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数学教学中运用自主学习

当前位置: &>&&>&&>&
数学教学中怎样让学生自主学习
  在教学中,学习要以探索为核心,探索既是科学学习的目标,又是科学学习的方式。怎样充分发挥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探索,自主学习,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呢?
  一、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使学生愿参与好奇是小学生心理的一个重要特点,在数学中应创设一定的问题情景,把学生引入与所提问题有关的情景中,触发学生产生弄清某种事物的迫切愿望和好奇心理。例如,在教学圆锥体时,我先出示一个圆锥体,让学生思考,怎样计算它的体积呢?这时,学生的好奇心理比较强,纷纷举手回答,有的说把它象圆柱体一样切开来拼,有的说看能不能把它变成学过的图形。最后再出示一个同底等高的圆柱教具,让学生一起帮忙来做这个实验,提出一堆沙,用圆锥盛沙看需要几次能将圆柱装满,最后让学生观察圆柱与圆锥的特点,它们有什么关系?圆锥的体积公式是什么?通过这样的教学,学生很容易地掌握了圆锥体的体积公式,学习的积极性较高。
  二、启发学生的问题意识&创造始于问题&,社会离不开创造。创设一个可以让每个孩子大胆质疑、自由思考的活动空间,增强孩子们的问题意识,培养并提高他们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的问题意识就是一种怀疑精神,一种探索意识,它是创新的起点,没有问题意识就没有创造性。小学数学研究性学习无疑把目标指向了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上,教学中应注重在教师指导下,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并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
  三、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合作精神具备积极合作的精神和有效的人际交往技能是现代社会高素质的一个重要标志,合作和交流也是小学数学研究性学习提倡的有效的组织方式,在设计研究计划的组织研究时应加强这种合作和交流,使学生在合作的过程中倾听别人的意见,学习别人的方法和想法,表达自己对问题的看法,从而学会从不同的角度认识数学,养成与人合作与交流的习惯。
  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小学数学研究性学习鼓励学生在了解问题的基础上,探索出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并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通过查资料、做实验、调查等有效的方法,独立思考,大胆探索,努力寻求不同的解决问题的方法,积极提出自己的新观点,并尝试解释所得的结果。
  五、培养学生的责任感。
  数学源于生活,小学数学研究性学习注重让学生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日常生活中和其他学科学习中存在的问题。有助于加强学生对自然、对社会、对家庭、对学校的了解,有助于学生责任感的确定,从而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生活、关注科学发展。
  小学数学自主学习和探索的方法很多,它可以在课余时间开展,也可以利用数学活动课时间开展。实践证明,经常进行数学研究性活动,对于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激发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有效的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学生的思维,增强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均有着不可估量的意义,应当努力推广运用。
------分隔线----------------------------浅谈高职数学教学中自主学习的能力培养
作者:&&来源:&&发布时间: 09:55:00
   摘要:本文论述高职数学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和自主学习的含义以及能力培养的必要性及培养的途径.&
   关键词:高职数学;自主学习;必要性;能力培养&
   随着经济时代和信息时代的发展,知识的更新日新月异,学科的分工越来越细,但学科与学科的联系越来越紧密,从而个人知识的提高和完善只通过传统的课堂教学难以完美实现;而高等数学是高职院校中的一门重要基础课程,对学生的其他课程的学习和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另外高职院校的学生数学基础差异尤其突出,他们的数学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又存在很大的问题,加之高职的学习情况和中学学习相差甚远,因此高等数学的教学中如何培养高职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也就成了一个迫切需要值得探讨的崭新课题.&
   一、自主学习的含义及特征&
   自主学习又称自我调控的学习,是指学习者自己确定学习目标,选择学习方法,评价学习结果,监控学习过程的学习方式.在学校的自主学习是指在老师的指导下,围绕总体的教学目标,根据自己的条件和需要制定学习目标的一种学习方式.自主学习在学习过程中主要表现出如下特征:&
   (1)主动性:它是自主学习者的基本品质,它对应于其他学习的被动性,两者表现为我要学和要我学,同时也是学习者的内在需要而后者是外在的诱惑或者强制.&
   (2)独立性:独立性是自主学习的灵魂,也是自主学习的核心品质,我要学是主动性的表现,而独立性则表现为我能学,是独立学习的一种能力.&
   (3)自控性:它是促进自主学习的重要因素,它表现为学习者对学习的自我计划、自我调整、自我指导和自我强化上.综上所述,高等数学的自主学习是在整个的数学学习过程中在数学老师的指导下,在学生的内在动机的激发下,根据学生自身的认知水平、自身素质和兴趣爱好,自觉地选择学习内容,确定学习目标,制订学习计划,管理学习时间,选择学习方法,主动参与并监控学习过程,评价学习结果,积极主动营造学习环境,通过学习自我调控的学习活动完成具体的学习目标的一种学习方式.&
   二、培养学生数学自主学习能力的必要性&
   心理学家布鲁纳说&自主探索是数学的生命线&,这正体现了自主探索对学习的重要性;苏格拉底也曾经说&教育不是灌输,而是点燃火焰&;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强调&以学习者为中心&,提倡自主学习,这是新课程的一种改革突破,也正是体现&一切为了每一名学生的发展&的需要,让自主学习成为人们终身学习和终身发展的基础,这是落实&教为导,学为主&的教学原则,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因为当前的传统高职数学的教学中,教师的&教&处于主导地位,教师大多采用的是灌输式的方式进行教学,让&教&与&学&处于分离,师生缺乏感情交流,使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能动性严重不足,不会自主学习,也缺乏创新思想,导致学习能力不强,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促使学生主动驾驭自己的学习活动,不断激发主观能动创新精神,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真正地成为学习的主体.其次是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有利于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自主学习是一个艰巨的探索过程,可以培养学生百折不挠的精神,增强他们的心理承受能力,提高心理素质,培养创新品质.再者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可以满足学生终身学习的需要,现代社会是一个迅猛发展的社会,知识的更新日新月异,学生不可能总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习,所以学习方法、学习手段以及学习能力的培养也就成了在校学习的重要课题,所以&教&是为了以后&不教&,现在的自主学习是为以后的终身学习打下基础,拥有自主学习能力就是拥有终身学习的资本.&
   三、培养高职学生数学自主学习能力的途径&
   在高职数学的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是师生共同面对的问题,学生的学习能力不是与生俱来的,作为教师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必须要有针对性:&
   (一)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动机&
   学习动机是激发学习的源泉,是激励和推动学习的内部动力,学习者一旦有了强烈的学习动机就会去思考我要&学什么,去怎么学&,就会抓住一切机遇,克服一切困难去努力学习,学习动机是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前提,作为高职数学教师在数学的教学中不仅是传授知识,更应充分了解学生的个体差异积极培养学生的学习动机.高职学生的重心是学技能,学专业,对一些文化基础课程是淡然处之,数学更是如此,那么数学教师在讲解知识的过程中如何加强与专业的联系,如何引导学生感受数学中的美就应多下功夫.例如:在讲解导数概念一节时,采用课堂自主学习方法,给出如下资料:发射宇宙航天探测器时,用的是多级助推火箭,即在运载火箭达到一定的高度(速度)后,第一级火箭自行脱落,第二级火箭自行点火开始助推.现假若第一级火箭自行脱落后与第二级火箭自行点火只与第一级火箭达到的助推速度有关:即第一级火箭达到一定的速度后自行脱落,第二级火箭自行点火.现假设火箭的理想飞行轨迹方程为s=,设计第一级火箭必须将速度达到32000 m/s以后,第二级火箭才能自行点火,而第一级火箭燃料设计燃烧时间是16 s,请研究在此条件下,此次发射是否能成功.分组讨论并进行小组汇报,这样创设数学学习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好奇心,强化学生数学学习的倾向性,使学生进行尝试,以成功的结果强化学习动机,增强自主学习的能力.&
   (二)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能动性&
   在对高职学生数学自主学习的教学辅导上,教师要注重学法上的指导,教师的主导作用要寓于学生的主体地位中,自主学习不是无师自通,必须由老师根据不同章节不同的内容,制订相应的学习计划,进行正确的积极的指导和辅导,有目的有计划地培养自主学习的习惯,做学习的主人.&
   (三)高职数学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要注重学习的方法&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说的就是方法比简单的知识要重要,学生对数学有了兴趣的前提下,如果老师教会学生掌握有关的一些自主学习方法,使之具备自主学习的能力,不但能学好数学,更使他们终生受益.教师在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中提出的某个问题一定要是教材的某个重点,能激发学生学习和思考问题的兴趣.如讲授导数的概念时可以这样引入瞬时速度的讨论,比如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物理学家费恩曼讲过的一个笑话:一位妇女因驾车超速被拦,警察对她说:&太太,您刚才的车速是每小时60英里!&妇女反驳说:&先生,这是不可能的事,我刚才只开了7分钟.真是天大的笑话!我开车还没有1小时,怎么可能是每小时走60英里?&&太太,我的意思是说,如果您继续像现在这样开车,在下一个小时您将开过60英里.& 警察解释说.这位妇女不屑一顾地说:&这也是不可能的.我只要再行驶10英里就到家了,根本不需要再开60英里的路程.&&
   1.请你对此则笑话中妇女、警察关于速度概念应用的评价.&
   2.查阅有关速度、平均速度、瞬时速度的物理概念.&
   3.查寻你所知道的速度、平均速度、瞬时速度的有计算方法(数学).&
   这样提出问题背景,让学生带着问题去思索,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营造了愉悦的轻松环境,增强了学生的学习信心,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
   总之,数学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是一件长期而又艰苦的工作,必须要调动各方面的因素,让学生愿学、善学才可取得良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刘亦春.高职院校学生数学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科技与信息,2010.&
  [2]潘玉美.谈高职高专学生数学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A\].数学教学与研究,2012.&
  [3]李红霞.高等数学自主学习的问题与对策研究.中国知网,2009.&
  [4]孙秀梅.高职自主学习存在的问题及对策\[A\].教改教法,2013.&
本文TAGS:
上一个文章:
下一个文章:
本站专注于、、及各类服务,联系QQ:(企业版多工号),全国统一客服热线:400-0808380(多线路)
联系地址: 四川大学望江校区 成都市一环路南一段24号 邮编: 610065
&&网站合法性备案号:苏ICP备号
Copyright &
All Rights Reserved. 星论文网 版权所有 &&&&浅谈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浅谈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净月开发区五十五中学 曹慧颖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要想培养出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的人才,所谓的持续发展,就是有再提高的素质, 有持久性,有后劲,有发展的空间。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既要教给学生知识,又要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还要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把学生的主动权真正交给学生,在教学中我采用如下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一、合理创设情境,使学生愿学。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合理创设情境,不仅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内容,加深印象,提高教学效率,而且能唤醒全体学生的认知系统,拓展思维,成为学习的主人。例如“相遇问题”的教学,一是要求学生理解“相遇问题”的意义,形成两个物体运动的观点;二是要求学生学会分析、理解“相遇问题”的数量关系,并掌握解题思路和方法。以前学的是一个物体的运动,而现在是有两个物体在运动,有些学生对题中的术语如两地、同时、相向、相遇等的意义不明白,就会对题意理解不清,造成学习困难。我在教学时,借助多媒体技术创设了一幅动态画面:首先是两车从两地同时出发,接着两车相向而行,直至相遇的全过程,并适时通过闪烁、发声等手段,让运动过程由“静”变“动”,使学生充分理解“两地、同时、相向、相遇”的含义,为后面计算方法的学习,扫清了障碍。这种借助现代信息技术,通过计算机生动、形象、直观、科学地虚拟了“相遇问题”  的现实情境,化抽象为具体,变静态为动态,营造了良好的学习氛围,调动学生的求知欲,使他们的思维开始活跃,充分做好了全身心投入新课学习活动中去的准备,一节课上得热热闹闹,充满趣味性,培养了学生自己学习的能力。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感到数学课有意思,不枯燥,为今后培养能力奠定基础。让学生从心里愿意和老师及其他同学一道学习新知识、掌握新知识。  二大胆质疑,乐于思考 ,独立自学  在教学中创设民主、宽松、和谐融洽的教学气氛,鼓励学生大胆质疑,乐于思考。许多教育家都主张教学中应有良好的学习气氛。巴班斯基指出:“教师是否善于在上课时创设良好的精神心理气氛,有着重大的作用。”当代教育学家沙塔诺夫更强调:“在课堂上创造一种普遍互相尊重、精神上平等、心理上舒坦的气氛是每个教师的首要责任。”可见,良好的教学气氛对教学活动的开展非常重要。在信息技术课堂中应营造这种氛围,让学生在学习中自由自在,无拘无束,方能产生思维碰撞,闪现思维火花。教师在教学中大胆放手,鼓励学生独立自学,使学生真正掌握着学习的主动权,成为学习的主人,学生就会积极自主的参与学习,主体性得以充分发挥。首先,每学期刚开学,笔者就把这个学期的教学安排,包括计划、进度和课时都告诉学生,让他们心中有数。一些知识掌握的比较好的学生,在完成相应阶段教学内容的前提下,他们可以根据各自的水平和爱好,提前向老师提出学习要求。鼓励学生独立自学,实施个别辅导。  心理学告诉我们:“有疑则有思,无疑则无思。”教师要鼓励学生勇于质疑,不轻易苟同他人意见,大胆发表自己独特的见解。教师在教学中要给学生留有思考、探究和自我开拓的余地,要善于把教学内容本身的矛盾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间的矛盾作为突破口,启发学生去探究 “为什么”, 使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使学生勤于思考,乐于思考,从而更加积极自主地投入学习。  三、探求方法,激发兴趣,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首先教师在指导过程中要控制讲话时间,一般不要超过15分钟,这样可以给学生30分钟活动时间,例如在教绝对值时,我主要的提问是(1)绝对值等于本身的数有哪些?(2)任何一个数的绝对值都是正数吗?(3)若a>0则a= ;若a=0 则a= ;若a<0则a= ;  (4)你还能得出其他结论吗?通过学生思考探索,让他们总结出绝对值的一些重要性质。  其次,教师努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观念,某些学生不想学习或讨厌学习,是因为他们觉得学习枯燥无味,认为学习数学就是把那些公式、定理、法则和解题规律记熟,然后反反复复地做题。新教材的内容编排切实体现了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的思想,通过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或我们身边的数学事例来阐明数学知识的形成与发展过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利用好教材列举的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数学素材和形象的图表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要尊重学生,热爱学生,关心学生,经常给予学生鼓励和帮助。学习上要及时总结表彰,使学生充分感受到成功的喜悦,感受到学习  是一件愉快的事情。要通过自己的教学,使学生乐学、愿学、感受到学习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情,值得为学习而勤奋,不会有一点苦的感觉。  第三,注重探求解题方向,运用正确的解题策略。学习数学的过程与数学解题紧密相关,而数学思维能力的提高体现在解题的质量上而不是解题的数量上。因此在数学课堂教学中不能重复操练,搞题海战术,而应注重帮助探求解题方向,运用正确的解题策略。教师在指导解题时让学生真正经历以下思维过程:(1)从题目的条件和求解(证)的结论中提取有用的信息,作用于记忆系统中的数学认知结构,确定具体的解题行动方向;(2)从多个解题方向中选取其中简捷的途径,得到最优的解法。以上两点不仅可以在较难的综合题中实施,也可在较易的基本题中实施。经过这样的思维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便能得到提高。  四、改造课本,拓展例题,强化应用数学,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 众所周知,每个数学知识都有它的应用价值,而学以致用,则是教和学的基本特征和重要目标。如果学生体会不到知识的应用功能,应用能力的培养也就无从谈起。例如在教“地砖的铺设”“银行的利率”“股市走势图”“图标的收集”“打折销售”等内容时,让学生走出课堂去学习,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又如离A市正东方向28公里处有一个面积为200平方千米的圆形森林公园,现在要修一条公路,既要便于游客乘车去森林公园旅游,又要考虑公路不能穿过这片森林,如果你是一个设计师,应该如何设计?等等,这些题目都让学生切身体会到数学学习与现实生活结合起来了,使学生初步了解了用  数学方法去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过程,体会到了所学数学知识的应用价值,增强了数学的问题意识,提高了自己主动应用所学数学知识去概括、抽象、解决问题。  总之,数学的教学不是固定的模式,也不是一种无续盲目的行动,需要我们充分了解学生的知识基础,学习能力,生活阅历等,然后适时,适度地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与空间,使每一位学生在原有的知识和能力基础上,有不断的提升.让学生的学习兴趣更浓,学习方法更得当有效,使学生由学会变为会学,适应素质教育的需求.
下页更精彩:1
本文已影响人
热门新闻资讯
推荐新闻资讯
最新新闻资讯孙香玲 山东省青岛市城阳第十五中学 266000
  长期以来,数学教学改革偏重于对教的研究,但是对于学生是如何学的,学的活动是如何安排的,往往较少问津。如何改变这一现状?开展自主学习活动,在数学教学中注重学生参与数学活动,是重要的途径之一。教学中教师应为学生提供自主探索的机会,让学生在数学活动中自主探究知识、通过讨论发现知识,从而实现学习方式的根本变革。开展自主学习活动是当今教育研究的一个重要主题,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是教学的首要任务。为此,我在教学中进行了如下尝试。
  一、创设情景激发参与活动的兴趣
  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教材和学生之间的矛盾往往会引起对立、冲突,只有克服这些矛盾才能使学生发现新知识,进入新的境界。教师利用矛盾冲突,创设情景激发学生思考,逐步诱导,可以激发学生思维的火花,使他们急于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提高他们的求知欲望,在冲突中体验、并改进自己的学习方法,而指导学生解决这些矛盾,使学生对数学的学习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如学习《乘方》一节的教学中,我使用一张薄纸对折若干次后,讲&如果继续对折下去,可与珠峰试比高&。精心设疑,吸引学生,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意识,来引起学生的学习指数函数的欲望。
  二、在自主探索中开展数学学习活动
  传统的教学过多地注重培养逻辑思维,培养的人才大多数习惯于按部就班、墨守成规,缺乏创造能力和开拓精神。让学生背概念、学定义文字,学生没有自己的认识,只是模仿、记忆,违背了认知规律。
新课程标准要求鼓励学生通过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使学生理解知识串,经历做一做、想一想、议一议、回顾与思考的活动过程,进行独立思考,让学生在数学学习活动中讨论、发现知识。
  比如讲授&轴对称图形&时,出示松树、衣服、蝴蝶、双喜等图形,让学生讨论这些图形具有的性质。经过讨论学生自己得出了&轴对称图形&这个概念。为了加深学生的理解,当学习了&轴对称图形&之后,可以让学生两两提问生活中的(比如数字、字母、汉字、人体、教师中的物体等)&轴对称图形&。学生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经历了观察、实验、归纳、类比直觉、数据处理等思维过程。久而久之,他们才会逐渐树立创新意识,才能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在应用性问题的探究中,积累了数学活动经验,培养了数学思维能力。
  三、在分工与合作中开展数学学习活动
  合作学习是课程标准确定的学习方式之一,其主要活动是小组成员间的互助合作的学习活动。通过科学分组取得最佳合作效果;通过教师的引导提高合作的效率;通过科学的评价提高合作的兴趣和实效,通过合作学习积累活动经验。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就必须做到:
  1.科学分组,合理分工。
  首先,应该在班级进行科学分组,小组内再合理分工。组织能力较强的学生做组长,其他人分别担任操作员、记录员、发言人等角色,并经常进行角色互换。这样做不仅使学生明确了个人责任,还认识到&同舟共济&的重要性,教师可指导学生在小组中从事学习活动,借助学生之间的互动,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学习,并以团体的成绩为评价标准,共同达成教学目标。
  2.明确小组合作的目标。
  只有理解了合作目标的意义,才能使合作顺利进行。因此,在教学中,每次合作学习,教师大致应明确提出合作的目标和合作的要求。在教学中要鼓励学生大胆创新,自主探究,敢于挑战教材,挑战教师。
  3.建立小组合作积分制。
  通过评选最佳小组、最佳发言人、最有进步小组等形式,加强组与组之间的竞争,提升小组成员参与合作的热情,增强了小组的凝聚力,使他们通过互帮互学来取得成功。
  小组合作学习后,教师要及时组织组间交流,派合作成功的小组推举一个代表上台发言,如分析解题思路、总结解题方法及经验,同时鼓励下面的同学对他提出质疑,由该小组成员给予解答,这常常使汇报会变成了辩论会,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教师最后做出评价,对积极发言的学生予以表扬,对有独到见解的小组给予肯定鼓励。
  四、开展第二课堂,在实践中开展数学学习活动
  数学课中许多内容与现实生活密切相关,走出课堂,开展第二课堂活动。诸如搜集数学数据、乡土数学调查、编排数学板报、组织数学竞赛等让学生感受到活生生的现实教育。可以帮助学生复习、巩固、消化书本知识,增强对数学知识的感性认识,加深对课堂上获得的间接经验的检验、理解和掌握,进一步丰富完善学生的数学知识结构,训练学生的数学技能,以及对事物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团结共事能力、社会交往能力、数学科研能力、数学收集和处理能力、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达到全面提高学生数学能力的目的。
  例如活动主题:《小小银行》,调查银行对存款利率的规定,调查利息税的有关情况,学会在生活中如何理财。《简单的统计》调查近几届奥运会中国队获得奖牌的情况,学会收集和处理数据,作出决策,感受到祖国的发展与强大。
  总之,数学教学中重视为学生提供自主探索的机会,让学生在数学活动中通过自主探索发现知识,学生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喜欢上数学课,善于表现自己的才能,创新精神和探究能力得到了提高。
您可能感兴趣的其他文章
&&站长推荐
&&期刊推荐
&&原创来稿文章
&&网络读者服务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邮件地址:
写信给编辑
您的邮件地址:浅谈小学数学课堂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数学课堂
数学备课大师――全站免费,无需注册,天天更新,伴您成长!
您现在的位置:&&>>&&>>&&>>&正文
浅谈小学数学课堂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新课程的理念倡导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教师应由一味传授的教学模式转变为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探究知识,让课堂成为一个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互动互学的活动场面,让学生在愉快的活动中学习。那么,教师如何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呢?我认为若能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就能真正调动自身的学习潜能,进行自主学习,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
一、生活化的情境,使学生爱学。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学习兴趣是学习活动的重要动力。”兴趣是事业成功的前导,也是激发学习热情,产生内在动力的关键。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积极创设趣味性、探索性和挑战性的情景,不仅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内容,加深印象,而且能够唤醒全体学生的认知系统,扩展学生的思维,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例如,在教学《6、7的加减法》一课时,我在课前做个调查:同学们喜欢听歌吗?边说边请小朋友听儿歌《数鸭子》。问小朋友在这首歌里听到什么有关数学的知识?小朋友会说有:2、4、6、7、8。我们还学过哪些数字呢?学生会说还有1、3、5、9、10。你们会数吗?请你们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数一数好吗?数学源于生活,用于生活。通过生活化的情境引入,学生的注意力会很快被吸引到课堂来上来,为这一课的学习做好铺垫。让学生体验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就在我们的身边。这样,增强了学生学习的动力,产生了积极的数学情感。&
二、开放的课堂,使学生善学。
皮亚杰认为:“儿童学习的最根本途径应该是活动。活动是联系主客体的桥梁,是认识发展的直接源泉。”现代教学理论也认为:数学教学要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提供给学生充分进行数学实践活动和交流的机会,使他们在自由探索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思维和方法,同时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因此,课堂教学中要扎根于探索活动,充分调动学生的眼、口、手、脑等多种感官参与,促进学生发展。& & 如教学《8加几》的例题“8+9”时:我未作任何暗示,先让学生尝试着做。一般学生按照8加几的计算方法思考,把9分成2和7,8加2得10,10再加7得17。部分思维活跃的学生却打破“看到8,想到2”的思维定势,认为8比9小,分8比较简便,于是他们把8分成1和7,9加2得10,10再加7得17。这样,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受教师“先入为主”的观念制约,占有足够的思考时间,享有广阔的思维空间,不时迸发出创新的火花。又如这课的“想想做做”第一题我出示了一张卡片让学生分别算出得数,然后观察异同,得出上面一排的2和4合起来就是下面算式中的6,于是学生们就知道计算8+6时,6要分成2和4。然后我让学生猜一猜卡片下面的算式是什么?通过猜想,引导学生发现学习、探究学习,抓住学生的好奇心,积极地引导学生投入到对规律的探索活动中。在这一课的教学活动中我抓往时机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赞赏学生独特和富有个性化的理解和表达。通过这样的学习,学生有了充分的发展空间。
三、交流互评,使学生会学
独学而无友,孤陋而寡闻。创新有时是一种群体活动,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就应当让学生集体学习,充分交流、相互合作。交流合作学习是自主学习的一个重要表现形式,老师要鼓励学生自我反馈和评价,开展同学间的互相评价。如:“这位同学的回答符合要求吗?”“这些答案中谁的答案最合理呢?”……通过互相评价和反馈,学生学会了评价别人,也更学会了评价自己。因为,学生在评价别人时,必须自己先作出判断,发现它不符合在哪里,或错在哪里,在评价过程中学生由学会转为会学。例如:在教学加法算式:6+6+6+6+4相加时,要求把它该写成乘法算式,大部分学生作出(1)6×4+4 (2)6×5-2,出乎我意料的一个同学却是7×4。我立即表扬了他,部分同学马上反对。于是,我马上让他们进行小组讨论。这样许多同学不知不觉地参与到了评论之中。此时,课堂气氛极其高涨,我适时引导学生评价这几个算式,哪个算式是正确的?哪个最简便?组织学生进行小组的讨论与交流,由学生唱主角,使学生在民主和谐的气氛中减轻心理压力,丢弃羞怯心理,让学生无拘无束地畅所欲言,打开思维的大门,相互交流合作共进,起到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效果。
四、多样的评价,使学生愿学
数学评价的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历程,激励学生的学习,关注他们在数学活动中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新课程标准要求评价目标多元化,评价方法的多样性,这对学生的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8的乘法口诀》中,我发现一个学生在做“4只螃蟹几条腿时,是这样做的:列式8×4,四八三十四条腿。”这时我没有急于作出评价,问旁边的学生:“你觉得他的回答怎么样?”“老师,他的式子对了,是8×4,但计算结果错了。应该是在8×3的基础上多了一个8,用三八二十四加8等于32。”学生的回答太妙了,我不仅为他鼓起了掌。又如在买东西的活动中,有个学生付错了钱,我问:“你觉得自己在活动中的表现如何?”这个学生低垂着头说:“很不好,糟透了。”我再让他的同桌评价一下,“他虽说付错了钱,但他是第一个冲上讲台参加活动的,他真大胆!”这时,付错了钱的学生用怀疑的眼神看着我,我号召全班同学向他学习,他的脸上露出了笑容,又全神贯注地投入到了学习之中。开展学生之间的评价,学生自己对自己的评价以及老师的评价,不仅能从教学模式上打破单一的评价模式,更关键的是还能发掘老师所忽略的细小环节和微弱的闪光点,能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发现自己的优点,培养自信心。总之,教师不仅要使学生在学习中获取知识,而且更为重要的是要让学生学会获取知识的方法。教学实践证明,学生自主学习的愿望是强烈的,学生主动发展的潜能是巨大的,学生的自主能力需要培养与提高。只要教师充分相信学生、尊重学生,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为前提,以教给学生学习方法为重点,以促进学生智能为核心,就能使学生逐步形成具有较强的再生能力的基本素质,从而更加主动地学习和发展。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
公益网站 全站免费 无需注册 &专注于中小学数学在线备课 站长qq:<FONT color=#ff00&&&&

我要回帖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