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询一个塞尔的英文不离的缩写英文怎么写怎么写?

伊朗的英文缩写是什么?-中国学网-中国IT综合门户网站-提供健康,养生,留学,移民,创业,汽车等信息
> 信息中心 >
伊朗的英文缩写是什么?
来源:互联网 发表时间: 21:45:37 责任编辑:王亮字体:
为了帮助网友解决“伊朗的英文缩写是什么?”相关的问题,中国学网通过互联网对“伊朗的英文缩写是什么?”相关的解决方案进行了整理,用户详细问题包括:RT,我想知道:伊朗的英文缩写是什么?,具体解决方案如下:解决方案1:
  国名  伊朗伊斯兰共和国 The Islamic Republic of Iran.  代码IR。曾名“波斯”。  独立日  4月1日(1979年)(伊斯兰共和国日)  国庆日  2月11日(1979年)(伊斯兰革命胜利日)  国花  玫瑰  国旗  伊朗国旗呈长方形,长与宽之比约为7∶4。自上而下由绿、白、红三个平行的横长条组成。白色横条正中,镶嵌着红色的伊朗国徽图案。白色与绿色、红色交接处,分别用阿拉伯文写着“真主伟大”,上下各11句,共22句。这是为纪念伊斯兰革命胜利日――公元日,伊斯兰教太阳历为11月22日。国旗上的绿色代表农业,象征生命和希望;白色象征神圣与纯洁;红色表示伊朗有丰富的矿产资源。  伊朗国徽  国徽  伊朗国徽由四弯新月、一把宝剑和一本古兰经组成。新月象征宗教――伊斯兰教;古兰经位于顶端,象征伊斯兰教高于一切,是共和国行为准则的依据;宝剑象征坚定与力量,有如巨刃摩天,力斩“恶魔”。  同北京时差 比格林尼治时间早3小时30分;比北京时间晚 4小时30分  国际电话码 98  国花 黄色蔓蔷薇(蔷薇科)  钟花郁金香  独立日 日(伊斯兰共和国日)  货币  货币 伊朗里亚尔  语言 波斯语为官方语言  国家政要  最高领袖阿亚图拉赛义德?阿里?哈梅内伊(ayatollah sayyed ali khamenei) ,1989年6月霍梅尼逝世后继任领袖;总统马哈茂德?艾哈迈迪-内贾德 (Mahmoud Ahmadinejad) ,2005年6月当选,8月就职;外长卡迈勒?哈拉齐 (kamal kharazi) ,1997年8月任职,2001年8月连任。  自然地理  163.6万平方公里。位于亚洲西南部,北邻亚美尼亚、阿塞拜疆、土库曼斯坦,西与土耳其和伊拉克接壤,东面与巴基斯坦和阿富汗相连,南面濒临海湾和阿曼湾。国土绝大部分在伊朗高原上,是高原国家,海拔一般在900―1500米之间。西南部为厄尔布尔士山与科彼特山,东部为加恩-比尔兼德高地,北部有厄尔布兹山脉,德马万德峰海拔5670米,为伊最高峰。西部和西南部是宽阔的扎格罗斯山山系,约占国土面积一半。中部为干燥的盆地,形成许多沙漠,有卡维尔荒漠与卢特荒漠,平均海拔1,000余米。仅西南部波斯湾沿岸与北部里海沿岸有小面积的冲击平原。西南部扎格罗斯山麓至波斯湾头的平原称胡齐斯坦。主要河流有卡流伦河与塞菲德。里海是世界最大的咸水湖,南岸属伊朗。伊朗东部和内地属大陆性的亚热带草原和沙漠气候,干燥少雨,寒暑变化大。西部山区多属地中海式气候。年降水量除西北部山区与里海沿岸超过1,000毫米外,一般在50-500毫米之间。中央高原年平均降水量在100毫米以下。西南部地区与波斯湾中富有石油与天然气,藏量居世界前列;另有铜、谋、铅、锌、重晶石、锰、硼砂等。主要城市有德黑兰、伊斯法罕、设拉子、马什哈德、克尔曼、大不里士等,各地有众多古迹。  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  ◆ 乔加赞比尔 ◆ 波斯波利斯 ◆ 伊斯法罕伊玛穆广场  人口  67 4 7万(2001年4月估计)。它是一个多民族的穆斯林国家,有波斯、阿塞拜疆、库尔德、阿拉伯及土库曼等民族,其中波斯人占66%,阿塞拜疆人占25%,库尔德人占5%,还有阿拉伯人、巴克台里人、洛雷人、俾路支人及土库曼人等少数民族。官方语言为波斯语,伊斯兰教(什叶派)为国教,98.8%的居民信奉伊斯兰教,其中91%为什叶派,7.8%为逊尼派。  首都  德黑兰 tehran位于横亘伊朗北部厄尔布斯山的南麓,有人口1100万。  主要城市  1996年普查时人口满10万的城市见下表。其中人口超过100万的5座:  德黑兰 Tehrān 6,758,845  马什哈德 Mashhad 1,887,405  伊斯法罕 Esfahān 1,266,072  大不里士 Tabrīz 1,191,043  设拉子 Shīrāz 1,053,025  卡拉季 Karaj 940,968  阿瓦士 Ahvāz 804,980  库姆 Qom 777,677 行政区划  全国划分为29个省,195个县,500个区,1581个乡。29个省为:德黑兰、中央、吉兰、马赞德兰、东阿塞拜疆、西阿塞拜疆、克尔曼沙汗、胡泽斯坦、法尔斯、克尔曼、霍拉桑、伊斯法罕、锡斯坦-俾路支斯坦、库尔德斯坦、哈马丹、恰哈马哈勒-巴赫蒂亚里、洛雷斯坦、伊拉姆、博韦艾哈迈德-科吉卢耶、布什尔、赞詹、塞姆南、亚兹德、霍尔木兹甘、阿尔达比勒、加兹温、库姆  货币  里亚尔 rial  编辑本段二、政治  宪法  伊斯兰革命后第一部宪法于1979年12月颁布,规定伊实行政教合一制度,神权统治高于一切。1989年4月对宪法进行部分修改,突出强调伊斯兰信仰、体制、教规、共和制及最高领袖的绝对权力不容更改。同年7月,哈梅内伊正式批准经全民投票通过的新宪法。  议会  伊斯兰议会是伊最高立法机构。实行一院制,有270个席位,绝大多数议员属伊斯兰教什叶派,少数为伊斯兰教逊尼派以及基督教和犹太教徒。议员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任期四年。第五届议会于1996年6月组成,议长为阿里?阿克巴尔?纳泰格?努里(Ali Akabar Nataq Nuri),日当选。1998年6月,努里再次当选为议长,任期一年。日,伊朗举行第六届议会选举,本届议会议席增至290位,目前已选出225名议员,支持哈塔米总统的党派获得170个议席,另有65个议席将在一个月后的第二轮选举中产生。  政府  实行总统内阁制。总统是国家元首,也是政府首脑。可授权第一副总统掌管内阁日常工作,有权任命数名副总统,协助主管专门事务。主要副总统有:第一副总统哈桑?哈比比(Hassan Habibi),负责执行事务的副总统穆罕默德?哈什米?拉夫桑贾尼(Mohammad Hashemi Rafsanjani),负责发展与社会事务的副总统霍贾特伊斯兰?阿卜杜勒?努里(Hojjatoleslam Abdullah Nouri),副总统兼国家预算与计划组织主席穆罕默德?阿里?纳贾菲(Mohammad Ali Najafi)。本届内阁于1997年8月组成,主要内阁部长有:外交部长卡迈勒?哈拉齐(Kamal Kharrazi),内政部长赛义德?阿卜杜尔?瓦赫德?穆萨维?拉里(Seyyed Abudul Vahid Mossavi Lari),石油部长比詹?纳姆达尔?赞甘内(Bijian Namdar Zanganeh),国防和武装部队后勤部长阿里?沙姆汗尼(Ali Shamkhani),财经部长侯赛因?纳马齐(Hossein Namazi),伊斯兰文化指导部长赛义德?阿塔乌拉?莫哈杰拉尼(Saeed Ataollah Mohajerani),工业部长古拉姆?礼萨?沙菲伊(Gholam Reza Shafei)。  司法机构  司法总监是司法方面的最高首脑,由领袖任命,任期5年。最高法院院长和总检察长由司法总监任命,任期5年。司法部长由司法总监推荐,总统任命,议会批准,负责协调行政权与立法权的关系。在司法总监领导下,还设有行政公正法庭和国家监察总局,分别审理民众对政府机关的诉讼和监督国家机关的工作。现任司法总监赛义德?玛赫穆德?哈什米(Seyyed Mahmod Hashemi,1999年8月任命),最高法院院长马吉德?玛赫穆迪?吉兰尼,总检察长穆尔塔扎?穆格塔达伊。  政党  1988年12月,伊颁布政党法,要求所有党派向内务部重新登记,经审查批准后才能开展活动。1998年,伊国内各种政党竞相成立,目前,已获准活动的政党组织主要有:  (1)德黑兰战斗的宗教人士协会:1987年从革命初期成立的“德黑兰战斗的宗教界协会”分化出来,成员大多是宗教界和政界的知名人士。书记迈赫迪?卡鲁比(Mehdi Karubi)。  (2)伊斯兰指导党:主席大流士?扎格阿里?马兰迪。  (3)伊朗拜火教协会:主席阿达希尔?阿扎尔古沙斯伯。  (4)建设公仆党:日成立。成员多为政界人士,包括:体育组织主席哈什米?塔巴、中央银行行长努尔巴赫什、前原子能组织主席阿姆鲁拉希、计划与预算组织主席阿里?纳贾菲、德黑兰市长卡尔巴斯齐、伊斯兰文化和指导部长穆哈杰拉尼、执行事务副总统哈什米、石油部副部长阿里?哈什米、德黑兰议员法埃泽?哈什米、克尔曼议员玛尔阿什。  (5)伊斯兰伊朗团结党:日成立。主要由议员和政府各级负责人组成,有成员30多名。其宗旨是发展自由和文明社会、伊斯兰的尊严与国家的强盛、推进社会公正与共同富裕、民族团结与大众参与。  编辑本段.三、经济  经济以石油开采业为主,胡齐斯坦为石油工业区与重要出海门户。也发展炼油与石油化工,以及钢铁、机械等工业部门。石油和天然气储量丰富。石油是伊朗的经济命脉,目前伊朗是世界第二大原油出口国。已探明的石油储量为930亿桶,占世界总储量的10%,居于世界第五位。已探明的天然气储量为24万亿立方米,占世界总储量的16%,仅次于俄罗斯,居世界第二位。石油是伊朗的经济命脉,目前,日产能力可达410万桶,石油收入占全部外汇收入的90%,伊朗成为欧佩克成员国中第二大原油出口国。森林是伊朗仅次于石油的第二大天然资源,面积达1800万公顷。伊朗水产丰富,鱼子酱举世闻名。里海沿岸为暖湿农业区。农业多靠灌溉,主产小麦、大麦、棉花、甜菜、水果、羊毛等。伊朗水果、干果十分丰富,开心果、苹果、葡萄、椰枣等远销海内外,其中2001年伊朗开心果总产量为17万吨,出口量约9.3万吨,创汇2.88亿美元,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开心果出口国。有5000多年历史的伊朗地毯编织艺术闻名全球,其精湛的工艺、美丽的图案、和谐的色彩搭配倾倒了无数文人墨客,留下了大量的诗歌、神话、绘画。波斯地毯已成为伊朗享誉世界的传统大宗出口产品。其他工业有纺织、食品、建材、地毯、造纸、电力、化工、汽车、冶金、钢铁和机械制造。农业比较落后,机械化程度较低。输出石油(占出口总值90%)、棉花、羊毛、地毯等,输入机器、钢铁、粮食、车辆等。  编辑本段四、军事  武装力量由军队和伊斯兰革命卫队组成。领袖为武装力量总司令。最高国家安全委员会是最高军事领导和国防政策的制定机构,由总统、两名领袖代表、司法总监、议长、军队总司令、卫队总司令、国家计划和预算组织主席及外交、内务、国防和情报部长组成。实行义务兵役制,服役期二年。  国防体制  伊朗宪法规定政教统一,宗教领袖为武装部队总司令。最高国防委员会是领袖领导下的军事决策机构,成员有总统、国防部长、武装部队总参谋长、伊斯兰革命卫队总司令以及领袖指定的两名顾问。武装力量由正规军、革命卫队和准军事部队组成。正规军分陆、海、空三个军种。革命卫队由地面部队、海上部队、陆战队和航空部队组成。1989年7月正规军和革命卫队合并,组成松散的联合。  领导人物  宗教领袖、武装部队总司令兼最高国防委员会主席阿亚图拉?赛义德?阿里?哈梅内伊(1989年6月上任)。武装部队司令穆罕默德?萨利米(2000年5月上任)。国防部长阿里?沙姆哈尼(1997年8月上任)。武装部队总参谋长阿卜杜勒-阿里?普尔沙斯卜(2001年2月上任)。伊斯兰革命卫队总司令叶海亚?拉希姆?萨法维少将(1997年9月上任)。  伊朗是具有四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史称波斯,有记载的历史和文化始于公元前2700年,我国汉史称安息。公元前2000年后出现印欧血统的伊朗人。公元前6世纪古波斯帝国阿契美尼德王朝曾盛极一时。该朝第三代国王大流士一世统治时期(前521―前485),帝国版图东至阿姆河和印度河两岸,西到尼罗河中下游,北至黑海、里海一带,南达波斯湾。公元前330年古波斯帝国被马其顿?亚历山大所灭。后建立了安息、萨珊王朝。从公元前二世纪与中国有友好交往,著名的“丝绸之路”便横贯伊朗北部。公元7―18世纪阿拉伯人、突厥人、蒙古人先后入侵。18世纪末,伊东北部的土库曼人恺加部落统一了伊朗,建立了恺加王朝。19世纪初沦为英、俄的半殖民地。1921年礼萨?汗推翻恺加王朝,于1925年建立了巴列维王朝。1941年礼萨?汗被盟军逐出伊朗,其子穆罕默德?礼萨?巴列维即位。日,改国名为伊朗。1978年爆发了反对国王的群众运动,迫使巴列维国王于日流亡国外。同年2月,宗教领袖霍梅尼结束14年流亡生活从巴黎返回伊朗接管政权,4月1日宣布成立伊朗伊斯兰共和国。1981年10月哈梅内伊就任总统,穆萨维就任总理并受命组阁。霍梅尼逐步建立起政教合一的伊斯兰体系。伊朗和伊拉克长期存在着边界、教派和民族争端。进入80年代两国关系恶化。1980年9月两伊战争爆发。经国际上多方调解于1988年8月宣布接受停火。日霍梅尼病逝,专家会议于第二天推举总统哈梅内伊为新领袖。7月28日,议长拉夫桑贾尼当选总统。日,拉夫桑贾尼连任总统。日,哈塔米当选总统,8月4日宣誓就职,2001年连选连任。  公元前的伊朗  史前伊朗:据考古发现,早在距今约10万年的旧石器时代中期,便有人类居住在伊朗西部高原地区。  埃兰王国(公元前3千纪上半期至公元前639年):埃兰人居住在伊朗高原西南部卡伦河流域,他们是伊朗高原的土著人。公元前第3千纪上半期,埃兰人建立了国家。公元前1176年,埃兰国攻陷巴比伦。公元前639年,埃兰国被亚述人所灭。  米底王国(公元前639年至公元前550年):公元前2千纪,中亚的雅利安人的一支南迁至伊朗高原,并逐渐与土著居民融合、同化,形成了伊朗人的主体。公元前7世纪中叶,米底部落击败周围其它部落,建立了伊朗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雅利安人国家。公元前6世纪初,米底部落征服伊朗西南部的波斯部落,并灭亚述帝国,其疆域扩至现土耳其安纳托利亚东部、现伊朗西部、东部和西南部。公元前550年,米底国被波斯帝国居鲁士二世所灭。  波斯帝国(公元前550年至公元前330年):波斯部落最初居住在伊朗高原西南部,后经过数十年扩充疆土,公元前550年,居鲁士二世大帝推翻米底部落的统治,建立了波斯帝国。在国王大流士一世(公元前522年至公元前486年)统治时期,波斯帝国达到鼎盛时期,其疆土东起印度河流域,西至巴尔干半岛,北起亚美尼亚,南至埃塞俄比亚。包括70个民族,5000万人口,近700万平方公里土地,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地跨亚、非、欧三大洲的帝国。波斯帝国在公元前492年希(腊)波(斯)战争后逐渐由鼎盛走向衰落。公元前334年,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三世东侵,征服波斯全境。  亚历山大帝国和塞琉西王国的统治(公元前330年至公元前247年):亚历山大三世在波斯积极推行“希腊化”的殖民统治。公元前323年,亚历山大三世死后,他所建的帝国分裂,其部将塞琉古(马其顿人)夺得帝国东部广大地区,并于公元前312年称王,以叙利亚为中心建立塞琉西王国,中国古称条枝。塞琉西王国全盛时,疆域包括小亚细亚、叙利亚、两河流域、波斯和中亚的部分地区。  安息王朝(公元前247年至公元224年):公元前247年,波斯的帕尔尼部族打败塞琉西王国军队,在波斯土地上建立了阿萨希斯王朝。中国史称安息王朝,西方史学家称之为帕提亚王朝。安息王朝由于同罗马的长期战争和朝廷的内讧,从公元1世纪以后逐渐衰落。  公元后至20世纪初的伊朗  萨珊王朝(224年至651年):公元224年,安息王朝被萨珊王朝推翻。萨珊王朝建立后又向东扩张至印度河中上游,曾一度成为古代伊朗最辉煌的时期。随着同罗马帝国的战争、封建割据、人民起义、中亚游牧部落及阿拉伯人入侵而逐渐衰落。  阿拉伯帝国统治下的伊朗(651年至11世纪初):公元651年,阿拉伯帝国第三任哈里发奥斯曼?依本?阿凡推翻萨珊王朝,占领波斯全境。伊斯兰教取代祆教(拜火教),成为伊朗居民的主要信仰。伊朗被征服后,成为阿拉伯帝国的一个行省。自公元661年至11世纪初,阿拉伯帝国先后经历了倭玛亚王朝和阿拔斯王朝,伊朗成为这两个王朝的一部分。从9世纪起,阿拔斯王朝日渐衰落,在伊朗境内及其邻近地区,相继出现一些独立或半独立的地方封建王朝,与其分庭抗礼。  塞尔柱突厥人的统治(11世纪初至12世纪末):11世纪初,塞尔柱突厥人由中亚兴起,先后征服巴格达、叙利亚、拜占庭帝国,建立起一个东起中亚、西至博斯普鲁斯海峡,包括伊朗在内的塞尔柱帝国,但帝国不久即告分裂。12世纪末,花剌子模王国(今乌兹别克境内)夺取伊朗东北部,13世纪初占领伊朗全境。它统治的疆域还包括伊拉克、阿富汗等地区。  蒙古的侵略和伊儿汗国:成吉思汗与1219年率军西侵,先后征服了花剌子模、中亚、亚美尼亚、阿塞拜疆等地,杀死花剌子模国王,掠夺大量财物后撤回蒙古本土。1229年成吉思汗的儿子窝阔台二次讨伐花剌子模,杀死国王后返朝。1260年,成吉思汗之孙旭烈兀再次率兵占据伊朗并建立以伊朗为中心的伊儿汗王朝。此后,蒙古人逐渐接受了伊斯兰教,并任用伊朗人为行政官吏。  帖木儿的侵略(1380年至1405年):随着伊儿汗国的逐渐衰落,当时的伊朗又陷入地方封建王朝割据之中。西察合台汗国(今乌兹别克境内)的国王帖木儿(1336年至1405年在位)在夺取中亚地区后于1380年至1393年征服伊朗全境,继而侵占美索不达米亚,并入侵印度。1405年帖木儿死后,他的帝国迅速瓦解,统治范围只限于河中地区和伊朗东部。  萨法维王朝(1502年至1722年):帖木儿死后的近一百年中,伊朗再次陷入各地方封建王朝的纷争割据之中。其中,萨法维王朝建于1502年,此后一直向外扩张,极盛时版图包括阿富汗的坎大哈、赫拉特。萨法维王朝与奥斯曼帝国曾长期进行战争。萨法维王朝是伊朗历史上第一个以什叶派伊斯兰教为国教的朝代,对什叶派在伊朗的发挥壮大起了重要作用。17世纪末,萨法维王朝日渐衰落。1722年,阿富汗的吉尔扎部落在马赫穆德的领导下,攻占萨法维王朝国都伊斯法罕,并自立为伊朗国王。  阿夫沙尔王朝和赞德王朝(1736年至1796年):1736年,来自伊朗霍拉桑地区的部落首领纳迪尔率军把阿富汗人逐出伊朗,并以马什哈德为中心建立阿夫沙尔王朝。经过数年战争,阿夫沙尔王朝版图一度东至阿富汗和印度北部,西至巴格达,北接里海,南濒波斯湾。1747年,纳迪尔国王死后,其儿孙为争夺王位而爆发内战,各路诸侯纷纷称王,其中凯历姆汗(1749年至1779年在位)以设拉子为首都建立了赞德王朝。经过多年战争,赞德王朝占据了除霍拉桑及以东地区以外的阿夫沙尔王朝的土地。1779年凯历姆汗死后,赞德王朝分裂。1792年和1796年,赞德王朝和阿夫沙尔王朝先后被恺加王朝所灭。  恺加王朝(1779年至1921年):恺加王朝建于1779年,首次定都德黑兰。恺加王朝初期,西方列强加紧在伊朗的争夺。1801年俄国兼并格鲁吉亚;英国同伊朗三次战争导致伊朗割地赔款及承认阿富汗独立。此后法国、奥地利、美国等相继强迫伊朗订立了不平等条约。19世纪下半叶,英、俄攫取了在伊采矿、筑路、设立银行、训练军队等特权。1907年,英、俄两国相互勾结划分了在伊的势力范围:北部属俄国,南部属英国,中部为缓冲区。  从19世纪下半叶至20世纪初,随着欧洲列强的侵入,伊朗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国家,社会经济衰落,封建统治专横残暴,多次发生人民起义。1921年2月,军官礼萨汗?巴列维发动政变,夺取政权,建立巴列维王朝。  20世纪后的伊朗  巴列维王朝及其覆灭:礼萨汗?巴列维(1925年至1941年在位)对内采取了一些发展社会经济的措施,但同时实行个人独裁。1921年,伊与苏联签订协议,废除了沙俄与伊签订的不平等条约。1927年,伊宣布废除所有与外国签订的不平等条约及外国在伊的领事裁判权,并实行关税自主。  第二次世界大战前,伊朗与纳粹德国关系较密切。1941年6月德国入侵苏联后,英国和苏联出兵伊朗。礼萨汗?巴列维被迫退位,其子穆罕默德?礼萨?巴列维继位(1941年至1979年在位)。1942年1月,英国、苏联和伊朗订立同盟条约。1943年9月,伊朗对德宣战。  二战结束后,伊与英、美关系趋于密切,英、美对伊在政治、军事上给予大量支持和帮助,同时也趁机控制了伊的经济命脉。60年代初,巴列维为巩固其统治,缓和国内各阶层间日益尖锐的矛盾,提出以土改、工人入股分红、出售工厂股票、在农村开展卫生和扫盲运动等为主要内容的“社会改革计划”。这一以世俗化和现代化为核心的改革计划又称“白色革命”。但由于脱离国情、触及宗教人士利益,造成经济严重失调,贫富悬殊加剧,各种社会、宗教矛盾激化,各地动乱不断升级。1979年1月,国王被迫出走海外。2月1日,因领导反国王运动而流亡国外的宗教领袖霍梅尼返回伊朗。2月11日,忠于国王的军队倒戈,巴列维王朝覆灭。霍梅尼宣布成立伊朗伊斯兰共和国。  编辑本段七、风俗  伊朗人晚上看到新月后,如果碰巧又看到一种美好的东西,如金子、镜子、水、美丽的少女等,就会认为那个月很幸运,随即觉得自己的好运也要来临.  幸运的数字  “7”对伊朗人来说是吉利的象征:伊朗春节之际要在餐桌上摆上7种由字母s开头的食物,妇女化妆品有7种颜色,结婚时给新娘腰带上打7个结,在快乐的星期三要点燃7堆火等,跟咱们的6,8差不多哦。  辟邪的数字  如果无意中将5只茶杯或5只茶碟放成一排,这表明今有客人来访。家里人要为出门3天的人做面条,以求平安。生了孩子要用铁签子叉上10个葱头放在孩子头上,一个代表一天,过一天就扳下一个,一边丢,一边说:“灾难走开吧。”  神灵的保佑  每天晚上看到第一盏灯亮时,应赞颂先知穆罕默德,当从炉子里取出第一张大饼时,也应赞颂穆罕默德。虔诚的伊斯兰什叶派教徒在喝水时,要诅咒杀害先知侯赛因的刽子手,因为先知侯赛因遇难时,刽子手不给他水喝。
解决方案2:
解决方案3:
伊朗伊斯兰共和国 The Islamic Republic of Iran,缩写是Iran
解决方案4:
解决方案5:
相关文章:
最新添加资讯
24小时热门资讯
Copyright © 2004-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学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号-1 京公网安备02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伤城的缩写英文怎么写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