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历史课堂中发挥兴趣是最大的动力的动力作用

如何在初中历史课堂中发挥『微课』的作用
微课是近年来所倡导的一种新的教学方式,也是提高学生学习效率,锻炼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有效方式之一.所以,作为历史教师要认真学习微课,要充分发挥微课的作用,以帮助学生突破课堂中的重难点,同时,也为高质量历史课堂的顺利实现做好保障工作.因此,在新课程改革下,教师要立足于历史教材,要从不同的方面来制作微课,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广西柳州市阳和工业新区古亭山中学
年,卷(期)
机标分类号
本文读者也读过
加载中,请稍候
.客服电话
&&8:00-11:30,13:00-17:00(工作日)浅谈如何在初中历史课堂上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文理导航(上旬)》2014年07期
浅谈如何在初中历史课堂上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摘要】:正我国大教育家、思想家孔子说:"知之者不如乐知者,乐知者不如好知者"。爱因斯坦也曾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就是说,无论做什么事情,兴趣是第一要素,有了兴趣,做事情就会取得很好的效果。因此,学生一旦对学习产生兴趣,必将成为他学习的内在动力。然而,在现实的历史教学中,由于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如:部分学校认为历史学科中考只有60分,是小科目,不够重视,;有的家长、学生认为历史与现实联系不大,学习历史没有什么作用;还有的学生
【作者单位】:
【关键词】:
【分类号】:G633.51【正文快照】:
我国大教育家、思想家孔子说:“知之者不如乐知者,乐知者不如好知者”。爱因斯坦也曾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就是说,无论做什么事情,兴趣是第一要素,有了兴趣,做事情就会取得很好的效果。因此,学生一旦对学习产生兴趣,必将成为他学习的内在动力。然而,在现实的历史教学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仅支持PDF格式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大众知识服务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订购热线:400-819-82499
服务热线:010--
在线咨询: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5号在历史教学中如何让信息技术发挥更大的作用--《新课程学习(下)》2014年10期
在历史教学中如何让信息技术发挥更大的作用
【摘要】:正随着信息技术的普及,我们的教育教学也迎来了它的春天,如何使信息技术与历史学科进行有机的结合,让它在教学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呢?下面是我们在教学中的一点体会。一、利用信息技术,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要保证历史课堂教学的效果,培养学生的兴趣是关键。可是随着时代的发展,新鲜事物的不断涌现,单一的东西或教学模式很难吸引学生的眼球,而信息技术在传输信息上具有多样化和综合性的特点,可以
【作者单位】:
【关键词】:
【分类号】:G633.51;G434【正文快照】:
随着信息技术的普及,我们的教育教学也迎来了它的春天,如何使信息技术与历史学科进行有机的结合,让它在教学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呢?下面是我们在教学中的一点体会。一、利用信息技术,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要保证历史课堂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仅支持PDF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李连宁;[J];人民教育;2000年0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任学宾;[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00年05期
李晓娜;;[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9年18期
李士艳;;[J];电脑与电信;2013年Z1期
朱艳春;;[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4年02期
孙春兰;牛秀荣;丁志鹏;;[J];邯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年01期
任学宾;[J];基础教育研究;2000年05期
李红利;;[J];考试周刊;2008年15期
张金岭;;[J];科技信息;2010年30期
俞斌;;[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0年01期
邓素娟,蒲石;[J];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S1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徐斌;[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李文杰;[D];西北师范大学;2006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J];中国远程教育;2000年04期
刘霓;[J];国外社会科学;2000年06期
刘式辉,陈豪;[J];人民教育;2000年08期
刘刚;[J];教育探索;2000年02期
李金昌;[J];中国统计;2000年12期
薛维明;[J];常熟高专学报;2000年06期
冯沈萍;[J];四川三峡学院学报;2000年03期
;[J];沈阳教育学院学报;2000年03期
;[J];知识经济;2000年01期
李山;;[J];教育仪器设备;2001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谷麦征;费玮;张旭;;[A];教育技术应用与整合研究论文[C];2005年
邢程;李玉梅;邵伟;余敏;吴克启;;[A];教育技术应用与整合研究论文[C];2005年
张明凯;;[A];教育技术:信息化阶段新发展的研究[C];2007年
张卓星;朴姬顺;;[A];信息技术环境构建与教学应用[C];2009年
苏兴亚;;[A];新世纪 新机遇 新挑战——知识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上册)[C];2001年
马跃文;;[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青海卷)[C];2010年
郑迅;;[A];2009年首届首都高校教育学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0年
吴鹏飞;;[A];福建省社会科学信息工作年会网络时代文献信息的传统与现代学术研讨会论文集(1)[C];2003年
钟淑珍;;[A];中国教育技术协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王琳玲;;[A];中国教育技术协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浙江省教育厅教研室 林卫民;[N];中国教育报;2002年
赵凯;[N];中国电脑教育报;2003年
宋树君;[N];中国电脑教育报;2004年
彭利国;[N];德州日报;2007年
安康市第一小学
王家强;[N];安康日报;2007年
英山县杨柳湾镇东庄畈小学
陈更新;[N];黄冈日报;2008年
刘永军;[N];廊坊日报;2008年
大方县第二中学
刘海;[N];毕节日报;2009年
信息产业部综合规划司
戴爽;[N];通信产业报;2000年
九江外国语学校 李艳;[N];九江日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刘向永;[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钱旭升;[D];西南大学;2008年
李泽清;[D];东北大学;2010年
胡新丽;[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张春玲;[D];河北大学;2014年
朱彩兰;[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齐晓云;[D];吉林大学;2011年
黄晓春;[D];上海大学;2008年
伍正翔;[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李孝全;[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蒋丽清;[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潘勇;[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胡春旭;[D];河北师范大学;2013年
江陆堂;[D];首都师范大学;2008年
靳琳;[D];天津大学;2007年
隋丹;[D];辽宁师范大学;2008年
熊铁平;[D];湖南师范大学;2009年
蔡丽;[D];陕西师范大学;2009年
张辉;[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侯振中;[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大众知识服务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订购热线:400-819-82499
服务热线:010--
在线咨询: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5号效率 - 九年级历史课堂教学方法有效性研究 - 徐州市教育科学规划办公室课题管理中心
九年级历史课堂教学方法有效性研究
时 间 记 忆
最 新 评 论
专 题 分 类
最 新 日 志
最 新 留 言
用 户 登 录
友 情 连 接
1:37:08 | By: 10张丛文 ]
兴趣& 动力& 效率
——《辽、宋、西夏、金的并立》教学案例
内容摘要:
民族关系史一直是学生不喜欢学习的内容,而且也是历史老师感到棘手的问题。这节课我从激发学生兴趣入手,想方设法去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吸引他们,使他们乐意参加到教师和学生共同进行的教学过程中来,并积极思考,锻炼能力,获得教益。通过课堂实践,发挥了他们的主体作用,提高了课堂效率,素质教育的目标在课堂教学中得到实现。
关键词:激发兴趣&& 学习动力&& 课堂效率
一、教学背景
《辽、宋、西夏、金的并立》是讲述两宋时期民族政权并立的基本史实,被安排在川教版历史七(下)课本第七学习主题。本课内容从10世纪初契丹国建立到12世纪中叶宋金议和,大约二百多年的历史,是我国古代历史上民族政权关系相对比较复杂的历史时期。很多学生不喜欢学习民族关系史,不仅认为离自己的现实生活很遥远,而且有些民族的人名很拗口。于是我在备课时就考虑到要尽量缩短学生与历史的距离。从激发学生的兴趣入手,激起他们学习的动力,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从而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
本课的教学目标为:
①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这一时期民族政权并立的基本史实,把握民族政权并立这一特殊时代的基本脉络。本课时可分两个阶段去把握,第一个阶段:辽、西夏和北宋的并立时期;第二个阶段:金与南宋的对峙时期。
② 通过学习和思考本课所叙述的各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和战关系,认识到民族友好、民族融合始终是我国多民族国家发展的主流,正确认识澶渊之盟、宋金议和对民族和平与发展所起的作用,培养学生辩证地认识和思考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片断实录:
师:同学们,你们现在在课余时间里可以看看电视,上上网,可是,老师小时候没有电视、没有电脑,那你们知道老师小时候喜欢干什么吗?
生:(学生很感兴趣,众说纷纭)玩游戏、听收音机……
师:对了。老师小时候家里唯一的电器就是收音机,而且最喜欢听刘兰芳的评书《杨家将》,那你们知道《杨家将》说的是哪个朝代的历史吗?
生:我爸爸说是宋朝良将杨令公一家帅兵抗击辽国的故事。
生:杨家女将也很英勇。我奶奶说她最喜欢听《穆桂英挂帅》了。
师:《杨家将》和《穆桂英挂帅》虽然是评书、戏曲,但他们反映的都是中国北宋时期抗击辽国的历史。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北宋和辽国并立的史实——《辽、宋、西夏、金的并立》。请同学们看书,能不能找出辽、北宋和西夏建立的时间呢?哪位同学能填写屏幕上的表格呢?(多媒体展示表格)
1、辽、北宋、西夏的建立
(学生积极地看书,不一会儿,便纷纷举起了手)
生:916年,契丹族首领耶律阿保机建立了契丹国,定都上京。947年,耶律德光改国号为辽。
生:960年,后周大将赵匡胤夺取后周政权,改国号为宋,定都东京,史称北宋。
生:1038年,羌族首领元昊称帝,定都兴庆,国号大夏,史称西夏。
师:这三位同学回答得都很好,请大家为他们鼓掌。
(老师在屏幕上展示答案,学生在清脆的风铃声中加深了印象。然后老师又展示了辽、北宋和西夏并立的地图,使学生能更直观地了解三国的形势。)
师:赵匡胤在夺取后周政权的时候,有一个“黄袍加身”或者“陈桥驿兵变”的故事,哪位同学愿意为同学们讲述吗?
(不少同学举起了手,我看到平时有些害羞的吴子伟同学也举起了手,心里很高兴)
师:让我们请吴子伟同学为我们讲述好吗?
生:(很诧异,但很快热烈鼓掌。吴子伟的讲述虽然断断续续,不够流畅,基本上都是书中的描写,但我的心情还是很愉快。)
师:宋太祖即位后不出半年,就有两个节度使起兵反对宋朝。宋太祖亲自出征,费了很大劲儿,才把他们平定。为了防止出现分裂割据的局面,加强中央集权统治,以高官厚禄为条件,解除将领们的兵权。这就是“杯酒释兵权”的故事。用这种方式宋太祖陆续消灭了各地的割据政权,基本上结束了唐末以来的藩镇割据局面。但从实际意义上讲,北宋还没有实现真正的统一。因为在它的北边,有契丹族建立的辽政权;在它的西北边,有羌族建立的西夏政权。现在,让我们学习第二个内容:辽、西夏与北宋的战与和。
2、辽、西夏与北宋的战与和
师:宋太宗曾两次出动大军攻辽,企图把契丹贵族势力逐出长城,可是都失败了。对西夏的战争也多次失利,民族矛盾相当严重。请同学们看书,1004年发生了什么战争?
生:澶州之战。
师:谁取得了胜利?
生:北宋。
师:第二年,辽宋议和,这次议和被称为什么?
生:澶渊之盟。
师:澶州之战中,北宋取得了胜利,可是澶渊之盟中,北宋每年要给辽绢20万匹,银10万两。那么,请同学们思考:我们应如何评价澶渊之盟?
生:对于北宋来说,澶渊之盟是一个屈辱的和约。
生:它有利的一面。因为此后,双方边境相对稳定,经济文化交往频繁。
师:(总结)这两位同学说得很好。每件事情都有它的两面性。我们要辨证看待问题。一方面,对于北宋来说,澶渊之盟是一个屈辱的和约,“岁币”成为北宋人民沉重的负担。但是,另一方面,从整个中华民族的发展史看,澶渊之盟的订立有其积极的一面:它结束了辽宋之间几十年的战争,使此后的辽宋边境长期处于相对和平稳定的状态,双方展开频繁的经济文化交流,有利于边境地区的生产发展,从长远看有利于我国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和统一。
3、南宋和金的对峙
师:在南宋众多的抗金雄师中,岳飞所统帅的岳家军是最为突出的一支。请问关于岳飞我们同学了解什么呢?
生:他的母亲在他的背上刺了“精忠报国”四个大字。
生: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掳掠。
生:撼山易,撼岳家军难。
生:岳飞最后被秦桧陷害,以“莫须有”的罪名被杀害。
师:我们同学了解的很多。请同学们看图片。我们一起来了解岳飞抗金的故事。(多媒体展示岳飞像、五跪像,老师讲述。)
三、教学反思和分析
1、这堂课,我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多思考、多发言。《辽、宋、西夏、金的并立》是学生认为乏味的民族关系史,我就引导学生从他们感兴趣的话题入手分析。故事多、典故多是本文中的一个亮点,如“黄袍加身”、“杯酒释兵权”、“澶渊之盟”、“岳飞抗金”、“岳家军”等。通过这些故事的讲述和多媒体展示的图片,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对学习历史有了极大的热情,从而提高课堂效率。另外,通过“应如何评价澶渊之盟”的思考,部分学生初步学会了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来分析历史现象。
2、中科院院士、复旦大学原校长杨福家教授曾指出,能唤起学生好奇心的老师是非常重要的。学生在年轻时产生的好奇心、兴趣对他的一生都有用。因此,教学设计的第一要义也就是要让学生产生兴趣,最大限度地激发他们乐于学习的激情。有兴趣、有激情才会有学习的动力,教学才能够提高课堂效率。
3、课堂上,我注重的仍然是历史基础知识的教学,在个别问题的展开方面做得还欠缺,例如,在“如何评价岳飞”这个问题上没有一步一步地引导学生进行评价。在以后的教学中,应适当地注意。
总之,课堂上注意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产生主动学习的动力,既能轻松学到知识,又能锻炼历史各方面的能力,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参考文献:
1、朱煜主编,《新课程典型课案例与点评》,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12、
2、《历史课程标准》
阅读全文(200) |
标签: 上一篇:下一篇:
后,你将出现在这里
&Copyright &copy
, All Rights Reserved徐州市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 版权所有:徐州市教育教学研究室徐州市新生街76号(原九中)C407 电话: 1 备案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缺乏兴趣和动力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