究竟是谁正在向航空旅行社转型服务集成商转型

究竟是谁正在向航空旅行服务集成商转型?
在航空旅行产业链中,从单纯的运输服务向上下游两端延伸,从承运商向航空旅行服务集成商转型是中国航空公司们的一个梦想。然而残酷的现实是,也许别人正在做得更好。
最早提出从单纯的承运商向航空旅行服务集成商转型这一概念的,是中国东方航空公司的管理层。但是,整个中国民航的航空公司似乎都在朝这个方向努力,他们谁都不愿意再继续做一名单纯的搬运工。然而,从概念变成战略、从战略变成实践,这个过程对航空公司们似乎非常艰难,成效甚微。但在航空旅行产业链中同样在图谋未来的其它企业却似乎正在走上正途。1.&航空公司们有大梦想,但缺乏小目标航空公司之所以有向航空旅行服务集成商转型的大梦想,来自于他们的一个小算盘:&既然我每年运送了1亿人次的旅客,他们从我的眼皮底下经过,难道我就不能从每个旅客身上再挣个百八十块钱呢?&这个和路边小吃店老板类似的想法很朴素,但却也很实在。假如通过提供其它的服务从每个旅客身上再挣到100元,那可是100亿啊。要想实现这个梦想,航空公司就必须&转型&。需要注意的是,航空公司提出要转型,说明这个战略无法通过对现有业务的优化来实现。这方面,始作俑者中国东方航空两年前成立了电子商务公司,让这家全资子公司专心去经营每年1亿的旅客流量。东航电商公司的业绩如何不得而知,但是至少这家子公司还没有像预期的那样为母公司提供规模化的低成本的收入。同样在上海的吉祥航空公司,在2015年投资控股了&淘在路上&的运营公司,新成立了&淘旅行&品牌。这些举措无疑是奔着大梦想而去的。不过,在互联网时代,航空公司的这些&转型&显得过于缓慢。在新业务的运营中,为了和母公司扯清楚千丝万缕的关系,让这些新公司举步维艰。航空公司由于不能做出很大的转型举动,也无法设定能够和主业业务量相提并论的&小目标&。小目标的缺失,就意味着航空公司转型的路径不清晰。路不清,则行之难矣。2. OTA从出生开始就天然向着航空旅行服务集成商的方向生长和航空公司始终站在飞机的视角来运营主营业务不一样,OTA从初创开始就站在旅客的视角来构建业务生态。在航空旅行的业务生态中,机票和酒店是旅客需要的两大产品,而成功的OTA都是从这两个领域切入市场的。近两年来,携程出尽风头。最近携程宣布收购欧洲知名的旅游搜索引擎SkyScanner,更是让大家隐隐看到了一家国际化OTA的样子。包括此前携程并购去哪儿一样,其实并不仅仅是携程实力雄厚,更重要的是垂直旅游搜索已经不能再满足旅客的需要了,通过比价来找到最便宜的产品已经不是旅客需求的根本。那么,旅客需要的是什么呢?没错,旅客需要的正是航空旅行服务集成商才能提供的完整贴心的产品和服务。通过最近携程的一些动向,真正在航空旅行产业链上布局成为&综合服务集成商&的企业中,携程无疑是重要的玩家。向上游看,携程投资入股了东航;向下游看,携程收购了北美地区两个大的地接社;向横向看,携程并购同类企业去哪儿、天巡等,做全了平台的服务能力。从产品看,航空旅行产业链的关键产品携程已经几乎无一不包;从服务看,携程实现了航空公司多年想做却做不到的&行李门到门&服务,展现了其强大的服务集成能力。如果要从携程的发展中获得借鉴,那么对于航空公司来说,所谓的转型首先要改变业务设计的视角:即站在旅客需求的角度来构建产品和服务。3.&航班管家、航旅纵横们正在不动声色地向航空旅行服务集成商挺进在航空旅行服务的产业链中,除了航空公司和OTA们,还有很多不同类型的玩家。航班管家、航旅纵横、非常准就是其中典型的一个玩家类别,它们从一个APP开始,正在切入产业链的生态圈中。航班管家是一个神奇的存在,有点像VIVO音乐手机,平时看不到谁在用,但却有着惊人的销售量。2016年4月,航班管家完成9.33 亿元 C 轮融资,母公司活力天汇在近日申请挂牌新三板,这家公司旗下还有高铁管家等产品正在打造旅行服务平台。近期,航班管家还号称正在打造&场景电商&,这个让人很难理解的概念却正在逐步影响航班管家的千万级用户的生活,例如其产品&伙力接送&,使得从武汉出差回家的旅客有机会在火车上购买到鸭脖子。这种通过场景思维打造的产品是值得称道的。假如航班管家真能够沿着这条路走下去,也许会自然生长成为一家旅客所需要的&旅行服务集成商&。而同样具有千万级用户量的航旅纵横最近也发布了一个功能:预订接送机服务。这项与神州租车合作的产品,为航旅纵横的用户打造了最便捷的接送机用车预订服务。然而,很显然,这只是一个开始。航旅纵横的产品核心除了航班动态信息之外,最关键的是旅客的行程管理。基于行程管理,航旅纵横推出了&可享服务&菜单,在这个菜单下,通过对旅客行程的智能预判,未来将可以提供越来越多的产品推荐,这个产品的发展空间确实充满了想象。航旅纵横虽然并不销售机票,但未来却是潜力最大的&服务集成商&。如果要从航班管家和航旅纵横的发展中获得借鉴,那么对于航空公司来说,需要尽快抛弃掉的正是他们那只能当作买票工具的APP,从旅客的角度、集成商的思维、再加上航空公司的自身特点重新去重构APP。航空公司们本是航空旅行产业中最早的、最有实力的玩家,但几十年来固有的运营模式和固有思维终究落下了病根。在向航空旅行服务集成商转型的路上,航空公司到底还有哪些机会呢?只能说,旅客的需求日新月异,机会永远存在。
百度一下:&查找更多相关信息!
360搜索:&查找更多相关信息!
Google Search:&Find more information!
------分隔线----------------------------
&&&&下一篇:
评论列表(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近日,国际航空体验协会公布的一项调查结果显示:在飞机上,中国人最喜欢睡觉和购物。其实,空中购物不是一个新鲜的话题,很多旅客都有过在国际航班上购买免税品、在廉价航班上购买旅游特产的体验。但是你有没有想过,有一天在飞机上可以像在家里一样,动一动鼠标就可以轻松购物?
  国内的航空公司正在致力于将这个梦想变成现实。有专家分析称,国内航空公司在前两年盈利攀至高峰后,在多种因素的作用下,面临一定的发展困难,各家航空公司都在积极转型求生存、促发展。让空中购物触网,挖掘航空旅客这一庞大群体的购物潜力,从而寻求新的商业模式和利润增长点,这正是航空公司寻求转型升级的体现。其中,中国东方航空公司(以下简称“东航”)和中国国际航空公司(以下简称“国航”)的相关举措可谓是“迈大步”前行。
  从空中支付到东航电商
  向现代服务集成商迈进
  你想过在飞机上也可以即时刷卡付款吗?东航与中国银联近日共同推出首个空地互联“云支付”平台,让空中自由刷卡不再困难。
  旅客只要打开飞机座椅椅背上的屏幕,进入空中商城,点击所需商品,在遥控器手柄上刷卡,输入密码,即完成支付,下飞机就可以取走商品。
  空地互联“云支付”解决了以往机上支付必须落地后联网才能传输处理交易数据的行业难题,提升了行业资金安全和结算效率。更为重要的是,中国银联和东航此次还制定了航空与金融支付跨界行业标准,使得银联与航空公司在业界都变得更加主动。
  据悉,东航目前的空中商城可以购买的商品达1000款,涉及众多供应商。与此同时,空中商城还可以不断加载新的商品,与更多的销售平台对接。东航有关人士介绍,空中商城服务将逐步扩大,以后将覆盖所有航班。
  东航转型办副主任张驰告诉记者,这是东航转型发展的重要一步。其实,早在2012年的中国民航发展论坛上,东航集团总书记、东航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马须伦就表示,东航将从传统航空承运人向现代服务集成商转型。
  除了空地互联“云支付”之外,今年7月,东航在航班上开展了空中互联网测试工作,飞机行驶在空中不再是信息孤岛,航行的飞机也可以成为巨大的购物平台,甚至发展成为巨大的电子商务新平台。
  而就在刚刚过去的12月6日,东航宣布在上海自贸区成立东航电商,首批目标客户是东航8000万至1亿人次的旅客。东航电商总经理韦志杰称,将借助东航在线营销服务平台和空中互联技术,整合东航内外部各类线上、线下产品及服务资源,为用户提供出行相关一站式集成产品和服务解决方案。
  成立空中产业联盟
  打造空中完整消费链
  在空中互联网领域,国航与东航一直在正面竞争。自2010年以来,国航积极探索航空地空互联服务方式。2013年,国航通过卫星通信,在国内首家提供了机上互联网航班服务。今年4月,国航航班实现了地空基站模式(ATG)宽带无线通信上网。
  今年11月11日,国航在珠海航展上宣布成立空中产业联盟,更是将国航空中互联网服务布局推向了一个新的阶段。
  此次成立的空中产业联盟包括11家核心理事单位与22家会员单位,跨越航空、互联网、教育、通信、新媒体、航空工业等多个行业。国航相关人士表示,国航今后将借此在空中打造一个完整的消费链。
  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会员单位之一的京东商城与国航宣布全面开展战略合作,共同打造空中购物平台。11月11日当天,国航具备地空互联条件的部分航班就开通了“京东空中购”频道,第一批幸运乘客在航班上享受了空中购物体验。
  利用地空互联技术,实时交互的互联网信号可接入飞机机舱内,乘客利用笔记本电脑或平板电脑登录机舱内网络,即可在“京东空中购”频道浏览感兴趣的商品,下单信息即时传输到京东网络后台,并完成商品的快速配送。
  京东大客户销售部总经理宋春正介绍,机上购买的商品价格与京东价格实时同步。京东会基于大数据系统分析机上客户的购物特点,为客户精选优质的商品。此外,为了保证机上购物的良好体验,“京东空中购”在某些方面甚至比地面购物更有优势,例如19时至22时“夜间配”服务以及3小时必达的“极速达”等服务,让商品比旅客还先到家。
  目前,京东与国航已开启第一阶段的合作,具备地空互联条件的飞机机身经停北京、上海、深圳、台北、日本等多条航线,随后京东大客户部将支持国航空中购物平台扩展至更多机身与航线。
  谋求服务与利润兼得
  航空公司谋求转型是为形势所迫,据中国民航大学航空经济研究所所长李晓津介绍,目前,航空主业的利润越来越薄,根据测算,过去十年,全球航空公司收入利润率只有2%,而产业链其他环节业务的平均利润率达到40%以上。
  航空公司经营市场化是必然趋势,中国民航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李艳华教授告诉记者,我国航空公司寻求转型就要更多地关注市场、研究市场、顺应市场。这就意味着市场需要什么样的服务,航空公司在力所能及范围之内就应当提供什么样的服务。
  目前,网络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在飞机上也能轻松上网是很多旅客的共同诉求。
  另一方面,作为增值服务的商品出售利润丰厚。春秋航空董事长就曾表示,机上销售每年给春秋航空带来四五千万元的收入。美国的航空业发展数据显示,作为增值服务的商品出售,其创造的利润占航空公司总利润的60%—70%。
  航空旅客相对高端,其在空中的碎片时间更容易形成消费,空中电子商务市场潜力巨大。
  如果让电子商务在空中发展起来,对航空公司而言,不仅将是提升服务的举措,更将是一个巨大利润的增长点。因此,在传统的免税品销售之外,为旅客提供更好的机上购物体验、挖掘新的利润增长点是航空公司转型的一个明智选择。
  业内人士对东航的一系列举措也颇为看好。春秋航空新闻发言人张武安称,空中互联网的建立及支付方式的完善给航空公司带来的商业可能性是无限宽广的,将促使航空公司探索新的业务模式和利润增长点。
  国航的做法也印证了这个说法。担任首届联盟大会主席的国航党委书记樊澄表示,民航业将进入机上网络发展的新时代,空中旅途生活将发生重大改变。他表示,通过空中互联网联盟,各行业能实现跨界创新,使产业链上下游的企业开放共享、合作共赢,推进中国民航机上网络业务制定新标准、探索新的商业模式。
  但是,正如马须伦所言,“空地互联”还处于商业测试阶段,探讨商业模式还为时尚早,要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行业选择还存在诸多困难。
  一切都尚在探索之中。未来,在多重动力的推动之下,航空公司能否通过跨界合作为旅客提供更多的商品、更便捷的支付方式、更人性化的购物体验,从而催生出一支庞大而优质的机上电商消费群体,我们拭目以待。
中国交通新闻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交通报”、“来源:中国交通新闻网” 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交通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 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交通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交通新闻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究竟是谁正在向航空旅行服务集成商转型? - 环球旅讯(TravelDaily)
究竟是谁正在向航空旅行服务集成商转型?
来源:航旅IT圈
在航空旅行产业链中,从单纯的运输服务向上下游两端延伸,从承运商向航空旅行服务集成商转型是中国航空公司们的一个梦想。然而残酷的现实是,也许别人正在做得更好。
最早提出从单纯的承运商向航空旅行服务集成商转型这一概念的,是中国东方航空公司的管理层。但是,整个中国民航的航空公司似乎都在朝这个方向努力,他们谁都不愿意再继续做一名单纯的搬运工。然而,从概念变成战略、从战略变成实践,这个过程对航空公司们似乎非常艰难,成效甚微。但在航空旅行产业链中同样在图谋未来的其它企业却似乎正在走上正途。1.&航空公司们有大梦想,但缺乏小目标航空公司之所以有向航空旅行服务集成商转型的大梦想,来自于他们的一个小算盘:&既然我每年运送了1亿人次的旅客,他们从我的眼皮底下经过,难道我就不能从每个旅客身上再挣个百八十块钱呢?&这个和路边小吃店老板类似的想法很朴素,但却也很实在。假如通过提供其它的服务从每个旅客身上再挣到100元,那可是100亿啊。要想实现这个梦想,航空公司就必须&转型&。需要注意的是,航空公司提出要转型,说明这个战略无法通过对现有业务的优化来实现。这方面,始作俑者中国东方航空两年前成立了电子商务公司,让这家全资子公司专心去经营每年1亿的旅客流量。东航电商公司的业绩如何不得而知,但是至少这家子公司还没有像预期的那样为母公司提供规模化的低成本的收入。同样在上海的吉祥航空公司,在2015年投资控股了&淘在路上&的运营公司,新成立了&淘旅行&品牌。这些举措无疑是奔着大梦想而去的。不过,在互联网时代,航空公司的这些&转型&显得过于缓慢。在新业务的运营中,为了和母公司扯清楚千丝万缕的关系,让这些新公司举步维艰。航空公司由于不能做出很大的转型举动,也无法设定能够和主业业务量相提并论的&小目标&。小目标的缺失,就意味着航空公司转型的路径不清晰。路不清,则行之难矣。2. OTA从出生开始就天然向着航空旅行服务集成商的方向生长和航空公司始终站在飞机的视角来运营主营业务不一样,OTA从初创开始就站在旅客的视角来构建业务生态。在航空旅行的业务生态中,机票和酒店是旅客需要的两大产品,而成功的OTA都是从这两个领域切入市场的。近两年来,携程出尽风头。最近携程宣布收购欧洲知名的旅游搜索引擎SkyScanner,更是让大家隐隐看到了一家国际化OTA的样子。包括此前携程并购去哪儿一样,其实并不仅仅是携程实力雄厚,更重要的是垂直旅游搜索已经不能再满足旅客的需要了,通过比价来找到最便宜的产品已经不是旅客需求的根本。那么,旅客需要的是什么呢?没错,旅客需要的正是航空旅行服务集成商才能提供的完整贴心的产品和服务。通过最近携程的一些动向,真正在航空旅行产业链上布局成为&综合服务集成商&的企业中,携程无疑是重要的玩家。向上游看,携程投资入股了东航;向下游看,携程收购了北美地区两个大的地接社;向横向看,携程并购同类企业去哪儿、天巡等,做全了平台的服务能力。从产品看,航空旅行产业链的关键产品携程已经几乎无一不包;从服务看,携程实现了航空公司多年想做却做不到的&行李门到门&服务,展现了其强大的服务集成能力。如果要从携程的发展中获得借鉴,那么对于航空公司来说,所谓的转型首先要改变业务设计的视角:即站在旅客需求的角度来构建产品和服务。3.&航班管家、航旅纵横们正在不动声色地向航空旅行服务集成商挺进在航空旅行服务的产业链中,除了航空公司和OTA们,还有很多不同类型的玩家。航班管家、航旅纵横、非常准就是其中典型的一个玩家类别,它们从一个APP开始,正在切入产业链的生态圈中。航班管家是一个神奇的存在,有点像VIVO音乐手机,平时看不到谁在用,但却有着惊人的销售量。2016年4月,航班管家完成9.33 亿元 C 轮融资,母公司活力天汇在近日申请挂牌新三板,这家公司旗下还有高铁管家等产品正在打造旅行服务平台。近期,航班管家还号称正在打造&场景电商&,这个让人很难理解的概念却正在逐步影响航班管家的千万级用户的生活,例如其产品&伙力接送&,使得从武汉出差回家的旅客有机会在火车上购买到鸭脖子。这种通过场景思维打造的产品是值得称道的。假如航班管家真能够沿着这条路走下去,也许会自然生长成为一家旅客所需要的&旅行服务集成商&。而同样具有千万级用户量的航旅纵横最近也发布了一个功能:预订接送机服务。这项与神州租车合作的产品,为航旅纵横的用户打造了最便捷的接送机用车预订服务。然而,很显然,这只是一个开始。航旅纵横的产品核心除了航班动态信息之外,最关键的是旅客的行程管理。基于行程管理,航旅纵横推出了&可享服务&菜单,在这个菜单下,通过对旅客行程的智能预判,未来将可以提供越来越多的产品推荐,这个产品的发展空间确实充满了想象。航旅纵横虽然并不销售机票,但未来却是潜力最大的&服务集成商&。如果要从航班管家和航旅纵横的发展中获得借鉴,那么对于航空公司来说,需要尽快抛弃掉的正是他们那只能当作买票工具的APP,从旅客的角度、集成商的思维、再加上航空公司的自身特点重新去重构APP。航空公司们本是航空旅行产业中最早的、最有实力的玩家,但几十年来固有的运营模式和固有思维终究落下了病根。在向航空旅行服务集成商转型的路上,航空公司到底还有哪些机会呢?只能说,旅客的需求日新月异,机会永远存在。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关键词阅读:
请在此输入您要回复的内容
你可以填上昵称之后,在此输入您的评价;也可注册成为我们的会员,享受更多服务。
支持 iOS 和 Andriod,让阅读随时随地
精选最具价值要闻,每周二发送&&&&
精选12月27日-1月3日关注度最高、最值得一看的新闻资讯
精选12月20日-12月26日关注度最高、最值得一看的新闻资讯君,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呢~~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服务经济时代发展航空服务集成商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DocinViewer-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
马须伦:东航商业模式转型有三个主要方向
字号:| 日09:28&&&&&新华民航
-24日,2012年中国民航发展论坛在北京举行。此次论坛主题为“合作、创新、共赢”,来自全球的政府官员、行业专家、企业家等共同谋划全球民航持续发展大计。图为中国东方航空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马须伦演讲。
中国东方航空集团党组书记、中国东方航空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马须伦]各位来宾,女士们,先生们,大家早上好。很荣幸受邀参加这次2012中国民航发展论坛,今天我发言的题目是行业的转型与东航的未来。发展是社会的主旋律,转型是时代的大潮流,中国民航行业的转型已是大势所趋。我国民航业存在着发展不平衡、结构不协调等问题,巩固目前的良好发展势头,需要进一步推进行业的结构性调整,加快整个行业的转型发展。转型是实施国际化战略的必然选择。2009年、2010年、2011年国内运输总周转量所占比重分别是69.6%、64.3%、66.2%,这说明国内市场需求旺盛,同时时代的进步和行业的发展也迫切要求我们在更高层次、更高水平、更大范围来参与国际竞争。实施走出去战略,加快国际化竞争,建设国际一流品牌,是建设民航强国的必然选择。
推进民航产业升级需要从横向和纵向充分延伸客运产业链和货运产业链。民航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性产业,通过专营与发展能够更好的发挥机场交通枢纽功能,有助于提高民航资源和效率,从而惠及消费者。发挥民航的优势,为地方和区域的经济发展当好先行官。转型是不断创新、超越自我的过程,选择正确的转型路径至关重要,面对日益复杂的外部环境和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经过酝酿2012年东航正式确立了转型发展达到国际一流航空巨头企业的战斗目标,其核心就是提升客户体验,延伸价值链。
为此,东航商业模式转型的三个主要方向是:第一、在客运方面,推动从传统航空承运人向现代航空服务集成商转型。生产力的发展、经济总量的充裕和人民生活的富足,推动着社会消费趋势和居民消费结构的转变。总体上看,我国的消费结构经历了两次并正在经历地三次升级转型。20世纪60年代至80年代实现了温饱型的消费,20世纪90年代居民消费经历了由温饱型向小康型的转变。进入21世纪,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居民收入提高和消费环境的改善,居民对高档消费品和高品质服务性消费需求逐步上升,消费需求开始向享受型转变。充分满足客户需求是东航的落脚点和出发点,使消费者能够享受到现代航空服务,让旅客获得丰富的消费体验和极大的满足感。只要旅客选择了东航,就意味着获得了一整套服务的解决方案。
现代航空服务集成商的价值链是集航空运输、旅游、酒店、商贸、信息为一体,转型的关键就是将服务和产品为客户服务简单集成的服务方案,将航空产品的生产销售与相关产品密切联系起来,促进整个产业链向横向和纵向延伸,实现上下游产业资源、资金、服务有效配制,从而促进旅游业、生活服务业以及金融保险业等的现代服务业发展。2011年全球航空公司增长了43%,达到325亿美元,充分说明现代航空服务集成商的建设前景广阔。
第二、在航空服务方面,现代物流业作为一个新型的跨行业、跨部门、跨区域的复合型产业,将运输、仓储、装卸、加工、整理、配送等方面有机结合,形成完整的供应链。&十二五&规划实施期间,国内大力发展第三产业。目前发达国家的第三产业所占GDP一般在70%左右,2015年预计达到46.8%。&十二五&期间,我国社会物流总量年均可比增长14%左右,物流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3%左右。可以说这些都为东航深入推进货运转型带来了重要的历史机遇,从世界航空和物流企业来看,传统的航空货运企业处于盈利趋势的阶段,经营困难重重。
我们要真正理顺东航内部的业务链条,包括航空仓储、货运代理、货物运输、包装配送等服务物流环节。不仅提供航空货物的运输服务,还需要与原材料的供应商、制造商等进行协同合作,而这些,可以说是任重而道远。
第三、在公司运营商,积极探索多品牌的模式。东航在积极做优做强,多管齐下,探索新模式。目前低成本航空公司在全球市场份额超过20%,在东南亚已经超过了33%,在中国还不到5%,可以说发展空间巨大。今年3月份东航将与澳洲航空公司合作设立低成本航空公司,东航将通过试水低成本航空不断积累经验,谋划公司未来的发展,打开优势互补、双赢供应的通道。4月30日,&空铁联运&产品正式上线运营,旅客购买商品可以方便实现航空与铁路的转运。以上是我们的汇报,不足之处请大家批评指正,谢谢大家。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航空食品战略转型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