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3d打印模型怎么样的最新相关信息

医疗遇上3D打印手术定制化,治疗更精准_凤凰资讯
医疗遇上3D打印手术定制化,治疗更精准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3D打印在医疗领域的应用非常广泛,正带来医疗领域的巨大变革。”吕文堂举例说,有过胳膊摔伤的朋友一定对吊着的石膏板印象深刻,现在用不到了,通过三维扫描技术和3D打印技术“私人订制”的医疗护具,能够与你的骨骼肌肉完美契合,将受伤的胳膊保护得严丝合缝。“以前,专业运动员的医疗护具动辄几万十几万的价格,一套3D打印的护具可能只需要1000多元钱,而且效果更好。 ”
原标题:医疗遇上3D打印手术定制化,治疗更精准2015年,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迎来一位27岁的女患者,她不幸患上入侵性巨大肩胛骨肿瘤,如不根治,恐要截肢。为了挽救这名患者的肩膀,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首次成功利用由3D打印技术制造出来的钛合金肩胛骨假体,植入置换掉肿瘤坏死的肩胛骨。整个治疗方案的设计和实施过程,都有安徽企业参与其中。“一开始是采集李女士左边肩胛骨大小、形状等数据,然后3D打印人工制作的树脂材料肩胛骨模型,再通过这个模型设计出手术方案,在模型上标注手术的螺钉孔、切除边界,之后再依照模型制作出钛合金人工肩胛骨。 ”深圳长郎三维科技公司联合创始人、安徽长郎三维科技公司负责人吕文堂介绍说,最终利用3D打印技术制造出来的钛合金人工肩胛骨可谓是量身定做,非常匹配。手术医疗大概花费了10万元人民币,李女士是在当年4月初进行的手术,几天后便出院了,半年后已经恢复正常生活。患者“有福”花小钱可以治大病如今,人们对3D打印已不再新鲜。从机械零部件到公交车、飞机,从推出全球首座3D打印办公室到北京惊现双层豪华3D打印,3D打印的成果越来越多。 3D打印技术进入医疗领域,擦出的火花更令人惊艳——它能精准地打印出药片和私人定制的“人体骨骼”,帮助医生突破医疗禁区,完成过去想都不敢想的手术。那么,这一技术离普及推广还有多远?吕文堂告诉记者,位于皖西北太和现代医药产业集聚发展基地的长郎三维科技有限公司,正致力于打造中原地区最大的3D打印应用中心,集材料生产、装备制造、技术研发和公共服务于一体,加快3D打印技术在医疗领域的普及步伐。“3D打印在医疗领域的应用非常广泛,正带来医疗领域的巨大变革。”吕文堂举例说,有过胳膊摔伤的朋友一定对吊着的石膏板印象深刻,现在用不到了,通过三维扫描技术和3D打印技术“私人订制”的医疗护具,能够与你的骨骼肌肉完美契合,将受伤的胳膊保护得严丝合缝。“以前,专业运动员的医疗护具动辄几万十几万的价格,一套3D打印的护具可能只需要1000多元钱,而且效果更好。 ”不同于传统制造业的 “减材制造”过程,3D打印采用的是“增材制造”。其产品是按照三维数据模型,由材料层层叠加“烧结”或“黏合”而成,整个生产过程不受任何复杂结构和生产工艺限制。任何空间结构复杂的产品,在3D打印机面前都是同样的程序生产。“因此,3D打印在医疗方面既能突破无限想象,又能极大地节约成本,花小钱治大病,绝对是患者的福音。 ”吕文堂说。精准医疗 完成“不可能的手术”采访中记者了解到,采用3D打印技术辅助手术操作,可以使医生更直观地了解患者解剖结构,为手术方案的设计和改进、手术进路的选择和优化提供极大帮助,有助于提高手术精准度,减少患者痛苦。同时,3D打印可帮助医生突破医疗禁区,完成过去无法完成的手术。如今,3D打印技术不仅能打印出与患者完全匹配的仿真器官,对复杂骨肿瘤,直接打印出植入患者体内的骨骼假体、肿瘤切除后骨缺损的重建,也已经能完全实现。比如说要在患者的脊椎上面打孔,要置螺钉,可以根据患者的脊椎比如说椎弓根的解剖结构做一个精准的匹配的小挡板,使得医生在术前做了规划以后,手术中就能使用这个“导航板”精准地将螺钉打入椎弓根,避免伤到脊椎上丰富的血管和神经。手术前做到心中有数,将医生原来头脑中的经验进行量化,做了术前的演练,手术的成功率也会大大提高。媒体报道,患者方先生今年27岁,两年前跌伤后造成距骨骨折,后导致距骨塌陷坏死,6月29日,方先生被收治到重庆市西南医院骨科运动医学中心。听说中心制作出3D打印的具有生物学功能的个性化距骨假体,可以让他重获正常行走的能力,他决心一试。当时他并不理解3D打印假体这种技术,等到主治医生拿着3D打印出来的距骨模型展示,他才恍然大悟。 “听说这跟我自己的骨头长得一模一样,太神奇了。 ”“3D生物打印在精准医疗上大有可为。比如,我们可以把心脏病患者的二维影像数据转化为3D打印数据,以1∶1的比例,打印出一个可拆可拼的心脏模型。医生可以清晰地观察病灶,制定出最科学的手术方案。这在以前是想都不敢想的,现在已经成为现实。 ”吕文堂介绍,长郎三维将在医疗器械领域进行大规模生产,安徽的医院很快将用上来自太和长郎三维科技公司生产的3D打印护具、义齿、骨骼甚至血管。前景可期 安全监管须加强3D打印成果除了直接应用于医疗器械之外,还能够跟其他技术结合,发挥更大的作用。近日,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的科学家们开发出了一种低成本的3D打印设备,可以快速检测寨卡病毒。据悉,这个3D打印的检测装置只有易拉罐大小,成本只有2美元,而且它既不需要用电,也不用专业技术人员操作,患者只需提供一份唾液样本。而新西兰一家眼部护理企业设计了两款3D打印产品,专门搭载在智能手机上使用,进行眼睛前部视网膜检查,产品配有特殊透镜以及可变光学滤波器,可以将手机变成一个前端显微镜,用来显示眼睛前1/3部分的高分辨率图像,捕捉急性角膜病变,该产品体积很小,价钱仅为现有眼部护理设备的1/100。统计数据显示,目前医疗领域只占3D打印行业的1.6%,未来有望逐步增长到20%。 3D打印技术让未来充满无限可能,而它在医疗领域的应用也给人们带来新的希望。可见预见,3D打印作为全球的前沿科技,将在医疗领域得到广泛应用。不过,3D打印医疗科技创新产品,目前主要为手术辅助工具及内植物,涉及塑料类、金属类及生物材料等多种材料。由于需应用于人体,或长期植入人体内,医疗安全不容忽视。一旦应用失当,可能危害使用者健康,甚至危及生命。多位业内专家提出,3D打印科技创新产品制作工艺较新,目前尚缺乏相应评估标准,传统评审模式难以对其作出科学、客观、合理的评价,这些因素使3D打印医疗科技创新产品在审批过程中遇到严重阻碍。全国人大代表刘忠军近年来多次在全国两会上建议成立专门机构,审批3D打印医疗科技创新产品。业内普遍认为,鉴于国内高端医疗产品主体依赖进口,而很多情形下医疗技术水平决定于相关器材和装备的现状,3D打印医疗科技创新产品的研发,或可成为我国医疗水平赶超世界和相关产业崛起的难得契机。@田大媛儿:3D打印在医疗方面的确大有可为。除了现在已有的打印骨骼、器官模型等,可以展望的是,如果有一天细胞能够体外培养,3D打印将可能打印出鲜活的器官替代病变器官,那将会是一种怎样的景象?我都不敢想象。@闪闪亮的星:医疗领域一直存在的对人体替代部件的巨大需求,是医疗领域3D打印技术发展的推动力。 3D打印遇上医疗,发展潜力巨大。@Vinccy:“科”和“技”要分开来看。也许在科学研究方面,3D打印技术已经发展到一个相当高的水平,但是科学研究的进展与技术领域的实际应用往往有很长的距离。 3D打印技术在医疗临床方面的推广,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快乐搜集站:3D打印应用于医疗,本身有它的局限性,比如说我们尚无法对复杂的脏器进行全面的认知,需要大量的时间去做。但整体来讲,这些都是可以预期的。看好这个领域,看好它的发展前景。(本报记者 陈树琛 整理)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凤凰资讯官方微信
播放数:778462
播放数:368673
播放数:242681
播放数:252991
灯谜猜猜猜,“元旦过生日”,打一城市名称?
对啦,马上看美图~
答对才能看美图哦~
不对,再猜猜呗~3D打印医疗应用正在改变不可能
3D打印在医疗行业的应用具备很大的潜力,这个观点已成为业界内外的共识。其中,应用最多的为辅助医疗,例如制造辅助医疗工具、制造人体器官模型等前沿技术。2015年9月,国际领先的信息技术研究和咨询公司Gartner惊曝,&Stratasys&3D打印机应用已然成为当下医疗服务中的常规手段,它将为患者带来福音。而我们今天的采访对象,上海旭未国际贸易有限公司(http://www./)则正是该项技术在中国地区的总代理。采访中,上海旭未国际贸易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鑫表示,国内医院对于3D打印的医疗应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3D打印在医疗保健领域最简单的应用之一是帮助制定手术计划或辅助手术教学,可以扫描打印出人体内部器官3D模型,让医务人员反复练手。中南大学湘雅医院神经外科副主任刘庆教授团队借力3D打印技术,重建患者脑部3D模型,在模型上反复模拟制定最合适的手术方案,精准切除颅底肿瘤。日,北京阜外医院顺利完成首例3D打印技术引导下的TAVI手术(全称经导管主动脉瓣膜置换术)。据该手术的主刀医生吴永健教授介绍,这是他们首次在术前使用三维重建出的病人心脏3D打印模型,并进行术前模拟以提高TAVI手术成功率。由于眼眶面积狭小,重要血管神经结构复杂,眼眶骨折整复手术风险较大。据青岛市立医院眼科中心周占宇主任介绍,3D打印技术可在手术之前,先打印出病人骨折部位的眼眶模型,帮助医生熟悉手术部位的具体情况,增加手术的精确度。二、3D打印人体植入物2016年5月,国家食药总局批准注册了我国首个金属3D打印人体植入物——人工椎体,牵头研发的机构正是北京大学第三医院(下称“北医三院”)骨科团队。2015年,该团队曾研制出3D打印人工髋关节产品。目前,我国已经批准注册的3D打印人体植入物产品仅此两个。日,北医三院公布,世界首个金属3D打印定制19CM人造脊椎植入物顺利完成,这标志着中国3D打印技术正式开启人工椎体时代。2009年,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骨科关节组负责人张克带领骨科关节组团队将3D打印技术引入骨科,历经3年,研制出我国首个3D打印人工髋关节产品。2012年6月至今,共有32位患者接受了3D打印人工髋关节手术,目前临床观察效果良好。上海旭未国际贸易有限公司的Stratasys技术在3D打印植入物领域,已居世界领先水平,为我国患者提供与进口高端产品同质优价的治疗选择,显著降低医疗负担,打破进口产品市场垄断。三、他山之石——&3D打印技术的新奇应用除了手术植入假体、人体器官模型等,3D打印技术在医疗领域上的应用也宽广无垠。澳洲理工男3D打印隐形透明牙套澳洲有位学数字设计的理工男想要矫正牙齿,但由于隐形透明牙套价格昂贵,便利用自己的专业技能,用3D打印技术打印出自己的专属牙套。他打印出了12套牙齿矫正器的模型,可以在每一个阶段进行更换。来感受一下他戴了牙套16周后和戴之前的对比照,牙齿整齐了很多。四、3D打印药物正式上市2016年3月,Aprecia制药公司宣布之前获得美国食品药物监督管理局(FDA)批准的产SPRITAM(左乙拉西坦)片剂正式上市,这是史上第一个FDA批准的使用3D打印技术制造的处方药产品。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最新图文推荐
最新专栏文章
大家感兴趣的内容
网友热评的文章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医疗3d打印模型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