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是僵尸吗主题曲题那个是对的

一张考卷上有5道选择题,每道题列出4个可能答案,其中只有一个答案是正确的。某学生靠猜测至少能答对4道题的概率是()。 _答案_百度高考
一张考卷上有5道选择题,每道题列出4个可能答案,其中只有一个答案是正确的。某学生靠猜测至少能答对4道题的概率是()。
A.A B.B C.C D.D
第-1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12道1/10概率蒙对的题目中,正确了7个,这显然不算是“瞎猜” | 谣言粉碎机小组 | 果壳网 科技有意思
1267409人加入此小组
这一期的流言终结者里,他们找了12个志愿者,从10张手心的照片里找出自己的手心照片。结果是12人里面有7个人找到了自己的手心照片,5个人失败了。然后主持人说“这和瞎猜差不多”但这里就明显不对了,因为一个0.1概率发生的事件重复12次,统计预期应该是1.2次,也就是1-2次。懒得去算这个概率了,但如果一个0.1概率的事情在12次实验里面发生了7次,这就是很显著的拒绝0.1这个概率,说明人们识别自己的手心照片,并不是瞎猜。-----------说明,流言终结者并不是一个研究的科学实验,还只是一个科学类节目而已
+ 加入我的果篮
引用 的话:样本太少12次实验,可靠性还是很高的。
引用 的话:样本太少页面往上翻看了下,确认不是笑点低
生理学博士
你指望他们会概率
有谁算一下这个置信度
引用 的话:有谁算一下这个置信度PS:得出和瞎猜一样的结论的置信度我看能不能小于1%
引用 的话:PS:得出和瞎猜一样的结论的置信度我看能不能小于1%按照瞎猜有0.1的概率蒙对,那么出现7个人正确的概率为4.68E-5,远远小于0.3%这个“小概率事件的判定线”,几乎是“不可能出现的事件”
引用 的话:按照瞎猜有0.1的概率蒙对,那么出现7个人正确的概率为4.68E-5,远远小于0.3%这个“小概率事件的判定线”,几乎是“不可能出现的事件”所以说结论应该是人对手心图片拥有一定的判断能力
引用 的话:所以说结论应该是人对手心图片拥有一定的判断能力是啊,虽然达不到“熟悉”这个程度,但多少还是能认出来的。
引用 的话:你指望他们会概率其它时候的一些计算还是没问题的,但是这个计算,就错的太离谱了
只要人们是在认真识别,而不是随便选,就不算瞎猜吧
引用 的话:你指望他们会概率 流言终结者还犯过什么科学错误?来自
古典吉他控,通信工程专业
引用 的话:流言终结者还犯过什么科学错误? 我没看过几集,但是加油站不能打手机那期就能看出来这节目幕后没有个靠谱的科学技术团队
我觉得人家的思路是这样的:在n个图片中选自己,所以情况分两种,要么能选出,要么选错。ok,结果12个人选对和选错的几乎一半一半,所以说在“能从n个图片中选自己”这个命题上基本一半一半的概率。
引用 的话: 我没看过几集,但是加油站不能打手机那期就能看出来这节目幕后没有个靠谱的科学技术团队你要是看过他们把一水泥车的铵油炸药给引爆了,要是没有靠谱的团队也太乱来了。
你试100次,12次样本太少,不具有普遍性
认真选的就不算猜随机秒选哪怕全对是也是猜的
另外12个样本能说明什么 结论:楼主和这个节目一样不靠谱
古典吉他控,通信工程专业
引用 的话:你要是看过他们把一水泥车的铵油炸药给引爆了,要是没有靠谱的团队也太乱来了。所以说他们只会玩儿爆炸...赫兹十九世纪就知道电磁波会引起尖端放电产生电火花,一百多年过去了我不信美帝的工程师会不知道
古典吉他控,通信工程专业
引用 的话:你要是看过他们把一水泥车的铵油炸药给引爆了,要是没有靠谱的团队也太乱来了。只做了几次实验毛都不能说明,恰好手机旁边形成一个能放电的线圈的概率是很低的,然而概率低不等于不会发生,又没特意去布置,又只有这么小的样本,就妄图下结论,所以这节目除了娱乐效果以外并木有什么琴梨用
引用 的话:按照瞎猜有0.1的概率蒙对,那么出现7个人正确的概率为4.68E-5,远远小于0.3%这个“小概率事件的判定线”,几乎是“不可能出现的事件”这个置信度不是这么算的,要不你算一下扔100000次硬币50000次正面朝上的概率应该是,“被试者被出示10张掌心的照片,并被要求选出自己掌心的那张。12人中有7人做出了正确的选择,显著地超过了随机选择的情况(p=0.0000502)”不知道果壳编辑器又抽什么风,10上面的指数应该是-5它非得显示-6
引用 的话:流言终结者还犯过什么科学错误?非常多................流言终结者就跟走进科学一样,不是科学节目,是个娱乐节目而已。他们最常用的手段是:他们经过实验无法完成 → 这件事是无法完成的。这里的低级逻辑错误我就不说了,但是他们居然.................无数次的用这个逻辑来唬人.............
引用 的话:你要是看过他们把一水泥车的铵油炸药给引爆了,要是没有靠谱的团队也太乱来了。他们倒是有靠谱的特效团队。
本来就是电视节目,要是正儿八紧地严谨地搞起来,那都去发文章了,还做什么节目。不可能希望完全合乎逻辑,他们自己还会把之前做过的内容隔几年拿出来重新做,结论甚至会和以前的不同。节目的宗旨是开拓思维,让人们脑中不敢想或敢想不敢做的事情成真。
引用 的话:不知道果壳编辑器又抽什么风,10上面的指数应该是-5它非得显示-6那个只是编辑帖子时的显示问题,帖子发出来是对的……
好像链接不能看了?
引用 的话:这个置信度不是这么算的,要不你算一下扔100000次硬币50000次正面朝上的概率应该是,“被试者被出示10张掌心的照片,并被要求选出自己掌心的那张。12人中有7人做出了正确的选择,显著地超过了随机选...好吧……学艺不精了我是算了一个刚好7次的概率。
引用 的话:你试100次,12次样本太少,不具有普遍性从概率的角度来说,12次实验中出现7次成功,对于说明这个问题,以及足够了
引用 的话:按照瞎猜有0.1的概率蒙对,那么出现7个人正确的概率为4.68E-5,远远小于0.3%这个“小概率事件的判定线”,几乎是“不可能出现的事件”你这算法不对,如果都蒙错,9/10^12(滴滴滴滴滴滴滴滴声)等于9*10^-12.。。。。如果蒙对?再*1/9
引用 的话:你这算法不对,如果都蒙错,9/10^12(滴滴滴滴滴滴滴滴声)等于9*10^-12.。。。。如果蒙对?再*1/9……同学,0.9^12=0.28,也就是说,在完全胡猜的情况下,也只有28%的概率全都错掉,蒙对一次的概率则为38%,蒙对两次的概率为23%。当然,蒙对7道的概率就只有1.1E-6了,前面我还算错了
引用 的话:非常多................流言终结者就跟走进科学一样,不是科学节目,是个娱乐节目而已。他们最常用的手段是:他们经过实验无法完成 → 这件事是无法完成的。这里的低级逻辑错误我就不说了,但是他...里面有好几次和火箭推进有关的流言终结,在火箭推进方式的设计上,就是个不安定的设计。那这种实际验证流言,其实不具说服力的。
引用 的话:从概率的角度来说,12次实验中出现7次成功,对于说明这个问题,以及足够了概率是一个很暧昧的东西,如果你说根据实验结果是必然的话 那么你能在12张图片中找到你手里的 你也应该能在120张 1200张中找到
引用 的话:概率是一个很暧昧的东西,如果你说根据实验结果是必然的话 那么你能在12张图片中找到你手里的 你也应该能在120张 1200张中找到这个说法就不对了。我可以在10张照片里迅速找出我同事的照片,但1000张照片里就不一定了。一来,相似的人出现的概率会极大的增加,二来体能上也做不到。如同一个枪手射击一个靶子的命中率是90%的话,打一千个不同位置的靶,显然无法保持90%的命中率。你应该这么说“如果12个人里面有7个能做到,那么120个人里面也应该有约70个人能做到”
引用 的话:这个说法就不对了。我可以在10张照片里迅速找出我同事的照片,但1000张照片里就不一定了。一来,相似的人出现的概率会极大的增加,二来体能上也做不到。如同一个枪手射击一个靶子的命中率是90%的话,打一千...那有可能这70个人运气更好 或者运气差 如果按你说的 应该把这个实验分成若干组,每组100次,看看概率是否能稳定在一个范围,这才具有普遍性,单纯一两次的概率实验不能代表什么,无论计算的理想值是多少都不行
引用 的话:这个说法就不对了。我可以在10张照片里迅速找出我同事的照片,但1000张照片里就不一定了。一来,相似的人出现的概率会极大的增加,二来体能上也做不到。如同一个枪手射击一个靶子的命中率是90%的话,打一千...说实话,我不觉得认出自己手掌的照片有什么难,比如我的左手中指上有一个痣,右手中指第二关节处有一个疤,这些不都是特征,而且掌纹什么的,自己平常也会看自己的手吧,差不多都能记住
引用 的话:那有可能这70个人运气更好 或者运气差 如果按你说的 应该把这个实验分成若干组,每组100次,看看概率是否能稳定在一个范围,这才具有普遍性,单纯一两次的概率实验不能代表什么,无论计算的理想值是多少都不...你的这种看法毫无意义。实验100次,和分成10组,每组10次,没有区别
引用 的话:……同学,0.9^12=0.28,也就是说,在完全胡猜的情况下,也只有28%的概率全都错掉,蒙对一次的概率则为38%,蒙对两次的概率为23%。当然,蒙对7道的概率就只有1.1E-6了,前面我还算错了你前面算的是对的,恰好蒙对7次的概率的确是。
引用 的话:好像链接不能看了?
我还没看视频,会不会是十张照片里有五张是测试者的?
引用 的话:……同学,0.9^12=0.28,也就是说,在完全胡猜的情况下,也只有28%的概率全都错掉,蒙对一次的概率则为38%,蒙对两次的概率为23%。当然,蒙对7道的概率就只有1.1E-6了,前面我还算错了这么说可能更容易理解:假如真的是靠蒙的,那么有的概率会蒙对4次或以下。而蒙对5次或以上的概率只有不到,应当是个小概率事件。而现在这个小概率事件居然发生了(蒙对7次),那么有理由怀疑原来的假设不成立,也就是说,很可能不是靠蒙的。所以要算大于(或小于)等于n次的概率,而不能算恰好是n次的概率。
引用 的话:你的这种看法毫无意义。实验100次,和分成10组,每组10次,没有区别不不不,是10组,每组100人,并重复若干次,如果事件概率能稳定在一个范围,才能算作有效,如果上下浮动那就完全没有研究的意义
引用 的话:那个只是编辑帖子时的显示问题,帖子发出来是对的……什么鬼……引用 的话:好吧……学艺不精了我是算了一个刚好7次的概率。顺便提一嘴,一般想让这个统计检验有意义,一般要求np和n(1-p)都大于5,这个主要是为了排除一些小概率事件(比如按照这个检验彩票不太可能有人中奖……),不是一条硬线,还要跟p的值一块看
引用 的话:什么鬼……顺便提一嘴,一般想让这个统计检验有意义,一般要求np和n(1-p)都大于5,这个主要是为了排除一些小概率事件(比如按照这个检验彩票不太可能有人中奖……),不是一条硬线,还要跟p的值一块看这个是二项分布的p参数检验吧()。这个阈值是从哪里来的呢?我的书上只提到,当n不多的时候,可以考虑用超几何分布代替二项分布,也没说到底怎么样才叫“不多”。
引用 的话:这个是二项分布的p参数检验吧()。这个阈值是从哪里来的呢?我的书上只提到,当n不多的时候,可以考虑用超几何分布代替二项分布,也没说到底怎么样才叫“不多”。这个应该是“惯例”吧,也有说np(1-p)要大于5的,数学上的基础是什么我也不太清楚,看形式大概跟方差有关系
引用 的话:这个应该是“惯例”吧,也有说np(1-p)要大于5的,数学上的基础是什么我也不太清楚,看形式大概跟方差有关系了解。有空我再查查其他资料。超几何分布那个,仔细对照上下文看了下,原来说的是不放回抽样……那就和这帖的问题没关系了。
我想说的是LZ的链接打不开。。。
(C)2016果壳网&&&&京ICP证100430号&&&&京网文[-239号&&&&新出发京零字东150005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举报电话: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综 这个世界有问题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