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健中性货币政策稳健中性需要怎样的传导机制

定调:2017年财政政策更积极有效 货币政策稳健中性
本报记者 周潇枭 北京报道编者按一年一度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已于12月14日至16日在北京召开,部署2017年经济工作。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是决定2017年经济发展和改革的方向、目标及政策取向、工作重点的最高级别会议。这次会议为明年继续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定调了具体着力点。其中,推进“三去一降一补”五大任务有实质性进展,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振兴实体经济,以及促进市场平稳健康发展,成为2017年经济工作主要着力点。中央经济工作会议12月14日至16日在北京举行。会议指出,财政政策要更加积极有效,要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降低企业税费负担、保障民生兜底的需要等;货币政策则要保持稳健中性,适应货币政策供应新变化,维护流动性基本稳定等。赤字率是否突破3%?2016年前三季度我国经济增速均为6.7%,11月份数据依然向好,全年较大概率能维持6.7%的增速,符合年初既定的6.5%-7%的正常运行区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坚持稳中求进的总基调,尤其强调“稳是主基调,稳是大局”。那么,什么是“稳”呢?齐鲁资管首席经济学家李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大局要稳,意味着防风险放在第一位,允许经济增速适度降低。但也有不同的理解。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执行院长刘元春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稳”指的是经济、社会都要稳,重要参考指标就是就业。预计2017年新增就业目标为1200万-1400万,经测算经济增速大致要维持在6.5%-6.6%左右。为实现稳中求进的目标,2017年财政政策要更加积极有效,预算安排要适应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降低企业税费负担、保障民生兜底的需要。2016年积极财政政策突出表现在,赤字率提高到3%,而且地方专项债券规模从1000亿元增加到4000亿元。更加积极有效的财政政策,是否会进一步提高赤字率呢?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院长刘尚希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现在政府支出规模很大,一般公共预算支出规模超过17万亿,更加积极有效的财政政策,未必会进一步提高赤字率。存量支出盘子还有很大优化空间,结合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可加大在医疗、教育等民生短板的支出。李迅雷预判,2017年赤字率可能仍在3%左右,但明年宽口径的赤字,如地方变相举债、专项建设基金等可能仍然会持续。2016年名义赤字率为3%,但将发改委专项建设基金、地方产业引导基金等隐性债务加进去,实际赤字率可能高于3%。也有分析认为,明年赤字率可能达到3.5%左右。刘元春分析,明年结构性改革要加大力度推进,降成本、去库存等可能都需要财政支持,随着财政收入增速的回落,势必要求扩大财政赤字,赤字率可能突破3%。但刘元春也认为,因为财政政策存在弹性空间,还有发改委专项建设基金、政策性债等类似财政手段支持,初步估计2017年赤字率为3%-3.5%。货币政策稳健中性区别于2016年的“灵活适度”,2017年稳健货币政策为“稳健中性”,适应货币供应方式新变化,调节好货币闸门,努力畅通货币政策传导渠道和机制,维护流动性基本稳定。“稳健中性”的定调,不少分析人士认为2017年货币政策会适度偏紧。今年10月份以来,间利率、国债收益率大幅上行,以及央行公开市场较多投放中长期资金、抬高资金综合利率等,已经显露适度偏紧的政策取向。高华首席经济学家宋宇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10月中旬以来,短期回购利率走高且波动加剧,央行可能以此化解围绕影子银行频繁活动、通胀压力上升、资产泡沫和流出的担忧。李迅雷表示,以前稳健但灵活的政策定调,实际执行政策弹性较大,可以偏宽松也可以收紧。2016年M2增速12%左右,GDP增速为6.7%,整体货币政策是偏宽松的。明年货币政策会收紧一些,维持中性,M2的增速可能会在10%左右。李迅雷指出,在人民币有贬值压力下,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表示要“保持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要基本稳定,货币政策操作会受影响。还在加息通道中,中国利率水平也有上行的趋势。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主任祝宝良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美国大选后,特朗普减税、加大基建投资等政策取向,市场预期美国经济将进一步回暖,美国国内通胀率确实在上升,美元走强,人民币面临贬值压力,给我国货币政策带来压力。近期,国内通胀预期也在上升。11月份,PPI超预期同比增长3.3%,CPI同比增长2.3%。不过,也有分析认为,中性并不意味着偏紧的货币政策取向。刘元春表示,当前经济整体仍然存在下行压力,偏紧的货币政策,造成利率上行,会导致实体经济融资成本上升,如企业债发行成本上升,不利于实体经济的恢复。中性货币政策,是要维持流动性的相对稳定,不紧缩不扩张,货币政策要服务实体经济,防止资金脱实向虚。央行强调流动性稳定,后续可能会对shibor等利率指标更为关注。刘元春表示,11月PPI同比增长3.3%,虽然超预期,但上游PPI传导到下游CPI机制不畅,总需求疲软下,明年通胀压力并不大。
正文已结束,您可以按alt+4进行评论
责任编辑:yuedong
扫一扫,用手机看新闻!
用微信扫描还可以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腾讯证券讯北京时间2月3日晚间消息,据CNBC报道,美国股市周五早盘涨幅进一步扩大,主要由于此前公布的美国非农就业报告强于预期。其中,金融股领涨。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大幅上涨158.72点,报20043.63点,其成分股中高盛集团贡献了最大的涨幅。标普500指数上涨0.65%,报2295.61点,其中金融股上涨了1%。纳斯达克综合指数上
国家外汇管理局资本项目管理司司长郭松日前表示,外汇局2016年研究提出了专门针对境内基石投资者参与境内企业境外IPO相关用汇安排。具体包括:一是允许境内基石投资者经批准在一定额度内购汇参与境内企业香港IPO;二是要求境外上市募集资金结束后,上市公司及时调回资金,并承诺一定比例的资金结汇;三是要求境内基石投资
腾讯理财超市
同类产品年涨&27%
今年以来收益&13%
近1月涨&7.41%
7日年化收益&2.97%
10000步换试驾好礼
预订享1万置换补贴
北汽SUV低至5万
Copyright & 1998 - 2017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稳健中性货币政策需要怎样的传导机制
我的图书馆
稳健中性货币政策需要怎样的传导机制
  中央银行的核心职能之一在于通过使用货币政策工具影响货币供应量或政策利率,使之接近中介目标,并通过货币政策传导机制进一步影响经济变量,以期达到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这其中,货币政策传导机制至关重要。  “2016年我国GDP增速为6.7%,物价水平温和上涨,就业水平总体稳定。从货币政策的这几个最终目标来看,稳健的货币政策取得了积极成效。”昆仑银行战略投资与发展部总经理助理李建军表示。不过,李建军强调,尽管货币政策的有效性、传导机制的有效性基本实现,但货币政策传导过程中也面临一些问题,比如结构性的融资难融资贵依然存在等。  不久前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要求,2017年货币政策要保持稳健中性,适应货币供应方式新变化,调节好货币闸门,努力畅通货币政策传导渠道和机制,维护流动性基本稳定。李建军表示,这对于货币政策传导的精准性、有效性、时机的把握提出了更高要求。  “只有把通道做出来,  政策才能传导下去”  一般而言,信贷渠道和利率渠道是最重要的货币政策传导渠道。专家强调,货币政策有效性既取决于政策制定,也取决于政策传导,既取决于中央银行,也取决于经济主体,还要受到国际国内环境的影响。  2016年我国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17.8万亿元,其中,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增加12.44万亿元。显然,在我国,银行信贷是货币政策数量传导的最主要渠道,也是最有效的渠道。  中国银行国际金融研究所所长宗良表示,2016年新增人民币贷款的总量是合适的,但结构上还存在一定问题,例如住房按揭贷款增长过快,企业贷款新增较少等。2016年,住户部门贷款增加6.33万亿元,占同期新增人民币贷款的一半。全年中长期贷款新增9.86万亿元,其中,居民长期贷款新增5.68万亿元,较2015年多增2.63万亿元,有分析认为,房地产市场火热、住房按揭贷款上升是居民长期贷款增长较快的主要原因。同期,企业中长期贷款新增4.18万亿元,较2015年多增0.64万亿元。  “资金之水往收益高处流。”宗良表示,在实体经济盈利能力较弱的背景下,部分资金会往盈利能力较强的行业流动,例如房地产。  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研究院首席经济学家赵庆明则认为,我国现在面临宏观部门去杠杆和一些部门的适度加杠杆(如居民部门和政府部门),房地产信贷增长较快不是太大问题。从历史角度来看,这也和居民的消费实力、储蓄水平相适宜,房贷增加并不“过头”。且房贷有两个明显优势,一是资产质量较好,二是利率水平较低。  赵庆明强调,现在最主要的问题是实体企业特别是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他表示,2016年末广义货币(M2)余额155.01万亿元,“水位”并不低,但由于渠道问题,资金不能充分地流入我们希望的领域去。大的金融机构去做小的贷款,既没有优势也缺乏热情,而纳入正规监管的毛细血管式的普惠金融机构还是太少。  赵庆明认为,要真正将P2P、小贷公司纳入正规金融监管范围,引导其在规范发展的情况下给小微企业提供更多支持。&  李建军也认为,现在货币政策传导的主要渠道在于银行体系。政策传导渠道太窄会影响货币政策的总体有效性,大型金融机构会偏向支持传统的经济部门,不利于经济转型。“只有把通道做出来,政策才能传导下去。”李建军说,要把普惠金融的盘子做大,资金才能更有效地流向中小企业。去年以来,更多的民营银行获准设立,监管机构推动P2P等互联网金融规范有序发展,这都是很好的措施。另外,也要做好资本市场这篇文章,例如通过新三板、企业发债等为企业提供融资途径。  中国民生银行研究院院长黄建辉也表示,应积极发展民营银行、社区银行、村镇银行,通过降低准入门槛,增加金融供给主体和产品,改进对中小微企业的金融服务。  从国际经验来看,小微企业由于很难满足资本金、抵押品等信贷条件,比较难以从信贷市场上获得资金,显然这是一个国际难题。专家表示,这就需要政府提供小微企业增信等公共产品,并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提供多元化融资渠道。  “货币政策工具已经非常丰富,  未来需要从使用工具的期限结构入手”  货币政策传导的利率渠道一般包括从短期利率到中长期利率的传导以及从货币市场利率向债券市场、信贷市场的传导。我国货币政策框架正处于从数量型为主向价格型为主的转型过程中,其中一项重要任务就是建立有效的利率传导机制,即从政策利率向其他市场利率有效传导的机制。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易纲指出,未来一段时间的货币政策框架转型改革的关键,就在于弄清楚哪些具体因素阻滞了政策利率向存贷款利率的传导,哪些具体因素阻滞了政策利率向债券收益率的传导。  短期利率过度波动不利于市场形成对未来政策利率的预期,自然也不利于疏通利率传导机制,因此,有必要通过构建利率走廊稳定短期利率。近年来,人民银行在构建利率走廊的方向上进行了积极探索,通过提高对短期利率稳定性的关注度、更加频繁地使用公开市场操作、建立有走廊上限意义的常备借贷便利(SLF)等机制,自2015年下半年以来,有效地降低了短期利率的波动。  一般而言,央行货币政策调控的是短期利率,然后通过市场的传导机制影响中长期利率。而市场传导机制的核心中介则聚焦在债券收益率曲线,主要是国债收益率曲线。  因此,李建军表示,应加快建设国债市场,形成能够被市场认可的、可供参考的利率曲线,才能有效引导长期的资金价格。  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首席经济学家马骏以及相关学者研究显示,在理想体制下,政策利率之所以能向贷款和债券收益率顺利传导,主要是因为银行等市场参与者能较为自由地在不同类型资产(如对银行来说在债券和贷款,对居民来说在债券和存款)之间进行配置,从而影响贷款和债券价格(利率)。他认为,我国的利率传导所面临的环境与理想环境不同,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金融体系面临的政策性和体制性约束较多,如较高的存款准备金率、贷存比和对贷款的数量限制;二是部分企业(尤其是部分国有企业与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预算软约束,导致其对利率敏感性不足;三是债券市场还面临许多管制,如债券发行的准入管制、基金公司的准入限制(导致债券基金成本较高)、金融市场参与主体的限制(导致一定程度的市场分割),也面临债券市场流动性不足等问题;四是市场中金融产品较少,例如银行资产证券化、货币市场基金和金融衍生品市场的发展也都处于不成熟或起步阶段。  以一些融资主体(如部分国企和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预算软约束为例,马骏表示,其对货币政策传导产生的影响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其融资成本难以反映流动性和风险状况的变化(政策利率的变化与信用风险的变化不能充分影响融资成本);二是其融资行为对利率不敏感(利率水平的变化难以影响其融资规模)。同时,由于存在过度融资需求,预算软约束部门不仅自身实际运行效率低下,还对其他微观主体产生挤出效应,时常致使金融资源难以按照宏观调控意图进行配置。  李建军认为,现在央行的货币政策工具已经非常丰富,未来需要从使用工具的期限结构入手“缩短防长”,加强引导。对于短期资金,通过频繁地进行公开市场操作,在确保流动性基本稳定的前提下保持略微审慎的状态,避免有太多短期资金进入市场进行投机和杠杆率继续升高,注重防控金融风险;更多地使用长期再贷款工具,确保金融机构处于长期的流动性适中的环境,促进长期投资,助力实体经济发展,从而使长期、短期货币政策工具的效果能够较好统一起来。  “完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  必须全面深化改革”  对于利率传导机制,马骏等学者提出的一个重要结论是,过去体制下的一些管制手段和特点,包括存贷比上限、合意信贷规模、高存款准备金率等,在当时的经济环境下都曾发挥过积极作用,但在未来会不同程度地弱化和扭曲政策利率向其他利率的传导。  此外,有专家称,就我国的情况来看,信贷渠道的传导还受到一些方面的制约。例如,表内信贷占整体信贷的比重可能会越来越小,但信贷的数据统计不包含广义信贷。银行理财产品等因素使得广义信贷更能反映信贷总量,而地方上越来越多的产业投资基金,本质也是银行信贷,也没有在数据里反映,这对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评估带来了困难。  事实上,2015年以来,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已多次下调,人民银行于2016年年初推出新的宏观审慎评估系统(MPA)以改善合意贷款规模的管理方式,并将于2017年一季度实施MPA评估时开始正式将表外理财纳入广义信贷范围。这些变化都将有助于改善未来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  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副院长黄益平指出,当前人们可能感受到货币政策或者金融政策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减弱了,这与金融本身的问题有关,也与“僵尸企业”的大量存在有关。这些本来应该退出的企业没有退出,不断接受新的贷款和金融支持。可以想象,资金用在“僵尸企业”身上,效果肯定要打折扣,因为该类企业本就已经不赚钱,在市场上没有竞争力。此外,“僵尸企业”占据了很多资源,其实也影响了新产业的发展和形成。情况可能在每个地区都不太一样,但凡是“僵尸企业”比较集中、过剩产能比较集中的地方,那里的民营经济、新产业肯定发展都比较糟糕。  “所以,我们也应该看到,实体经济的结构调整不过来,还不断拿新的资源去支持已经没有发展前途的企业,就不是金融本身可以解决的问题了。”黄益平说。  李建军强调,如果“僵尸企业”问题不解决、地方政府融资平台不加以规范,央行的货币政策会比较被动,传导效果就会打折扣。  从这个角度来说,完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关乎金融体系和宏观经济的安全稳定,单靠中央银行是不够的,必须全面深化改革。宗良强调,必须通过结构调整和改革,释放增长潜力,培育和形成新的内生增长点,才能使金融资源有投向、能盈利、可持续,形成金融与实体经济的良性互动。  华融证券首席经济学家伍戈表示,国企软约束预算、政府隐性担保、中央与地方财税体制等领域的深层次改革不推进,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就很难完全畅通。  以地方债为例,2016年新增地方债1.17万亿元,置换债务4.88万亿元。李建军表示,客观来说,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确实在向预算硬约束规范化方向转型,但之前积累了大量的债务,这部分债务如何处理,对于银行来说也是很大的负担。由于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借新还旧的链条依然存在,导致大量银行资金进入其中;地方政府债务置换还在进行中,对于央行释放的货币还有较大程度的消耗。  李建军提到,近年来,财政部、国家发改委一直在推动PPP项目,推动融资平台的角色转变和融资模式的转变,这可以防止金融体系的资金不断陷入其中。  从国际经验来看,信贷渠道作为货币政策传导的主要渠道要发挥作用、有效配置资源,这要求有完善的市场退出机制和不良贷款处置机制,及时淘汰效率低下的企业,从而使银行能够迅速处置不良资产,使腾挪出来的资金投向高效率企业。  以美国和日本的量化宽松政策为例,日本最早采用量化宽松政策,但自上世纪90年代资产泡沫破裂后,日本经济多年未见起色,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市场退出机制不够完善。而美国在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后,金融机构、住户、企业部门通过破产等手段进行了痛苦而迅速的调整。美国银行倒闭数量在2009年和2010年分别达到140家和157家;商业破产申请案件数量2010年第二季度一度高达42万件。在此背景下,美国量化宽松政策产生了较好的效果。  2017年是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化之年。全面深化改革就是要统筹推进各领域改革,零敲碎打的调整不行,碎片化的修补也不行。对于如何进一步完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道理也是如此。精准有效的货币政策传导,其实是一项系统性工程,不仅仅是央行自身就能决定的,传导过程中每个环节的理顺和每个角色之间的协调配合都不可或缺。&&记者:牛娟娟 李国辉编辑:张兰、吴粤网友的标签:舆情通报员、财经小达人为您报道最权威的国内外时政经济信息!关注有您更精彩!
发表评论:
馆藏&368329
TA的最新馆藏央行上调公开市场逆回购利率10个基点 国债期货大跌
手机上阅读文章
【央行上调逆回购利率10个基点并上调SLF利率 国债期货大跌】东方财富网3日讯,周五(2月3日),央行进行200亿7天、100亿14天和200亿28天期逆回购,中标利率分别为2.35%、2.5%和2.65%,较上期上调10个基点。同时,央行上调常备借贷便利(SLF)利率,隔夜品种上调35个基点至3.1%。受此消息的影响,国债期货大跌,截至收盘,10年期国债期货跌0.82%。
  2月3日消息,中国央行将进行200亿元7天期、100亿元14天期、200亿元28天期逆回购。当日公开市场有1200亿逆回购到期,因此当日净回笼700亿,连续五日净回笼。  此外,央行还上调了公开市场逆回购操作。其中,200亿元7天期逆回购操作中标2.35%,此前为2.25%;100亿元14天期逆回购操作中标利率2.5%,此前为2.4%;200亿元28天期逆回购操作中标利率2.65%,此前为2.55%。  同时,央行上调常备借贷便利(SLF)利率,隔夜品种上调35个基点至3.1%。媒体从大行人士处获悉,央行通知:自2月3日起,不符合宏观审慎要求的地方法人金融机构,发放的常备借贷便利利率再加100个基点,即隔夜、7天、1个月的利率分别为4.1%、4.35%、4.7%。  中国央行还就7、14和28天期逆回购操作需求询量。公开市场节前一周净回笼3100亿元。统计显示,公开市场本周(2月3日-4日)共1200亿元逆回购到期,含500亿元14天和700亿元28天期逆回购,均在周五(2月3日)到期,无正回购和央票到期。大量28天期逆回购和节前的临时流动性便利(TLF)操作均将在2月份到期。公开市场节前一周净回笼3100亿元。   受上述消息的影响,国债期货大跌,截至收盘,10年期国债期货跌0.82%。  招商证券徐寒飞点评道:“这是央行货币政策全面逆转的信号,意味着2014年以来的货币宽松结束了。年前大家只是猜测,央行会不会只调长端利率不调短端,现在看来是长端短端一起调了。”  民生证券表示,继6个月和1年MLF利率提升后,逆回购利率全面提升,此次利率上调反映央行通过紧货币抑制金融杠杆政策意图进一步强化。往后看金融去杠杆仍在路上;一季度经济处于补库存周期,暂时无忧,但越往后不确定性越大,上半年尤其是一季度是央行金融去杠杆政策实施的最佳窗口,未来不排除去杠杆进一步加码;建议继续缩短周期,慎言抄底。  中信证券明明认为,节后流动性第一时间回笼,流动性压力不可小觑,投资者应注意流动性管理,保持谨慎;考虑到节前中期借贷便利(MLF)上调的结果,我们认为10年期国债收益率底部为3.1%,中枢在3.4-3.5%。  华创证券认为,数据显示经济基本面继续保持稳定,后期需要更多地关注资金面和监管政策变化:节后资金到期压力巨大,资金面波动将加大;节前MLF利率上调表明加息周期已经开始,节后公开市场利率或将面临上调,在央行继续推进金融去杠杆背景下,金融监管将逐步趋严;短期债市调整尚未结束,保持谨慎、等待充分调整后机会。  【名词解释】  常备借贷便利(Standing Lending Facility,简称SLF),是全球大多数中央银行都设立的货币政策工具,但名称各异,如美联储的贴现窗口(Discount Window)、欧央行的边际贷款便利(Marginal Lending Facility)、英格兰银行的操作性常备便利(Operational Standing Facility)、日本银行的补充贷款便利(Complementary Lending Facility)、加拿大央行的常备流动性便利(Standing Liquidity Facility)等。其主要作用是提高货币调控效果,有效防范银行体系流动性风险,增强对货币市场利率的调控效力。  设立原因  受国际经济金融形势不确定性增强以及各种影响流动性的因素波动较大影响,近年来我国银行体系短期流动性供求的波动性有所加大,尤其是当多个因素相互叠加或市场预期发生变化时,有可能出现市场短期资金供求缺口难以通过货币市场融资及时解决的情形,不仅加大了金融机构流动性管理难度,而且不利于中央银行调节流动性总量。  为提高货币调控效果,有效防范银行体系流动性风险,增强对货币市场利率的调控效力,客观上需要进一步创新和完善流动性供给及调节机制,不断提高应对短期流动性波动的能力,为维持金融体系正常运转提供必要的流动性保障。  主要特点  一是由金融机构主动发起,金融机构可根据自身流动性需求申请常备借贷便利;  二是常备借贷便利是中央银行与金融机构“一对一”交易,针对性强;  三是常备借贷便利的交易对手覆盖面广,通常覆盖存款金融机构。  【延伸阅读】    央行旗下媒体“金融时报”1月25日刊发标题为《稳健中性货币政策需要怎样的传导机制》的文章指出,中央银行的核心职能之一在于通过使用货币政策工具影响或政策利率,使之接近中介目标,并通过货币政策传导机制进一步影响经济变量,以期达到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这其中,货币政策传导机制至关重要。  文章援引专家的观点表示,现在央行的货币政策工具已经非常丰富,未来需要从使用工具的期限结构入手“缩短防长”,加强引导。对于短期资金,通过频繁地进行公开市场操作,在确保流动性基本稳定的前提下保持略微审慎的状态,避免有太多短期资金进入市场进行投机和杠杆率继续升高,注重防控金融风险;更多地使用长期再贷款工具,确保金融机构处于长期的流动性适中的环境,促进长期投资,助力实体经济发展,从而使长期、短期货币政策工具的效果能够较好统一起来。  文章强调,2017年是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化之年。全面深化改革就是要统筹推进各领域改革,零敲碎打的调整不行,碎片化的修补也不行。对于如何进一步完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道理也是如此。精准有效的货币政策传导,其实是一项系统性工程,不仅仅是央行自身就能决定的,传导过程中每个环节的理顺和每个角色之间的协调配合都不可或缺。  以下为全文:  稳健中性货币政策需要怎样的传导机制  中央银行的核心职能之一在于通过使用货币政策工具影响货币供应量或政策利率,使之接近中介目标,并通过货币政策传导机制进一步影响经济变量,以期达到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这其中,货币政策传导机制至关重要。  “2016年我国增速为6.7%,物价水平温和上涨,就业水平总体稳定。从货币政策的这几个最终目标来看,稳健的货币政策取得了积极成效。”昆仑银行战略投资与发展部总经理助理李建军表示。不过,李建军强调,尽管货币政策的有效性、传导机制的有效性基本实现,但货币政策传导过程中也面临一些问题,比如结构性的融资难融资贵依然存在等。  不久前召开的要求,2017年货币政策要保持稳健中性,适应货币供应方式新变化,调节好货币闸门,努力畅通货币政策传导渠道和机制,维护流动性基本稳定。李建军表示,这对于货币政策传导的精准性、有效性、时机的把握提出了更高要求。  “只有把通道做出来,政策才能传导下去”  一般而言,信贷渠道和利率渠道是最重要的货币政策传导渠道。专家强调,货币政策有效性既取决于政策制定,也取决于政策传导,既取决于中央银行,也取决于经济主体,还要受到国际国内环境的影响。  2016年我国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17.8万亿元,其中,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增加12.44万亿元。显然,在我国,银行信贷是货币政策数量传导的最主要渠道,也是最有效的渠道。  中国银行国际金融研究所所长宗良表示,2016年新增人民币贷款的总量是合适的,但结构上还存在一定问题,例如住房按揭贷款增长过快,企业贷款新增较少等。2016年,住户部门贷款增加6.33万亿元,占同期新增人民币贷款的一半。全年中长期贷款新增9.86万亿元,其中,居民长期贷款新增5.68万亿元,较2015年多增2.63万亿元,有分析认为,房地产市场火热、住房按揭贷款上升是居民长期贷款增长较快的主要原因。同期,企业中长期贷款新增4.18万亿元,较2015年多增0.64万亿元。  “资金之水往收益高处流。”宗良表示,在实体经济盈利能力较弱的背景下,部分资金会往盈利能力较强的行业流动,例如房地产。  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研究院首席经济学家赵庆明则认为,我国现在面临宏观部门去杠杆和一些部门的适度加杠杆(如居民部门和政府部门),房地产信贷增长较快不是太大问题。从历史角度来看,这也和居民的消费实力、储蓄水平相适宜,房贷增加并不“过头”。且房贷有两个明显优势,一是资产质量较好,二是利率水平较低。  赵庆明强调,现在最主要的问题是实体企业特别是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他表示,2016年末广义货币(M2)余额155.01万亿元,“水位”并不低,但由于渠道问题,资金不能充分地流入我们希望的领域去。大的金融机构去做小的贷款,既没有优势也缺乏热情,而纳入正规监管的毛细血管式的普惠金融机构还是太少。  赵庆明认为,要真正将P2P、小贷公司纳入正规金融监管范围,引导其在规范发展的情况下给小微企业提供更多支持。  李建军也认为,现在货币政策传导的主要渠道在于银行体系。政策传导渠道太窄会影响货币政策的总体有效性,大型金融机构会偏向支持传统的经济部门,不利于经济转型。“只有把通道做出来,政策才能传导下去。”李建军说,要把普惠金融的盘子做大,资金才能更有效地流向中小企业。去年以来,更多的民营银行获准设立,监管机构推动P2P等互联网金融规范有序发展,这都是很好的措施。另外,也要做好资本市场这篇文章,例如通过新三板、企业发债等为企业提供融资途径。  中国研究院院长黄建辉也表示,应积极发展民营银行、社区银行、村镇银行,通过降低准入门槛,增加金融供给主体和产品,改进对中小微企业的金融服务。  从国际经验来看,小微企业由于很难满足资本金、抵押品等信贷条件,比较难以从信贷市场上获得资金,显然这是一个国际难题。专家表示,这就需要政府提供小微企业增信等公共产品,并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提供多元化融资渠道。  “货币政策工具已经非常丰富,未来需要从使用工具的期限结构入手”  货币政策传导的利率渠道一般包括从短期利率到中长期利率的传导以及从货币市场利率向债券市场、信贷市场的传导。我国货币政策框架正处于从数量型为主向价格型为主的转型过程中,其中一项重要任务就是建立有效的利率传导机制,即从政策利率向其他市场利率有效传导的机制。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易纲指出,未来一段时间的货币政策框架转型改革的关键,就在于弄清楚哪些具体因素阻滞了政策利率向存贷款利率的传导,哪些具体因素阻滞了政策利率向债券收益率的传导。  短期利率过度波动不利于市场形成对未来政策利率的预期,自然也不利于疏通利率传导机制,因此,有必要通过构建利率走廊稳定短期利率。近年来,人民银行在构建利率走廊的方向上进行了积极探索,通过提高对短期利率稳定性的关注度、更加频繁地使用公开市场操作、建立有走廊上限意义的常备借贷便利(SLF)等机制,自2015年下半年以来,有效地降低了短期利率的波动。  一般而言,央行货币政策调控的是短期利率,然后通过市场的传导机制影响中长期利率。而市场传导机制的核心中介则聚焦在债券收益率曲线,主要是国债收益率曲线。  因此,李建军表示,应加快建设国债市场,形成能够被市场认可的、可供参考的利率曲线,才能有效引导长期的资金价格。  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首席经济学家马骏以及相关学者研究显示,在理想体制下,政策利率之所以能向贷款和债券收益率顺利传导,主要是因为银行等市场参与者能较为自由地在不同类型资产(如对银行来说在债券和贷款,对居民来说在债券和存款)之间进行配置,从而影响贷款和债券价格(利率)。他认为,我国的利率传导所面临的环境与理想环境不同,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金融体系面临的政策性和体制性约束较多,如较高的率、贷存比和对贷款的数量限制;二是部分企业(尤其是部分国有企业与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预算软约束,导致其对利率敏感性不足;三是债券市场还面临许多管制,如债券发行的准入管制、的准入限制(导致成本较高)、金融市场参与主体的限制(导致一定程度的市场分割),也面临债券市场流动性不足等问题;四是市场中金融产品较少,例如银行资产证券化、货币市场基金和金融衍生品市场的发展也都处于不成熟或起步阶段。  以一些融资主体(如部分国企和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预算软约束为例,马骏表示,其对货币政策传导产生的影响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其融资成本难以反映流动性和风险状况的变化(政策利率的变化与信用风险的变化不能充分影响融资成本);二是其融资行为对利率不敏感(利率水平的变化难以影响其融资规模)。同时,由于存在过度融资需求,预算软约束部门不仅自身实际运行效率低下,还对其他微观主体产生挤出效应,时常致使金融资源难以按照宏观调控意图进行配置。  李建军认为,现在央行的货币政策工具已经非常丰富,未来需要从使用工具的期限结构入手“缩短防长”,加强引导。对于短期资金,通过频繁地进行公开市场操作,在确保流动性基本稳定的前提下保持略微审慎的状态,避免有太多短期资金进入市场进行投机和杠杆率继续升高,注重防控金融风险;更多地使用长期再贷款工具,确保金融机构处于长期的流动性适中的环境,促进长期投资,助力实体经济发展,从而使长期、短期货币政策工具的效果能够较好统一起来。  “完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必须全面深化改革”  对于利率传导机制,马骏等学者提出的一个重要结论是,过去体制下的一些管制手段和特点,包括存贷比上限、合意信贷规模、高等,在当时的经济环境下都曾发挥过积极作用,但在未来会不同程度地弱化和扭曲政策利率向其他利率的传导。  此外,有专家称,就我国的情况来看,信贷渠道的传导还受到一些方面的制约。例如,表内信贷占整体信贷的比重可能会越来越小,但信贷的数据统计不包含广义信贷。银行理财产品等因素使得广义信贷更能反映信贷总量,而地方上越来越多的产业投资基金,本质也是银行信贷,也没有在数据里反映,这对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评估带来了困难。  事实上,2015年以来,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已多次下调,人民银行于2016年年初推出新的宏观审慎评估系统(MPA)以改善合意贷款规模的管理方式,并将于2017年一季度实施MPA评估时开始正式将表外理财纳入广义信贷范围。这些变化都将有助于改善未来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  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副院长黄益平指出,当前人们可能感受到货币政策或者金融政策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减弱了,这与金融本身的问题有关,也与“僵尸企业”的大量存在有关。这些本来应该退出的企业没有退出,不断接受新的贷款和金融支持。可以想象,资金用在“僵尸企业”身上,效果肯定要打折扣,因为该类企业本就已经不赚钱,在市场上没有竞争力。此外,“僵尸企业”占据了很多资源,其实也影响了新产业的发展和形成。情况可能在每个地区都不太一样,但凡是“僵尸企业”比较集中、过剩产能比较集中的地方,那里的民营经济、新产业肯定发展都比较糟糕。  “所以,我们也应该看到,实体经济的结构调整不过来,还不断拿新的资源去支持已经没有发展前途的企业,就不是金融本身可以解决的问题了。”黄益平说。  李建军强调,如果“僵尸企业”问题不解决、地方政府融资平台不加以规范,央行的货币政策会比较被动,传导效果就会打折扣。  从这个角度来说,完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关乎金融体系和的安全稳定,单靠中央银行是不够的,必须全面深化改革。宗良强调,必须通过结构调整和改革,释放增长潜力,培育和形成新的内生增长点,才能使金融资源有投向、能盈利、可持续,形成金融与实体经济的良性互动。  华融证券首席经济学家伍戈表示,国企软约束预算、政府隐性担保、中央与地方财税体制等领域的深层次改革不推进,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就很难完全畅通。  以地方债为例,2016年新增地方债1.17万亿元,置换债务4.88万亿元。李建军表示,客观来说,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确实在向预算硬约束规范化方向转型,但之前积累了大量的债务,这部分债务如何处理,对于银行来说也是很大的负担。由于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借新还旧的链条依然存在,导致大量银行资金进入其中;地方政府债务置换还在进行中,对于央行释放的货币还有较大程度的消耗。  李建军提到,近年来,财政部、国家发改委一直在推动PPP项目,推动融资平台的角色转变和融资模式的转变,这可以防止金融体系的资金不断陷入其中。  从国际经验来看,信贷渠道作为货币政策传导的主要渠道要发挥作用、有效配置资源,这要求有完善的市场退出机制和不良贷款处置机制,及时淘汰效率低下的企业,从而使银行能够迅速处置不良资产,使腾挪出来的资金投向高效率企业。  以美国和日本的量化宽松政策为例,日本最早采用量化宽松政策,但自上世纪90年代资产泡沫破裂后,日本经济多年未见起色,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市场退出机制不够完善。而美国在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后,金融机构、住户、企业部门通过破产等手段进行了痛苦而迅速的调整。美国银行倒闭数量在2009年和2010年分别达到140家和157家;商业破产申请案件数量2010年第二季度一度高达42万件。在此背景下,美国量化宽松政策产生了较好的效果。  2017年是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化之年。全面深化改革就是要统筹推进各领域改革,零敲碎打的调整不行,碎片化的修补也不行。对于如何进一步完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道理也是如此。精准有效的货币政策传导,其实是一项系统性工程,不仅仅是央行自身就能决定的,传导过程中每个环节的理顺和每个角色之间的协调配合都不可或缺。(来源:金融时报)  相关报道&&&      机构观点&&&    
(责任编辑:DF010)
[热门]&&&[关注]&&&
ABCDFG H JMNPQRS XYZ
网友点击排行
郑重声明:天天基金网发布此信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网站立场无关。天天基金网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信息并未经过本网站证实,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决策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天天基金客服热线:95021&/&|客服邮箱:|人工服务时间:工作日 7:30-21:30 双休日 9:00-21:30郑重声明:。天天基金网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中国证监会上海监管局网址:CopyRight&&上海天天基金销售有限公司&&&&沪ICP证:沪B2-&&网站备案号:沪ICP备号-1
ABCDFGHJMNPQRSTWXYZ
举报原因:
侵权(诽谤、抄袭、冒用等)
举报邮箱:
举报成功!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货币政策稳健中性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