。近日,健康时报记者走访了北京多家大型超市,随机选择了50种知名品牌的预包装食品,对其过敏原信息提示情况进行统计,发现只有四成食品(20种)包装上提示了过敏原信息。而其他食品包装上均未予以标示或是标示得含糊不清,令消费者很难辨识。在所有提示过敏原信息的品牌食品中,国外企业或是中外合资企业的食品产品占绝大多数,且信息提供较为详细,如费列罗榛果威化巧克力,对过敏原信息以字体加粗斜体形式醒目地进行介绍:“过敏原信息:含牛奶,榛子,麦胶(麸质)蛋白,大豆。生产此食品的设备也处理杏仁。”不过同样是国外食品企业,有一些大品牌却并未对过敏原信息进行提示。比如玛氏食品旗下的M&M'S牛奶巧克力豆和士力架花生夹心巧克力,好丽友食品的蘑古力饼干、好丽友派巧克力味涂饰蛋类芯饼,都未明确提示其中含有过敏原,致使消费者极易忽略其潜在的过敏风险。国内的厂家标注过敏原信息则更少,比如花生类食品中,黄飞红麻辣花生、四川徽记川辣子花生、老奶奶花生米、酒鬼花生米等均无任何过敏信息提示。除此之外,记者发现还有许多企业在这些标注的文字表述上,用词含糊,似乎是在打擦边球。有些产品配料表中含有过敏原成分,却并未做出专门的过敏原提示,比如德芙巧丝威化巧克力,仅在大段的配料表后加了一句,可能含有微量坚果果仁成分;谷优金黄脆饼干也是在末尾附上一句,本品含有微量芝麻。对于一般的消费者来说,很难明白这其实也是一种过敏提示。标注过敏原信息“关乎生命”我国原卫生部发布的《标签通则》问答文件中指出,食品中的某些原料或成分,被特定人群食用后会诱发过敏反应,有效的预防手段之一就是在食品标签中标示所含有或可能含有的食品致敏物质,以便提示有过敏史的消费者选择适合自己的食品。“食物过敏原”是指某些食品在摄入人体后,可选择性激活免疫细胞,引起的消化系统或全身性的变态反应,这也就是我们所说的食物过敏,在临床上表现为荨麻疹、哮喘、腹痛和腹泻等多种症状,严重的甚至可导致休克,甚至死亡。“引起过敏的原因很多,任何食物都有可能有过敏的情况。但对个体来说,都是具有特异性的。”中华医学会变态反应分会副主任委员洪建国教授介绍,具有多肽成分的食物都有可能成为过敏原,一旦人们接触后就可能发生过敏反应,引发严重的后果。食物过敏非常常见,而且任何人都存在过敏的风险,北京协和医院变态反应科副主任医师白纯政介绍,过敏性疾病是一种多基因的疾病,有遗传倾向。对于不同年龄阶段的人,可能涉及不同的器官,对应不同的表现。他的门诊中就有一位中学生吃完面条,外出打球时出现了过敏性休克;还有更严重的,一位患者吃完馒头走路上班过程中出现了休克,而这种疾病在临床上叫“小麦依赖运动诱发的过敏性休克”,患者在吃了饼干、面食等含有小麦成分的食品后4~6小时内,如果运动,就可诱发严重过敏反应症状。但不运动就可能没有过敏反应症状,这种知识很少有人知道。据中国青年报报道,过敏与哮喘医患联盟(中国)主席陈育智教授在2013年“世界哮喘日”宣教活动中透露,2010年全国第三次在40万儿童中进行的调查显示,0岁~14岁儿童哮喘患病率达3.01%,这个数字较2000年增加了50%左右。而食品过敏是引起该疾病的主要原因之一。过敏性疾病也已逐渐成为许多人的终身性疾病。“过敏可能产生的反应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皮肤反应比如湿疹,二是消化道反应比如腹痛、腹泻,三是呼吸道反应比如哮喘。如果发现相关症状,应当及时去医院就诊。”上海市儿童医学中心临床营养科主任洪莉解释了过敏反应的一般症状。白医生介绍,过敏性疾病的发作,有时与接触过敏原剂量的多少没有直线关系,有些人遇到一丁点儿的过敏原也会引发很严重的过敏。比如有些对海鲜过敏的人,误食添加了一些虾粉、鱼粉的加工食品,就会出现严重过敏反应。有些对花粉过敏的人群,甚至吃苹果等蔷薇科的水果,也会出现不舒服的症状,如皮肤痒、嗓子痒、口唇肿、舌头肿。据环球邮报报道,加拿大一个患有花生过敏症的15岁女孩,在接吻过程中接触到男友嘴中的花生酱,最终导致过敏性死亡。“过敏性人群明确知晓了自己的过敏原后,一般不会主动吃这类食品。但一些食品中含有的隐匿性过敏原常常被人们忽略。曾有一位家长给孩子吃从店里购买的梅干菜包子,小孩吃完马上出现窒息、过敏性休克等情况。原来他会对核桃过敏,而包子里含有不少切碎的核桃。”中华医学会变态反应分会主任委员尹佳介绍说。很多人发生过敏的时候,甚至根本不知道自己对什么东西过敏,只能通过他吃过的食物、接触过的外界物品来反推,可见食物中不标注过敏原,其潜在健康风险有多大。中国疾控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何梅研究员谈到,年龄较小的婴幼儿比较容易发生过敏,特别是在添加辅食的过程中。随着孩子胃肠条件慢慢完善,过敏的症状可能会减轻。洪莉教授补充道,过敏原信息提示对成人和儿童都非常重要,尤其是儿童,他们往往缺乏自我识别的能力,因此,儿童常食用的食品更加要强调这一点。值得一提的是,2010年广州亚运会期间,广州市质监部门曾发布《亚运会食品安全食品过敏原标识标注》,对供应第16届亚洲运动会和第10届亚洲残疾人运动会的食品中过敏原标识标注的原则和内容曾做出过严格规定。而早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期间,北京就首次对食品过敏原信息进行标注。根据《DB11/Z 521—2008奥运会食品安全食品过敏原标识标注》中的规定,在第29届奥运会(包括残奥会)期间,应该对含有谷蛋白的谷物、甲壳类、贝类动物产品、蛋类、鱼类、花生、大豆、乳制品、坚果类产品、蔬菜、水果、食用菌、调料、10mg/kg或更高浓度的浓缩亚盐等配料的食品进行过敏反应信息标示。过敏原提示在欧美日均强制标注亚运会、奥运会期间要求那么高,一方面是因为运动员的特殊要求,更重要的是,在欧美发达国家,包装食品标注过敏原是强制要求。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CAC)标准对各国建立食品标注体系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其公布的《预包装食品通用标签标准》中规定,对已知的导致过敏反应的食品和配料应始终加以说明。我国于日开始施行《标签通则》,其中就增加了食品中可能含有致敏物质时的推荐标示要求。但在这份具有强制性的国家标准中,对于致敏原标识的要求,却是“鼓励企业自愿标示以提示消费者,有效履行社会责任”,并不是强制性要求。中国食品包装协会秘书长董金狮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也指出,正因为目前过敏原信息是非强制性的“建议标注”,有的企业认为既然不标也不违法不违规,而标得太清楚反而会影响销售,所以干脆不标。其实,在欧美日等发达国家,过敏原信息标准都是强制性实施。欧盟国家在现行的食品标签法规中要求对过敏原应明确标出,任何过敏物质不得隐瞒;美国在2006年实施的《食品过敏标签和消费者保护法案》中,要求必须在食品标签上用简单明确的语言标示过敏原,对于含有未声明过敏原的产品,美国FDA可能会要求产品召回;日本2001年修订的《食品卫生法》明确提出在容器和包装上必须注明导致食物过敏的成分,包括5种强制性标注和19种指导性标注食物。标注过敏原能体现企业社会责任那么为何我国对过敏原信息标示目前还是“推荐建议”呢?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韩军花研究员曾参与国家食品安全标准制定,她介绍:“我国目前对于过敏源信息标示要求是推荐标注,这主要因为食品过敏的发生率有多少还没有摸清楚,现在相关的研究和统计正在进行中。”韩军花表示,我国居民营养与食品安全方面的知识还有待进一步提高,部分地区居民蛋白摄入不足,而多数过敏物质都是优质蛋白来源,因此强制标示可能会导致居民不必要的恐慌。一位食品营养专家介绍,我国人群饮食习惯与西方国家存在很大差异,中国人主要对动物来源的蛋白过敏,而西方以植物来源的蛋白过敏为主。这或许是我国尚未要求强制标示的一个原因。洪莉教授却表示这种说法尚没有足够研究证据。“一项强制性标准的施行,要根据我国现状及研究情况,综合考虑可能造成的后果和带来的效益。”韩军花研究员表示,新版《标签通则》中标示过敏原信息的要求是新加入,因此需要逐渐从法规上予以完善。何梅研究员也认为,“强制性国标里推荐性内容,一般会根据这段执行时间的情况,综合判断后看是由推荐变为强制,还是强制变为推荐。”董金狮介绍,过敏原信息提示仅仅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加食品企业的包装成本,不会给食品企业生产技术、流程等方面带来影响。湖南省营养学会理事长胡敏予教授强调:“过敏原信息标示是给公众健康的一个提示,更是给过敏体质的人一个健康保护,这是企业保护公众健康负责任的态度,知名大品牌食品企业应该有这种社会责任。特别是一些特殊来源的蛋白质,更要着重标示。”何梅也提醒广大消费者,如果购买食品时,发现其中没有明确标示过敏原信息,可以从食品标签配料表中进行识别,有相关食品过敏经历的人应当注意避开。洪教授提醒大众,当怀疑某种食物引起过敏时,应当回避食物2周以上,若症状缓解后,再与小量的该食物接触又出现同样症状,就应高度怀疑,以后注意避开。如果症状并未得到缓解,或再次食用同一食物并不出现症状,那该食物导致过敏的可能性就较小。健康时报记者 叶正兴
[责任编辑:robot]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6:49
04/21 11:28
03/09 16:46
02/24 09:56
03/09 16:45
03/09 16:45
02/27 16:10
03/13 08:17
03/12 08:43
03/12 07:22
03/12 07:57
03/20 09:48
09/07 09:38
09/07 09:38
09/07 09:39
09/07 09:39
09/07 09:39
04/26 09:49
04/23 08:47
04/23 08:57
04/23 09:14
04/23 09:22
凤凰财经官方微信
播放数:194353
播放数:124395
播放数:173975
播放数:82180
48小时点击排行最多3个标签,单个限12个字符内,用','或空格分隔
最多3个标签,单个限12个字符内,用','或空格分隔
字号: T | T
新闻背景:日前,联合利华旗下的家乐牌浓汤宝配料表中出现&可能含有&&&字样,被指不符合我国《食品安全法》规定,在多个城市下架。联合利华对此发出声明回应,其产品新包装中&可能含有&某物质的字样,是对产品致敏物质的提示,为提醒消费者对可能含有的鱼、虾成分过敏,才负责任地标上&可能含有&。
塑化剂风波之后,包装标识问题再次走入人们的视线。随着国际贸易交流的加深以及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的关注不断提高,完善&过敏原&标注的规定已经成了迫在眉睫的问题。
为何要规范食品&过敏原&标注
首先,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高蛋白食物和水果种类越来越多,过敏食物也随之增加,如各种海鲜,奶制品,肉制品,豆制品,花生、开心果、腰果等坚果类,蘑菇、芸豆等蔬菜,桃子、草莓、菠萝等水果,蚕蛹、蚂蚱等可食昆虫,食品添加剂和防腐剂等。因为食物过敏而导致的死亡事件不断上升。据统计,美国每年有50-100人因花生过敏而猝死,他们当中的绝大多数只是不小心吃了1-2粒花生米,而每年因食物过敏导致的死亡率还在逐年增加。
其次,在食品生产过程中,部分不同产品可能采用共线生产,加工设备中可能会有微量残留,而生产厂家不能保证不含有某些可致过敏的物质,这样做既是对消费者的健康负责也是厂家的自我保护。
国外关于过敏原标注的规定
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Codex)早在1985年就颁布了《预包装食品标识法典通用标准(CODEXSTAN1-1985),经过4次修订,2005年发布第5版。其中,对预包装食品的强制性标识中,包括:含麸质蛋白的谷物及其制品、甲壳纲类动物及其制品、蛋类及其制品、鱼类及其制品、花生、大豆及其制品等食品和配料,都必须在配料表中加以说明。
欧盟关于食品标签、标注和广告的法律是2000年颁布并经多次修改,也要求食品标签要提供有助于食品过敏者能够避免对某类食品产生过敏的信息,不得有任何隐瞒。通常欧洲等发达国家,使用&maycontain&的标注方式以作提示。
美国食品和药品管理局(FDA)于2004年颁布了《食品致原标识与消费者保护法》,规定所有在美国境内销售的包装食品,必须符合该法规中对食物致敏原的标识要求。对于含有未声明致敏原的产品,FDA可能会要求产品召回。
日本对食品标签的要求非常严格,明确提出对于导致食物过敏的成分必须明示。日本在修订后的《食品卫生法》中规定了对鸡蛋、牛奶、小麦、荞麦、花生等5种食物为原料的加工食品和添加物,必须在容器和包装上注明所含的过敏性物质,推荐过敏物质达20种。
其他国家,如加拿大、澳大利亚和新西兰、韩国等,也都根据本国情况或国际贸易的需求对食物致敏原的标示进行了规定,但标示的主要食品种类基本一致。
我国关于食品过敏原标注的规定
相对于国外严格完善的食品标签规定,我国只是初步对相关内容做了规定。
卫生部于日公布了将于2012年4月实施的《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GB),与2004年版本的规定相比,增加了食品中可能含有致敏物质时的推荐标示要求。这也是我国第一个对食物过敏提出要求的食品安全管理规定。其中,对标注致敏物质做出了规定:如果用麸质的谷物、甲壳类动物、鱼类、蛋类、花生类、大豆类、乳制品、坚果类等做配料,或者是加工过程中可能带入上述食物,&宜在配料表中使用容易辨识的名称,或在邻近位置加以提示&。
规范食品包装&过敏原&的意义
对消费者而言,规范食品包装&过敏原&标注将会更好地保护公众健康和安全,是对某些可能有食物过敏体质消费者的健康保护行为。
对生产厂家而言,因为存在不同产品共线生产的情况,厂家不能保证生产设备上不会有残留的致敏物质,一旦发生过敏事件,厂家就将承担巨大的经济损失,标注过敏原是对企业自身的保护行为。
随着食品行业进出口贸易的交流加深,完善我国食品&过敏原&标注、与国际接轨也能促进出口食品企业贸易沟通的顺畅。
实施&过敏原&标注存在的问题
首先,我国公众对于过敏原知识的了解相对匮乏,并且在这方面的公众宣传及研究也很少,应及时让公众了解过敏原、重视食品过敏可能带来的严重影响,不再闹出消费者不了解相关规定而认为食品配料有问题的笑话。另外,无规矩不成方圆,应制定完善的法规标准,规范&过敏原&标注的范围、位置、大小等;企业要严格按照规定醒目、清晰、完整的标注&过敏原&提示;监管部门协同食品企业一起开始采取措施控制以减少食品过敏原的风险,并引入标签警示标示的管理,完善相关机制,让制度真正落在实效。
&过敏原&提示的标注是包装标识的一大进步,但目前广泛的推行还存在一定问题,还需要生产厂家、卫生部门、监管部门的协同作用,按规范标注、普及相关知识、加强企业管理,让规范真正落到实处,让公众从中受益。
[来源:慧聪网]&&作者:佚名&&编辑:丁丁
免责声明:凡本站注明“文章来源:糖酒快讯”的所有作品,其版权属于糖酒快讯网站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文章来源:糖酒快讯”。
&&&&本站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的文章,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站及其子站赞同其 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来源,并自负法律责任。
&&&&欢迎各类型媒体积极与本站联络,互相签订转载协议。
&&&&如著作人对本网刊载内容、版权有异议,请于知道该作品发表之日起30日内联系本网,否则视为自动放弃相关权利。
&&&&投稿邮箱:,欢迎赐稿。
新食品杂志社与中国白酒行业已经共同走过二十三年,见证了这个行业…
“不忘初心 砥砺前行”是今年五粮液1218厂商共赢大会的主题,在四…
新闻报料热线:028-&&&广告服务热线:028-&&&90天使会会员热线:028-&&&90天使会沙龙咨询热线:028-
投搞邮箱:&&&&
投诉咨询热线:028-&&&&
投诉邮箱:
成都九石电子商务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川B2-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国消防产品标识查询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