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占中学生现状有学生干部吗

最新播报:
75所内地高校明天起接受香港学生网上预先报名
人民网香港2月24日电
内地75所高等院校将对香港学生豁免联合招生考试,依照香港中学文凭考试的成绩,录取香港学生。据了解,香港学生可以从明天起,登陆相关网站进行网上预先报名。(曹海扬)
[责任编辑:透视另一种“北漂”:香港学生在内地寻求融合
09:05:00&&来源:中国新闻网
[提要]&&谈及文化的差异,严欣婷说,香港作为东西方文化交汇的地方,既受西方文化影响,也保留着中国传统的风俗习惯。图片来源:中国新闻网 郭思远摄  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大四学生、香港文化会会长严欣婷。最新播报:
香港学生体验当航天员:学会坚毅精神
原标题:香港学生体验当航天员:学会坚毅精神
中新社香港8月9日电 (张宝莲)
很多人儿时都想过成为航天员,香港有一群中学生趁着暑假赴内地北京及酒泉等地参加“少年太空人体验营”,接受一系列现役国家太空人的训练。9日,有归来的学生说,透过活动学会航天人员的坚毅精神。
这体验营由香港特区政府康乐及文化事务署、香港中华总商会、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以及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合办,30名获选的香港学生在上月26日启程前往北京及酒泉等地,参加为期8天的体验营活动。,
9日,营员们在香港举行了一场分享会。王鸿源就读香港的仁济医院林百欣中学,在活动中取得最佳表现营员及优秀营员。
王鸿源在分享时坦言,自己接受各种训练时都觉得很辛苦,但了解到自己和其他营员接受的已比现役航天员轻松得多,故非常佩服他们对训练的认真和坚持,也明白所有事只有坚持下去就能成功。
“接受血液重新分布适应性训练时,因仪器会把你整个人反倒45度和75度,即使是十多秒,我也感觉到血液一直冲向脑子,令耳朵和脸又红又痛,但正常训练是10分钟,所以非常佩服他们(现役航天员)。”王鸿源忆述。
在分享会上,香港太空馆一级助理馆长李为君表示,今年营员都很年轻,大部分只有12、13岁,但表现绝不逊色。他更说,如果条件许可,会考虑在海外如美国举行体验营。
“少年太空人体验营”已举办到第5届,营员会期内会接受现役航天员必须接受的训练,包括穿脱太空服、心理训练、太空厨房、血液重新分布训练等。(完)
[责任编辑:内地学生抢了香港什么?“港漂”谈未来打算
制图:吴薇
  今年高考已落下帷幕,据香港大学公布的2013年内地招生数据显示,今年申请港大的人数创新高达到1.2万人。在录取的303人中,有16位是全国各省市的高考状元,这意味着香港本地学生要迎接内地生带来的更大竞争。
  到香港读书,很多内地的家长和学生都冲着香港有些大学在世界大学排行榜上的名次,而且花费比留洋便宜。近些年香港的高校成了内地学子的热门选项,香港也有了内地来的“港漂”,关于内地学生抢夺香港教学资源和就业机会的指责也见诸报端,成为香港的一大话题。就此,我采访了几位在港就读或工作的“港漂”,听听他们的心声——
  姚 圣 香港大学本科三年级
  田静怡 香港大学本科二年级
  林珏莹 香港大学本科毕业后留港工作两个月
  邓 岚 香港大学硕士毕业后留港工作一年
  抢了资源和机会吗?
  姚圣:对此没什么特别看法。不过看来这个饭碗还是要抢下去的。
  田静怡: 现在的就业、就学资源已经不是石器时代那种通过努力就可以得到的,学生要努力争取,但也要看校方、看企业的态度。说白了,大学收不收、学生去不去读是你情我愿的事情。现在的教育本身就是产业,类似于服务业,不存在谁抢谁的问题。
  林珏莹:对这个说法其实也有点反感吧,但是站在香港人的角度想想也就稍微理解一点了。你看不管在哪里,民众都希望在就业和学习机会上优先本地人,感觉这就跟其他国家收紧移民政策一个道理。但是香港人也有到内地上学工作的啊,理论上说这是一个互利的关系。
  邓岚:香港是个开放且充满竞争的社会,这体现在无论学位、教育资助还是就业机会都开放给所有有能力的人,无论他来自哪里。
  “港漂”的感觉如何?
  姚圣:感觉内地跟香港学生的水平其实差不多,当然也有差异,比如听课这件事,忙的时候内地生也想弃课,但毕竟还是做不出来,香港同学还真有人弃课。
  田静怡:内地和香港同学都会互相贴标签。香港学生会说做小组作业的时候内地学生一定会做,你不做,他们也会帮你做。而内地学生就会觉得香港学生不靠谱。我还是蛮有融入问题的,还是在QQ群里和内地的朋友联系得紧密,在校园里跟大家一般交情就好了,没有特别跟内地或香港的同学亲。我对香港的归属感不是在学校建立的,而是在剑道馆建立起来的,自己花了比较多的时间在剑道上面,跟道馆的老师和一起打剑道的朋友关系比较密切,打完剑会一起去喝茶和喝糖水。跟我有一样爱好的人比较少,在学校的朋友不多。
  林珏莹:刚来的时候挺“囧”的,不知道要跟香港同学说英语、普通话还是广东话,后来就夹杂着说。我记得去年刚到一家报社实习,广东话讲得不好,那个采访主任很好,让我报稿的时候讲普通话。至于适应生活方面,就尽量学些广东话吧,这样可以在买菜、买衣服的时候听懂店员在说什么。
  邓岚:香港对我来说是个很好的跳板。在这里读书和工作都让我的见识和眼界增长了不少。这段经历很可能为我带来机会,将来能去世界不同的地方。在香港工作看到了来自世界各地的人的工作方式,了解了不同的价值观和世界观。现在接触了很多不同国家的人,但自己没有去过太多地方,无法太了解他们的文化背景,也发现自己英语还不够好。在香港工作也让我见识了更多行业和公司,比如艺术、物流、葡萄酒、奢侈品等行业,也发现了自己的更多可能性。
  “港漂”对未来如何打算?
  姚圣:我觉得香港整个城市比上海好,饮食安全,法制方面也比内地好。我也不确定以后会怎么样,应该不会出国。内地和香港的话,我觉得还是内地可能性大些,不过未必一毕业就回内地。待7年可申请永久居民挺有吸引力的,但不会为这个专门留下来。
  田静怡:近期会想留在香港,并没有特别抵触以后要在哪里。
  林珏莹:我倒是不介意在香港还是内地发展,我比较看重的是工作机会。
  邓岚:香港的生存环境比较安全,适合于组建家庭、养育孩子。但我实在对香港的教育和社会氛围充满担忧,不打算让孩子在此读书。回内地的话,社会安全问题又很多,所以希望能去别的地方。另外香港楼价还很高,无法安居。这是所有“港漂”的痛,这点很“鸡肋”。香港永久居民对我而言唯一的用途就是旅行免签方便,因为不想孩子在这边读书,所以“永久”对我不太重要。
[责任编辑:林杉]
来源:新闻热搜榜中山大学博雅学院:旷课三次不及格学生干部不加分
&&&&来源:&&&&
&&&&&&字号
原标题:中山大学博雅学院:旷课三次不及格学生干部不加分甘阳在开学典礼上讲话。学生在聆听院长讲座。身着博雅特色院服的学生们。  中山大学博雅学院昨日举行开学典礼  博雅简介  博雅学院是中山大学为探索本科教育体制改革而专门设置的精英化学院,2009年创立,甘阳任院长。学院课程设置贯彻“少而精”的原则,每学期主要课程一般为4~5门,但每门课均有大量阅读和作业。学生在四年本科期间将广泛深入地研修中西方文明传统及其经典著作,必修古汉语、古希腊语与拉丁语等古典文明语言,兼修艺术理论及其技能。  中山大学博雅学院昨日举行开学典礼。这是该学院首届毕业生出炉后的第一次开学典礼。院长甘阳教授表示博雅要开始回归平淡。他告诉自己的学生,进入博雅是一种荣誉,必须证明自己足够优秀,否则博雅学院没有权利和资格享受特别待遇。他强调,中山大学博雅学院作为教学改革的成果和产物,绝对不会停顿、老死。  昨日是博雅学院的第五届开学典礼,和以往四届不同的是,2013届开学典礼仅有博雅学院200多名师生参加。今年博雅学院在中大新生中遴选62人进入面试,其中32人最后成为博雅学院的新生。  从2009年首个开学典礼开始,博雅学院都会邀请学校领导、部处和院系领导参加。但今年刻意没有邀请嘉宾,在甘阳看来,经历瞩目后也进入新一轮招生周期的博雅学院,今年开始要回归平淡。不过他也不止一次强调,“没有中山大学校领导坚定不移的支持,没有各院系各部处的大力扶持,博雅一天也支撑不下去。”  “进入博雅必须证明自己足够优秀”  记者获悉,每年都有很多学生申请博雅学院但连面试机会都拿不到,获得面试机会的60多人也有一半人不能进入博雅学院读书。除全职教师以外,每年都有相当多的学者从北京、中国香港、美国、欧洲来到博雅学院加入教学,学院的师生比在全国也处于前列。  博雅学院每年只招收30人,却是中山大学保研率最高的学院。“博雅学院可以颁发哲学、历史学、文学、社会学、政治学、法学6种学位毕业证。”甘阳说,这在全国也是独一无二的。  由此种种,甘阳对在座学生提出要求:“进入博雅是一种荣誉,但也意味着要比别人更有担当。博雅学院多一个研究生名额,就意味着其他学院名额少一个,所以你们必须证明自己足够优秀,否则博雅学院没有权利和资格享受这些待遇,博雅学院也不可能长期存在下去。”  “班干部的唯一目的是服务同学”  甘阳认为,四年来博雅学院取得了很多进步,但仍在摸索中。“博雅学院作为教学改革的成果和产物,绝对不会停顿、老死。”  他说,博雅学院每年的课程都会进行微调,以保持平稳性。同时,在管理方面也在不断摸索,“为打掉学生的官气,博雅学院力图将班干部的数量控制在最低。虽然2013级的班干部会由原来的3个调整为5个,但是有些原则仍然不会变,博雅学院所有班干部一律不加分,唯一的目的就是为同学服务。”  从这个学期开始,博雅学院的班主任不再是甘阳一个人。原来,在2009年博雅学院创建之初,只有甘阳一个全职教师,所以历届的班主任均由甘阳亲自担任。甘阳认为这样的管理并不科学,“从今天开始,大二以上的班主任将由学院的其他三位老师担任,我本人继续担任2013级的班主任。”但他对学生的关心不会减少分毫,“我仍然会关心、管着你们每个人。只是希望让更多老师参与班主任的工作,跟学生有更多的日常接触,更有利于学院的成长。”  院长甘阳:“博雅学院要回归平淡,绝对不会停顿、老死。”  新规:必须树立尊师重道理念  博雅学院的学生学习强度大,熬夜可说是家常便饭。但甘阳对此仍不满意,直言博雅学院有些作风太自由散漫。对此,他现场授权学院所有的老师:学生旷课三次就不合格。“不需要向我报告,也不需要经过学院批准,任课老师可自行决定。”甘阳态度坚定。另外,对于学生迟交作业的情况,甘阳也授权任课老师自行处罚,不需要打报告。  甘阳强调,学生旷课从根本上说是对老师的不尊重,博雅学院每个班只有30人,任何一个学生缺席,更别说两三个学生缺席或者迟到,都会对老师的尊严造成非常大的伤害。”  这也是甘阳首次在开学典礼提及对老师的尊重问题:“以往博雅学院强调的是以学生为中心,很少在开学典礼上强调尊师重道的概念。但实际上每一个博雅学院的老师教学都非常认真、备课都非常辛苦。即使同学和老师在开始时没找到一个很好的契合点,但是尊师重道、尊重老师的理念必须在博雅学院树立起来”。文/记者徐静、何瑞琪 实习生成俊、贺莉娜 通讯员刘丽殊、谢立欣 图/记者乔军伟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恭喜你,发表成功!
请牢记你的用户名:,密码:,立即进入修改密码。
s后自动返回
5s后自动返回
恭喜你,发表成功!
5s后自动返回
最新评论热门评论
精彩新闻|精彩博客
24小时排行&|&
人 民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by .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人 民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by .cn. all rights reserved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香港占中学生道歉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