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脾丸的成分作用以及服用初次服用金戈注意事项项有哪些

用药禁忌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上传于|0|0|暂无简介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0下载券
想免费下载更多文档?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还剩2页未读,继续阅读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有98%的用户选择
刘恩钊/王韵茹主讲
有1%的用户选择
汤以恒/景晴主讲
有1%的用户选择
曹秀格/严敬之主讲
零风险VIP取证班:导学规划+直播划书课+教材精讲班+VIP习题特训+强化串讲+直播串讲+高频真题+内部资料+直播点题+应试技巧与备考指导+教材强化练习+高频数据+月考(配直播解析)+考前全国模考+内部教材(纸质版)+思维导图(纸质版)+开学测试+1V1直播答疑+班级QQ群+班主任督学+手机/平板/电脑多平台听课+无限次离线回放,考试不过,终身免费重学! 全科=3680元/套 单科=1480元/科 >>
智能VIP取证班:导学规划+直播划书课+教材精讲班+VIP习题特训+强化串讲+高频真题+应试技巧与备考指导+教材强化练习+高频数据+月考(配直播解析)+考前全国模考+内部教材(纸质版)+开学测试+1V1直播答疑+班级QQ群+班主任督学+手机/平板/电脑多平台听课+无限次离线回放,考试不过,第二年免费重学! 全科=1980元/套 单科=780元/科
基础学练班:导学规划+教材精讲班+VIP习题特训,全科=1380元/套 单科=680元/科
详情咨询:
导学规划(1小时)
学习目标: 名师带你高屋建瓴把握考试动态和学习规划、知识体系
资深老师教学互动快速梳理考试;
梳理整本教材,知道通过考试必须掌握哪些知识点;
划定学习范围,制定学习规划。
教材精讲班(12-20小时)
学习目标:精讲教材必考点,帮助学员夯实基础
根据考试大纲对教材进行全面系统讲解;
梳理知识体系,重点讲解重难点知识;
资深备考老师带你一起精细化掌握考试知识点。
内部资料(4套题)
学习目标:大数据考题预测,名师专业把关,考题制胜
独家分析考题大数据,解析考试大纲,精心编写的4套预测考题;
从考试题型、题量、难易程度、答题时间,全真预测考试;
大数据班专享,确保考点命中率90%以上。
直播点题:(2小时)
学习目标:大数据直击考点,精准预测考题
名师结合考题大数据,揭秘抢分秘诀;
高频视频现场直播,剖析考点直击精髓;
在政策允许范围内,精准压缩考试范围。
应试技巧与备考指导
应试技巧及备考指导:(1小时)
学习目标:考前最后一击,最强猜蒙技巧!
结合典型例题,进一步强化的应试答题技巧;
传授猜蒙技巧,背不会考点照样拿分;
考前心理指导,专享迎战策略,确保通关。
药事管理与法规
药学专业知识一
药学专业知识二
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
中药学专业知识一
中药学专业知识二
中药综合知识与技能
无忧通关班:含基础学习班+冲刺精讲班+应试技巧班+药学基础知识班+3套模拟试卷,若当期考试报名审核未通过,下一期辅导免费再学!全科:1280元 单科:400元
实验班:含特色班全部课程,赠送考前6套模拟试卷+知识点/单元测试+辅助讲解+章节/随机练习+全程主动跟踪辅导+8-16小时在线答疑,签署协议,考试未通过返还学费。 全科:2380元/套 单科:750元/科
精品班:含特色班全部课程,赠送习题精讲班及6套模拟试卷+知识点/单元测试+辅助讲解+章节/随机练习+全程主动跟踪辅导+8-16h答疑,考试报名不过,全额退费;考试未过,下期学费减半。单科:550元 全科:1680元
详情咨询:
考试吧医学教育网
药事管理与法规
(不单卖)
套餐班专享
(不单卖)
套餐班专享
药学专业知识一
药学专业知识二
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
中药学专业知识一
中药学专业知识二
中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
全科全程通关保障班:通过考前必备300题精讲精练班与考试大纲解析班双向结合式学习,全面掌握考试精髓,达到高效备考的学习效果。课程学习有效期截止到日=1800元/套
全科全程通关班:通过考前必备300题精讲精练班与考试大纲解析班双向结合式学习,全面掌握考试精髓,达到高效备考的学习效果=1580元/套
详情咨询:
执业中药师全科全程联报辅导
执业西药师全科全程联报辅导
VIP套餐:含全程强化班+应试模考班+串讲点题班(含应试技巧)+高频真题班+内部资料班,送2013年课程,签协议,享无限次畅学服务直至通过考试为止!(全科赠送新版教材) 全科:3750元 单科:950元
精品套餐:含全程强化班+应试模考班,送2013年课程! 全科:1080元 单科:300元
详情咨询:
考试吧中大网校
全程强化班
串讲点题班
 药事管理与法规
 专业知识一
(含药理学、药物分析)
 专业知识二
(含药剂学、药物化学)
 综合知识与技能
 专业知识一
(含中药学、中药药剂)
 专业知识二
(中药鉴定、中药化学)
 综合知识与技能
文章责编:Quchangwei& 看了本文的网友还看了
?&&( 15:18:21)?&&( 10:34:46)?&&( 10:31:22)?&&( 10:17:32)?&&( 10:11:57)?&&( 11:33:59)
?智能练习?智能评估
扫描二维码下载
距离2017年考试还有
2017年考试时间确定:
 一般为6-8月份(各省不同)
 考前半个月(各省不同)
 日开始查分
 一般为次年3月开始
 合格证书领取后可进行注册
网校通过率
零风险VIP取证班
57%的用户选择
智能VIP取证班
32%的用户选择
基础学练班
11%的用户选择
三阶段课程
导学规划+直播划书课+教材精讲班+VIP习题特训+强化串讲+直播串讲+高频真题+内部资料+直播点题+应试技巧与备考指导
万题库练习
教材强化练习+高频数据+月考(配直播解析)+考前全国模考
内部教材(纸质版)+思维导图(纸质版)
开学测试+1V1直播答疑+班级QQ群+班主任督学+手机/平板/电脑多平台听课+无限次离线回放
全科:3680元
单科:1480元
考试不过,终身免费重学!
所有想一年拿下执业药师的学员!量身定制学习规划,全程跟踪指导,提供最大通关保障!
导学规划+直播划书课+教材精讲班+VIP习题特训+强化串讲+高频真题+应试技巧与备考指导
万题库练习
月考(配直播解析)+考前全国模考
内部教材(纸质版)
开学测试+1V1直播答疑+班级QQ群+班主任督学+手机/平板/电脑多平台听课+无限次离线回放
全科:1980元
单科:780元
考试不过,第二年免费重学!
基础相对较差,需要系统学习考试知识,掌握应试技巧一次通过执业药师的学员!
导学规划+教材精讲班+VIP习题特训
全科:1380元
单科:680元
基础一般,需要系统学习教材,掌握出题方向顺利通过考试的学员!
单科 = 580元
首次报考,不确定是否能通过报名审核,又想提前准备学习的考生。
学员:刘泽臻(新疆 西药师)
感谢网校的老师帮助我在2016年的执业药师的考试中四门通关
郑惜梅(吉林 西药师)
我能考取执业药师资格证,完全依靠雄鹰网校的导师们,他们讲课生动,易于牢记。雄鹰网校让我信赖!
徐彬彬(安徽 西药师)
考试吧的授课老师讲的很好,易懂,而且说的都是重点和要点。所以轻松的一次性通过四门科。非常感谢
学员:李方(广西)
网校老师确实讲得不错,已经顺利通关,非常感谢!
学员:刘志文(陕西)
终于过了,煎熬了5年,尽管分数不高,但过了就万岁,真的考试吧感谢医学教育网所有老师!
学员:邢东亮(湖北)
非常感谢网校老师的精彩讲解,我才有幸通过了两门课程。
实用工具 |
     |
版权声明:如果网所转载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会及时处理。如转载本内容,请注明出处。
Copyright & 2004- 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权威支持(北京) 电 话:010- 传 真:010-
大数据宝典
通关大法!启脾丸饭前吃还是饭后吃比较好 - 华夏肿瘤康复会
您当前的位置:&>>&&>>&&>>&启脾丸饭前吃还是饭后吃比较好
  消化道肿瘤主要包括胃癌、肠癌、直肠癌等疾病。通常消化道肿瘤患者在治疗期间,由于癌症的影响,其消化功能会减弱,常伴有腹痛腹胀等不良反应,患者可以服用启脾丸来进行治疗。那么?
  同仁堂启脾丸的主要成份:人参、白术(炒)、茯苓、甘草、陈皮、山药、莲子(炒)、山楂(炒)、六神曲(炒)、麦芽(炒)、泽泻。启脾丸功效:促进消化、调节肠胃功能、有效抑制溃疡的形成、保肝健脾养胃、抑制肠道内细菌。
  同仁堂启脾丸有如下功效:促进消化。山楂、神曲、麦芽、山药、白术、陈皮具有促进消化作用。白术具有健脾益气,燥湿利水的功效。启脾丸具有调节胃肠的功能。白术、陈皮、茯苓、甘草和神曲对胃肠道平滑肌有调节作用。抗溃疡。甘草、人参、陈皮、茯苓对胃溃疡的形成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保肝。白术、茯苓有保肝作用。人参、白术有强壮作用和改善脾胃虚弱病证的功效。抑菌。甘草、山楂、茯苓有抑菌作用,这对消化不良、肠内异常发酵所致之肠道感染,有良好防治作用。
  启脾丸用药注意事项就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下面来看看它的用药注意事项:忌生冷油腻及不易消化食物。婴幼儿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感冒时不宜服用。长期厌食、体弱消瘦者,及腹胀重、腹泻次数增多者应去医院就诊。服药7天症状无缓解,应去医院就诊。对本品过敏者禁用,过敏体质者慎用。如正在使用其他药品,使用启脾丸前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综上所述,启脾丸具有开胃健脾的功效,因此还是饭前吃比较好。有更多关于这些用药的咨询,欢迎致电400-700-2099,华夏肿瘤康复会指导师会为您详细解答。
更多启脾丸问题,请点击→
转载请注明:/xiangguanbaodao/22-4471.html
相关阅读:
热门文章:
&secondcat2&
400-700-2099010-
请扫描微信平台考试查询┊┊┊辅导课程┊┊┊考试资料┊┊
当前位置:&&&&&&&&&&&&2012年执业药师《中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考试大纲
2012年执业药师《中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考试大纲
  2012年执业药师《中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考试大纲  中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是考察执业药师综合应用各项专业知识和技能,正确处理和解决药学服务过程中遇到的各种实际问题的能力的综合性科目,是执业药师资格考试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  根据执业药师的职责与执业活动的需要,中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的考试内容主要包括:  1.中医理论与中医诊断学基础知识  2.常见病的辨证论治以及民族医药基础知识  3.常用医学检查指标的正常值参考范围以及检查结果的临床意义  4.药学服务与咨询的基本内容  5.中药调剂的基本知识与操作技能  6.中药的贮藏与养护知识  7.常用非处方中成药知识  8.中药的合理应用、特殊人群的中药应用与中药不良反应知识  9.中医药文献与信息以及医疗器械的有关知识。
一、中医理论基础
(一)中医学的基本特点
1.整体观念
(1)人是一个有机整体(2)人与环境的统一性
2.辨证论治
(1)症、证、病的区别(2)辨证与论治的关系
(二)阴阳学说
1.阴阳的属性
事物阴阳属性的分析和运用
2.阴阳的相互关系
(1)阴阳的对立制约(2)阴阳的互根互用(3)阴阳的消长平衡(4)阴阳的相互转化
3.阴阳学说的临床应用
(1)在疾病诊断中的应用(2)在疾病治疗中的应用
(三)五行学说
1.五行与五行学说
五行的特性
2.五行的生克乘侮
(1)五行的相生相克(2)五行的相乘相侮
1.五脏的生理功能
(1)心的生理功能(2)肺的生理功能(3)脾的生理功能(4)肝的生理功能(5)肾的生理功能
2.五脏之间的关系
(1)心与肺的主要生理关系(2)心与脾的主要生理关系(3)心与肝的主要生理关系(4)心与肾的主要生理关系(5)肺与脾的主要生理关系(6)肺与肝的主要生理关系(7)肺与肾的主要生理关系(8)肝与脾的主要生理关系(9)肝与肾的主要生理关系(10)脾与肾的主要生理关系
3.五脏与志、液、体、华、窍的关系
(1)心与志、液、体、华、窍的关系(2)肺与志、液、体、华、窍的关系(3)脾与志、液、体、华、窍的关系(4)肝与志、液、体、华、窍的关系(5)肾与志、液、体、华、窍的关系
4.六腑的生理功能
(1)胆的主要生理功能(2)胃的主要生理功能(3)小肠的主要生理功能(4)大肠的主要生理功能(5)膀胱的主要生理功能(6)三焦的主要生理功能
5.奇恒之腑
(1)奇恒之腑所包括的组织器官(2)脑的生理功能及与五脏的关系(3)女子胞的生理功能及影响其功能的生理因素
6.五脏与六腑的关系
(1)心与小肠的主要生理关系(2)肺与大肠的主要生理关系(3)脾与胃的主要生理关系(4)肝与胆的主要生理关系(5)肾与膀胱的主要生理关系
(五)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
(1)气的生成(2)气的分类与分布(3)气的功能(4)气的运行
(1)血的生成(2)血的运行(3)血的功能(4)气与血的关系
(1)津液的生成(2)津液的代谢(3)津液的功能
1.经络系统的组成
(1)经络系统的组成(2)经脉和络脉的组成
2.十二经脉
(1)走向和交接规律(2)分布规律和流注次序
3.奇经八脉
(1)奇经八脉及其作用(2)督、任、冲、带脉的基本功能
4.经络的生理功能
经络的主要生理功能
1.体质的形成与分类
(1)体质的形成(2)体质的分类
2.体质学说的应用
(1)指导养生防病(2)指导辨证治疗
(1)六淫与六气的区别及六淫致病的共同特点(2)风邪的性质及致病特点(3)寒邪的性质及致病特点(4)暑邪的性质及致病特点(5)湿邪的性质及致病特点(6)燥邪的性质及致病特点(7)火邪的性质及致病特点(8)疫疠邪气的性质及致病特点
(1)七情与脏腑气血的关系(2)七情致病的特点
3.饮食与劳逸失常
(1)饮食不节、不洁、偏嗜的致病特点(2)劳逸失常的致病特点
(1)痰饮的形成(2)痰饮的致病特点
(1)瘀血的形成(2)瘀血的致病特点
(九)发病与病机
正气与邪气在发病中的辩证关系
2.邪正盛衰病机
(1)邪正盛衰与虚实变化(2)邪正盛衰与疾病转归
3.阴阳失调病机
(1)阴阳盛衰的表现特点(2)阴阳互损的表现特点(3)阴阳格拒的表现特点(4)阴阳亡失的表现特点
4.气血津液失调病机
(1)气失调的病机和表现特点(2)血失调的病机和表现特点(3)津液失调的病机和表现特点
(十)预防与康复
(1)未病先防的原则和方法(2)既病防变的基本措施
康复的原则及常用疗法
二、中医诊断基础
(一)中医诊断学
中医诊断学要点
(1)主要内容(2)基本原则
(1)得神、失神、假神、神乱的临床表现及意义(2)白、黄、赤、青、黑五种病色的临床意义(3)望形体、头面的主要内容及临床意义(4)望舌质、舌苔的主要内容及临床意义(5)望排出物的主要内容及临床意义
(1)语声、呼吸及咳嗽、呃逆、嗳气声音变化的临床意义(2)口气、痰涕、二便气味异常的临床意义
(1)恶寒发热、但寒不热、但热不寒、寒热往来的临床意义(2)表证辨汗及自汗、盗汗、绝汗、战汗的临床表现及意义(3)疼痛的性质特点及不同部位疼痛的临床意义(4)口渴与饮水、食欲与食量及口味异常的临床意义(5)大便和小便变化的临床意义(6)失眠和嗜睡的临床意义(7)耳鸣和耳聋的临床意义(8)月经和带下变化的临床意义
(1)切脉的部位和寸口脉分候脏腑(2)常见病脉的脉象及主病(3)按肌肤、按脘腹的要点和临床意义
1.八纲辨证
(1)表证、里证的临床表现、相互关系及辨证鉴别要点(2)寒证、热证的临床表现、相互关系及辨证鉴别要点(3)虚证、实证的临床表现、相互关系及辨证鉴别要点(4)阴证、阳证的形成、临床表现和辨证鉴别要点
2.脏腑辨证
(1)心气虚与心阳虚、心血虚与心阴虚及心血瘀阻、心火亢盛证的临床表现及辨证要点(2)肺气虚与肺阴虚、风寒犯肺与风热犯肺及燥邪犯肺、痰浊阻肺证的临床表现及辨证要点(3)脾气虚与脾阳虚、寒湿困脾与脾胃湿热证的临床表现及辨证要点(4)肝气郁结、肝火上炎、肝阳上亢、肝风内动、肝阴虚、肝血虚、、肝胆湿热、寒滞肝脉证的临床表现及辨证要点(5)肾阳虚、肾阴虚、肾精不足、肾气不固、肾不纳气的临床表现及辨证要点(6)胃寒、胃热(火)、食滞胃脘、胃阴虚、大肠湿热、大肠津亏、膀胱湿热证的临床表现及辨证要点(7)心肺两虚、心脾两虚、心肾不交、肺脾两虚、肝火犯肺、肺肾阴虚、肝脾不调、肝胃不和、脾肾阳虚、肝肾阴虚证的临床表现及辨证要点
3.气血津液辨证
(1)气虚、气陷、气滞、气逆证的临床表现及辨证要点(2)血虚、血瘀、血热、血寒证的临床表现及辨证要点(3)气滞血瘀、气血两虚、气不摄血、气随血脱证的临床表现及辨证要点(4)津液不足、水肿的临床表现及辨证要点
三、常见病辨证论治
(一)治则与治法
1.治病求本
(1)治标与治本的运用(2)正治与反治的运用
2.扶正与祛邪
(1)扶正与祛邪的区别(2)扶正祛邪的运用
3.调整阴阳
损其有余和补其不足的区别及临床应用
4.三因制宜
(1)因时制宜的原则和临床应用(2)因地制宜的原则和临床应用(3)因人制宜的原则和临床应用
(二)常见病的辨证论治举例
风寒感冒、风热感冒、时疫感冒、体虚感冒的症状、治法、方药
风寒犯肺、风热犯肺、燥邪伤肺、痰热壅肺、肺肾阴虚的症状、治法、方药
风寒闭肺、痰热郁肺、肾虚型喘证的症状、治法、方药
心火炽盛、肝郁化火、阴虚火旺、心脾两虚的症状、治法、方药
胃寒、食滞胃痛、肝气犯胃、肝胃郁热、脾胃虚寒的症状、治法、方药
外邪犯胃、饮食停滞、肝气犯胃的症状、治法、方药
伤食泄泻、脾胃虚弱、肾阳虚衰的症状、治法、方药
热结肠胃、肝脾气郁、津亏血燥、阳虚寒凝的症状、治法、方药
风寒头痛、风热头痛、风湿头痛、肝阳头痛、瘀血头痛的症状、治法、方药
肝火上扰、气血亏虚的症状、治法、方药
热淋、石淋、劳淋的症状、治法、方药
心脾两虚、肾阳不振、肝郁不舒的症状、治法、方药
肝气郁结、痰气郁结、心脾两虚的症状、治法、方药
肺气虚、心气虚、脾气虚、肾气虚、肺阴虚、肾阴虚的症状、治法、方药
15.痹证(关节痹痛)
行痹、痛痹、着痹、延痹的症状、治法、方药
阳暑、阴暑的症状、治法、方药
热毒蕴结、暑热浸淫的症状、治法、方药
肝郁痰凝、冲任失调的症状、治法、方药
风热犯表、风寒束表、血虚风燥的症状、治法、方药
(1)内痔:风伤肠络、湿热下注、气滞血瘀、脾虚气陷的症状、治法、方药(2)外痔:气滞血瘀、湿热下注的症状、治法、方药
21.跌打损伤
急性腰扭伤、慢性腰损伤的症状、治法、方药
22.月经不调
(1)月经先期:肾气虚、肝经郁热的症状、治法、方药(2)月经后期:肾虚血少、气滞血瘀的症状、治法、方药(3)月经先后无定期:肾虚、肝郁的症状、治法、方药(4)月经过多:脾虚、血瘀的症状、治法、方药
气滞血瘀、阳虚内寒的症状、治法、方药
湿热的症状、治法、方药
食滞、脾虚的症状、治法、方药厌食的症状、治法、方药
肺经热盛、胆经郁热的症状、治法、方药
脾胃积热、脾肾阳虚的症状、治法、方药
27.咽喉肿痛
风热外袭、火毒上攻、虚火上炎的症状、治法、方药
四、民族医药基础知识
(一)藏医药
1.藏医基础知识
(1)五元、三因、阴阳学说的内容(2)藏医的治疗方法
2.藏药基础知识
(1)药物与五元的关系(2)药物的六味、八性、十七效(3)配伍方法、原则(4)剂型和用药禁忌(5)常用方剂
(二)蒙医药
1.蒙医基础知识
(1)三根、七素、三秽的内容(2)七素与三根的关系
2.蒙药基础知识
(1)药味、药力、药能、药物功能的内容,药味与五元的关系(2)组方依据和准则(3)传统剂型(4)用药方法、剂量和用药禁忌
五、临床常用实验室检查
(一)血常规检查
1.白细胞计数
(1)正常值参考范围(2)检查结果的临床意义
2.白细胞分类计数
3.红细胞计数
4.血红蛋白*
5.血小板计数
6.红细胞沉降率
(二)尿常规检查
1.尿液的酸碱度
检查结果的临床意义
4.尿葡萄糖
5.尿胆红素
7.尿中白细胞
8.尿沉渣管型
9.尿沉渣结晶
13.尿淀粉酶
(三)粪常规检查
检查结果的临床意义
4.粪便细胞显微镜检查
(四)肝功能检查
1.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1)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的正常值参考范围(2)检查结果的临床意义
2.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
3.γ-谷氨酰转移酶
4.碱性磷酸酶
5.总蛋白、白蛋白、球蛋白
(五)肾功能检查
1.血清尿素氮
(1)正常值参考范围(2)检查结果的临床意义
(六)血生化检查
检查结果的临床意义
2.磷酸激酶
(七)血糖与血脂代谢检查
(1)正常值参考范围(2)检查结果的临床意义
2.糖化血红蛋白
3.血清总胆固醇
4.三酰甘油
5.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6.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八)乙型肝炎血清免疫学检查
1.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
检查结果的临床意义
2.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体
3.乙型肝炎病毒e抗原
4.乙型肝炎病毒e抗体
5.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体
六、药学服务与咨询
(一)药学服务的基本要求
从事药学服务应具备的素质
(1)人际沟通的内容和技巧(2)药历的主要内容和格式(3)药学服务中投诉的应对
(二)药学服务的内涵
1.药学服务的内容
(1)药学服务的主要实施内容(2)药学服务的具体工作
2.药学服务的对象
药学服务的重要人群
(三)用药咨询
1.患者的咨询
(1)承接咨询的内容(2)特殊情况下的提示提醒及需要特别注意的问题
2.医护人员的咨询
咨询的内容
七、中药调剂的基本知识与操作技能
处方的常用术语
(1)与药名有关的术语(2)与煎煮等有关的术语
(二)中药饮片处方的药品名称
1.正名和别名
常见中药饮片的正名和别名
2.并开药名
常见中药饮片的并开药名
3.处方应付
常见的处方应付
(三)中药的用药禁忌
1.配伍禁忌
(1)“十八反”配伍禁忌(2)“十九畏”配伍禁忌,
2.妊娠禁忌
(1)妊娠禁用的中药(2)妊娠慎用的中药
3.饮食禁忌
饮食禁忌的主要内容
4.证候禁忌
证候禁忌的实例分析
(四)中药的用法用量
1.汤剂的用法用量
(1)内服法(2)外用法
2.中成药的用法用量
(1)内服法(2)外用法(3)特殊剂型的正确使用(4)中药注射剂的正确使用
3.毒、麻中药的使用
(1)毒性中药的用法用量及使用注意事项(2)罂粟壳的用法用量及使用注意事项
(五)中药的调剂
1.中药饮片处方的调剂
调剂程序、操作要求和注意事项
2.中药饮片斗谱排列
(1)斗谱编排原则(2)需特殊存放的品种与方法
3.中成药调剂
(1)中成药调剂注意事项(2)妊娠禁用的中成药(3)妊娠慎用的中成药
(六)中药汤剂
1.中药汤剂的煎煮
煎煮程序、要求和注意事项
2.特殊煎药方法
先煎、后下、包煎、烊化、另煎、对服、冲服、煎汤代水的适用范围、要求与注意事项
八、中药的采购、贮藏与养护
(一)中药的质量变异现象
1.中药饮片贮存中常见的质量变异现象
虫蛀、霉变、泛油、变色、气味散失、风化、潮解、粘连、腐烂
2.中成药贮存中常见的质量变异现象
易发生虫蛀、霉变、酸败、挥发、沉淀现象的常见剂型
(二)引起中药质量变异的因素
1.自身因素对中药质量变异的影响
所含水分、淀粉、黏液质、油脂、挥发油、色素等对中药质量变异的影响
2.环境因素对中药质量变异的影响
温度、湿度、日光、空气、霉菌、害虫、包装容器、贮存时间对中药质量变异的影响
(三)中药的贮藏与养护
1.中药材和饮片的贮藏
(1)常用的贮藏方法和注意事项(2)分类保管养护品种
2.中药材和饮片的养护
(1)传统养护技术(2)现代养护技术
3.中成药的养护
各种剂型中成药的贮存养护
4.《中国药典》“凡例”贮藏项下对各名词术语的规定
遮光、密闭、密封、熔封或严封、阴凉处、凉暗处、冷处、常温
九、非处方药
(一)非处方中成药
非处方中成药的合理使用
正确使用的注意事项
(二)各种常用非处方中成药
1.内科用药解表剂、泻下剂、清热剂、止咳平喘剂、化痰剂、补虚剂、安神剂、治风剂
(1)各剂类药的使用适应证和要点(2)各药的功能主治和使用注意
2.内科用药祛暑剂、温里剂、开窍剂、固涩剂、和解剂、理气剂、理血剂、消导化积剂、祛湿剂
各药的功能主治和使用注意
3.外科用药
各药的功能主治和使用注意
4.妇科用药理气剂、扶正剂
(1)各剂类药的使用适应证和要点(2)各药的功能主治和使用注意
5.妇科用药清热剂、散结剂
各药的功能主治和使用注意
6.眼科用药清热剂、扶正剂
各药的功能主治和使用注意
7.耳鼻喉科用药耳病、鼻病、咽喉病
各药的功能主治和使用注意
8.骨伤科用药
各药的功能主治和使用注意
9.儿科用药治感冒类药、治咳嗽类药、治积滞类药、治厌食症类药、治脾虚泄泻类药
各药的功能主治和使用注意医学全.在线网.站.提供
十、中药的合理应用
(一)合理用药
1.合理用药的基本原则
合理用药的诸原则(安全、有效、简便、经济)
2.不合理用药的主要表现及后果
(1)不合理用药的主要表现(2)不合理用药的主要后果
3.保证合理用药的主要措施
保证合理用药的各种措施
(二)中成药的联合应用
1.中成药的合理联用
(1)中成药与中成药联用的实例分析(2)中成药与中药汤剂联用的实例分析(3)中成药与药引联用的实例分析(4)中成药与西药联用的实例分析
2.中成药联用的配伍禁忌
(1)含“十八反”、“十九畏”药昧中成药的配伍禁忌(2)含有毒药物中成药的联用(3)不同功效药物联用的禁忌(4)药物的相互作用
(三)中西药的联合应用
1.中西药联用的特点
(1)协同增效(2)降低毒副反应(3)降低用药剂量
2.中西药联用的相互作用
(1)影响吸收(2)影响分布(3)影响代谢(4)影响排泄
3.中西药联用
(1)中西药合理联用的实例分析(2)中西药不合理联用的实例分析
4.含西药组分的中成药
(1)常用的品名和所含西药成分(2)使用注意事项
十一、特殊人群的中药应用
(一)老年人的中药应用
老年人合理应用中药
(1)老年人合理应用中药的原则(2)老年人合理服用滋补药
(二)妊娠期患者和哺乳期患者的中药应用
1.妊娠期患者的中药应用
根据风险慎重选择用药
2.哺乳期患者的中药应用
乳母用药对新生儿的影响
(三)婴幼儿患者的中药应用
婴幼儿患者合理应用中药
(1)婴幼儿患者合理应用中药的原则(2)婴幼儿患者合理服用补益药
(四)肾功能不全者的中药应用
1.肾功能不全者用药基本原则和注意事项
基本原则和注意事项
2.常见对肾功能有影响的中药
3.中药引起肾损伤的防治原则
(五)肝功能不全者的中药应用
1.肝功能不全者用药基本原则和注意事项
基本原则和注意事项
2.引起肝损伤的中药及其主要化学物质
相关品种及有关化学物质
十二、中药不良反应
(一)药物不良反应
1.中药不良反应
中药不良反应的界定
2.不良反应的分类
(1)病因学分类(2)病理学分类
(二)中药不良反
1.皮肤症状
各种类型药疹
应常见的临床表现
2.全身症状
(1)各系统常见的中毒表现(2)肝肾损害的中毒表现
(三)引起中药不良反应发生的因素
1.药物和使用的因素
炮制不当、剂量过大、疗程过长、辨证不准、配伍失度等引发不良反应的因素
2.机体因素
体质、性别、年龄、种属等引发不良反应的机体因素
(四)常用有毒中药的中毒反应和基本救治原则
1.乌头类药物
(1)乌头类药物和含乌头类药物的中成药(2)中毒表现、原因、解救
2.马钱子及含马钱子的中成药
(1)含马钱子的常见中成药(2)中毒表现、原因、解救
3.蟾酥及含蟾酥的中成药
(1)含蟾酥的常见中成药(2)中毒表现、原因、解救
4.雄黄及含雄黄的中成药
(1)含雄黄的常见中成药(2)中毒表现、原因、解救
5.含朱砂、轻粉、红粉的中成药
(1)相关品种(2)中毒表现、原因、解救
6.含雷公藤、昆明山海棠的中成药
(1)相关品种(2)中毒表现、原因、解救
中毒表现、原因、解救
(五)中药不良反应监测与报告
1.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方法和报告
(1)自愿呈报和集中监测(2)监管系统(3)报告范围和程序
2.药品不良反应/事件的报告表
(1)填写内容(2)注意事项
十三、中医药文献与信息
常用中医药信息
1.传统中医药典籍
(1)主要的医学典籍(2)主要的本草典籍(3)主要的方书典籍
2.现代中医药信息
(1)药品标准(2)常用中医药期刊(3)常用中医药工具书与文摘(4)常用的药品集和专著(5)互联网资源
十四、医疗器械基本知识
(一)医疗器械
1.基本质量特性
安全性与有效性
2.产品的分类
分类原则及各类产品的主要品种
(二)家庭常用医疗器械
1.卫生材料及敷料
(1)医用纱布、医用棉花、医用绷带、医用橡皮膏、创可贴的选购和使用注意事项(2)医用绷带的分类及用途
2.一次性使用无菌医疗器械
一次性使用无菌注射器和注射针、一次性使用输液器的基本质量要求、选购和使用注意事项
(1)水银体温计的分类及测量范围(2)水银体温计、电子体温计的选购和使用注意事项
(1)电子血压计的特点和适用范围(2)水银血压计、电子血压计的基本质量要求及选购和使用注意事项
5.手持式家用血糖分析仪
(1)基本质量要求(2)选购和使用注意事项
6.制氧机及氧气瓶
(1)不同类型制氧机的特点(2)选购和使用注意事项
选购和使用注意事项
选购和使用注意事项
(1)常用拔罐器具的种类及特点(2)拔罐法的禁忌
(1)针具的种类(2)各种针具的材质、结构、规格、选购和使用注意事项、常用消毒方法
(1)灸法的种类(2)艾灸的材料、制品及其规格
  附注:  常用非处方中成药品种名单  一、内科用药  (一)解表剂  感冒清热颗粒 正柴胡饮颗粒 荆防颗粒 九味羌活丸 银翘解毒丸(片) 感冒退热颗粒 羚羊感冒片 桑菊感冒片 防风通圣丸 葛根芩连丸 玉屏风颗粒 参苏丸  (二)祛暑剂  保济丸 藿香正气水(片、软胶囊) 暑热感冒颗粒 清暑解毒颗粒 十滴水(软胶囊) 六和定中丸 甘露消毒丸 清暑益气丸  (三)泻下剂  复方芦荟胶囊 当归龙荟丸 清新宁胶囊 清宁丸 一清胶囊 苁蓉通便口服液 麻仁润肠丸 麻仁丸 麻仁滋脾丸 通便灵胶囊 通乐颗粒  (四)清热剂  牛黄解毒丸(片)黄连上清丸 牛黄上清丸 清胃黄连片 双黄连口服液(颗粒) 板蓝根颗粒 银黄片 抗病毒颗粒 茵栀黄口服液 利胆片 茵陈五芩丸 复方黄连素片 香连丸  (五)温里剂  附子理中丸 香砂养胃丸 良附丸 温胃舒胶囊 小建中颗粒  (六)止咳平喘剂  通宣理肺丸 半夏露糖浆 杏仁止咳糖浆 蛇胆川贝液 蛇胆川贝枇杷膏 橘红片(丸) 养阴清肺丸 参贝北瓜膏 蛤蚧定喘丸 桂龙咳喘宁胶囊 固本咳喘片 苏子降气丸  (七)化痰剂  二陈丸 急支糖浆 复方鲜竹沥液 清气化痰丸 强力枇杷露 克咳胶囊 牛黄蛇胆川贝散 蛇胆陈皮胶囊 止咳橘红丸 川贝止咳露 二母宁嗽丸 清肺抑火丸 治咳川贝枇杷露 蜜炼川贝枇杷膏 批把止咳颗粒 小青龙合剂 祛痰止咳颗粒 杏苏止咳糖浆 镇咳宁糖浆  (八)开窍剂  清开灵颗粒(口服液) 安宫牛黄片 紫雪散 牛黄清心丸(局方) 苏合香丸 礞石滚痰丸  (九)固涩剂  缩泉丸 金锁固精丸 锁阳固精丸 固本益肠片 固肠止泻丸 涩肠止泻散 四神丸  (十)补虚剂  补中益气丸 参芩白术散 参芪片 香砂六君丸 薯蓣丸 当归补血口服液 八珍颗粒 人参养荣丸 人参归脾丸 归脾丸 十全大补膏(丸) 六味地黄丸 知柏地黄丸 左归丸 大补阴丸 麦味地黄丸 杞菊地黄丸 河车大造丸 金匮肾气丸 四神丸 桂附地黄丸 五子衍宗丸 济生肾气丸 消渴丸 生脉饮  (十一)安神剂  天王补心丸 柏子养心丸 养血安神丸 安神健脑液 安神补脑丸 安神补心丸 枣仁安神丸 解郁安神颗粒 朱砂安神丸 泻肝安神丸
  (十二)和解剂  小柴胡颗粒 逍遥丸 加味消遥丸 柴胡舒肝丸 护肝片 左金丸 加味左金丸 舒肝和胃口服液  (十三)理气剂  气滞胃痛颗粒 胃苏颗粒越鞠丸 胃逆康胶囊 木香顺气丸 舒肝平胃丸 沉香舒气丸 元胡止痛片 三九胃康颗粒  (十四)理血剂  复方丹参片 血府逐瘀丸 麝香保心丸 冠心苏合丸 速效救心丸 地奥心血康胶囊 通心络胶囊 槐角丸 三七胶囊  (十五)消导化积剂  保和丸 枳实导滞丸 香砂枳术丸 六味安消散 沉香化滞丸 槟榔四消丸 健脾丸 开胃山楂丸 健胃消食片 加味保和丸 开胃健脾丸  (十六)治风剂  川芎茶调散(颗粒) 正天丸 通天口服液 大活络丸 都梁丸 芎菊上清丸 清眩丸 天麻钩藤颗粒 牛黄降压片 脑立清丸 全天麻胶囊 脑血栓片 华佗再造丸 天麻头痛片 眩晕宁片  (十七)祛湿剂  五芩散 复方金钱草颗粒 排石颗粒 萆薢分清丸 癃闭舒胶囊 野菊花栓 复方金钱草颗粒 热淋清颗粒 石淋通片 血脂康胶囊  二、外科用药  消炎利胆片 马应龙麝香痔疮膏 消痔软膏 地榆槐角丸 季德胜蛇药片 连翘败毒丸 金花消痤丸 当归苦参丸 湿毒清胶囊 如意金黄散 口腔溃疡散 内消瘰丸疬  三、妇科用药  (一)理血剂  妇科十味片 加味消遥丸 妇科得生丸 益母草膏(颗粒) 复方益母草膏(安坤益母草膏) 调经活血片 调经片 七制香附丸 固经丸 痛经丸 妇女痛经丸 调经止痛丸  (二)清热剂  妇科千金片 抗妇炎胶囊 妇炎康片 经带宁胶囊 白带丸 三金片 千金止带丸  (三)扶正剂  艾附暖宫丸 女金丸 定坤丸 四物合剂 妇康宁片 八珍益母丸(胶囊) 乌鸡白凤丸 当归养血丸 更年安片 更年宁心胶囊  (四)散结剂  乳癖消片  四、眼科用药  (一)清热剂  明目上清片 明目蒺藜丸 拔云退翳丸 麝珠明目滴眼液 珍视明滴眼液  (二)扶正剂  明目地黄丸 杞菊地黄丸 石斛夜光丸  五、耳鼻喉科用药  (一)耳病  耳聋左慈丸  (二)鼻病  鼻炎康片 藿丹片(丸) 鼻炎滴剂 辛夷鼻炎丸 鼻炎片 鼻窦炎口服液  (三)咽喉病  黄氏响声丸 桂林西瓜霜(胶囊、含片) 西瓜霜润喉片 复方草珊瑚含片 利咽解毒颗粒 复方南板蓝根颗粒 清咽丸 铁笛丸 金果含片  六、骨伤科用药  接骨七厘片 伤科接骨片 云南白药胶囊 云南白药酊 云南白药膏 云南白药气雾剂 活血止痛散 舒筋活血丸 经舒颗粒 跌打丸 狗皮膏 红药气雾剂 麝香壮骨膏 仙灵骨葆胶囊 养血荣筋丸 强力天麻杜仲丸 尪痹颗粒 益肾蠲痹丸 追风透骨丸 独活寄生丸 天麻片 二妙丸  七、儿科用药  (一)治感冒类药  小儿感冒颗粒 小儿感冒宁糖浆 小儿退热口服液 小二热速清口服液 金银花露  (二)治咳嗽类药  健儿清解液 小儿肺热咳喘口服液 儿童清肺口服液(丸) 小儿止咳糖浆  (三)治积滞类药  小儿消食片 健儿消食口服液 健脾消食丸  (四)治厌食症类药  小儿化食口服液 肥儿宝颗粒 健儿口服液  (五)治脾虚泄泻类药  启脾丸 龙牡壮骨颗粒  说明:本大纲的常用非处方中成药品种名单中,对处方相同,剂型不同的,原则上收载原创剂型的品种;对处方不同、剂型不同的同名品种(如处方内容有饮片和提取物的差异,如藿胆丸(片)),收载多种剂型;对少数处方相同,剂型不同,且不同剂型的用法(如日用次数等)有差异的,也收载多种剂型。应考人员只需要掌握本名单所收载品种。
我猜这些文章对您也有帮助
执业药师考试相关新闻
执业药师辅导
执业药师辅导名师
主讲科目:授课特点:中国中医科学院医学博士,中国政法大学法学硕士,主要研究方向卫生法,曾供...
10:07:44 10:08:36 10:09:39 10:06:00 10:07:00 10:14:39 10:16:21 10:18:52
11:17:18 11:18:14 11:18:56 11:20:29 11:21:05 11:22:01 11:24:41 11:24:57
执业药师精彩专题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服用地高辛的注意事项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