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有没有政策对怎样帮助抑郁症患者的帮助

关于“抑郁症”的新闻
Sat Apr 01 10:35:23 CST 2017
Fri Mar 31 20:13:00 CST 2017
21世纪经济报道 朱萍 北京报道 20:13据以往调查,世界上约有3.5亿人患有抑郁症, 瑞典的发病率为 6. 16%,美国为4. 45%,中国为3.02%。且有逐年增加的趋势。3月31日,快速问医生发布了《2017年中国网民抑郁症调研报告》。本次调查由快速问医生(有问必答网)、心猫心理健康网络平台和中国社会福利基金会平台发起,共调查了1万多名民众,旨在了解中国民众对抑郁症的了解程度和对抑郁症治疗的看法,从而呼吁和促进全国对抑郁群体的关怀和对抑郁治疗的重视。
Fri Mar 03 16:10:51 CST 2017
你身边有没有这样的人:整日兴高采烈,得意洋洋;思维敏捷,常高谈阔论,滔滔不绝;待人热情,好管闲事和打抱不平;花钱大方,爱大肆购物,自称“有的是钱”……你也许还挺喜欢这种性格的人吧?但是,医生却说这可能是种病——躁狂症。
Thu Mar 02 11:01:00 CST 2017
中新网3月2日电 据外媒报道,1日清晨,美国华尔街一名患有抑郁症的高管人员从自己位于曼哈顿上西区的豪华公寓一跃而下,当场死亡。报道称,早上7点20分,47岁的贝尔(Kevin Bell)从位于West End大道接近西79th街的著名豪华公寓Apthorp的九楼跳下。
Sat Feb 25 13:37:00 CST 2017
中国经济网纽约2月25日讯(记者 朱旌 汪璐)世界卫生组织日前发表的一份报告显示,抑郁症是一种比许多人想象的还要更为普遍的精神疾患,患者人数在不断增加。该组织宣布,有3亿人生活在这种状况之下, 在2005年至2015年期间增加了18%。
Fri Feb 24 14:57:11 CST 2017
; ; ; ;新华社日内瓦2月23日新媒体专电(记者张淼)世界卫生组织23日发布的关于全球抑郁症与其他常见精神障碍的最新数据显示,2015年全球超过3亿人受抑郁症困扰,约占全球人口的4.3%。世卫组织将今年4月7日世界卫生日的主题聚焦抑郁症。
Mon Feb 13 10:45:00 CST 2017
中新网2月13日电 据外媒报道,美国纽约著名胸外科医生罗伯特日前从乔治华盛顿大桥纵身跃下,自杀身亡。当地警方在新泽西帕利塞德州际公园一带发现他的尸体。
Wed Feb 08 07:07:00 CST 2017
对于不少大龄未婚青年来说,春节长假,比起被起哄给侄子、外甥等晚辈发红包,更难受的或许是遭遇三姑六婆的轮番催婚了。据不完全统计,宁波市大龄未婚青年达几万人,仅在市妇联三江缘公益红娘平台就登记了2万多人。
Mon Jan 23 00:03:51 CST 2017
新华社香港1月23日新媒体专电(记者战艳)“以前觉得抑郁症不可能发生在我身上。自己没感觉得了抑郁症,是丈夫发现的。我当时跟他说 我好想死啊 。他听后大惊,陪同我去医院精神科就诊,我才知道自己得了抑郁症。
Thu Jan 19 08:31:22 CST 2017
Mon Jan 16 18:38:00 CST 2017
18:38【21君荐读】入冬以来,中国多地被雾霾笼罩。而在舆论聚焦雾霾对生理健康的影响之余,有一个隐秘群体却一直在公众视野之外,他们不关乎咳嗽、气喘、肺癌,关乎紧张、焦虑、抑郁,甚至可能自杀。我们关注这一群体,并非传递恐慌。
Fri Dec 09 03:19:33 CST 2016
信息时报讯 (记者 周伟龙 通讯员 田乃伟) 张先生是一名销售经理,一周前,因偶尔的失眠而感到心烦意乱,从此开始每天担心:“今晚如果还睡不着,明天工作就没有精神了,这样下去我就不能正常工作了。老婆要在家带三岁的孩子,身为顶梁柱的我该怎么办?”几天下来, 张先生入睡困难,情绪低落,胃口都差了。
Fri Nov 25 02:38:49 CST 2016
北京晨报讯(记者徐晶晶)冬季是抑郁情绪的高发期,而成年女性的发病率又是男性的两倍。虽然抑郁症越来越受到都市人的关注,但是调查显示,将近一半的被调查者却表示患了抑郁症时“不会去看医生”。昨日,市卫计委新闻发言人高小俊介绍说,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目前抑郁已经成为世界第三大负担疾病,是我国第二大负担疾病,预计在2030年将上升至首位。我国一项全国性的流行病学调查显示,目前我国已确诊的抑郁症患者约有3000万,成年女性患病率高于男性,比例为2比1。
Tue Nov 15 09:15:04 CST 2016
“如果你连续两个星期,天天都不开心,没有幸福感,那就必须去看医生。”近年来,潜伏在人群中的抑郁症,随着一些社会名流因此自杀的新闻而逐渐为人们所知。它悄无声息地吞噬着患者的快乐和健康,甚至求生的意志。一项调查估算,中国抑郁症患者已达9000万,但近七成没有被“识别”出来。
Tue Nov 15 08:28:00 CST 2016
“如果你连续两个星期,天天都不开心,没有幸福感,那就必须去看医生。”近年来,潜伏在人群中的抑郁症,随着一些社会名流因此自杀的新闻而逐渐为人们所知。它悄无声息地吞噬着患者的快乐和健康,甚至求生的意志。一项调查估算,中国抑郁症患者已达9000万,但近七成没有被“识别”出来。
Tue Nov 15 03:20:54 CST 2016
“如果你连续两个星期,天天都不开心,没有幸福感,那就必须去看医生。”近年来,潜伏在人群中的抑郁症,随着一些社会名流因此自杀的新闻而逐渐为人们所知。它悄无声息地吞噬着患者的快乐和健康,甚至求生的意志。一项调查估算,中国抑郁症患者已达9000万,但近七成没有被“识别”出来。
Tue Nov 15 03:20:54 CST 2016
抑郁症,常常被理解为坏情绪,我们如何清醒地认知与区分两者的区别?如何及时避免更大伤害?本报记者采访的这个年轻女孩的故事,或许能提供一些借鉴。2015年8月,正是各大高校毕业班同学们开始谋划未来出路的时候。在国内一所知名高校就读硕士的张简(化名)开始纠结:作为研究生班里成绩最好的学生,她是到美国大学读博士还是参加工作。万万没有想到,这种最初的纠结,成为她患上抑郁症的起源。
Mon Nov 14 12:44:00 CST 2016
央广网北京11月14日消息 据中国之声《全球华语广播网》报道,美国大选结果已经出来五天了,但是不满特朗普当选在全美各地发生的抗议示威仍在进行中。许多支持民主党的选民失望、沮丧、愤怒、焦虑、迷惘,各种负面的情绪交织在一起,产生了所谓的“选后抑郁症”,正在美国蔓延开来。
Wed Nov 09 16:33:00 CST 2016
长风(左一)、郁友和志愿者的线下聚会。受访者长风供图十五六种抗抑郁的药,四五种抗焦虑的药,七八种安眠的药,光是西药就吃了不下30种,还有中药、中成药、脑白金、脑黄金、脑轻松……这是一位抑郁症患者列出的药目。
Sat Oct 29 12:21:41 CST 2016
研究人员发现,存储美好经历的“积极”神经元和存储糟糕经历的“消极”神经元不仅位置不同,体积、形状和电特性也不一样,干预这两种神经元的开或关能够改变小鼠的行为。研究人员认为,小鼠大脑记忆的“归档系统”可能适用于人类,帮助消除痛苦记忆。
道琼斯工业指数
纳斯达克指数
标普500指数
美元/人民币我国抑郁症治疗率不足10%&&规范治疗尤为重要
&&&&来源:&&&&
北京3月17日电(陈烨菲)“我国症发病率高达5%~6% ,我国自杀和自杀未遂的人群中,抑郁症患者占50-70%,但接受相关药物的患者只占不到10%,量化评估和规范治疗尤为重要。”中南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所长李凌江教授在近日举行的“辉瑞中枢神经峰会”上指出。
图为峰会现场圆桌论坛环节
抑郁症发病率高人群广、治疗率低
世界卫生组织研究显示,全球抑郁症的年患病率约为11%。从疾病负担看,目前抑郁症已经成为世界第四大疾病,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我国抑郁症发病率高达5%~6% 。另据一项流行病学调查估算,中国抑郁焦虑患者已达9000万人 。
抑郁症具有“两高一广”的特点,即发病率高、复发率高、患病群体广,压力大、精神高度紧张的职业人士、、特殊生理期(产后、更年期)的等,都是抑郁症的主要“目标”。同时,识别率低、治疗率低以及治疗中断或不彻底等问题也长期存在。
足量足疗程规范治疗,避免疾病反复
针对抑郁症发病人群广,治疗率低的现状,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定医院副院长王刚认为,在抑郁症治疗过程中,全程量化评估及综合干预体系的建立也是规范抑郁症治疗的重要环节,其更有利于医生对患者的治疗全过程实施有效监控、管理及预警,帮助患者实现疾病的自我管理,从而显著提升患者的依从性,提高治愈率。
目前,在抑郁症的临床治疗中,药物治疗为根本,治疗为辅助。面对抑郁症发病群体的广泛性,依据疾病特点分别针对抑郁症状、或抑郁合并焦虑症状等来进行药物选择,能有效改善躯体症状更佳。
此外,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临床三科主任、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精神医学科主任施慎逊强调,每一次抑郁症的反复,都可能使患者的病情加重,轻度抑郁症可能会转成长期难治愈的抑郁症。研究表明,如果抑郁症发作三次以上,就需要进行长期的抗抑郁治疗。由此可见,抑郁症治疗规范用药、防治复发非常重要。”
(责编:许晓华、刘婧婷)
善意回帖,理性发言!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恭喜你,发表成功!
请牢记你的用户名:,密码:,立即进入修改密码。
s后自动返回
5s后自动返回
恭喜你,发表成功!
5s后自动返回
最新评论热门评论
24小时排行&|&
人 民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by .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人 民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by .cn. all rights reserved百度拇指医生
&&&普通咨询
您的网络环境存在异常,
请输入验证码
验证码输入错误,请重新输入中国抑郁症患者的生死劫
我的图书馆
中国抑郁症患者的生死劫
中国抑郁症患者的生死劫
归档在&&|&浏览 1438 次&|&评论 0 条
英国布里斯托尔大学医学博士钱晓晓,2011年开通微博,为中国抑郁症患者答疑解惑。两年多来,很多束手无策的网友通过微博向她求助,她总是很耐心地解答各种提问,必要时还要发动一切资源救人于危急。有网友盛赞她的义举,钱晓晓却总是说:能帮助更多人,何乐而不为?在收获赞扬的同时,钱晓晓更多的是担心。中国抑郁症发病率近年不断上升,然而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抑郁症患者的就诊率畸低,防治抑郁症的国家政策也相对滞后,更不用提民间对于抑郁症长期存在的误解和非议。对于这些,钱晓晓有话要说。案例:抑郁症患者不是疯子或杀人犯提起抑郁症,我们总是很容易就联想到一些经常见于报端的自杀和杀人案件。荷兰在线记者在搜集大量资料后发现,近年来,中国媒体有关抑郁症患者自杀和杀人案件报道的数量激增。其中比较知名的案例包括:2005年广州房地产大亨马豪捂死妻女后割腕自杀案、2009年湖南大学海归博士南方圆跳江自杀案和浙江大学海归博士涂序新跳楼自杀案等。2013年以来,媒体又接连曝出浙江江山市委办官员周遐清自杀、沈阳三位老人跳楼自杀和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教授许家林被杀等案件,而最近发生的一起是在9月7日,无锡一抑郁症患者因为“若共同赴死,生前为夫妻,死后亦为夫妻”的电视台词勒死丈夫后自杀。猎奇是媒体的本性,这本无可厚非。但在钱晓晓看来,媒体对于上述这些案件的过分渲染和炒作,有将抑郁症患者污名化的嫌疑,以至于外界往往将抑郁症患者等同于疯子或杀人犯,抑郁症也被渲染成可怕的不治之症。“抑郁症和自杀有一定的联系,但迄今没有任何科学证据能够证明抑郁症一定会带来自杀或杀人的严重后果”,钱晓晓对记者表示:“一方面,我们需要通过媒体来提高民众对抑郁症的重视,但另一方面,媒体报道的案例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媒体不应仅关注个案结果,也应对这些人是否求过医问过药、是否曾接受过治疗等细节加以介绍,但目前大多数的情况是,记者对个案细节模糊化处理,对悲剧发生的根源不去深究,这种报道有可能会让民众对抑郁症和抑郁症患者产生误解。”据有关资料显示,抑郁症是一种非常常见的精神类疾病,发病人群不分年龄阶段和职业人群,具有患病的普遍性和轻易性。美国心理学会前主席马丁?塞利格曼曾将抑郁症称为精神学中的“感冒”,是每个人都可能得的疾病,它不说明患者心胸狭窄,更不能说明患者品质低劣或意志薄弱,抑郁症只是一种普通的疾病。尽管如此,近年来中国乃至全球有关抑郁症的调查结果仍然令人触目惊心。钱晓晓介绍,据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的有关统计显示,中国约有2600万抑郁症患者。从全球范围看,按照世界卫生组织的保守估计,人群中抑郁症的患病率为3%,抑郁症已成为世界第四大导致死亡的疾病。“美国抑郁症患者的自杀率高达60%,中国自杀率为40%,这一数字之所以看上去很高,是因为可能没有包括未就诊、未记录在案的人群。中国媒体称抑郁症患者的就诊率低于10%,但据我的推测,在中国山区和农村等不发达地区,就诊率可能更低”,钱晓晓对记者表示。反思:防治抑郁症医保政策滞后在抑郁症已成为世界公认的医学难题面前,政府应扮演什么样的角色?是否已引起中国政府的足够重视呢?钱晓晓向记者介绍,目前全球常见的抑郁症疗法包括四种,即药物治疗、心理治疗、外科治疗和新兴的行为认知学疗法,前三种在中国较为普遍,最后一种尚属欧美等国的科学前沿领域,在中国的普及率相对较低。目前中国医学界普遍采取药物和心理结合治疗的方法,使抑郁症患者得到更快、更好的康复。然而,近年来,中国医保制度在从扩面到提质过程中艰难转型,当抑郁症患者选择结合治疗时,“看病难、看病贵”成为他们绕不开的心结。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北京某三甲医院主管药师对记者表示,目前中国各省市对于同种药物的医保政策不同,但均以《基本医疗保险药品目录》为基础。北京是目前医保涵盖药物最多、报销比例相对较高的城市,普通用于抗抑郁症的“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药”纳入医保,属于医保乙类药物。医保甲类和乙类药物最直接的不同就是报销比例的区别,甲类药物报销比例在80%以上,而乙类药物则需患者先自付10%-20%,剩余再报销80%,而至于乙类药物何时能够升格为甲类则不得而知。“在外地很多地方,抗抑郁药即使纳入了医保也是报销比例很低的,没有北京这么高。如果患者有医保,治疗费用会少很多。没有工作也不一定没有医保,但需自己交满一定年限的社会保险金,至于会不会感到有经济上的压力,那就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了”,该药师对记者说。该药师还表示,考虑到中国医改现状,抗抑郁症药物可能在短期内难以成为基本医疗项目。中国近年来对抑郁症的研究和认识已发生了很多变化,一开始只强调精神方面的症状,现在也开始从生理症状着手治疗,无论是医院还是药企都有诸如走进社区普及精神卫生这方面的活动,这对于防治和认识抑郁症有很大帮助,医保政策反而显得相对滞后。“医保是国家政策,从它的制定过程就能看出我们能够做的其实不多,当然希望更多药物进入医保目录并提高报销比例,减轻患者经济负担。除此之外,对于抑郁症患者,合理使用药品才是最重要的,医生水平参差不齐,药师应把好处方的审核关,医疗上每个环节都可以做到使患者的利益最大化,就看怎么去做了。”相比于抑郁症的药物治疗,心理治疗的现状则更不容乐观。据人民日报社主管的《人民文摘》7月报道,中国心理咨询这一新兴行业鱼龙混杂,心理咨询师“速成”现象严重,只需花几千元培训20天,就可考取人社部颁发的执业资格证书。除心理咨询机构从业资质不健全外,各种治疗项目名目繁多,收费昂贵,甚至发生过有心理咨询师运用“心理治疗”实施刑事犯罪的案例。钱晓晓和该名药师对此表示认同,他们指出,中国心理咨询师职业门槛过低,“一考管终身”的现状导致业务水平参差不齐,国家和行业协会对于心理咨询师缺乏有效管理,行业标准和考核比较模糊。除此之外,抑郁症心理治疗属于自费项目,收费标准过高也令一些经济压力较大的患者望而止步。相比之下,欧美一些国家要求心理咨询师至少曾接受大学本科相关专业的学习,且必须有丰富的临床经验才能执业,“国内心理咨询行业乱象频发,导致不少患者信不过心理咨询师,认为聊天治不了病,这只会延误病情,甚至导致无法挽回的悲剧”,钱晓晓对记者表示。歧视:“精神病”不该是句骂人的话在防治抑郁症医保政策亟待调整之外,如何消除对抑郁症患者的社会歧视,是摆在中国政府面前的另一道难题。《中国改革》杂志副总编张进去年曾患抑郁症,他在康复后将自己与病魔抗争的心路写成文章,发在了他的个人博客中。他这样写道:“一个人,如果失去了愿望和情感,那就不再是人,而只是一具躯壳,是行尸走肉了。如果患病,要承认现实,面对现实。不要遮遮掩掩,羞于承认自己患有精神类疾病。”有网友对此评论道:“我患病已愈10几年,痛苦成为每天生活的一部分,外人的指指点点让我更加痛苦,抑郁症就像一场生死劫,我们谁都无法幸免。”记者发现,近年来,抑郁症患者就业歧视案件屡屡曝光,其中影响较大的两起包括2007年袁毅鹏诉IBM案和2013年小雯(化名)诉首都航天机械公司案,两人均因为得抑郁症被公司解雇,前者维权五年自杀未遂,后者法院判决至今不明。上述案例恐为冰山一角,据美国加州伯克利大学教授胡德伟2007年在上海调研显示,18%的受访者在过去一年中失去过工作,6%的受访者调换过工作,40%的受访者虽能保留工作,但减少了工作量。对此,钱晓晓认为,抑郁症歧视案件频发,和国人对精神疾病持有的传统观念有关。她表示,中国人骂人话中常有“精神病”和“神经病”的说法,精神疾病及障碍仍是一种文化上的忌讳。一方面,多数民众仍戴着有色眼镜看待抑郁症患者,而另一方面,则是抑郁症患者在这种歧视下自感羞耻,有意无意地躲避着正规且必要的治疗。“抑郁症患者看待这个世界的方式是不一样的,健康人看到的天是蓝色的,他们看到的却有可能是灰色的,很多人对抑郁症有误解,这是因为他们对抑郁症不了解,所以会产生偏见”,钱晓晓对记者说。钱晓晓建议,消除抑郁症歧视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政府要加大对防治抑郁症的政策倾斜和科学普及,媒体不应只关注吸引点击率的自杀或杀人血案,而应该同时报道抑郁症康复患者的故事,向社会和公众传递正向能量,消除对抑郁症患者的污名化。“另外一个途径是要发动公众人物的力量,很多年前国人也是‘谈艾色变’,但濮存昕等人的代言使防艾理念深入人心,张国荣、崔永元等明星让大众知道了抑郁症的存在,但我们也需要有像濮存昕一样的明星勇敢站出来,为防治抑郁症代言。”张国荣之死成抑郁症代言 网络图借鉴:英国企业内设精神辅导中心欧美国家在防治抑郁症方面的先进经验具有借鉴意义。英国的一项科学调查表明,抑郁症是英国最常见的疾病,每十人中就有一人患抑郁症,发病率居欧洲首位,每年造成近百亿英镑经济损失,那么,英国是如何防治抑郁症的呢?钱晓晓介绍,2009年英国曾发生过一起大学毕业生因找不到工作而抑郁自杀的案件,该案在英国本土引发了不小的反响,政府接着出台了一系列的防治抑郁症的措施。首先,英国政府强制要求每个大学、就业中心和用人单位设置精神辅导中心,委派有精神卫生专业学位的心理咨询师为求职人员和在职人员提供免费咨询服务,这不仅大大拓宽了抑郁症患者的求助渠道,而且避免了大规模的轻度抑郁症患者涌进医院,有效分流患者。其次,英国科研机构发现,无住所人群和加班压力较大职业人群患抑郁症的几率相对较高,政府因此一方面不断完善社会福利制度,加快廉租房和救护所建设,另一方面则鼓励工作压力较大的用人单位如投资银行等定期聘请专家提供减压培训课程,政府为企业提供必要的减税优惠,以补偿公司聘请专家的日常支出。最后,英国政府还大力提高就业率和居民经济收入,缓解经济衰退对民众精神层面的负面影响。除此之外,英国也非常注重防治抑郁症的资金投入,保证科研经费充足。“总之,防治抑郁症是一个涉及到方方面面的综合性、系统性的工程,政府应发挥主导性作用多措并举,切忌走入‘头痛治头足痛治足’的浅层治理模式”,钱晓晓最后对记者说。
TA的最新馆藏
喜欢该文的人也喜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帮助抑郁症志愿组织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