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码纯电商时代已经过去大家还会像过去一样把照片洗出来吗

推荐到广播
611742 人聚集在这个小组
(只想发财的村花)
第三方登录:手机签到经验翻倍!快来扫一扫!
【摄影基础知识文章积累帖】万层高楼平地起 我们共同来建筑
16979浏览 / 902回复
18:13 近日看到一位影友的一篇短文,很有感触,转摘如下 “一代天骄”影友的文章: “长久以来,接触到一些朋友,他们很喜欢摄影,但是几年下来拍摄的照片基本没什么进步,如果有一些进步的话也就是在构图、用光等方面学会了一些老一套的东东。随着科技的进步,他们制作的照片当然是越来越好看了,但是这样“好看”的片片满眼皆是,看得自己都眼花。我不否认学习的第一步是模仿,我更不否认模仿只能抹煞我们的个性,因为你喜欢的是一种“艺术”,而不是复制。 今天的影友们有一些怪脾气,我是蛮“佩服”的,比如:我们可以花上万元去买昂贵的器材,却不肯花100来元去买一本书;我们可以花很多的时间去“创作”,却不肯每天花半个小时来读读书;我们用得起四、五十元一个的反转片却花不起30元去听听朱恩光的讲座;我们可以花大量的时间在PS上或冲印店里,对自己的“作品”精益求精的“修缮”,却永远不知道“作品”缺少了什么。记得小时候就知道有这样一种说法:你每读一本书,就是在和一个成功人士,或有着丰富生活阅历的人士进行交流。今天,我们获得知识的途径是多种多样的,但是书籍仍然是我的最爱。” 我认为:一代天骄影友的文章一语中的、切中摄影时弊,是当前我们许多摄影人本不应该犯的但却时常犯的病:“比如,我们可以花上万元去买昂贵的器材,却不肯花100来元去买一本书;我们可以花很多的时间去“创作”,却不肯每天花半个小时来读读书;我们用得起四、五十元一个的反转片却花不起30元去听听朱恩光的讲座;我们可以花大量的时间在PS上或冲印店里,对自己的“作品”精益求精的“修缮”,却永远不知道“作品”缺少了什么。” 目前拿玩摄影的大多是半路出家,科班出身的极少,因此也就没有经过系统、专业的学习,大多数人苦于没找到好老师,是边玩边学,摸索前进,岂不知却因此而浪费了许多的精力和财力。“书本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书本是我们最好的老师”的观点,没有被很多人认识到,这样的老师,仍然被我们的许多影友冷落。朱恩光老师在自己的回忆文章里总结成功之路时提到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最初认真学习摄影基础理论,埋头啃摄影前辈的书,为将来自己的摄影活动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朱恩光老师以超乎常人的速度,取得了摄影事业的成功。 但愿朱恩光老师的成功之路和“一代天骄”影友的文章是给我们影友警醒的钟声。
业余摄影的最佳状态
最近有网友在“中国摄影家协会网”互动区上搞了个《“玩摄影”和“搞摄影”小调查》,调查设计了四个选项供人投票,即:摄影为生活趣事;摄影为生活追求;摄影为生活目的;摄影为艺术追求。帖子刚发表,有几人回复:投“玩”的一票!接着就有人预言:投第3、4选项的,一周之内分别不会超过5人。在他看来,上网冲浪的人多是来“玩”的,既不可能把摄影是当作生活目的,更不会把摄影当作艺术去追求。然而,预言很快就流产了,调查数据显示,影友们选1、4的分别为选2、3的六倍。通过这个调查的数据,我忽然悟出了业余摄影的最佳状态,那就是——业余心态 + 专业精神。 视摄影为生活趣事,展示的是自娱自乐的业余心态。所谓业余心态,正如影友所说,是一种 “玩”的心态,即不靠摄影生存,把“玩摄影”视为生活的补充,像玩一种高雅的一样享受“玩”的过程,在“玩”中发现差距,在“玩”中提高学习兴趣,在“玩”中品尝着艺术的轻松和快乐。虽然“玩”有档次不同的投入,但从不用功利的眼光去衡量摄影的回报和成就,是普遍的心态。 视摄影为艺术追求,凸显的是精益求精的专业精神。也就是说,随着 “玩”的深入,有的影友心底里已把摄影作为一种事业来看待和追求。或者说是由“随意玩”转到了“认真玩”和“严肃玩”。超越“玩”的阶段的影友,往往会自觉寻觅拍片的专业思路,自觉追求图片的专业素质,自觉学习图片编辑的专业技巧,不会像过去一样草率和匆忙地拿出自己作品去展示,而是学会了藏拙,尽量把自己最优异和亮丽的作品展示出来。 “玩摄影”和“搞摄影”是难以严格区分的,业余摄影往往是玩中有搞,搞中有玩。业余心态 + 专业精神,两者互相渗透、融合,构成了一个简单且完整的道理:值得开始的事情就值得做好。我们拥有业余心态,就不会忘记主业,就能远离功利去除浮躁,以宽容和客观的认识来对待自己的爱好,量力而行、顺其自然,不在过分的压力面前感到心力憔悴;我们拥有专业精神,就会甩掉“玩”的虚荣盾牌,孜孜不倦地学习、创作,努力追求在艺术上提高层次,最终真正使摄影成为既能丰富个人生命色彩,又能为社会奉献出真善美视觉产品的雅致爱好。
如何评论他人的作品 田间踏青 00:59
&&&&&& 许多优秀正直的照片评论员,花费大量的时间和努力,试图通过分享自己曾经有过的经验,来帮助其他的摄影师。很多人文采飞扬能够让他们的评论非常的贴切流畅。可是实际上作评论不一定非要有文学学位才能对提高别人的照片水平给与帮助。关键是要诚实的评价一幅作品。&&&&& 需要知道的是:当你评论一幅作品时,你是在花时间帮助另外一个摄影师。你的意见不是废话。你到这里来是指出该作品的优点和缺点的,一幅完美的作品属于凤毛麟角。但这并不意味着不存在优秀的作品,完美远远超越优秀,完美意味着不论你再怎样努力,都不能让这幅作品更好了。看到一幅作品的第一眼时,注意体会一下你的注意力落到画面的那个角落。&&&&& 这需要一些训练,同时问自己几个问题:1、吸引我的第一注意力的,是不是照片的主体?2、吸引我眼神的是什么?3、我的眼睛下一步要看什么?为什么? 4、主体聚焦和曝光正确吗?如果不是,有没有理由要虚焦,在这幅照片里这样做是否有必要?5、背景聚焦清楚吗?曝光正确吗?如果没有,对这幅作品时有利还是不利?6、主体和背景的颜色看上去自然吗?如果不自然,对照片有利还是不利?7、照片看上去很平还是有些(景)深度?真实吗?不真实的话,对照片有利还是不利?8、主体在照片中的位置是不是特别吸引人,或者这样构图分散了你的注意力?总的来说,这样构图对照片有什么样的影响?9、图片所要表达的或是要冲击的表现出来了吗?10、照片剪裁的宽些或者紧些有没有帮助?拍摄角度不同会不会有帮助?11、你的评论能否给原作者一些特别的反馈,帮助他提高作品质量?重要的是要注意评论的策略,不要冒犯作者。原因非常简单:你是在对别人的时间,花费的精力和努力以及所要表达的内容作评论。&&&&& 因此,评论的法则是:不要因为发泄自己的情绪,而淡化了你的意见和建议。你的意见和建议同样是你自己的时间,精力和努力达成的。与摄影师所付出那部分没有差别。如果摄影师是到这里来学习提高的,他不会把你的意见和建议当作是对他个人的攻击,相反,他们会把你的意见和建议当作是经验的学习,是用来提高自己新作水平的经验。
抵制日货不能因噎废食
&&&&& 最近因为小日本自导自演收购钓鱼岛的丑剧,导致两国外交关系紧张,一时间国内的爱国青年也开始以自己的行动声援抗日。爱国之心是可取的,但是凡事都有一个度,过了这个度就是过犹不及了。在网上看到很多中国公民的日本车被砸,所使用的日本被摔,心中无比心痛,如果中国的未来青年都是以这种心态来思考问题,我对祖国的未来表示担忧。&&&&& 有句话叫头疼医头,脚疼医脚,这是明显非常浅薄和无力的,现在这些热血青年的所作所为就是这句话的真实写照。可惜啊,要不是中国的传统文化已经被人遗忘殆尽,至于到现在这部田地么?中华民族的祖先在任何一个领域都有着相当深厚的哲学思想作为指导,比如中医,在几千年前我们的中医们就知道通过望闻问切,由表及里,探寻病根,透过现象看到本质,所以才有中医治本,西医治表的说法。&&&&& 中国人买日货的本质绝对不是这些中国人有病,是卖国贼,故意去买日货的。我相信大多数中国是纯朴的,有基本的道德标准的。他们买日货的根本原因是日本人在电子领域(尤其是半导体研究和制造)拥有领先全球的技术产权,而中国乃至欧美很多国家对此都是必须要向日本人买东西交学费的。为啥要买?一是你没的选,二是你要因此为耻,就算是一坨大便也要像勾践一样吃下去,卧薪尝胆,在其它领域超过他!这才是购买日货的真正目的。你砸了有什么用?你砸了这些日货,日本人的技术会因此而倒退?不会的,他们会看热闹,像看猴子一样看我们表演,他们不害怕这样的民族,害怕的是真正团结而又冷静的中华民族!&&&&& 说到相机,尤其是单反,不要说中国人,美国人和德国人都对此束手无策,和日本一向敌对的韩国人也束手无策!因为日企在单反这个领域积淀了太久,太强大了,我们无法撼动。不过我们不要气馁,在单反领域我们无法超过它,我们更要因此而自强,在其他领域超过它,而不是一砸了事。比如我们可以在起步还比较迟的微单领域进行曲线救国,呼吁爱国者这些企业行动起来。很有肯能,有朝一日,日企在单反领域数十年的积累将毫无用处,就像当年的胶片老大柯达突然之间倒地一样。柯达在胶片领域的积累和垄断对他来说已经不是优点,而是负累。&&&&& 我在网上看到一张照片,我国的海监船巡航钓鱼岛的时候,用的单反也是日本的,这是一种巨大的耻辱和鞭策,但我们不能因此而把单反丢到海里,那拍摄和监测的工具没有了,你损失的是大局。笔者也是抵制日货的,在有选择的余地下,我是绝对不选择日货的。目前家里唯一的日货,几乎就是单反了。注意,我用了几乎这个词,因为我们的很多家电用的是日本的配件或者技术,比如我买的是海尔的,但压缩机却是三洋的……不要悲哀,你也一样。
D7000,适合你么?
&&&&&& 前文提到了理性购买器材的成本与自身资金实力的标准。但是,有这个资金实力,还是要以适合自己为前提。就好比让一个富裕的普通玩家去买台哈苏,有必要么?买来也发挥不了作用。若有人问我,D7000适合什么样的人使用。我会坚定的建议他(她),D7000适合一切非职业摄影师和半职业摄影师使用。当然,职业摄影师也可以选择D7000。的话对应的是EOS7D。&&&&&& 蜂鸟或者无忌流行一句话,烧你烧得起的最贵的。或者单反就是“用光的艺术”(把钱用光)&&&&&&&&这句话曾一直被奉为金科玉律,似乎今天仍旧是。于是乎,一大批发烧友前仆后继,连景深都不不知道如何控制和利用的人,纷纷扛着大三元出没于各种场合,然后乐呵呵的一通快门狂按……当然,买什么器材是他们的自由,我似乎管的有点儿宽了。告诉你一个让大多数人沮丧的事实:一个会后期的人用低端单反拍出的片子,往往好于一个不会后期用高端单反的人。当然,前提是对于曝光的领悟处于同一水平上。&&&&&& 在绝大多数情况下,我们实在没必要把预算浪费到仅在少数极端场合或者100%看图时的那点差距上去。再说了,就算有差距,很多人都看不出来,也不知道如何去看。什么紫边、畸变,边缘画质、噪点之类的在上网分享的那点可怜的分辨率下,都是浮云。再宽的色彩宽容度在仅仅支持SRGB的IE浏览器上,也还是浮云。再说了,这些用后期都能轻松解决。&&&&&& 在现在的条件下,我是不鼓励普通玩家上全幅的,当然你坚决入全幅,我也不会拦着。那是你的自由,对不?但是,记住,科技是不断进步和发展的。现在的全画幅卡片已经出现了(索尼黑卡),微单的发展也日新月异,性能无限逼近于单反。截幅机迫于竞争压力逐步退出市场是必定的结局。(普通DC也许会逐步被智能拍照取代。)全画幅入门机价格跌入万元以内也是肯定的趋势。当那天到来的时候,才是普通玩家入全幅的时候。当然,即使你升级了器材,你可能也不会察觉到会有什么样的提升,但你已经没的选择了,对不?&&&&&&&&说到底,全幅也罢,截幅也好,对普通玩家而言,区别之处甚微。&&&&&& 我们现在唯一要做的,就是囤积一些支持全幅的镜头就可以了。这就是为什么不建议大家上17-55内牛之类的截幅镜皇的原因。有这个预算你完全可以上一支更便宜的16-35 F4 VR!再加一支50 1.8。大光圈和广角都有了,以后直接用于全幅。没有预算的就先用着套头,再根据需求入一支定焦即可。还有一点,必须让你知道的。全幅头用在截幅机上面会有很大的优势。除了能够最大限度的截取镜头中央优质区域获得锐利成像外,还能避免所谓的暗角之类的发生,(尽可能的实现垂直入射),并且畸变往往会更小。&&&&&& 这里讨论的是普通玩家,作为一个严谨的职业摄影师,你完全可以按照自己的需求配置。因为水平有限,尾巴的观点有很大的局限性,如果您有更正确的意见欢迎跟我讨论。自强?
作者:创意的尾巴
【菜鸟进阶指南】关于器材,我要话说(持续更新)【前言】小生因为工作(企划部)的缘故,经常涉及到模特拍摄和产品拍摄,属于南京、上海等地摄影机构的常客,因此也有幸接触到业内很多有名的商业摄影师,在他们的影响下,我也决定从一名党升级成单反党。由于看到很多新手都会因为器材而纠结,小生也就斗胆出来写一篇个人心得,希望能够帮助单反的新手们,做出正确的抉择。当然,这都属于一家之言,难免有错漏之处,还望诸位指点。【1】你真的需要一部单反么?在开篇之前,我照例要啰嗦一下,你真的需要一部单反么?说实话,中国人是一个很喜欢从众,很喜欢做给别人看的的民族,说得难听点就是虚伪、好面子。。。你去景点可以去统计下,现在绝大多数人手里拿的都是单反,长枪那个短炮,威武气概,如果你再眼尖一点,继续统计,你会发现98%的人用的是P档。仅有2%的人,用ASM档,而在这2%的人里,还有一半人是瞎选了一个模式(连P档都不清楚的人)。所以,经常有人抱怨几万的器材拍出来的效果还不如卡片机!(这个数据只是信口举个例子,不具备权威性)如果你买单反只是为了装骚,或者仅仅是因为别人买了,我也要买,我劝你,还是不要折腾钱了,这要下去,这部单反迟早是打入冷宫的命。又重,又大,又复杂的机器,真的没啥好的。看到这里如果你已经对号入座了,那么下面的文字你大可以略过。其实,用卡片机就很好,或者手机也不错,发挥手机和卡片机的最大效能,才是你应该干的事。【2】??索尼?还是宾得?如果你依旧决定入一台单反,下面最直接面对的问题就是佳能?尼康?索尼?还是宾得?说实话,专业的商业摄影机构(不是指婚纱影楼)里,用的机器是哈苏、佳能比较多,尼康很少见。其他两个品牌更是凤毛麟角,就这个问题我也问过专业的摄影师,他们的回答基本可以总结如下:(哈苏就不用说了,因为离大家比较远,我就不阐述了,想必各位也没有兴趣。)胶片时代尼康是王者,很多摄影师用的都是尼康。但在数码时代的初始阶段被佳能反超,以至于很多摄影师被迫改用佳能,虽然现在尼康又稳步赶上来了,甚至在某些方面还超过了佳能,但摄影师们因为镜头群和使用习惯的问题,就一直使用佳能了。他们的回答也打消了我的疑虑,并不是尼康现在做的不够好,而是因为市场份额和消费习惯的问题。因为本帖发的是尼康版,笔者用的也是尼康,所以肯定更加推荐尼康一些,尤其是对于购买中低端单反的朋友,我一直是主张购买尼康的,为啥呢?首先,尼康因为市场份额的问题,想要恢复当年的市场份额,就要做得相对厚道一点,给人物美价廉的好印象。这不是尼康公司有多厚道,而是因为公司的战略需要。如果现在尼康是老大,佳能肯定会想办法拉拢人心,提高成本,降低利润。这跟企业的良心无关,只跟市场策略相关。一个品牌的品牌附加值比较低的时候,产品的品质就会更加凸显和重要。相反,一个品牌的附加值非常高的时候,产品的品质就会相对被忽略一点,就好像你买路易威登的时候买得更多是品牌价值,而非产品本身的成本。哪怕它的设计再丑,你也会为他买单。如果一个新品牌,比如X牌皮包,没啥名气的话,你在购买的时候更多关注的是产品本身。如做工、品质、设计等等。现在的尼康就处于这种比较尴尬的阶段,一方面前有佳能这座大山,后面有索尼、宾得的凶猛追击。另一方面又有单电市场的异军突起,瓜分了一部分中低端的单反市场,尼康不得不在中低端产品的品质上做的尽心尽力一点,这对消费者而言,无疑是好事。其实从尼康和佳能在代言人的选择上,我们也能大致摸到一些厂家的市场策略导向:佳能的代言人是成龙大哥,说明佳能的目标消费者的年龄群体相对偏大,这正印证了摄影师跟我解释。尼康的代言人是王力宏,很显然尼康的消费群体的年龄要偏小一点(不管实际消费结果如何,至少厂家是这么规划的),尼康和佳能都有自己相对细分的市场,这是对的,既然我在老摄影师群体中竞争不过你,那我就抢占年轻群体的市场。其实,具体到产品上,尼康和佳能也会采取错位的方式,避免直接的面对面竞争,如50D的定位比D90高半档,而D90的升级版又比60D高半档。日企之间的竞争相对是良性,互赢的,而非简单的国内企业的价格竞争!(PS尼康还因为CMOS的问题受制于索尼,所以尼康正在加大开发自产COMS的力度,如3200就是尼康自产的COMS)当然,在高端产品上,各大品牌相差不大,因为他们都是舍得下血本的。其实,中低端最厚道的,并不是尼康,而是宾得!因为宾得比尼康还要弱势(指在品牌上、服务上、渠道上)。相同价位的宾得,做工和成本要秒杀任何一台N家或者C家的机器。下面谈谈尼康厚道在哪:刚才提到了,因为公司的市场策略问题(说穿了尼康在产品、价格、渠道、沟通四个环节上有3个都是短板,缺乏竞争力,只有在产品上更下功夫,这就是所谓的4C理论)首先,尼康的中低端机在某些程度上经常拥有高端机才有功能,经常以下犯上,而这在界限分明的佳能是绝对看不到的。最明显的就是再便宜的尼康也有点测联动功能,而这个功能只有佳能的高端机才有。千万不要小看点测联动这个功能,它带来的便捷是非常有效的。其次,在曝光补偿上,不管是D3000还是D800尼康有+-5EV的曝光补偿设定,这对于用AS档的人来说还是很有用的(M档可以无视)而佳能只有+-2EV。再次,在一些配件和附件上,遮光罩是标配的,热靴盖标配,包括LCD屏的保护盖(D90以上的机子就有)。虽然说这几个附件增加不了啥成本,但也能反应厂家对消费者的重视。【3】二手还是新机?确定好自己的喜欢的品牌后,接下来就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买新机还是2手?在性价比上,2手单反无疑是很具有吸引力的,再加上单反如果合理使用的话,故障率其实是很低的。如果你具备一定的鉴别技能,可以考虑二手。但笔者在这里提醒你,二手市场的水是很深的!相机属于精密的光学仪器,摔过、或者前面的使用者的不正当操作,都会引起相机的故障。当然以下几种人绝对不要购买2手:1、洁癖者:2手相机或多或少有使用痕迹,尤其是胶皮的磨损,还有目镜的灰尘,如果有洁癖的话建议不要购买。2、疑心病重者疑心病重的人即使买到没问题的机子,也会经常疑神疑鬼,即使是自己水平差,拍不出好片,也会怀疑到机子是不是有问题。3、有米人有米的人就不要在乎这点差价了,从新开始磨合,感情会不一样的。【4】截幅还是全幅?低端还是高端?我相信,有句话大家都听过:买你烧得起的最贵的。如果你信了,那你就离器材党不远了。全幅机和截幅机的区别大家找度娘肯定说的比我清楚,但我想告诉你:截幅机能满足绝大多数的人和绝大多数的拍摄场景。很多新手问的一个问题就是:某某机和某某机相比,画质怎么样?画质是个很虚的概念,你指的是分辨率?色彩宽容度?控噪能力?还是其他?其实画质不仅跟相机、镜头有关,还跟你的对焦、测光有关。对焦不实的,自然会觉得发虚,画质差,测光曝光不准,画面不通透,你也会觉得画质不好。所以千万别简单的评价一张好照片时就说相机好,镜头好。。。说这句话的人,给你再好的机器和镜头你也拍不出同样品质的照片来。现在很多测评机构都在用数据量化一些衡量画质的指标,这个在测评镜头和机身的时候都会有所体现。因为像素密度的问题,在100%放大的图片下,全幅比截幅机更有优势,这是物理特性决定的,这点不容置疑,但是1、如果你只是在网络上分享图片,很少放大大100%去看,截幅机够了2、如果你只是拍拍自己的小孩和花园里的花草,截幅机够了3、如果你不指望你的图片放到图片社去赚钱,截幅机也够了再低端的入门机比如D3100,他在CMOS的成像素质上不会有任何问题。因为成本的原因,这些低端机在做工、操控、续航能力、LCD分辨率上会不尽如人意,当然在对焦、测光上也都会有所限制,但这并不会妨碍你出好片。接下来,我们谈一谈尼康现役的几款相机。
再补充下,上文也提到了在中低端机型上表现“厚道”并非是尼康厂家多么高尚,追求利润的最大化,永远是资本家的根本目的,但由
于品牌力的缺失(主要是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落后于),使得尼康不得不在产品力上加大点优势,当然这个优势好的限度不不足以改
变的根本素质,我并不是贬低佳能,反而觉得佳能凭借做工和配置稍差的机器(这里指中低端机),就能赢得倍于尼康的份额,利润有
了,市场也有了,何乐而不为呢?佳能不是不想去增加配置,而是没必要。
这也就为什么尼康和佳能的高端机器的角逐就不会有任何的优势,因为在高端机型上是两家最核心竞争力的体现,他们都会不遗余力的去采
用最优秀的工业设计、制造工艺、成像技术。
尼康和佳能的竞争,能从侧面反映出日资企业在华的市场态度:如果我的品牌力和市场份额远胜于竞争对手,那么我的产品可以在一定程度
下降低成本,以提高企业的利润。
比如很多日系车是没有后防撞钢梁的(同款车型在欧美市场是有的),具体哪些车型我就不点名了,免得说我是车黑。他们的品牌力已经上
升到不需要这些配置的情况下已经能够轻易击败竞争对手了,你们可以算一下,一台车节省一根防撞钢梁80元,卖10万台就有800万纯利润
,记住是纯利润!
现在的大众也开始学习日本车了,因为他的品牌力已经达到了这个水平。像新POLO是没有防撞钢梁的,新速腾价格没变,后悬挂变成板车悬
挂了……这都是企业追求利润最大化的例子,跟企业的厚道无关,记住以后千万别说尼康厚道,那是因为没办法!
【5】从身边的人谈起
集团的同事基本是党比较多,用户只有少数几个人,机型涵盖了D00 D300S 和D700,所以一直没有摸过D800以上的机
型。而佳能用户从300D到5D3都有人使用,其中550D的用户最多,平时我简单统计了下550D机型不低于10台(话说550D的确是相当不错的入
门级机器)。用宾得机器的只有1个MM,SONY是一台也没见到。
PS:令人无语的是,他们大多数用的都是P档。
这基本也符合各大单反品牌的市场地位。
对于买尼康机器,同事们非常不解,他们最多的一个疑问是:为什么不买佳能?佳能比尼康好多了!
由此可见,佳能的品牌口碑已经非常深入人心了。
对于一般用户而言,单反其实只有截幅和全幅的区别。
而截幅机不管是入门的D3000还是中高端的D300S,他们在成像上不会有肉眼可见的差距。
那么,他们的差距在哪儿呢?那贵出来的成本用到哪儿去了呢?
__________________
6】入门与专业的界限(其他指标)
第六,其他指标
我之所以把其他各项指标归为一个类别,是因为这些指标的应用更加专业和狭窄,普通消费者可能很少、或者一辈子也用不到这些功能。
这个指标首当其冲的就是分辨率。说实话讨论分辨率挺没劲的,因为对于普通消费者来说,1000w像素的就足够好了。
而在商业应用领域,如果要应付户外巨型高清画幅的话,5D2之类的像素根本不够看的,说起来可能有点打击人,
但术业有专攻,还是看自己的需求而定分辨率的参数吧。不过笔者建议,对于普通用户而言,分辨率是最不重要的参数。
这里我在补充一个有意思的现象,一般来说同时代的产品中,的像素分辨率肯定要比的高,但是CMOS的尺寸却比尼康小。
这点差异,耐人寻味。
不过好景不长,尼康也开始学佳能了,D3200就是个例子,全是被那些消费者惯得,因为他们只看分辨率,并把分辨率当做唯一的指标。
上面说的的是CCD或者CMOS的分辨率,还有一个最被消费者关注的就是LCD的像素。
目前主流的的LCD像素在23万——90万像素之间。
其实对于专业的摄影师来说,屏幕的作用主要是看合焦、构图以及曝光直方图的。
所以一块太优秀的屏会转移新手的注意力,因为每张照片在回放的时候都显得那么艳丽无比,令人觉得热血沸腾,自己俨然成为优秀的摄影大师。
但一旦你拷贝到上,灰蒙蒙的照片会让你失落无比,甚至会打击新手的信心。
所以LCD屏幕这事,也不要太在意,不过23万像素的3寸屏会显得比较糊,这对放大查看对焦会有点影响。
第2个指标就是连拍。连拍功能平时经常用的人会觉得很重要(比如体育摄影),但平时不用的人,会觉得一无是处。
其实大家在拍宠物和宝宝的时候也可以采用连拍来抓拍,因为他们太好动了,恨不得让我们连拍几百张,坐下来慢慢选。
连拍这个功能也跟价格成正比,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机型,没什么好说的。
(友情提醒:开启机内降噪、失真控制等功能会影响连拍的速度,并不是你的相机坏了)
第3个指标是诸如反光板预升(不是D90那种延迟曝光的伪预升起):主要用于风光摄影,一般严谨的风光摄影师容不得一点模糊,快门线,反光板预升、三脚架是必备的拍摄条件。
还有诸如包围曝光、多重曝光功能、机内滤镜、模拟曝光、机内HDR、水平仪、无线引闪(这个对玩灯的很重要)等一系列专业的功能,这些功能毫无疑问给摄影师带来了巨大的便利,也给后期省去了很多麻烦,有当然最还,没有其实也不要难过,这些功能产生不了决定性的影响。
比如没有包围曝光功能,你就自己拍一张,设定一次EV值,设定3-5次,不就相当于人肉版包围曝光么?
【7】沙场秋点兵
接到很多童鞋的飞鱼,要求尽早谈一谈几款现役的机型,下面我们就切入这个主题。
我除了尽量用客观的语气去描述外,会更多的贴一些我自己拍摄的照片去分析。
我在一开头的时候已经说过了,只要是单反,画质绝对不会有问题的。
所以经常有人问我哪个性价比最高,那肯定是最便宜的性价比最高。
从现在来看是D3000,所以它就是最具性价比的,没有之一。
但如果你打算成为一个严谨的风光摄影师,最起码要D7000起步。下面讲D7000的时候我会详细展开。
如果你只是随便拍拍旅游纪念照,D3000到D5100都适合你去选择。
如果你资金允许,想一步到位,(说实话,一步永远到不了位。。。玩单反就是一个中毒与解毒的过程),
劝你直接全幅吧,貌似每一个玩单反的男人,都有一颗全幅的心。。。
有些童鞋问我验机测坏点的事,其实这个世界上完美的COMS很少。
现在的制造工艺不能完全保证COMS是100%完美的,也就是说大家买的单反其实基本都有坏点。
不过这个坏点在出厂的时候被屏蔽掉了,所以你测坏点基本是测不出来的,即使测出来也只是厂家的漏网之鱼,直接送KF屏蔽了事。
有完美主义情结的人,看到这儿,估计会有点沮丧,其实坏点被屏蔽之后,这个像素点虽然不产生作用,但是软件会根据周边的像素点进行运算,还你一个计算后的数据,所以对你的画质是没有影响的。
我们验机的时候验的更多是LCD屏,LCD虽然不影响成像,而且3个以内都算合格品,但每个人都一个完美的心,对不?
这个验机方法就是跟验一样的原理,用纯色的图片看就行,没什么技术含量。
但一旦你真买到了带点的LCD,也不要难过,拍好照片才是硬道理,就当长了一颗美人痣呗。
即使你现在买到了完美屏,但屏幕会老化,也可能慢慢变成麻子屏幕。
笔者买的第一台单反就是完美屏幕,但是在使用过程中逐渐产生了两个坏点。
为此,我也曾纠结了几点,但拍着拍着就释然了。
任何一款数码产品在产品生命周期的最后阶段都会有官翻机的,官翻机主要是无理由退货机(某些国家会有此政策,天朝米有)、生产线上检测的时候二等品、三包期间内的问题机会从全球汇总到工厂,重新进行检测、更换、打码、录入、包装、物流、分销、最后到达终端门店。
至于你问一些电商网站能不能买到,这我就不好回答。
其实官翻机是一个正常的业态,经过出厂的重新设定包装,跟新机差距不大。
毕竟你以最低的价格购买到了这款产品,不要纠结了。
【8】一些个人的感受
我在人生中接触的第一台单反,是在学校里的凤凰黑白胶片单反,当时纯粹是应付上课修学分的,
导致我们在暗房里洗照片的时候还嘻嘻哈哈的打闹,啥也没学到,现在想起来很是遗憾。
让我产生兴趣和震撼的是在2006年,一个同事用300D给我拍了一组人像,那个画面的锐度让我感觉到了单反的力量。
这个照片现在我好保存在里,因为涉及到个人肖像,我就不上传了大家见谅。
当我系统的接触单反是在2009年,因为工作需要而接触的,但那时还没有完全提起玩单反的兴趣。
我曾经看过一个的内部培训资料,尼康厂家对各款单反对应的人群做了一个细分:
D00D5100D90面向的是业余家庭用户,主要目的是休闲记录
D7000是唯一一部跨界的,尼康定义为兼顾专业摄影师群体和家庭用户的中端单反。
这也就不难理解D7000会出现了一半专业一半业余的感觉。(从机身的半合金也能看出来)
而D300S以上,包括D700D800D某X系列的都是面向专业摄影师的。
当然这是尼康内部的一个产品定位,并不是说一定要卖给这些对应的群体。
如果经常关注国外摄影师的,不难发现也有摄影师甚至都在用DD进行创作。
不知道是不是我个人的错觉还是什么,我觉得尼康对数字7非常钟爱,每个被冠以7的机型,都是被寄予厚望的机型。
他们的市场表现也证明了这一点。
比如历时上的D70、现役的D700和D7000,都是经典到不能再经典的机型。估计未来的D7X也是很牛的存在。
从D7000后尼康厂家貌似对产品的命名进行了重新的界定,不会像以前一样混乱了。
比如以后的截幅机肯定都是4位数,包括D3000、D3100、D5100、D7000。
像D90这样的两位数,以后肯定不会出现在截幅上了。
话说尼康只要生产一款D90壳子、D3100芯的机型D6000,估计也会大卖。
因为D3100差的只是操控和恶心的做工,其他方面都不错。
有人可能要问为什么不用D3200的芯?如果用D3200的芯,你让D7000咋卖?
所以在像素、处理器、机身这些明面上的数据,肯定要落后于D7000的。
还有人关心D7000的后续机型的问题,这刚好跟有人问我D600的问题联合起来看。
__________________
【9】立体看机型1
厂家在推出任何一款机型或者镜头时,都不能孤立的去评价,都要放在具体的市场背景和企业的发展战略中看。
(毁誉参半的16-85镜头也是如此)
插句话,的60D在刚出来的时候,被佳能党鄙视,也被党,认为是50D的耻辱,根本配不上60D称号。
的确,机身变塑料了,肩屏阉割了,在专业性领域的提升非常有限,反而面向家庭娱乐的翻转屏、有了升级。
如果你把这款机型放到特定的时代背景中去看就明白了,60D的市场策略可以说是非常成功的,它的销量也证明了这一点。
在D7000确定以前,佳能对60D的规划还处于初级阶段,但肯定不是现在的60D。
但佳能的中低端入门单反,可能当时叫600D之类的名字,已经有所定论(其雏形更接近于现在的60D)。
当D7000的参数基本确定后,佳能的产品研发部门迫切需要一款中端单反来狙击D7000。
问题就在于是比D7000高半级,还是低半级?
本来这个课题会相对简单很多,可是尼康这家伙不按常理出牌,来了个一半金属,一半塑料的跨界机型。
即没有影响到全塑料的D90,又没有影响到全金属的D300S,可以说是凭空打出来一个细分市场。
如果佳能出个全金属的相对专业的60D,比D7000高半级的话,自己家的7D就会受到严重的影响。
要是出个一样的半金属机器,那就给人炒冷饭的感觉,而且也不符合两家日企之间的默契,以后D7000和60D将进入白热化的价格战,
对两家的利润都会有所影响,所以,这点肯定会被PASS。
那只有低半级的路可以走了,停产销量平平的50D之后,这款产品也不会打乱佳能的产品布局,更比D7000有价格优势。
何况佳能的品牌力比尼康是高那么一点的,比尼康还便宜的中端单反,你说好卖不好卖?
但问题是正在开发的60D雏形(50D的真正升级版)是不符合现在的竞争态势,这个原本的60D只能延期,作为70D之类的产品出现。
所以,研发部门的眼光肯定会转向原本的600D之类的机型,重新包装定义后上市,这就是现在60D的一个历史意义。
60D更多的是作为竞争性产品而出现的,而且面向的受众不是D7000的跨届群体,而是纯家庭用户。
60D采用塑料机身、翻转屏之类的设定,就证明它只能满足一般使用,在相对严酷的条件下,塑料机身和翻转屏容易成为牺牲品。
(翻转屏的排线更加脆弱,在碰撞或者跌落时有可能会产生故障,而专业的摄影师为了追求机身的耐用与坚固,需要设计的越简单越好,而
且他们平时也用不到翻转屏,遇到需要低姿态拍摄的时候,他们会不顾形象的趴在地上拍,这就是他们的敬业精神,主要能出好片,形象倒
是其次了)
可能佳能用户会认为我是五毛党,说实话,我这里没有贬低佳能的意思,反而非常赞赏他们的市场策略。
佳能这样制造60D可以说是非常成功和完美的。
而且D7000这样兼顾专业和业余用户的跨界机其实是很冒险的,想笼络两边的人心,有可能两边都不讨好。
专业的人觉得太业余,业余的人觉得太贵太复杂,就叫猪八戒照镜子,里外不是人。。。
还好,尼康市场部门对消费者的心理揣摩的还是比较到位的,D7000卖的还算不错。
毕竟单反的普及化和消费水平的提高,让这些跨界机也有了不俗的表现。
PS:周末可能没时间更新太多,今天多更一点,谢谢支持。
【9】立体看机型2
用数字代码来给产品命名的企业,我都觉得有点强势品牌的意味,因为他们已经足够强大到让你去因为品牌力而去购买产品的地步。
当然这也跟一个企业的文化有关,一般来说一些品牌风格比较亲民的企业都会给产品起个名字,以更好的让消费者去理解这款产品的价值。
一个好的产品名是可以给品牌加分的,也更容易传播和记忆。
不过,这也不是绝对,一些产品生命周期特别短、而数量有比较大的季节性产品,都是用代码数字来命名的,比如服装。
服装的每款产品只有代码货号,这也有利于ERP的管理应用。
大家再看看汽车行业,就更好理解,比如高端品牌宝马、奥迪、奔驰都非常强势,用的全是数字代码,如320、A6等。
而国内车企的命名就比较随意和混乱,比如奇瑞一会用代码A3,一会又起瑞虎之类的产品名,让消费者混乱无比。
与之相对应的亲民品牌,如福特、大众品牌都会给汽车起个好听而又代表产品调性的名字,如福克斯、速腾等。
我们再回到数码领域,这个领域更多的是无尽的代码数字,很容易让人产生混淆,如的低端安卓机5830容易跟产生联系。
老牌厂商MOTO就比较聪明,它的主力产品都会有一个霸气的中英文名,如DEFY(戴妃)、里程碑、刀锋等等。
每一个产品名都给了消费者无尽的遐想。如果当年索尼或者宾得采取这种方式给产品命名的话,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起到品牌区隔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
【9】立体看机型3&& 创意的尾巴 写于 和在产品线的规划上都很清晰,但在产品命名上显然已经形成了这样的体系,我们也不会有希望看到他们在名字上的人性化塑造。有人问我怎么看待D600的出现,是不是代表全幅时代的到来,现在说全幅时代的到来还为时尚早。一个市场的成熟(全幅市场)除了科技进步、成本降低的必然趋势外,也要看消费市场的成熟与厂商之间的默契。D600高调上市,价格并不便宜,这也符合企业的一贯作风——在新品上市的时候要攫取更多的利润。当初低于1W的传言也被无情的终结了,许多持币准备购买入门全幅的朋友多少有些失望。D600的售价并不算离谱,以尼康的降价幅度和习惯,两年后肯定会跌入万元以内,究竟跌多少,还要看佳能和索尼的入门全幅上市的力量。当然宾得也是一股小势力,也不能完全忽略。现在的D600接替了当年D300S的专业级入门宝座,D300S则下降到D7000的区间,D7000进一步下调到D90的区间,尼康的价格带还是相对完整和有销售力的。至于D7000的后续机型有没有,什么时候上市,就要看D600等入门画幅的表现了,如果两年内各大品牌的入门全画幅都下降到1W以内的区间,D7000也就没有升级的必要了,即使升级了,也不会是当年的D7000的升级幅度。单反的中端市场会被入门全幅占领,低端入门市场的机型则会继续推陈出新,保持着6000以下的价位,继续和微单瓜分业余休闲市场的高端人群。现在的D7000已经跌到了相对平稳的阶段,这个价格不出意外会坚持一段时间,而且现在和60D差价已经缩小到600元左右,60D的价格优势已经不明显,两者相比较的话,我会更推荐D7000。从厂家的角度来看,全画幅时代来的越晚越好,来得越早,他们的利润会越低,而且截幅的生存空间就被压缩到很小了,更让他们放不下的是,截幅机市场曾拥有最广阔的消费人群,各大厂家不遗余力开发的截幅镜头群咋办?肯定要让截幅镜头发挥完最后一滴余热才行。但有个趋势大家要明白,以后的截幅镜头更新会很慢,甚至没有更新。全画幅的镜头群会更新加速,而且都会兼容截幅机。
单反里面也没有什么美国品牌,美国人也不照样用,,也没见人悲哀。日本企业把持了测光,自动对焦,防抖等很多关键技术,连蔡司也退出了这个市场,明智的选择当然是错开竞争,而在自己优势的方面来赚单反这个市场的钱,例如Adobe的PS,柯达的胶片和CCD,B+W的滤镜,美国的国家地理,Lowepro的包,法国捷信的三脚架。这个市场比单反的市场大得多得多。胶片时代的柯达还认为,尼康佳能都是为它打工的呢。
单反现在面临很多挑战,比如微单,光场相机,超薄纳米镜头,这些使得很多单反的技术积累完全无用。在单反上发动挑战是不太经济的行为,不如从其它方面着手,这些企业在单反上面的优势反而会成为包袱。现在的佳能尼康对微单就不是很热心。
【外传】抵制日货不能因噎废食1
最近因为小日本自导自演收购钓鱼岛的丑剧,导致两国外交关系紧张,一时间国内的爱国青年也开始以自己的行动声援抗日。
爱国之心是可取的,但是凡事都有一个度,过了这个度就是过犹不及了。
在网上看到很多中国公民的日本车被砸,所使用的日本被摔,心中无比心痛,如果中国的未来青年都是以这种心态来思考问题,我对祖国的未来表示
有句话叫头疼医头,脚疼医脚,这是明显非常浅薄和无力的,现在这些热血青年的所作所为就是这句话的真实写照。
可惜啊,要不是中国的传统文化已经被人遗忘殆尽,至于到现在这部田地么?
中华民族的祖先在任何一个领域都有着相当深厚的哲学思想作为指导,比如中医,在几千年前我们的中医们就知道通过望闻问切,由表及里,探寻病根,
透过现象看到本质,所以才有中医治本,西医治表的说法。
中国人买日货的本质绝对不是这些中国人有病,是卖国贼,故意去买日货的。我相信大多数中国是纯朴的,有基本的道德标准的。
他们买日货的根本原因是日本人在电子领域(尤其是半导体研究和制造)拥有领先全球的技术产权,而中国乃至欧美很多国家对此都是必须要向日本人买
东西交学费的。为啥要买?一是你没的选,二是你要因此为耻,就算是一坨大便也要像勾践一样吃下去,卧薪尝胆,在其它领域超过他!这才是购买日货
的真正目的。你砸了有什么用?你砸了这些日货,日本人的技术会因此而倒退?不会的,他们会看热闹,像看猴子一样看我们表演,他们不害怕这样的民
族,害怕的是真正团结而又冷静的中华民族!
说到相机,尤其是单反,不要说中国人,美国人和德国人都对此束手无策,和日本一向敌对的韩国人也束手无策!因为日企在单反这个领域积淀了太久,太强大了,我们无法撼动。
不过我们不要气馁,在单反领域我们无法超过它,我们更要因此而自强,在其他领域超过它,而不是一砸了事。比如我们可以在起步还比较迟的微单领域进行曲线救国,呼吁爱国者这些企业行动起来。
很有肯能,有朝一日,日企在单反领域数十年的积累将毫无用处,就像当年的胶片老大柯达突然之间倒地一样。柯达在胶片领域的积累和垄断对他来说已经不是优点,而是负累。
我在网上看到一张照片,我国的海监船巡航钓鱼岛的时候,用的单反也是日本的,这是一种巨大的耻辱和鞭策,但我们不能因此而把单反丢到海里,那拍摄和监测的工具没有了,你损失的是大局。
笔者也是抵制日货的,在有选择的余地下,我是绝对不选择日货的。目前家里唯一的日货,几乎就是单反了。注意,我用了几乎这个词,因为我们的很多家电用的是日本的配件或者技术,比如我买的是海尔的,但压缩机却是三洋的。。。不要悲哀,你也一样。
__________________
【外传】抵制日货不能因噎废食2
单反是全球的消费者基本都没有选择的余地,而汽车不一样。
这里我不是支持大家去砸日本车,我对个人私有财产的神圣是表示认可的,而是对那些被砸车的人哀其不幸,怒其不争。
我在前文也拿日本车举过例子,日本车在华的车子基本都简配到无以复加了,尤其在安全配置上的简配或者阉割,这是对中国公民安全的漠视。
在这一方面是我们自身的盲目相信日本车的豪华、省油,另一方面是国内Z~F的监管不力,凭什么同一辆车要有两个标准?在欧美地区销售的就要有这些安
全配置,到中国就不需要?就欧美的人命值钱?中国人就是猪生的?对于日本车企的行径,我只能用垃圾来形容。
外国人看不起中国人,我们不怕,但如果我们自己都放弃了自己,我就从心底觉得悲哀。
那些已经买了日本车的就算了,将来要买车的人,请你买德系、美系、法系、国产吧。
这并不是说美国、德国、法国就是好东西,如果你非要买合资车,两相取其轻吧。
抵制日车,更应该从Z-F至上而下的施行,Z-F和军-队大量的采购日车,不是给大家树立一个坏榜样么?
官老爷都买的车子,不代表豪华、安全、神圣么?
我很欣慰,现在还有华为之类的企业正在积累自己的智慧与知识产权,而非简单的来料加工、制造输出。因为积累的时间还太短,华为们还太年轻,我们
要呵护它,关注它,鼓励它的成长。在这里我对任正非先生,表示崇高的敬意,他是一位真正有战略眼光和民族精神的企业家,比那些通过炒房把财富的
积累建立在中国百姓的疼痛上面的王石之流报以唏嘘。
我其实非常敬佩这些做研发的企业,可能老百姓不知道,也不会关心,因为研发的资金投入相当大,回报周期非常长,而且有可能这项技术在几十年内都
没有效益,所以很多企业不愿去投入,不愿去积累,导致中国的企业在国际上的竞争力是0,在国内也只会打打价格战,糊弄糊弄消费者,这样的大环境下
,何来谈国货当自强?中国当自强?
【10】CCD史上之绝唱:地三鲜
上面也提到过,如果有人问我现在最具性价比的单反是哪部,那我肯定推荐D3000,没有之一。
一般来说能被消费者起外号的机器,要么就非常受欢迎,要么就非常糟糕。
既然消费者能给D3000起了这么一个有喜感的外号,可见D3000的受欢迎程度。
地三鲜这个名字完全贴合D3000的定位,平易近人,美味可口。
说明高手在民间绝对是个真理,在这里给第一个称呼D3000为地三鲜的玩家致敬。
也有这样的机器,比如佳能的5D2,就是一部很经典的机器,也被消费者起了一个很可爱的名字——无敌兔。
(我情不自禁的想到了三星的盖世兔I9100,哈哈,有同感的给我加分)
而且,这部是单反史上最后一部还在售的CCD的机器(主流大众品牌),有CCD情结的人,必入。
至于为啥CCD会成为绝唱,我前文也提到了,是因为耗电率、高感、良品率、成本等一系列原因,不清楚的可以往回看。
(由于鄙人不是科研人员,对CCD的描述参杂着自己的理解,希望业内人士出来给大家普及下)。
我曾经问过某CCD控一个问题,CCD有什么好?
相信喜欢CCD的玩家几乎会异口同声的说:色彩油润!无比油润。说完后,还要咂咂嘴回味几分。
其实色彩这东西是个个性化很强的指标,你觉得清淡色彩,别人就可能觉得很润。你的觉得油的,别人可能还觉得干。
因为油润这个词,没有一个可以量化的数据,我这里也不好去界定,毕竟每个人的色彩口味都不一样。
所以一些科学的测评机构在描述一台单反或者镜头时候很少会用到油润这个很宽泛的词。
一般他们会以锐度、畸变、色散、宽容度、噪点等大家公认的参数来评测。
__________________
【10】CCD史上之绝唱:地三鲜2
有经验的摄影师肯定会知道,用RAW格式拍摄的照片永远与他们所谓的油润无关,所谓的色彩感觉是各个厂家根据自己的机内算法PS出来的。
当然,感光原件的介质的差异会带来一定算法上的差异,但大体不会有太大变化。
因为RAW文件记录的只是光影的关系——明暗的数据而已,它本身是不具备任何色彩意义的。
色彩宽容度越高的机器,出来的画面越觉得灰,是因为他们色彩间的过渡非常自然和细微,没有那种强烈的变化(近似于饱和度的说法),所以很多人会
觉得画面不好看,这就是为啥我们都会在后期提高锐度、饱和度的原因,其实提高这两项指标其实是在合并近似的颜色,反而丢掉了很多色彩信息,但这
样却更符合人眼欣赏的需要。
现在的机器普遍都能记录14BIT的RAW文件,记录了更加庞大的色彩(其实是明暗,这里为了便于理解,就说色彩吧,机内转换的事,越说越复杂)信息量
,也给你后期带来了更大的空间。
真正影响你入手D3000的原因绝对不是什么分辨率低(上文有过解释,不清楚的可以向上看),而是D3000的高感。
你不可能随时随地背着脚架出门,没有高感你会错过很多场景,同时高感也使得你能使用更加便宜的大光圈镜头(比如1.82.8)。
当然D3000对于那些扛着三脚架练习风光摄影的玩家来说,还是相当超值的,如果高感不行,非要进行弱光拍摄的话,
配一只外闪吧,有灯的话这就不是问题了,不过遗憾的是D3000不能无线引闪,用光限制多了点。
这里插播一下,用D7000的高感+1.8光圈+灯,你几乎可以应对一切弱光拍摄了。高ISO无压力,意味着你对快门的限制更少,创作的空间更大。(PS:
D7000有无线引闪,哎,准专业就是准专业,一点也不含糊)
其次,D3000还有一个不足,就是无法LCD实时取景,这点如果近视眼要调屈光度之类的就比较麻烦,还有上架测跑焦用LCD的对焦的话会更加的精准快速。
至于拍摄,我认为没啥重要的,但是有的话会更好,毕竟万一有用到的时候,你会觉得很悲催。
其他的机身做工、电池续航能力、操控之类,你就不要吹毛求疵了,这个价格摆在那呢。
2700多的套机。。。亲,是套机哦,这个价格,这个性能,你还有啥好要求的。
D3000能让你以最低的成本享受到单反的乐趣,这就是这台机器的价值所在。
光看照片,谁能看出来哪些是CCD哪些是CMOS机器拍的?
支持键盘翻页 ( 左右 )&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用户名/注册邮箱/注册手机号
其他第三方号登录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纯电商时代已经过去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