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教圆形钢管混凝土规范柱轴向压力偏心率超限如何解决

轴向压力表﹝6MPa以下﹞
轴向压力表﹝6MPa以下﹞
轴向压力表﹝6MPa以下﹞
轴向压力表﹝6MPa以下﹞
轴向压力表﹝6MPa以下﹞知识来自于造价通云知平台上百万用户的经验与心得交流。
造价通即可以了解到相关轴向压力表﹝6MPa以下﹞最新的精华知识、热门知识、相关问答、行业资讯及精品资料下载。同时,造价通还为您提供材价查询、测算、、等建设行业领域优质服务。手机版访问:
更新、更全、更专业的建设行业内容尽在造价通官方微信公众号!
关于造价通
造价通-中国首个建设行业大数据服务平台!国家《建设工程人工材料设备机械数据标准》参编单位和数据提供方!拥有全国最大的材料价格数据信息系统,云造价数据管理系统,行业资讯系统,工程指标系统,造价指数系统等等,数据已覆盖全国600多个城市等。
轴向压力表﹝6MPa以下﹞相关专题
分类检索: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 上传我的文档
 下载
 收藏
该文档贡献者很忙,什么也没留下。
 下载此文档
正在努力加载中...
PKPM2010问题(计算)集锦
下载积分:800
内容提示:PKPM2010问题(计算)集锦
文档格式:DOC|
浏览次数:168|
上传日期: 10:46:02|
文档星级: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PKPM2010问题(计算)集锦
官方公共微信“墙梁跨中节点作为刚性楼板从节点”如何应用?为何;户通常情况下要选择?;增加这个选项,是允许墙梁可以与楼板不协调,因为如;默认勾选是为了保持和以往版本的一致;自定义0.2V0调整系数如何填写?;按照软件提示的说明,填写如:1,1,1,2(表示;选择所在地为上海后,程序都做哪些处理?;1.在地震信息页中选择设防烈度和场地类别后,程序;2.按照上海规程地震影响系
“墙梁跨中节点作为刚性楼板从节点”如何应用?为何默认勾选是不是建议用
户通常情况下要选择?
增加这个选项,是允许墙梁可以与楼板不协调,因为如果墙梁与楼板协调,会过分夸大楼板的墙梁的约束作用,并且对于按框架梁方式建模形成的连梁本身就是与楼板不保持协调的。
默认勾选是为了保持和以往版本的一致。
自定义0.2V0调整系数如何填写?
按照软件提示的说明,填写如:1,1,1,2 (表示1层1塔x向不调,y向按2调整)。
选择所在地为上海后,程序都做哪些处理?
1.在地震信息页中选择设防烈度和场地类别后,程序自动根据上海规程调整地震影响系数和特征周期。注意上海规程3.2.2条规定的罕遇地震计算时特征周期增加的规定,程序在satwe中暂未考虑。
2.按照上海规程地震影响系数曲线进行地震作用计算。
楼层受剪承载力是如何计算的?
程序是按照《建筑抗震鉴定标准》GB的附录C进行计算的。
当梁与墙连接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1.无论梁端标高与墙顶高差是多少,梁端节点都会被拉回到墙顶标高处。
2.梁端与上层或下层墙相连时,在连接处墙必须有节点。
在satwe的特殊构件定义当中,人字撑,V形撑的含义具体是什么?
01旧抗震规范8.2.3-3条,人字形和V形支撑组合的设计内力放大1.5。现在10版新规范,不需要再指定。 在PKPM.9.30光盘)SATWE“设计信息”增加了“按混凝土规范B.0.4条考虑柱二阶效应”的选项,请问这个选项是何含义,与“考虑P-Δ”这个勾
选项是否重复。
“按混凝土规范B04考虑二阶效应”是计算排架结构用的,其他结构体系一般不用它。P-Δ是重力二阶效应,是针对整个结构而言的,而“按混凝土规范B04考虑二阶效应”是轴压力二阶效应,即p-δ效应,是针对构件的,二者是有很大区别的,不可混为一谈。
某结构地下1层,地上2层转换,嵌固层数取为1,转换层层数取的是3,总信
息输出的结果是按高位转换输出的剪弯刚度。
以前的程序在判断高位转换时,有可能会从嵌固端起算,因此你的情况就被判断为高位转换了,最新的程序统一修改为地下室顶板起算。
结构柱采用钢管混凝土,计算结果显示:“ 圆形钢管混凝土柱轴向压力偏心率超限”,根据钢管混凝土规程,这个偏心率大小只是对柱子承载力的折减有不
同,柱子的承载力足够,为何显示红色。
轴向压力偏心率的超限是按照10高规控制, 9月30日光盘只对此提示不再显红。
柱轴压比校核与规范不一致的常见原因?
程序显示轴压比超限,而查规范限值却不超限,常见原因有:根据高规6.4.2条,剪跨比在1.5~2之间时,轴压比限值应比表格减小0.05,剪跨比小于1.5时,程序内定轴压比限值减小0.1,在校核轴压比时应注意剪跨比的判断。另一个可能的原因是,加强层及相邻层的轴压比限值要减小0.05。
SATWE如何计算柱的剪跨比?
程序采用简化方式,即H/2h0计算柱剪跨比
修改多塔层高时,洞口高度如何变化?
程序原则是保证连梁高度不变,当多塔层高改变时,洞口高度相应改变,以保证连梁高度不变。因此建模时应注意此项原则。
温度荷载的计算为何不能使用刚性板计算?
因为温度内力的计算需要考虑楼板面内变形。
的箍筋是如何计算的?
软件中采用混凝土规范6.3.17-1、6.3.17-2的双剪公式,并取Vux/Vuy=1计算得到两个方向的受剪承载力,受压时直接采用6.3.17-3、6.3.17-4计算,受拉时各方向采用6.3.14的受剪公式。
SATWE计算中出现寻找刚度中心失败的错误是什么原因?
有可能结构存在无竖向构件的楼层
PMSAP读取SATWE参数时应该注意什么?
首先,在PMSAP“补充参数”中需要“读SATWE特殊构件及多塔信息”
其次,PMSAP中“读SAT参数”后还应注意以下PMSAP未读取的参数:墙与楼板的细分尺寸;墙侧节点按内部节点处理
关于加强层框架柱的轴压比限值,该如何采用?
规范中规定了加强层轴压比限值应减小
为什么超配筋文件中提示剪力墙稳定超限,但是进了墙体稳定验算的菜单计算
却发现没有超限?
这两个地方计算是有可能不同的,satwe的配筋设计时支承方式都按两边支承,而实际的支承方式可能是三边或者四边支承,这个在墙体稳定验算菜单中是可以自动判断并进行交互指定的。因此有可能该变了支承条件,稳定验算就可以通过。
程序自动判断薄弱层并进行内力放大,用户是否可对此进行干预?
可以点“自定义调整系数”的按钮,逐层逐塔指定薄弱层调整系数,指定后程序就不会再判断了,按用户指定的执行。
框筒结构底部加强部位以上边缘构件设置satwe是如何处理的?
需要提到10高规第一版中是说底部加强部位以上宜设置约束边缘构件,后进行了勘误,是角部墙体设置约束边缘构件。目前程序是按如下方式处理:只要是L形,无论加强区还是加强区以上都是约束边缘构件,其它类型会在加强区判断轴压比决定是约束或是构造边缘构件,上部设构造边缘构件
坡屋面下檐封口虚梁应如何输入?
坡屋面楼层外沿的封口梁和其下层的封口梁应处于同一位置,即两段梁的两端节点要一一对应,使之重合。下层梁按实际尺寸输入,上层按100*100尺寸输入虚梁。
坡屋面建模应注意什么?
坡屋面一般采用调整上节点高的方式建模。当同一节点上连接有不同标高的构件时,可采用调整梁顶标高、墙顶标高方式实现。坡屋面标准层层高宜与下层层高接近,避免与层有关的计算指标异常。
satwe数据检查提示墙连接关系混乱,应如何修改?
一般是PM模型中上下层墙体的定位轴线未完全对齐,即墙虽然上下相连但网格未对位,不能建立连接关系。应调整上下轴线。
satwe数据检查提示墙定义错误(面积为0),应如何修改?
一般提示此错误的原因是因为短墙部位上下层相连的偏心不一致导致计算模型形成窄的三角形墙体。处理办法可通过新加网格线的方式消除偏心,或手工处理掉短墙肢或过近节点。
剪力墙配筋在构件配筋验算简图、边缘构件简图均有输出,以哪一个为准?
剪力墙边缘构件配筋以边缘构件简图为准。
参数“强制刚性楼板假定时保留弹性板面外刚度”如何理解?
只有当定义了弹性板的时候这个选项才有意义。这个选项主要是考虑到satwe中对地下室自动采取强制刚性楼板假定,如果对于地下无梁楼盖等结构用户定义了弹性板6,这时选择这个保留面外刚度的选项就能避免程序自动忽略楼板的面外刚度
层高为3米,洞口高度为2500米,洞底标高为100时,程序认不出。当底标高
为200以上时才可以认出?
目前程序默认150以内的部分不予考虑。
某型钢梁柱支撑转换的结构,计算结果图形文件没有该梁的轴力?
现在的型钢梁的轴力是没有输出的。在后续版本中将会加上型钢梁轴力的输出。
框架结构按刚度比判断薄弱层时是如何执行的?
对于非框架结构,SATWE目前同时按照抗规和高规进行从严判断,只要有一项不满足要求即判断为薄弱层。在9月30日版本里提供了自定义薄弱层调整系数的功能,用户可以自己修改单层单塔的调整系数。
非框架结构的刚度比是否按高规考虑了层高修正?
SATWE输出的“地震剪力比地震层间位移”的层刚度,即第3种层刚度,是没有考虑层高修正的,但是在计算层刚度比时考虑了层高修正,而且已经和规范限值进行了比较,即0.9或1.1或1.5,用户只需将程序输出的刚度比和1进行比较,小于1即是薄弱层。
位移角的结果应该看哪一项?
位移比的结果应该用规定水平力的结果,位移角应该看CQC组合的结果,不需要看规定水平力下的结果。两者可能会存在差异,是由于规定水平力和CQC组合的不同方式造成的,位移角应以CQC组合的结果为依据。
抗规5.2.5条“对竖向不规则结构的薄弱层,尚应乘以1.15的增大系数”程序
是如何执行的?
抗规是要求在薄弱层效应调整之后再进行剪重比判断,此时对薄弱层的最小剪重比要放大1.15倍;而程序在进行剪重比调整时,是没有进行薄弱层调整的,因此采用的是原始的最小剪重比,对于薄弱层,会再进行薄弱层的地震效应放大,此时的剪重比相当于放大了至少1.15倍,因此和规范要求是一致的,只是调整的先后次序不同。
SATWE中地下室外墙抗剪超限时,是否可以将墙进行合并进行验算?
可以合并处理,但需要手工验算。
SATWE中地下室外墙是如何设计的?
SATWE中对地下室外墙按照两端嵌固、一端嵌固一端简支的平均值进行单向板设计,并按压弯柱进行设计,两者配筋取大。
5级抗震梁SATWE有何特殊处理 ?
梁5级抗震时,若为地震组合控制,软件将会处理为:非抗震组合、设计弯矩乘以0.75, 再进行设计
对于较长的墙肢,为何SATWE和PMSAP关于lc的计算会有所不同?
对于PMSAP,在计算lc时有一个约定,在长度大于8m时取8米计算,主要是出于对程序的保护,避免计算出来的lc太大。
为什么部分框支剪力墙结构,底部加强部位的剪力墙抗震等级比定义的提高了
调整信息中有这样一个选项:
如果勾选了以上选项,对加强区的剪力墙抗震等级会自动提高一级。而如果结构又是高位转换,按高规10.2.6,加强区的框支柱和剪力墙都应提高一级,因此剪力墙抗震等级会提高两级。
关于短肢墙的判断,0930版本是否与之前有所不同?
基本原则是相同的,就是对于剪力墙高厚比要满足小于8,厚度要求小于300mm,只是对相连墙肢数小于等于2这条有所变化,以前是整体判断的,就是说对于Z字形墙,之前是无论如何都不会作为短肢墙的,而现在中间那肢肯定不是短肢墙,而两端如果满足要求可能还会判断为短肢墙。
对于梁托偏心墙的模型应如何建模?
对于梁托偏心墙的模型,在PMCAD中可以使用同一轴线并用偏心命令和使用两条轴线并用刚性杆连接两种建模方式。对于这两种方式,satwe都可以正确处理,计算出转换梁的扭矩。
多塔结构如何查看周期比?
对于多塔结构,应将多塔近似分割成一个个单塔结构,将每个单塔分别计算周期比,即采用“离散模型”进行。
什么我的这个工程不能正确识别多塔,自动生成的不正确?
对于多数多塔模型,自动形成功能都可以正确划分。但对于个别复杂模型,多塔自动生成不能正确处理。所以,对于多塔结构,用户都应进入多塔立面、平面,查看程序自动形成的是否正确。
SAT8是否能够计算吊车荷载?
SAT8不能计算吊车荷载,需要在satwe中进行计算。即使在PMCAD中定义了吊车荷载,SAT8的结果中未包括吊车荷载的组合。
对于一个框架结构,软件版本和2011.9版本计算结果为何有差异?
混凝土规范2010版发布后,又出了修改,其中5.2.4条作了补充。当勾取'梁刚度放大显示按2010规范取值'时,现版本与331版本生成的梁刚度放大有所不同,导致周期、位移、内力等差异。当不选此参数时两者结果相同。
错层结构,楼梯如何输入才能符合实际情况?
对于错层结构,楼梯不能自动输入,建议将楼梯近似按照交叉斜撑或空间斜板手工输入模拟。
包含各类专业文献、行业资料、各类资格考试、文学作品欣赏、中学教育、应用写作文书、PKPM2010问题(计算)集锦17等内容。 
 2010版PKPM技术问题汇总_建筑/土木_工程科技_专业资料。2011 年 9 月第二周结构...答:不能计算负荷载。 5、2010 版规定水平力程序如何计算? 答:规定水平力理解...  2010高中物理易错题分析集锦――8电场。2010高中物理易错题分析集锦taoti...急急忙忙不做公式推导,直接用数字计算导致思考问题不全面,以至会做的题目得不 ...  如要投诉违规内容,请到百度文库投诉中心;如要提出功能问题或意见建议,请点击此处进行反馈。 经济常识中的计算题题型集锦 隐藏&& 经济常识中的计算题一、商品交换...  又考查考生的数学转换计算能力, 特别是条件变 换后对问题指向的迅速反应能力, ...2010 年全国高考文科综合和政治试卷中出现 15 道有关计算的题目,涉及到商品价值...  PKPM2010结构技术问题汇总_建筑/土木_工程科技_专业资料。2010 年 7 月第一周...12、10 年的新 SATWE,在计算柱间荷载时,输出柱子的“构件信息”中显示的轴 ...  pkpm2010版4月……6月问... 16页 1下载券 PKPM2010版功能简介 2页 免费 喜欢此文档的还喜欢 PKPM2010年问题解答汇总 57页 免费 PKPM2010问题(计算)集锦 35...  如果你通通用主梁输入的话,输荷载没问题,但计算结果明显偏大,特别是框 架梁的负筋和箍筋大很多,TBSA 在这方面做得比 PKPM 好.解决这种问题的途径是你需要足 ...  造价员试题(2010年) 40页 免费 造价员考试试题 34页 免费造​价​问​...问题、:设备的“超高”是否按超出部分为基数计算?某一工程的设备安装,一 部分...  PKPM2010年8月结构技术问题汇总_建筑/土木_工程科技_专业资料。PKPM2010...SATWE 中考虑柱墙活荷载折减,是在整体计算后考虑。即初始计算时,活荷载按 未... 上传我的文档
 下载
 收藏
该文档贡献者很忙,什么也没留下。
 下载此文档
正在努力加载中...
2011六月PKPM技术问题问答
下载积分:30
内容提示:2011六月PKPM技术问题问答
文档格式:PDF|
浏览次数:476|
上传日期: 12:56:13|
文档星级: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2011六月PKPM技术问题问答
官方公共微信超限高层建筑工程抗震设防专项审查技术要点_监理吧_百度贴吧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可签7级以上的吧50个
本月漏签0次!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连续签到:天&&累计签到:天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关注:42,230贴子:
超限高层建筑工程抗震设防专项审查技术要点
超限高层建筑工程抗震设防专项审查技术要点 第一章
总则第一条
为进一步做好超限高层建筑工程抗震设防专项审查工作,确保审查质量,根据《超限高层建筑工程抗震设防管理规定》(建设部令第111号),制定本技术要点。第二条
本技术要点所指超限高层建筑工程包括:(一) 高度超限工程:指房屋高度超过规定,包括超过《建筑抗震设计规范》(以下简称《抗震规范》)第6章钢筋混凝土结构和第8章钢结构最大适用高度,超过《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以下简称《高层混凝土结构规程》)第7章中有较多短肢墙的剪力墙结构、第10章中错层结构和第11章混合结构最大适用高度的高层建筑工程。(二) 规则性超限工程:指房屋高度不超过规定,但建筑结构布置属于《抗震规范》、《高层混凝土结构规程》规定的特别不规则的高层建筑工程。(三)屋盖超限工程:指屋盖的跨度、长度或结构形式超出《抗震规范》第10章及《空间网格结构技术规程》、《索结构技术规程》等空间结构规程规定的大型公共建筑工程(不含骨架支承式膜结构和空气支承膜结构)。超限高层建筑工程具体范围详见附件1。第三条
本技术要点第二条规定的超限高层建筑工程,属于下列情况的,建议委托全国超限高层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审查专家委员会进行抗震设防专项审查:(一) 高度超过《高层混凝土结构规程》B级高度的混凝土结构,高度超过《高层混凝土结构规程》第11章最大适用高度的混合结构;(二) 高度超过规定的错层结构,塔体显著不同的连体结构,同时具有转换层、加强层、错层、连体四种类型中三种的复杂结构,高度超过《抗震规范》规定且转换层位置超过《高层混凝土结构规程》规定层数的混凝土结构,高度超过《抗震规范》规定且水平和竖向均特别不规则的建筑结构;(三) 超过《抗震规范》第8章适用范围的钢结构;(四) 跨度或长度超过《抗震规范》第10章适用范围的大跨屋盖结构;(五) 其他各地认为审查难度较大的超限高层建筑工程。第四条
对主体结构总高度超过350m的超限高层建筑工程的抗震设防专项审查,应满足以下要求:(一)从严把握抗震设防的各项技术性指标;(二)全国超限高层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审查专家委员会进行的抗震设防专项审查,应会同工程所在地省级超限高层建筑工程抗震设防专家委员会共同开展,或在当地超限高层建筑工程抗震设防专家委员会工作的基础上开展。第五条
建设单位申报抗震设防专项审查的申报材料应符合第二章的要求,专家组提出的专项审查意见应符合第六章的要求。对于屋盖超限工程的抗震设防专项审查,除参照本技术要点第三章的相关内容外,按第五章执行。审查结束后应及时将审查信息录入全国超限高层建筑数据库,审查信息包括超限高层建筑工程抗震设防专项审查申报表(附件2)、超限情况表(附件3)、超限高层建筑工程抗震设防专项审查情况表(附件4)和超限高层建筑工程结构设计质量控制信息表(附件5)。 第二章
申报材料的基本内容第六条
建设单位申报抗震设防专项审查时,应提供以下资料:(一) 超限高层建筑工程抗震设防专项审查申报表和超限情况表(至少5份);(二) 建筑结构工程超限设计的可行性论证报告(附件6,至少5份);(三) 建设项目的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四) 结构工程初步设计计算书(主要结果,至少5份);(五) 初步设计文件(建筑和结构工程部分,至少5份);(六) 当参考使用国外有关抗震设计标准、工程实例和震害资料及计算机程序时,应提供理由和相应的说明;(七) 进行模型抗震性能试验研究的结构工程,应提交抗震试验方案;(八) 进行风洞试验研究的结构工程,应提交风洞试验报告。第七条
申报抗震设防专项审查时提供的资料,应符合下列具体要求:(一) 高层建筑工程超限设计可行性论证报告。应说明其超限的类型(对高度超限、规则性超限工程,如高度、转换层形式和位置、多塔、连体、错层、加强层、竖向不规则、平面不规则;对屋盖超限工程,如跨度、悬挑长度、结构单元总长度、屋盖结构形式与常用结构形式的不同、支座约束条件、下部支承结构的规则性等)和超限的程度,并提出有效控制安全的技术措施,包括抗震、抗风技术措施的适用性、可靠性,整体结构及其薄弱部位的加强措施,预期的性能目标,屋盖超限工程尚包括有效保证屋盖稳定性的技术措施。(二) 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应包括岩土特性参数、地基承载力、场地类别、液化评价、剪切波速测试成果及地基基础方案。当设计有要求时,应按规范规定提供结构工程时程分析所需的资料。处于抗震不利地段时,应有相应的边坡稳定评价、断裂影响和地形影响等场地抗震性能评价内容。(三) 结构设计计算书。应包括软件名称和版本,力学模型,电算的原始参数(设防烈度和设计地震分组或基本加速度、所计入的单向或双向水平及竖向地震作用、周期折减系数、阻尼比、输入地震时程记录的时间、地震名、记录台站名称和加速度记录编号,风荷载、雪荷载和设计温差等),结构自振特性(周期,扭转周期比,对多塔、连体类和复杂屋盖含必要的振型),整体计算结果(对高度超限、规则性超限工程,含侧移、扭转位移比、楼层受剪承载力比、结构总重力荷载代表值和地震剪力系数、楼层刚度比、结构整体稳定、墙体(或筒体)和框架承担的地震作用分配等;对屋盖超限工程,含屋盖挠度和整体稳定、下部支承结构的水平位移和扭转位移比等),主要构件的轴压比、剪压比(钢结构构件、杆件为应力比)控制等。对计算结果应进行分析。时程分析结果应与振型分解反应谱法计算结果进行比较。对多个软件的计算结果应加以比较,按规范的要求确认其合理、有效性。风控制时和屋盖超限工程应有风荷载效应与地震效应的比较。(四) 初步设计文件。设计深度深度应符合《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的规定》的要求,设计说明要有建筑安全等级、抗震设防分类、设防烈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设计地震分组、结构的抗震等级等内容。(五)提供抗震试验数据和研究成果。如有提供应有明确的适用范围和结论。 第三章
专项审查的控制条件第八条
抗震设防专项审查的内容主要包括: (一) 建筑抗震设防依据;(二) 场地勘察成果及地基和基础的设计方案;(三) 建筑结构的抗震概念设计和性能目标;(四) 总体计算和关键部位计算的工程判断;(五) 结构薄弱部位的抗震措施;(六) 可能存在的影响结构安全的其他问题。对于特殊体型(含屋盖)或风洞试验结果与荷载规范规定相差较大的风荷载取值,以及特殊超限高层建筑工程(规模大、高宽比大等)的隔震、减震设计,宜由相关专业的专家在抗震设防专项审查前进行专门论证。第九条
抗震设防专项审查的重点是结构抗震安全性和预期的性能目标。为此,超限工程的抗震设计应符合下列最低要求:(一) 严格执行规范、规程的强制性条文,并注意系统掌握、全面理解其准确内涵和相关条文。(二) 对高度超限或规则性超限工程,不应同时具有转换层、加强层、错层、连体和多塔等五种类型中的四种及以上的复杂类型;当房屋高度在《高层混凝土结构规程》B级高度范围内时,比较规则的应按《高层混凝土结构规程》执行,其余应针对其不规则项的多少、程度和薄弱部位,明确提出为达到安全而比现行规范、规程的规定更严格的具体抗震措施或预期性能目标;当房屋高度超过《高层混凝土结构规程》的B级高度以及房屋高度、平面和竖向规则性等三方面均不满足规定时,应提供达到预期性能目标的充分依据,如试验研究成果、所采用的抗震新技术和新措施、以及不同结构体系的对比分析等的详细论证。(三) 对屋盖超限工程,应对关键杆件的长细比、应力比和整体稳定性控制等提出比现行规范、规程的规定更严格的、针对性的具体措施或预期性能目标;当屋盖形式特别复杂时,应提供达到预期性能目标的充分依据。(四) 在现有技术和经济条件下,当结构安全与建筑形体等方面出现矛盾时,应以安全为重;建筑方案(包括局部方案)设计应服从结构安全的需要。第十条
对超高很多,以及结构体系特别复杂、结构类型(含屋盖形式)特殊的工程,当设计依据不足时,应选择整体结构模型、结构构件、部件或节点模型进行必要的抗震性能试验研究。 第四章
高度超限和规则性超限工程的专项审查内容第十一条
关于建筑结构抗震概念设计:(一) 各种类型的结构应有其合适的使用高度、单位面积自重和墙体厚度。结构的总体刚度应适当(含两个主轴方向的刚度协调符合规范的要求),变形特征应合理;楼层最大层间位移和扭转位移比符合规范、规程的要求。(二) 应明确多道防线的要求。框架与墙体、筒体共同抗侧力的各类结构中,框架部分地震剪力的调整宜依据其超限程度比规范的规定适当增加;超高的框架-核心筒结构,其混凝土内筒和外框之间的刚度宜有一个合适的比例,框架部分计算分配的楼层地震剪力,除底部个别楼层、加强层及其相邻上下层外,多数不低于基底剪力的8%且最大值不宜低于10%,最小值不宜低于5%。主要抗侧力构件中沿全高不开洞的单肢墙,应针对其延性不足采取相应措施。(三) 超高时应从严掌握建筑结构规则性的要求,明确竖向不规则和水平向不规则的程度,应注意楼板局部开大洞导致较多数量的长短柱共用和细腰形平面可能造成的不利影响,避免过大的地震扭转效应。对不规则建筑的抗震设计要求,可依据抗震设防烈度和高度的不同有所区别。主楼与裙房间设置防震缝时,缝宽应适当加大或采取其他措施。(四) 应避免软弱层和薄弱层出现在同一楼层。(五) 转换层应严格控制上下刚度比;墙体通过次梁转换和柱顶墙体开洞,应有针对性的加强措施。水平加强层的设置数量、位置、结构形式,应认真分析比较;伸臂的构件内力计算宜采用弹性膜楼板假定,上下弦杆应贯通核心筒的墙体,墙体在伸臂斜腹杆的节点处应采取措施避免应力集中导致破坏。(六) 多塔、连体、错层等复杂体型的结构,应尽量减少不规则的类型和不规则的程度;应注意分析局部区域或沿某个地震作用方向上可能存在的问题,分别采取相应加强措施。对复杂的连体结构,宜根据工程具体情况(包括施工),确定是否补充不同工况下各单塔结构的验算。(七) 当几部分结构的连接薄弱时,应考虑连接部位各构件的实际构造和连接的可靠程度,必要时可取结构整体模型和分开模型计算的不利情况,或要求某部分结构在设防烈度下保持弹性工作状态。(八) 注意加强楼板的整体性,避免楼板的削弱部位在大震下受剪破坏;当楼板开洞较大时,宜进行截面受剪承载力验算。(九) 出屋面结构和装饰构架自身较高或体型相对复杂时,应参与整体结构分析,材料不同时还需适当考虑阻尼比不同的影响,应特别加强其与主体结构的连接部位。(十)高宽比较大时,应注意复核地震下地基基础的承载力和稳定。(十一)应合理确定结构的嵌固部位。第十二条
关于结构抗震性能目标:(一) 根据结构超限情况、震后损失、修复难易程度和大震不倒等确定抗震性能目标。即在预期水准(如中震、大震或某些重现期的地震)的地震作用下结构、部位或结构构件的承载力、变形、损坏程度及延性的要求。(二) 选择预期水准的地震作用设计参数时,中震和大震可按规范的设计参数采用,当安评的小震加速度峰值大于规范规定较多时,宜按小震加速度放大倍数进行调整。(三) 结构提高抗震承载力目标举例:水平转换构件在大震下受弯、受剪极限承载力复核。竖向构件和关键部位构件在中震下偏压、偏拉、受剪屈服承载力复核,同时受剪截面满足大震下的截面控制条件。竖向构件和关键部位构件中震下偏压、偏拉、受剪承载力设计值复核。(四) 确定所需的延性构造等级。中震时出现小偏心受拉的混凝土构件应采用《高层混凝土结构规程》中规定的特一级构造。中震时双向水平地震下墙肢全截面由轴向力产生的平均名义拉应力超过混凝土抗拉强度标准值时宜设置型钢承担拉力,且平均名义拉应力不宜超过两倍混凝土抗拉强度标准值(可按弹性模量换算考虑型钢和钢板的作用),全截面型钢和钢板的含钢率超过2.5%时可按比例适当放松。(五) 按抗震性能目标论证抗震措施(如内力增大系数、配筋率、配箍率和含钢率)的合理可行性。第十三条
关于结构计算分析模型和计算结果:(一) 正确判断计算结果的合理性和可靠性,注意计算假定与实际受力的差异(包括刚性板、弹性膜、分块刚性板的区别),通过结构各部分受力分布的变化,以及最大层间位移的位置和分布特征,判断结构受力特征的不利情况。(二) 结构总地震剪力以及各层的地震剪力与其以上各层总重力荷载代表值的比值,应符合抗震规范的要求,Ⅲ、Ⅳ类场地时尚宜适当增加。当结构底部计算的总地震剪力偏小需调整时,其以上各层的剪力、位移也均应适当调整。基本周期大于6s的结构,计算的底部剪力系数比规定值低20%以内,基本周期3.5~5s的结构比规定值低15%以内,即可采用规范关于剪力系数最小值的规定进行设计。基本周期在5~6s的结构可以插值采用。6度(0.05g)设防且基本周期大于5s的结构,当计算的底部剪力系数比规定值低但按底部剪力系数0.8%换算的层间位移满足规范要求时,即可采用规范关于剪力系数最小值的规定进行抗震承载力验算。(三) 结构时程分析的嵌固端应与反应谱分析一致,所用的水平、竖向地震时程曲线应符合规范要求,持续时间一般不小于结构基本周期的5倍(即结构屋面对应于基本周期的位移反应不少于5次往复);弹性时程分析的结果也应符合规范的要求,即采用三组时程时宜取包络值,采用七组时程时可取平均值。(四) 软弱层地震剪力和不落地构件传给水平转换构件的地震内力的调整系数取值,应依据超限的具体情况大于规范的规定值;楼层刚度比值的控制值仍需符合规范的要求。 (五) 上部墙体开设边门洞等的水平转换构件,应根据具体情况加强;必要时,宜采用重力荷载下不考虑墙体共同工作的手算复核。(六) 跨度大于24m的连体计算竖向地震作用时,宜参照竖向时程分析结果确定。 (七) 对于结构的弹塑性分析,高度超过200m或扭转效应明显的结构应采用动力弹塑性分析;高度超过300m应做两个独立的动力弹塑性分析。计算应以构件的实际承载力为基础,着重于发现薄弱部位和提出相应加强措施。(八) 必要时(如特别复杂的结构、高度超过200m的混合结构、静载下构件竖向压缩变形差异较大的结构等),应有重力荷载下的结构施工模拟分析,当施工方案与施工模拟计算分析不同时,应重新调整相应的计算。(九) 当计算结果有明显疑问时,应另行专项复核。第十四条
关于结构抗震加强措施:(一) 对抗震等级、内力调整、轴压比、剪压比、钢材的材质选取等方面的加强,应根据烈度、超限程度和构件在结构中所处部位及其破坏影响的不同,区别对待、综合考虑。(二) 根据结构的实际情况,采用增设芯柱、约束边缘构件、型钢混凝土或钢管混凝土构件,以及减震耗能部件等提高延性的措施。(三) 抗震薄弱部位应在承载力和细部构造两方面有相应的综合措施。第十五条
关于岩土工程勘察成果:(一) 波速测试孔数量和布置应符合规范要求;测量数据的数量应符合规定;波速测试孔深度应满足覆盖层厚度确定的要求。(二) 液化判别孔和砂土、粉土层的标准贯入锤击数据以及粘粒含量分析的数量应符合要求;液化判别水位的确定应合理。(三)场地类别划分、液化判别和液化等级评定应准确、可靠;脉动测试结果仅作为参考。(四)覆盖层厚度、波速的确定应可靠,当处于不同场地类别的分界附近时,应要求用内插法确定计算地震作用的特征周期。第十六条
关于地基和基础的设计方案:(一) 地基基础类型合理,地基持力层选择可靠。(二) 主楼和裙房设置沉降缝的利弊分析正确。(三) 建筑物总沉降量和差异沉降量控制在允许的范围内。第十七条
关于试验研究成果和工程实例、震害经验:(一) 对按规定需进行抗震试验研究的项目,要明确试验模型与实际结构工程相似的程度以及试验结果可利用的部分。(二) 借鉴国外经验时,应区分抗震设计和非抗震设计,了解是否经过地震考验,并判断是否与该工程项目的具体条件相似。(三) 对超高很多或结构体系特别复杂、结构类型特殊的工程,宜要求进行实际结构工程的动力特性测试。 第五章
屋盖超限工程的专项审查内容第十八条
关于结构体系和布置:(一) 应明确所采用的结构形式、受力特征和传力特性、下部支承条件的特点,以及具体的结构安全控制荷载和控制目标。(二) 对非常用的屋盖结构形式,应给出所采用的结构形式与常用结构形式的主要不同。(三) 对下部支承结构,其支承约束条件应与屋盖结构受力性能的要求相符。(四) 对桁架、拱架,张弦结构,应明确给出提供平面外稳定的结构支撑布置和构造要求。第十九条
关于性能目标:(一) 应明确屋盖结构的关键杆件、关键节点和薄弱部位,提出保证结构承载力和稳定的具体措施,并详细论证其技术可行性。(二)对关键节点、关键杆件及其支承部位(含相关的下部支承结构构件),应提出明确的性能目标。选择预期水准的地震作用设计参数时,中震和大震可仍按规范的设计参数采用。(三)性能目标举例:关键杆件在大震下拉压极限承载力复核。关键杆件中震下拉压承载力设计值复核。支座环梁中震承载力设计值复核。下部支承部位的竖向构件在中震下屈服承载力复核,同时满足大震截面控制条件。连接和支座满足强连接弱构件的要求。(四) 应按抗震性能目标论证抗震措施(如杆件截面形式、壁厚、节点等)的合理可行性。第二十条
关于结构计算分析:(一) 作用和作用效应组合:设防烈度为7度(0.15g)及以上时,屋盖的竖向地震作用应参照整体结构时程分析结果确定。屋盖结构的基本风压和基本雪压应按重现期100年采用;索结构、膜结构、长悬挑结构、跨度大于120m的空间网格结构及屋盖体型复杂时,风载体型系数和风振系数、屋面积雪(含融雪过程中的变化)分布系数,应比规范要求适当增大或通过风洞模型试验或数值模拟研究确定;屋盖坡度较大时尚宜考虑积雪融化可能产生的滑落冲击荷载。尚可依据当地气象资料考虑可能超出荷载规范的风荷载。天沟和内排水屋盖尚应考虑排水不畅引起的附加荷载。温度作用应按合理的温差值确定。应分别考虑施工、合拢和使用三个不同时期各自的不利温差。(二) 计算模型和设计参数采用新型构件或新型结构时,计算软件应准确反映构件受力和结构传力特征。计算模型应计入屋盖结构与下部支承结构的协同作用。屋盖结构与下部支承结构的主要连接部位的约束条件、构造应与计算模型相符。整体结构计算分析时,应考虑下部支承结构与屋盖结构不同阻尼比的影响。若各支承结构单元动力特性不同且彼此连接薄弱,应采用整体模型与分开单独模型进行静载、地震、风荷载和温度作用下各部位相互影响的计算分析的比较,合理取值。必要时应进行施工安装过程分析。地震作用及使用阶段的结构内力组合,应以施工全过程完成后的静载内力为初始状态。超长结构(如结构总长度大于300m)应按《抗震规范》的要求考虑行波效应的多点地震输入的分析比较。对超大跨度(如跨度大于150m)或特别复杂的结构,应进行罕遇地震下考虑几何和材料非线性的弹塑性分析。(三) 应力和变形对索结构、整体张拉式膜结构、悬挑结构、跨度大于120m的空间网格结构、跨度大于60m的钢筋混凝土薄壳结构、应严格控制屋盖在静载和风、雪荷载共同作用下的应力和变形。(四) 稳定性分析对单层网壳、厚度小于跨度1/50的双层网壳、拱 (实腹式或格构式)、钢筋混凝土薄壳,应进行整体稳定验算;应合理选取结构的初始几何缺陷,并按几何非线性或同时考虑几何和材料非线性进行全过程整体稳定分析。钢筋混凝土薄壳尚应同时考虑混凝土的收缩、徐变对稳定性的影响。第二十一条
关于屋盖结构构件的抗震措施:(一) 明确主要传力结构杆件,采取加强措施,并检查其刚度的连续性和均匀性。(二) 从严控制关键杆件应力比及稳定要求。在重力和中震组合下以及重力与风荷载、温度作用组合下,关键杆件的应力比控制应比规范的规定适当加严或达到预期性能目标。(三) 特殊连接构造应在罕遇地震下安全可靠,复杂节点应进行详细的有限元分析,必要时应进行试验验证。(四) 对某些复杂结构形式,应考虑个别关键构件失效导致屋盖整体连续倒塌的可能。第二十二条
关于屋盖的支座、下部支承结构和地基基础:(一) 应严格控制屋盖结构支座由于地基不均匀沉降和下部支承结构变形(含竖向、水平和收缩徐变等)导致的差异沉降。(二) 应确保下部支承结构关键构件的抗震安全,不应先于屋盖破坏;当其不规则性属于超限专项审查范围时,应符合本技术要点的有关要求。(三) 应采取措施使屋盖支座的承载力和构造在罕遇地震下安全可靠,确保屋盖结构的地震作用直接、可靠传递到下部支承结构。当采用叠层橡胶隔震垫作为支座时,应考虑支座的实际刚度与阻尼比,并且应保证支座本身与连接在大震的承载力与位移条件。(四) 场地勘察和地基基础设计应符合本技术要点第十五条和第十六条的要求,对支座水平作用力较大的结构,应注意抗水平力基础的设计。 第六章
专项审查意见第二十三条
抗震设防专项审查意见主要包括下列三方面内容:(一) 总评。对抗震设防标准、建筑体型规则性、结构体系、场地评价、构造措施、计算结果等做简要评定。(二) 问题。对影响结构抗震安全的问题,应进行讨论、研究,主要安全问题应写入书面审查意见中,并提出便于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机构审查的主要控制指标(含性能目标)。(三) 结论。分为“通过”、“修改”、“复审”三种。审查结论“通过”,指抗震设防标准正确,抗震措施和性能设计目标基本符合要求;对专项审查所列举的问题和修改意见,勘察设计单位明确其落实方法。依法办理行政许可手续后,在施工图审查时由施工图审查机构检查落实情况。审查结论“修改”,指抗震设防标准正确,建筑和结构的布置、计算和构造不尽合理、存在明显缺陷;对专项审查所列举的问题和修改意见,勘察设计单位落实后所能达到的具体指标尚需经原专项审查专家组再次检查。因此,补充修改后提出的书面报告需经原专项审查专家组确认已达到“通过”的要求,依法办理行政许可手续后,方可进行施工图设计并由施工图审查机构检查落实。审查结论“复审”,指存在明显的抗震安全问题、不符合抗震设防要求、建筑和结构的工程方案均需大调整。修改后提出修改内容的详细报告,由建设单位按申报程序重新申报审查。审查结论“通过”的工程,当工程项目有重大修改时,应按申报程序重新申报审查。第二十四条
专项审查结束后,专家组应对质量控制情况和经济合理性进行评价,填写超限高层建筑工程结构设计质量控制信息表。
今年艺考风波不断,俊凯...
来啊,互相伤害啊!汪~
男人看了会沉默,女人看...
可以,这很照明
Hello大家好!小路途在...
读原创故事,品原创分享。
简述胡歌浓墨重彩的演绎...
人生路漫漫,总有那么一...
你最萌哪一对cp?有兴趣...
准不准你说了算哦
长镜头的调度,场景的打...
晒明星剧组盒饭啥样?
监理师首选&城市管理&!精品小班课程+金牌名师主讲+独家真题模考=高通过率,拿证书so easy!上海市城乡建设和交通委员会指定培训单位,权威可信赖!
附则第二十五条
本技术要点由全国超限高层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审查专家委员会办公室负责解释。附件1超限高层建筑工程主要范围参照简表 表1:房屋高度(m)超过下列规定的高层建筑工程结构类型 6度 7度(0.1g) 7度(0.15g) 8度(0.20g) 8度(0.30g) 9度
混凝土结构 框架 60 50 50 40 35 24 框架-抗震墙 130 120 120 100 80 50 抗震墙 140 120 120 100 80 60 部分框支抗震墙 120 100 100 80 50 不应采用 框架-核心筒 150 130 130 100 90 70 筒中筒 180 150 150 120 100 80 板柱-抗震墙 80 70 70 55 40 不应采用 较多短肢墙 140 100 100 80 60 不应采用 错层的抗震墙 140 80 80 60 60 不应采用 错层的框架-抗震墙 130 80 80 60 60 不应采用 混合结构 钢框架-钢筋混凝土筒 200 160 160 120 100 70 型钢(钢管)混凝土框架-钢筋混凝土筒 220 190 190 150 130 70 钢外筒-钢筋混凝土内筒 260 210 210 160 140 80 型钢(钢管)混凝土外筒-钢筋混凝土内筒 280 230 230 170 150 90
钢结构 框架 110 110 110 90 70 50 框架-中心支撑
220 220 200 180 150 120 框架-偏心支撑(延性墙板) 240 240 220 200 180 160 各类筒体和巨型结构 300 300 280 260 240 180
注:平面和竖向均不规则(部分框支结构指框支层以上的楼层不规则),其高度应比表内数值降低至少10%。
表2:同时具有下列三项及三项以上不规则的高层建筑工程(不论高度是否大于表1)序 不规则类型 简要涵义 备注 1a 扭转不规则 考虑偶然偏心的扭转位移比大于1.2 参见GB.3 1b 偏心布置 偏心率大于0.15或相邻层质心相差大于相应边长15%
参见JGJ99-3.2.2
2a 凹凸不规则 平面凹凸尺寸大于相应边长30%等 参见GB.3
2b 组合平面 细腰形或角部重叠形
参见JGJ3-3.4.3
3 楼板不连续 有效宽度小于50%,开洞面积大于30%,错层大于梁高 参见GB.3
4a 刚度突变 相邻层刚度变化大于70%(按高规考虑层高修正时,数值相应调整)或连续三层变化大于80% 参见GB.3, JGJ3-3.5.2
4b 尺寸突变 竖向构件收进位置高于结构高度20%且收进大于25%,或外挑大于10%和4m,多塔
参见JGJ3-3.5.5 5 构件间断 上下墙、柱、支撑不连续,含加强层、连体类 参见GB.3
6 承载力突变 相邻层受剪承载力变化大于80% 参见GB.3
7 局部不规则 如局部的穿层柱、斜柱、夹层、个别构件错层或转换,或个别楼层扭转位移比略大于1.2等 已计入1~6项者除外
注:深凹进平面在凹口设置连梁,当连梁刚度较小不足以协调两侧的变形时,仍视为凹凸不规则,不按楼板不连续的开洞对待;序号a、b不重复计算不规则项;局部的不规则,视其位置、数量等对整个结构影响的大小判断是否计入不规则的一项。 表3:具有下列2项或同时具有下表和表2中某项不规则的高层建筑工程(不论高度是否大于表1)序 不规则类型 简要涵义 备注 1 扭转偏大 裙房以上的较多楼层考虑偶然偏心的扭转位移比大于1.4 表二之1项不重复计算 2 抗扭刚度弱 扭转周期比大于0.9, 超过A级高度的结构扭转周期比大于0.85
3 层刚度偏小 本层侧向刚度小于相邻上层的50% 表二之4a项不重复计算 4 塔楼偏置 单塔或多塔与大底盘的质心偏心距大于底盘相应边长20% 表二之4b项不重复计算 表4:具有下列某一项不规则的高层建筑工程 (不论高度是否大于表1)序 不规则类型 简要涵义 1 高位转换 框支墙体的转换构件位置:7度超过5层,8度超过3层 2 厚板转换 7~9度设防的厚板转换结构 3 复杂连接 各部分层数、刚度、布置不同的错层,连体两端塔楼高度、体型或沿大底盘某个主轴方向的振动周期显著不同的结构 4 多重复杂 结构同时具有转换层、加强层、错层、连体和多塔等复杂类型的3种 注:仅前后错层或左右错层属于表2中的一项不规则,多数楼层同时前后、左右错层属于本表的复杂连接。 表5:其他高层建筑工程序 简称 简要涵义 1 特殊类型高层建筑 抗震规范、高层混凝土结构规程和高层钢结构规程暂未列入的其他高层建筑结构,特殊形式的大型公共建筑及超长悬挑结构,特大跨度的连体结构等 2 大跨屋盖建筑 空间网格结构或索结构的跨度大于120m或悬挑长度大于40m,钢筋混凝土薄壳跨度大于60m,整体张拉式膜结构跨度大于60m,屋盖结构单元的长度大于300m,屋盖结构形式为常用空间结构形式的多重组合、杂交组合以及屋盖形体特别复杂的大型公共建筑
注:表中大型公共建筑的范围,可参见《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 50223。 说明:具体工程的界定遇到问题时,可从严考虑或向全国超限高层建筑工程审查专家委员会、工程所在地省超限高层建筑工程审查专家委员会咨询。附件2
超限高层建筑工程抗震设防专项审查申报表项目 超限高层建筑工程抗震设防专项审查申报表应包括以下内容:一、基本情况。包括:建设单位,工程名称,建设地点,建筑面积,申报日期,勘察单位及资质,设计单位及资质,联系人和方式等。如有咨询论证,应提供相关信息。二、抗震设防依据。包括:设防烈度或设计地震动参数,抗震设防分类;安全等级、抗震等级等;屋盖超限工程和风荷载控制工程尚包括相应的风荷载、雪荷载、温差等。三、勘察报告基本数据。包括:场地类别,等效剪切波速和覆盖层厚度,液化判别,持力层名称和埋深,地基承载力和基础方案,不利地段评价,特殊的地基处理方法等。四、基础设计概况。包括:基础类型,基础埋深,底板或筏板厚度,桩型、桩长和单桩承载力、承台的主要截面等。五、建筑结构布置和选型。对高度超限和规则性超限工程包括:主屋面结构高度和层数,建筑高度,相连裙房高度和层数;防震缝设置;建筑平面和竖向的规则性;结构类型是否属于复杂类型等。对屋盖超限工程包括:屋盖结构形式;最大跨度,平面尺寸,屋顶高度;屋盖构件连接和支座形式;下部支承结构的类型、布置的规则性等。六、结构分析主要结果。对高度超限和规则性超限工程包括:控制的作用组合;计算软件;总剪力和周期调整系数,结构总重力和地震剪力系数,竖向地震取值;纵横扭方向的基本周期;最大层位移角和位置、扭转位移比;框架柱、墙体最大轴压比;构件最大剪压比和钢结构应力比;楼层刚度比;框架部分承担的地震作用;时程法采用的地震波和数量,时程法与反应谱法主要结果比较;隔震支座的位移。对屋盖超限工程包括:控制工况和作用组合;计算软件和计算方法;屋盖挠度和支承结构水平位移;屋盖杆件最大应力比,屋盖主要竖向振动周期,支承结构主要水平振动周期;屋盖、整个结构总重力和地震剪力系数;支承构件轴压比、剪压比和应力比;薄壳、网壳和拱的稳定系数;时程法采用的地震波和数量,时程法与反应谱法主要结果比较等。七、超限设计的抗震构造。包括:①材料强度,如结构构件的混凝土、钢材的最高和最低材料强度等级;②典型构件和关键构件的截面尺寸,如梁柱截面、墙体和筒体的厚度、型钢混凝土构件的截面形式、钢构件(或杆件)的截面形式和长细比、薄壳的截面厚度;③薄弱部位的构造,如短柱和穿层柱的分布范围,错层、连体、转换梁、转换桁架和加强层的主要构造,桁架、拱架、张弦构件的面外支撑设置;④关键连接构造,如钢结构杆件的节点形式、楼盖大梁或大跨屋盖与墙、柱的连接构造等。八、需要附加说明的问题。包括:超限工程设计的主要加强措施,性能设计目标简述;有待解决的问题,试验方案与要求等。制表人可根据工程项目的具体情况对以上内容进行增减。参考表样见表6、表7、表8。
表6:超限高层建筑工程初步设计抗震设防审查申报表(高度、规则性超限工程示例)
申报时间:工程名称
申报人联系方式
万m2 设计单位
组 勘察单位
类 安全等级
房屋高度和层数 主结构
m 场地类别液化判别
覆盖层不液化□液化等级
液化处理 平面尺寸和规则性 长宽比 基础持力层 类型
桩长(或底板厚度)名称
竖向规则性 高宽比 结构类型
抗震等级 框架
墙、筒框支层
错层 计算软件
楼板 计算参数 周期折减
楼面刚度(刚□弹□分段□)地震方向
(单□ 双□ 斜□ 竖□) 梁截面 下部
标准层 地上总重剪力系数
平均重力X=Y= 柱截面 下部
轴压比顶部
轴压比 自振周期
T: 墙厚 下部
轴压比顶部
轴压比 最大层间位移角 X=
) 对应扭转比Y=
) 对应扭转比 钢
支撑 截面形式
长细比截面形式
长细比截面形式
长细比 扭转位移比(偏心5%) X =
) 对应位移角Y=
) 对应位移角 短柱穿层柱 位置范围
剪压比位置范围
波形峰值 1
转换层刚度比 位置n=
转换梁截面X
剪力比较 X=
(底部),X =
(底部),Y =
(顶部) 错层 满布
局部(位置范围)错层高度
平层间距 位移比较 X=
) 连体(含连廊) 数量
支座高度 竖向地震系数
跨度 弹塑性位移角 X=
) 加强层刚度比 数量
形式(梁□桁架□)X
Y 框架承担的比例 倾覆力矩X=
多塔上下偏心 数量
形式(等高□对称□大小不等□)X
Y 控制作用 地震 □
□风荷载控制时增加:总风荷载
风倾覆力矩
风载最大层间位移 超限设计简要说明 (超限工程设计的主要加强措施,性能设计目标简述;有待解决的问题等等)
表7:超限高层建筑工程初步设计抗震设防审查申报表(屋盖超限工程示例)
申报时间:工程名称
申报人 联系方式
万m2 设计单位
组 勘察单位
风荷载 基本风压
地面粗糙度体型系数
风振系数 场地类别液化判别
覆盖层不液化□ 液化等级
液化处理 雪荷载 基本雪压积雪分布系数
持力层 类型
桩长(或底板厚度)名称
房屋高度和层数 屋顶
平面尺寸 总长
结构类型 屋盖:支承结构 节点和支座 形 式 节点:支座: 计算软件分析模型
上下协同□ 材料强度
(范围) 屋盖梁
计算参数 周期折减
阻尼比地震方向
(单□ 双□ 竖□) 屋盖构件截面 关键
地上总重支承结构剪力系数
(%) 屋盖GE=
支承结构GE=X=
Y= 屋盖杆件内力和控制组合 关键
控制组合一般
控制组合支座反力
控制组合 自振周期
T: 屋盖整体稳定 考虑几何非线性考虑几何和材料非线性 最大位移 屋盖挠度支承结构水平位移X=
支承结构抗震等级 规则性(平面□
竖向□)框架
墙、筒 最大层间位移 X =
) 对应扭转位移比Y=
) 对应扭转位移比 梁截面 支承大梁
剪压比其他框架梁
波形峰值 1
柱截面 支承部位
轴压比 剪力比较 X=
(支座),X =
(支座),Y =
(底部) 墙厚 支承部位
轴压比 位移比较 屋盖挠度支承结构水平位移X=
框架承担的比例 倾覆力矩X=
超长时多点输入比较 屋盖杆件应力:下部构件内力: 短柱穿层柱 位置范围
剪压比位置范围
支承结构弹塑性位移角 X=
) 错层 位置范围错层高度
超限设计简要说明 (超限工程设计的主要加强措施,性能设计目标简述;有待解决的问题等等) 注:作用控制组合代号:1、恒+活,2、恒+活+风,3、恒+活+温,4、恒+活+雪,5、恒+活+地+风。 表8:超限高层建筑工程结构设计咨询、论证信息表工程名称
第一次 主持人
第二次 主持人
第三次 主持人
附件3超限高层建筑工程超限情况表 表9:超限高层建筑工程超限情况表工程名称
基本结构体系
框架□剪力墙□框剪□核心筒-外框□筒中筒□局部框支墙□ 较多短肢墙□混凝土内筒-钢外框□混凝土内筒-型钢混凝土外框□
错层结构□混凝土内筒-钢外筒□ 混凝土内筒-型钢混凝土外筒□ 钢框架□ 钢中心支撑框架□钢偏心支撑框架□钢筒体□ 大跨屋盖□其它□ 超高情况 规范适用高度:
本工程结构高度: 平面不规则 扭转不规则□偏心布置□ 凹凸不规则□组合平面□ 楼板开大洞□ 错层□
竖向不规则 刚度突变□立面突变□多塔□ 构件间断□加强层□连体□
承载力突变□ 局部不规则 穿层墙柱□斜柱□夹层□ 层高突变□ 个别错层□ 个别转换□
其它□ 显著不规则 扭转比偏大□ 抗扭刚度弱□ 层刚度弱□ 塔楼偏置□墙高位转换□ 厚板转换□ 复杂连接□
多重复杂□ 屋盖超限情况
基本形式:立体桁架□ 平面桁架□ 实腹式拱□ 格构式拱□ 网架□
双层网壳□ 单层网壳□ 整体张拉式膜结构□
混凝土薄壳□
单索□ 索网□索桁架□轮幅式索结构□
一般组合:张弦拱架□
张弦桁架□
弦支穹顶□
斜拉网架□
斜拉网壳□
斜拉桁架□
组合网架□
其它一般组合□非常用组合:多重组合□ 杂交组合□
开启屋盖□
其它□尺度:跨度超限□ 悬挑超限□
总长度超限□ 一般□ 超限归类 高度大于350m□ 高度大于200m□ 混凝土结构超B级高度□ 超规范高度□
未超高但多项不规则□
超高且不规则□
其它□屋盖形式复杂□ 屋盖跨度超限□ 屋盖悬挑超限□ 屋盖总长度超限□ 综合描述 (对超限程度的简要说明)
附件4超限高层建筑工程专项审查情况表 表10:超限高层建筑工程专项审查情况表工程名称
审查主持单位
审查专家组 姓名 职称 单位 组长
审查组成员(按实际人数增减)
专家组审查意见
(扫描件) 审查结论 通过□
主管部门给建设单位的复函
(扫描件)
附件5超限高层建筑结构设计质量控制信息表 表11:超限高层建筑结构设计质量控制信息表(高度和规则性超限)工程代号
评价 地上部分重力控制 总重:
单位面积重力:
(总高大于350m时)墙占:
楼盖占: 活载占:
一般□ 偏大□ 略偏小□ 基
底板埋深:
埋深率: 一般□
略偏小□ 控制作用 风□
二者相当□
上下不同□剪力系数计算值与规范最小值之比: 一般□ 异常□一般□ 偏大□ 略偏小□ 总体刚度 周高比(T1/√H):
位移与限值比:
适中□ 偏大□ 略偏小□ 多道防线 倾覆力矩分配:
首层剪力分配: 最大层剪力分配: 适中□ 偏大□ 略偏小□ 典型墙体控制 最大轴压比:
界限轴压比高度: 最大平均拉应力及高度: 一般□ 偏大□一般□ 偏大□ 典型柱控制 截面:
含钢率: 一般□ 偏大□ 略偏小□ 典型钢构 截面:
一般□ 偏大□ 略偏小□ 施工要求 一般□
施工模拟□
特殊□ 一般□ 较难□ 总体评价 结构布置的复杂性和合理性综合经济性,必要时含用钢量估计
注:处于常规范围用“良”或“一般”表示,常规范围以外用“优”或“高”、“低”等表示。
表12:超限高层建筑结构设计质量控制信息表(屋盖超限)工程代号
评价 重力控制 屋盖总重:
单位面积重力:
支承结构总重:
单位面积重力::
一般□ 偏大□ 略偏小□一般□ 偏大□ 略偏小□ 控制作用 风□
二者相当□ 一般□ 异常□ 总体刚度 周跨比(T1/L):
挠度与限值比: 适中□ 偏大□ 略偏小□ 支承结构多道防线 倾覆力矩分配: 首层剪力分配: 最大层剪力分配: 适中□ 偏大□ 略偏小□ 弦杆控制 最大应力比:
平均应力比:
一般□ 偏大□ 略偏小□ 腹杆控制 最大应力比:
平均应力比:
一般□ 偏大□ 略偏小□ 典型支座 柱距:
含钢率: 一般□ 偏大□ 施工要求 一般□
特殊□ 一般□ 较难□ 总体评价 屋盖结构布置的复杂性和合理性支承结构布置的复杂性和合理性综合经济性,必要时含用钢量估计
注:处于常规范围用“良”或“一般”表示,常规范围以外用“优”或“高”、“低”等表示。附件6超限高层建筑抗震设计可行性论证报告参考内容
封面(工程名称、建设单位、设计单位、合作或咨询单位)二
效果图(彩色;可单列,也可置于封面或列于工程简况中)三
设计名册(设计单位负责人和建筑、结构主要设计人员名单,单位和注册资格章)四
目录1 工程简况(地点,周围环境、建筑用途和功能描述,必要时附平、剖面示意图)2 设计依据(批件、标准和资料,可含咨询意见及回复)3 设计条件和参数3.1设防标准(含设计使用年限、安全等级和抗震设防参数等)3.2荷载(含特殊组合)3.3主要勘察成果(岩土的分布及描述、地基承载力,剪切波速和覆盖层厚度,不利地段的场地稳定评价等等)3.4结构材料强度和主要构件尺寸4 地基基础设计5 结构体系和布置(传力途径、抗侧力体系的组成和主要特点等)6结构超限类别及程度6.1 高度超限分析或屋盖尺度超限分析6.2 不规则情况分析或非常用的屋盖形式分析6.3 超限情况小结
7 超限设计对策
7.1 超限设计的加强措施 (如结构布置措施、抗震等级、特殊内力调整、配筋等)
7.2 关键部位、构件的预期性能目标
8 超限设计的计算及分析论证 (以下论证的项目应根据超限情况自行调整)
8.1 计算软件和计算模型
8.2 结构单位面积重力和质量分布分析(后者用于裙房相连、多塔、连体等)
8.3 动力特性分析(对多塔、连体、错层等复杂结构和大跨屋盖,需提供振型)
8.4 位移和扭转位移比分析(用于扭转比大于1.3和分块刚性楼盖、错层等)
8.5 地震剪力系数分析(用于需调整才可满足最小值要求)
8.6 整体稳定性和刚度比分析(后者用于转换、加强层、连体、错层、夹层等).
8.7 多道防线分析(用于框剪、内筒外框、短肢较多等结构)
8.8 轴压比分析(底部加强部位和典型楼层的墙、柱轴压比控制)
8.9 弹性时程分析补充计算结果分析(与反应谱计算结果的对比和需要的调整)
8.10 特殊构件和部位的专门分析(针对超限情况具体化,含性能目标分析)
8.11 屋盖结构、构件的专门分析(挠度、关键杆件稳定和应力比、节点、支座等)
8.12 控制作用组合的分析和材料用量预估(单位面积钢材、钢筋、混凝土用量)
9.2下一步工作、问题和建议(含试验要求等)五
论证报告正文(内容不要与专项审查申报表、计算书简单重复,可利用必要的图、表)六
初步设计建筑图、结构图、计算书(作为附件,可另装订成册) 七
报告及图纸的规格A3(文字分两栏排列,大底盘结构的底盘等宜分两张出图,效果图和典型平、剖面图宜提供电子版)
这么长。看不完,太累。
贴吧热议榜
使用签名档&&
保存至快速回贴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承式钢管混凝土拱桥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