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集体教学活动中幼儿园教师提问的技巧应注意哪些方面的问题

幼儿园集体教学活动中教师提问的研究--《湖南师范大学》2008年硕士论文
幼儿园集体教学活动中教师提问的研究
【摘要】:
提问是集体教学活动的核心。幼儿园集体教学中的教师提问直接影响师幼互动的质量和教学效果。但是,在实际教学中,提问行为的普遍实施与提问行为质量效应的相对低下形成反差。广大幼儿园教师对提问认识不足、意识不够,在教学中存在着提问的盲目性、随意性大、提问质量低等问题。如何改变这种局面是一项值得研究的课题。
本研究采用观察、问卷调查、访谈等方法对幼儿园集体教学活动中的教师提问进行了量和质的研究,深入分析和探究了幼儿园集体教学活动中教师提问的真实状况,提出了优化教师提问的建议。本文的论述分为四部分:
一、绪论。包括问题的提出、相关概念的界定、研究意义、国内外相关研究及研究方案。通过对所掌握材料的整理分析,发现目前对幼儿园集体教学活动中教师提问的研究相对比较匮乏。
二、幼儿园集体教学活动中教师提问的量的分析。主要包括幼儿园集体教学活动中教师提问现状的观察分析和问卷调查分析。
三、幼儿园集体教学活动中教师提问现状的质的分析。在自然情境下,通过大量的教学观察和随机访谈,对幼儿园集体教学活动中教师提问行为进行质的分析。
四、结论和建议。从对幼儿园集体教学活动中教师提问的观察和案例分析中发现,教师的提问存在一些问题。笔者从转变教师的教学观念、提高教师的提问水平和提问策略、从提问走向对话三个方面提出优化教师提问的建议。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湖南师范大学【学位级别】:硕士【学位授予年份】:2008【分类号】:G612【目录】:
中文摘要3-4
英文摘要4-8
第一章 导论8-22
1.1 问题的提出8-9
1.2 相关概念的界定9-10
1.3 幼儿园集体教学教师提问的研究意义10
1.4 教师提问研究的理论基础10-14
1.5 国内外研究综述14-18
1.6 研究方案18-22
第二章 幼儿园集体教学活动教师提问的量的分析22-44
2.1 幼儿园集体教学活动中教师提问的观察结果分析22-32
2.2 幼儿园集体教学活动中教师提问的问卷调查分析和讨论32-44
第三章 幼儿园集体教学活动中教师提问的质的分析44-73
3.1 提问的主体:重教师话语霸权,轻师幼双向对话44-49
3.2 提问的内容:重知识掌握,轻能力培养和情感交流49-54
3.3 提问的重要目的之一:常规的维护54-61
3.4 满堂问——形式的互动61-65
3.5 幼儿园集体教学活动教师提问中的"边缘人"65-68
3.6 对幼儿回答的反馈:方式单一,缺乏追问68-73
第四章 结论与建议73-91
4.1 结论73-75
4.2 建议75-91
参考文献92-94
后记99-101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引证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李莉;;[J];学理论;2012年05期
王晓丽;张永英;;[J];幼儿教育;2012年33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孔凡云;[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康涛霞;[D];西南大学;2011年
崔姗;[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王佑;[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袁芳芳;[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王晓丽;[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王亚;[D];河北大学;2011年
韩影;[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1年
黄舒华;[D];上海师范大学;2010年
孙延永;[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赵敏霞;[J];北京教育(普教版);2003年11期
方武;[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4年02期
穆凤良;[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0年11期
王方林;[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2年07期
鲁洁;[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4期
邱家军;[J];山东教育科研;2002年06期
申继亮,李茵;[J];上海教育科研;1998年06期
厉凌华;[J];上海教育科研;2000年03期
张丽;[J];上海教育科研;2003年12期
邱德乐;[J];河南教育;1995年02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程广文;[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徐泼;[D];上海师范大学;2004年
章国女;[D];江西师范大学;2005年
杨继英;[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谭晓云;[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贺金茹;;[J];蒲松龄研究;2010年01期
胡友峰;[J];安徽电力职工大学学报;2002年04期
郑小枚;[J];安徽大学学报;2001年05期
王莉;[J];安徽大学学报;2003年03期
王浩斌;;[J];安徽大学学报;2006年02期
汪杨;;[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6期
胡尚生;[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2年06期
李家成;[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02期
李家成;[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洪桂民;;[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尹晋华;;[A];首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5年
李宏芳;;[A];2011年贵州省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姜素红;;[A];2011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三卷)[C];2011年
俞可;;[A];教育领导研究(第一辑)[C];2009年
李丹婷;;[A];地方政府发展研究(第五辑2009)[C];2010年
林晓珊;;[A];第18届中国社会学年会“改革开放30年与女性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8年
于守艳;王晶;;[A];第18届中国社会学年会“改革开放30年与女性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8年
陈建先;;[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11年年会暨“加强行政管理研究,推动政府体制改革”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龙永干;;[A];鲁迅与“左联”——中国鲁迅研究会理事会2010年年会论文集[C];2010年
李龙强;;[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二五阶段性成果集(华北卷)[C];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金哲;[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杨道宇;[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杜熙茹;[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丁宇飞;[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迟君辉;[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魏晓红;[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胡文辉;[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杨石乔;[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苏勇;[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向海英;[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孙丽影;[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唐卓;[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季婧;[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宋志杰;[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吕云涛;[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马艳;[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严艳琳;[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谢阶腾;[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刘耀庭;[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汪洵;[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同被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李恩来;[J];安徽大学学报;2003年02期
马志生,敬海新;[J];北方论丛;2003年06期
张学民,申继亮;[J];比较教育研究;2001年03期
陈晓端,Stephen K[J];比较教育研究;2005年08期
石中英;[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3年02期
王策三;[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4年04期
王丽;;[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左瑞勇,柳卫东;[J];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4期
张桂玲;;[J];当代学前教育;2008年06期
彭兵;;[J];当代学前教育;2009年04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北京小学副校长
李明新;[N];中国教育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程广文;[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姚利民;[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余珍有;[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陈云奔;[D];西北师范大学;2005年
袁宗金;[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何善亮;[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罗祖兵;[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原晋霞;[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黄伟;[D];上海师范大学;2008年
王卫华;[D];华中师范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孔凡云;[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李萌;[D];河南大学;2011年
康涛霞;[D];西南大学;2011年
崔姗;[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袁芳芳;[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王亚;[D];河北大学;2011年
丁芸;[D];福建师范大学;2011年
吴艳茹;[D];天津师范大学;2001年
于冬青;[D];东北师范大学;2002年
王银玲;[D];南京师范大学;2002年
【二级引证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刘书兵;;[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3年18期
李莉;;[J];学理论;2012年05期
王英会;;[J];科教导刊(中旬刊);2013年06期
杜丽娜;;[J];中国市场;2012年31期
丛丹丹;;[J];商;2012年11期
韩雅红;;[J];新课程(小学);2012年10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高志娟;[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沈吟;[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孙延永;[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田方;[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严为凤;[D];南京师范大学;2012年
李晓萍;[D];河北师范大学;2012年
丁璐璐;[D];山东师范大学;2013年
朱颖;[D];山东师范大学;2013年
田兴江;[D];西南大学;2013年
王赛;[D];华东师范大学;2013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辛涛,申继亮;[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01期
褚木兰;[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年03期
马向真;[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95年02期
陈桂生;[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1年01期
徐世朴;[J];高等教育研究;1998年03期
沈贵鹏,戴斌荣,宋素珍;[J];教育理论与实践;1994年01期
朱序来;[J];教育理论与实践;1994年03期
程晓樵,吴康宁,吴永军,刘云杉;[J];教育评论;1995年02期
庞丽娟,叶子;[J];教育研究;2000年07期
张应强;[J];教育研究;2001年08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刘兴杰;[J];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职业教育版);2001年03期
朱佩荣;[J];全球教育展望;1994年03期
翁惠;[J];教育导刊.幼儿教育;2005年05期
肖芳;;[J];教育导刊(下半月);2010年01期
刘云艳;刘确敏;;[J];学前教育研究;2008年10期
支娜;;[J];学前教育研究;2010年02期
;[J];历史教学问题;1958年10期
张伟平;[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2年02期
李宁;;[J];艺术探索;2008年03期
周俊;[J];基础教育研究;2001年1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陶树海;;[A];中国当代教育理论文献——第四届中国教育家大会成果汇编(下)[C];2007年
王树婷;;[A];湖北省地理学会2005年学术年会文集[C];2005年
宣艳;;[A];整合科普资源 优化科教环境——第十五届上海市青少年科技辅导员论文征集活动论文汇编[C];2007年
吴英焕;;[A];中国交通教育研究会2008年度交通教育科学优秀论文集[C];2009年
魏琦峰;任秀莲;陈玉杰;黄明湖;;[A];“高教强省”探索与实践——高教科研2008[C];2009年
沈卉;;[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湖北卷)[C];2010年
张辉娟;;[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文科专辑)[C];2006年
洪焕梅;;[A];中国当代教育理论文献——第四届中国教育家大会成果汇编(下)[C];2007年
潘玉贞;;[A];地理教育与学科发展——中国地理学会2002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2年
张晖;;[A];高等学校艺术教育研究[C];200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韩清国;[N];济宁日报;2007年
李元卿;[N];中国教育报;2007年
海门市中小学教师研修中心 范菁华;[N];江苏教育报;2010年
殷俊洁;[N];中国文化报;2007年
本报记者 曾毅;[N];光明日报;2005年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院教授
刘美凤;[N];中国教育报;2007年
隋雅娟(作者单位:兰铁一小);[N];甘肃日报;2005年
杨志珍;[N];计算机世界;2001年
浙江省兰溪市机关幼儿园
蔡伟芬;[N];学知报;2010年
吴海坤;[N];盘锦日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原晋霞;[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田景正;[D];湖南师范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梁爽;[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2年
张丽;[D];河北大学;2011年
钟文华;[D];湖南师范大学;2014年
杜暑辉;[D];湖南师范大学;2013年
陈琼;[D];浙江师范大学;2013年
刘锦;[D];山东师范大学;2013年
秦玉芳;[D];浙江师范大学;2012年
蒲汝玲;[D];西北师范大学;2010年
王丽玲;[D];东北师范大学;2013年
郑轩;[D];浙江师范大学;2012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大众知识服务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订购热线:400-819-82499
服务热线:010--
在线咨询: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5号甘肃省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教育知识与技能普及性网络研修
幼儿教师在课堂中如何做到有效提问?
一、什么是有效提问?
在幼儿园教育中,如何做到有效提问是每位幼儿教师所头疼的问题。就我个人认为,在对幼儿提问时,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启发性:即所提问题能够给幼儿以指向性,让幼儿明白所提问题的大致方向。
(二)、层次性:即所提问题要做到由浅入深,不能追求一蹴而就。
(三)、情趣性:对幼儿提的问题,一定要能激发幼儿的兴趣。
(四)、开发性:即所提问题能激发幼儿的创造性思维。
二、&幼儿教师在课堂提问中存在的问题(一)提出的问题没有经过认真的课前准备,随意性较大&&&&一些教师在备课过程中,提出问题时由于没有充分的考虑和思索或不能查到更多的资料,准备很不充分,或提问带有随意性,不是按照本节课教学要求向幼儿提出问题,提出的问题不着边际,使孩子们的思维游离了课堂教学中心。&&&&&例如:在大班语言教学活动中,课堂教学的主题是“美丽的春天”,教师要引导幼儿叙述春天美丽的景色,教师可以从让幼儿叙述春天看到的花草树木讲起。但教师在一开始就提问“在这么美丽的景色里,你最想做什么?大家说一说?”然后就让小朋友举手发言,这个问题不错,可以使幼儿加深对美好景色的认识,但是因为没有放在恰当的时候提出,所以显得太随意了,没有起到好的效果。(二)提问的语言贫乏不生动,调动不了幼儿的积极性&&&&孩子们喜欢新鲜的、有吸引力的、富于启发性的问题。可有些教师的提问如同一杯白开水,让孩子们在回答问题时产生不了兴趣。这样,很多孩子都不愿或不敢回答问题,课堂气氛单调乏味。所以教师应用形象生动的语言加上适当的语气甚至运用肢体语言来吸引幼儿的注意力,提出的问题富于启发性,语言生动形象。&&&&例如在一次大班数学教学活动中,教师教幼儿学习7的组成,在整个教学活动过程中老师一直采用:“7还可以分成几和几?”这样一问题向幼儿提问。语言枯燥又单调,一遍又一遍的提问使幼儿感到越来越枯燥、厌烦,没有一点积极性,慢慢地开始不集中注意力、开起了小差。正是因为教师的提问太过于乏味,吸引不了幼儿,才导致了不良后果,影响了教学效果。&(三)没有充分考虑问题的内容,不会对提问加以引导和控制&&&&教学中常出现这样的情况:一是幼儿回答问题积极性很高,不让他说他也要说;二是幼儿不懂回答问题的方法,不懂思考问题的方法,老师提出问题后幼儿乱说,课堂活而乱。出现以上两种情况使得有些教师不知所措,使下一个环节的教学无法进行。&&&&例如:大班科学活动课上教学关于熊猫的知识,可是老师提问:“你喜欢什么动物啊?”因为班上小朋友家里养宠物的比较多,大多数小朋友对这个问题都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教室里的气氛立刻就活跃了起来。在这种情况下,教师没有经验去加以控制,只是与一些坐在前排离自己较近的幼儿进行交流,结果课堂变得混乱不堪无法控制。(四)提问没考虑到幼儿的年龄特征,不切合幼儿实际情况&&&&对于不同的年龄班,提问的要求不同,教师应该从幼儿的实际情况出发,对小班的提问应具体明确,小问题一个个地问,不可以提几个连续性的问题,大班则不能提太简单的问题,要提些有点深度、概括性的、多样性的问题,中班幼儿适中即可。例如:大班折纸活动课——“会变的树”。老师先拿出一张画有一棵树的纸,对小朋友说:“你们看,这是什么啊?”小朋友回答:“一棵树”。老师说:“很好,下面老师要给大家变魔术。”于是就拉开纸张,“哇”——伴着小朋友的欢呼声,笔者发现原来是纸张上的树变高了,开始看到的是折叠后的纸张,现在全部展开,所以变高了。然后教师给小朋友看了几遍后,提问:“你们知道为什么树会变高吗?请知道的小朋友告诉我?”。此问题一出,很多小朋友跃跃欲试,但是由于知识结构的限制,很少有小朋友回答正确。而老师也无法用一种儿童能够容易理解的言语来表达。因此只能说这个问题提的不切实际。最后老师只能用“跟我一起折”、“是这样折的”、“不对,再看我折一遍”这样一些话来教幼儿折纸,浪费了很多教学时间。三、&解决问题的建设性对策&(一)注意提出问题的特性1.提出的问题要符合幼儿年龄特性&&&&幼儿是一个非常特殊的群体,因其知识结构及思考能力的多种原因限制,他们不可能对一个问题有多方面、深层次的思考,不能做到很好的把握问题的内涵,因此教师的提问要符合幼儿的年龄特性,问题的难度要适宜,提出的问题使幼儿能够接受,在幼儿理解内容的基础上进行教学。&&&&例如:音乐教学活动中让幼儿欣赏《狮王进行曲》,当活动快结束的时候,老师提问:“这首曲子表现了狮王怎么的情绪?”可是幼儿缺乏这样细致的情境体验,是难以回答这类问题的,应该换个幼儿能理解的问题:“这首曲子欣赏完了,大家知不知道狮王的心情是怎样的啊?开心的?还是难过的?”这样的提问就符合幼儿的年龄会让幼儿容易理解容易回答。&2.问题的表述要明确,不能产生疑义&&&&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提问应具体明确,以便幼儿回答。因为幼儿经验少,对许多概念还不是很明确,提模糊不清的问题,容易对幼儿产生误导,发生不必要的错误,浪费课堂时间,耽误教学目标的完成。&&&&如科学活动中,教师向幼儿提问:“鸡蛋是谁下的?”于是幼儿七嘴八舌把能下蛋的动物名字全都说出来,很显然这个问题使幼儿产生了疑义,回答出乎意料。所以教师应问:“是公鸡会下蛋,还是母鸡会下蛋呢?”这样的问题就清晰明了许多,幼儿可以很容易作出选择,说出答案:母鸡会下蛋。3.提出的问题要有系统性,不能杂乱无章&&&&教师在活动中可以根据具体的目的,合理的安排问题的难易次序,一般以认知性问题在前,理解性问题次之,创造性问题最后。这样,既体现了活动中教师由浅入深的引导,又为幼儿积极主动的、创造性的学习提供了“脚手架”。例如诗歌教学“家”。教师首先提认知性问题:“今天老师带来一副美丽的图画,我们一起来看看图画上都有些什么?”(答案:天空、树木、河水、花儿);其次是提理解性问题:“天空是什么样子的?树木长得怎样?河水是什么样的?”等等;最后是提创造性问题:“蓝蓝的天空、密密的树林、清清的小河会是谁家的呢?还有什么地方会是谁的家?”通过这样层层递进的提问,达到教学活动的最终目标。4.提问要突出重点、难点,不能一概而论&&&&教师在故事、诗歌等教学中,首先要认真进行分析,找出所要表达的中心思想,然后据此考虑、设计问题,这样所提问题才有价值。教学重点是指幼儿应该掌握的内容,因此围绕教学重点要设计反复提问,使幼儿理解和掌握重点,从而保持思维的条理性、连续性和稳定性。至于教学难点就是幼儿学习掌握有困难的内容,教师就应该更加耐心地提问引导,让幼儿慢慢理解掌握所学内容。&&&&例如故事《三个和尚》,主要是要对幼儿进行勤劳积极,不懒惰、不相互依赖的教育,所以应重点提出以下问题启发幼儿思考:大庙是怎么起火的?起火后三个和尚都想到什么?他们应该怎样做等等。这样的问题能启迪思维,揭示要害,使幼儿受到教育。这类问题应属于较高水平的提问,应在幼儿理解内容的基础上,重点培养幼儿的分析能力和创造能力。&(二)注意选择合适的提问类型1.描述性提问:即让幼儿细致地观察并描述事物。如在出示大象的图片后可以向幼儿提问“大象的鼻子长得什么样?”,然后让幼儿来描述大象的鼻子。2.比较性提问:即启发幼儿比较事物的异同。&&&&如在出示狮子和老虎的图片后可以向幼儿提问&“狮子和老虎有什么不同?”,这样能让幼儿开启心智,仔细观察两种动物。3.分类性提问:即启发和训练幼儿运用概念进行思维的提问&&&&如可以给幼儿出示一些典型动物的图片,让幼儿观察,然后可以提问“说说在这些动物中哪些可以飞?哪些会在水里游泳?哪些只能在地面上生活?”。这样提问能让幼儿学会区分事物、认识事物。4.假设性提问:即启发幼儿想象的提问。&&&&如在让幼儿看完一段遵守交通规则的录像后,可以进行这样的提问“如果录像里的小朋友不遵守交通规则,将会发生什么?”,这种类型的提问,可以培养和发展的幼儿想象能力和思维能力。5.选择性提问:即对几种结论进行取舍的提问。&&&&如给幼儿看两个情景片段(一个讲卫生的孩子和一个不讲卫生的孩子),然后提问“你认为他们谁是讲卫生的孩子?”。这种方式的提问可以让幼儿学会对比选择,提高幼儿的辨别能力。6.反诘提问:指对幼儿在观察、感知过程中初步得出的判断进行反问。&&&&&如在幼儿看图说话活动中,让幼儿观察一幅图然后猜猜哪个是兔妈妈,等幼儿回答后就可以用反诘法问“你怎么知道这个是兔妈妈的?”这种提问,可以促使幼儿进一步精确、仔细地观察从而形成正确的结论。(三)要注意运用问题提出的多种方法&1.问答法:老师提出问题,请幼儿一一对答。2.补充法:一个幼儿回答老师提出问题后,其他幼儿可以补充。3.抢答法:教师提出问题后,要求全体幼儿抢答。4.设疑法:教学中教师有意识地为幼儿设置一些必要的疑难问题,以集中幼儿注意,激发、引导其积极思考。5.讨论法:当老师向幼儿提出问题时,让幼儿进行分组讨论,可选派代表发言,其他人可以补充。&(四)注意提问语言要有趣味性和针对性&&&&&例如:中班复习几何图形的活动,当教师出示了身体由几何图形构成的机器人后,怎样去唤起幼儿的兴趣呢?怎样教他们学会正确的口语表达呢?当然不是一遍又一遍地教说:“头是圆形,身子是正方形……”这样太枯燥,幼儿的注意力容易转移。更有效的做法是让幼儿把自己的身体和机器人对照一下,看是不是一样。有趣的是机器人有个翘起的小辫子(天线),虽然这与认识图形无关,但却能引起幼儿兴趣。继而,幼儿会兴致勃勃地说出圆形的脑袋、三角形的鼻子等各种图形。这里不仅需要教师生动的讲述,还要教师启发性的提问、亲切的鼓励、及时的表扬和纠正。&&&&幼儿教师面对台下几十双单纯稚嫩的眼睛,提出的问题如同圣旨,一言既出,驷马难追,千万不得马虎。所以幼儿教师的提问一定要有针对性,这样就可以起到一针见血的效果,尽快达到预定的教学目标。&&&&例如:一位教师发现幼儿平时在礼貌用语方面存在的问题后,有针对性地上了一堂礼貌用语课,课上教师提问:“早上见到老师或者其他叔叔阿姨,小朋友要说什么呢?”、&“爸爸妈妈来接你回家时你要跟老师和小朋友怎么样?”、“当别人帮助了你,你要……?(可用肢体语言提示幼儿)”、“不小心弄坏了别人的东西你又该怎么说?”等。本课可以结合录像进行教学,让幼儿掌握如何使用礼貌用语。并且在提问时应使用和蔼、温柔的语气,这样会让幼儿感到有亲切感。
本文章还没有评论浅谈幼儿园集体教学活动有效性的思考
&&&&&&&&&&&&&&&&&&&&&&
您现在的位置:&&>&&>&&>&正文
浅谈幼儿园集体教学活动有效性的思考
作者:&&&&文章来源:&&&&点击数:&&&&更新时间: &&&&&&&&&&★★★
在目前幼儿园普遍存在较大班额的现实背景下,集体教学在幼儿园教学活动中仍占一定的地位,也幼儿园集体教学活动的有效性就表现为幼儿在活动的过程中是否得到了发展。那么,在幼儿园我们又怎样确保活动的有效进行,确保孩子得到进步和发展呢?
有趣的想象旅行
教师提问得当,对幼儿自我价值感的建立具有一定的影响。为此,教师教师提问的策略,看似简单的环节,其实却暗含着深厚的指导和教学作用。所以,教师要努力探索和掌握提问的技巧,克服无目的的、支离破碎的“满堂问”,以达到启迪幼儿思维,发展幼儿能力的目的。首先,提问的语言有吸引力,能激发幼儿的兴趣。其次,根据不同幼儿的特点,选择恰当的提问方式。教师的提问通常面对的是所有的孩子,但每个孩子的能力不同,理解水平不同,个性不同,所以有些问题对于某些孩子来说可能过于简单,而对另一些孩子来说可能过于复杂。另外,教师也不可能让每一个幼儿回答每一个问题,因此,针对幼儿的个体差异,教师要准确把握幼儿特点来选择恰当的提问方式,使每个幼儿都乐于主动的回答问题,积极参与到活动中。如:针对谨慎、顾虑多,反复思量后才作答的幼儿,我们要采取先鼓励,后提问的方法;针对活动中积极主动、有问必答的幼儿,我们除了加大问题难度以外,还请她们深入思考,做总结性发言;针对胆怯不愿当众表达的幼儿,我们应适当降低问题难度,帮他们建立自信,并想办法多设计讨论环节,使这样的孩子也能畅所欲言。
如“你认为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你喜欢谁,为什么?”“谁的方法好?假如是你,你会怎么办?”等等。
有效的集体教学活动提问就是有效的教,教师应树立“为促进幼儿思考而提问”的观念,对同一个问题,教师可以从怎样更好地促进幼儿思维发展和语言表达这两个角度出发,精心选择恰当的提问方式。此外,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应努力培养自己的应变能力,努力汲取广博的科学文化知识,系统学习现代化生成课程、支架教学等教学理论,以便在教学中能够灵活地运用,使教学更具弹性。并且,教师在设计问题和选取提问方式的时候,应尽量考虑幼儿能出现的各种反应,以及具体的应对措施,只有这样才能使提问更具有效性。
――――――――――
――――――――
总之,有效的集体教学活动应该是教师精心预设的,在研究孩子、研究教材的基础上,利用每一次对话,每一个细节,使孩子在快乐的活动中进行有意义的学习。
参考文献:
1.朱家雄.《“教得对”,才有“教得好”――谈幼儿园教学的有效性》
  2.邵乃济.集体教学活动中师幼互动策略的实践研究.《上海托幼》
3.支娜.幼儿园集体教学中教师提问方式的特点与改进.《学前教育研究》
&&& 4.王方林.《何谓有效的课堂提问》、《教育理论与实践》
文章录入:bsxxmjp&&&&责任编辑:bsxxmjp&
【】【】【】【】【】
上一条文章:
下一条文章: 没有了
   网友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数据载入中,请稍后……
| 联系我们 |
Copyright &
广西百色市教育局.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百色市城北二路33号 邮编:533000 编辑部电话: 投稿邮箱:桂ICP备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幼儿园教师注意事项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