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md固态怎么样,和英特尔750固态硬盘比

手机签到经验翻倍!快来扫一扫!
不同平台,对SSD的性能影响有多大?Intel与AMD平台对比
6189浏览 / 76回复
通城虎 把此贴设为精华,对比的很到位
  我是好久没用AMD平台了,最近准备搞台二奶机用用,所以又把以前的开核处理器拿了出来。开核后试了一下性能,感觉还行,不过功耗很感人。因为刚入手了东芝DTS312 SSD,装在在Intel平台上,给我的感觉很不错。以前老是出现的硬盘过慢现象终于没有了,整机操作起来比以前流畅不少。所以准备给这台二奶台也装上SSD。不过听说AMD平台对SSD的支持不是太友好,比Intel平台上的性能要低不少。我对这个比较好奇,下面就测试一下,看看到底Intel与AMD平台在SSD方面有多大的差距。  用来做对比测试的分别Z87与870平台,二款主板全是微星的,SSD是东芝DTS312。这里面的870平台还是我三年以前攒的,Z87平台是去年攒的。从时间来看,二者差距很大。差距更多的是它们的SATA3(6Gbps)接口一个是原生的,一个是非原生的。所以对SSD的性能影响就更大了。&  微星这款870主板比较较奇特,属于昙花一现的混交主板。&  这款主板带有二个SATA3(6Gbps)接口,就是那二个用白色的SATA3(6Gbps)接口。&  通过软件查看,显示的也是SATA3(6Gbps)接口。为了方便,都是把东芝DTS312 SSD作为从盘来测试的。&  ACHI,4k都已经弄好。在AS SD Benchmark(1.7.)软件中得分为421,我做了多次测试,这个是得分最高的一次。不难看出,写入与读取分数都不是太高,按东芝DTS312 SSD的官方数据来看,读写分数在500M/S左右才算是正常。&  CrystalDiskMark(V3.0.3 x64)软件测试结果与AS SD Benchmark(1.7.)类似。 &  AnvilBenchmark(V110)软件最终得分为2127.5。&  TxBENCH(0.95 beta)软件得分展示。&  HD Tune Pro(5.50)这款软件在HDD时代是必不可少的,但在SSD时代,明显有些落伍了。不过还是有一些参考意义的。HD Tune Pro(5.50)软件测出的平均读取速度为219.8M/S。&  下面改成Intel平台。  这块Z87主板带有六个SATA3(6Gbps)接口,再无其它硬盘接口。&  在AS SD Benchmark(1.7.)软件中得分为1010,比AMD平台中的得分高了一倍还不止。&  CrystalDiskMark(V3.0.3 x64)软件测试结果展示。比AMD平台的得分高了很多。&  AnvilBenchmark(V110)软件最终得分为3965.99。比在AMD平台高了将近一倍。&  TxBENCH(0.95 beta)软件中读写速度都超过了500M/S,与东芝DTS312 SSD的官方数据基本上一样。当然肯定要比AMD高很多。    最后是HD Tune Pro(5.50)软件的测试,测出的平均读取速度为326.5M/S,也比AMD平台高出不少。小结:通过Intel与AMD平台对比,可以明显的看出来,在不同平台上,同一块SSD的得分差距很大。但我这里使用的AMD 870平台有些太老了,所用的SATA3(6Gbps)接口也是非原生的。而与其作对比的Z87平台,使用的却是原生的SATA3(6Gbps)接口。所以二个平台之间,SSD的得分存在着巨大的差距,也是很正常的。
看样子,我得找块带有原生SATA3(6Gbps)接口主板才行。
soszo 发表于
看样子,我得找块带有原生SATA3(6Gbps)接口主板才行。
没看见结果。。。
能发得出对比数据吗?
幻影丶 发表于
没看见结果。。。
结果君缓慢上线中。
幻影丶 发表于
没看见结果。。。
感觉这样对比意义不大,原生与非原生差距过大了。我是测完才看出来。
lktzf2 发表于
能发得出对比数据吗?
发出来的,我用的AMD主板是非原生的。这样差距过大了。感觉对AMD太不公平了。
我用的AMD主板是非原生的。这样差距过大了。感觉对AMD太不公平了。但手里又没有带有原生SATA3(6Gbps)接口的AMD主板。
soszo 发表于
感觉这样对比意义不大,原生与非原生差距过大了。我是测完才看出来。
有固态优化软件,摆渡下。。弄个试试,貌似速度提升不少。。。。
soszo 发表于
发出来的,我用的AMD主板是非原生的。这样差距过大了。感觉对AMD太不公平了。
据网上有评测:SSD在支持SATA3.0原生接口的主板上,性能的发挥与intel或AMD平台没多大关系。
幻影丶 发表于
有固态优化软件,摆渡下。。弄个试试,貌似速度提升不少。。。。
能提升非SATA3(6Gbps)接口的速度?我在网上查了一下,说非原生的都不好。
lktzf2 发表于
据网上有评测:SSD在支持SATA3.0原生接口的主板上,性能的发挥与intel或AMD平台没多大关系。
可惜没有AMD原生SATA3(6Gbps)接口主板。不然我试试。我看到有人说有很大差距。
soszo 发表于
能提升非SATA3(6Gbps)接口的速度?我在网上查了一下,说非原生的都不好。
仅仅对IU系列有效,AU系列需要另外软件支持。。有AMD系统固态硬盘专用优化软件。。
soszo 发表于
可惜没有AMD原生SATA3(6Gbps)接口主板。不然我试试。我看到有人说有很大差距。
AMD带原生USB3.0和SATA3.0接口的主板:华擎A75M-HVS,华擎A75M,映泰A75MH,映泰A75MH 6.x,昂达A75T魔固版.还有技嘉890GX等。
这是在黑老A平台吗!!!虽说我不是N饭,也不是A饭,可卤煮既然搞测评业的公平对待吧!!!
不同时代的东西做对比A平台测试SSD只有A88X或970主板吧!
有人打广告卖手机,网站是假的!朋友们留意,更不要说魅蓝699了!
管理员都哪去了,把上面发魅蓝广告的ID给封了,清除出去~~~~~~~~~~~~~~~
我说楼主,你那块是采用AMD 870+SB850芯片组的微星870A Fuzion,那主板是原生支持SATA 3.0的,如果你是黑还好说,如果不是黑那主板太可伶了,出给我吧60元包邮。
支持键盘翻页 ( 左右 )&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用户名/注册邮箱/注册手机号
其他第三方号登录当前位置: & 正文
英特尔与AMD的斗争:哪个更适合个人电脑?
据国外媒体报道,众所周知,组装个人电脑应该对常人来说是无比复杂的,尤其是如果没有任何经验的话。因为需要把异常繁多的各部分零部件组装在一起,使其成为一个庞大的系统。但是也随之应运而生了许多问题,那就是一套组件之间都是彼此兼容难以区分的,而且除上述原因以外,还需要考虑到价格、需求以及更多的因素。
据资料显示,当时代到来时,用户有了两家可供选择公司:AMD和英特尔。这两家公司几乎包揽了世界上所有台式的CPU。不过在CPU大体上来看,这两家公司之间有很大相似之处。因此,在构建自己电脑时应该选择AMD还是英特尔的CPU成为许多用户的问题。
为此,本文着重阐明英特尔和AMD的CPU之间的差异,帮助用户在挑选处理器时少走弯路。
一般来看,AMD的芯片要比英特尔同配置的便宜。如果预算紧张,那么选择一个AMD的CPU可能是最好的主意。不过如果预算价格高于150美元,那么英特尔处理器在整体表现上就会更快更强大。若购买者所居住地区生产AMD芯片,则AMD芯片成本效率会下降。不过英特尔酷睿i5处理器现如今有一个令人心动的价格,约为200美元。
AMD FX处理器新推出时价位控制在100美元左右,一旦消费者愿意花大约150美元购买时,就可以赌一赌看看是否真的有所宣称的高性能。用户现在也可以花大约120美元买到一个AMD FX-6300处理器,它不仅性能良好够用,而且足够兼容,还可以节省预算。虽然有许多英特尔酷睿i3的CPU价格低至100美元左右,但是i3的芯片通常如其价格一样廉价。最重要的一点是,一些i3 CPU的套接口也和一些高端的酷睿i5和i7芯片上的不兼容,这将会阻碍用户进行系统升级。
CPU有固定的时钟频率,其通常被设置好一个典型的基准值,以确保有一直稳定的最佳性能。为了可以调整CPU时钟频率,用户希望能购买到可以改变数值的CPU。提高CPU工作的频率称为&超频&,其可使CPU的时钟频率高于基准值。AMD芯片为超频配备了超频固态选项,性价比更高,也更便于用户更改设置。而对于英特尔芯片来说,其通常已经固定好了基准时钟频率,无法选择超频,除非用户可以买到一个非固定的CPU。
图像处理器(GPU)的效率是另一个需要注意的地方,因此在挑选一个CPU时考虑GPU效率有时也会很棘手。即便AMD处理器可以帮助用户节省大量的金钱,但如果对CPU有更多的预算,那么更强大的英特尔i5和i7处理器将会是更棒的选择,其优势在于配备有高端。当使用同样的显卡,通过比较一个英特尔芯片和一个AMD芯片在运行应用程序上的快慢时,就可以在帧率和延迟方面有一个真正的、可衡量的差异对比。
当用户在选择AMD和英特尔哪家公司的处理器问题上犹豫时,其实结果却根本没有真正的&正确&答案。因为每个用户对自己电脑的配置都有不同的需求和预算。对于在购买CPU上预算紧张的消费者,AMD的CPU通常是正确的选择,因为相同价位上来看,同样是150美元,AMD的芯片通常比英特尔芯片有更好的性能。不过如果用户手中有更多的钱,想配置有更高端GPU时,英特尔酷睿i5和i7的处理器系列将是更明智的选择。
综上所述,挑选CPU前必须先了解自己想用电脑做些什么。如果用电脑是为了浏览网页、看视频或是发邮件等这些工作任务的话,随便买个普通的AMD CPU就足矣。如果热衷于打游戏,而且有高预算,那么最好购买英特尔的处理器。
来源:cnbeta
信息也是生产力,精简才是硬道理!情报猎手带你突破信息迷雾,每日独家为您锁定最有价值的IT行业新鲜事。打开微信,扫描关注,赢取每月粉丝奖!
5月29日,LBE安全大师V5.3版本正式发布,时隔一个多月后,LBE的最新正式版终于来了。新版在修复bug的同时,带来了全新的病毒扫描模块、消息中心模块,并强化了个人中心云端备份、软件升级等功能,强化更新了主动防御等核心功能。同时,可以看到,LBE安全大师V5.3版又改善了交互,使得界面整体风格更为美观,增强了体验。
如果你想知道当你不在家或遛狗时自家的狗狗都在做些什么,那么这款名叫Whistle的宠物专用可穿戴设备就可以告诉你。Whistle 是一款被设计成项圈形式的追踪装置,使用起来也非常容易,可以通过专用的Android或iOS应用程序进行连接和控制。很多宠物的主人,因为太忙而无法 陪伴宠物。而通过这款Whistle装置,可以给宠物主人一种心理的安慰,让他们感觉跟自己的宠物接触更多。所以这个产品的心理学属性,其实跟婴儿监视设 备有些类似。
随着可穿戴技术的走热,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把这类产品绑在自己的身上,并通过它们追踪各种类型的健康数据。虽然“量化自我”运动主要扎根于 Fitbit、Nike FuelBand等运动追踪类设备,但织物设计和基于纺织品的传感器可能会很快改变这一点。Sensoria Fitness就是这样一家希望打破可穿戴技术市场现有模式的技术公司,他们最近就推出了一款内含追踪传感器的运动文胸。
华为互联网品牌荣耀最近推出了首款面向可穿戴设备领域的硬件产品荣耀手环Talkband B1,与智能家居领域的荣耀立方一样,这款产品主打多功能于一身,在市场竞争中可以提供足够的差异化。  不论CPU怎么分,目前流行依旧是AMD与英特尔这二大阵营,至于谁强谁弱,现在好像也没必要做讨论。感觉AMD的用户一直在期待,英特尔的用户一直在等待。反正不论是期待还是等待,这几年CPU市场,都没什么太大的变化,很像一潭死水,没什么波澜。今天不讨论这两家之间的恩恩怨怨或者是是非非,只看看SSD在这二个平台上,到底有什么不同。是否真像网上所说的那样,英特尔对SSD的支持较好,AMD对SSD的支持较差呢?评论  参与测试的SSD为宇瞻的一款产品,属于雷鸟系列,性能还算可以。&评论  产品型号是AST680S&Thunderbird&SSD,容量为240GB,这个容量应当属于目前的主流容量了。&评论  产品正面印有雷鸟系列的产品LOGO,可惜是印在贴纸上的,如果直接印在金属壳上,会不会显得更高档一些呢?&评论  产品的背面是P/N码,认证标识之类的信息。接口肯定是目前最流行的SATA3.0接口了。  下面将AST680S&Thunderbird&SSD作为从盘,来做一下AMD与英特尔平台上的性能对比测试。&一:英特尔平台评论  用来测试的主板为微星的Z97,芯片组为Intel&Z97。&评论  用来测试的平台信息,算是目前比较流行的平台了。(因能力有限,此次的对比测试,AMD平台的整机性能,要明显弱于英特尔平台的。而且英特尔平台的CPU,主板价格也远超AMD平台的。)&评论  在win7系统下,使用英特尔的AHCI驱动,软件总得分为937,其中读取速度达到了524.33MB/s,写入速度达到了491.40MB/s。不得不说这个读写性能还是不错的。其中的4K得分也不错。只是4K-64Thrd项的写入分数较低,从而拉低了总分,不然总分能轻松过千。&评论  产品整体得分为3041.64,性能中规中矩吧。&评论  在非压缩模式下,CrystalDiskMark软件的读写分数与AS&SSD&Benchmark软件的读写分数还是很接近的。其中读取速度达到了547.3MB/s,写入速度达到了501.4MB/s。&评论  在TxBENCH软件测试中,这款SSD的得分比较高,其中读取速度达到了560.077MB/s,写入速度达到了538.571MB/s。二:AMD平台(1)评论  这个其实之前已经说过了,因为能力有限(说白了就是没钱),所以我已经很久都没有更新过手里的AMD平台了。用A75平台,870平台与英特尔的Z97平台做对比,本身就对AMD平台不公平。按理来说,现在至少应当使用AMD&990FX,970或者AMD&A88X这类芯片组的平台,才算是相对公平,但是实在找不到,更买不起。所以只能这样大体的做一下对比了。(太过纠结平台者勿看)  第一个AMD平台,用来测试的主板为华擎A75&极限玩家6,芯片组为AMD&A75。&评论  测试平台信息如上图所示,其中所用的CPU,主板都是比较老的了。&评论  在win7系统下,使用AMD的AHCI驱动,软件总得分为729,其中读取速度为467.60MB/s,写入速度为428.05MB/s。可以明显的看,性能要比英特尔平台弱不少。&评论  产品整体得分为2654.33,性能依旧落后于英特尔平台。&评论  CrystalDiskMark软件测试中,SSD的读取速度为481.7MB/s,写入速度为425.9MB/s。&评论  在TxBENCH软件测试中,这款SSD的读取速度为569.275MB/s,写入速度为514.084MB/s。这次的读写速度终于与英特尔平台相似了。不过4K方面的读写速度,还是不如英特尔平台。&三:AMD平台(2)评论  下面再次更换平台,这次使用的是微星A70A-G54主板,芯片组为AMD&870北桥+SB850南桥芯片。&其中SB850南桥芯片组中AMD首次加入了对sata3.0接口的支持,也就是说是SB850南桥芯片组,是AMD第一款支持原生sata3.0接口的芯片组。&评论  测试平台信息如上图所示,这个平台其实要比之前的AMD平台还要弱一些。&评论  在win7系统下,使用AMD的AHCI驱动,软件总得分为704,其中读取速度为515.74MB/s,写入速度为431.57MB/s。得分不出所料,依旧比英特尔平台弱不少。但却要比A75平台要强一些,尤其是持续读写,4K性能,只是4K-64Thrd项得分不是太高,从而拉低了总分。其实这也好理解,因为AMD&870北桥+SB850南桥芯片组毕竟要比AMD&A75芯片组还要旧一些。&评论  SSD的整体性能得分为2870.80,从得分来看,其实已经不弱于英特尔平台了。而且得分也要比AMD&A75平台的得分要高。评论  在CrystalDiskMark软件测试中,SSD的读取速度为528.6MB/s,写入速度为452.6MB/s。得分多数要比在A75平台上要出色一些。只是4KQD32项的得分,不如A75平台。&评论  在TxBENCH软件测试中,这款SSD的读取速度为564.222MB/s,写入速度为509.375MB/s。4K方面的读写速度,也比在A75平台上的得分要强一些。与之前一样,在4KQD32项的测试中,得分也是不如A75平台。总结:从测试的结果来看,比较新的Z97主板,再加上比较强的4770k处理器,使SSD在英特尔上面的表现,的确要比我手里的二套老旧的AMD平台要强一些。但仔细看看,其实也强不到那里去。英特尔平台比AMD平台主要强在了4K与4K-64Thrd这二项上。但它的持续读写分数,并不比AMD平台强多少。如果除去4770k处理器性能优势,那英特尔平台与AMD平台,它们之间SSD的性能差距差不大。下面再说说AMD平台,本来按我的猜测,越新的平台,对SSD的支持也就越好,性能得分也就越高。但实际上,并不是这种结果。比870平台要新的A75平台,SSD在它上面的性能表现,并不是太好。也就在4KQD32项,4K-64Thrd项的测试中有一点优势,其它项的测试得分,都远不如比较旧的870平台。由此可见平台越新,SSD的性能越高,这种说法是过于片面的。最后至于AMD与英特尔平台在SSD方面的性能差距到底大不大?我只能说相差不大。可惜手里没有同样价格,同一时期的二套平台,不然测试的结果才会更有说服力。
今朝有酒今朝醉,管它明天愁与悲。人生在世如一梦,刹那芳华已成
确实不必纠结了,4K差一些可能是因为主频。开核跟4770k肯定比不了。
主要是CPU比不上,主板也比不上。但AMD平台却更加便宜。
AMD平台也可以用SSD。
SSD也不要太过追求高分。买SSD还是要看是否有人性化的售后
现在用了这么多硬件,感觉蓝宝,东芝的售后是最差的。
纠结的还大有人在。
但的确还是有差距的。
现在AMD已经明显不行了。在处理器方面。
英特尔的更新换代频率越来越快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发帖
其他登录方式:NVMe SSD将抢SATA SSD饭碗?对比AMD与Intel主板设计风向
点击数:456|回复数:3
NVMe SSD将抢SATA SSD饭碗?对比AMD与Intel主板设计风向 AMD Ryzen 7发布在即,作为翻身一战的重要武器,与其配套的X370/B350/A320芯片组也引发了很多网友的关注。在新芯片组中AMD终于跟上时代,在设计中引入了对NVMe SSD的支持,向高性能领域进发。当我们在购买NVMe SSD的时候,也需要了解一些主板中的特殊设计。 当代的主板除了能够支持NVMe SSD的M.2插槽外,同时也都保留有6个左右的SATA3.0接口,不过鲜有人知道的是,这些接口并不能同时全部连接SSD去使用。当使用了其中一个M.2接口时,有些SATA接口就将被禁用。 AMD平台的NVMe SSD所需通道由CPU引出,仅能提供一块SSD使用: 新一代AMD平台下,Ryzen CPU接过了主板芯片组的一部分功能,内置了SATA接口、USB3.0接口等过去归属于主板芯片组的特性,同时还有一组PCIE3.0 X4通道专门用于满足NVMe SSD高性能存储的需求。 以技嘉B350 GAMING 3主板为例,他一共有2+4个SATA3.0接口,其中包括了由Ryzen CPU引出的两个SATA3.0和由主板芯片组引出的四个SATA3.0接口。 其中需要注意的是,主板上的M.2接口可连接PCIe 3.0 X4 SSD,此时SSD将被直接连接到CPU引出的PCIe通道,同时由Ryzen引出的两个SATA3.0接口将被禁用。 之所以会出现这种不完美的情况,是因为芯片组所能提供的PCIe通道数量有限,部分接口被设计成公用通道。X370/B350/A320芯片组仅有4个PCIe 3.0通道,还需要连接其他设备使用,所以NVMe SSD所需的4个PCIe 3.0通道只能由Ryzen CPU从宝贵的20条通道当中分出4条灵活使用。
Intel平台的NVMe通道既可由CPU引出也可由PCH引出,以PCH引出为主: 以技嘉Z270X Gaming 5为例,它拥有一个U.2接口、2个M.2接口,通道复用情况更为复杂。具体到每块主板的分配情况都需要查阅主板制造商的说明书。 一般来说,拥有2个M.2接口的Intel主板上,其中必有一个与其他接口冲突较少的选择,如下图所示,如果在M2P接口安装一块PCIe 3.0 X4通道的NVMe SSD,则主板上的另外一条PCIE 3.0 X4插槽将只能降到X2带宽使用,对于各个SATA接口则没有冲突和影响。 相比AMD而言,Intel的主板芯片组能够引出更多的PCIe 3.0通道,因而在主板上布置2个M.2插槽压力并不大,Intel也倾向于让用户将NVMe SSD连接到PCH引出的PCIe通道,以便接受主板芯片组的直接管理,其中包括了SRT智能响应以及PCIe SSD RAID阵列组建等。只不过200系列芯片组使用的DMI3.0总线带宽和100系列主板是一致的,如果将两块影驰铁甲战将M.2 PCIe这样高性能的NVMe SSD同时连接到芯片组引出的PCIe通道,DMI3.0总线将出现带宽瓶颈。 从上面的对比来看,AMD依旧是过去的激进风格,倾向于将更多的芯片组功能集成到CPU内部,让NVMe SSD像显卡那样直连CPU,在理论上可以获得更低的延迟优势。Intel或许是为了更多的兼容未来Optane加速HDD的应用,依然走过去重芯片组的老路线,更多的让NVMe SSD与芯片组相连,而后再通过DMI总线与CPU联通。 影驰的魔盘for SSD软件现在已经正式支持NVMe协议的铁甲战将M.2 PCIe,通过魔盘软件可以实现SMART健康度信息查看、固件升级和安全抹除等维护操作,为高性能NVMe SSD的使用保驾护航。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
width:100%">
介绍很详细,解惑了
width:100%">
这个介绍不错啊
width:100%">
英特尔那个所谓DMI也就是PCIE*4
width:100%">
& 北京绝对领域咨询有限公司  不论CPU怎么分,目前流行依旧是AMD与英特尔这二大阵营,至于谁强谁弱,现在好像也没必要做讨论。感觉AMD的用户一直在期待,英特尔的用户一直在等待。反正不论是期待还是等待,这几年CPU市场,都没什么太大的变化,很像一潭死水,没什么波澜。今天不讨论这两家之间的恩恩怨怨或者是是非非,只看看SSD在这二个平台上,到底有什么不同。是否真像网上所说的那样,英特尔对SSD的支持较好,AMD对SSD的支持较差呢?    参与测试的SSD为宇瞻的一款产品,属于雷鸟系列,性能还算可以。  ?    产品型号是AST680S Thunderbird SSD,容量为240GB,这个容量应当属于目前的主流容量了。  ?  产品正面印有雷鸟系列的产品LOGO,可惜是印在贴纸上的,如果直接印在金属壳上,会不会显得更高档一些呢?  ?  产品的背面是P/N码,认证标识之类的信息。接口肯定是目前最流行的SATA3.0接口了。    下面将AST680S Thunderbird SSD作为从盘,来做一下AMD与英特尔平台上的性能对比测试。  ?  一:英特尔平台    用来测试的主板为微星的Z97,芯片组为Intel Z97。  ?    用来测试的平台信息,算是目前比较流行的平台了。(因能力有限,此次的对比测试,AMD平台的整机性能,要明显弱于英特尔平台的。而且英特尔平台的CPU,主板价格也远超AMD平台的。)  ?    在win7系统下,使用英特尔的AHCI驱动,软件总得分为937,其中读取速度达到了524.33MB/s,写入速度达到了491.40MB/s。不得不说这个读写性能还是不错的。其中的4K得分也不错。只是4K-64Thrd项的写入分数较低,从而拉低了总分,不然总分能轻松过千。  ?    产品整体得分为3041.64,性能中规中矩吧。  ?  在非压缩模式下,CrystalDiskMark软件的读写分数与AS SSD Benchmark软件的读写分数还是很接近的。其中读取速度达到了547.3MB/s,写入速度达到了501.4MB/s。  ?  在TxBENCH软件测试中,这款SSD的得分比较高,其中读取速度达到了560.077MB/s,写入速度达到了538.571MB/s。  二:AMD平台(1)    这个其实之前已经说过了,因为能力有限(说白了就是没钱),所以我已经很久都没有更新过手里的AMD平台了。用A75平台,870平台与英特尔的Z97平台做对比,本身就对AMD平台不公平。按理来说,现在至少应当使用AMD 990FX,970或者AMD A88X这类芯片组的平台,才算是相对公平,但是实在找不到,更买不起。所以只能这样大体的做一下对比了。(太过纠结平台者勿看)    第一个AMD平台,用来测试的主板为华擎A75 极限玩家6,芯片组为AMD A75。?    测试平台信息如上图所示,其中所用的CPU,主板都是比较老的了。  ?  在win7系统下,使用AMD的AHCI驱动,软件总得分为729,其中读取速度为467.60MB/s,写入速度为428.05MB/s。可以明显的看,性能要比英特尔平台弱不少。  ?  产品整体得分为2654.33,性能依旧落后于英特尔平台。  ?    CrystalDiskMark软件测试中,SSD的读取速度为481.7MB/s,写入速度为425.9MB/s。  ?  在TxBENCH软件测试中,这款SSD的读取速度为569.275MB/s,写入速度为514.084MB/s。这次的读写速度终于与英特尔平台相似了。不过4K方面的读写速度,还是不如英特尔平台。  ?  三:AMD平台(2)    下面再次更换平台,这次使用的是微星A70A-G54主板,芯片组为AMD 870北桥+SB850南桥芯片。?其中SB850南桥芯片组中AMD首次加入了对sata3.0接口的支持,也就是说是SB850南桥芯片组,是AMD第一款支持原生sata3.0接口的芯片组。  ?    测试平台信息如上图所示,这个平台其实要比之前的AMD平台还要弱一些。  ?  在win7系统下,使用AMD的AHCI驱动,软件总得分为704,其中读取速度为515.74MB/s,写入速度为431.57MB/s。得分不出所料,依旧比英特尔平台弱不少。但却要比A75平台要强一些,尤其是持续读写,4K性能,只是4K-64Thrd项得分不是太高,从而拉低了总分。其实这也好理解,因为AMD 870北桥+SB850南桥芯片组毕竟要比AMD A75芯片组还要旧一些。  ?  SSD的整体性能得分为2870.80,从得分来看,其实已经不弱于英特尔平台了。而且得分也要比AMD A75平台的得分要高。  在CrystalDiskMark软件测试中,SSD的读取速度为528.6MB/s,写入速度为452.6MB/s。得分多数要比在A75平台上要出色一些。只是4KQD32项的得分,不如A75平台。  ?    在TxBENCH软件测试中,这款SSD的读取速度为564.222MB/s,写入速度为509.375MB/s。4K方面的读写速度,也比在A75平台上的得分要强一些。与之前一样,在4KQD32项的测试中,得分也是不如A75平台。  总结:从测试的结果来看,比较新的Z97主板,再加上比较强的4770k处理器,使SSD在英特尔上面的表现,的确要比我手里的二套老旧的AMD平台要强一些。但仔细看看,其实也强不到那里去。英特尔平台比AMD平台主要强在了4K与4K-64Thrd这二项上。但它的持续读写分数,并不比AMD平台强多少。如果除去4770k处理器性能优势,那英特尔平台与AMD平台,它们之间SSD的性能差距差不大。下面再说说AMD平台,本来按我的猜测,越新的平台,对SSD的支持也就越好,性能得分也就越高。但实际上,并不是这种结果。比870平台要新的A75平台,SSD在它上面的性能表现,并不是太好。也就在4KQD32项,4K-64Thrd项的测试中有一点优势,其它项的测试得分,都远不如比较旧的870平台。由此可见平台越新,SSD的性能越高,这种说法是过于片面的。最后至于AMD与英特尔平台在SSD方面的性能差距到底大不大?我只能说相差不大。可惜手里没有同样价格,同一时期的二套平台,不然测试的结果才会更有说服力。
楼主发言:1次 发图: | 更多
  确实不必纠结了,4K差一些可能是因为主频。开核跟4770k肯定比不了。
  主要是CPU比不上,主板也比不上。但AMD平台却更加便宜。
  AMD平台也可以用SSD。
  SSD也不要太过追求高分。买SSD还是要看是否有人性化的售后
  现在用了这么多硬件,感觉蓝宝,东芝的售后是最差的。
  纠结的还大有人在。
  但的确还是有差距的。
  现在AMD已经明显不行了。在处理器方面。
  英特尔的更新换代频率越来越快了。
  做的还是不错的啊
  就是有点地方还是看不懂啊
  不过看出来ssd的使用不在于主板了
  和接口的关系不小啊
  楼主好的模特不错啊
  这是从哪里找来的啊
  我也想要一个啊
  就是一直找不到哪里有啊
  @answertoo 楼主的apu用的怎么样啊
  如果好用的话 我也想入手一个啊
  我的平台也该升级了啊
  好久没给我的平台升级啦
  @answertoo 楼主准备用什么样的电源啊
  这个显卡还需要单独供电啊
  400w的电源够用不?
  简配行不?换个显卡用400的电源
  @answertoo 楼主很能折腾啊
  用两个主板分别测试的结果差不多啊
  不过结果还是差不多的啊
  看来还是接口比较重要啊
  这个主板什么的还是不错的
  我也比较喜欢这个ssd 啊
  而且这个ssd比入门级的价格也贵不了多少
  性能确是提升了不少的啊
  我在sata2.0上,装上SSD,也都能明显感受到系统性能的提升。
  芯片组的影响也要算进去。
  U只是其中一方面
  入门级的买的人多。
  如果较真的话,还是有差别的。
  现在办公用英特尔的低端产品,游戏用英特尔的高端产品。至于AMD,好像用的人是越来越少了。
  1、SSD跑分高低跟CPU关系很大  2、SSD日常性能主要体现在小文件读写上,而非持续读写
  目前来说固态硬盘的发展也是十分有前景的,特别是近两年固态硬盘发展势头正猛,以其优秀的性能:1.无噪音 2.耐振动不怕摇 3.速度更快 4.更省电 5.更轻 6.发热小正成为新一代硬盘的宠儿,特别是用固态硬盘作为系统盘优势更加明显,开机速度快,系统性能大幅提升,玩游戏方面更是速度全面提升,而且目前固态硬盘的价格也已经趋于大众可接受的范围,所以普及也是指日可待的事情了,我们公司就是生产固态硬盘的,给我用的电脑装了我们自己的固态硬盘,结果速度超快,开机十几秒搞定,运行一些软件什么的也完全不卡,用起来很流畅, 这让我十分兴奋,因为我工作职位的关系,经常要使用PS,AI,CDR这些软件,所以电脑配置也一定要跟得上,真的是太棒了,所以想推荐给大家哦,大家可以搜索“优客莱”微信公众号,了解更多我们公司的优质产品,希望能给有需要的人提供到帮助哦!
请遵守言论规则,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回复(Ctrl+Enter)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英特尔固态硬盘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