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梦梦见有人追我,慌不择路的意思看见一辆旧自行车,这自行车车头是朝右歪

一辆邮电蓝的自行车 【范文十篇】
一辆邮电蓝的自行车
范文一:那是二十七八年之前,我16岁,读了高中。学校离我家八九里远,每天一早我就要在天色蒙蒙亮中起床出村,急急地沿着一条沙土路,朝学校奔去,午时在学校吃饭,天黑之前再赶回家里。   读书是一件辛苦的事情。辛苦的不是读书本身,而是徒步早出晚归。每每在上学的路上看到有骑自行车的同学从身边过去,看到他们可以骑车上学、下学,可以骑一辆车回家吃饭,我就像一个农民站在干旱的田头眼巴巴地望着大山那边的落雨。   羡慕是不消说的,而最重要的,是感到人生与命运的失落。仿佛,有一辆自行车骑着上学,就等于自己进了人生中的另一个阶层;仿佛,一辆自行车就是一个人的标码,是脱离贫穷与少年苦难的标志。   可我知道,自行车对于那时乡村绝大多数的农户是多么奢侈,我从没和家里人说过我对自行车的热求,但我开始自己挣钱存钱。我到山上挖地丁之类的中药材去卖,我开始不断向父母要上几毛钱说学校要干某事用,我到附近的县水泥厂捡人家扔掉不用的旧水泥袋,送到镇上的废品收购站去……我用三个多月的课余时间存下了32元钱。   我决定到县城买一辆旧自行车,哪怕是世界上最旧最破的自行车。从我家到县城是60里路,坐车要6角钱。为了节约这6角钱,我在一个星期天以无尽的好话和保证为抵押,借了同学一辆自行车,迎着朝阳朝县城赶去。   为了能够把买回的车子从县城弄回来,我又请了一位同学坐在借来的自行车的后座上。可就在我们一路上计划着买一辆什么样的旧车时,我们和迎面开来的一辆拖拉机撞在了一起。   我的手破了,白骨露在外面。同学的腿上血流不止。   最重要的是,我借的自行车的后轮圈被撞得叠在了一块儿,断了的车条像割过的麦茬儿。我和同学把自行车扛到镇上修理,一共花去了28元钱。当手里的32元钱还剩下4元时,我再也不去想拥有一辆自行车的事情了。   在一个黄昏,我回到家里,忽然发现院落里停了一辆半旧的邮电蓝自行车,说是县邮电局有一批自行车退役,降价处理,哥哥就给我买了一辆,60元钱。我知道哥哥当时每月只有21元6角的工资,骑车往几十里外的山区送报时,几乎每天只吃两顿饭。可我还是为有了一辆自行车欣喜若狂,深夜还悄悄地把自行车推到街上,在村头骑了许久许久。   这辆邮电蓝的自行车,实在是伴随着我走过了生命中印痕最深的一段行程,我不仅骑着它有些得意地读了一年半的高中,而且高中肄业以后,我每天骑着它到10里外的水坝子上当了两年小工,以帮助家庭度过岁月中最为困难的一段漫长的光阴。   然而,最重要的似乎还不是这些,它满足了我少年的虚荣,使我感到了生活的美好,使我对生活充满了信心,感到一切艰辛都会在我的自行车轮下被我碾过去;无论在什么时候、在什么景况下,都要敢于把脚抬起来。   (赵燕摘自《一个人的三条河》)
范文二:一   岁月是久远地去了,往事如河流上顺水而下的空荡荡的船只,而少年时的一些事情,则好像船头上突兀站立的找不到主人的鹰。   我总是主动地去寻找它们,总是能首先看到一辆邮电蓝的自行车醒目地朝我驶来。它是那样破旧,不知道已在人生的路上经过多少次命运的轮回,待我成为它年少的主人时,它轮胎上的牙痕都已被磨平,铃铛上的光亮已经黯淡,锈斑像旧雨布一样在那上面披挂着。车圈上倒还有不少亮光,可闸皮落脚的四个地方,却是四条狠狠擦去亮光的黑环,像车圈上四条永远抽着让它不停歇地转动的鞭子。   这是哥哥给我买的自行车。将近30年之后,这辆自行车还在转着它的轮子,驮运着我的记忆,从遥远的地方孤零零地朝我驶来,如雨天里找不到父母的孩子。   我想起那辆自行车就想把手伸进记忆的尘灰中摸它、擦它、安抚它,宛若终于找到了自己丢失的弟弟、妹妹或者孩儿,要去拥抱一样。   二   那是二十七八年之前,我16岁,读了高中。学校在离我家八九里外的一座山下、一条河边。我每天一早在天色蒙蒙亮中起床出村,急急地沿着一条沙土马路,朝学校奔去,午时在学校吃饭,天黑之前再赶回家里。   读书是一件辛苦的事情。辛苦的不是读书本身,而是徒步早出晚归。中午为了节俭,我不在学校食堂买饭,而在校外的围墙下面、庄稼地边,用三块砖头,架起锅灶烧饭煮汤。   学校的四周,一片炊烟。那里,早中晚都是炊烟袅袅中夹有读书之声,读书的声音被炊烟熏得半青半黑。   现在看来似是诗意,然而在那时,却浓缩了一代乡下孩子的学业生涯。所以,每每在上学的路上、在烧饭的围墙下面,看到有骑自行车的同学从身边过去,看到他们可以骑车上学、下学,可以骑一辆车回家吃饭,我就像一个农民站在干旱的田头眼巴巴地望着大山那边的落雨。   羡慕是不消说的,而最重要的,是感到人生与命运的失落。仿佛,有一辆自行车骑着上学,就等于自己进了人生中的另一个阶层;仿佛,一辆自行车就是一个人的标码,是脱离贫穷与少年苦难的标志。   我对一辆自行车的渴望,犹如饥鸟对于落粒的寻找,犹如饿兽在荒野中沿着牛蹄羊痕漫行。可我知道,自行车对于那时乡村绝大多数的农户是多么奢侈,尤其对于我家―一连一棵未成材料的小树都要砍掉卖了买药的常年有着病人的家庭,想买自行车无异于想让枯树结果。   三   我从没给家里人说过我对自行车的热求,但我开始自己挣钱存钱。我到山上挖地丁之类的中药材去卖,我开始不断向父母要上几毛钱说学校要干某事用,我到附近的县水泥厂捡人家扔掉不用的旧水泥袋,捆起来送到镇上的废品收购站去……我用三个多月的课余时间存下了32元钱。   我决定到县城买一辆旧自行车,哪怕是世界上最旧最破的自行车。从我家到县城是60里路,坐车要6角钱。为了节约这6角钱,我在一个星期天以无尽的好话和保证为抵押,借了同学一辆自行车,迎着朝阳朝县城赶去。   为了能够把买回的车子从县城弄回来,我又请了一位同学坐在借来的自行车的后座上。可就在我们一路上计划着买一辆什么样的旧车时,我们和迎面开来的一辆拖拉机撞在了一起。   我的手破了,白骨露在外面。同学的腿上血流不止。   最重要的是,我借的自行车的后轮图被撞得叠在了一块儿,断了的车条像割过的麦茬儿。我和同学把自行车扛到镇上修理,一共花去了28元钱。当手里的32元钱还剩下4元时,我再也不去想拥有一辆自行车的事情了。   四   在一个黄昏,我回到家里,忽然发现院落里停了一辆半旧的邮电蓝自行车,说是县邮电局有一批自行车退役,降价处理,哥哥就给我买了一辆,60元钱。   我知道哥哥那时作为邮电局的职工,每月只有21元6角的工资,骑车往几十里外的山区送报时,几乎每天只吃两顿饭。   可我还是为有了一辆自行车欣喜若狂,一夜没有睡觉,还居然在深夜偷偷地从床上起来,悄悄地把自行车推到街上,在村头骑了许久许久。   这辆邮电蓝的自行车,实在是伴随着我走过了生命中印痕最深的一段行程,我不仅骑着它有些得意地读了一年半的高中,而且高中肄业以后,我每天骑着它到10里外的水坝子上当了两年小工,甚至,我还骑着它到100多里外的洛阳干活挣钱,以帮助家庭度过岁月中最为困难的一段漫长的光阴。   然而,最重要的似乎还不是这些,而是它满足了我少年的虚荣,使我感到了生活的美好,使我对生活充满了信心,感到一切艰辛都会在我的自行车轮下被我碾过去;感到世界上没有什么大不了的事情,只要敢于抬起脚来,也就没有过不去的河;重要的是无论在什么时候、在什么景况下,都要敢于把脚抬起来。   在那几年里,我总是把那辆自行车有锈的地方涂上机油,把有亮光的地方擦得一尘不染,把它收拾得利索舒适,借以抬高、加快自己人生的脚步。   直到20周岁我当兵离家以后,因为家里总有病人,急需用钱时又把这车以60元的价格卖给了别人。   现在,20多年后的今天,那辆邮电蓝的自行车已不知身在何处。可我在当兵的第二年回到家里时,在镇街上见到过它。它的主人是位乡下汉子,他赶完集后,骑着它从我面前走过,后架上驮着一头上百斤重的活猪――我知道,它又在驮着一家农户的日子。   我一直望着那辆已经力不从心的邮电蓝的自行车从我面前摇摇摆摆地走远直到消失。   如今,每年回家走在镇街上,我都忍不住要四处寻找张望。
范文三:R e m e m b e r  l想当年 i   8 g  
二 十 七 八 年 之 前 ,我 1 6  
书 ,老 老 实实早 出晚 归步行 在  通往 学校 的路 上。   这样过 了一 个学期 ,在一  个黄 昏 回到 家里 ,我 忽然发 现 
院里停 了一辆 半 旧的 邮 电 自行 
岁, 读 了高中。学校在 离我 家八 
九里 外 的一座 山下 , 一道 河边 ,   我们 每 天 一 大早 起 床 出村 , 急 
急地沿着一条 沙土马路 ,朝学   校奔去 , 中午在 学校吃饭 , 天黑  
之 前再赶 回家里 。  
辆邮电蓝的 自行车  车退役 , 降价 处理 , 哥 哥 就给 我 
买 了一 辆 , 6 0 元钱 。 我知道哥 哥 
车 。说 是 县 邮 电局 有一批 自行 
◎ 阎连 科  读 书是一件 辛苦的事情。   辛苦的不是读书本身,而是徒  步早 出晚归 ; 是 中午为 了节俭 ,   不在 学校食 堂 买饭 ,而在校 外  废 品收 购站 去 ……我 用三个 多   的 围墙 下面 , 庄 稼地 边 , 用 三块  月的课余 时 间存 下 了 3 2元钱 。  
当时作 为邮 电局 的职 工 ,每 月  
只有 2 1 . 6元钱 的工 资 ,骑 车往 
几十 里 外的 山 区送报 时 ,几乎 
每 天 只吃 两顿饭 ,可我还 是 为 
砖头, 架起锅 灶烧饭 煮汤。架锅  我 决 定 用这 3 2元 钱 到 县 城 买  有 了一辆 自行车欣喜若狂 , 一  
烧饭的不光是我 ,还有比我更  远的学生, 他们 离校 十 几 里 , 二  三十 里 , 最远 的五六十 里 。 现在  看来, 似 是诗 意 , 然 而在 那 时 ,   却 是 一段 岁 月和一代 乡下孩 子  的艰 难 求学路 。   所以, 每每 在 上学的路 上 ,   在 烧饭 的 围墙 下 面 ,看 到 有骑  自行 车 的 同 学从 身边 过 去 , 看  到 他们 可 以骑 车上 学 ,可 以骑  车回 家吃饭 ,就 像 一个 农 民站  在 干旱 的 田头 眼 巴巴地 望 着大  山那边 的落雨 。羡慕不 消说 , 而 
辆 旧 自行 车 ,哪 怕是 世 界上  夜 没有 睡 觉 ,居 然在 深夜 偷偷 
最旧最破 的 自行 车。  
地从床 上起 来 ,悄 悄把 自行 车 
从 我 家到 县城是 6 0里路 ,   推 到街 上 ,在村 头骑 了许 久许 
  坐车要 0 . 6元 钱 ,为 了节 约 这  久 。
0 , 6元钱 , 我在 一 个星期 天 以无  尽 的好话 和保 证 为抵押 ,借 了  
这 辆 邮 电蓝 的 自行 车 , 伴 
随我走 过 了我命 运 中印痕 最 深 
同学一 辆 自行 车 ,迎 着朝 阳骑  的一段 行程 。它不仅 让我 骑 着  着 车子朝 县城 赶 去 。为 了能 够  它 有 些得 意 地 读 了一 年 半 高  把 买回 的 车 子从 县城 弄 回 来 ,   中, 而 且 高
中肄 业 以后 , 让 我每  我 又请 了一位 同学坐在 借 来 的  天骑着它到十里外的水坝子上  自行 车 的后 架上 。可 就在 我们  当 了两年 小工 。 甚至, 还 让我骑  计划 着 买什 么样 的车 时 ,我 们  着它到 一 百 多里 外的 洛 阳干 活  和迎 面 开来 的一辆 拖拉 机撞 在  挣钱 , 以帮 助 家庭度过 岁 月 中  
  更 重要 的 ,是 感到人 生 与命 运  了一起 。 最为 困难 的一段 漫长的光 阴。   上 的 失落 。仿佛 有 一辆 自行 车  我 的手破 了,白骨露在 外  然 而 ,似 乎 最重要 的 还 不 
骑 着上 学 ,就等 于 自己进 了人  面 。 同学的腿 上血流 不 断。 拖拉  是 这些 ,而是 它满足 了我 少年  世 中的 另一 个阶层 。 仿佛 , 一 辆  机 司机 下 来把我 俩 骂得 狗血 喷  虚 荣的 需要 ,使我 感到 了生 活 
自行 车 就 是 一 个人 的 标 码 . 是  头 。   的关好 ,使我 对 生 活充满 了信 
脱 离贫 穷与 少年苦 难 的标 志 。  
我借 的 自行 车后 轮被撞 叠  心 ,感 到一切 艰 辛都会 在 我 的 
我从 没给 家里说过 我对 自   在 了一块 ,断 了的 车条像 割 过  自行 车 下被我 碾轧 过去 ;感到 
行 车的 渴求 ,但 我开 始 自己挣  的麦茬 儿 。我和 同学把 自行 车  世界 上没 有什 么大不 了的事 
钱 存钱 。我去 山上 挖地 丁之 类  扛 回镇 上修 理 ,换 了一 个新 的  情 , 只要敢 于抬 起脚 来 , 也就 没 
的 中 药材 去 卖 ;我开 始 不断 向  车轮 , 换 了二十 几根 车条 , 一 共  有过 不去 的 河水 ;重要 的是 无 
父母要 上 几毛 几 分钱 ,说 学校  花 了 2 8元钱 。 当手 里 的 3 2元  论在 什 么时候 , 在什 么景 况下 ,  
要 干 什 么什 么用 ;我到 附近 的  钱 还剩 下 几元 时 ,我 再也 不 去  都要 敢 于把 脚抬起 来 。   县 水 泥厂捡 人 家扔掉 不 用的 旧  想 拥 有 一 辆 自行 车 的 事 情 了 。  
髓矗 蔼承带支典瓣 
水泥 纸 袋 ,捆起 来送到 镇上 的  我 老老 实实上 学 ,老 老 实 实读 
执   土   出版z  
范文四:《一辆邮电蓝的自行车》
①岁月是久远地去了,往事如河流上顺水而下的空荡荡的船只,而少年时的一些事情,
则好像船头上突兀站立的找不到主人的鹰。
②我总是主动地去寻找它们,总是能首先看到一辆邮电蓝的自行车醒目地朝我走来。它
是那样破旧,不知道已在人生的路上转了多少命运的轮回,待我成为它年少的主人时,它轮胎上的牙痕都已磨平,铃铛上的光亮已经黯淡。
③这是哥哥给我买的自行车。
④那年,我十六岁,在离家八九里的学校读高中。每天一早,我在天色蒙蒙亮中起床出
村,天黑才能赶回家里。那时,读书是一件辛苦的事情。辛苦的不是读书本身,而是徒步早出晚归。所以,每每在上学、放学路上,看到有骑自行车的同学从身边过去,看到他们可以骑车上学、放学,我就像一个农民站在干旱的田头眼巴巴地望着大山那边的落雨。
⑤可我知道,自行车对于那时乡村百分之九十的农户是如何的奢侈。所以,从没给家里
人说过想要自行车的我,开始了自己的挣钱存钱:上山挖中药,水泥厂捡袋子、卖废品……用三个多月的课余时间,我存下了三十二元钱。我决定用这三十二元钱到县城买一辆旧自行车,哪怕是世界上最旧最破的自行车。
⑥为了能够最省钱地把车子从县城弄回来,我借了辆自行车,又请了一位同学坐在借来
的自行车后座上,一起前往。可就在一路上计划着买一辆什么样的旧车时,我们和一辆拖拉机撞在了一起。幸好,我和同学都只是受了皮外伤,可修车,却花了我二十八块钱。当手里的钱只剩下四元时,我再也不去想拥有一辆自行车的事情了。
⑦我老老实实上学,老老实实读书,老老实实早出晚归地步行在通往学校的小路上。这............
样过了一个学期,在一个黄昏回到家里,忽然发现院落里停了一辆半旧的邮电自行车。哥哥告诉我,县邮电局有一批自行车退役,降价处理,于是就给我买了一辆,六十元钱。
⑧那时,我哥是邮电局的职工,每月只有二十一元六角的工资,骑车往几十里外的山区..........
送报时,几乎每天只吃两顿饭。 ...
⑨可我还是为有了一辆自行车欣喜若狂,一夜没有睡觉,还居然在深夜偷偷地从床上起
来,悄悄地把自行车推出去,在村头骑了许久许久。不知道这辆邮电自行车换过多少主人,为多少人家带去过福音,可从这一天起,它开始成了我的、我们家的一段最难忘的岁月行程的轮回转动……
⑩这辆邮电蓝的自行车,实在是伴随着我走过了命运中印痕最深的一段行程,它不仅让
我骑着它有些得意地读了一年半的高中,满足了我少年虚荣的需要,而且高中毕业以后,让我每天骑着它到十里外的水坝子上当了两年小工;甚至,还让我骑着它到一百多里外的洛阳干活挣钱,以帮助家庭度过岁月中最为困难的一段漫长的光阴。
⑾然而,最重要的似乎还不是这些,而是它使我感到了亲情的温暖和生活的美好,使我
对生活充满了信心,感到一切艰辛都会在自行车轮下被我碾过去;感到世界上没有什么大不了的事情,只要敢于抬起脚来,也就没有过不去的河;重要的是无论在什么时候、在什么景况下,都要敢于把脚抬起来。
⑿在那几年里,我总是把那辆自行车有锈的地方涂上机油,把有亮光的地方擦得一尘不
染,把它收拾得利索舒适,借以抬高、加快自己人生的脚步。
⒀直到二十周岁我当兵离家以后,家里因为总有病人,急需用钱时又把这车以六十元的
价格卖给了别人。
⒁现在,二十多年后的今天,那辆邮电蓝的自行车已不知身在何处。也许,它已不在人
世,早已化为泥灰,可每年回家走在老街上,我都忍不住要四处寻找张望。(本文有删改)
1.结合上下文,品味下列句子,写出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4分)
①我老老实实上学,老老实实读书,老老实实早出晚归地步行在通往学校的马路上。
............
连用三个“老老实实”反复强调,突出了“我”买车失败后的沮丧和无奈。
②那时,我哥是邮电局的职工,每月只有二十一元六角的工资,骑车往几十里外的山区.........
送报时,几乎每天只吃两顿饭。
连用具体数字,表现哥哥买车的不易(当时生活的艰辛与不富裕),突出哥哥对“我”
的关爱。(4分,各2分)
2.这辆自行车对年少时的“我”有哪些重要的意义?请根据文意概括回答。(4分)
①给上学及工作带来便利 ②帮助家里度过难关 ③满足少年虚荣的需要
④感到亲情的温暖和生活的美好,对生活充满信心。
(4分,各1分)
3.第五段中写自己挣钱存钱的事,在内容和结构上各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4分)
内容上:①写自己为买自行车挣钱存钱的不易;
②突出了我对自行车的渴求。
结构上:①为下文突然得到自行车时的惊喜作铺垫。②丰富文章内容(使情节富于变化)。
(4分,各2分)
4.作者在文末说“可每年回家走在老街上,我都忍不住要四处寻找张望”。“我”在寻找张
望什么?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4分)
①怀念邮电蓝自行车:虽然那辆自行车二十多年前就已经卖了,但依然还牵挂着它。
②怀念少年时的岁月和往事:那段自行车陪伴的岁月,那些温暖的亲情,都已成为回忆,
有一种淡淡的失落。
③寻找“我”在那段岁月中磨砺出的精神力量:任何时候都能勇敢面对,积极行动。
(4分,只答出第一点1分,答出两点3分,答出三点4分)
范文五:《一辆邮电蓝的自行车》
①岁月是久远地去了,往事如河流上顺水而下的空荡荡的船只,而少年时的一些事情,
则好像船头上突兀站立的找不到主人的鹰。
②我总是主动地去寻找它们,总是能首先看到一辆邮电蓝的自行车醒目地朝我走来。它
是那样破旧,不知道已在人生的路上转了多少命运的轮回,待我成为它年少的主人时,它轮胎上的牙痕都已磨平,铃铛上的光亮已经黯淡。
③这是哥哥给我买的自行车。
④那年,我十六岁,在离家八九里的学校读高中。每天一早,我在天色蒙蒙亮中起床出
村,天黑才能赶回家里。那时,读书是一件辛苦的事情。辛苦的不是读书本身,而是徒步早出晚归。所以,每每在上学、放学路上,看到有骑自行车的同学从身边过去,看到他们可以骑车上学、放学,我就像一个农民站在干旱的田头眼巴巴地望着大山那边的落雨。
⑤可我知道,自行车对于那时乡村百分之九十的农户是如何的奢侈。所以,从没给家里
人说过想要自行车的我,开始了自己的挣钱存钱:上山挖中药,水泥厂捡袋子、卖废品,,,,用三个多月的课余时间,我存下了三十二元钱。我决定用这三十二元钱到县城买一辆旧自行车,哪怕是世界上最旧最破的自行车。
⑥为了能够最省钱地把车子从县城弄回来,我借了辆自行车,又请了一位同学坐在借来
的自行车后座上,一起前往。可就在一路上计划着买一辆什么样的旧车时,我们和一辆拖拉机撞在了一起。幸好,我和同学都只是受了皮外伤,可修车,却花了我二十八块钱。当手里的钱只剩下四元时,我再也不去想拥有一辆自行车的事情了。
⑦我老老实实上学,老老实实读书,老老实实早出晚归地步行在通往学校的小路上。这............
样过了一个学期,在一个黄昏回到家里,忽然发现院落里停了一辆半旧的邮电自行车。哥哥告诉我,县邮电局有一批自行车退役,降价处理,于是就给我买了一辆,六十元钱。
⑧那时,我哥是邮电局的职工,每月只有二十一元六角的工资,骑车往几十里外的山区..........
送报时,几乎每天只吃两顿饭。 ...
⑨可我还是为有了一辆自行车欣喜若狂,一夜没有睡觉,还居然在深夜偷偷地从床上起
来,悄悄地把自行车推出去,在村头骑了许久许久。不知道这辆邮电自行车换过多少主人,为多少人家带去过福音,可从这一天起,它开始成了我的、我们家的一段最难忘的岁月行程的轮回转动,,,,
⑩这辆邮电蓝的自行车,实在是伴随着我走过了命运中印痕最深的一段行程,它不仅让
我骑着它有些得意地读了一年半的高中,满足了我少年虚荣的需要,而且高中毕业以后,让我每天骑着它到十里外的水坝子上当了两年小工;甚至,还让我骑着它到一百多里外的洛阳干活挣钱,以帮助家庭度过岁月中最为困难的一段漫长的光阴。
⑾然而,最重要的似乎还不是这些,而是它使我感到了亲情的温暖和生活的美好,使我
对生活充满了信心,感到一切艰辛都会在自行车轮下被我碾过去;感到世界上没有什么大不了的事情,只要敢于抬起脚来,也就没有过不去的河;重要的是无论在什么时候、在什么景况下,都要敢于把脚抬起来。
⑿在那几年里,我总是把那辆自行车有锈的地方涂上机油,把有亮光的地方擦得一尘不
染,把它收拾得利索舒适,借以抬高、加快自己人生的脚步。
⒀直到二十周岁我当兵离家以后,家里因为总有病人,急需用钱时又把这车以六十元的
价格卖给了别人。
⒁现在,二十多年后的今天,那辆邮电蓝的自行车已不知身在何处。也许,它已不在人
世,早已化为泥灰,可每年回家走在老街上,我都忍不住要四处寻找张望。(本文有删改)
1.结合上下文,品味下列句子,写出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4分)
②那时,我哥是邮电局的职工,每月只有二十一元六角的工资,骑车往几十里外的山区......
4.作者在文末说“可每年回家走在老街上,我都忍不住要四处寻找张望”。
“我”在寻找张
范文六:《一辆邮电蓝的自行车》阅读与参考答案
我16岁那年,读了高中。学校是在离我家八九里外的一座山下、一条河边。我每天一早在天色蒙蒙亮中起床出村,急急地沿着一条沙土马路,朝学校奔去,午时在学校吃饭,天黑之前再赶回家里。
读书是一件辛苦的事情。辛苦的不是读书本身,而是徒步地早出晚归。中午为了节俭,不在学校食堂买饭,而在校外的围墙下面、庄稼地边,用三块砖头,架起锅灶烧饭煮汤。
每每看到有骑自行车的同学从身边过去,看到他们可以骑车上学、下学,可以骑一辆车回家吃饭,像一个农民站在干旱的田头眼巴巴地望着大山那边的落雨。
我第一辆自行车的渴望,犹如鸟对于落粒的寻找,犹如饿兽在荒野中沿着牛蹄羊痕满行。可我知道,自行车对于那时乡村绝大多数的农户是多么奢侈,尤其对于我家——连一棵未成材料的小树都要砍掉卖去买药的常年有着病人的家庭,想买自行车无异于想让枯树结果。
我去山上挖地丁之类的中药材去卖;我开始不断向父母要上几毛钱说学校要干某某某用;我到附近的县水泥厂捡人家扔掉不用的旧水泥袋,捆起来送到镇上的废品收购站去,,,,我用三个多月的课余时间存下了32元钱。
我决定到县城买一辆旧自行车,在一个星期天以无尽的好话和保证为抵押,借了同学一辆自行车,迎着朝阳骑车子朝县城赶去。
为了能够把买回的车子从县城弄回来,我又请了一位同学坐在借来的自行车的后座上。可就在我们一路上计划着买一辆什么样旧车时,我们和迎面开来的一辆拖拉机撞在了一起。
我的手破了,白骨露在外面。同学的腿上血流不止。
最重要的是,我借的自行车的后龙圈被撞叠在了一块儿,断了的车条像割过的麦茬儿。我和同学把自行车扛到镇上修理,换了一个新的车龙圈,换了二十几根车条,一共花去了28元钱。当手里的32元钱还剩下4元时,我再也不去想拥有一辆自行车的事情了。
在一个黄昏回到家里,我回到家里,忽然发现院落里停了一辆半
旧的邮电自行车,说县邮电局有一批自行车退役,降价处理,哥哥就给我买了一辆,60元钱。
我知道哥哥那时作为邮电局的职工,每月只有二十一元六角的工资,骑车往几十里外的山区送报时,几乎每天只吃两顿饭。
可我还是为有了一辆自行车欣喜若狂。这辆邮电蓝的自行车,实在是伴随着我走过了命运中印痕最深的一段行程,它不仅让我骑着它有些得意地读了一年半的高中,而且高中肄业以后,让我每天骑着它到十里外的水坝子上当了两年小工;甚至,还让我骑着它到一百多里外的洛阳干活挣钱,以帮助家庭度过岁月中最为困难的一段漫长的光阴。
最重要的似乎还不是这些,而是它满足了我少年虚荣的需要,使我感到了生活的美好,使我对生活充满了信心,感到一切艰辛都会在我的自行车轮下被我碾过去;感到世界上没有什么大不了的事情,只要敢于抬起脚来,也就没有过不去的河;重要的是无论在什么时候、在什么景况下,都要敢于把脚抬起来,也就没有过不去的河。
在那几年里,我总是把那辆自行车有锈的地方涂上机油,把有亮光的地方擦得一尘不染,把它收拾得利索舒适,借以抬高、加快自己人生的脚步。
直到20周岁我当兵离家以后,家里因为总有病人,急需用钱时又把这车以六十元的价格卖给了别人。
如今,每年回家走在镇街上,我都忍不住要四处寻找张望。 (选自《读者》 2015年第3期)
阅读试题:
1、这篇文章的线索是什么?作者围绕这条线索写了哪些事?(4分)
2、按要求回答问题。(4分)
①品味第4自然段划线句子在表达上的妙处。
②阅读第11自然段划线句子,作者写“哥哥”的工作和收入情况,目的是什么?
3、这篇文章采用了顺序的方式,请在文章开头补出一个简洁的段落,使得文章的记叙顺序变为倒叙,同时与文章的结尾相呼应。(3分)
4、为什么很多年过去了,“我”仍对那辆邮电蓝自行车难以忘怀?(3分)
阅读答案:
1、线索是自行车。渴望有一辆自行车,自己挣钱买自行车,买车梦破灭,哥哥给我买车,卖掉自行车,相念自行车。(线索1分,每答出两件事给1分。)
2、①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1分),写出了我对一辆自行车的无比渴望(1分)。②说明哥哥买这辆车的不容易(1分),反衬哥哥对我的关爱(1分)。
3、示例:我那辆邮电蓝的自行车已卖掉很多年了。如今走在大街上,我总爱四处张望,希望寻找到那辆曾经属于我的邮电蓝自行车。(必须倒叙(概括内容、提示主旨),与结尾相呼应,否则不给分。)
4、这辆自行车中有我的期盼,有我年少时的奋斗,有浓浓的亲情。(各1分。)
范文七:每当我看见电动自行车时,我都好想得到它,我为什么要得到它呢?还是得从一件事开始:  
  那是一个暑假,我骑着自行车到我表哥家,因为从我家到表哥家都是下坡,所以我很快的到了他家。但是,老天好像存心想让我白白来一次:当我到了他家时,表哥却不在家,使我灰心丧气地回家。老天好像觉得一次还不够,还想再来一次,就当我转头要回家时,居然下起了雨。由于从表哥家到我家都是上坡,所以我只好拉着一辆自行车从表哥家一直走到我家。可是,老天好像要惩罚我,在半路,雨越下越大,把我全身都淋湿了。在那时,我想到的不是要换衣服,而是想要一辆电动自行车啊!能够在下雨时,快速到家。就算天晴,也不用走路。如果当时我有,那我就不会淋雨了。(经过要写得更具体!)  
  这是我多年的愿望,希望能够真的实现。
范文八:单从表面上来看,是我在驾驭着自行车,本质却是自行车在掌控着我,操纵着我。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在家乡上中学的时候,我学会了骑自行车。我学骑车,大约是十三岁前后,在春节期间。  我是在村里的碾麦场上学的,当时也不是我一个人在学,年龄差不多的少年,都在那儿聚集,我也在场,旁边还有很多看热闹的大人。因为是在过年,无论大人或小孩,都不用做什么事,也没有什么事可做,大家只得无所事事地聚在碾麦场上,用开玩笑的方法,“穷乐”。就在我觉得很无聊的时候,忘记了是谁,从他家里推出一辆自行车来,说是要学骑车。据说,自行车是一个外地人寄存在他家的,已经很长时间了,那个外地人也不知道什么原因,并没有把自行车取走。这个人邀请所有在场的想学骑车的人加入,也邀请我加入,我就加入进去了。大家嘻嘻哈哈的,似乎不是为了学会骑车,而是为了拿自行车来取乐。  自行车在我所在的村,不怎么受青睐。这是由村里的路所决定的。我生长的村子在一块斜坡上,出出进进的路,要么坑坑洼洼,要么曲曲折折。我们村里的人,日子过得宽余一些了,能够买得起“三转一响”里的缝纫机和收音机了,还是无人愿买一辆自行车来骑,足以说明村路的崎岖。  由于人多车少,花费了大半天时间,我只将自行车的脾气摸了个大概。  能不能学会骑车,我当时是无所谓的。即使我学会了骑车又能怎么样呢?现实摆在我面前:没有自行车可供我来骑。参与了学骑车之后,我又觉得,对于我来说,自行车很可能是有用的。其实,从学骑车的那一刻起,我就有了要走出这村庄的打算。  后来,我在乡镇的学校里,用同学的自行车,学会了骑车。  第一次骑自行车,是去四十里外的县城。自行车是从同学那儿借来的。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期,人们不得不去一趟县城的时候,一般只能走着去。四十里路,怎么也得四个小时。用走路的方法,我跟着母亲去过一趟县城。那是我第一次去县城。那一次的经历,叫我至今难忘。我们是半夜时分从家里出发的,到县城的时候,天亮了才不久,正是黎明时分。我对县城的新鲜感与惊奇完全被疲倦淹没了。我瘫坐在街边的地上,腿沉重得似乎连一步也不能迈动,脚上磨出了好几个亮晶晶的血泡,火辣辣地疼。县城有什么,怎么样,我无暇顾及。  现在,我可以骑着自行车去县城了,感觉当然大不一样。  在乡下孩子的意识里,能够有机会去县城,无疑是一种幸运,更幸运的是,我可以骑自行车去,这简直是一种享受了。  办完了要办的事,我才觉得自行车是个负担。我既不敢寄存,更不敢骑着车子“游览”县城,大街上的人太多了,我的车技又太差,我怕骑着车子会撞到行人。更主要的是,我有着乡下人强烈的自卑心理,即使我的车技很不错,作为一个外乡人,我也不敢在县城里骑着车子,招摇过市。我只好推着自行车,一边走,一边游览县城。在我流连忘返的时候,我迷路了,完全搞不清我是从哪个方向来的,怎样走才能走到来时的路上去。我惶恐起来,怕自己走不出县城,向别人问路,我又觉得不齿:这样做不就暴露我乡下人的身份了嘛!我推着自行车,不知在县城的街巷里走了多少来回,终于误打误撞地出了城,回到了来时的路上。  第一次骑自行车走远路,是分配工作以后,我到今后要工作的学校去报到。我是跟一个师范学校的同学,一同去的,我们要走的,是一段大约八十里的路程。  我们一人骑一辆自行车,相伴而行。我的自行车,仍然是借来的。  参加工作的愉快心情,就不用说了。  那一段路,我们都没有走过。我们赛跑一般,骑着各自的车子,你追我赶地向前冲。  遇到一个岔路口,我们都没有停,更没有向旁边的人问路,虽然岔路口聚集了许多人。我们想当然地选了一条路,继续骑车狂奔。走出去很远很远了,我们都觉得有点儿不对劲,犹豫着再走了一段路,终于到了一个村子,这才停下来问路。问了才知道,我们果然走过头了,前面那个岔路口,我们应该往另一条路上走才对。  方向错了,就全错了,走得越远,距离你的目标,只能更远。  拐到正确的路上后,我们只走了几百米,就越来越不好走了。这是一条简易的乡村公路,路很窄,而且崎岖不平,路上的乱石与泥潭,随处可见,还是缓慢的上坡路。越往前走,我心情越沉重。我想,如此看来,我将来要工作的地方跟我家所在的村子,没有什么两样。勉强走了一段,自行车的链子掉了,停下来把链子装好,继续有气无力地走,走了没有多久,链子又掉了。如此反反复复,真是烦透了。这当然不是自行车的错,也不是我的错,是自行车的主人没有把车保养好,我间接地成了受害者。可是,有什么办法呢?我只好推着自行车走。  还没到学校,我的心,也掉了链子了。  大约两年后,在小学教书时,我有了一次惊险骑车的经历。那天,我们要到二十多里外的一所村学,去旁听一次公开教学。全学区所有的老师都要去,我当然也得去。由于路太远,去的路上带一辆自行车,我多半得推着它,简直是个累赘,可是,回来时就方便得多了,回来的路,都能够骑着车走,而且大半是下坡路,毫不费力。  我骑的是一辆破车。除了车铃不响,到处都在“咔咔”作响,刹车已经完全失灵,仅仅是个摆设。山路弯弯曲曲,又窄又陡,从村学返回时,我刚一骑上自行车就完全约束不了它了,像脱缰的野马一般,自行车一路狂奔,我只能拼命地掌握好方向,停是停不下来的。走在我前面的几个老师也不得不停下车子,纷纷躲在路边,为我让路。  自行车越来越快了,路两边不是乱石就是灌木丛,也有壁立的峡谷、深陷的沟壑,我要是稍不留神,一头栽过去,轻则遍体鳞伤,头破血流,说得严重一些,丢了小命也是极有可能的事情。我第一次感觉到,自己的前途命运,有时候,明明千真万确地掌握在我手里,我自己却无论如何也控制不了它。  这时候,单从表面上来看,是我在驾驭着自行车,本质却是自行车在掌控着我,操纵着我。我将两只脚从自行车的踏板上挪开,让它们悬在空中,一旦看见前面有一段略显平整的路,就让脚接触地面,利用脚与地面的摩擦来延缓自行车前冲的速度。想要停下来是不可能的事,我只能尽量让自行车慢下来。但自行车是慢不下来的。我能够做的,仅仅是让它不至于更快。  就这样冲了大约十里路,终于走到一段平坦的路上了,自行车也停了下来。  所幸无事。  刚刚参加工作的那几年,从学校出发,到十里外的粮站去买油、买面,在集市上,偶尔去买一次菜,我用的一直都是自行车。我用自行车驮东西、代步,也曾用它一前一后地,驮着儿子和妻子,走在从县城通往岳父家的路上。在我的生活中,自行车曾扮演过重要的角色。我的车技日益娴熟,我与自行车的关系越来越亲密,但我从未真正拥有过哪怕是一辆属于我自己的自行车,我的车子总是借来的。  人的一生中,有很多东西出现过,陪伴过你,帮助过你,你有能力得到它,也可以得到它,但它永远都不曾变成你的。童年时,我曾向父母和家人夸下海口,我说:“我谁都不靠,就靠我自己。”现在想起来,这是一句真正的大话,也是一句愚蠢至极的话。生活在这个世界上,老想依赖别人当然不行,不依靠别人的帮助,不去帮助别人,也是万万不行的。  自行车不会无缘无故跑那么快。我得用力蹬它,否则,它也不会走,更不可能把我带到我想去的地方。  我有很多年没有骑车了。  到我老了,死了,仿佛一辆报废的自行车。我的生命是从父母那儿借来的,或者,是从大自然借来的,我当然会还回去。  但是,我珍惜骑车的过程,它当然是我的,跟任何人都不同。
范文九:1980年夏天,我从上海空军政治学校分配到北京西郊蓝淀厂的空军学院工作。那时,那地方还比较荒凉。只有一路360汽车通过。从我住的房间就可以看见颐和园的万寿山,和北大、人大也遥遥相望,却都没有公交车通行。我很需要一辆自行车。但当时买自行车需要购物票,我才到北京人地生疏,没办法弄到票,所以希望在家乡也许能有办法。
   有这个想法两年后,终于得到家乡的消息说已搞到一张自行车票,买到了一辆自行车。我82年夏天正好回去探亲,于是可以把新车运进北京了。
   买到的自行车已经请师傅装配好用上了,于是在家里骑了几天。那是一辆铮亮的28型永久载重车,后面的车架负百十斤没有问题,坐垫前面的车杠上还可放一个小孩坐椅,按起铃来“叮呤呤”响,装车的师傅又在链条盒里放了不少润滑油,自觉很是得意,骑起来相当轻松,风迅速地从脸边掠过。
   临行前又得把车子重新拆卸开,以便分别带走。父亲带着工具来忙乎了半天,终于又把新车变成了零件,可以分别放到各种箱子、盒子里,只有两个车轮没有办法,就用旧被单裹住它们,缝成一个圆盘状。
   那次是我和另外两人一起回京,所以,三个人加上送行者就比较方便带进站了,但那个装车轮的圆布袋还是引起了注意,一下被车站工作人员拉住了,说了许多好话才终于放行。
   那时火车的时速大致是每小时60公里,从南昌到北京要走两个白天一个晚上。一宿无话。但车快到北京时心情是有点忐忑了,到了这首善之区的大站,带这些东西能不能顺利出去呢?幸亏在车上认识了一个在基建工程兵做下级军官的朋友,车到北京站后竟然有好些个当兵的来接他,顺手就把我们的东西也七手八脚提起,分散走开,一会儿就都出了站。
   出来已经快晚上9点了,不可能坐公共汽车回学院了,于是叫了一辆出租车,还是一个女司机,她开着车过了京密引水渠之后,到处黑灯瞎火的,说话和动作不免显出一点紧张。那是我第一次坐出租车,车费是十多块钱。
   2天后,我搭便车把自行车零件运到了蓝淀厂一家自行车修理铺。里面是一位个子矮矮的驼背孩子,还有一位老人(好像是他的祖父)在修车,门上的招牌写的是“玉华修车”,“玉华”就是那驼背孩子的名字。他大概是属于最早的一批个体户了,说是政府帮助残疾人自谋生路而特许的,而一般人那时都不会想去干个体,首先的希望是能进国营,或至少大集体所有制的工厂、企业。玉华动作挺灵,技艺娴熟,倒是他更多地动嘴而指点那老人动手,只花了一两个小时,一架新自行车又重新立起来了,我骑上试试,感觉果然不错。
   那年年底,我的孩子降生了。这辆车伴随我在北京度过了十多年,买菜购物,送孩子上学,平时办事,假日郊游,经历了许多风吹雨打,它可真是出了大力。家里后来也买过其他的车,也损坏过,也失窃过,甚至有过一月连丢三辆车的记录,只有它却还是很皮实、也很恋主地为我服务。
   可是,在95年夏天我从中国青年政治学院搬家到六郎庄的时候,最后搬家公司的车还不太满,搬运工们就不愿再往里塞它了,于是我就说,等以后有空自己再来拿吧,可是搬过去以后很忙,说了两次,终究还是没有再去拿。现在,它到哪里去了呢?世事沧桑。想是早已被清理解体、灰飞烟灭了。
   我以为我使用这辆车已经算是够久了。前几天父亲来北京,说起他在1968年买的一辆永久载重车,用了三十多年,还保养得不错,我们兄弟姐妹几个还都是用它学会的骑车,直到最近他年纪大不便骑车了,才将它送给别人接着用。这话突然让我心里一惊,我突然想起了自己的那辆车,想自己怎么就这样把那辆老车给丢掉了呢?
   这二、三十年正是中国社会生活变化最快的时期,尤其是在交往手段方面――从交通到通讯工具,后来的变化是以前人想象不到的。我们不断地丢弃,不断地更新,甚至以一种让人眼花缭乱的速度推陈出新。但我们却可能失去一些再也找不回来的东西。
   自然,万物皆朽。雅典人纪念英雄忒修斯,为了保持据说是他往克里特的那条船的完好,不断修理更换那条船的船板,这样过了很多很多年,于是有好事的哲学家发问:“这条船还是不是原来那条船呢?”
   也许,只有通过怀念方能使一个东西长久地存在。通过怀念,消逝者仍活在我们的心里。然而一代代的怀念者也要成为逝者。怀念也是递减的。一个人或会幸运地被另一个人铭心刻骨地记忆和怀念,但后者所能记忆的也还只是前者记忆的一小部分。就这样,多少旧物往事落入忘川,直到最后完全消失。这种消失的速度甚至很快。不要说其他的人物,就是对我们的直系祖先,现在有多少人能说出自己的曾祖和高祖的名字?
   那么,有没有一个永恒的怀念和记忆者呢?人们会做出不同的回答。而不同的回答是不是会使他们现在的生命和行为、以及对未来的期望也有所不同呢?
   在宴席上有人会起身说:“I have to leave.”。“leave”的意思是“离开”,也是“留下”。
范文十:那段时间,脖子闹颈椎病,腰椎痛也不时来捣乱。当医生的母亲说,你平时坐办公室多,锻炼少了,还是抽空多骑骑那辆自行车吧。于是又取出尘封已久的旧自行车。   说起这辆自行车,还是两年前的事了。那时,我刚买了小车,整日里开着它在市区招摇,渐渐地忘了过去骑自行车的日子。那是些什么日子呢?同事十之六七都开私家车了,最差的也骑上了摩托。不是我买不起车,而是我已习惯了骑自行车的日子。一是节俭,二是锻炼身体,第三也是更主要的,母亲身体不好,虽然在同一座城市,却一直怕给我们增加负担,过着独来独往的生活。成家立业后不久,母亲也退了休,受聘于市中心一家专业门诊部。这时候我已当上中层干部,回家的时间更少,已经基本上没时间看望母亲,即使偶尔见上一面,也是来去匆匆。只有每天将自行车放到她上班的门诊部,托她照看,然后转乘公交大巴上班时,才有机会打一个照面。   我就这样坚持着每天骑自行车上下班的日子,一直坚持了多年。每一次骑车回家,我总会看到,车头系上了母亲精心编织的扎绳,她是怕小偷光顾;坐包和车架都已变得整洁,看得出,它已经过母亲精心擦拭了,我甚至能够想象,母亲擦拭它的时候,跟童年为我搓衣服一样细致、认真;更多的时候,母亲在车架后边,为她的爱孙捎上一只玩具、一包糖果、一件新衣,寄托着自己永远的牵挂。一天的大部分时间,自行车就那么静静地停在母亲身边,不说一句话,给母亲的感觉,却像爱子陪伴在身边一样。   那些日子里,如果哪一天不到母亲那儿停放自行车,我都会事先说好的。有一回,单位出了急事,突然没见着我的自行车,母亲一下多了莫名其妙的担心,接下来的十多个电话,让我感到了这一点。当时,我在会议室,手机设置在静音状态,事后从那十多个电话中,我分明感受到一种母爱的焦灼。还有一次,天降大雨,我不及细想,打的径直回家了。直到深夜,家里响起母亲的电话,才知道,那几个钟头,她一直在门诊部和自行车呆着,直到雨住风停。   等我开上小车,正式和自行车拜拜的时候。母亲脸上堆满了笑,更多的却是一层忧虑和失落。通过她担忧的眼神,我才知道,她担心我小车上的安全,担心再也见不到我的自行车,无法通过自行车的停放,知道我一天的生活和行程;无法再知子如车,见车如面。   现在,因为一场不期而至的小恙,自行车又回到了我的生活。生命在于运动,自行车上的时光,让我重新找回了健康和阳光,慈爱和欣慰,又回到母亲沧桑的脸上。如果说中学年代吴伯箫的散文名篇《记一辆纺车》,记录的是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光辉岁月,那辆穿梭在我与母亲生命之间的自行车,流淌的何尝不是一种新生年代里家的幸福、爱的情怀?    (编辑 段晨)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慌不择路 饥不择食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