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菌也能被细菌感染和病毒感染染吗

细菌性感冒会传染吗
来自于:北京|
提问时间: 20:14:25|
基本信息:
病情描述:
医生您好我是细菌性感冒,第五天还会传染给宝宝吗
看了该问题的网友还看了:
医生回答专区
因不能面诊,医生的建议仅供参考
帮助网友:8169收到了:
感冒,习惯上分为病毒性感冒和细菌性感冒。细菌性感冒是指因细菌引起的感冒。病毒性感冒有:普通感冒、流行性感冒和病毒性咽炎等。细菌性感冒有:细菌性咽扁桃体炎。其主要不同是致病因素不同,病毒性感冒是由于病毒所致,而细菌性感冒是由于细菌所致。
因不能面诊,医生的建议仅供参考
帮助网友:425收到了:
指导意见:你好,细菌性感冒是由于导致的感冒。所以你的小孩天天和你在一起的话是有可能会被感染的。建议让你好了之后再让小孩和你在一起。祝你和你的孩子健康,幸福!医生询问:你的小孩有出现流鼻涕等感冒症状吗?
因不能面诊,医生的建议仅供参考
帮助网友:1862收到了:
病情分析:
你这种情况感冒是有传染给宝宝的可能的,需要多加注意的
指导意见:
建议你可以适当吃感冒药物的,多喝水,尽可能远离宝宝的
医师/住院医师
因不能面诊,医生的建议仅供参考
帮助网友:70收到了:
病情分析:
感冒一般是病毒感染,病毒一般都有自限性。但是,如果是特殊病毒,还是要警惕的。流感病毒是有传染性的。
指导意见:
建议对症治疗,做好防护,毕竟抵抗力低下,易感人群。
因不能面诊,医生的建议仅供参考
帮助网友:7056收到了:
病情分析:
感冒的病程是7-14天,个体差异不同所以表现的症状也不同,第5天应该还有传染性。
指导意见:
建议给予宝宝积极的预防,您可带口罩,积极的治疗您的疾病。
TA帮助了147人
目前共收到封感谢信
TA帮助了24人
目前共收到封感谢信
TA帮助了199人
目前共收到封感谢信为什么有些病毒可以跨物种传播,而有些病毒却不行?
【VigorousCooler的回答(111票)】:
首先跨物种要分类好,细菌、古细菌、植物、动物都可以被病毒感染,但是引起人类患病的只有动物病毒中极少的一部分,所以下面只就这一种情况进行讨论。
【From: Fundamentals of Molecular Virology (2ndED),普通】
正常情况下病毒感染的宿主是一定的,比如已经根除的天花病毒的宿主只有人,而有些病毒则同时感染人和动物,而大部分病毒只感染动物。《》 里的观点是,病毒的进化路径是:其他动物病毒——人兽共患病毒——人专性病毒。很自然,这是以人为中心的观点得出的结论,但也符合我们的认知。
这三种病毒的代表,我各举几个例子:
其他动物病毒—— 动物的种类很多,有哺乳动物,有节肢动物,有爬行动物,有鸟类等等。比如只感染昆虫的杆状病毒,这对人一点感染性也没有,现实中用杆状病毒载体进行相关蛋白的表达也很常见。再比如,1997年前认为的禽流感病毒(后边详述)只感染鸟类(包括家禽)。
人兽共患病毒—— 多种病毒可以同时感染人和动物,通常情况下这种疾病称为“人兽共患病”,其中细菌、病毒都可以引起这种疾病。 病毒方面,比如引起肾综合征出血热的汉滩病毒,这种病毒的主要宿主是黑线姬鼠,正常情况下,老鼠感染后不发病,只有轻微症状,说明病毒在长期的进化中已经和啮齿类动物达成了平衡。但是如果人接触到这种病毒就可能会引起肾综合征出血热,死亡率在5%左右。
人专性病毒——除了上面提到的天花,我们《医学微生物》上很大一部分的病毒都是专性感染人的,比如小时候大家吃糖丸预防的脊髓灰质炎病毒,比如最近北京爆出来的一栋楼里感染很多人的麻疹病毒,比如前几天在专栏里写的等等。
因为没有病毒的化石(估计有,也都忽略了,P.S. 病毒实在太小了)。按照病毒的进化路径(其他动物病毒——人兽共患病毒——人专性病毒)来说一下禽流感病毒。
最早病毒学界认为禽流感不会直接感染人的,所以1997年香港的禽流感疫情在学界还是引起了很大的争论,不过毕竟事实就是事实,不相信也得承认。
先说一下(甲型)流感病毒,首先流感可以分为甲、乙、丙三型,但引起人类大规模流行的只有甲型。其基因组有8个节段,可以自由组合。流感病毒正常情况下是在鸟类中进行传播的,可是流感病毒也可以感染一种重要的中间宿主——猪(广袤的中华大地有多少?而且猪也有自己的流感病毒)。猪和人之间的接触又可以将病毒从猪传播到人(人也有流行的流感病毒)。通过可能的流感病毒间鸟-猪、猪-人的组合,就很有可能出现一种全新的在人之间流行的大流感。
【From: 病毒学概览】
————以上为一些背景————
所以回到题目“为什么有些病毒可以跨物种传播,而有些病毒却不行?”
【1】首先跨物种不能太远。古细菌的病毒肯定感染不了人。
【2】其次,病毒要有机会跨物种。比如流感的跨物种:候鸟拉的粪便落到水里,被猪喝了,人喂猪的时候又吸入了猪呼出的病毒,Done!再比如去年西非的埃博拉病毒肆虐,已经有文章表示可能找到了源头【】。从专业角度来看,我个人觉得这是比较可信的。
【3】最后,跨物种成功的病毒要能够尽快突变出能够在跨过来的物种内进行传播的能力。比如1997年的禽流感病毒H5N1只有接触鸡的人才被感染,可是到了近年的H7N9已经进化到可以在人之间传播了,中间的弯弯道道,高福院士的文章里已经说的很明白了,有机会再详述吧。还有,去年早期在中东暴发流行的的类似SARS的冠状病毒(MERS-CoV),刚开始只是接触骆驼的人被感染,可是到后期就有轻微的人际传播了,不过比SARS还是要差了不是一点半点,所幸疫情没有扩大。
【From: Enabling the 'host jump': structural determinants of receptor-binding specificity in influenza A viruses】甲型流感病毒的基因组是8个节段的负链RNA,病毒进入细胞是通过其糖蛋白(HA)结合细胞上的受体,进入细胞进行基因组的复制和相关蛋白的表达,直到生成足够多的原料;完了之后这些蛋白和基因组RNA又在细胞里组合,最后在细胞表面
【From: Enabling the 'host jump': structural determinants of receptor-binding specificity in influenza A viruses】甲型流感病毒的基因组是8个节段的负链RNA,病毒进入细胞是通过其糖蛋白(HA)结合细胞上的受体,进入细胞进行基因组的复制和相关蛋白的表达,直到生成足够多的原料;完了之后这些蛋白和基因组RNA又在细胞里组合,最后在细胞表面出芽释放。
H7N9病毒是一种甲型流感病毒,利用病毒表面的糖蛋白H7N9病毒是一种甲型流感病毒,利用病毒表面的糖蛋白HA(血凝素)结合呼吸道上的受体唾液酸(Sialic acid),H7N9的进化就是它的HA结合唾液酸的那段肽发生了变异。肽段分为三部分:220-loop(圈圈)、130-loop(圈圈)和190-helix(螺旋),形成一个口袋样的结构。正常情况下,HA的受体——糖苷可以分为两类:禽类和人类。两个采用的糖苷键是不一样的:禽类是α2,3而人的是α2,6。而受体上的有三种糖可以和病毒结合:末端的唾液酸SA1、半乳糖Gal(在唾液酸的2位)和N-乙酰氨基葡萄糖(唾液酸的3位),两种受体结合HA的时候,唾液酸糖苷键构型发生的变化是不一样的(图上右下角两个小图),其中一个是顺式,一个是反式。
The HA receptor analogues can be categorized into two types: theavian receptor analogue (α2,3-linked sialylated glycan receptor) (part b) and the human receptor analogue (α2,6-linked sialylated glycan receptor) (part c). Sialylated glycans of the host receptors that influenza viruses bind to contain the three terminal saccharides: the terminal sialic acid SA1, the galactose ring Gal2 (at position two relative to SA) and N-acetylglucosamine GlcNAc3 (at position three relative to SA). When bound by HA, the α2,3-linked SA receptor adopts a trans-conformation and the hydrophilic glycosidic oxygen atom faces the 220-loop in the receptor-binding site (part b), whereas the α2,6-linked SA receptor adopts acis-conformation and the hydrophobic C6 atom points towards the 220-loop (part c).
参考资料:
[1]《病毒学概览》化学工业出版社,2006-1;
[2]《医学微生物》人民卫生出版社,第8版;
[3]《普通病毒学》科学出版社,2002-1;
[4] Fundamentals of Molecular Virology (2ndED)
【齐志的回答(6票)】:
不会使用知乎给改了问题内容,还请题主原谅
今天有点忙,没好好查,下面这段内容是摘自我们院一位师兄(现在在高福团队作) 早年间的一篇综述, 主要说了两个方面一是来自于病毒的进化(即变异,搞病毒的以及流行病学调查的要常进行进化树的分析),二是来自于宿主的进化,是否能产生结合病毒的受体。 前面三个回答说的都是原因。我也只是学过,也不太懂。希望能给题主解解惑
禽流感跨种传播的机制
任何病毒都有其种属、组织嗜性,如马传染性贫血病毒感染马,而不会感染猪等。不同型别的病毒感染的物种也不都相同。但随着病毒的变异、物种的不断进化,越来越多的病毒病出现跨种传播的迹象。禽流感病毒自1997年出现直接感染人类的事件以来,不断出现跨种传播的事件。出现跨种传播的根源在于病毒与宿主两个方面:在病毒方面,与病毒的变异和重组有很大关系,所有甲型流感病毒,具有基因不稳定 性,并且容易逃避宿主的屏障。流感病毒是RNA病毒,在复制过程中缺乏校对和修补错误的功能。由于这些未修正错误的存在,病毒的基因组成分会发生变化,现有的病毒株可能会被一个新的抗原变异体所替换;又由于流感病毒基因组是分节段的,极易发生重组和重排。Manuguerra JC等1997年研究将两个病毒同时感染同一个细胞时就可发生重组,而改变病毒的HA,引起抗原转换。在自然界,类似的重组已经被确认,很容易发生在感染猪的人、禽流感之间。由于猪对禽、哺乳动物流感病毒均易感,能充当“混合器”的作用,来源于不同种属的亚型,能够交换或“再分配”基因物质并进行融合,产生新亚型。如果病毒的变异、重组使其具有了与人等哺乳动物中特异性受体结合的位点,产生了对人致病的新亚型,则可由动物、禽类直接传染到人。1993年Blinov VM等应用构件鸭、人流感病毒HA RNA异源双链核酸分子的方法,定向重组产生的猪—人重组体和鸭—猪重组体,结果发现哺乳动物流感病毒的受体结合位点转移给了鸭流感病毒,而人流感病毒的受体结合位点转移给了猪流感病毒。由此得到了假说:人、鸭、猪流感病毒之间基因定向重组可以产生突破种属障碍的重组病毒;如果长期出现感染人的事件,使病毒慢慢变异、慢慢适应人类,而出现新的亚型并包含有来源于人类流感病毒的一些基因,并且这些人流感基因包括能编码人流感病毒特异性受体结合的位点时,那么经过一段时间演变后,很可能轻易地能引起人与人之间的传播。2003年3月,荷兰暴发的H7N7亚型禽流感,绝大多数感染者体内的病毒都没有产生有意义的突变, Fouchier等 从唯一死者体内分离出来的禽流感病毒存在着大量的突变。其基因组序列有多达26个位点发生突变,导致l4个氮基酸位点的变化,有一些变化发生在与病毒的毒性、宿主特异性有关的区域。Harvey R等(2004)研究了导致AIV H5亚型受体结合特异性改变的HA蛋白在关键位点的氨基酸的突变,结果显示AIV HA蛋白同时有两处发生突变而导致了AIV具有与人流感病毒HA相似的受体结合活性[18]。Matrosovich等研究发现,从香港鸟类标本中分离到的禽H9N2亚型流具有与人H3N2亚型流感病毒类似的受体特异性,其神经氨酸酶也在红细胞吸附位点上发生了突变,这一特征与人H2N2和H3N2亚型流感病毒相近而不同于其他禽流感病毒。在宿主方面则与其细胞表面上的流感病毒唾液酸受体类型有关。一种病毒要感染宿主首先必须和宿主的特异性受体结合。作为哺乳动物的宿主,要想让其细胞表面的原有受体改变(即要哺乳动物进化)需要很漫长的岁月。因此出现禽流感跨种感染哺乳动物主要是病毒变异而导致的结果。病毒之所以变异,一方面是由于病毒本身的原因,即复制时缺乏校对修补的功能和基因组阶段性的特点,甲型流感病毒,包括来源于不同种属的亚型,能够交换或“再分配”基因物质并进行融合;另一方面是由于人为的原因,药物等乱用给许多病毒、细菌提供了人为的选择压力使其变异加速,推动了许多病的跨种传播。
【李蒙的回答(2票)】:
以上的回答已经涵盖了很多背景知识和宏观原因。从病毒颗粒感染物种靶细胞的微观层面而言,病毒接触细胞后能否进入细胞造成感染取决于病毒是否有侵入该细胞的途径:病毒膜表面蛋白和细胞表面受体。有些病毒入侵细胞的途径是已知的(比如HIV的gp120和CD4+T细胞表面的CD4分子直接或间接结合),有些病毒入侵细胞的途径还在探索中(比如HBV只感染人和猿肝细胞,不感染其它物种)。希望这些信息对您有用~
【aaarrryyy的回答(1票)】:
谢邀,不跨物种是很正常的,很多病毒感染宿主生物都是特定的,比如灵长类,哺乳,两栖类,这个与病毒生存环境与宿主动物特定有关,也与特定的基因型存在密切相关,而为什么这些病毒发生了跨物种传播?我认为,一个原因是人口数量增长,人们活动的范围也越来越大,占据了很多原本属于动物的生存空间,人与动物的接触也越来越频繁。另一个原因是,交通更发达了。比如第一天,在香港发生一例SARS病毒感染,几天以后,世界五大洲都发现了感染病例。第三个原因是适者生存,不适淘汰,因现在的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导致病毒也要不断的进化,发生突变来适应环境,这些因素导致跨物种传播,本人观点有限,如果有不正确的地方,请批评指正,我会修改答案,互相学习进步
【王清的回答(2票)】:
通俗的说,人和动物的肌体有共性,都是由蛋白质组成,蛋白质病变有通性;
而有些病毒是基于基因的,基因造成物种隔离,最明显的例子:对于人是有毒的物质,但对于动物可能没影响,比如蛇毒
【mingfanwu的回答(1票)】:
肯定不一样啊
【刘佳欣的回答(1票)】:
没点跨物种传播的天赋树
【知乎用户的回答(0票)】:
一个问题就像是有的人犯错误,有的人不犯错误一样,没有绝对性。因人因事不同而已。
【周小林的回答(0票)】:
病毒种类太多了,有些能,有些不能,也很正常。
【金岸的回答(0票)】:
只要病毒能够找到相应的宿主细胞 就可以传染了
【wzxj的回答(0票)】:
刚学完简单说一下吧。由于病毒专性细胞内寄生,最直接原因是不同物种细胞表面有同源受体存在。只有存在受体和病毒表面物质结合才能介导病毒进入细胞。其次,宿主细胞内要有能使病毒复制所需要的酶,否则进去也只会发生顿挫感染。
因为酶,受体有种属特异性,所以有的可以跨物种,有的不行。
举个栗子,甲型流感病毒表面血凝素HA(就是HxNx的H)的不同亚型决定了类似人流感,禽流感,猪流感不同易感性和人种间的感染差异。禽流感之所以出现禽传人就是因为人流感和禽流感都能感染猪,而两种甲流间发生重配而使得禽流感表面HA突变而能感染人。
【陈翔龙的回答(0票)】:
谢邀,但这个不了解,就看看专业的回答就好。
【李木子的回答(0票)】:
因为存在跨越五种的爱恋
【陈辛的回答(0票)】:
去玩一下瘟疫公司吧。正常的模式很科学
【刘昕的回答(0票)】:
谢楼主邀请,学艺不精,愧不能答T.T。看了老师的回答,受益匪浅。学习了
【文冰的回答(2票)】:
有受体就能感染,和物种没什么关系,物种只是一种分类方式!生命的本质过程就是刺激与响应的过程,能对病毒产生响应,就能被感染,受体可以是蛋白质,糖类,或者某些甾醇等等。
&&&&&本文固定链接:
【上一篇】
【下一篇】
您可能还会对这些文章感兴趣!
最新日志热评日志随机日志病毒还是细菌感染?验血 12 小时内可知 | TechNews 科技新报
生活压力增加21%患阿兹海默症机率IKEA 销售家用太阳能套件,再生能源可望走向消费化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细菌病毒混合感染发烧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