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转变思维这种思维。

青年记者会员登陆
· · · · · · · · · · · ·
由经验思维向科学思维转变的途径
  ● 翟慎思  经验思维是思维的基础,永远不可或缺。但是,当形势发生了变化,环境和条件出现了新的情况时,单纯依靠经验思维来判断、解决处理问题就容易犯僵化、保守的错误。此时,能否克服经验思维,学会运用科学思维,逐步达成由经验思维向科学思维的转变,就显得尤其重要、尤为关键。    一  经验思维是以经验为依据决断问题的思维形式,是最基础、最一般的思维形式,其主要功能是认识和把握事物的外部联系和现象。在认识的初始阶段,或者说在认识主体受到一定条件的局限时,“经验思维是很重要”的,也是不可或缺的。试想,没有“老马识途”,讨伐孤竹国的齐国军队又该怎样摆脱困境呢?还真不好说。《三国演义》中,曹操兵败赤壁逃出重围后大哭,“若奉孝在,决不使吾有此大失也”。虽说言在奉孝而影射身边的谋士,但也是有根据的。有的人“一朝遭蛇咬,十年怕井绳”,固然谨慎太过,但“吃一堑,长一智”也是必要的。  除此之外,经验思维真正的弊端有以下两种:  一是直接型经验思维  直接型经验思维,是指把生活实践中的偶然性事件直接当成必然性规律来认识的思维方式。《韩非子·五蠹》中有一则“守株待兔”的寓言故事,就是典型的直接型经验思维。兔子碰上树桩折颈而死,虽然必有原因所在,但作为一个现象来看,它仅是个别的偶发性事件,并未表现出时时如此的规律性。但宋国的那位农夫,耕地时只看见兔子碰树桩就会死,就认为还会有很多的兔子也会来碰树桩。他拣了这样一个“便宜”后,便每天守着树桩等着拣兔子,兔子没拣着,自己的耕地却荒芜了。根本原因就在于,这个农夫对已有的个别性经验,作了绝对化的理解,没有作多层次、整体结构性透视,在认识的广度和深度方面表现出了很大的局限性。  二是间接型经验思维,也称之为教条型经验思维  它是一种把理论当成教条、视书本为“圣经”的思想作风。其主要特征是理论与实践相分离,主观与客观相脱离,轻视实践,轻视感性认识,夸大理性认识的作用。不从实际出发,一切从书本上的个别定义、公式、结论出发,死记硬背,生搬硬套,拒绝对具体问题进行具体分析,否认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看过《三国演义》的都知道,马谡即属此型。马谡守街亭,不是“靠山近水”安营扎寨,而是死搬兵书,把军队驻扎在了山顶,结果不但没有“势如破竹”,反而被司马懿团团围住,断了“汲水之道”,尚未交战而军心先乱,最终失了街亭。大革命时期,在中国共产党内曾经盛行把马克思主义教条化、把共产国际决议和苏联经验神圣化的错误倾向,有些人在党内讨论问题时开口闭口拿本本来。毛泽东把这种思维方式,形象地称之为“本本主义”,并作《反对本本主义》一文对其进行批判。在这篇文章中,毛泽东提出了“中国革命斗争的胜利要靠中国同志了解中国的情况”的著名论断,明确提出了学习马克思主义必须同中国实际情况相结合的思想。毛泽东在这一思想指导下所提出的有中国特色的农村包围城市革命道路理论正是马列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的光辉典范,是毛泽东思想基本形成的主要标志。    二  科学思维就是用科学的方法进行思维,它是科学方法在个体思维过程中的具体表现,是真理在认识的统一过程中对各种科学的思维方式的有机整合,是一种建立在事实和逻辑基础上的理性思考,具有客观性、精确性、可检验性、预见性和普适性的特点。  科学思维必须遵循以下三个基本原则:  一是逻辑性原则  科学思维是一个由个别到一般,又由一般到个别的反复过程,是归纳和演绎的统一。它离不开经验思维,但又不局限于经验思维。  二是方法论原则  分析与综合是抽象思维的基本方法,分析是把事物的整体或过程分解为各个要素,分别加以研究的思维方法和思维过程。只有对各要素首先作出周密的分析,才可能从整体上进行正确的综合,从而真正地认识事物。综合就是把分解开来的各个要素结合起来,组成一个整体的思维方法和思维过程。只有对事物各种要素从内在联系上加以综合,才能正确地认识整个客观对象。  三是历史性原则  历史性原则就是符合历史观点,实现逻辑与历史的一致。历史是指事物发展的历史和认识发展的历史,逻辑是指人的思维对客观事物发展规律的概括反映,亦即历史的东西在理性思维中的再现。历史的东西决定逻辑的东西,逻辑的东西是从历史中派生出来的。这个原则在科学思维中,特别是在科学理论体系的建立中,有着重要意义。譬如毛泽东的哲学代表著作《矛盾论》,运用唯物辩证法总结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斗争的实践经验,从两种宇宙观、矛盾的普遍性、矛盾的特殊性、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矛盾诸方面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对抗在矛盾中的地位等方面,深刻地阐述了对立统一规律,发挥了对立统一规律是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的思想。在《矛盾论》中,既有个别到一般,也有一般到个别;既有分析、也有综合;既有历史的东西、也有逻辑的推论,所体现的正是一种科学思维的方式。    三  由经验思维向科学思维转变,必须以科学理论武装自己  科学思维是以科学理论为指导、借助于科学抽象力和理论洞察力深入分析矛盾和问题,形成关于事物的本质和发展规律的理性认识。学习科学理论,是迅速提高自己科学思维素质的重要途径。马克思主义是我们党制定战略和策略的理论基础,我们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与中国现代化建设实践相结合,先后形成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并写入党章确立为我们党的指导思想。正确战略的制定与实施,总是与理论成熟的过程相伴随的。党和国家制定大政方针如此,企业确定发展战略同样如此。作为国有企业的领导干部来说,由经验思维向科学思维转变,除了学习党的基本理论和基本路线之外,还要学习上级领导的治企理念,尤其要学习科学发展观和科学的企业管理理念。因为科学发展观和科学的企业管理理念是被国有企业管理实践证明了关于国有企业管理的真经瑰宝,早学早受益,先学先受益,多学多受益。  由经验思维向科学思维转变,必须学会辩证思维的方法  辩证思维就是用联系的、发展的、全面的观点看待事物和思考问题,其实质与核心是运用矛盾分析法,从对立面的统一中把握事物。  举例说明:一男子走进婚介所,迎面两个小门。一写:美丽的;一写:不美的。男子开了“美丽的”门。迎面又是两扇门。一写:年轻的;一写:不太年轻的。男子开了“年轻的”门……男子依次推开了美丽的、年轻的、善良温柔的、有钱的、忠诚的、勤劳的、文化程度高的、身体健康的、有幽默感的等九道门,其中最后的一扇门上写着:“适合你的人在大街上”。这个故事启示我们:对任何事物,都要进行全面辩证分析,既要看到事物的这一面,又要看到事物的另一面,绝对的事物是不存在的。无论做什么,都要把握好平衡点,即“度”。科学的企业管理理念,譬如“领导心中有职工,职工心中有企业”、“发现问题是水平,整改问题是业绩”、“既要敢于管理,又要善于管理”、“干工作,没有最好,只有更好”、“企业管理一忌一成不变墨守成规,二忌变得太快,让人无所适从”、“失去原则就失去自我,要把原则性与灵活性高度地统一起来”等理念,无不闪烁着辩证思维的火花。  由经验思维向科学思维转变,必须遵循形式逻辑的法则  形式逻辑是一门以思维形式及其规律为主要研究对象,同时也涉及一些简单的逻辑方法的科学。概念、判断、推理是形式逻辑的三大基本要素,我们认识事物、表达思想,都要运用概念、判断、推理等思维形式。思维离不开概念,但概念不能混淆,譬如“买方市场”是指市场供求关系中出现供过于求的情况,“卖方市场”是指市场供求关系中出现供不应求的情况,两者虽有联系,但不是一回事。护肤品“大宝”的广告词为“要想皮肤好,早晚用大宝”,“早晚”的含义并不确定,属故意“偷换概念”。《韩非子》记载:楚国有个卖矛又卖盾的人,他夸耀自己的盾坚固到无尖可破,他又夸耀自己的矛锐利到无坚不摧,当有人问他用自己的矛去刺自己的盾会怎样时,那人就无法回答了。为什么?因为这个楚国人思维矛盾,对同一事物同时肯定又否定,跳进了自己挖的“坑”中。  由此启示我们,领导干部思考问题时,必须遵循逻辑法则,做到概念明确、判断恰当、推理合乎规则。只有合乎逻辑,才能避免自相矛盾、混淆概念或偷换概念、转移论题或偷换论题等错误,保证思维清晰不闹笑话。  由经验思维向科学思维转变,是克服单纯依靠经验思维来判断、解决处理问题时僵化保守弊端的客观需要,对提高干部的领导水平有着重要意义。需要说明的是,经验思维与科学思维既对立又统一,是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向科学思维转变,是在经验思维基础上的转变,是“形势发生了变化”时解决新问题的必然,绝不是要彻底消灭经验思维。  (作者为齐鲁石化报社社长)
编辑: 解西伟
已有 0 位对此新闻感兴趣的网友发表了看法
我来评两句
后发表评论。如果您还不是本站会员,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个人观点&&·请各位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地址:济南市经十路16122号 &&&&&& 邮编:250014 &&&&编辑部电话:(97 196286&&&&&& && &&&《青年记者》投稿邮箱:&&& 杂志发行电话:(3&&&&&&&网站电话:(11&&&&&&&&&&&&& &&& &&&&& 《青年记者》邮发代号:24-213 &&& 《今参考·政界》邮发代号:24-216&&& &《今参考·商界》邮发代号:24-61
Copyright&& All Right Reserved
转载需注明来源,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打破思维里的墙:如何开发大脑,如何改变思维方式-搜狐读书-挖掘更好看的阅读-搜狐
& 打破思维里的墙:如何开发大脑,如何改变思维方式
出版社: 定价:26.0元 总点击数:8731
 打破思维里的墙,就是不受常规思路的约束,去寻求对问题全新的独特性解答和方法的思维过程。
  思维定势容易养成一种呆板、机械、千篇一律的解决问题的习惯。不愿意再动脑筋,熟视无睹、司空见惯、麻木不仁,使解决问题者步入误区。
  本书针对思维定势的顽疾,启迪人们打破思维的枷锁,放飞思维,拓宽眼界,挑战自我,求得改变。内容新颖,实例丰富,问题设计巧妙,形式活泼,将启迪思考、传授知识与自我测试恰当地结合起来,富于新思考、新启迪,又可以实际操作,通过思维测试、思维训练来改变思维定势,取得成功。
  书中提供了思维创新,且行之有效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告诉人们该如何开发大脑,如何改变思维方式,如何让思维变为成功的助力。不仅针对希望成功的人们,对于大中学生提高自己的思维能力、参加各级各类思维力考试也非常有用。
阅读全部简介
关 键 字:
综合评分:6分
1191 人参与评分改变“思维方式”,人生将发生180度转变 - 简书
改变“思维方式”,人生将发生180度转变
今晚想跟大家探讨一个话题,那就是关于“思维方式”的转变。你认为目前你的思维方式符合你现在的状态么?你会去改变你现在的思维方式么?有没有这样一种可能?有一些人,他的思维方式从来都没有改变过,也就是通常人们说的“老顽固”。他们说话、做事三十年如一日,当然我们很多人现在还没有三十岁,可是从一出生到现在身边的一些人,似乎就没怎么改变过,无论外在形象,还是他的思维方式,那么你身边会有这样一类人么?前段时间《罗辑思维》有一期节目,因为罗胖在家“休产假”,所以是由张泉灵代班的。而张泉灵那一期的主题,是“只有改变才能看见未来”。罗胖在节目一开始介绍张泉灵的时候是这么说的,“我这人呐一辈子不嫉妒别人什么,我不嫉妒别人有钱有势,长得比我好看,但是我嫉妒别人成长得比我快。”对,他说的就是张泉灵。张泉灵是上海人,毕业于北京大学德语系,毕业之后是央视一名普通的采访记者,很快她就成为了央视最当红的女直播之一,但正当她达到事业高峰的时候,突然就宣布辞职了,然后转行到投资界。从一个主持人到投资界,这跨度不是一般的大。从最初不懂互联网,到半年后,关于互联网最新锐的现象和事件,她都讲的头头是道。由此可见一个人的成长速度之快,尽管在这成长过程中一定充满了各种煎熬和纠结,但我们依旧不得不佩服这种学习能力和适应能力极强的人。用罗胖的话说,我们每个人的生命长短大概是差不多的,但是谁利用的好,谁就成长得快。我想无论张泉灵从一名普通的央视记者到当红女主播,还是从媒体转行到投资界,除了极强的学习能力,还有快速转变的思维方式。节目里,张泉灵自己也说,过去她对自己的要求是做一个靠谱的人,靠谱的人怎么达成呢?就是做有把握的事情,那如果遇到不会的事该情怎么办?当然是先学习再做。可如今对于投资这件事情,如果是有把握再出手,就会慢死。所以她说过去四十年的固有思维,对于现在她的决策是有一些影响,虽然影响不大,但是她在努力的调整和适应。我想,这就是她如此快速成长的重要原因。由此可见,改变固有思维是多么重要了。毕竟,只有改变,才能进步。
只要笑一笑,没什么事情大不了^_^愿一生行走,品味和记录,心随愿,人如境,感动与被感动……热门关键字:
当前位置: &
怎样改变思维处理好人际关系?
怎样改变思维处理好人际关系?
摘要: 有些时候,人际关系的处理是需要你改变一下思维模式的。一个人即使能力再好,如果处理不好人际关系,那么在职场中也无法走得长远。如果你不知道怎样处理好人际关系的话,就试着改变一下你的思维吧。
  有些时候,人际关系的处理是需要你改变一下思维模式的。一个人即使能力再好,如果处理不好人际关系,那么在职场中也无法走得长远。如果你不知道怎样处理好人际关系的话,就试着改变一下你的思维吧。
  1、慎重给人提建议
  最大的危险,就是在别人没有征求意见的时候提建议,有些人会拒绝采纳建议,无论这些建议有多好,或者你的初衷有多高尚,如果你坚持这样做,你和他们之间的关系就会受到影响。不要再把时间和精力浪费在试图解决别人问题上了,这也包含你的配偶、朋友和工作上的伙伴,这种试图解决他们的问题的做法,等于是再说他们没有能力做好这件事,对于主动提出建议这种行为,智者不需要建议,傻瓜不采纳建议。当有人来向我征求建议的时候,我先弄清楚他希望得到什么样的建议,然后再向他提出这种建议,向人们提供他们希望的建议,这可能是一种解决那些实际上并不重要的问题的好策略。
  2、善于倾听别人说话
  这一点很关键的,在与别人交流的时候,仔细认真地听别人说话,你就能够很准确的理解和领会别人想要表达的思想,以及说话的目的,这样你就能够准确的表达自己的思想,表达自己的观点,能够很好的与人交流和沟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换位思考
  做什么事都要换位思考,遇到事情时,不妨站在对方的角度去思考问题,从对方出发,想想我们这样做了对方会如何想,对此引发的后果,这样我们就能够想清楚,把事情做到最佳,假如对方是领导就更应该注意这一点,但是前提必须把自己的思维上升一个高度,假如我是领导,希望你如何去做,会产生什么样的效果,得与失都能想明白,做事能够得当合适,养成这样的思维习惯,在处理很多问题上,就能轻松自如,恰到好处。
  复杂的人际关系,无疑给人增添了新的压力,既然要处理好繁杂的人际关系,以上的这些方法你真的可以尝试一下的。更多的方法,小编为你推荐:。
文章关键字:
本月起,国家卫计委、公安部、国家食药总局等6部门联手在全国范围打击&黑诊...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思维模式的转变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