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陇(壮语中的读音)在壮语中陇是什么意思思

论文发表、论文指导
周一至周五
9:00&22:00
清《柳州府志》中汉字记载的壮语词
2010年第4期目录
&&&&&&本期共收录文章20篇
  《柳州府志》编撰于清代乾隆年间。柳州府辖地大致相当于现在的广西柳江、宜山一带。《府志》中有一段用汉字记录少数民族语言的行文:“?语食曰哏,饮咽,饭嗳,衣服不,锅寡,盖空,筷子特,水缸八荡,鱼璧拉,肉糯,米侯,菜迫勒……”这段话共有12个小句,每个小句的行文特点是:先列出词项,然后用汉字摹写壮语的读音。整段话的意思是说,在当时柳江一带的壮语中,“吃”念为“哏”,“饭”读作“嗳”,“衣服”称为“不”,等等。现在根据当地壮语方言,用国际音标注明相关例词的读音,以供比较:? 中国论文网 /5/view-1919922.htm           如上表,这些词的标音注义,大多比较清楚。只是“鱼璧拉”和“菜迫勒”这两小句不太好理解。按照整段话的行文特点,“鱼璧拉”这一小句的“鱼”表示要说明的词项,“璧拉”则表示壮语“鱼”的读音。现代柳江一带的壮语方言中,“鱼”只有一个音节,按常规,只需用一个汉字标音即可。例如,方块壮字就只用一个“”字来记录。(覃晓航2007)可是,这里却用两个汉字来记载,令人费解。?   有人猜测是壮语“大刺鱼秋”pja?1lat?7的标音。诚然,“璧拉”与pja?1lat?7读音相似,可以构成标记关系,但它们缺乏意义上的一致性。因为“璧拉”指的是鱼的泛称,而不是专指某一种鱼。所以这种说法站不住脚。那么,是什么原因使得史籍作者用两个汉字来记录呢??   覃晓航()指出:“璧拉”和“迫勒”所记的是壮语“鱼”和“菜”的复辅音形式?*pla?1、??*plak?7?。这种说法是很有道理的。?   首先,从整个汉藏语系语言来看,?*pl->pj-这种音变相当常见。比如瑶语:?   汉义标敏话龙胜勉话?   毛pli?1pjei?1?   房pla?3pjau?3?   上述几个例词,在瑶语标敏话中还保留复辅音,而龙胜勉话中复辅音的流音成分已经腭化:?*pl->pj-。(邓方贵、盘承乾1984)类似的音变有时在同一方言的不同年龄层次中也有体现,往往是老一辈人读复辅音,而年轻的读腭化音,共时的变异体现了音变的方向。假定300多年前的乾隆时期“鱼”和“菜”读复辅音声母?*pl-,现在变为腭化的pj-,是发生了?*pl->pj-音变,这符合普遍的音变规律,因而是很可能的。?   其次,从壮语内部来看,在有些方言中还保留有复辅音形式,如武鸣、横县壮语:?   汉义 武鸣横县宜山罗城柳江?   鱼pla?1pla?1pja?1pja?1pja?1?   菜plak?7plak?7pjak?7pjak?7pjak?7?   山pla?1pla?1pja?1pja?1pja?1?   走pla?i?3 pla?i?3 pja?i?3pja?i?3pja?i?3?   根据pj-<?*pl-这种普遍音变,推测柳江地区的“鱼”和“菜”这两个词的声母在300多年前还读复辅音声母,这种推测,在武鸣等地的壮语方言中得到印证。?   再次,魏晋以后的汉文史籍中,用两个字或两个音节记录少数民族语言中的一个复辅音音节,这种现象在侗台语中并不少见。例如:仡佬族自称klau是复辅音声母,人们用两个汉字标记为“仡佬”、“革老”、“仡僚”、“告佬”、“鸠僚”、“仡偻”等。再如:(李锦芳2002)?   桄榔<原始侗台语?*kla?(壮语kwaa??1/kuu?,布依语kua??1,木佬语ko??1,黎语-luu?);?   橄榄<原始侗台语?*klam(壮语kjam?3/kw?m?3,泰语、老挝语kjam?3);?   干栏、干兰、干阑、葛栏、阁栏<原始侗台语?*?la?;?   仡伶、仡览(中南地区古代族群)<侗族自称?   皋卢、过罗、拘罗、瓜卢(古代岭南方言“茶”)<侗台语“茶”?*?(德保壮语kja?2,雅郎布央kjau??31?,仡佬语kh?u??55?,傣语la?4,普标语???33?)?   这种标音法的特点是:头一个字摹写侗台语复辅音声母的首辅音(塞音),后一个字摹写后辅音(流音)及韵母。看来,在300多年前,柳州府的汉人也是用“璧拉”和“迫勒”两个字的形式记录柳州一带还保留复辅音声母的“鱼”?*pla?1和“菜”plak?7这两个词。其中,“璧”对应“鱼”的第一复辅音成分,“拉”对应第二复辅音成分及韵母;另外,壮语“菜”是塞音韵尾,所以lak用“勒”(来母德韵)来摹写,而由于发塞音韵尾时气流较强,所以声母有点像送气的,于是用“迫”来摹写。当然,当时的汉人并不懂得声韵母的分析,他们是凭听感上的整体形象来摹写的。对于母语中没有复辅音声母的听者,他在记录复辅音声母的例词时,往往会把单个复辅音声母音节,听成两个音节。甚至受过一定语音学训练的调查者,在刚接触复辅音时,也可能听成两个音节。比如,我们在调查六枝仡佬语的“桃子”时,乍一听以为是p??0la???31?,经发音人重复之后才确定是pla31?;而有些壮语方言中的复辅音声母p??l-、k??l-,在首辅音(塞音)和次辅音(流音)之间连接得并不是很紧密,也确实稍带点混元音的色彩。由于清代柳江地区的汉语中没有复辅音,只能用单音节的汉字来摹写,而?*pla?1听起来更像两个音节,所以汉人便凭听觉将壮语“鱼”的形式摹写为“璧拉”。?   其实,汉文典籍中除了用两个字或两个音节来记录侗台语的一个复辅音音节外,也有用一个字来记录的。不过那是在汉代以前。例如,《越绝书》中说:“越人谓盐曰余”。“盐”,壮语kju?1,侗语ko?1,水语kwa?1,早期侗台语?*kla或?*kra。汉语“余”,中古以母三等,李方桂先生拟上古音?*ra?,郑张-潘拟?*la。比较侗台语的情况,可知上古“余”还有一个塞音声母,当为?*?la。与此类似并可相互印证的是:“茶”,古作“荼”,从余得声。《尔雅》称茶为“?”,系音译,来自侗台语。(李锦芳2002)侗台语“茶”?*?la。“?”,李方桂先生拟?*kragx,郑张-潘拟?*kraa?。汉语与侗台语均为复辅音声母,音近。(当时,可能汉语的?*?l已变为?*kl,所以用?*kl声母的“?”摹写)。《越绝书》和《尔雅》用一个汉字记录侗台语的复辅音音节,表明当时汉语中还保留复辅音。晋以后,汉语复辅音简化,就用“皋卢、过罗、拘罗、瓜卢”等两个字的形式来摹写还保留复辅音的侗台语“茶”?*?la。?   用汉字记录的民族语词,对于民族语和汉语的历史语音研究,是有一定意义的。   参考文献?   覃晓航《〈广西太平府属土州县司译语考〉的壮语方言词》,《民族语文》2007年第6期?   QinXiaohang(覃晓航)Evolution of the Initial Consonant Clusters pl,kl,ml in the Hongshuihe Vernacular of Zhuang.MON-KHMER STUDIS, 1997?   覃晓航《侗台语语源探索》,民族出版社,2009?   李锦芳《侗台语言与文化》,民族出版社,2002?   邓方贵、盘承乾《从瑶语论证上古汉语复辅音问题》,《民族语文论丛》,中央民族学院语言研究所,1984?   张均如、梁敏、欧阳觉亚、郑贻青、李旭练、谢建猷《壮语方言研究》,四川民族出版社,1999   (通讯地址:100081中央民族大学少数民族语言文学系)
转载请注明来源。原文地址:
【xzbu】郑重声明:本网站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xzbu发布此信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网站立场无关。xzbu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等。推荐这篇日记的豆列
······君,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呢~~
广西中南部地区壮语中新借词读音的发展,豪言壮语,壮语歌曲,报告老板之豪言壮语,壮语小品,广西壮语歌曲,万万没想到之豪言壮语,壮语翻译,韦小刚壮语歌曲,豪言壮语的诗句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广西中南部地区壮语中新借词读音的发展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DocinViewer--14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半个文化人书店广西中南部地区壮语中新借词读音的发展【油印本、212】
开&&&&&&本:16开页&&&&&&数:6页字&&&&&&数:I&&S&&B&&N:售&&&&&&价:5.00元 品&&&&&&相:配送方式:挂号印刷品、快递&&&&上书时间:购买数量:(库存4件)微信购买商品分类:关 键 字:详细描述:暂无详细描述。
挂号印刷品每千克4.8元另加挂号费3元快递.店主推荐4000.00元600.00元2000.00元2000.00元500.00元
我店已经正常营业-谢谢!!!4.00元25.00元10.00元5.00元10.00元10.00元50.00元8.00元6.00元6.00元
Copyright(C)
孔夫子旧书网
京ICP证041501号
海淀分局备案编号下载作业帮安装包
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1.75亿学生的选择
那在壮语中是什么意思?
那在壮语中是田的意思!望采纳!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扫描下载二维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陇上什么意思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