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机测光按哪个键 佳能相机怎么测光7D按哪个键测光

佳能7D&准确对焦和快速测光的教程
刚刚购买了的朋友,打算看一些单反相机入门教程来进行学习,可是拍照时容易拍花,或者不是太黑就是太亮(太黑的情况多一些)。
这就是对焦和测光的问题了
一张好照片,在绝大多数情况下都需要一个清晰的焦点。对焦准确是如此的重要,人们会不惜多花一倍的价格去购买拥有19点全十字、中央双十字对焦系统的7D,而不是于7D拥有同样感光元件的550D,尽管实际上他们的画质表现并无本质差别。
500D的9点,只有中央一点为可靠的十字对焦点&VS&7D的19点十字对焦点,中央双十字
7D配备的疯狂的对焦系统在体育或者鸟类摄影领域当然有不可替代的实用性。但如果我们面对的是运动速度并不快的拍摄对象,而使用的又是类似EF-
s&17-85&IS&USM这样的变焦镜头(我相信大多数用三位数机身的爱好者都是这种组合吧),实际上有一种办法可以把镜头的对焦性能发挥到极致。
任何一种变焦镜头在仅仅改变焦段的时候,焦点位置都是不会改变的,而且做工越好的镜头这种特性越精确。这个技巧所利用的原理就是长焦端,景深会急剧缩小,此时对焦系统的工作精度最高。
举个例子,在下面这张图片是用等效38mm的焦段拍摄的,焦点肯定要落到水牛的眼睛上。先把水牛头部至于取景框中央对焦,然后在重新构图,看起来是没问题,但是这并不是最精确的办法,因为在38mm的焦段,即使用最大的光圈,景深还是很宽,用上面的方法对焦,有可能是水牛的头部和前面的草地是清晰的,也有可能水牛的头部与后面的湖面是清晰的。
总之,我的意思是水牛的头部有可能不处于景深范围的最中心,也就是理论上的焦点所在的最清晰的部分,焦点误差范围
也许会达到1m以上。这样就没有发挥镜头在该焦段光圈组合最大的威力。
所以,我先使用镜头的85mm端(等效135mm)将水牛至于中心对焦点对焦,此时的焦点几乎就在水牛的眼睛上,前后误差不会超过10cm。当完成对焦之后,在将镜头旋转至38mm端构图,完成拍摄。
经过这样的操作,这张照片的主体——“水牛”本身一定是镜头清晰度的极限范围内了。(需要注意的是,上面这张长焦端拍摄的图片并不是真的就是上面演示的过程中拍摄的,可以看到明显的镜头高度不同,只是为了说明长焦景深浅对焦精确而用别的图片做的例子)
但是这样的操作的话,使用传统的半按快门自动对焦+测光模式就会出现问题。因为长焦端以深色的水牛为主体,而本照片有大片云层的高光部分,如果半按快门对
焦加测光之后再拉回广角端,天空中的云层肯定是会过曝的。所以我需要一种可以将曝光可对焦分开进行的操作。
不同的人可能有不同的习惯,我个人的习惯是在相
机内设置将“半按快门键/自动曝光锁定按钮”组合的功能设置为“自动曝光锁/自动对焦”。这意味着半按快门并不会对焦,而仅仅是测光,自动对焦转移到了位
于右手大拇指位置的“自动曝光锁定键”上了,因为名称的错位,说起来有些别扭……可见下图:
按上面设置后,相机的操作就变成下图
这样设置的好处是巨大的,我们先看看“半按快门键”和“自动曝光锁定按钮”的本质区别:首先“半按快门键”需要一直保持按住快门并且不完全按下,才能锁定
你需要的功能,而且半按快门键是按下快门的毕竟步骤。这就意味着一旦你松开了快门键,就必须在拍照前重新完成一次半按快门键定义的功能。如果这个功能是自动对焦的话,那么你原先已经设定好的焦点位置很可能就会改变了,尤其在偏向广角端的时候,焦点位置精度很差。但如果这个功能是自动曝光锁定的话,那么对整张照片的影响是不大的。因为曝光的微小错误是可以通过后期纠正的。
动曝光锁定键就不会有上面的问题,一旦确定下来,哪怕连续拍摄几张照片,该确定的都还是确定的。实际使用的经验是,连续拍摄照片时,往往焦点是不需要改变的,一旦一开始用前面的方法精确的确定了焦点。后面的几张照片就是在尝试不同构图和曝光了。
这样设置还有一个好处,就是可以精确的分别对一张照片进行对焦和测光。还是那那张水牛图做例子,这张照片最适合后期的曝光应该是照片中的云朵高光部分刚好
处于相机高光不溢出范围的极限。因为此时相机接受到的信息是最丰富的,暗部的细节是最充足的(注意不是最好的曝光,也不是最接近人眼所见的曝光,而是最适
合后期的曝光)。要接近这样的曝光效果,可以对云朵进行点测光,加2EV,不过这样需要在相机内部设置曝光模式,很麻烦……还有一种简单的办法就是直接拉
到长焦端,使云朵完全占据相机的取景框,同样加2EV进行测光,并锁定曝光数值,再拉回长焦端,此时就相当于进行了一次非常精确的点测光。但实际上还是处于评价测光模式。真的是非常方便!
对水牛图中的云层做+2EV测光并锁定曝光值
回顾一下拍摄这张照片的过程把,我发现了这只水牛在漂亮的云层下望着我,心中出现了一个35mm焦段左右的画面,我希望水牛处于焦点上,同时对高光的云层
进行极限曝光(不溢出),于是我迅速的用镜头最长焦端最水牛眼睛进行对焦(只需要按下一次自动曝光锁定键),然后保持长焦端一边将曝光补偿调节到+2EV
一边天空中的云朵测光(此时半按住快门),然后将镜头收等效35mm左右构图,完全按下快门,完成拍摄。
其实全过程不过2~3秒的时间,不但完成了一张对焦和曝光都十分正确的照片,而且那种操控的快感……是普通的拍摄方式无法比拟的。
注:经过在色影无忌论坛上的讨论,以及我自己亲自试验,某些镜头的焦点在全焦段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固定不变的。有
时候会略微的漂移。不过并不是表示以上的方法就完全没有意义了。在某些主题和背景反差不大,或者长焦端主体较小对焦点难以识别的时候,还是可以用长焦端先对焦,以保证焦点肯定落在主体附近。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小白学摄影:关于相机测光的那些事儿
日 00:10&&&出处:&& 作者:方家俊&& 编辑:方家俊 分享
什么是测光?  从字面上来说,“测”作为一个动词,那么测光就是一个动作过程啦。没错,测光就是计测光线的明暗,使实现正确曝光的过程。体现在上,有一个叫做测光标尺的东西,标尺指向0时为正确曝光,如下图。具体来说,在使用M档时,我们在选定光圈、ISO的参数后,通过拨动快门使测光标尺位于中间,得到的光圈、ISO、快门的组合就叫曝光参数,这个过程就是测光。测光标尺调节快门速度移动测光标尺  读完上一段文字,可能有人会问了:所谓“正确曝光”是绝对正确的吗?它是如何认定这个标准就是正确的呢?这就要来说说测光的原理了。相机在测光过程中,会将拍摄的所有物体都默认为反射率为18%的灰色,专业术语叫“中级灰”,并以此作为测光的基准,曝光的目的是为了正确还原这种灰色。以皮肤和白墙为对比,在黑色圆圈处测光根据测光标尺提示调整曝光,相机测光区域实现18%灰反射率  为什么要18%的灰色而不是其他的百分百?因为18%灰与人皮肤平均反射光(16~20%)的色调一样,而人是我们最常拍摄的对象。其它物体的反射率如银是96%,绘图白纸75%,纯黑是3%等。测光表工作时,如果按照反射率18%来曝光,被摄体的色彩和影调就会相对真实地被还原,尤其对我们的皮肤、平常的色彩斑斓的景物来说,这种以灰色基调为还原标准的曝光是非常准确的。  但是,18%灰也不是绝对正确的!像拍摄白茫茫的雪原、黑漆漆的煤田,相机也把它们当作灰色来还原,直接对着它们测光聚焦,往往会拍出灰色的雪和煤,导致了画面的影调和色彩的失真。不信就来看看小编在同一光线条件下,对黑、白两种颜色的物体来测光的不同效果:将黑色瓶盖与白色瓶身用于测试在黑色圆圈处测光,分别调节至“正确曝光”黑、白两处曝光效果对比明显  因此,我们不能绝对依赖相机自动的测光效果,甚至不能完全相信测光表标尺为0时的曝光程度。下面就来看看,如何人为地、主动地来进行测光吧。认识上的测光图标  首先,我们要认识在单反上, 哪个图标代表着测光及测光的不同方式。测光图标会出现在相机的显示屏上或者中高端单反的肩屏上。佳能750D()显示屏上的测光标识按住Q键及方向键可选择测光方式,按SET键进入测光菜单或调节机顶拨轮选择测光方式中高端单反肩屏上的测光标识  一般来说,我们可以选择4种测光方式。以佳能入门单反750D()为例,这4种测光方式分别为评价测光、局部测光、点测光、中央重点评价测光。4种测光方式使用不同测光方法,会调整不同曝光参数,呈现不同曝光效果  粗略地看了看这4种测光方式的不同效果,下面我们就来详解这四者的区别。首先是评价测光:评价测光是最常用的一种测光模式,也叫多区域测光。对于初学摄影的小白来说十分适用,广泛用于从风景到抓拍的多种场景,对画面的整体亮度进行平均测定,对逆光主体也有效。图片来源于网络  如果想要记录下整个场景恢弘气势的时候,往往拍摄的主体都很分散。此时可以选择评价测光,适合大场景拍摄,在拍摄光源比较正、光照比较均匀的场景时效果最好。在这种光照较平均的条件下,画面的高光部分和阴影部分的差异并不大,用这种加权平衡全画面光线的方式,可以比较好地平衡整个画面的光线。  局部测光是对画面的中央部分进行测光,相机的测光元件会对画面中心处约占画面12%的范围进行测光,并最终进行平均加权而得出测光数据。图片来源于网络  当被摄主体位于一个局部区域,所占画面的比例不大,又与背景有着强烈明暗反差的时候,运用局部测光比较合适。在这种情况下,局部测光比评价测光更准确,又不像点测光的范围过于狭小,如果不谨慎地进行测光可能会很容易出现失误。  正如刚刚所说,点测光的测光范围比局部测光更为精确,测光元件仅测量画面最中心1%-3%的极小范围区域进行测光。这种测光模式大多在拍摄者希望将拍摄主体充分表现的情况下使用。图片来源于网络  中央重点平均测光一般在主体占画面较大面积,或者在光比与色彩差异比较大时使用。这种测光模式将画面中央约60%的区域作为测光的重点,同时并兼顾画面的边缘。与评价测光的区别在于相机会根据拍摄者的需要强调对某个区域进行重点测光,所获得的图像会很少有某个区域欠曝或过曝的问题出现,对于一些重点主体部位,图像也能很清晰地进行反映。图片来源于网络  上图水中礁石占画面大部分面积,为了让礁石的细节都很清楚,摄影师选用“中央重点测光”模式,不但使水中的礁石得到了准确的曝光,同时也兼顾了水面以外礁石的细节。测光技巧小贴士1、曝光锁定  如果在想要表现的画面中,需要测光的主体并不在中心点,此时可以先对准需要表现的主体进行测光,并使用曝光锁定功能锁定对主体测光的数据,最后再重新构图,对焦后按下快门按钮拍摄。曝光锁定即锁定某一个点的曝光值,图为曝光锁定按钮。& & 值得注意的是,在使用评价测光时,曝光锁定的是合焦的自动对焦点的测光结果,使用中央重点平均测光、点测光和局部测光时,则锁定中央对焦点的测光结果。半按快门键就会针对被摄主体对焦、测光,再按下曝光锁定按钮即可锁定曝光值。以佳能EOS 5D MarkⅢ为例,设定和使用曝光锁定功能的方法如下:针对主体测光对准想要重点表现的主体,半按快门按钮测光,观景器下方显示光圈和快门值按下曝光锁定按钮,锁定之前测光得到的光圈和快门组合,此时取景器下方显示*标记移动相机重新构图,使取景框中显示想要拍摄的画面,然后完全按下快门按钮完成拍摄完成。以上图片均来自digiphoto2、曝光补偿  我们还可以使用曝光补偿来纠正测光后的曝光偏差,曝光补偿简称EV值,使用该功能可将相机设置的自动曝光向上或向下调整,选择+值让图像变亮,选择-值让图像变暗。EV值每增加或减小1.0相当于摄入的光线量增加或减小一倍,按照不同相机的补偿间隔可以以1/2(0.5)或1/3(0.3)的单位来调节。佳能曝光补偿键在机身背面;尼康曝光补偿键在机身上方  当拍摄明亮物体时,应采用比测光标尺推荐的指数适当增加曝光量,而对阴暗物体则要适当减少曝光量,此时的曝光增减就可以通过曝光补偿按键的+、-值来实现。3、18%灰的参照物  文章开头说18%灰的时候提到,拍雪景很容易出现曝光不准确的问题,此时可以先对着自己的手半按下快门进行测光,然后再对雪景按下快门,那么雪的白色就会曝光正确了。同理,拍摄穿黑衣服的人像时,也应先对脸部进行测光,然后再构图拍摄。图片来源于网络  这都是出于寻找反射率为18%灰的参照物先进行测光来实现正确曝光的原理,在此小编再告诉大家几个反射值接近18%的参照物:大部分浅绿的树叶或植物叶子;干树叶;长期放置、没有刷油的木材;红、棕色的砖,包括水泥墙;旧的、修复的柏油路和混凝土等等。  以上就是关于测光的那些事儿,各位小白们是不是对曝光及测光有了更多的了解呢?虽然使用相机默认设置的评价测光对于小白来说也算适用,但亲手进行更加精确、或更符合拍摄画面表现力的测光,既能体会到摄影的乐趣,也能帮助你从小白的基础上进一步地提升水平,何乐而不为呢?快拿起手中的相机,与光影作伴,体会测光带来的不同感受吧。■
相机类型:单反(APS-C) 有效像素:2420万 屏幕尺寸:3英寸 影像处理器:DIGIC 6 传感器尺寸:APS-C画幅(22.3×14.9mm) 重量:565g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了佳能一族 - 相机的测光原理其实很简单归档文章:《 相机的测光原理其实很简单 》孺子 (发表时间
秋水发表于 10:34
---------------------------
相机的测光原理其实很简单,就是假设所测光区域的反光率均为18%来给出光圈快门组合参数。
如果所测光区域的整体反光率真的是18%,按相机测光所给出的光圈快门组合去拍摄,得到的底片会是曝光准确,原景物亮部、暗部以及中间层次,基本上都能在底片上表现出来。
如果所测光区域的整体反光率大于18%,例如对着一张白纸测光,按相机测光所给出的光圈快门组合去拍摄,得到的底片会是欠曝,白纸会被拍成灰纸。所以,拍摄反光率大于18%的场景,需要增加曝光补偿。
同理,如果所测光区域的整体反光率低于18%,例如对着一张黑纸测光,按相机测光所给出的光圈快门组合去拍摄,得到的底片会是过曝,黑纸会被拍成灰纸。所以,拍摄反光率低于18%的场景,需要减少曝光。
道理上虽这么说,实际操作上也有许多困惑。
相机上不同测光模式所测的区域范围不同,加权算法也不同。有些场景,按点测光模式或中央重点测光模式是需要曝光补偿,而用多区评估测光则不需要曝光补偿... 还有,如何确定所拍摄场景,特别是五彩缤纷的场景,其反光率是高于还是低于18%?
什么情况下需要进行曝光补偿,补偿量多少为宜,归根到底都要拍摄者自己去判断决定。这需要拍摄者掌握测光基本原理,对所用相机测光模式的测光区域范围、测光特性比较了解,对拍摄物的反光率高低能比较准确判断。有关的理论知识和相机测光技术性能资料,书刊杂志和网上都有不少,但修行在自己。
在光线比较均匀情况下,用哪种测光模式,其实差别并不大,大都可以得到比较准确的曝光。但对于复杂光线的场景,不同测光模式测光参数的差别就比较大了。
在光线复杂的情况下,分区评估测光模式和中央重点平均测光模式的准确度显然不如点测光模式或局部测光模式。
用点测光,关键是选好测光点,这需要有一定操作经验。有的朋友以为点测光的范围越小越好,羡慕1%甚至更小范围的点测光功能,抱怨EOS的2.5%甚至3.5%的点测范围太大。其实,测光点并非越小越好,而应该是测光点范围内的光照越均匀越好。
有的朋友提出用长焦头测光,拍摄时换上所需要的镜头。这种思路也许是对的,但是,有个因素不能忽略:即使是同档光圈,长焦镜头与广角镜头的实际通光量并不一样。
对于光线复杂场景,实际拍摄中用灰卡测光是一种好办法;也可以分别对暗部和亮部测光,取平均值;也可以确保重点表现部位的曝光准确,其余部位顺其自然。
现代电子相机的测光功能已经很先进,即使对于没多少测光经验的朋友,拍出技术上曝光准确的片子已经不是难题。但是,无论哪种测光模式,都不能适合所有拍摄场景,况且还有人们需要表意性的特殊曝光。从这方面说,测光参数仅供参考,要凭自己的经验去调整控制。当自己没把握的时候,或重要场合拍摄,最好使用包围曝光。Copyright &
佳能一族 <font size="2" face="Verdana, Arial, Helvetica" color="#98-2003 All Rights Reserved. Created by
佳能一族 版权所有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佳能相机5d3测光模式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