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大学复旦附属肿瘤医院院对面专家坐诊发广告的是真的还是假的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科研成果”是在草菅人命-张明专家快速排瘤特色疗法
咨询电话:010-手机:联系人:全医生E-mail:
您的当前位置: >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科研成果”是在草菅人命
胰腺癌“科技一等奖”给肿瘤患者带来了什么
日的《中国中医药报》发表了《一成胰腺癌患者带瘤生存超过三年》的文章,这篇文章主要是说由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完成的“清热化湿法为主中西医结合治疗胰腺癌的临床及应用研究”获得了2011年度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科技一等奖,文章中说,该项目总结十余年研究成果,继承老中医的学术思想,提出“湿热蕴结”是胰腺癌的主要病机,同时还研究出了一个药方,“清胰化积方”,文章中又说,“该项目治疗1500余例胰腺癌患者,5年存活率为8.4%,而目前同比报道5年存活率仅为2-5%,提高了3个百分点,成果鉴定委员会认为该成果总体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中国中医药报》是中医药行业内唯一的权威报刊,刊登这样的报道不能不引起我们的关注,面对这样具有所谓“国际先进水平的科研成果”,评述如下
一,该项目违背中医辩证论治原则,挂羊头卖狗肉, 夸大疗效,属于假冒伪劣
中医无论治疗任何疾病,有一个重要的原则:辩证论治,胰腺癌也同样如此,中华中医药学会《肿瘤中医诊疗指南》关于胰腺癌的治疗,共提出了四个证型和治疗方法
1,肝胆湿热型
治法:清利湿热
2,淤血内阻型&
治法:化淤消积
3,寒湿困脾型
治法:温中华湿
4,正虚邪恋型
治法:益气扶正,化淤消积
除此以外,胰腺癌还有许多兼症,如,疼痛,腹水,呕吐等,分别有不同的治疗方法,由此可见,胰腺癌的病情和症状是复杂多变的,治疗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决不仅仅是一个清热化湿和一个药方所能包治,如果仅以一个治法来治疗胰腺癌,其有效率最多不超过25%(按上述四种证型计算),其5年存活率可想而知,这类“科研成果”都是以偏概全,打着中医的旗号,挂羊头卖狗肉,将中医简单化,以西医的手段研究中医,从而失去中医特色,在中医界,这类“科研成果”有很多,但早已不被老中医承认,更没有老中医在使用,被称之为假“科研成果”,但评审方却将这样一个假“科研成果”说成具有国际先进水平,明显是在夸大疗效,欺骗患者。
2,中医治疗胰腺癌要辨证论治,攻补兼施,个体化治疗为主
在中医界,治疗肿瘤早已有共识,这就是辩证论治,攻补兼施,个体化治疗为主,病情不同,治法和用药也不同,这是目前最佳的治疗方案,好过任何一种治法和药方,胰腺癌也同样如此,如果广大胰腺癌患者能够按照这个方案治疗,其5年存活率一定会有很大的提高,辩证论治除按照中华中医药学会《肿瘤中医诊疗指南》胰腺癌的辩证分型外,实际上,在临床中远不止这几种证型,情况更要复杂,需要医生认真的辩证,在攻补兼施方面,主要是以毒攻毒,排毒,排瘤这三种疗法,二者应结合起来应用才能取得更好的疗效。
3,对中医来说,疗效提高3个百分点意义不大,不宜进行推广
该项成果将胰腺癌的5年存活率由过去的2-5%提高到8%,提高了3个百分点,并说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当然,有提高总比不提高好,但这3个百分点的提高,实在是太少了,对中医来说,如果辩证准确,治疗得当,不仅仅是使用清热化湿一种治法,在相同的条件下,疗效至少可以提高10-20%,这类“科研成果”的危害是,耽误了广大胰腺癌患者寻求更好的中医治疗方法,使许多胰腺癌患者失去治疗的机会,因此,这类假“科研成果”不宜进行推广,应仅限于研究者自己使用,但遗憾的是,文章中说“目前该项目已在八家三级医院进行推广”,不知又有多少胰腺癌患者因此失去生命,对那些所谓具有国际水平的“科研成果”,我们应特别加以识别,不能因为其大医院的身份而盲目迷信,更不能草菅人命。
4,做为权威肿瘤医院,不能造假,更不能危害患者
复旦大学肿瘤医院也算得上是一家知名医院,他的长项应该是手术和化疗,而不是中医,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中医的事,还是交给中医来办吧,就不需要你操心了,越俎代庖肯定不行,就是研究出来也是个“四不像”,属于不务正业,而且费力不讨好,目前,在中医治疗肿瘤方面假的东西很多,往往都是拉大旗做虎皮,打着“大医院”和“权威”的旗号,干着危害患者和中医的勾当,如“国药准字”也是这方面的典型代表,做为一名医生,有义务告诉广大患者,什么是真的,什么是假的,目前,中医的造假已不分大小,相当一部分的大医院和权威也在打着中医的旗号造假,我们以前已揭露很多,看中医迷信大医院和权威是治疗误区之一。
5,我国中医科研体制到了非改不可的时候了
中医自古出自民间,真正的中医都在民间,中医的科研成果绝大多数都掌握在民间中医手中,例如,目前已有几百年历史的名牌中药和治疗技术都是民间中医发明的,现在和将来也一定是这样,中医的科研体制应结合中医的特点,以三个面向为主,1,面向民间中医,2,面向基层中医,3,面向个体中医,这些中医常年在基层,每天都接触大量患者,他们的手中掌握着大量的有效治疗技术和偏方和秘方,这是一个取之不竭,用之不尽的巨大宝库,这才是需要我们加以重点研究和挖掘的对象,只有这样,真正的科研成果才能源源不断的涌现出来,这是中医科研的正道,纵观目前的科研体制,绝大多数是面向大医院和大专院校,面向教授和专家,这是假冒伪劣频出的主要原因,它的危害是,中医临床水平和肿瘤的5年存活率长期得不到提高,民间科研成果几乎看不到,如果研究出来的成果真正能造福患者也行,但我们看到的却是不被中医界承认的假货,而且他们打着大医院的旗号给患者带来的是灾难,这是一条与中医发展背道而驰的歪路,这样的科研体制到了非改不可的时候了,如果将继续沿着这条歪路走下去的话,受害的一定是广大肿瘤患者,真正的胰腺癌中医科研立项应该是这样,1,胰腺癌的辩证论治及分型规律的研究,目的是掌握胰腺癌在临床上的辩证论治规律,究竟有哪些分型,给后人以规律可循,2,攻补兼施治疗胰腺癌规律的研究,目的是掌握在胰腺癌的治疗中,攻补比例如何根据不同的病情,进行合理的搭配,治疗规律如何,如何与辨证论治更好的结合以达到最佳的疗效,这二项都是目前急需进行研究的,可惜,目前中医界在这方面的研究还不多,假如这1500例患者用来这方面的研究,其意义一定比单纯的清热利湿大得多,我国胰腺癌治疗水平一定会有很大提高,今后,我国中医科研立项应该面向全国公开招投标,科研立项要有中医特色,同行评议,面向民间,而不仅仅是在大医院进行,只有这样,肿瘤患者才有希望。
快速排瘤特色疗法 版权所有 咨询电话(传真):010- 手机: 联系人:全医生 E-mail:共108634个阅读者,117条回复 |
回复时间: 19:56
现在的医院,怎么说呢
回复时间: 20:04
医疗改革X多年,肥了谁,坑了谁,无需多说,有目共睹,我们的“有关部门”到底干了些什么?
回复时间: 21:01
张去死,李去死“救死扶伤”算老几?唯我独尊靠霸权,网上张扬算个屁!沸沸扬扬三五日,变本加利整死你!
回复时间: 22:09
世界上有两种人会经常骗人,那就是医生和教师。
回复时间: 23:02
已经无语了。
----------------------------------------------本人已成仙
有事请求签
回复时间: 23:21
如此缺德怎能干好救死扶伤工作
回复时间: 23:28
骂得好!支持!
回复时间: 23:29
原帖由 蜗牛骑士 于
11:41 发表
原帖由 汪刚强 于
11:05 发表
原帖由 蜗牛骑士 于
10:49 发表
你说你有不菲的收入?你敢说你不靠收这些所谓的好处费来生活,你自己去看看你自己的博客网站个人介绍。还让媒体联系你,啊呸!
再说你要是真是为了你的朋友好,你忍心在伤口上撒盐么?你忍心让你的朋友再受二次伤害么?
你跟那些迫害的人又有何不同?你要是为你朋友好,出来拿着证据去带他打官司,而不是在这里赚网民的眼球,赚这些肮脏钱!
实话告诉你吧,本文是我根据新闻当事人早些时候的一封投诉信改写的。当初受害者将草稿交给我,委托我代为梳理润色,后来的确给过我一张购物卡致谢,但我没有收。并不是所有劳动都需要酬谢。尤其是面对这样的受害者!
所以说,大家不要被一些五毛一些黑手给迷惑了,我们要有判断力,不能让我们无形中别这些别有用心的人给利用了, 成为了他们的赚黑钱的工具!
人家的所谓的病人是某县人大代表,所谓的汪刚强又是自称的著名写手推手,还赤果果地无耻地个人介绍写着“教师”两个字。
唉,实在是看不下去了。久违的潜水员也憋不住了。
骂得好!支持!
回复时间: 23:31
原帖由 xhybxs 于
07:35 发表
最好让那个医生回家,所谓医者父母心,如此道德、如此行为,早该扫地出门!是不是也说明该医院的管理有问题?
动动脑子好哇!谁说的在医院工作就一定是医生呢?
你不会是在用脚趾头思考问题吧!
回复时间: 23:34
原帖由 汪刚强 于
10:42 发表
原帖由 蜗牛骑士 于
10:28 发表
不管是篡改还是无意。我仅表达我的意见和看法。
你要是作为一个理性的公民,就不应该拿了人家的钱,在这里充弱者来博得社会大众的同情,你说你是个写手,是个长期的推手,就靠博取眼球和点击为生,混淆视听是你吃饭的本事,可是你是你反思过你么?你这种行为和那些助纣为虐造成二次伤害的人来说又有何异?!
笑死人。请不要以己之心度人之腹。
鄙人有收入不菲的工作,写字只是玩玩而已。
受害者是我的老乡。我的朋友所托,我岂能袖手旁观?
观楼主面相,绝非善类!积点德吧!
回复时间: 01:25
我院一向本着以病人为中心、让人民群众满意的宗旨,持续改进医疗质量,加强行业作风建设。我们将进一步深刻吸取这一事件的教训,全面加强全院医务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保障人民群众健康权益,以最大的诚意,尽最大的努力,力争做到“三好一满意” 纯粹是放屁
----------------------------------------------声明:
  1、本人是文盲,以上内容文字均不认识,也看不懂是什么意思;
  2、此事与本人一点关系都没有,只是本着“中华民族看贴(实际看不懂)回贴(利人利己)的优秀传统美德”,顺便赚3个工分;
  3、本人在此留言均为网络上复制,并不代表本人同意、支持或者反对楼主观点;
  4、如本人留言违反国家有关法律,请网络管理员及时删除本人跟贴;
  5、本人谢绝任何跨省追捕行为,如有需要请直接联系楼主、原作者以及网络管理员或法人代表;
  6、此声明最终解释权归本人所有。
华声辣评人
回复时间: 08:40
复旦肿瘤医院:
拜托,抓紧和患者及其家属取得联系,做好善后工作。
脚上的泡是自己走出来的。事情搞得这样难以收拾,都因为你们当初太低估了草根的力量。在网络时代,许多幻想都需要丢掉。
点到为止。
华声辣评人
回复时间: 08:42
我答应暂时不再因此发新的帖子。只是暂时。
华声辣评人
回复时间: 11:01
原帖由 蜗牛骑士 于
22:42 发表
中国互联网发展到今天是一个奇迹,也是一个悲哀。作为一个围观者,我又一次看到作为一个所谓的“弱者”遇到一个事情跳出来说自己有多么可怜,来博取全社会和舆论的支持和怜悯,我觉得本身就是一件极其可悲的事情。姑且不说这件事情本身是一个个人和一个机构的关系,在某一个层面上讲,患者是一个“弱者”,因为你面对的是一个机构,在资源和话语权上你是不对等的。但网络传播具有瞬间性,也就是说大家现在看到的情况是已经发生的情况,并不是一件完完整整的事件,我们只是站在现在的这个点上来面对过去发生的结果,并且还不是有结论的结果。我觉得作为一个具有公民良知和判断的网民,遇到这种事情我们应该有几点问题和反思:
1、医院方面不管怎么说是有错误的,应该有一个姿态来表示歉意,来对当事人进行赔礼道歉,这点是退一万步来讲是讲的过去的。
2、这个事情描述只是一个所谓的“患者”和两张照片,这种描述是对的吗,是肯定的吗,是百分之百没有问题的吗?谁有这个本事站出来说我在现场,我看到是这样的,我听到是这样的,还有现场录像和录音。
3、我是一个善者,我考虑问题从是从善良的一面出发,是不是这个病人第一次就诊,院方工作人员在忙于操作的时候把名字输错了,并且现在的电脑输入法又貌似非常先进,把“张去病”打错了一个字母从而拼音成了张去死,或者是张强生因为三个字母的简拼“ZQS”,院方工作人员输入一个Z,张出来了,输入QS结果出来了去死两个字。我们也应该想一想是不是这种情况的存在和出现,毕竟作为一个网民,我自己也经常出现过这种情况。把“才能”打成“菜鸟”从而闹下笑话。
4、即使这个情况如所谓的这个人大代表所言,再退一万步讲,他跟你没有仇没有恨,是不是你对人家凶,骂了人家打了人家,威胁了人家呢。你自己有问题么?
那我们想一想,这个员工跟你无冤无仇,干嘛非要把你的名字改成这样,他脑子有病要砸自己饭碗啊,即使他真的犯错了,你是否可以有一种姿态来帮助他改正,来给一定的机会让他能够有所改进,而不是所有的罪犯不管怎么样我们统统就地枪毙乱棍打死。都是人生父母养的,万一是你的孩子呢,你作为一个父母遇到这个事情,你是怎么想的呢。
5、作为一个有判断力和对纷繁复杂的网络信息有甄别真实能力的网民来说,我们不得不问这个问题,所谓的“某县人大代表”***因为**问题而别强***,我忍不住就要问了,出现了这么多的小月月、这么多的芙蓉姐姐、这么多的凤姐、这么多的柳姐、这么多的兽兽,当事人就因为打错一个名字而炒的沸沸扬扬要哭天喊娘要政府为其做主,我们要主动问一声,他究竟是为什么,究竟有什么问题,是不是会是下一个当选或者准备进军公众眼球的“某县人大代表”。如果不是,我忍不住又要骂娘了,这种事情有必要闹到这个份上么,还嫌不丢人么,改天你孩子被别人指着指头说这是“张去死”的孩子,你心里很舒服么?如果是的话,我觉得你不应该来这里,你应该直奔中组部人事部,这样还来得快点。
6、中国新闻行业总体是好的,但是我们又不是没有见过“纸包子”“人肉馒头”、“儿子把母亲活活打死”这一类的后来被确认是假的信息。一些媒体为了所谓的眼球,为了向当事人所要一定数额的封口费、好处费,不惜拉下脸把子孙八辈子的阴德给丢失殆尽的事情,我们身边的确是发生的。
7、中国社会发展到现在,矛盾很突出,社会的矛盾不应该集中在一些具体执行的层面。人人骂大学,可我们还得去上大学,人人骂医院,可我们还是不停的要去找医生,人人骂可恶的房价,我们还得去买房。我们都只是在追表面的东西,而忽略了实际的层面,换个角度讲,如果你是这所大学的校长呢、如果你是这所医院的院长呢,你该怎么办,你会发生这样的事情么。我想中国想为人先的人不是少数,要是有一两个能做出来,中国早就不叫中国了,因为有些社会的问题不是执行层面上能够解决的。貌似扯远了。
8、中国公民社会的建立,和谐社会的建设,靠封堵,靠愤青、靠骂娘是建立不起来的,我们靠的是每一个公民的辨别真假的能力和识别善恶的能力,当遇到信息大爆炸的时代,我们能够很容易地分辨出什么是好的,什么是坏的,什么是真的,什么是假的,自然清者自清,浊者自浊,谣言和谎言不攻自破。这样才能建立法律以外的道德,才能使社会真正进步。
我擦,写了这么多,我发现我从来没有这么会写过。我讲完了,这是我的观点。仅代表我的观点。总结起来就四点:
1、院方应该有一个好的姿态,当事人应该向患者道歉,需诚意。
2、网络语言真假难辨,泄愤需谨慎。
3、咖啡没喝到,别怪咖啡机不好。
4、为人善者积德,得饶人处且饶人。
=================================================================
王平 | , 08:54 | IP地址:126.12.228.*
看到这条留言,感觉真的是猪八戒倒打一耙。有替自己人护短的,没见过如此厚颜地护短。
侵犯人家的姓名权,而且如此恶毒,竟然在你看来不过是“屁大的事”!不过是输入法的失误!
你还觉得你很会写?满篇的中国逻辑!
这也就是在中国,不信你试试在国外,早就吃官司了。哪里仅仅是“诚意道歉”就能了结的问题。看来你们的职业素质也就到此了,看来不能因为上海是所谓国际化都市,就指望上海是国际标准!上海还是在中国。
你以为你很公正?什么1、2、3、4条?当事人反省了?你是当事人身边的人吧?自己犯了错误,还理直气壮地要求受害者“得饶人处且饶人”?还讽刺什么“咖啡没喝到,别怪咖啡机不好”?什么逻辑?
看你洋洋洒洒地这一大篇,就是看不到对当事人(肇事者)的批评,尽是百般辩护,还要求受害者换个角度替医院(院长)想想,要求受害者帮助肇事人?请问你有这个权力吗?还批评媒体、网络(这时候想起媒体网络的不是了?扯的也太远了吧)?在要求别人这样那样之前,应该有”必须要做”的事情吧?为什么不能首先反省自己呢?
其实,这件事很简单。犯了错误,就要承担。如果不想付出代价,当初就不要“冲动”干傻事。要知道,有些事可以做,有些事不可以做。生活不是随着你的性子任你随心所欲的。
===================================================
以上内容,下面的部分是我从博客里复制的,是海外学者王平女士对蜗牛骑士发言的回复。
路不平,有人踩。
华声辣评人
回复时间: 11:12
刚刚打电话询问正在上海的患者家属,从本帖发出到目前,院方没有对他们表示任何道歉。
可是为何院方口口声声对媒体表示,他们在诚恳道歉?
想玩得更大些?
各位网友,大家同意吗?
回复时间: 12:10
把医院院长免职就可以了,下面再一层层的追究责任!!!
回复时间: 12:55
咱们的医院服务还有待提高啊,个别医务人员素质确实不敢恭维
回复时间: 13:20
职业道德的沦丧。
回复时间: 13:27
这家医院的院长和王竟出来公开向全国人民道歉,向患者本人和家属道歉。
----------------------------------------------走向和谐
回复时间: 14:05
做人的道德的缺失
起码的职业素质都没有
也不单是医院
ZG许多行业都这样
民族的悲哀Please click
if you are not redirected within a few seconds.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近期出诊/停诊信息
本文导读:上海市肿瘤医院出诊/停诊信息,近期专家停诊信息放射治疗科:马学军 至 专家停诊
  上海市肿瘤出诊/停诊信息
  近期专家停诊信息
  放射科:马学军 至 专家停诊
  放射治疗科:朱骥 至 专家停诊
  放射治疗科:朱骥 至 专家停诊
  胃及软组织外科:王亚农 至 专家停诊
  长期专家停诊信息
  放射诊断科:许玲辉 起长期停诊
  放射治疗科:钱浩 起专家门诊暂停
  放射治疗科:吴永如 起长期停诊
  :黄妍 起长期停诊
  头颈外科:孟刚 至全天专家停诊
  胸外科:胡鸿 起专家长期停诊
  近期特需停诊信息
  放射治疗科:章真 至 特需停诊
  乳腺外科:柳光宇 至 特需停诊
  头颈外科:田敖龙 至 特需停诊
  长期特需停诊信息
  放射治疗科:邱杏仙 起暂停门诊
  胸外科:罗晓阳 至全天专家停诊
  肿瘤内科:何桂芬 至全天特需停诊
(责任编辑:陈加勇)
导诊热门文章
您还可能喜欢
医院排行榜
一周热文排行(26)(43)(36)(16)(63)这里是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25病区
姑息,在25病区
阎小娴 姜燕
■ 姑息治疗团队的合影,中为成文武
  本报记者&阎小娴&姜燕
  那天,28床的胃癌病人徐红经历了这里的第一次医生例行查房,她感到奇怪的是,主任医生成文武和她聊了快1个小时,知道她久居日本,便滔滔不绝地从作家渡边淳一聊到电影《伊豆舞女》,还封了她一个文艺女青年的称号。她觉得挺好笑,但也很轻松,毕竟生病以来,心情很久没这么舒畅过了。她不知道,不知不觉中,她已经接受了1个小时的姑息治疗。
  这里是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25病区,当年全国唯一、现在依然是上海唯一的专科专职肿瘤晚期病人姑息治疗科室。10年前,它是国内首创,今天虽然已不孤独,但依然是“先锋”,这恰恰映射出姑息疗法的境遇。今年,是世界卫生组织确定“世界临终关怀和姑息治疗日”10周年。&
  一份病人家属的口述
  李强的脸有些浮肿,眼睛看上去明显缺觉。从妈妈张丽芬去年1月突然查出恶性肿瘤到现在,他几乎天天都在为妈妈的病奔走。去年1月,身体健康、家务事一肩挑的张丽芬突然检查出卵巢癌晚期,这对她和她家人犹如晴天霹雳。张丽芬无法接受这个事实。
  “她每天都在想,我怎么会得这个病,我死了,家里怎么办,老头怎么办?”李强说。看着丈夫和儿子为自己操劳,她更是充满歉疚,“本来我好照顾他们的,现在反倒要他们照顾我。”
  去年3月至8月,张丽芬做了5次化疗,最后有次“差点要了我的命”。由于身体无法承受,化疗中断。过了3个月左右难得轻松的日子后,10月间她的病情突然又开始走下坡路,肿瘤指标成倍增长。妇科诊断结果是既不能手术,也不能化疗,建议她转到“综合治疗科”即25病区调养,养好了再视情况决定能否手术。“第一次到成医生这里,目的是为了开刀,来了先抽腹水。”这些症状都治好了之后,李强又带着妈妈去妇科检查,得到的答复依然是不具备开刀条件,而她的身体也无法接受化疗。无处可去,李强只好又带着妈妈回到25病区,一直到现在。
  “我知道这里是姑息疗法,我上网查过,它也不是完全放弃,还是会用药,通俗点讲,就是让人舒服点,让‘肿瘤歇息一下’。”住得久了,李强慢慢听别人说,这是病区主任成文武去国外学习后带回来的一种治疗理念,“就是给这种恶毛病的人一种关怀,一种支持”。被其他医院拒绝过的李强一家人觉得,这里的医生和护士都很好,态度温和又给人以信心,“感觉比吃药下去效果还好”。
  不过,他没告诉妈妈这里叫“姑息”,妈妈还盼望着把身体养好了,能去开刀。听说有部以25病区为拍摄对象的纪录片名叫《在爱中告别》,他的脸色刷地就变了,连连说“那不是,我们还没到那一步”。
  一趟轻松风趣的查房
  李强一家人的境遇,是25病区的一例。来到这里的绝大多数都是肿瘤晚期病人,手术、化疗和放疗等“治愈性手段”均已无法施予,他们或被介绍、或从网上看到报道,来到25病区,但多数人像徐红那样,对这里的治疗理念和方法了解甚少。
  无论知道得多与少,病人的感受是相同的,“这里的医生和护士都牢好的”,尤其是主任成文武。每天他上午、下午两次查房,有病人说“我在这里每天最开心的事就是看你查房”。
  “还痛吗?”
  “好多了,腹水抽掉那么多,感觉舒服多了,不堵了。”病床上的林洁摸着腹部说,她今年66岁,2011年卵巢癌动手术,1年前出现腹水,因无法医治被拒诊,转投此地。来时腹水严重,连路都走不动了,但还想开刀治病。成文武建议,当务之急是要解决腹水的问题。第一天就为她抽了2000cc的血水出来,后面三天一共抽了6000cc,她身体感觉平稳了,气也不急了。出院后,她又3次来这里治疗,这是第4次。
  “你这个人我知道的,不痛到哇哇叫是不肯来找我的,门诊的时候躺在椅子的样子,想给我做活广告啊。”成文武打趣道,性格开朗的林洁哈哈笑了。
  张丽芬半靠着坐在病床上,眉头稍蹙。
  “今朝感觉还好伐?”
  “感觉还好,就是想得比较多,唉。”
  “没啥多想的,侬得这个病,运道是不好,但反过来想,卵巢癌到底还算是比较轻的一种,运气算牢好了。侬现在比刚来的辰光感觉好多了吧?”
  张丽芬眼中稍稍露出点笑意,刚进来的时候,这个医生讲的话就让她觉得“蛮有趣的,和别的医生不太一样”,这让她有了点信心。
  一次做足功课的会诊
  今年47岁的成文武,在科室其他医生和护士眼里,是个“特别善于开导的人”,护士阮海燕说:“病人就喜欢听他的,要是有病人说这里不舒服那里不舒服,他过去一说,病人就感觉好多了。”
  成文武有一个让人发噱的段子。肿瘤医院曾经收治了一个乳腺癌女病人,一看到医生就哭,弄得没专家敢进病房。最后医生发了张会诊单给成文武,“看你有没有本事让她笑一下”。成文武去了,5分钟就让病人笑了,15分钟后她哈哈大笑。
  “我不和她谈医学,我谈麻将,我说我知道你喜欢麻将,我也喜欢,可是我不会搓,经常一炮三响。”女病人一听,笑了。成文武又说:“我很主张乳腺癌患者搓麻将的,不过不能用自动麻将台。乳腺癌手术后是要锻炼手、臂肌肉的,一洗牌,胸大肌锻炼了,一拿牌,肱二头肌锻炼了,像你这种老牌迷,搓麻将不是看是要摸的,这一摸,手指也锻炼了。”讲到这里,女病人哈哈大笑。
  出病房,他带教的研究生奇怪地问他怎么知道从麻将切入,成文武道出其中奥秘。他接到会诊单后,就来这个病区做过功课,问护士、护工,她平常都聊些什么,知道她爱搓麻将后,又在网上找了资料。
  “病人得了肿瘤心理负担很大,姑息治疗要从心理上安抚他们,这就要求你必须了解自己的病人。”成文武的理念是,看“病人”,不能光盯着前面那个“病”字,更要看后面那个“人”字,同样一种病,生在不同的人身上是不一样的,每个人的社会背景、生活经历,对对症下药都起着重要作用。“如果病人在我这里住了一个星期,我还了解他的情况,说明我对他不够关心。”
  所以,他和科室的医生、护士都经常和病人一聊一个多小时,而他读书的面也极广,旅游、文学、工程、烹饪、影视八卦,甚至拍卖行的目录都看。
  一种减轻疼痛的职责
  风趣的话固然让人放松,但癌症晚期病人容易出现疼痛、胸水、腹水和黄疸等症状,终日饱受煎熬,痛不欲生。
  “人文关怀说得再好听,病人肉体上的痛苦解决不了,气喘气急、胸水腹水,人家对你医生、对医院还是会不满意。”关注患者的生活质量,尽可能减轻癌症晚期病人的痛苦,使他们在有限的生命中活得更舒服些,维持生理功能,延长无症状的生存期——这是成文武对姑息治疗的定义。
  成文武的办法是,针对病人多种不适的症状,一个个解决。“疼痛至少是可以先解决的,现在止痛的药那么多,只要花功夫上去,把平常积累的经验用上去,也不需要用太贵的药,3天之内一般痛都能止住。长时间止不了痛的,就要想想是不是没花心思,没找对方法。”
  不同病人疼痛要区别对待,包括分析疼痛的原因、程度,哪个部分痛得最厉害,什么可能减轻疼痛,有时心理因素都可能与疼痛有关。
  “痛不仅是一个组织损伤,它更是一种情感的体验”,这是国际疼痛协会的定义。所以,和病人聊天,了解病人的生活背景,对止痛也大有裨益。有一次,一个年轻男病人痛得厉害,成文武和他一聊,发现有感情问题,就想办法把他女朋友叫来。“一来他就不痛了,连药都不用。”
  长时间的痛,对人精神和肉体双重折磨。成文武讲起,曾经有个肿瘤晚期的大牌医生来找他说,死我不怕,我就怕痛。大半年后,他平静离世。他的妻子将他夹在书中的一封信转给成文武,他在信中写道,我也是医务工作者,看到很多病人痛不欲生,这让我有很大障碍,但成医生承诺我没有什么痛苦,这半年来我真的没有不舒服,真的可以让我有尊严地走完人生,我很欣慰。(下转A10版)  (上接A9版)
  一项细致周到的服务
  2004年,成文武去美国进修姑息疗法,临行前一位老主任说“只要你回来时,能做到你经手的晚期肿瘤病人走了,家属都不哭,你就是牛的”。成文武想,那怎么可能?但后来他发现,的确有可能做到,只要投入身心,一腔心血花下去,病人家属能理解。
  在病房里成文武和他的医生、护士都是随叫随到,病人喜欢拉着他们聊天,他们就陪着,多数时候,他们和病人、家属已经超过医护关系,而成为亲人或朋友了。
  33岁的主治医生陈萌蕾有个病人,母女俩都患癌,妈妈患乳腺癌,因为担心女儿和家里的财产问题,精神状态非常不好,恶化很快。她喜欢把陈萌蕾留住,和她说家里的事。陈萌蕾就帮她一一理顺,哪些是她最想要的,哪些是必须做的。她离开医院了,陈萌蕾和其他医护还会打电话随访,“让她觉得我们始终在她身旁”。
  护士阮海燕遇到过一个20多岁的女孩,怀孕时查出腹腔肿瘤,孩子不得不流产了,女孩精神受到极大刺激。有一天晚上,她突然大叫,阮海燕刚一过去,就被她一把抱住,怎么也不松手。“我安慰她不要怕,问她想见谁,她说想见妹妹,我就帮她联系,等待的半个多小时里,她一直抱着我的腰,我就站着静静地抚慰着她。”有个患淋巴癌的男病人,阮海燕一直不能忘记,有天晚上10点多,他突然不见了,阮海燕到处找也找不到,不久后他回来了,原来是出去买馄饨,还给阮海燕带了一碗。
  “我问过那些没哭的家属,他们说,你们已经尽力了,我们都看到了,而且他们有尊严无痛苦地走完了人生最后一个阶段,我们很感激了。”成文武说。
  综合治疗科还有一项特别的服务,在全国也是唯一的,即病人去世后一年之内,家属仍心结难解的,可以来挂成文武的门诊,做心理抚慰治疗。“做晚期肿瘤工作的,解决家属的一些心理负担也是姑息治疗必不可少的,其实做好了这个工作,你不想成为他们的朋友都难。”
  一种被边缘化的疗法
  2004年,成文武去美国进修姑息治疗何康复回来后,满怀激情写下两封万言书,向院领导力陈姑息治疗的前景和重要性。“我做个先锋,成则已,不成我也认了”。这个医学院曾经的高材生,中医名家于尔辛的关门弟子,像当初选择肿瘤方向一样,做出这个令人惊讶的决定。
  同年,医院创办姑息治疗与舒缓疗护科,即综合治疗科的前身,成为全国首创。他在医院招贤纳士,不久后坐进肿瘤医院5号楼这间搭出来的小办公室里,近乎固执地坚持着他的理念。
  “10年前,我刚开姑息门诊时,门可罗雀,边上的化疗科是门庭若市,偶尔有一两个等待的病人踱过来,问我姑息是做啥的。”10年了,姑息的概念渐渐为人所知,他每周五上午的门诊,新老病人往来不断。
  但在医院里,综合治疗科依然是一个边缘化的科室,阮海燕产假过后,从外科转到这里时,小姐妹们说“你怎么去了那里?”科室编制医生8人,目前算上成文武只有6人,效益差,工资低,难出科研成果,“招不进,留不住”是眼前的现实。
  与成文武私交不错的大肠外科副主任医师管祖庆说得很直率,“这个病区,很重要,但目前在主流治疗里,地位不高”。现在,上海市三甲医院只有肿瘤医院一家设有姑息科,共10张床位。肿瘤医院化疗科专家曹军宁说,晚期病人能去的场所实在太有限,很多病人得不到这个阶段应有的看护。
  《癌症是种慢性病》的作者、上海中医药大学教授何裕民说,Cure(治愈)和Care(呵护),是两种并行的癌症治疗手段,一种是彻底战胜你,一种是相安无事。上个世纪初出现的根治疗法,包括大剂量化疗和全视野的放疗等。但绝大多数癌症并不可能根治,上世纪60年代提出姑息疗法,在临床实验中得到过证明病人有可能反而活得更长。一篇被姑息界广为引用的论文是发表在《新英格兰》杂志上的文章,这个实验将非小细胞肺癌晚期病人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加用姑息治疗组,得出的结果是后者比前者的寿命多出2.6个月。在成文武的病人中,也不乏当初被判只有3-6个月可活,但经过姑息治疗,几年后依然活得挺好的病例,但他始终坚持将这归因于病人“运道好”。
  成文武认为,姑息应该更早介入癌症治疗。但这在现实中未必能被人接受,更不用说单独作为一种治疗方式。上海市癌症俱乐部的何老师说,在癌症病人眼中,姑息是一个需要尽量避免的词,听到谁去姑息了,就觉得可能不行了。
  徐红住院几天后,得知这里是姑息科,拒绝留下,“逃”到了另外一家医院,依然想尝试“治愈”式治疗。  &&
  (文中患者与家属的姓名均为化名)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