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学以什么为第一要义

江阴日报数字报平台-潘伯鹰的书学成就(上)
第A04:名家特刊
| &&&&&&&&
星期六 出版
潘伯鹰的书学成就(上)
  潘伯鹰《中国书法简论》
  《中国书法简论》
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
  《中国书法简论》插图本
  费新我著
《怎样学书法》书影
  《学书有法:沈尹默讲书法》书影
  沈尹默肖像
  《潘伯鹰书法集》书影
  《潘伯鹰临阴符经》
  潘伯鹰书法作品
  潘伯鹰临褚遂良大字阴符经
  潘伯鹰为世人所知的身份是书法家,他在书法史论与书法艺术创作上用功甚勤,成就卓著,但是他不是专家,他是杂家,学问与文才与同时代学者、作家、诗人相比,可以说称得上一流水平。  书法艺术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写什么,二是怎么写。怎么写主要是技法与形式问题,而写什么则是主题与精神层面的问题,写什么不单纯是指作品上所书写的内容与题材文本,而是书写者的思想感情、兴趣爱好、精神境界、情操个性与文化修养以及学问功力的体现。事实上,怎么写,相当容易学会,俗话说“字无百日工”,所谓练字习字,只要时间精力投入到位,就能基本掌握。从沈尹默到费新我,很多书法前辈都撰写过如何练书法、如何临帖等性质的书,基本上一本小册子就把话都讲完了。即使是美院书法出于专业建设推出成套的技法教程,其实也只是小册子的扩充,因为书法没那么多学术含金量。要在写什么这方面过关,就不那么容易了,若要在写什么上达到化境,就非得有天才加勤奋不可。至今坊间没有针对书法写什么的教材,如果要学,恐怕得读至少一百本甚至一千本书才入门。“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说的虽然是诗文写作,其实完全适用于书法的文字书写。  中国书法作为艺术有着自己的传统,那就是截止到1949年甚至到1976年为止,基本上不存在专业书法家,自秦代以来有名姓可考的书法家,都不是除了写字其他什么也不会的专业书法家或职业书法家,书法大师巨匠都是在诗文、学问上造诣高深的知识分子,有帝王将相,有儒臣能吏,有布衣处士,他们都在书法艺术之外另有专攻与成就,只不过后人更多地了解其书艺名望而已。当然,能在书法史上留名,也必须在书法上有艺术天赋,同时得有墨池笔冢临习苦学的经历。可以说,在书法艺术上有学而不成家者,没有不学而成家者。近年来社会上盛行的各路书法家不在我们讨论的范围。  潘伯鹰在学问与文才之外,真正重点花费心血研究的专业,是书法。他在书法史、书法理论、书法批评以及书法创作方面都颇有建树,理论与实践并重。  潘伯鹰年轻时跟随的名师吴闿生、章士钊,虽然都擅书,但并不以书法为重,他们对潘伯鹰的培养与影响,主要是诗文学问,也就是传统观念中的正经功课。潘伯鹰书法上堪称谊兼师友的是沈尹默。上世纪四十年代在陪都重庆,潘伯鹰在银行任闲职,得以从容研习书法,与沈尹默切磋交流最为默契,二人同重褚遂良,潘伯鹰的楷书有深厚的褚书底子,他晚年所临《阴符经》被影印出版,颇为流行。  潘伯鹰的书学成就,可分为三部分,一是在报刊上发表的评介书画的文章,二是出版的书法论著特别是《中国书法简论》,三是其书法作品。上海辞书出版社2013年出版了五卷本《潘伯鹰文存》,收录了前两部分著述;上海书画出版社2006年出版了大开本《海派代表书法家系列作品集&潘伯鹰》,比较集中地收集了潘伯鹰书法作品。他的书法作品被整理编辑成册作为法帖出版的有很多种。  《中国书法简论》是一本中国书法史,以史带论,论从史出,材料充盈,把书法史、书法名作赏析、书法理论与临习指导融为一体,文笔生动,在同类著作中大概是可读性最强的,毕竟是小说家、散文家、诗人的手笔,无一句空话套话官话。全书分上下卷,上卷讲执笔、用笔、笔法、临习以及笔墨纸砚等入门知识,下卷是梳理自晋后书法的代表名家,相当于半本书法史。  他反对空谈书法理论的书家:“自古及今爱谈书法的多半不是第一流书家。例如清朝的包世臣几乎是一位谈书法的专家,他著了一部《艺舟双楫》的大书,后来又出来一位康有为,说得更多。他们的书,在近代一般人中发生了极大影响。”&(《中国书法简论》第1页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81年版)  对于书法,潘伯鹰强调要破除神化,过去有些擅书法的故弄玄虚,把书法技法特别是笔法搞得很神秘,其实是自己抬高门槛,潘伯鹰针对这种论点说:“书法并非什么了不起的大学问。”(《中国书法简论》第5页)  潘伯鹰谈书法极切实,如他写过一篇《涨墨》的文章,分析包世臣、康有为的书风不避涨墨的原因与当时崇尚汉碑、北碑的风气有关系,因为汉碑、北碑的拓本有石花,虽然是残缺笔划模糊不清,但穿插在字里行间,古意盎然,受其影响的不正确摹仿就是书法里的涨墨风气。他反对写字涨墨,认为是习气,应当戒除。
& 杭州前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江阴日报数字报名家特刊A04潘伯鹰的书学成就(上)&百家讲坛《曾国藩家书》居官以坚忍为第一要义
发表您的评论
请您先之后再进行评论!发表回复
《百家讲坛》 郦波评说《曾国藩家训》
曾国藩 为官之道 坚忍 职场达人
现代社会,职场生存一直是一个热门话题。假如曾国藩生活在当下,他可以称得上是一位职场达人。时至今日,民间还流传着为官要学曾国藩,经商要学胡雪岩的说法。可见曾国藩深谙为官之道,很会处理君臣关系。曾国藩在写给弟弟的家书中,也曾经告诫他们,官场上最重要的原则就是居官要以坚忍为第一要义。但是一向主张要坚忍的曾国藩不仅敢跟咸丰皇帝叫板,而且还敢跟咸丰皇帝撂挑子。曾国藩认为他之所以这么做,是为人臣的本分。本期节目,南京师范大学副教授郦波讲述什么是为人臣的本分、曾国藩跟咸丰皇帝发生冲突的原因以及曾国藩的为官之道给我们现代人的启示。
播客达人 :
分享给好友
把视频贴到Blog或BBS
flash地址:
<input id="link3" class="px" value='' name="copy_link3" size="50" style="width:290">
Powered by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庆应义塾大学文书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