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村社会风气如此风气有多少

&婚丧嫁娶、民俗节庆铺张浪费、大操大办&
斗富败坏农村风气
&&&&来源:&&&&
&&&&&&字号
  清明期间,福建长乐市一送葬队伍在行进中,长达2公里多。据村民介绍,这场丧事花费至少上百万元。
  新华社记者 姜克红摄
  办一场丧事少则二三十万元,多则上百万元;送葬队伍短的几百米,长的几公里,花车队、乐队、腰鼓队、高跷队,应有尽有……
  清明期间,一些沿海发达地区丧事大操大办现象屡禁不止,一些富裕家庭丧事操办规模越来越大,档次越来越高。一些农村贫困家庭,撑着面子借钱也要把丧事办得“风光”。
  与讲排场的葬礼相应,富裕农村修建豪华墓地之风也是屡禁不止。虽然政府明令禁止,但部分沿海地区大建豪华墓地的现象不断蔓延。这些毁坏山林兴建的墓地,雕栏玉砌,十分奢华。记者在福建省长乐市南阳山脚下看到一处新建成、还盖着保护网的豪华墓地。据当地村民介绍,这座墓占地约3亩,修建时间长达两年之久,耗资400多万元。
  “斗富之风”不仅造成浪费,更败坏了社会风气,“倡俭治奢”已是当前富裕农村文明建设的当务之急。
  “一桌酒席上万元,吃都没吃就整桌倒掉”
  由于民营经济发达、农民生活富裕,一些地方农村婚丧嫁娶铺张浪费,民俗节庆大操大办,生辰寿宴名目繁多,崇尚奢靡的现象比比皆是。
  福建泉州一家高级会所的主厨黄楚伟曾是一名专办村宴的大厨,他给记者报了一张普通的村宴菜单:燕窝、鱼翅、鲍鱼、龙虾、肉蟹、东星斑,外加佛跳墙、虫草炖老鸭。“这是‘基本配置’,一桌宴席不算酒水大约要四五千元,上万元的也有,流水席办个一两百桌、连摆三天也是寻常。”
  泉州晋江市磁灶镇大埔村村委会主任吴金程说,按照闽南风俗,宴席一般晚上八九点才开席,所以大家都是在家吃过饭才赴宴。“一桌酒席上万元也就算了,最可气的是这些东西通常吃都没吃就整桌倒掉了!”
  晋江英林镇东埔村村委会主任吴文楚说,他们当地家庭平均年收入也就10万元,但按习俗,闽南人从出生到16岁就至少要办5次大宴席。红事、白事更要办得“浩浩荡荡”,一场花费20万元是“起步”,50万元也“正常”。
  不富裕的也“跟风”:“宁穷一年,不穷一天”
  记者走访发现,在斗富风气下,一些不富裕的民众也开始“跟风”攀比,未富先奢;后富的地区则极力效仿先富的地区,炫富花样翻新。
  一比“排场”。吴文楚说,奢侈之风盛行时,大家都相互攀比:摆“阵头”,你请10个,我就请20个,锣鼓旗乐绵延几公里长,连公路主干道都被占了;包剧团,你唱三天戏,我就唱五天;搭拱门,你搭20个,我就搭50个,最多的一家搭了200个拱门。
  二比“宾客”。一些农村办宴席讲究客人越多越荣耀,不仅广邀亲朋好友,还邀请乡镇干部。酒席一开,谁家里的领导多,谁家门口的车子多,谁就有面子,一些地方邀请宾客甚至到了“抢人吃饭”的地步。
  三比“阔气”。福建的长乐、莆田等地近两年兴起了婚宴摆阔的“升级版”――“压桌菜”。一个长乐人家的婚礼,端上桌的最后一道菜竟是一沓百元大钞,作为给赴宴宾客的“压桌菜”,少则每人几百元,多则上千元,以示主人家豪爽阔气。
  “受攀比之苦的是经济条件一般的村民。”吴金程说,收入普通的农民仍占大多数,但受这种风气影响,很多人“宁穷一年,不穷一天”,宁愿东挪西凑去借钱也要摆排场。在浙江桐庐,一些群众反映“时节”难过,“上半年辛辛苦苦外出打工挣钱,下半年无可奈何回家过节花钱,结果一年到头,两手空空”。
  “斗富风不刹住,把根丢了、魂丢了,这是最危险的”
  针对愈演愈烈的农村斗富之风,福建晋江、浙江桐庐等地的相关政府部门开始花大力气着手“治奢”。晋江全市180个村和社区都制定了“村规民约”,对婚丧喜庆等一律新办简办。
  去年,福建晋江市磁灶镇25个村共从婚丧节庆中节约了9000多万元,其中4000多万元捐给了当地学校和村一级养老机构。磁灶镇东山村党支部书记张独谋告诉记者,去年“治奢”,仅东山村就节省了500多万元。“不算账不知道,一个村光吃喝就能吃掉几百万元,一个镇能吃掉近一亿元,生活再富裕也扛不住这样糟蹋。”
  一些基层干部群众认为,民间戒奢仅靠制度约束还不够,更需要在全社会传递“以俭为荣、以奢为耻”的价值理念。晋江市委文明办主任谢春雷说:“我们当初之所以能发展起来,很大程度上得益于艰苦创业的精神传统。如果斗富风不刹住,把根丢了、魂丢了,这才是最危险的。”
  (据新华社北京4月8日电)
  《 人民日报 》( 日 11 版)
(责编:曹昆、李镭)
善意回帖,理性发言!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恭喜你,发表成功!
请牢记你的用户名:,密码:,立即进入修改密码。
s后自动返回
5s后自动返回
恭喜你,发表成功!
5s后自动返回
最新评论热门评论
社会万象|精彩博客
24小时排行&|&
人 民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by .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人 民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by .cn. all rights reserved孔夫子旧书网该图书“风气涌潮-中国新农村建设改革实验探究”已经找不到了, 为您推荐一些相同图书。装订:其它开本:版次:112.25十品Copyright(C)
孔夫子旧书网
京ICP证041501号
海淀分局备案编号建设美丽乡村
改变不良风气
现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步伐紧锣密鼓。报纸广播电视几乎天天都有建设新农村的消息。然而,在农村中的很多地方,很多人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信息了解很少,甚至莫不关心不屑一顾。有些农民说,建设新农村跟我有什么关系啊,你们再怎么搞建设,我不还是原来的老样子吗?不仅如此,有些地方的不良社会风气不但没有一点改变,还有蔓延的趋势。这显然不符合建设新农村的要求。这些不良风气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吃喝送礼成风。如今农村有一怪现象,无论大事小事都要吃上一顿。普通农民是如此,乡村干部更是这样。有些人不仅婚丧喜庆要大操大办,就连买一台电冰箱、空调、电脑都要庆贺,办上两桌饭,邀请亲戚朋友吃喝一顿。当然,吃饭喝酒也不是白吃白喝,去庆贺的人既然要送一份礼。有些农民请人办事要送礼,事情办成后还要感谢人家再吃喝。有些乡村干部无论是办公事还是办私事,走到哪里都要大吃大喝一顿。当然,他们自己不必掏钱,大多是羊毛出在羊身上公款报销。这种种吃喝,不仅让主办者消耗了精力和财力,也给亲朋好友增添了麻烦。更有人酒后失控丑态百出,甚至白白丢掉性命。有个村的书记就因为酒后驾驶摩托车,撞到了路边的大树上,导致油箱爆炸,活活将自己烧死,成了人们的话柄。
二是迷信成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主要内容是“乡风文明”,然而事实上,现在的农村迷信成风,绝大多数人家老人死了火化后还要用棺材土葬,请和尚为死者超度念经;有的人家得了病不到医院去治疗,却要请来神汉巫婆拿妖捉怪驱除邪气;有的人家砌房子要请来阴阳先生看风水,结婚要选黄道吉日;有些乡村干部每年都要请算命先生给自己相相面算算命,看看自己什么时候能提拔,什么时候能发财等等。
三是赌博成风。现在的农村赌博之风越刮越猛,很多地方小赌天天有,大赌三六九。赌博的时间不分白天和黑夜,参赌的对象不分男女老少,赌的形式花样百出,玩麻将、打扑克、推牌九等样样有。赌博的金额越来越大,少则几十几百,多则成千上万。最严重的是,有的乡村干部及共产党员也参加赌博,甚至通过赌博拉帮结派行贿受贿,败坏了党员干部在人民群众心目中的形象,给广大群众树立了不好的榜样,扰乱了社会秩序。赌博成风影响力农业生产的发展,阻碍了人们致富奔小康的进程。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农民是主体,建设新农村的宏伟目标能不能实现,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农民的素质。农民们的思想、观念、言行如果跟不上时代发展的步伐,那又何谈建设新农村。针对当前农村中种种不良社会风气,政府应加大宣传力度,比如办农民夜校,让领导干部给群众讲讲课,深入浅出地回答农民们在建设新农村过程中遇到的最关心、最需要解决的问题;建立文艺宣传队,通过为群众演出喜闻乐见的节目宣传建设新农村的种种好处;领导干部要主动下乡,真正和群众在一起生产生活,了解群众的疾苦,做群众的贴心朋友等等。乡村干部更要带头讲文明树新风,有高尚的道德情操,有良好的生活作风,为普通群众树立起榜样。
总之,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过程中,农村干部首先要起积极的带头作用,要清正廉洁一心为民,要遵纪守法相信科学。同时要大力做好宣传工作,利用适应农村、有利农民的各种好的宣传形式对广大村民宣传教育,指引农民学习、理解、掌握党的方针政策,指引农民认清形势把握机遇,依靠政府的帮助和自身的努力,把有限的精力和资金从不良的社会风气和各种陋习中解脱出来,学习文化知识科学技术,大力发展农业生产,积极参与农村中的各项建设,改变落后的生产生活状况,过上科学文明的好生活。
作者地址:江苏省射阳县阜余镇六份居委会六组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
声 明:本站原创文章,版权为作者和中国乡村发现网共同所有,只要注明出处为“中国乡村发现网”,便可自由转载。
本站属于非盈利学术网站 站内文章及言论不代表本站立场 如有版权问题敬请告知 我们会立即处理&&投稿邮箱:
地址:湖南省长沙市开福区浏河村7号&&邮编:410003&&电话:1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6
All Rights Reserved浅析农村不良社会风气的表现及危害
我的图书馆
浅析农村不良社会风气的表现及危害
乡风文明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灵魂,是建设农村和谐社会的重要动力。乡风文明建设本质就是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包括文化、风俗、法制、社会治安等诸多内容。乡风文明建设的目的,就是要不断提高农民群众的思想、文化和道德水平,建设农村精神家园,丰富农村文化生活,形成崇尚文明、崇尚科学、健康向上的社会风气。 中国论文网 /2/view-524856.htm  社会风气如何,不仅关系到人与人关系的和谐、关系到每个人精神生活能否得到幸福、关系到每个人切身利益能否得到维护,而且还关系到社会道德、社会秩序的良性循环发展,关系到一个民族、国家经济社会的稳定健康发展。随着我国经济水平和城市化水平的迅速提高,人口流动性的增加,农村社会正越来越多地受到来自城乡社会不同方面的影响,农村社会文化风气呈现多元化。尽管农村经济、农民收入、农村物质财富得到快速发展和大幅增加,但农村物质财富的大幅增加并没有带来农村精神财富的大幅提高,反而是一些不良社会风气有所抬头或蔓延,这必须引起我们的警惕。   一、赌博之风   农民生活环境的改善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决定了其有更多的时间用于休闲。由于当前主流文化市场的缺失,加之部分农民对发展生产的积极性不高,因此,在农闲时节,就将时间用于打牌赌博,且跟风现象较为严重,再加上外出打工回家者的参与,赌博之风相当严重。有的农村,赌博已不分人群,老少皆参与;不管白天黑夜、村内村外,只要是婚丧嫁娶、逢年过节、劳动间隙,人们三五成群席地而坐即可开战;赌博形式多样且不断升级,由过去单一的打麻将、掀勾九,发展到如今的执骰子、架锅、抽马挂、摇碗子、推拖拉机、十点半等等。过去人们见面是问吃了没有,现在见面是问你赢了还是输了,赌声一片。因赌博致贫、引起家庭矛盾和犯罪的现象时有发生,因赌博好吃懒做、投机取巧、不劳而获等不良习气死灰复燃,扰乱了社会秩序,阻碍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顺利进行。   二、迷信之风   一是丧事大吃大喝、大操大办。请乐队鼓手演奏,焚烧冥钱和纸扎制的别墅、小轿车、空调器、电视机、电冰箱、音响、牛、马等纸制品,更有甚者竟为死者焚烧纸人,什么金童、玉女等等。二是有病不去医院看,相信巫婆神汉。有些得了病的农民,特别是一些得了重病或久治不愈的人,往往会找一些所谓的“神医”治疗,或者是跑庙烧香、求神告佛,这部分人不仅真诚信奉“神医”,而且还到处散布传播“神医”之“神”。三是算命先生、风水先生明目张胆地挂牌经营。无论婚丧嫁娶、修房盖屋、出远门、选墓地、升学考试、外出打工,还是为刚出生的孩子起名都要找算命先生或风水先生测一测、算一算。四是建庙祭祖、抽签算命。烧香拜佛求儿女、上香捐钱求发财,建祖庙、竖牌坊,在特定的日子烧香拜祖。五是借宗教之名进行迷信活动。各种非宗教组织活动不仅组织严密、活动频繁,而且有逐步扩大之趋势。六是借文化旅游之名进行迷信活动。封建迷信在农村抬头给农村、农民带来了严重危害,不仅严重影响了农村经济发展、农民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人的全面发展,还严重地破坏了农村社会稳定和谐发展。   三、奢侈浪费之风   部分先富起来的农民,忘了勤俭持家、艰苦创业的光荣传统,大手大脚、铺张浪费;未富起来的农民也不愿低人一头而加入到相互攀比当中来,凡婚丧喜庆,逢事必办,办则兴师动众、大操大办。人情风越刮越大、愈演愈烈,过生日、孩子满月、考察、修房上梁、参军、乔迁等等都要请客收礼。每操办一件“喜”事,少者花费几百元,多者几千元,甚至上万元,最终大多是倾尽所有,甚至东挪西借,负债累累。   四、钱权至上之风   在物欲的驱使下,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无政府主义等消极思想在农村蔓延。农民的价值取向严重错位,“钱、权”成为时髦,好多人认为有钱能使鬼推磨、能使黑变白,有钱没有摆不平的事;一人当权,全家享受、亲戚沾光、万事皆易的观念在农村相当流行。   五、仇“官”仇“富”仇“社会”之风   一些地方“官”及乡村干部贪污受贿、滥用职权、为非作歹、鱼肉百姓引起民愤,一些“富商”依靠权贵、投机取巧、为富不仁、欺压百姓,也引起老百姓的严重不满,再加上部分人由于在日常生活中受到“不公正”对待、生活受挫折,问题得不到及时解决而埋怨社会,就是在这种社会浮躁的“环境”中,一些农民思想意识、价值取向、道德观念发生错位,加上部分新生代的艰苦奋斗精神、勤劳致富思想、守法经营观念大大弱化,使得人们的偏激心态在现实贫富差距面前进一步被放大,将个人的“仇官”和“仇富”转化为对所有富人和官员不分青红皂白的“仇恨”,将其一概视为对立面,最终导致仇“社会”。嫉妒排斥富人、打骂乡镇干部和村干部,围攻乡镇府,破坏公共设施的现象时有发生。“仇官心态”、“仇富心态”和“仇社会心态”造成了人际关系的紧张,使人与人之间产生对立,加剧了社会矛盾,严重削弱了社会的凝聚力,是建设农村和谐社会的最大障碍。   六、鄙视农业生产之风   多年来,城乡差别造成了相当一部分农村年青人鄙视农业生产的心理。稍有点能耐的农村青年,都在想方设法跳出“农门”。认为从事农业生产是件丢人的事,这种观念在“新生代农民”身上表现得尤为突出。一方面新生代农民不愿意从事农业生产:一是农业生产效益低下;二是既不愿从事传统农业,又对农业新科技掌握不了;三是眼高手低,低的做不了,高的做不来;四是不经努力就幻想过“城里人”的生活和电视剧中的生活。另一方面新生代农民从心底鄙视农业生产,认为从事农业劳动“没出息”、“没前途”,“有本事应该到外面去闹荡,在家种地没出息”,于是大量农村的青年纷纷拥进城市,在享受到城市的文明后,对农村更不感兴趣,放弃农业生产的人越来越多,农业生产后继乏人的现象相当严重。   七、读书无用之风   “再念也考不上,考得上也供不起,即使供得起也找不到工作”。大学毕业即失业,毕业后什么都不会干,到头来还比不上一个从小学毕业进城打工者。现在是义务教育了,孩子上到初中毕业就行了,只要能认几个字、能出门认路就行了,继续往上念也没什么意义。这是农村许多家长对孩子“读书”的态度。一些家长认为,读书是有钱人和有权人孩子的事,农村人还是老老实实地当农村人吧,“读书无用”已成为许多农村家庭的共识。“读书无用”已成为农村文化建设的拦路虎,培养新型农民的绊脚石,它严重地影响着农村经济社会向前发展。   八、人情世故冷淡之风   目前,“远亲不如近邻”的良好乡风在农村一些地方正逐渐消退。一方面随着大量农村青年外出务工,造成了农民之间交流时间的大大缩短,人情逐渐淡化。另一方面受拜金主义、个人主义的影响,人与人之间多了金钱关系、少了亲情关系,多了个人利益、少了群体意识。另外,绝大多数乡村都以分散经营替代集体经营,集体经济的弱化使村民之间交流的动因、渠道和平台大大减少,村民参与集体意识的弱化,相互沟通与交流的缺乏,也是导致人情世故冷淡的一个原因。   九、哥们义气之风   农村青少年团伙犯罪持续在增加,主要根源是“哥们义气”之风的盛行。不少农村青年把“哥们义气”当作“友谊”,你今天给我一包烟,明天我请你下馆子;你早晨帮我教训了一个冤家对头,晚上我就替你给“仇人”放血,如此等等。他们以维护小团体利益为出发点,为朋友可以两肋插刀,为朋友报恩或复仇,不惜牺牲和损害社会或他人的利益。“江湖哥们义气”危害极大,不仅害人、害已,而且它是维系团伙犯罪的纽带,也是团伙头子用以控制和笼络犯罪青少年的手段。结成团伙,“霸占”一方,危害社会。   十、不孝之风   当前,农村中传统伦理道德的精髓――尊老养老的观念正逐步被拜金主义、金钱至上的思想所替代,在有“养儿防老”千年传统的中国农村,孝敬老人的淳朴民风正在消逝。由于婆媳关系紧张、子女嫌弃老人、子女为赡养费互相推诿、兄弟反目、妯娌失和等问题的出现,使越来越多的老人们与子女“分家”过日子,当老人们丧失了劳动能力后,日子过得相当艰难,尤其生病后,子女们很少看望和陪伴。社会养老道德失范,使本已不容乐观的农村养老环境蒙上了一层阴影。   解决上述问题,除了领导重视、列入各级重要议事日程、提出应对措施外,笔者认为首先还要重视并警惕上述问题的发生蔓延,这就要求我们要继承并发扬传统文化美德,提倡艰苦创业、勤劳致富、崇尚科学、尊老爱幼、邻里和睦、遵纪守法、遵守社会公德等良好乡风民俗,以社会公德来制约个人行为,以文明乡风来促进村民和谐,充分调动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和民主参与意识,在农村形成积极向上的良好风气,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新鲜血液,从而推动农村全面小康社会建设,这才是治本之策。   (作者单位:中共陇南市委党校)
TA的最新馆藏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农村换届风气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