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sd固态硬盘盘怎么选择 大容量SSD采购指南

2016上半年主流固态选购参考_固态硬盘吧_百度贴吧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成为超级会员,使用一键签到本月漏签0次!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连续签到:天&&累计签到:天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关注:261,561贴子:
2016上半年主流固态选购参考收藏
现在越来越多的装机朋友都开始选择SSD+HDD,即固态+机械的组合硬盘模式,这已经成为主流价位装机的标准。随着SSD技术的进步和价格进一步的下跌,SSD必然会超越HDD成为占据主导地位的一方,大家也可以享受科技带来的极致速度。本文会划分五个等级简单分析下现在主流的一些固态,囊括所有主流接口,之后给出购买建议,并且每部分说完会统计成一个表格,最终汇总,方便大家查找对应的接口和性能大纲:入门级主流级旗舰级坑爹级发烧级
游戏特效培训,毕业年薪20w,来CGWANG吧!
入门级_1闪迪新加强版/闪迪Z410(入门级,可以参考)主控:SMI2256S闪存:闪迪15nm正片 TLC外缓:无接口:SATA质保:三年 闪迪Z400S(入门级,值得购买)主控:SMI2246XT闪存:闪迪15nm正片 MLC外缓:无接口:SATA、mSATA、M.2 2242、M.2 2280质保:三年 闪迪X400/闪迪新至尊高速II代(入门级,可以购买)主控:Marvell 88SS1074闪存:闪迪15nm正片 TLC(?)外缓:有接口:SATA、M.2 2280质保:X400五年、至尊高速II代三年之前的入门级主力闪迪加强已经是历史了,唯一亮点MLC闪存已经被换成TLC,现在依然叫做加强版,并没有更改型号。Z410等同于新加强版,只是出货渠道不一样,加强版零售,Z410商用。性能方面甚至比不上原加强版,持续读写波动很大,因为没有外置缓存,所以4K读写依旧很低,并且大容量的不会有改善,按照性能来说,不值得购买,买牌子售后以及不太在意数据跑分的,可以试试Z400S基本等同于原加强版,所以依旧是偏爱MLC入门级用户的选择,虽然性能基本落后于现在主流的TLC,主要竞争力就是低廉的价格和稳定的品质,另外接口也比较丰富,适合各种入门的设备升级X400使用了同M7V一样的1074主控,同样也具备LDPC纠错能力,不过某大神提出个疑惑点,就是M7V的标称写入量要比X400多很多,闪迪的15nm不会比东芝的15nm差这么多,所以,那就是闪存的类型有问题了,怀疑是由QLC屏蔽而来的TLC,毕竟QLC不是空穴来风,具体QLC是啥,自己查下就知道,不过闪迪没说咋们也不知道了。X400就是新版至尊高速II代的OEM渠道版本,两者是一个东西,区别于旧版的19nm闪存和9190主控,但是新高速二代的定价非常美好,买之前记得充值下 小结:目前在售主流闪迪入门级产品性能排序X400=新高速II代>Z400S>Z410=新加强版240G版本价格排序550左右>500左右>450左右所以价格就代表了性能,只不过型号繁多,容易迷惑人目前闪迪入门最有性价比的就是Z400S,Z410和新加强性能偏低,X400和新高速II代价格偏高,Z400S性能中庸,价格适中,接口丰富,搭配闪迪的品牌和售后,确实是入门级固态中的有力竞争产品,Z410和新加强版性能都不高,我给的定位就是给老机器升级下还行,配新机器就算了,有大把其他选择,感觉闪迪入门级别全军覆没了,大牌也尴尬了
入门级_2饥饿鲨TR150(入门级,值得购买)主控:PHISON PS3110-S10定制版闪存:东芝15nm正片 TLC外缓:有接口:SATA质保:三年现在大热的入门TLC固态,这个是目前装机热门,240G性价比最高,对比上代性能比较坑爹的TR100,主要优化了固件算法和更新了闪存的制程,细节大家可以自行搜索了解。现在的TLC都有模拟SLC Cache技术,缓存用完之后才是TLC真实的速度。120G/240G/480G的非SLC持续写入速度分别为100MB/S、170MB/S、290MB/S左右,4K速度倒是相差不大,所以强烈建议买240G以上版本,拥有更大的SLC缓存和更明显的速度提升TR150大有取代闪迪入门的趋势,就看过的一些对比评测而言,绝对好于加强版和Z410,闪迪入门有沦落为大号U盘的趋势。我手里的老加强可以当传家宝了,以后拿出来给孩子讲讲当年的历史!关于TLC的寿命问题,TR150可以说做出了表率,PCEVA有个耐久度测试,经历了3个月的摧残,120G容量的TR150可以说接近3000P/E,稳定值大概2000P/E,这个寿命已经无需多言了,家用娱乐至少3-5年,在入门级的定位中已经足够了,所以我觉得对于现在的TLC而言,寿命已经不是限制其发展的主要因素了,稳定性和价格才是,不过这是针对消费市场而言,企业商用还不够
入门级_3东芝Q300.(入门级,可以购买)主控:PHISON PS3110-S10闪存:东芝15nm正片 eTLC外缓:有接口:SATA质保:三年注意下固态名字,不是Q300,这个带个点(.),不过外观上是看不出来的,只能用软件检测。新版Q300使用的是15nm的闪存,硬件上和TR150一致,这个不足为奇,东芝现在毕竟是饥饿鲨的母公司,只不过饥饿鲨继续独立运营,就像华擎和华硕,荣耀和华为,优步中国和滴滴。不过固件算法上应该是不一样的,不然TR150就没存在的必要了。就目前而言,TR150的口碑要好于Q300.,价格略低于Q300.,因为Q300之前的掉盘门,所以现在很不受待见,据我所知新固件已经解决了这个问题,如果还有可能是偶发事件
入门级_4三星750EVO(入门级,可以购买)主控:三星MGX闪存:三星16nm正片 2DTLC外缓:主控内置接口:SATA、M.2 2280(CM871A)质保:三年750evo是850evo阉割而来,并不是850evo的上代产品,主要阉割了闪存,3D变2D。三星是第一个使用TLC固态的,正是对自己的技术有信心才会冒天下之大不韪,事实确实如此,不过这些好话不适合750EVO既然有技术成熟口碑不错的3D闪存,为啥三星要弄个2D的出来被人喷,原因很简单,商人逐利。大量的3D闪存被用于企业级,自家又有很多用于内存卡,手机之类的2D闪存,于是干脆整合下资源,出了个750EVO,配合下MGX主控不至于太差。就态度上而言,750EVO不配作为一个合格的产品,就是为了弥补产能不足和清库存而衍生的用跑分测试750EVO依旧很讨喜,大家都知道三星的跑分都很高,对比下TR150,硬件上,750evo有优势,都是三星自家的东西,就是闪存的来源让人不爽,价格上120G/250G分别在300和450左右,TR150的120G/240G分别在260和370左右,所以就算买,考虑下120G版本就行了,250G版本不值得考虑,同价位已经可以选择主流MLC固态了最后提下M.2接口的CM871A,这个是带缓存的行业版750evo,不带缓存的叫CM871,都是非零售的,没有官方保修,只有店保三年,算是M.2里面的一个选择,有兴趣的可以试试水,性能也不错
入门级_5浦科特M7V(入门级,值得购买)主控:Marvell 88SS1074闪存:东芝15nm正片 TLC外缓:有接口:SATA(M7VC)、M.2 2280(M7VG)质保:三年 先说下浦科特新的产品命名规则(PCEVA摘取)如:M★■●▲◆,M7VC★代表产品世代■代表定位,P高端,S主流,V性价比●代表可选,SATA为空白,PCIe为e▲代表规格,2.5寸-9.5mm为A,2.5寸-7mm为C,2.5寸-5mm为D,M.2-2280单面为G,M.2-2280双面为8,PCIe插卡为Y◆代表附加,如+,就是Plus M7V有两个接口版本,SATA和SATA协议的M.2 2280,分别命名为M7VC和M7VG,性能基本上一致M7VC使用了和UV400一致的主控,但是固件肯定是不一样的。这一主控主要优势就是LDPC纠错能力,可以增加固态的寿命。SLC缓存中连续读写均可超过500MB/S,非SLC缓存下写入表现欠佳,4K读写优于一般入门TLC固态。对比TR150,各有优劣,综合性能持平。由于浦科特的定价一向比较贵,所以性价比稍微低于TR150,256G容量定在450(TB)左右,这个确实没有任何优势了,这个价位已经可以选择主流的MLC固态了
入门级_6英特尔540s(入门级,可以购买)主控:SMI2258闪存:海力士16nm TLC外缓:有接口:SATA、M.2 2280质保:五年这也是英特尔首次触电TLC,真是万万没想到,感觉信仰要崩塌了。除了壳子是自家的,其他的就口可口可了。说到壳子,别以为那是二手磨损,人家就那个审美。2258主控对比比较普及的2256,主要是可以支持3D闪存,往后应该会有更多的品牌会采用这款主控,因为3D TLC是个趋势。但是540s并没有使用3D TLC,整体性能并不高,可以说低于很多主流的TLC入门级产品,不过因为英特尔这块招牌,稳定性依然是主打,配合长达五年的全球售后,很适合不一味追求性价比的人群,轻度使用中性能的差距并不大。
入门级_7金士顿UV400(入门级,可以参考)主控:Marvell 88SS1074闪存:东芝15nm TLC外缓:有接口:SATA质保:三年不同于以往经常使用SF主控,UV400使用了一款马牌新主控,当然这只能说明主控的硬件条件有所提升,整体性能还得考虑其他方面。上代主流型号V300被戏称大号U盘,就是消费者对其性能的戏谑,新的UV400性能有所提升,但还是很中庸,240G容量的非SLC缓存持续写入速度不到90MB/S,表现差强人意,4K性能还算正常,日常使用还是可以的,但是不合适大文件传输。寿命问题同样不再讨论,足够你日常使用。这里对比下同容量的TR150,能看出来还是差点意思的,可能是颗粒和主控固件的原因,速度上略有差距,但是随机性能还是不分伯仲的,固态对比机械最大的不同就是寻道时间和随机性能,这点UV400完全可以胜任
固态硬盘「京东」电脑办公,定金1元抵500!GXT1080电竞机直降2000!京东-专业的综合网上购物商城!多!快!好!省!专业品质,正品行货&购&实惠!
入门级_8金士顿HyperX fury(入门级,可以参考)主控:SandForce2281闪存:英特尔/镁光20nm good die MLC外缓:无接口:SATA质保:三年借这里提下早些的金士顿固态,首先V300不要买,不解释了,让它自娱自乐就好了,fury和HyperX fury稍微好点,闪存颗粒都是金士顿自己封装的,打自己的标,具体用的啥只能猜,good die就是指自己切晶圆检测没问题的,没有后续的封装检测打标。不出问题的话,性能对应入门级,实际体验和主流级也没啥大的差距。一个比较尴尬的问题就是定价太高,同价位有很多其他的好选择,所以不做推荐
太监了,散了吧
不是所有入门的都写了,非主流的暂且不说,最后会提入门级梯队划分,主要还是按性能划分,各取所需吧第一梯队:M7V、750evo、X400、高速2代第二梯队:TR150、540s、Z400S、Q300.第三梯队:HyperX fury、UV400、加强版、Z410梯队换分属于个人意见,不同意见可以来讨论下,以上就是入门级,下面贴总结图,其中M6V那一项会在主流级中写道,主要是对比新品,暂且放在入门级,等所有等级写完会贴一个整体大图
主流级_1浦科特M6S+(主流级,可以购买)主控:Marvell 88SS9188闪存:东芝A15nm正片 MLC外缓:有接口:SATA质保:三年重点讨论128G版本,附带256G和512G版本,毕竟浦科特定价和三星有的一拼。M6S+是替换上代M6S,主要更换了闪存,优化了固件,虽然闪存制程变小导致寿命必定下降,不过寿命不是大问题,不做说明了MLC和TLC闪存在速度上的差距主要就是连续写入速度,大部分TLC因为模拟SLC的缘故,缓存用完之后速度会大跌,所以小容量的TLC固态连续写入速度填满SLC缓存后也就比机械快一点点,当然随机速度还是比机械快很多的M6S+的性能,其实和M6S差不多,因为变化本来就不大,主要就是降低成本嘛,网上各种软件的测试其实对于普通用户而言没有多大意义,就是想找个不太贵的,好使的就行了。M6S+性能不用担心,超过之前讨论的所有入门级固态。而且在所有容量中稳定性表现最好的就是128G版本,大容量的性价比太低,同价位也有其他更好的选择。如果主要想买个系统盘感受下优质固态带来的速度飞跃,M6S+值得考虑 浦科特M6M/M6MV(M6M主流级,M6MV入门级,值得购买)主控:Marvell 88SS9188/SMI2246EN闪存:东芝A19nm正片 MLC/东芝A15nm正片 MLC外缓:有接口:mSATA质保:三年补充下M6系列的mSATA接口型号,因为mSATA接口应用范围小,同时也面临淘汰,所以今年并没有新的产品更替,M7系列也是面向入门的SATA和M.2接口M6MV定位低于M6M,属于廉价版,M6M相当于上代M6S的mSATA版,所以也就相当于M6S+的mSATA版,M6MV相当于M6V的mSATA版,所以一分钱一分货,M6M的主控和闪存都比M6MV好一个等级,自然性能更好,M6MV对比之前提到的Z400S的mSATA版本,也是略好的,不过mSATA接口一般会贵一点,个人觉得没必要买太贵的,速度也不会超过SATA,笔记本有的话考虑个中等的就行了,太贵就没必要了浦科特M6G+/M6G/M6GV(M6G+/M6G主流级,M6GV入门级,可以购买)主控:Marvell 88SS9188/SMI2246EN闪存:东芝A19nm正片 MLC/东芝A15nm正片 MLC外缓:有接口:M.2 2242/M.2 2280质保:三年M6G和M6G +属于同主控不同闪存,都是9188主控,但是M6G Plus更换成15nm,成本更低M6G和M6GV属于同闪存不同主控,都是15nm,但是M6GV使用低端点的SIM主控所以性能上M6G≈M6G +>M6GV,和M6S、M6S+、M6M、M6MV一个道理,就是型号名字太多了,很容易被绕晕,主要是接口的区别重点提下同属入门的M6GV和M7VG,麻蛋我自己都快被绕晕了,像M6GV这种命名方式以后不会有了,性能上M7VG优于M6GV,并且主控的固件还有发展空间,2280更推荐买M7VG
主流级_2建兴睿速T9(主流级,值得购买)主控:Marvell 88SS9187闪存:东芝19nm正片 eMLC外缓:有接口:SATA质保:三年曾经的性价比之王,当然现在性价比依然很高,只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出现过一些问题。刚出来的时候,马牌9187主控加上万次擦写的eMLC颗粒,配上可以说低廉的价格,一时间抢尽风头。最早PCEVA出现过带完整掉电的定制版T9,后来铺货去掉了掉电保护,现在200G版本上又回来了T9最大的优势就是价格便宜,128G不到300,256G不到500,京东特供带完整掉电保护的200G版400左右,配上不错的硬件和性能,似乎没有不买的理由,那为啥看起来很好的东西为啥这么便宜呢,我个人找了几个原因品牌效应……建兴虽然不是小厂,但是固态方面主要是代工厂,在给大牌子代工的同时自己也学习到了,所以就自己推产品了,之前的L9S就和M6S一模一样,但是价格差距很大,建兴没有那么大的广告宣传,也没有多级代理商,可以省很多钱,不是太了解固态的,没几个听过建兴,本来就不出名,要是价格再不亲民,直接价格筛选就pass了固件算法……固件算法需要长时间的积累,一线大厂都需要升级固件修复BUG,建兴在这方面肯定不如其他一线厂家,温度的问题就是一个典型,刚开始是无法正常显示温度,后来又是温度过高,没有节能措施,所以现在都是不推荐笔记本用T9,据大家反应,256G版本在新固件下温度已经属于正常范围,不会过热了,200G版也有新固件,不知道改善什么方面,不过这方面建兴还是经验不够,一个算法可以让固态起死回生,一个固件也可让口碑一去不返硬件用料……这个大家可能有疑问,明明很好啊,确实,颗粒本身没有问题,问题出现在颗粒的批次上,也就是一块固态上的颗粒属于不同时间点制造出来的,表现出来就是编号不一致,说难听点可能就是不同批次剩下的凑在一起,存放时间过久对闪存没有好处,所以这也是低价的一个原因。不过事件经过发酵,现在有所改观,最新的也是同批次的,话说回来,不同批次对固态性能影响很大吗,我可以理解是为了降低成本,至于eMLC,咱们不迷信那个,厂家宣传的重点永远都是最忽悠人的地方。按道理eMLC应该更稳定,寿命更长,但是T9也只有三年质保配套服务……只要是大厂,都有自己的售后服务和技术支持,建兴的售后走店保和喜和,店保就是淘宝京东之类了,喜和就是走官方售后了,肯定会麻烦一点,到目前为止也没有官方网店,只有合作的京东。另外建兴也没有自己的固态优化软件,三星有Magician,浦科特有Plextool,闪迪有Dashboard,因特尔有Toolbox,这些都是附加价值不知不觉关于T9写这么多,又爱又恨吧,毕竟是商品,哪有赔本的。好的差的都拎出来了,大家自己判断值不值吧。一句话总结,T9是价格屠夫,同价位性价比很高
插一下,小白入了m6s+,用着那叫一个爽。
主流级_3三星850EVO(主流级,可以购买)主控:三星MGX(1T版为MEX)闪存:三星32层3D V-NAND TLC外缓:有接口:SATA、mSATA、M.2 2280(PM871)质保:五年其实别的不说,就冲这五年保的TLC,还是有好感的。三星是有名的跑分小能手,在不用打鸡血的情况下依旧很能跑,在AS SSD中轻松破千,给消费者的视觉刺激很大,买回来测试也觉得三棒子诚不欺我也。跑完SLC缓存后掉速是一定的,不过得承认,依旧算可以的,尤其是4K随机,也是中高水准,就TLC的堆叠技术而言,三星绝对的制霸,其他厂商也开始试水3D NAND,人家三星毕竟早这些年,想超越还是有难度的。TLC是趋势,3D堆叠也是趋势,成本可以更低,产品可以更小,至于寿命,依旧不考虑了回到正题,到底值不值得买,大多数人喷是因为TLC价格还卖这么贵,可是奇怪的是不管线上线下销量都很好,我只能说我们看到的毕竟是小部分人的感受,不可否认确实很贵,贵的我不会去买,可其他人咱管不了。大牌子,高质量,速度快,兼容好,贵就贵一点呗,也就是这个理了。不捧不黑,我个人不会去买,就是因为贵,性价比不高,但是我不否认性能很好,谁让我屌丝一个呢,不过我也是有女朋友的人(致命一击)
主流级_5英特尔535(主流级,可以购买)主控:SF2281闪存:海力士16nm MLC外缓:无接口:SATA、M.2 2280质保:五年我咋就对英特尔提不起兴趣呢,反正人家在消费级市场玩的咋看不懂,又是稳定吗,可我想要的是既稳定、性能又好,价格还便宜的啊(感觉有谁给了我一个白眼),回想以前的520,真是一去不复返,固态还真有买旧不买新的条件,新的各种缩,成本是大爷对于535,我觉得只适合追求稳定的、MLC的,不介意跑分的,五年的质保,感觉最好是能在3年的时候给玩坏,然后直接换新的其他型号。因为没有SLC缓存模拟,加上不可压缩数据的SF主控,跑分相当难看,基本比不上主流的TLC固态,所以信仰加成很重要
主流级_6建兴睿速ZETA(主流级,值得购买)主控:SMI2246EN闪存:海力士16nm MLC外缓:有接口:SATA、mSATA、M.2 2242、M.2 2280质保:三年首先接口全面,和Z400S一样,基本主流接口都有,主控和颗粒都不是什么高端产品,本来定位就不高,整体性能比Z400S高一级,也算是在非SATA接口中多了一个选择,ZETA系列主要是在mSATA和M.2接口中的选择余地比较大,比三星、浦科特便宜很多,性能上又不错,是一个中庸的选择,或者说,有点性价比
主流级_7英睿达MX200(主流级,值得购买)主控:Marvell 88SS9189闪存:镁光16nm正片 MLC外缓:有接口:SATA、mSATA、M.2 2260、M.2 2280质保:三年首先区别下镁光和英睿达,镁光是面向商业用户的,英睿达才是咋们零售级的消费用户绝对的主流旗舰产品,性能与价格齐飞,500出头的价位无人出其左右,当然现在已经价格猛涨了,已经接近600了,有点太贵了,等活动价在500左右还是非常值得入手的如果说目前有哪款固态兼顾耐久度高,性能强劲,稳定性佳,数据安全,节能环保,价格亲民,MX200应该包括了所有方面吹完了再说说缺点售后,电商的就不说了,店保的要是为难你就很难售后了,官网的售后只有个天猫旗舰店,不在他家买一律不管售后,全国总代怡亚通,下面有很多授权商,最好庆幸你在他承认的店铺购买,不然就是踢皮球了。个人觉得还是最好在京东买,多省事啊,最烦踢来踢去的,买前你是他大爷,售后他是你大爷固件,据我所知,英睿达的固件升级对于小白来说很有压力,全英文不说,界面也很简陋,还得有教程,没事别升级,除非有大BUG,提前百度百度至于掉盘掉速,我只能说很少发生,镁光的稳定性总感觉别闪迪、英特尔要差,不过不影响MX200成为一款明显产品
主流级_9金士顿HyperX Savage(主流级,可以参考)主控:PHISON PS3110-S10闪存:东芝A19nm MLC外缓:有接口:SATA质保:三年金士顿的固态也不都是大号U盘,这款Savage本来就定位中高端,只不过金士顿都喜欢给颗粒打上自己的标,自己检测封装,我就搞不懂了自己检测能比东芝的更好?当然这算不上白片,质量还是有的。虽然不是马牌主控,但是这款主控也有很多高端固态使用,主控的性能本来就可以挖掘,需要搭配合适的算法固件和颗粒才行。性能已经不能说中庸,可以用强劲来形容了,所以价格也是很感人滴,120G已经卖到400多块了,这是力压群雄啊,把三星和浦科特全都压下去了,所以吧,买了不会后悔,就是贵,只要钱花对地方,总比花好几百买那些坑爹货强太多
楼主八年前的不支持SATA3和ACHI的主板用什么固态比较好 预算三百左右
主流级梯队划分第一梯队:英睿达MX200、浦科特M6S+、三星850EVO第二梯队:建兴睿速T9、建兴ZETA、东芝Q200EX第三梯队:英特尔535、英睿达MX300、金士顿HyperX Savage贴图
入门和主流已经OK,先去吃个饭,晚点补旗舰!
m.2 2280 的浦科特M6G+和三星850evo 价钱一样。买哪个更好一点呢?
登录百度帐号推荐应用
为兴趣而生,贴吧更懂你。或> 大神级SSD知识普及 教你选购SSD时如何看颗粒
大神级SSD知识普及 教你选购SSD时如何看颗粒
导读:颗粒的发展也能够从价格表现出来,对于消费级市场来讲,从最早也是最好的SLC NADA Flash颗粒,到普及范围最广的MLC颗粒,最后到成本最低也是最具争议的TLC颗粒。
最早固态硬盘进入国内市场的时候,如果你希望通俗易懂的告诉别人SSD到底是什么,你也可以说它就是一个超大的而且能够当硬盘用的优盘!其实这也不是全错,和优盘一样同样适用NADA FLash颗粒做为容量储存的戒指,颗粒对于整个固态硬盘的重要性并不差于主控,今天的文章我们也将对SSD颗粒进行概括讲解,希望能够对象进一步了解固态硬盘的朋友起到帮助。
85%成本不可轻视
如果说主控是衡量一款固态硬盘的技术反面,那么颗粒就代表着产品的用料诚意度。颗粒逐渐被厂商和用户所重视,也是由于SSD市场的成熟以及为了达到普及效果,从种类到技术分层也让颗粒的话题越来越受到关注,我们今天文章的用意也是将一些扑朔迷离的问题进行定论,从而对于我们的选购起到指引和帮助。
颗粒是固态硬盘负责容量和传输的介质,在这一方面上与优盘产品是相同的,从外观上看,颗粒占据了整个固态硬盘内部70%左右的空间,其同样做为成本技术,根据厂商的用料不同,成为了固态硬盘内部核心材料。
颗粒的分类
说到成本,颗粒的发展也能够从价格表现出来,对于消费级市场来讲,从最早也是最好的SLC NADA Flash颗粒,到普及范围最广的MLC颗粒,最后到成本最低也是最具争议的TLC颗粒。
消费级市场已经很少见到的SLC闪存颗粒
价格影响着最大的利弊就是性能,其次是寿命,颗粒的寿命的统计方法为P/E值,从SLC到TLC,P/E值从5000次削减到了1500次,而P/E值的具体计算方法也一直没有被消费者所看清。
通过了测试的颗粒使用激光蚀刻打上原厂标
成本和性能二选一
为了迎合市场,提高固态硬盘的普及速度,颗粒的发展也是在将成本进一步的降低,消费者买的起之后才能在谈技术、性能,牺牲性能和寿命,来降低成本是发展节奏。
争论不断的TLC闪存芯片特写
而目前的固态硬盘市场,并不是你愿意花多少钱就可以去买到更好的SLC颗粒,而是技术希望大家去接受新的颗粒产品,TLC从2013年开始将是厂商主力推广的类型,这也导致消费者并不认可TLC寿命差的缘由。
我们下面也针对本页内容中提到的P/E值以及TLC颗粒当前的现状,对于市场内的SLC和MLC进行选购指导,如何看待颗粒的价值,也是决定了购买方向。
说完了颗粒的分类,在来看看颗粒制造商分布,在去年,苹果在2012年成为全球最大的闪存买家,其闪存需求量并在2013年进一步激增。同时NADA FLash全球的需求主要来自于手机、固态硬盘以及优盘产品。根据市场研究机构IHS的统计,2012年的三星闪存市场占有率达38%,东芝28%、美光14%、海力士12%、英特尔8%紧随其后。&
2012年全球闪存市场占有率分布图
对于我们来讲,消费者自己很难有开盖查看固态硬盘内部的机会,每一款固态硬盘都有保修贴条在螺丝处,开盖意味着失去了保修凭证,再次笔者也建议消费者尽量不要拆解自己的SSD。我们更多看到固态硬盘内部细节还是通过媒体的评测文章。所以我们也来看看这些颗粒背后的一些信息。
1、三星闪存大部分应用于存储卡,其最先进的21nm闪存仅在自家840系列固态硬盘使用。
2、东芝的大部分闪存产能供应给闪迪,其余闪存分配给苹果、浦科特、金士顿、影驰、威刚等SSD厂家。其中浦科特M5P固态硬盘是它的代表作。同时,目前东芝颗粒应该属于最前端19nm技术的主要供应商。&
3、美光的绝大部分闪存供应给苹果,仅少部分应用于OEM和自家SSD。目前已很少将闪存供应其他SSD厂家。其中OCZ Vector是美光闪存的最强代表作。
4、海力士和英特尔闪存份额不小,却属于小众产品。海力士闪存主要供应苹果和部分闪存卡厂商,少部分供应SSD厂商,比如海盗船。英特尔闪存则主要应用自家固态硬盘、部分美系厂商(诸如OCZ)、大订单SSD厂家。
①、浦科特M5P固态硬盘
成名原因:最早应用东芝19nm闪存,位列全球性能三甲
浦科特M5P固态硬盘 第一个尝螃蟹没给夹着的厂家
②、三星840PRO固态硬盘
成名原因:华丽转身之作,全球性能NO1
三星840PRO固态硬盘 太极虎的终极大成之作
③、OCZ Vector固态硬盘
成名原因:完美发挥美光25nm闪存的潜能,全球性能位列三甲
小结:三星闪存在存储卡、手机、平板电脑上应用最多;而东芝闪存在固态硬盘上的应用最为广泛,一举取代美光闪存的位置。颗粒的发展也跟CPU异曲同工,从25nm到现在的19nm,固态硬盘经历了普及到发展的步骤,目前颗粒制造商也在尽力减少颗粒的成本来让产品更具性价比。但事实上,随着市场的成熟,进入2013年后,NADA Flash的价格一直在上升,市场内供需关系的改变,价格的反升也算是正常的。
了解完品牌的分布,我们最后来看看这个敏感问题:固态硬盘寿命分析。好吧,到了这个非常愤青的问题上了,为何要提出这个方面,主要还是前一段时间人们对于TLC颗粒的争论和两种极端的看法,而TLC对于产品以为着什么,我们可以做一下简要的分析。
TLC意味着?
对,的确可以说TLC最大的争议就是通过减少读写磨擦来削减使用寿命,TLC是三层单元,而目前在消费领域广泛使用的SLC、MLC三者在物理上很相似,都有类似的晶体管组成,唯一的区别就是每个单元存储的数据比特(位)不一样,其中SLC只有一个,MLC是两个,TLC则是三个。
TLC与其他两类闪存颗粒的对比
可以举一个更为简单的例子,同样是16GB(172亿个晶体管)的原始NAND阵列,SLC闪存等量得到16GB容量,ML可以达到到32GB,TLC则可达48GB。像是一桶酸梅茶,本来是一桶,现在要稀释成三桶,问题就出来了。
首先的问题就是换算,我们都知道固态硬盘的容量递增是2倍,例如64GB-128GB-512GB,而TLC却三倍,128GB的TLC固态硬盘实际容量是137.4GB,需要用更多的容量来做冗余。同样容量的TLC闪存要比MLC闪存小一些,每块晶圆的切割数量就更多了,成本也自然就下来了,根据市场闪存报价,每GB SLC的价格为3美元,MLC能降到0.9美元,TLC就只需0.6美元。
SLC NAND Flash MLC NAND Flash TLC NAND Flash
制造成本 30-35美元/32GB 17美元/32GB 9-12美元/32GB
擦写次数 10万次或更高 1万次或更高 5000次甚至更高
存储单元 1bit/cell 2bit/cell 3bit/cell
目前TLC的P/E仅为1000,是MLC的三分之一,SLC的百分之一,这样的原因可能要追究到半导体晶体管的化学原理上,我们也不做过多说明,总之每一次的P/E值消耗都会导致闪存内部硅氧化物的损耗,TLC的工艺更低,自然耐用性就更差。
TLC其他猜想
关于TLC的掉速猜想目前还无法证实,但的确由于成本问题受到电压影响,后期的性能削减可能会更快。另外闪存的磨损会带来更多的错误校验,越到后期,由于性能的削减,纠正错误的负担越大,导致整个闪存颗粒变为废块。
三星SSD 840PRO VS 840 VS 830
三星830系SSD (256,512GB) 三星840系SSD (500GB)
三星840PRO系SSD (256,512GB)
 主控芯片 Samsung MCX Samsung MDX Samsung MDX
 闪存芯片 27nm/MLC 21nm/TLC 21nm/MLC
 持续读取 520MB/s 540MB/s 540MB/s
 持续写入 400MB/s 330MB/s 450MB/s
 随机读取 80K IOPS 98K IOPS 100K IOPS
 随机写入 36K IOPS 70K IOPS 78K IOPS
三星是第一家尝试使用TLC闪存颗粒的厂商,而此也属于试水做法,同期发布的三星840和840 PRO,前者使用TLC在一些方面一定是想看看市场给予的反响,总之价格低,寿命更短,如果性能不错的前提下,相信仍然会有消费者愿意接受,寿命这种广义下的争论,也只能左右一小部分担心过多的用户。
小结:这就是TLC,这些弊端笔者进行了归纳,TLC产品的出现就是为了满足希望用更低预算来获得SSD效能的人,更加适合家庭用户,便携电脑以及愿意上市更大容量的用户群,利弊都很明显。
2013年,会有更多的厂商开始选择TLC做为闪存推广产品,我们需要等待的就是TLC价格的进一步润滑。
我们今天的内容中并没有太多的讲解颗粒的技术原理,听过对品牌的了解以及对不同颗粒的实用性分析都是希望针对用户的实际需求而定的,NADA Flash的技术原理的深入话题在日后的文章中,我们继续说明。
结合到消费者的实际选购需求而言,我们需要的就是更多了解产品背后的信息,所以笔者在最后也为大家总结了一些值得注意的细节问题供参考。
1.尽可能多事先了解产品相关信息,对预算的把控从而选择颗粒更好的产品。
2.19nm颗粒是目前最前端的产品,从而优先选择新品SSD。
3.TLC的产品目前最大的问题就是价格,而不是寿命和性能。
4.选择更为可靠的品牌购买,虽然白片和黑片颗粒目前存活极少,但仍要预防万一。
5.原厂颗粒并不意味着原厂封装,封装的技术愿差于原厂筛选,封装也会被外包代工的。
6.目前SSD品牌众多,颗粒的稳定性是厂商对产品定位的关键,也是用户选择的关键。
¥27500.00
¥21600.00
¥25080.00
其他资源->
Copyright @ 2006- 版权所有 ICP经营许可证号
存储第一站,存储门户,存储在线交流平台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固态硬盘选购指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