哺乳仔猪白痢拉黄白痢怎么治

猪病之临床哺乳仔猪腹泻疾病的防治发布日期:访问次数:
]1.细菌性腹泻 其中最常见的大肠杆菌引起的腹泻原因,基本上各日龄都会因各种因素感染。可引起仔猪黄痢,白痢,等等。可细菌从哪里来?母猪的奶水,粪便,环境,水。都有可能感染,当然最主要的是病从口入。值得注意的是,妈妈的第一口奶要挤掉,细心的养猪人士会发现没
  1.细菌性腹泻
  其中最常见的大肠杆菌引起的腹泻原因,基本上各日龄都会因各种因素感染。可引起仔猪黄痢,白痢,等等。可细菌从哪里来?母猪的奶水,粪便,环境,水。都有可能感染,当然最主要的是病从口入。值得注意的是,妈妈的第一口奶要挤掉,细心的养猪人士会发现没有挤的猪仔拉的胎粪就会出现黄痢问题。注意这点,这是一个可感染因素。因为母猪在妊娠阶段,乳头长期接触地面,乳头内有大量杂质,细菌等等。还有梭菌感染引起的红痢也属于细菌感染,少见,但常见于阴雨天气。遇到这种天气时,可用干粉带猪消毒预防,切勿喷雾带猪消毒,潮湿的环境更容易滋生细菌的繁殖。每次空栏要消毒彻底,可选用烈性消毒药水,消毒工作做完以后待猪舍干燥以后再上猪生产。这是控制细菌性腹泻的重要步骤。
  2.病毒性腹泻
  最常见的是传染性胃肠炎与流行性腹泻。这两种病毒对猪场造成的损失也算比较大的,它们主要流行于冬季爆发,所以要防范的是冬季来临之前母猪二联苗的免疫。轮状病毒感染会经常和大肠杆菌混合感染,这算比较棘手的问题。但首要因素是管理好猪场的细菌性腹泻,母猪的抗体水平与整齐度需要管理好,特别是高胎龄的,久病残猪,瘦弱猪,它们极易在病毒入侵时形成传染源。病毒性腹泻的传染速度快,表明着整个猪群的健康度都处于亚健康状态。基础的免疫包括猪瘟与伪狂犬等。所以病毒性腹泻的预防先决条件是母猪群体的健康程度和环境管理都要有一个优良的程度。
  3.寄生虫腹泻
  球虫感染出现的问题比较好分析。母猪是否有驱虫安排,粪便是否有腥臭酸味,粪便中是否有泡泡,抗生素治疗无效的情况下。多半就可以分析是否存在球虫性拉稀了。预防控制也简单,母猪在产前可肌注驱虫药伊维菌素或者多拉菌素等,在上产房时,可喷雾体表驱虫,仔猪2日龄灌服球虫清进行预防。
  3.营养性腹泻
  这个就跟饲料方面关系挺大,有蛋白质过高,营养因子缺乏等等多种因素。但临床上就需要观察猪仔是否在教槽后出现拉稀,母猪带出来的猪仔毛色靓不靓,母猪的乳房是否充盈,等等因素去综合分析。解决的办法就是选用质量更佳的饲料,或者在饲料里面添加优质的鱼粉或者种猪专用多维以提高母猪的哺乳性能,教槽料也是同理。
  5.操作管理导致的腹泻
  在猪仔出生后,过度的使用抗生素保健问题,反而会降低猪仔对于环境细菌的耐受力和破坏猪仔体内的有益菌。阉猪的时间选择上,饱腹阉猪,或者出生一星期以上,越大应激越大。或者阉猪后消毒不彻底。猪栏清洗太过于频繁,猪舍过于潮湿,等等操作不当上而引起的腹泻。如需改善这种黄白痢问题,可在阉猪时选用土霉素保健2ml,阉猪的时间选在出生后五至七天内。阉完猪用干粉消毒,猪栏两天冲洗一次,尽量保持产房的干燥。
  6.母源性腹泻
  这种情况多会出现在老母猪和新母猪身上。老母猪因为母源抗体低下,所以影响了哺乳性能,一般遇到这种母猪需要做好记录,及时选择淘汰处理。新母猪出现带仔猪腹泻的情况呢一般是因带仔过多,容易奶水不够的情况。所以新母猪最多只能带10-12头猪仔,过多容易出现奶水枯竭。也有因炎症出现的产后三联症,猪仔吃到有乳房炎的奶水也会出现拉稀,这种情况就是注意产后消炎的问题,防止感染。推荐产后三天饲喂中药方剂生化益母康调理母猪。还有疫苗的免疫情况,比如猪瘟苗做得过早,还在哺乳期的小猪容易产生母源抗体的干扰也会出现拉稀还有伪狂抗体不足或者导致野毒感染的情况下,都易出现下痢情况出现。
  7.环境因素腹泻
  保温措施没有的,猪仔出现受凉情况。地面潮湿的,卫生条件差的猪舍。都可造成猪仔腹泻。那么解决的方法就不言而喻了,就是给猪仔创造舒适的生活环境。冷到拉稀的猪仔一般都会毛长,它在自我保护嘛。地栏潮湿的猪首先一凉就是凉肚子,所以也会拉稀。可以垫上稻草或者帆布袋。冬天太冷的可以直接在猪栏挂个保温灯,猪知道灯下面暖和,自然会跑到灯下面去睡。还有就是猪仔补水的问题,猪仔在缺水的情况下,大肠杆菌的滋生会加速。所以一旦出现下痢问题,就一定要观察猪仔是否有补水,水同样有帮助肠道清洗与排毒的作用。介绍/仔猪黄白痢
仔猪黄白痢是仔猪黄痢、白痢的简称,一般地,仔猪出生后3-10天为黄痢,而出生10以上的称为白痢,着也可以通过观察粪便颜色来判定,
致病因素/仔猪黄白痢
早发性大肠杆病
(一)综述又称初生仔猪大肠杆菌病,由致病性埃希氏大肠杆菌(E.Coli)引起的初生仔猪的一种、高度致死性。当大肠杆菌进入仔猪肠道后,便利用菌毛吸附在肠粘膜上,藉此定居增殖,产生大量肠毒素,使仔猪脱水拉稀。特征为剧烈腹泻,排出黄色或黄白色稀粪并迅速脱水。大肠杆菌抗原复杂,有O、H、K三种抗原;血清型多,有几千种;对外界环境的抵抗力不强。大肠杆菌的致病性取决于它在小肠粘附、定植、增殖的能力和它产生毒素的能力,粘附因子或纤毛决定细菌定植的能力,一旦发生细菌定植,就会因毒素的产生而导致腹泻,最重要的粘附因子是F4(K88ab、K88ac)、F5(K99)、F6(987P)。发病日龄早,主要侵害1~3日龄仔猪,发病急、症状明显、死亡率高。无季节性,但寒冷时发病率较高,产房潮湿,卫生条件不好时发病率更高,一个猪场一旦发病很难根除。主要是,带菌母猪为主要传染病。
迟发性大肠杆菌病
又名迟发性大肠杆菌,是仔猪在哺乳期内常见的腹泻病。主要是通过消化道感染。特征为病仔猪排乳白色或灰白色腥臭稀粪,发病率较高而致死率不是很高,但仔猪的生长速度明显减慢。病因复杂,尚不能完全肯定,一般认为猪肠道菌群失调,大肠杆菌过量繁殖是本病的重要原因,现已证实,猪轮转病毒是仔猪白痢的病原之一。本病多发生于10~30日龄仔猪,(以10~20日龄发病最多。7日龄以内,30日龄以上仔猪很少发病)。诱发和加剧仔猪白痢病的因素也很多,如因母猪饲养管理不当、猪舍卫生不良,膘情肥瘦不一、乳汁少、浓稀变化太大,无季节性,或者天气突然变冷,湿度加大,阴雨或保暖不良,都会诱发白痢病的发生。此病如果条件较好,医治及时会很快痊愈,死亡率较低,条件不好可造成仔猪脱水瘦弱死亡。
临床症状/仔猪黄白痢
仔猪黄痢水样,黄色或灰黄色,内含凝乳小片和小。&病猪口渴,吃乳减少,脱水、消瘦、昏迷、衰竭。仔猪白痢仔猪突然拉稀,同窝相继发生,排乳白色、灰白色或淡黄白色,腥臭、糊状或浆状粪便。&仔猪精神不振,畏寒,脱水,吃奶减少或不吃,有时见有吐奶。&一般病猪的病情较轻,及时治疗能痊愈,但多因反复发作而形成僵猪,严重时,患猪粪便,1周左右死亡。
病理变化/仔猪黄白痢
仔猪黄痢肠粘膜充血、水肿,甚至脱落。&肠壁变薄,松弛,充气,尤以十二指肠最为重要,肠内容物呈黄色,有时混有。&心、肝、肾有变性,重者有出血点或凝固性坏死。仔猪白痢病死仔猪脱水,消瘦、皮肤苍白。胃粘膜充血、水肿,肠内容物灰白色,酸臭或混有气泡。&肠壁变薄半透明,畅粘膜充血、出血易剥脱,肠系膜淋巴结肿胀,常有继发性肺炎病变。
防治/仔猪黄白痢
仔猪黄痢预防1.做好母猪产前产后管理;加强新生仔猪的护理。
2.中药预防(四黄止痢颗粒)仔猪出生后,给母猪喂服,净化乳汁,可有效预防仔猪腹泻;哺乳仔猪腹泻,同样给母猪喂服,可有效治疗仔猪腹泻。
3.西药预防&初生后12小时内口服敏感抗菌素。&①增效磺胺甲氧嗪注射液,5×l0ml。仔猪生后在&第一次吃初乳前口腔滴服0.5m1,以后每天两次连续3天。如有发病猪继续投药,药量加倍。]&②硫酸庆大霉素注射液,每支10X2m1,8万IU。仔猪生后第一次吃初乳前口服1万IU,以后每天两次连服3天,&如有猪发病继续投药。
4.微生物制剂预防:如促菌生、调菌生、乳康生、康大宝等通过调节仔猪肠道微生物区系的平衡,从而抑制。
5.利用疫苗进行免疫接种:方法是对母猪在产前30天和15天接种,疫苗选择大肠杆菌基因工程苗。大肠杆菌K88、K99和987P三价灭活菌苗或大肠杆菌K88,K99双价基因工程天灭活苗,以通过母乳使仔猪获得。仔猪白痢预防应采取抗菌、止泻,中药解除湿热内因、提高免疫力、使肠道内环境正常液等综合措施。清热燥湿止痢:四黄止痢颗粒,预防量100g拌料300斤,治疗量加倍使用,用5-7天。抗菌:安普霉素、链霉素、环丙沙星、恩诺沙星阿莫西林、泻停。如1.痢菌净按每公斤体重每次10~15mg口服,&每日2次,连用2~3天;&2.硫酸庆大霉素每次5~10mg/kg体重口服,每日2次,连用2~3天&止泻:鞣酸蛋白。&助消化吸收:食母生、小苏打、胃蛋白酶等。&补液:口服葡萄糖生理盐水及多维。葡萄糖生理盐水的配方:1000ml水中加葡萄糖20克,氯化钠3.5克,氯化钾1.5克,碳酸氢钠2.5克。&预防:菌苗预防效差预防仔猪黄白痢较为有效的方法:仔猪出生后第一天口服恩诺沙星/土霉素0.5ml,前三天都要在仔猪吃完奶后将其赶入保温箱(产房一定要配有保温箱,并采用挂保温灯等方式使箱内温度达35度左右),7日龄再口服恩诺沙星1ml或肌注1-2ml,其实保温最重要。
万方数据期刊论文
中国兽医杂志
万方数据期刊论文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万方数据期刊论文
动物医学进展
&|&相关影像
互动百科的词条(含所附图片)系由网友上传,如果涉嫌侵权,请与客服联系,我们将按照法律之相关规定及时进行处理。未经许可,禁止商业网站等复制、抓取本站内容;合理使用者,请注明来源于。
登录后使用互动百科的服务,将会得到个性化的提示和帮助,还有机会和专业认证智愿者沟通。
此词条还可添加&
编辑次数:7次
参与编辑人数:5位
最近更新时间: 18:33:35
贡献光荣榜猪场如何应对大肠杆菌引起的哺乳仔猪黄白痢困扰呢? - 猪病防治 - 中国养殖网
猪场如何应对大肠杆菌引起的哺乳仔猪黄白痢困扰呢?
  仔猪黄白痢是一种由致病性大肠杆菌引起的仔猪的肠道传染病。仔猪黄白痢是仔猪黄痢、白痢的简称,一般地说,仔猪黄痢又称早发性大肠杆菌病,主要发生于7日龄以内的仔猪,尤以1-3日龄最多见;排黄色或黄白色稀便,发病急,病程短,死亡率高。仔猪白痢又称迟发性大肠杆菌病,主要发生于1月龄以内的仔猪,以10-20日龄发病较多;排灰白、乳白或淡黄色、内含有黏液的稀便;死亡率低,但影响仔猪的生长发育。仔猪黄白痢长期以来困扰着生产,是仔猪发病最频繁并造成生产重大经济损失的主要疾病之一。目前,我市农村杂散户和规模仔猪黄白痢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生,对生产的危害较大。笔者根据多年来的临床实践、学习与研究,现将仔猪黄白痢的发病原因、流行特点、临床症状、病理变化、临床诊治及在预防上应该采取的措施等方面做一总结,为兽医临床上防制仔猪黄白痢提供有益的参考。  1、发病原因分析  母猪带菌  带菌母猪是主要传染来源。大肠杆菌为猪肠道的正常菌群、且多数为益生菌,同时也存在一定比例的致病菌。这些致病菌随同粪便一起被排出体外,散布于周围环境中,从而污染母猪乳头、皮肤和圈舍等,仔猪吮吸母乳或舔母猪皮肤时经消化道感染,这是引发仔猪黄白痢的主要原因。  母猪胎次  仔猪黄白痢的发生与母猪胎次有关。母猪胎次越少,其发病率和死亡率越高,反之越低。其原因与母猪胎次增加、自然感染形成免疫应答有关。仔猪通过吮吸母乳获得母源抗体,因而具有一定的抵抗力。此外母猪胎次过高其所生仔猪也易发生仔猪黄白痢。  仔猪本身的生理特点  初生仔猪的胃腺发育未完善,胃腺分泌胃酸的能力差,缺乏游离盐酸,难以抑制病原微生物的,致使经消化道食入的致病菌在胃肠道大量,造成消化道正常生理机能紊乱,因而引发仔猪黄白痢等腹泻性疾病的发生。  抗体减少  仔猪出生后,从母猪初乳获得抗体,随着日龄的增长,抗体含量逐渐减少,到10日龄以后,抗病力大大降低,又因仔猪喜舔啃和异物,从而给仔猪感染发病带来有利机会。  仔猪受冻  仔猪对环境温度很敏感,尤其是初生仔猪,其被毛稀疏,皮下脂肪很少、自身体温调节机能尚未发育完全,抗寒能力低,易受寒冷的危害而下痢,当舍内温度低于30℃时,仔猪会受到冷刺激,常会导致仔猪黄白痢的发生。  营养缺乏  母乳质量差,供给不足或补饲较晚等,致使机体蛋白质合成不足,导致仔猪抗病力降低而诱发仔猪黄白痢。另外,仔猪的缺铁性贫血、仔猪低血糖症、硒和VE缺乏等营养代谢性疾病也可导致机体抵抗力下降而诱发仔猪黄白痢。  应激因素  仔猪黄白痢的发生与各种应激因素有关。如天气寒冷、地面太凉、气候多变、阴雨潮湿、冷热不定、圈舍污秽、管理不良、突然改变及转群等应激因素均可诱发和加剧仔猪黄白痢的发生与流行。  未进行免疫接种  在被污染的,妊娠母猪未免疫接种黄白痢菌苗,没有采取针对本病综合性的防制措施,仔猪出生后吮吸初乳和舔母猪皮肤时,食入致病菌而感染发病。  管理不当  一是哺乳母猪突然换料。在生产实践中,往往由于母猪哺乳需要大量能量而改变配方,加大中的比例,当中如玉米添加量超过60%时,仔猪很快便会出现黄白痢症状,这是因为突然饲喂高形成的乳汁过于浓稠,乳脂含量高而仔猪的胃肠道对脂肪的消化率较差,打乱了肠道内的消化吸收平衡,导致了仔猪下痢。二是中油脂含量过多、霉变、青料或轻泻比例过大。中油饼、等比例过大,仔猪的消化机能未健全,采食后无法消化而下痢;霉变本身含有大量的毒素,可导致仔猪消化机能紊乱而下痢;喂给青绿过多或轻泻如麦类等比例过大,易使仔猪难以完全吸收利用而下痢。  2、流行特点  仔猪黄痢流行特点  仔猪黄痢全年均有发生,但多发生于气候多变的秋冬季节。春夏季节因受母猪管理不良、母猪日粮配合比例不当、产房圈舍环境卫生恶劣等因素的影响,仔猪黄痢也时有发生。  据笔者临床所见,所有品种的仔猪均可感染发病,发病突然,传播迅速,死亡率较高。  据笔者对3个小型规模20起患例的调查统计,本病主要发生于7日龄以内的仔猪,尤以1-3日龄多见;其发病率和死亡率与仔猪的日龄有关,日龄越小,发病率和死亡率越高。  据笔者对2个规模和3个大户的调查统计,初产母猪或经产母猪所生仔猪均可发生本病,尤其是新建和新近引进过后备母猪的危害更为严重;几乎每窝都有发病,头胎母猪所产仔猪发病较为严重,随着胎次的增加,仔猪发病逐渐减少。  管理粗放,母猪品质差,搭配不当、突然改变、霉变、产房温度低、仔猪未及早吃上初乳等均能诱发和加剧仔猪黄痢的发生和死亡。  因农村散养户管理差,圈舍潮湿、环境卫生不良,其发病率和死亡率比规模高,一窝仔猪中发病率通常在80%以上,仔猪发病后,又成为同窝仔猪新的传染源。  患病仔猪随粪便排出病原性大肠杆菌,散布于猪舍环境中,从而污染母猪乳头和皮肤,仔猪吮吸母乳或舔母猪皮肤时经消化道感染。  仔猪白痢流行特点  仔猪白痢的发生没有明显的季节性,但在温暖潮湿的春夏季节和受天气突变、天气寒冷、阴冷潮湿、转群管理不当、圈舍污秽以及环境条件的骤变等因素的影响,都可引起仔猪白痢的发生。  据笔者临床所见,不同品种的仔猪均有易感性,发病快,传播迅速,发病率高,死亡率相对较低,但影响仔猪的生长发育。  据笔者对2个规模16起患例的调查统计,本病主要发生于1月龄以内的仔猪,以10-20日龄发病较多。随着仔猪日龄的增长,其发病率和死亡率有所下降。  管理不良,母猪质量差,霉变,搭配不当,突然改变,仔猪未及早吃上初乳,母猪乳汁中含脂率过高或泌乳量降低等均能诱发和加剧仔猪白痢的发生和死亡。  据我市一规模统计资料显示,各窝仔猪发病的多少、先后及严重程度不尽相同,有的个别仔猪发病,有的发病率10%左右,有的发病率25%-35%,有的发病率达45%。有的病情严重,有的病情轻微;有的此愈彼发,拖延10多天才终止;有的经治疗数天后全窝康复。  患病仔猪随粪便排出病原性大肠杆菌,散布于猪舍环境中,污染母猪乳头和皮肤,仔猪吮吸母乳或舔母猪皮肤时经消化道感染。仔猪发病后,又成为同窝仔猪新的传染源。  在近几年的兽医临床诊疗服务工作中,笔者发现患病仔猪发病日龄最早的为7日龄,最迟的持续到35日龄。7日龄以下和35日龄以上的仔猪均未见发病。  3、临床症状  仔猪黄痢临床症状  据临床所见,仔猪出生后24h左右出现症状,一窝仔猪中突然发现有1-3头仔猪发病,精神沉郁,全身衰弱,很快死亡,继而其他仔猪相继发病。主要症状为排淡黄色或黄白色稀便,其中含有乳凝块和小气泡,带腥臭味,肛门失禁,捕捉时肛门冒出稀便,粪便沾污尾巴、会阴和后腿等处,被毛与粪便粘结一起,形成痂块。患病仔猪吃奶减少或不吃,双眼下陷,目光呆滞,迅速脱水,最后呈昏迷状态而死亡。  仔猪白痢临床症状  患病仔猪一般体温正常,精神、食欲无明显变化。但随着病程的发展而排出乳白、灰白、或淡黄色内含有黏液的稀便,随后腹泻次数增多,粪便腥臭稀薄,有时混有气泡。患病仔猪精神萎顿,恶寒,逐渐消瘦,被毛粗乱无光,尾巴和后腿被粪便污染。吃奶减少或不吃,渴感明显,严重的见脱水,眼窝下陷,行走无力,目光迟钝,消瘦,呼吸稍加快,离群独处,或单只伏卧于垫草中,最终因极度衰弱而死亡。  4、病理变化  仔猪黄痢病理变化  患病仔猪尸体被毛粗乱,呈严重脱水状态,干而消瘦,体表沾污淡黄色或黄白色稀便。常见颈、腹部的皮下水肿,黏膜和肌肉苍白。肠道膨胀,有大量液状黄色内容物和气体。肠黏膜充血,肠壁变薄,松驰,尤以十二指肠最为严重。小肠内容物呈黄白色或灰黄色,混有乳凝块,并有浓烈的腥臭味;空肠、回肠和结肠内充满大量水样渗出液,并混有黄色大小不等颗粒状物,肠系膜淋巴结轻度肿大呈淡红色。心脏扩张,肺水肿,肾脏表面有针尖大小的出血点。  仔猪白痢病理变化  病程短促的病死仔猪,胃内有乳凝块,肠内有气体和稀薄的食糜,部分黏膜充血,其余大部分黏膜苍白,肠系膜淋巴结稍有水肿,但实质脏器则无明显变化。病程稍长的病死仔猪,外观消瘦,肛门和尾部附有污秽的带有腥臭味的粪便。胃肠较空虚,或有少量食糜和气体,并带有恶臭腥味,黏膜稍见潮红,肠壁菲薄而带半透明状,肠系膜淋巴结水肿。实质器官无变化或有营养不良性变性。  5、实验室检验  根据流行特点、临床症状、病理变化,基本上可作出较为准确的初步诊断,确诊则须做如下实验室检验。  显微镜检查  取病死仔猪的肝、脾、小肠前段黏膜刮取物涂片,革兰氏染色镜检,观察到细小的、无荚膜和无芽孢的革兰氏阴性小杆菌,即可诊断为本病。  细菌培养  无菌操作采集病死仔猪肝、脾和肠系膜淋巴结接种鲜血琼脂、麦康凯琼脂培养基上,37℃恒温培养,24h观察结果,血琼脂平板上均有菌落生长,为圆形、边缘整齐、微隆起、光滑、灰白色及不溶血的中等大小菌落。琼脂培养基上为红色菌落,取单个菌落涂片染色镜检,菌落形态与病料涂片中的细菌相同。即可做出诊断。  细菌生化试验  分离细菌能发酵葡萄糖、乳糖、麦芽糖和甘露醇,产酸、产气;能产生靛基质,不产生硫化氢,不分解尿素,M.R.试验阳性,V-P试验阴性,即可做出诊断。  预防措施  母猪的管理  不从有疫情或地区引入种猪。已发生过本病的,对母猪要固定圈舍和运动场,以保护无病母猪不受感染。平时应改善母猪的品质,合理搭配,达到营养全面及均衡。应在母猪中添加新型的霉菌毒素处理剂进行预防性的吸附和脱毒,控制霉菌毒素的危害。可在妊娠母猪、哺乳母猪的中添加亚硒酸钠维生素E粉2000g/t,可有效减少仔猪黄白痢的发生。母猪产前7d开始减料,一般减少精料15%-20%,以防母猪乳汁过于浓稠,引起仔猪消化不良。母猪要有充足的运动,保证足够的青料,保障胎儿出生前体质健壮,抗黄白痢能力增强,并促进母猪产后泌乳正常。  母猪产前5d,将产房打扫干净,消毒2次,垫上干净垫草。临产当天,把母猪胸腹部、乳房和乳头洗净,并用0.1%高锰酸钾溶液消毒,并将每个乳头的乳汁挤掉1-2mL以冲洗乳头孔的细菌和污物,然后再用0.1%高锰酸钾溶液消毒1次。母猪产后7d内,每天用温湿毛巾擦拭母猪乳房1次,及时检查治疗无乳、乳少母猪,并做好无乳母猪窝中仔猪的寄养工作。寄养时,以母猪产期相差不超过3d为宜,产期越接近,寄养效果越好。  仔猪的管理  要根据仔猪的生活习性和生理特点,建立一套严格的管理制度,实行科学的管理。为增强初生仔猪的特殊抵抗力,在未吃初乳之前口服非致病性而又能产生肠毒素的大肠杆菌培养物5mL,从而可阻止以后侵入的病原性大肠杆菌的致病作用。仔猪出生后,应马上让其吃上初乳(最迟不要超过2h),使仔猪尽早获得母源抗体的保护,提高仔猪的抗病力。为防止仔猪因口渴饮脏水而造成下痢,仔猪3日龄开始供给充足清洁的饮水。为防止仔猪贫血给生产造成损失,仔猪3-5日龄要补铁,可肌肉注射富血来、富铁素和牲血素等铁制剂1mL。仔猪7日龄开始补料,及早锻炼胃肠功能,对其生长发育大有好处。  仔猪由于皮下脂肪含量少、被毛稀疏、相对散热面积大,因而调节体温和适应环境的能力较差,需要加强仔猪的保温工作(可用红外线灯泡增温)。仔猪1-3日龄的温度应控制在32-34℃,4-7日龄的温度应控制在30-32℃,8-20日龄的温度应控制在27-30℃,21-30日龄的温度应控制在23-27℃。在做好保温工作的同时,要注意适时通风换气,排除有害气体,保持舍内空气清新,减少各种应激的发生,要经常清除粪便和潮湿垫草,勤换卫生干爽的垫草,保持舍内干燥卫生。已发生过本病的,对仔猪要固定圈舍和运动场,以保护无病的仔猪不受感染,并经常对圈舍、运动场和周围环境进行消毒。通过加强仔猪的管理,可提高仔猪自身对外界环境的适应性和对疾病的抵抗力,减少仔猪黄白痢的发生。  免疫接种  免疫接种是人们长期以来对付畜禽传染病的重要措施,并已取得显着的效果。为预防仔猪黄白痢的发生,提高仔猪的免疫力,必须切实做好母猪产前的免疫接种工作。免疫接种母猪,母猪经免疫接种后,仔猪可获得较高的被动免疫保护,能抵御致病性大肠杆菌的自然感染。  切实做好消毒工作  为创造卫生健康的环境,保障仔猪的健康,必须全方位地做好消毒工作。业主应选购多种不同类型的高效消毒剂,定期对产房、产床、仔猪保温箱(在仔猪断乳下床后)、垫料、周围环境及粪便等进行轮流喷洒消毒。实践证明:经过全方位的消毒,能彻底有效地杀灭环境中的病原微生物,防止病原微生物借助灰尘、水源、空气和用具等传播媒介传播疾病,这样可大大减少仔猪感染发病的机会。  避免或减少应激  仔猪对环境适应性较差,应尽量避免或减轻各种应激因素对仔猪的干扰。冬季应注意防寒保暖,夏季应注意防暑降温;诱食补料要由少至多,逐步进行;喂料要定人定时定量,禁止饲喂发霉变质生虫的;不要频频分群并群和转栏;猪舍潮湿应注意通风,以保持舍内的干燥;注意及时清除粪便,勤换干净垫草,保持舍内环境的清洁卫生;打扫卫生,喂料换水的动作要轻,避免噪音干扰,确保猪舍环境安静。在有可能发生应激时,可在每1kg中添加多种维生素500mg,连用5d,效果良好。这样就能给仔猪创造一个安静而舒适的良好生活环境,让仔猪真正生活在舒适的状态或最佳的生活环境之中,保证仔猪的健康生长和具有良好的抗病能力,减少患病的危险。  治疗母猪无乳症  母猪无乳症可导致仔猪饥饿性腹泻,发现母猪泌乳不足时,可给母猪注射20-80单位的催产素,2-3次/d,连注2d。母猪无乳时,可用催产素20mL肌肉注射,2-3次/d,连注3-5d。另外,乳汁不足,可使用代乳奶饲喂仔猪,效果良好。  小结  仔猪黄白痢的预防,关键在于加强科学管理,执行卫生防疫制度,消除各种诱发因素,控制适宜的环境温度、湿度,注意猪舍的通风良好和认真做好母猪免疫接种和母猪、仔猪预防性投药等工作。应注意多巡视勤观察仔猪,做到早发现早治疗。使用药物治疗时,应科学选用,合理配合,忌盲目滥用,并注意适当的药物剂量和疗程,对症对因同步进行,做到个别发病,全群防治,母猪、仔猪同治。在治疗的同时,应改善管理条件,搞好环境卫生,加强环境消毒,并保持舍内卫生干燥,减少或杜绝任何应激干扰,给仔猪营造安静、温暖而舒适的良好生活环境。总之,只有采取综合性的防制措施,才能降低仔猪黄白痢的发病率和迅速有效的控制病情,把经济损失降至最低,从而促进生产的健康持续发展。
您看到此篇文章时的感受是:
责任编辑:ChinaBreed
文明上网 理性评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哺乳仔猪饲养管理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