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构建初中语文人才多元化评价体系教学体系

变更情况:原:
主管单位:湖省教育厅主办单位:湖北大学刊  期:月刊开  本:16开创刊时间:邮发代号:38-833
联系方式:
单  价:10.00定  价:120.00国内统一刊号:42-1021/G4国际标准刊号:X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下旬)
期刊简介:《中学语文》创办于1958年,由现代文学先驱茅盾题写刊名,语文大师叶圣陶题词,最先传播出"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的教育思想。她一贯以提高教师素质,培养学生能力为宗旨,被评为湖北省优秀期刊。
2016年 第08期目录
视点(4) 贺彩燕(5) 孟雅丽(6) 白祥志(7) 徐金凤(8) 刘小媚(9) 王敏(10) 毛晓丽[1];任晓华[2]教学一线(11) 胡勤芳(13) 孙慧丽(15) 甘琛(16) 陈雯雯;卢彤(17) 刘丹(18) 苏惠媛(19) 刘斌武(20) 尤红梅(21) 周宝(22) 李高峰(23) 陈彦彦(24) 胡长芝(25) 王艳艳(27) 李海平(28) 陈真(29) 李媛媛(30) 孙彬(31) 李曰雨(32) 胡国军(33) 雷濡锳(34) 卢福东(35) 周喜林(36) 杨青栋(37) 周丽华(38) 朱媛(39) 陈磊(42) 谢新丽(43) 王晓玲(44) 杨薇(45) 何永添(46) 张玲玲[1];何南林[2](47) 童春山(48) 谢强(49) 杨运苓(50) 许懿(51) 王玮(52) 徐志宏(53) 孙元菁(54) 童文秀(55) 王社香(56) 严红冬(57) 杨硕(58) 封晶(59) 刘志斌(60) 徐云梅(62) 杨晓燕(63) 刘静(64) 王声琴(65) 石连梅(66) 李占强(67) 徐远梅(68) 唐晓芳(70) 管庆蓉;黄启参(70) 张晓珍(71) 曹文侠(73) 丁雯(73) 叶蓓(74) 王敏(75) 李嘉颖(77) 米永梅(78) 吴冬梅(79) 彭永成(80) 孙青文本解读(81) 林温云;王伟锋(82) 刘秀梅(83) 乐双乐(84) 刘小花(85) 张洋课堂实录(86) 姜雪英教例品评(89) 徐金星教学设计(90) 欧欣煜(92) 万元洪(93) 孙瑛教法一得(95) 黄想念(96) 姜荣(97) 蒋竞群(98) 史立勇(99) 郑少容(100) 张元丽(102) 高萍(103) 钟燕青(104) 胡克林(105) 张秀明(106) 刘春玲(107) 臧宗福(108) 黄慧琦(109) 陆琴(110) 牛玉(111) 王涛(113) 刘卫华(114) 孙海燕作文教学(115) 郑旺吉(116) 周仕龙[1];王祥元[2](118) 刘思成(119) 王苾芬(120) 李斯赞(121) 姚红萍(122) 钟源昌(123) 薛秀芬(124) 李春娥(125) 张飞(126) 牟荣香(127) 王彦禄(128) 周云(129) 徐丹(130) 张红梅(131) 黄芳文史天地(132) 杨四潮;王燕(134) 高尊平(135) 胡素鸿(136) 俞利平(136) 刘衔忠(137) 敦文慧(139) 周鹏教育随笔(140) 王静贤(141) 徐金凤复习备考(142) 程载国(144) 徐超(145) 孙大娟(146) 杨彩霞(147) 杭卫华(149) 朱燕(150) 任丽芬(151) 司马敏(F0003) 龙玉纯湖北省来凤县大河镇初级中学初中语文教师教学论文&构建自主发展的评价体系,打造写作教学的灿烂晴空&&共用
下载地址::()
资料下载说明::
1、本网站完全免费,后即可以下载。每天登陆还送下载点数哦^_^
2、资料一般为压缩文件,请下载后解压使用。建议使用IE浏览器或者搜狗浏览器浏览本站,不建议使用傲游浏览器。
3、有任何下载问题,请。视频及打包资料为收费会员专用(20元包年,超值!),网站大概需要6万/年维护费。
文件简介::
构建自主发展的评价体系,打造写作教学的灿烂晴空一、现状分析长期以来,很多语文教师对学生作文的评价往往都是对学生写完的作文进行一种结果的评价。以学生群体为参照对象,教师给一个分数或等次,有时写上几句“语句通顺”、“请消灭错别字”等机械乏味的评语,而学生并不重视教师的评价内容,仅限于看看成绩、读读评语、改改错别字。有的教师把个人思维方式强加给学生,用自己所喜好的文章形式,语言特点来评判学生的作文,使学生就形成一种错误认识,认为作文批改就应是教师的活动,是教师的职责权力。面对众多学生的作文,教师则累得筋疲力尽,苦不堪言,害怕评改学生作文,有的甚至减少学生作文次数,以缓解教学负担。那么作文评价也就只是走走过场而已, 没有真正起到激励和指导作用。这种作文评价把学生作为被动的评价客体,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发展和个性发展,忽视了对学生的作文需要、作文兴趣、作文态度、作文过程等内部因素的评价。我们知道,作文评价是主观性很强的一种教育评价。评语和评分只是作文评价的两种基本形式,由于运用评语对学生作文优劣、症结进行评价,灵活简便不受目标限制,能使学生明确问题实质,获得进步动力,因此备受一线教师的青睐。用这种凭总体印象来评价学生的作文的方法来评价作文,缺乏具 有科学性的参考评分尺度,容易受主观因素的影响,对同一篇作文往往会有不同的看法,会产生主观随意性。而作为量化表现的评分,由于受语文知识背景、文学功底、文化视野及社会思想道德素质等的影响,教师在分数的评定上往往会出现极大的误差,而这一点又常为大家所诟病。 因此,我们认识到,教师们传统的作文评价的局限性十分明显,不符合《标准》的要求。这种评价只重结果而忽视过程并且呈现结果的方式单一,无法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这主要表现在: 第一,现实中单调片面的考试评价方式使学生、教师、学校、家长及全社会形成一种误解:考高分的学生的作文就是好作文。量化的分数成了主宰命运的上帝,成了区分好与不好的标准。这种只重结果不重过程的评价方式使作文教学从一开始就只是面对考试,教学的一切都是为了能在考试中得到高分,使教育变成了为考试做准备,而不是为学生生活做准备。第二,在具体的评价方式上,多抑制评价,少激励评价。教师总是针对学生的不足之处。行指责、批评,而对学生的长处则是视而不见,造成了学生因长期得不到正面刺激而丧失了写作的兴趣,写作的灵性和创造性也受到了压抑。第三,教师在关注对象方面,更多的是倾情于优等生,冷落后进生,违反了“为了一切学生”的教育初衷,造成了部分学生因长期不被关注而丧失信心。第四,传统的评价方式,没有充分体现学生的自主发展,在整个评价过程中,学生只是扮演一个“被告”的角色,仅仅是个受测者。他们的知识能力受到过分的关注,但其情感能力、学习潜力、发展趋势等都被轻视,对学生的终极发展极为不利。学生的写作能力是一个复杂、综合和动态的,在传统评价的片面、单一和静态的方式下,得不到合理的评价,更谈不上发展了。 因此,构建自主发展的评价体系,对中学生的作文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进行评价, 促进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势在必行。二、构建自主发展的评价体系,促进作文教学目标有效达成。1:涵义将评价权交给学生,对学生在作文过程中表现出的综合素质,包括认知基础、学习兴趣、情感体验、动手能力、创新精神等给予积极的评价。使学生在生生互动评价中产生思维碰撞,激发灵感,启迪智慧,发展思维。使每个学生都能从评价中获得激励,获得进步,获得发展。2:策略(1)小组评议 这一教学环节最核心的地方就是如何安排“组”。小组不单单是人的集合,实践中我们发现把学生分类成组的最主要目的就是要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自己解决问题。依据每次作文的具体情况来安排小组效果更好。例如有时可以把作文中出现描写粗糙的学生放在一块儿,把描写细腻生动的再放一块儿,两组交换,互相点评。再如还以在每一组内搭配作文层次不同的学生,从而形成同学之间的互相指导。(2)升格修改教师是平价中的首席。这里教师主要是要总结学生作文中的主流问题并和学生商讨,提出修改措施。这一环节不能麻木和随意,每学期、每学年都要有系统的知识训练点和训练方法。(3)再次评价再评就是指对学生修改后的作文重新认识,评价是否比原来的提高了。哪怕有一点点提高都行,这就叫达标了。这样,对每个学生来讲都给予了一次提高的机会。使学生感到,他在改变着自己,提高着自己,作文并非是受苦,更多的则是成功的体验,逐渐学会或者是较好的学会用语言表达自己内心的观点或情感是一种进步!教师也要适时的加以总结,对评讲过程中各个层次中出现的表现突出的学生要给以关注和表扬,给他们进一步的鼓励。这样,作文评讲就会扎实有效,而不至于作文成了老大难,教也教不好。因为,作文指导和作文评讲,是作文教学中的两个“极”。有了这两个极,作文教学这个“地球”就会真正转动起来。3:角度首先,从审题角度点评选文。文题中一般都有关键词,这些词就是题眼。点评作者审题时是否扣住题眼,对题眼有没有准确的把握。把握了题眼,也就抓住了文章要突出的重点,了解了写作要避免的误区。如《生活教会了我 》不但要关注题目中的“会”,同样不能忽视了“教”;如《第二次 》审题时要明确它隐含着和第一次作比较的意思;再如《心中的阳光》对“阳光”一词的理解当然不能停留在自然界的阳光层面,应该有积极乐观的内涵在其中。 其次,从立意角度点评作文。实践中我们以中考的方向来指导学生。一是看其是否鲜明。文章歌颂什么,批评什么,主张什么,反对什么,应旗帜鲜明,不能含含糊糊、模棱两可。二是看其是否正确。中考作文评级标准中对立意的要求是:记叙文要“思想感情健康”,议论文要“观点正确”,这是最基本的要求,要切实做到。三是看其是否力求新颖、深刻。这是在前二者基础上更高一些的要求。文章要力争写出新意,写出深度,不要过多重复别人已说过多次的话题,不要就事论事、浅尝辄止。还要注意立意的时代性和针对性。比如,在《 的乐趣》一文写作时,有些学生的乐趣仅停留在物质享受层面上,而有些学生的乐趣是关注自己的精神层面的努力与收获。 第三、从选材上来点评选文。选材是否有典型意义,是否反映生活现实,是否以小见大,这些都是点评的角度。叶圣陶在《作文论》中指出“接触的多少不在乎外物的来不来,乃在乎主观的有意与无意;无意应接外物,接触也就少了。所以我们要经验丰富,应该有意地应接外物,常常持一种观察的态度。这样将见环绕于四周的外物非常多,都足以供我们认识、思索,增加我们的财富。”我们的作文讲评课也正是想通过点评让学生悟到要做个生活的有心人,要积极地投入生活,细致地观察生活中的点滴,感受身边的人和事。体验生活才能使作文拥有源源不断的素材,才能让选材新颖独到,避免雷同。 第四、从结构布局来点评选文。文章的谋篇布局是个关注整体的过程,一篇好的文章条理清楚,层次分明。学生可从首尾呼应点题角度来评,也可以从材料安排的是否合理上来评,如材料之间是并列关系还是由浅入深的关系等等。 如对待文章的题记问题,原先学生只是为写题记而“题记”,他们只注重题记的外在形式对作文布局的影响,或者只知道用华丽的词藻去堆砌它。经过作文讲评课题记的写法作用专题指导后,学生总结出四种好的题记的写法:一、题记既可以是交待写作缘由,亦可以是创设环境。三、题记应意蕴丰厚,情味绵长。四、题记既要开宗明旨、简洁明了,也要语言精美,富有文采。如它应是展示主要内容,揭示作品内涵,是体现和揭示文章主旨、情感的句子,让读者透视到文章的亮点,触摸到情感...
亲!请或新用户?
本站声明:书利华教育网资料为本站收集、购买整理或网友上传,不能保证版权问题,如有侵犯,请发邮件联系无条件删除,谢谢。
CopyRight&书利华教育网
------E-mail:(#改为@即可) QQ:
旺旺:lisi355
联系:广东省清远市清新区第一中学 侯剑东
欢迎合作与交流!当前位置: >
作者:期刊100&来源:&发表时间:&浏览:次&&
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多元化教学方法
河北省丰宁满族自治县窄岭中学 温胜杰
摘 要:教学方法的应用是提升教学质量的关键,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应结合具体教学内容及教学实际,采取多元化教学方法,提高语文教学质量,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升。本文就多元化教学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进行探讨,以供相关教师参考。
关键词:教学方法;多元化;初中语文
随着新课程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初中语文教学又面临着新一轮的变化形式,当前语文教学强调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而教师根据学生特点采取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实现语文教学上的创新,就是新课程理念的具体表现。本文就多元化教学方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问题进行分析探讨,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和参考价值。
1.利用多媒体技术,创设良好课堂氛围
在当前的初中语文教学中,多媒体技术与教学工作的联系日益紧密,多媒体的视频、音频、图片等功能具有直观、生动、形象等特点,能够在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创设良好的教学氛围,攻克很多教学难点。因此,教师在开展多元化教学工作时,应善于利用多媒体技术的教学优势,将教学内容与多媒体相整合,实现多元化教学目的,提升语文教学质量。
例如,在《童趣》、《水调歌头》等课文的教学中,教师就利用了多媒体的音频设备播放了与教学相关的歌曲,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创设了良好的课堂氛围,学生在这种歌曲教学的模式下,学习积极性明显提高,深化了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强化了教师的课堂教学效果,还有助学生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陶冶学生的情操。
2.开展丰富活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教师在语文教学中采取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其根本的出发点还是在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进而实现学生主体性地位的提升。根据初中生的身心发展特点来看,传统的单一课堂灌输很难激发起学生的学习欲望,传统的教学方式也不利于多元化教学的开展,因此应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安排,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内课外活动,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例如,在九年级下册《我爱这土地》、《乡愁》、《我用残损的手掌》等几节课的教学中,学生通过诗歌学习后,对于祖国及故乡的热爱之情被进一步激发,教师随之开展了一系列的教学强化活动。首先,教师组织了学生观看爱国影片,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其次,在班级内举办了一场以祖国故乡为主题的诗歌作文比赛,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特长,或是朗诵诗歌,或是进行作文创作,实现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
3.利用分组探究,强化学生主体地位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为了强化学生的主体性地位,让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中心,常常会采用分组探究的形式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结合相关的教学实践经验来看,小组合作探究的学习模式是最有效的方式之一,符合新课程改革的教育理念,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与效率,促进学生的多元化思维发展,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
在九年级上册《事物的答案不止一个》的教学中,教师就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去寻找在生活或学习中,哪些知识或事情证明了“事物的答案不止一个”这样的论点,并总结如何才能成为一个具有创造力的人。在学生进行小组交流与合作的过程中,学生通过思想的不断碰撞,强化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同时,教师为了培养学生多元化的思维,在教学过程中安排了一场辩论赛,正反双方针对“事物的正确答案只有一个吗?”这一命题进行辩论,鼓励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4.注重因材施教,建立多元化评价
教师在采用多元化教学方法时,应考虑到学生在语文学习上的个体差异,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则,根据学生特点采取分层教学、分层评价的模式,注重评价体系的多元化建设。在评价的内容中,应涵盖知识能力,过程方法,情感态度等多个维度,实现评价的全面性。在评价的手段上,可采用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教师评价与学生、家长评价相结合,通过多元化的评价体系,实现开放式教学。
例如,教师在平常教学过程中,在教学问题的设置上就可以采用一些答案不唯一的开放性试题,引导学生进行多元化的思考,教师也可以根据学生的答题内容进行多元化评价,有效的拓展了语文教学涵盖范围。比如在学习完《智取生辰纲》一课后,教师就设置了这样一道开放性试题,“请写出《水浒传》中你最喜欢的一个人物或一个情节,并说明理由。”这一开放题的设置显然没有标准答案,其题目的设置主要是为了拓展学生思维,开发学生潜能。
综上所述,通过教学方法的创新,采取多元化的教学手段,可以有效提高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质量与效率,让语文教学符合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升。在新时期的时代背景下,初中语文教师应不断更新自己的教育理念,丰富并完善教学方法,推动初中语文教学的发展迈向一个新高度。
参考文献:
程剑. &浅谈如何在中等师范生物教学中建立多元化教学体系[J]. 读书文摘 2015年20期
孙洁. &关于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多元化教学方法的研究[J]. 高考(综合版) 2015年09期
著作权归原作者期刊100()-,经济,教育的专业网站
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
&&&&&&&&&&&&&&&&&&浅谈如何构建初中语文高效课堂 
您现在的位置:&&>>&&>>& >>
>> 浏览文章
浅谈如何构建初中语文高效课堂 
作者:佚名 资料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
浅谈如何构建初中语文高效课堂 
浅谈如何构建初中语文高效课堂&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师更加注重教学质量的提高,注重学生学习的成效。因此,构建初中语文高效课堂成为了当务之急。那么,我们如何构建语文高效课堂呢?对此,笔者谈几点自己的看法。关键词:初中语文 高效课堂 新课程标准新课程理念要求我们构建高效课堂,要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使课堂成为学生学习的场所。因此,教师应思考如何才能使课堂教学高效。具体来说,高效课堂是指以最小的教学和学习投入,最大限度地促进学生能力的发展和素质的提高,从而高效地实现教学目标,完成教学任务,达到育人效果,取得良好的课堂教学效果。而且,初中语文是一门基础学科,担负着育人重任。因此,我们教师应根据语文学科的特点设计教学方案,努力构建语文高效课堂。那么,如何构建初中语文高效课堂呢?笔者根据自己的教学体验浅谈如下几点。一、准确把握教学目标,精心准备教学设计教师要想构建高效语文课堂,首先应准确把握教学目标。教学目标不仅关系到教师教,还关系到学生的学。教师要想让学生得到最大的发展,必须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来制定教学目标,使学生的知识技能、能力方法、情感态度等得到发展。其次,教师应精心准备教学设计。在教学目标确定后,教师应精心设计课堂教学,这样才能为构建高效课堂打下坚实的基础。具体来说,教师应做到以下几点。(1)课堂教学设计要做到简约。简约的课堂设计可以突出教学重点和难点,明确训练点,使教师和学生有明确的目标和努力的方向。(2)课堂教学设计要合理安排时间。课堂教学设计只有合理安排时间,才能使学生的自主学习得到保障,才能提高教学质量,从而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把课堂还给学生”,实现高效课堂。(3)课堂教学设计不能面面俱到。教师教学的目的是让学生学会学习,能够自主学习。因此,教师不应面面俱到地讲解内容,而应让学生自己学习一些简单的知识,从而锻炼学生的能力,使学生真正学会学习,为实现高效课堂打下基础。二、构建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营造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首先,教师应积极构建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是构建高效课堂的前提。而且,只有构建了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学生才能在心理上接受教师的引导,才能积极主动学习,才能获得更大的发展,才能使课堂教学效率得到提高。因此,教师应放下师道尊严的架子,关心爱护学生,主动了解学生,关注学生成长发展情况,并且尊重学生,信任学生,鼓励学生,这样就能使师生之间形成良好沟通和交流的桥梁,增进师生之间的互动,就能使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学习中来,为高效课堂打好基础。其次,教师应营造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心理学研究表明,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主动学习知识,发展能力。因此,教师要想方设法营造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平等、民主地对待学生,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活动的自由度,大胆放手,让学生尝试,使每一个学生成为学习的参与者、探索者、发现者,使学生体会到成就感,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这样,学生能产生“感”并学会开放自己,敢于质疑问难,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和看法,能主动思考探究问题,积极参与合作讨论,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从而提高课堂效率。三、优化教学方法合适的教学方法可以使枯燥的知识生动化,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能生动活泼地学习知识,深刻理解知识,从而能够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构建高效课堂。因此,教师应在教学中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如教师可采用情境教学法、直观演示法、强化练习法、竞赛法、小组学习法、个别辅导法等。此外,教师应注意教学技巧,讲究教学艺术。教师在教学时应精心设计教学方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学习。例如,教师在设计课堂导入部分时,应考虑学生的兴趣点,以学生感兴趣的方法导入课程。如教师可利用游戏导入,或者利用疑问导入,还可以创设情境导入。这样就能做到“课伊始,趣已生”,就能调动学生的全部感官参与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课堂教学真正实现高效。四、教会学生学习未来学家托夫勒说过:“21世纪的文盲不再是目不识丁的人,而是不会学习的人。”新课改理念也要求学生学习自主学习,成为学习的主人。因此,教师应在教学中指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使学生能够自主学习。具体来说,教师应做到以下几点。(1)教师应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学生只有自己掌握了学习方法,能够自主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积极寻找答案,才能成为学习的主人,成为具有独立学习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同时,这也是构建高效课堂的有效途径之一。(2)教师应构建“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学生只有能够自主学习,积极参与合作学习,才能够真正成为掌握知识,获得解决问题的能力,才能够使学生获得合作探究精神,形成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从而真正实现素质教育的目标,并为构建高效课堂奠定坚实的基础。五、积极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多媒体技术具有化抽象为具体、化枯燥为生动的优点,可以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其产生强烈的学习动机,从而可以激活课堂,为构建高效课堂体系奠定基础。因此,教师应利用多媒体为学生创设生动、形象的环境,可以使学生具有身临其境之感,能够诱发学生的情感共鸣,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总之,构建高效课堂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努力探索构建高效课堂的方法,从而切实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使学生得到更大的发展。
上一篇:下一篇:&&&&宁波大学园区欢迎您&&今天是&&星期天
中学语文?下旬刊
12345678910
中学语文?下旬刊
………………………………………………………………………………[P4]………………………………………………………………………………[P5]………………………………………………………………………………[P6]………………………………………………………………………………[P7]………………………………………………………………………………[P8]………………………………………………………………………………[P9]………………………………………………………………………………[P10]………………………………………………………………………………[P11]………………………………………………………………………………[P13]………………………………………………………………………………[P15]………………………………………………………………………………[P16]………………………………………………………………………………[P17]………………………………………………………………………………[P18]………………………………………………………………………………[P19]………………………………………………………………………………[P20]………………………………………………………………………………[P21]………………………………………………………………………………[P22]………………………………………………………………………………[P23]………………………………………………………………………………[P24]………………………………………………………………………………[P25]………………………………………………………………………………[P27]………………………………………………………………………………[P28]………………………………………………………………………………[P29]………………………………………………………………………………[P30]………………………………………………………………………………[P31]………………………………………………………………………………[P32]………………………………………………………………………………[P33]………………………………………………………………………………[P34]………………………………………………………………………………[P35]………………………………………………………………………………[P36]………………………………………………………………………………[P37]………………………………………………………………………………[P38]………………………………………………………………………………[P39]………………………………………………………………………………[P42]………………………………………………………………………………[P43]………………………………………………………………………………[P44]………………………………………………………………………………[P45]………………………………………………………………………………[P46]………………………………………………………………………………[P47]………………………………………………………………………………[P48]………………………………………………………………………………[P49]………………………………………………………………………………[P50]………………………………………………………………………………[P51]………………………………………………………………………………[P52]………………………………………………………………………………[P53]………………………………………………………………………………[P54]………………………………………………………………………………[P55]………………………………………………………………………………[P56]………………………………………………………………………………[P57]………………………………………………………………………………[P58]………………………………………………………………………………[P59]………………………………………………………………………………[P60]………………………………………………………………………………[P62]………………………………………………………………………………[P63]………………………………………………………………………………[P64]………………………………………………………………………………[P65]………………………………………………………………………………[P66]………………………………………………………………………………[P67]………………………………………………………………………………[P68]………………………………………………………………………………[P70]………………………………………………………………………………[P70]………………………………………………………………………………[P71]………………………………………………………………………………[P73]………………………………………………………………………………[P73]………………………………………………………………………………[P74]………………………………………………………………………………[P75]………………………………………………………………………………[P77]………………………………………………………………………………[P78]………………………………………………………………………………[P79]………………………………………………………………………………[P80]………………………………………………………………………………[P81]………………………………………………………………………………[P82]………………………………………………………………………………[P83]………………………………………………………………………………[P84]………………………………………………………………………………[P85]………………………………………………………………………………[P86]………………………………………………………………………………[P89]………………………………………………………………………………[P90]………………………………………………………………………………[P92]………………………………………………………………………………[P93]………………………………………………………………………………[P95]………………………………………………………………………………[P96]………………………………………………………………………………[P97]………………………………………………………………………………[P98]………………………………………………………………………………[P99]………………………………………………………………………………[P100]………………………………………………………………………………[P102]………………………………………………………………………………[P103]………………………………………………………………………………[P104]………………………………………………………………………………[P105]………………………………………………………………………………[P106]………………………………………………………………………………[P107]………………………………………………………………………………[P108]………………………………………………………………………………[P109]………………………………………………………………………………[P110]………………………………………………………………………………[P111]………………………………………………………………………………[P113]………………………………………………………………………………[P114]………………………………………………………………………………[P115]………………………………………………………………………………[P116]………………………………………………………………………………[P118]………………………………………………………………………………[P119]………………………………………………………………………………[P120]………………………………………………………………………………[P121]………………………………………………………………………………[P122]………………………………………………………………………………[P123]………………………………………………………………………………[P124]………………………………………………………………………………[P125]………………………………………………………………………………[P126]………………………………………………………………………………[P127]………………………………………………………………………………[P128]………………………………………………………………………………[P129]………………………………………………………………………………[P130]………………………………………………………………………………[P131]………………………………………………………………………………[P132]………………………………………………………………………………[P134]………………………………………………………………………………[P135]………………………………………………………………………………[P136]………………………………………………………………………………[P136]………………………………………………………………………………[P137]………………………………………………………………………………[P139]………………………………………………………………………………[P140]………………………………………………………………………………[P141]………………………………………………………………………………[P142]………………………………………………………………………………[P144]………………………………………………………………………………[P145]………………………………………………………………………………[P146]………………………………………………………………………………[P147]………………………………………………………………………………[P149]………………………………………………………………………………[P150]………………………………………………………………………………[P151]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初中语文晨读体系系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