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检查出胆囊息肉9毫米严重吗是3乘3毫米,请问平时怎么样来达到

温馨提示:以上资料仅供参考,未经许可禁止转载,违者必究,投稿及合作请联系QQ:
胆囊息肉医院推荐
联系电话:
6条患者评价
联系电话:
0条患者评价
联系电话:
5条患者评价
联系电话:8
6条患者评价
联系电话:, 
10条患者评价
您可以在全国最大的医患咨询平台咨询健康问题,还可以分享您身边的健康知识和就医经验。
胆囊息肉药品
舒肝理气、利胆。主要用于慢性结石性胆囊炎,急性结石性胆囊...
参考价格:¥28.5
本品适用于治疗胆囊炎﹑胆囊息肉,胆结石及消化不适,并用于...
参考价格:¥123招远离胆囊息肉_新浪健康_新浪网
3招远离胆囊息肉
  受访专家/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副院长、肝胆胰腺外科主任&&陈汝福教授
  文/羊城晚报记者&&宋导&&通讯员&&王海芳 图/全景
  34岁的张小姐最近很纠结:她的胆囊长了个9mm×5.4mm的息肉,医生建议她手术摘除胆囊,可她既怕胆囊息肉恶变,又怕切除胆囊后导致一些后遗症,迟迟下不了决心。
  是不是胆囊长息肉就意味着要放弃胆囊呢?很多患者都关心这个问题。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副院长、肝胆胰腺外科主任陈汝福教授表示,只要符合手术指征,一般都要求尽快手术,而胆囊息肉手术通常都要切除胆囊。
  哪些胆囊息肉要手术切除?
  胆囊息肉一般症状轻微,甚至无症状,多在体检的B超检查时发现胆囊内有病变。少数患者有上腹不适、恶心呕吐、食欲减退,可伴有腹痛等。位于胆囊颈部的长蒂息肉,可引起胆绞痛,在炎症感染时有急性发作的表现。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副院长、肝胆胰腺外科主任陈汝福教授表示,一般认为,胆囊息肉是胆囊癌的诱发因素,近些年来,国内外也有许多关于胆囊息肉癌变的报道,尤其在伴有结石时,癌变概率会明显增高,因此不能轻视。
  他指出,胆囊息肉如有明显症状,在排除精神因素、胃十二指肠和其他胆道疾病后,宜手术治疗。切除胆囊息肉,一般都要切除胆囊。
  没有症状但伴有以下情况的病人也有恶变风险,要考虑手术:直径超过1cm的单发病变;年龄超过50岁;连续B超检查发现息肉增大;腺瘤样息肉或基底宽大,合并胆囊结石或胆囊壁增厚。
  病人如无以上情况,不宜急于手术,应每六个月B超复查一次。
  胆固醇息肉和胆囊息肉怎区分?
  门诊中,经常有患者询问,自己是胆囊息肉还是胆固醇息肉?两者容易混淆,而若为胆固醇息肉切除胆囊就太可惜了。
  陈汝福教授表示,胆囊息肉在病理上可分为肿瘤性息肉和非肿瘤性息肉。肿瘤性息肉一般为单发,有恶变的可能;而非肿瘤性息肉多为炎性息肉或胆固醇性息肉,呈多发。其中,胆固醇性息肉是胆囊黏膜胆固醇结晶沉积,约占所有息肉的50%左右,一般带有蒂,容易脱落成为结石形成的核心或成为胆囊炎的诱发因素。因为属于非肿瘤性息肉,胆固醇息肉不会恶变。
  B超是诊断不同类型胆囊息肉的首选方法,绝大多数可获得正确诊断。如果B超未能鉴别,可以通过超声内镜检查、CT或MR等进一步检查鉴别。
  手术后可能出现胃肠道症状
  不可讳言的是,切除胆囊后有部分病人会出现所谓的胃肠道症状,或出现腹痛、发热、黄疸等。“我们称之为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陈汝福教授说,切除胆囊后,约有25%~30%患者会出现一过性胃肠道症状,一般三个月到半年内消失,约有2%~8%可因症状持续而需要治疗。
  对此,一般建议从饮食上进行调节,多吃新鲜水果、蔬菜以及低脂肪、低胆固醇食品,能帮助病人度过这段术后不适的时间,部分病人还可在医生指导下服用药物缓解症状。
  如何远离胆囊息肉?
  1、饮食要有规律,早餐要吃好。胆囊中的胆汁有消化食物的作用。患者如果饮食没有规律,尤其是不吃早餐,则胆囊分泌的胆汁得不到利用,&导致胆汁在胆囊中滞留时间过长,从而刺激胆囊形成胆囊息肉或使原来的息肉增大或增多。&
  2、要坚持低胆固醇低脂饮食。胆固醇摄入过多,&不仅会加重患者肝脏的负担,还会造成多余的胆固醇在胆囊壁上结晶、积聚和沉淀,从而形成胆囊息肉。所以,患者应降低胆固醇的摄入量,尤其是晚餐尽量减少高胆固醇食物(如动物内脏、海鲜及肥肉等)。&
  3、要保证健康的生活方式。戒烟酒,避免经常熬夜,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经常参加体育锻炼。
请用微博账号,推荐效果更好!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电话:010-&&|&&&&|&&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胆囊息肉能自愈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