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个试样,一做法先5个同时滴加中和滴定指示剂的选择,然后一个一个滴定。另一做法是滴加一个中和滴定指示剂的选择滴定一个。有错误么?

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1.75亿学生的选择
下载作业帮安装包
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1.75亿学生的选择
用NH4CNS标准滴定溶液回滴过量的测定样品中的含量时,应使用什么作指示剂;滴定反应
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1.75亿学生的选择
楼主好!楼主打错字了哦!是NH4SCN吧?SCN-有一个非常重要的配合物:Fe(SCN)2+ ——有时候也写成Fe(SCN)3,这玩意是血红色的,所以在滴定时是经常用的!还有,楼主是想说测Ag+含量吧?是这样,Ag+会发生以下反应:Ag+ + SCN- == AgSCN↓,所以在滴Ag+时,先加入几滴铁铵矾,就是NH4Fe(SO4)2,作为指示剂,在滴定至终点时,就显出血红色.PS:以上为佛尔哈德法,楼主所说的“回滴”想必是要用来测卤素离子吧?不过注意哦——在滴定Cl-时要加入硝基苯.不晓得所说的对楼主有没有用——但愿有吧!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扫描下载二维码第五章 氧化还原滴定法
&&&&&& 3. &
&&&&&&&&&&&&
I-H+O2I-0.8~1mol.L-1
102~4KMnO4Na2C2O4
MnO4-C2O42-Mn2+
&&&&&&&&&&&&&&
如果加入的强酸是盐酸,则发生如下副反应:
&&&&&&&&&&&&&&
这一副反应也消耗
5.2能斯特方程式
&&&&&&&&&&&&&&&&&&&&&&
&&& &&&⇋&
&&⇋& &&&&&&&&&&&&&&&&
11953(-)(+)
&&& &&&&&& &
⇋&&&&&&&&&&&&&&
⇋&&&&&&&&&&&&&&&&&
由于 ,说明接受电子的倾向较大,是较强的氧化剂,失去电子的倾向较大,是较强的还原剂。因此当两电对组成原电池了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方向应是:较强的氧化剂获得电子而被还原为,较强的还原剂在反应中失去电子而被氧化为,反应是从左向右进行。即:
&&&&&&&&&&&&&⇋
&&&&&&&&&&&&&&&&&&&&&
&&&&&&&&&&&&&&&&&&&
由此可得出结论:氧化还原反应是由较强的氧化剂与较强的还原剂相互作用转化为较弱的还原剂和较弱的氧化剂的过程。因此,对于强氧化剂1+强还原剂2=弱还原剂1+弱氧化剂2
由上可知,根据标准电极电位的大小可以判断氧化还原反应是否能进行和进行的方向。
[5-1] & ,5.38mol.L_1时的电极电位。已知氯化钠是强电解质,所以溶液中
&&&&&&&&&&&
= +1.359+
&&&&&&&&&&&
=+1.359-0.059lg(5.38)=+1.32V
5.38mol.L-1+1.32V
5-2⇋&&&&&&&&
2. 氧化还原指示剂
&& 在化学计量点附近,凡能指示氧化还原反应终点到达的物质,称为氧化还原指示剂。这类指示剂本身必须是氧化剂或还原剂,而且它的氧化型和还原型具有不同的颜色。在滴定到化学计量点附近时,因被氧化或还原而发生颜色变化,从而指示终点。指示剂的氧化型和还原型的变化可用下式表示:
&&&&&&&&&&&&&&&
&& ⇋
& &氧化型和还原型组成的一个氧化还原电对,可用能斯特方程式来表示
随着溶液中电位的改变,指示剂的氧化型与还原型浓度也发生改变,到达一定情况时,溶液的颜色也随着发生改变,即当在至的范围内,可以觉察出其颜色的变化。因此其变色范围内的电极电位应该是:
选择指示剂时,应选择指示剂的变色范围的电位在滴定曲线的突跃范围内。
常用的氧化还原指示剂见(5-1)表。
表(5-1)常用的氧化还原指示剂
[H+]=1mol.L-1
二苯胺磺酸钠
邻苯氨基苯甲酸
5-硝基邻二氮菲
获得5个电子还原为,半电池反应如下:
标准电位。可以测定电位较低的还原性物质的含量。
在中性或碱性溶液中,获得3个电子还原为,
⇋       
因此,高锰酸钾只能在强酸性溶液中进行,以充分发挥其氧化能力。酸度的调节以硫酸为宜,因为硝酸有氧化剂,盐酸中的Cl-具有还原性,可被KMnO4氧化,发生副反应。
有些物质和高锰酸钾在常温下反应较慢,为加快其反应速度,可在滴定前加热或加入做催化剂以促进反应速度加快。但有些在空气中易氧化或加热易分解的还原性物质,如亚铁盐、过氧化氢等则不能加热。
高锰酸钾标准溶液本身为紫红色,用它滴定无色或浅色溶液时,一般不需另加指示剂,采用作自身指示剂,待滴定过程中达到化学计量点后稍微过量的本身的颜色(粉红色)来指示终点。其颜色可被察觉的浓度约为。
2. 标准溶液的配制和标定
高锰酸钾标准溶液的配制
纯的溶液是相当稳定的,曾有人存放到年其浓度并无显著改变。但市售中常含有二氧化锰和其它杂质,而配制用的蒸馏水中常常含有微量的还原性物质,能慢慢地使还原为沉淀。在溶液中能离解为与,而能自发地与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
或又能进一步促进溶液的分解,特别是对与& 的反应有催化作用。故一般不用试剂直接配成标准溶液,而是先配制成近似浓度的溶液放置一段时间,然后再进行标定。
配制溶液时,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①& 由于市售高锰酸钾含有杂质,所以配制时略为多称一些固体高锰酸钾(高于理论计算值),溶解在规定体积的水里。如配制的标准溶液,一般称取固体约3.3克左右。
②& 在配制时,为了避免溶液浓度在贮藏过程中再发生改变,故配制时需将溶液煮沸15分钟以上,以加速其与还原性杂质的反应,然后放置天,使各种还原性物质完全氧化,再进行标定。
③& 用垂熔玻璃滤器过滤,滤除还原产物沉淀。同时为了避免光对溶液的催化分解,将配制好的溶液贮存在棕色瓶中,密闭保存。
(2) 高锰酸钾标准溶液的标定
 &&& 可以用作标定溶液浓度的基准物质有:、、、、、和纯铁丝等,其中以最常用。因为它不含结晶水,不吸水、易精制和保存。具体标定时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①控制酸度&& 在标定时只能加不含还原性物质的硫酸,且酸度一般控制在,这样可使反应速度加快进行,同时防止因酸度不够而产生二氧化锰沉淀或酸度过高使草酸分解而带来误差。
高锰酸钾在酸性条件下的反应如下:
 &&&&&& ⇋
②提高液温&& 标定时升高温度可以加快反应速度,一般溶液加热至75~85℃,中国药典规定采用一次加入大部分高锰酸钾溶液,待退色后,加热至65℃,并要求当反应滴定结束后液温不能低于55℃来提高反应速度。若温度超过90℃,可引起草酸分解,低于55℃反应过慢。所以,标定时必须控制好反应温度。以免带来误差。
③掌握速度&& 由于反应产物Mn2+有自身催化作用,滴定速度可加快,但也不宜过快,太快易使MnO4-在热的酸性溶液中发生分解,在近滴定终点时,C2O42-浓度很低,必须小心滴定,以免影响标定的精确度。
④指示剂 &&&高锰酸钾溶液的标定是以自身作指示剂,因空气中的还原性气体和尘埃均能使高锰酸钾缓慢分解而褪色,故应正确的判断滴定终点,滴定至溶液微红色并保持30 S不褪色即可。
5.3.2碘量法
1.基本原理
碘量法也是常用的氧化还原滴定方法之一。它是以的氧化性和的还原性为基础的滴定方法,其半反应式为:
⇋    
在水中的溶解度很小(为),为增大其溶解度,通常将溶解在溶液中,使以配离子形式存在,其半反应式为:
 ⇋    
由于两者标准电位相差很小,为了简便,习惯上仍以前者表示。
是较弱的氧化剂,只能与较强的还原剂作用;而是中强还原剂,能与许多氧化剂作用而被氧化为。因此,可利用的氧化性直接测定较强的还原剂,也可以利用的还原性被氧化剂氧化析出碘,再用硫代硫酸钠溶液的体积,可间接地计算出氧化性物质的含量。因此,碘量法又分为直接碘量法和间接碘量法。
直接碘量法(又称碘滴定法)
电位比低的还原性物质,可以直接用的标准溶液滴定的并不多,只限于较强的还原剂,如、、、、等等。
直接碘量法只能在酸性、中性或弱碱性溶液中进行。如果pH&9就会发生下列反应:
当用直接碘量法测定硫代硫酸钠含量时,需在中性或弱酸性溶液中进行。因为在强碱性溶液中除生成外;和将会发生下述副反应:
      
如果在强酸性溶液中,溶液会发生分解:
      
只有在中性或弱酸性溶液中和反应才如下:
      
根据碘滴定液消耗的体积即可计算出硫代硫酸钠的含量。
(2)间接碘量法(又称滴定碘法)
电位比高的氧化性物质,可在一定的条件下,用碘离子来还原,产生定量的碘,然后用标准溶液来滴定析出的,这种方法,叫间接碘量法或称为滴定碘法。例如用间接碘量法测定的反应如下:
  根据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的浓度和消耗的体积,可计算出物质的含量。
2.反应条件和滴定条件
  间接碘量法的反应条件和滴定条件非常重要,滴定时必须掌握,具体如下:
(1)溶液pH值的影响 
  与之间的反应必须在中性或弱酸性溶液中进行。因为在碱性溶液中,与将会发生下述副反应:
而且,在碱性溶液中还会发生岐化反应:
     
如果在强酸性溶液中,溶液会发生分解:
     
同时,在酸性溶液中也容易被空气中的所氧化:
     
(2)过量的作用
  与形成,以增大的溶解度,降低的挥发性,提高淀粉指示剂的灵敏度。此外,加入过量的,可以加快反应的速度和提高反应的完全程度。
(3)温度的影响
碘量法应在室温下进行,因为升高温度会增大的挥发性,降低淀粉指示剂的灵敏度。在保存溶液时,室温升高会增大细菌的活性,加速的分解。
(4)光线的影响
光线照射能加速被空气氧化,所以滴定应避光;碘离子和氧化剂反应析出碘的过程较慢,一般应盖上碘瓶盖,在暗处放置分钟,使反应完全后,再立即用进行滴定(避免的挥发和被空气氧化)。
综上所述,间接碘量法误差主要来源是的挥发和被空气中的氧化。通常采取以下措施予以减免:防止挥发的方法是①加入比理论量大倍的,增大的溶解度;②室温下进行;③在碘瓶中操作,快滴慢摇,以减少的挥发。
 & 防止被空气氧化的方法①降低酸度;②防止阳光直射;③滴定前的反应完全后立即滴定,快滴慢摇,以减少与空气的接触。
3.标准溶液
碘标准溶液的配制
 & 碘是以升华法制得的具有光泽的片状结晶,易挥发,有腐蚀性,不宜在分析天平上称量,故通常仍用间接法配制。碘在水中的溶解度很小,又容易挥发,所以通常将它溶解在浓的溶液里,使与形成络合物,溶解度大大提高,挥发性大为降低,而电位却无显著变化。为了防止碘标定时在碱性溶液中发生自身氧化还原反应、中和硫代硫酸钠液中作稳定剂的碳酸钠和去掉碘中微量杂质,配制碘液时应加入少量盐酸。另外,为了防止少量未溶解的碘影响浓度,配制后还需用垂熔玻璃滤器滤过后再标定。
  碘液有腐蚀性,应避免与橡皮塞、软木塞等有机物接触;见光、受热时易氧化,故应置玻璃塞的棕色玻瓶中,密闭,在暗凉处保存。
碘标准溶液的标定
   标定碘溶液的浓度,可由准确浓度的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用比较法测得,也可用基准物质进行标定。&&&& 碘溶液浓度的标定,常用升华法精制的三氧化二砷(俗称砒霜,剧毒!)作为基准物质。三氧化二砷难溶于水,可加氢氧化钠溶液使生成亚砷酸钠而溶解。
&&&&&&&&&  
然后用盐酸中和过量的碱,并加入使溶液呈弱碱性(),再用碘液滴定,其反应式如下:
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的配制
为无色晶体,一般均含有少量、、等杂质。因此,不能用直接法配制。硫代硫酸钠液不稳定,容易分解,其原因是:
①嗜硫细菌的作用   ⇋
    这是硫代硫酸钠分解的主要原因。
②溶解在水中的作用
③与空气中的氧作用
由于以上原因,配制时应用新煮沸并冷却的蒸馏水溶解硫代硫酸钠,以除去水中的O2、CO2和杀死嗜硫细菌;加入少量碳酸钠,使溶液呈碱性,既可抑制嗜硫细菌生长,又可防止硫代硫酸钠分解;放置半月后。在实际配制时,为了得到更稳定的溶液,一般放置一个月后再滤除S,标定。
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的标定
标定硫代硫酸钠液的基准物质很多,如重铬酸钾、碘酸钾、溴酸钾、亚铁氰化钾等。常用K2Gr2O7,因其性质稳定,易于精制,在酸性溶液中和碘化钾作用生成定量碘,利用生成的碘和硫代硫酸钠滴定液反应,即可计算出Na2S2O3溶液的浓度。这种标定方法是间接碘量法的应用,其反应式为:
                  &&&&&&&&&&
具体标定时应注意如下几个问题:
①控制溶液的酸度和温度  提高溶液的酸度和温度,可加快反应速度,但酸度和温度太高,容易被空气氧化。一般酸度在
②KIKIK2Gr2O7KI 10
③被空气氧化的速度,又可使Na2S2O3的分解作用减小;而且稀释后还可降低Gr3+的浓度,使其绿色(减弱)变浅,便于观察终点。
④正确判断滴定终点  为防止大量碘被淀粉吸附得较牢,使标定结果偏低,应滴定至近终点、溶液呈浅黄绿色时,再加入淀粉指示剂。
⑤正确判断回蓝现象  若滴定至终点后,溶液迅速回蓝,表明Cr2O72-与反应不完全,可能是酸度不足或稀释过早所引起的,应重新标定;若滴定至终点经5分钟后回蓝,是由于空气中O2氧化溶液中所引起的,不影响标定结果。
(5)碘和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的比较  碘和硫代硫酸钠滴定液中,如有一定浓度已标定,则另一滴定液就可以通过比较法求得准确浓度。
5.3.4应用示例
在此介绍维生素c的测定。维生素c是预防和治疗坏血病及促进全身健康、抵抗疾病传染的药物,也是常用的掩蔽剂。
维生素cC6H8O6中含有连烯二醇基具有还原性,能被碘定量的氧化成二酮基。反应式如下:
在碱性条件下更有利于反应向右进行,但因维生素c易被空气氧化,在碱性溶液中氧化更快,所以应在醋酸的酸性溶液中进行滴定,以减少维生素c受其它氧化剂作用的影响。
操作方法  精密称取维生素c约0.2g,加新煮沸过的冷水100ml和稀醋酸10ml,溶解后加淀粉指示液1ml,立即用碘滴定液()滴定至溶液显蓝色并在30秒内不褪色为终点。
1.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是什么?氧化还原反应共分为几大类?
2.影响氧化还原反应速度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3.配制Na2S2O3溶液,为什么需用新煮沸且冷至室温的蒸馏水?为什么需要加少量Na2CO3?
4.氧化还原滴定法的指示剂一般有几种类型?
5.试述间接碘量法误差的主要来源和减免措施?
6.请您根据标准电极电位表判断下列氧化还原反应向何方向进行?
7. 在标定高锰酸钾和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时应注意哪些个问题?
8. 间接碘量法的反应条件和滴定条件有哪些?
9. 何谓电极电位?请叙述出标准氢电极的组成?
10.电极反应⇋和⇋中的四个物质,哪个是较强的氧化剂?哪个是较强的还原剂?
11.用20.00mlKMnO4溶液,恰能氧化0.1500g的Na2C2O4,试计算KMnO4溶液的浓度为多少moL.L-1。
12.碘酊中碘和碘化钾含量测定时,精密量取本品10ml,依法操作,用硫代硫酸钠液()滴定至溶液无色时,消耗15.29ml;取上述滴定后的溶液,以曙红为指示剂,用硝酸银液()滴定至沉淀由黄色转变为玫瑰红色时,消耗23.06ml。试问该样品是否符合含碘(I)应为1.80~2.20%();含碘化钾(KI)应为1.35~1.65%()的规定?后使用快捷导航没有帐号?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请完成以下验证码
查看: 1170|回复: 2
水质检验问题
阅读权限20
主题好友积分
签到天数: 3 天连续签到: 0 天
注册海川吧,与320万海川交流分享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
想请教各位达人一个问题,在做锅炉给水硬度的时候,用0.5%的铬黑T做指示剂,当我滴定结束之后,水样由紫色变成纯蓝色,没有立即处理掉水样,大概几分钟之后,纯蓝色就变掉了,请问这是什么原因,跟指示剂有关吗?水样用EDTA滴定,不是应该物性比较稳定吗?怎么会变色?
上一篇:下一篇:&
鼓励新会员发言,希望加深参与度
阅读权限30
主题好友积分
签到天数: 131 天连续签到: 0 天[LV.4]海川常住居民I
如果你的水样含碳酸氢根多,在PH10左右的氨缓冲溶液中,会有少量钙生成不易察觉的沉淀(碳酸钙),滴定反应快,这部分沉淀中的钙不会立即络合,游离的钙很快被滴定完,EBT显现出自身的纯蓝色,但放置过程中,沉淀逐渐离解,EBT又与溶出的微量钙结合,故蓝色消失,重新出现紫红色。一般预先将水样酸加热至沸处理,可以消除这种现象,另外,水样加入缓冲溶液后立即滴定,避免生成沉淀,也可以防止此现象。
积极支持论坛发展
阅读权限20
主题好友积分
签到天数: 3 天连续签到: 0 天
zlhuang0132
& & 谢谢您的解答,我明白了!
检修一台可以养鱼的调节阀请问,护坡上的这些水管的作用?安全漫画(2.19)锻件正火的曲线图和报告关于渐开线式齿轮,齿根部开洞,求专业解释
姑娘驾驶着清洁车 (四字术语)
站长推荐 /1
最后8天,来投出你的选择。20个海川纪念水杯+20个海川logo高档记事本发送中,快来参与争取中奖机会
广告投放&事务
举报及事务联系邮箱:&&
工作日均访客8万人 IP 6万 欢迎您的参与 化工技术交流第一社区,共同学习 共同提高!
版权所有 丰行天下-海川化工论坛 -
Discuz! X3指示剂浓度对酸碱滴定实验准确度的影响
指示剂浓度对酸碱滴定实验准确度的影响
编辑:张莉&
  在分析化学的理论和实验教学中,指示剂是一个重要的内容,下面是小编搜集整理的一篇探究指示剂浓度对酸碱滴定实验准确度影响的,供大家阅读查看。
  长期以来,指示剂对于滴定准确度的影响却并未得到准确的阐述.在教科书中,通常是以计算滴定误差的方式来揭示指示剂对于滴定分析准确度的影响,但是采用不同的计算方式(例如林邦公式)和判定的基准,对于计算结果本身的可信度会有很大的影响.我们在教学中常常会遇到学生提出如下两个问题:①既然酸碱滴定中所采用的指示剂是弱酸(或弱碱),它们在滴定过程中必然会参与到滴定过程中,这样是否会影响到滴定的准确度呢?②在实际的滴定过程中究竟应该加入多少指示剂?对于这两个问题,我们的答复通常是:当所加入指示剂的量适中时,不会对滴定的准确度产生影响.但是究竟要加入多少量的指示剂,我们并未给出准确的答案.很显然,从来也没有学生对我们的上述答复感到满意.在实际的实验过程中,学生也只是按照教科书上的说明滴加指示剂.
  本文采用deLevie[4]的滴定通式来研究两种指示剂(溴百里酚蓝和酚酞)在NaOH滴定HCl过程中的表现.我们设定NaOH和HCl的浓度均为0.1000mol/L,此时化学计量点处的体积比将是V(NaOH)/V(HCl)=&=1.000,且pH=7.00.我们首先计算溴百里酚蓝(pKa为7.1,变色范围为pH6.0~7.6)在不同浓度情况下的滴定曲线;其次计算两种指示剂在&=0.999~1.001(对应&0.1%的误差范围)范围的浓度变化情况;最后,我们将根据计算的结果设计实验,展示两种指示剂在对应pH下的变色情况.
  1、指示剂浓度对滴定曲线的影响
  为简便计,我们在此只展示溴百里酚蓝指示剂的计算结果.图1所示为采用不同浓度的溴百里酚蓝指示剂时NaOH滴定HCl的滴定曲线,图中标出了体积比&=1.000处的pH.图1的左上子图显示的是一个非常极端的情况,此时溴百里酚蓝指示剂的浓度达到0.1mol/L,与HCl的浓度相同.这种情况在实际滴定过程中是不会出现的,但是利用这个图可以清晰地揭示出该指示剂对于整个滴定进程的真实影响.从这个图可以看到,由于溴百里酚蓝指示剂的存在,NaOH滴定HCl的突跃范围实际上已经显著减小了,而且化学计量点处的pH也显著小于7.0.在其他几个子图中,滴定的突跃范围其实也发生了改变,只是左上子图更为明显,但是总的结果均使得计量点处的pH小于7.0.这些结果表明,在溴百里酚蓝存在的情况下,不能简单地认为溴百里酚蓝只是一个&旁观者&.从图1的右下子图还可以看到,当溴百里酚蓝初始浓度小至1.0&10-6mol/L时,才有计量点处的pH=6.7&6.0,即化学计量点在溴百里酚蓝的变色区间范围之内.从理论上说,只有在此情况下才可能观察到指示剂在化学计量点附近发生变色.但是,随之而来的一个问题是:在溴百里酚蓝的初始浓度小至1.0&10-6mol/L时,能够观察到它的颜色改变吗?须知,pH的范围决定了变色的可能性,而指示剂的碱式(或酸式)基团的浓度决定了人的眼睛能否看到它.因而,有必要对指示剂碱式(或酸式)基团的浓度变化情况进行研究.
  2、两种指示剂碱式基团的浓度变化
  指示剂的碱式基团的含量取决于溶液体系的pH,而体系的pH又与滴定的进程相关.我们设定的滴定进程范围是&=0.999~1.001,这样可以保证滴定的误差不大于&0.1%.为此,我们将特别关注在&=0.999,1.000和1.001处指示剂的碱式基团的浓度.
  表1为溴百里酚蓝在不同初始浓度时其碱式基团的浓度.从中可以看出,当溴百里酚蓝初始浓度大于1.00&10-3mol/L时,体积比为&=1.001处的pH=6.16&7.10,因而无法达到颜色的显著改变.结合图1的右上图,此时如果要观察到蓝色的出现,必须继续滴定到更高的pH,这必然导致&&1.001,最终超出允许的误差范围.当溴百里酚蓝的初始浓度小于10-4mol/L数量级时,&=1.
  001处的pH已经大于7.60,可以期望溴百里酚蓝会实现很好的颜色变化.然而,此时[In-]在10-5mol/L或更小的数量级,如此低的浓度是否可以被肉眼敏锐地识别,尚需实验进行验证.【1】
  表2给出了基于5个不同的酚酞指示剂初始浓度计算的3种体积比,其变化规律与溴百里酚蓝指示剂类似,不在此做进一步的讨论.【2】
  3、两种指示剂在不同浓度和不同pH下的颜色比较
  由于要精确控制滴定过程达到规定的pH有一定的难度,故不拟从滴定全过程去研究指示剂的变色情况,只通过缓冲溶液设定不同的pH,以此模拟滴定终点的情况.我们用磷酸二氢钠和磷酸氢二钠配制了不同pH的缓冲溶液.针对溴百里酚蓝指示剂,配置了pH为6.16,8.39和9.70的缓冲溶液(pH9.7的溶液是通过在缓冲溶液中加入少许NaOH调节的);针对酚酞指示剂,配制了pH为8.61,9.47和9.77的缓冲溶液.同时还配制了浓度为1.00&10-3,1.00&10-4,1.00&10-5和1.00&10-6mol/L的两种指示剂溶液.
  实现滴定至&=1.001处的方式是:取3个试管,分别装入25mL相同浓度的指示剂,并加入25.025mL不同pH的缓冲溶液.结果表明,当溴百里酚蓝指示剂的浓度低于10-5mol/L数量级的时候,其颜色的改变不敏锐.尽管在此条件下的pH已经达到变色所需要的9.66以上,但是由于指示剂碱式[In-]的浓度在10-6mol/L数量级以下,颜色非常弱,已经很难通过肉眼发现颜色的锐变.另一方面,当溴百里酚蓝指示剂的浓度高至10-3mol/L数量级时,指示剂碱式[In-]的浓度较大,但是由于过高的酸度导致了&=1.001处的pH=6.16,仍然使得指示剂保持为黄色而不导致颜色的锐变.只有当溴百里酚蓝指示剂的浓度在10-4mol/L数量级时,才可以观察到指示剂明显地从黄色变为蓝色.
  此时溴百里酚蓝指示剂的浓度相当于待测HCl浓度的千分之一.当用酚酞作为指示剂进行滴定实验时,其结论与采用溴百里酚蓝指示剂时类似,这里不再做进一步的讨论.
  这些理论和实验结果表明,过低浓度或过高浓度的指示剂用量均不利于指示剂正确地指示滴定终点,这对于纠正学生在实验中过量使用指示剂的错误行为是有指导意义的.这些结果也从理论和实验两方面揭示,在讨论酸碱滴定过程的时候,必须将指示剂的影响一并考虑进去,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
  但是,这也会引入另外一个问题:在未知样品中,酸的浓度是未知的,应该如何使用指示剂的量呢?这是一个看似简单但又非常现实的问题,我们将此问题留给学生自己去思考.
  [1]甘峰.分析化学基础教程.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7
  [2]武汉大学.分析化学.第5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3]FlowersPA.JChemEduc,
  [4]DeLevieR.AnalChem,
下页更精彩:1
本文已影响人
指示剂浓度对酸碱滴定实验准确度的影响相关推荐
[指示剂浓度对酸碱滴定实验准确度的影响]网友评论
<div class="ds-thread" data-thread-key="626226" data-title="指示剂浓度对酸碱滴定实验准确度的影响" data-image="">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1.75亿学生的选择
下载作业帮安装包
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1.75亿学生的选择
求大神解答已知某试样中可能含有Na3PO4或Na2HPO4、NaH2PO4,或这些物质的混合物,同时还有惰性杂质。称取该试样2.000g,用水溶解,采用甲基橙为指示剂,以0.50000mol·L-1HCl标准溶液滴定,用去32.00mL;而用酚酞作指示剂,同样质量试样的溶液,只需上述HCl溶液12.00mL滴定至终点。问试样由何种成分组成?各成分的含量又是多少?
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1.75亿学生的选择
首先必须知道1972年,中美发表联合公报,打破了二十多年来的敌对关系。1979年元旦,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所以2013年是中美建交的第34年。(2)反映了双方外交达到了一个新阶段,有利于南北合作与南北对话。(3)比如社会性质、社会制度等等。中国为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美国为民主共和的资本主义国家。材料二体现了万隆会议上“求同存异”的倡导。(...
为您推荐:
扫描下载二维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双指示剂甲醛滴定法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