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T改变和st段t波改变变是一回事吗?

百度拇指医生
&&&普通咨询
您的网络环境存在异常,
请输入验证码
验证码输入错误,请重新输入→ 心电图t波改变是怎么回事?
心电图t波改变是怎么回事?
健康咨询描述:
我妈今年56岁了,今天她说她心里不舒服,有点胀痛,我于是和妈一起去医院检查,医生建议我们做一个心电图,我们做完心电图,等我们拿到报告单,我看到心电图t波的变化,一时半会不懂什么意思,希望能告诉关于这方面的知识。
想得到怎样的帮助:心电图t波改变是怎么回事?
其他类似问题
医生回复区
李医生爱心医生
请下载APP直接与我沟通已扫786次
&&&&&&关于T波改变则有很多种可能,比如说心肌缺血缺氧,还有心绞痛心梗等等,有关心脏方面的很多疾病都会有T波改变,当然,如果当时你处于一个应激状态比如说紧张身体不适等等都有可能,要根据临床及具体的心电图分析。&&&&&&心肌缺血,是指心脏的血液灌注减少,导致心脏的供氧减少,心肌能量代谢不正常,不能支持心脏正常工作的一种病理状态。心脏的供血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始终存在着波动,但这种波动经过机体自身调节,促使血液供需相对恒定,保证心脏正常工作。如果任何一种原因引起心肌缺血,经机体调节不能满足心脏工作需要,这就构成了真正意义上的心肌缺血。&&&&&&临床显示:引起心肌缺血最主要、最常见的病因,是冠状动脉狭窄。而冠状动脉狭窄的主要原因是动脉粥样硬化。因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引起的心脏病就是大家常说的冠心病。所以,冠心病是心肌缺血的“罪魁祸首”。&&&&&&心肌缺血是冠心病的一种,治疗方案为选择硝酸脂类药物(如单硝酸异山梨脂或其缓释剂型),作用为扩张心脏冠状动脉,增加心肌供血;还应该服用他汀类药物(如阿伐他汀、辛伐他汀)一方面降低血浆中的胆固醇,一方面稳定动脉斑块,防止斑块脱落形成血栓,造成中风等。
擅长: 治疗糖尿病、高血压,糖尿病,肝脏疾病、胆囊炎,普通
帮助网友:8409称赞:31
请下载APP直接与我沟通已扫181次
&&&&&&病情分析:&&&&&&你好,t波改变多考虑是心肌缺血的症状,尤其是t波低平和倒置的&&&&&&指导意见:&&&&&&建议:你的情况假如是心肌供血不足的,最好是服用点活血化瘀的药物,如丹参片、丹参滴丸等
杨医生爱心医生
帮助网友:417称赞:43
请下载APP直接与我沟通已扫429次
&&&&&&T波&&&&&&运动引起的冠状动脉机能不全,使心肌心内膜下及心外膜下发生急性心肌缺血,从而导致了T波形态和方向性改变。&&&&&&⑴心内膜下心肌缺血—T波高耸而对称&&&&&&运动引起急性冠状动脉机能不全后,可使心内膜下缺血,T波向量向着V4、V5导联(背向心内膜面),因此这些导联及邻近导联中T波增高、对称及呈箭头样改变。此类改变常伴有心内膜下损伤的ST段下降,Q—Tc缩短。此时T波振幅增加,10%的冠心病患者可超过0.5mV或平静时幅度的3倍。&&&&&&⑵心外膜缺血—T波倒置&&&&&&心外膜下缺血时T波向量背离心外膜面,背向V4、V5导联,这些导联及其邻近导联出现T波倒置,呈双支对称及箭头样改变。T波倒置可以单独出现,或者与ST段及U波异常同时出现。即当同一导联(V4、V5)中,如果ST段下降和T波的对称性倒置同时存在,说明既有心内膜下损伤又有心外膜下缺血。V5导联的T波倒置常常出现较晚,一般在运动试验完毕后几分钟出现,并且持续时间较长,有时长达40分钟且伴有Q—Tc延长。&&&&&&以上是对“心电图t波改变是怎么回事?”这个问题的建议,希望对您有帮助,祝您健康!
李医生爱心医生
帮助网友:18
请下载APP直接与我沟通已扫891次
&&&&&&单独的T波倒置出现在下列情况时常提示冠状动脉机能不全:&&&&&&①倒置T波呈明显箭头状、对称,并且ST段停留在等电位线上较长时间(>0.12秒);&&&&&&②Q—T间期延长;&&&&&&③运动后T波倒置的程度大于立位及安静时过度通气30秒的心电图记录;&&&&&&④运动后T波倒置伴有相对缓慢的心率;&&&&&&⑤在Ⅰ导联发生T波倒置(说明QRS—T夹角增大),当倒置的T波伴有ST段下降时,这种倒置T波常常出现较晚,即T波倒置发生于ST段下降之后,即运动后ST段下降已经消失或正在消失之时,T波倒置才出现。&&&&&&⑶生理性T波倒置&&&&&&T波倒置有时是运动引起的正常生理反应,其特点是:&&&&&&①T波为不对称的箭头样改变;&&&&&&②无Q—T间期延长;&&&&&&③ST段停留在基线上的时间不长;&&&&&&④T波倒置的深度<0.2mV。&&&&&&生理性T波倒置见于以下因素:&&&&&&①通气过度;&&&&&&②交感神经张力增加;&&&&&&③心动过速对心肌的影响;&&&&&&④正常宽大的QRS—T夹角更加增宽,此时心电图有以下特征:平静心电图为较高的R波伴有较低的T波;运动时T波更低或倒置,尤其心动过速时;口服钾盐可以预防发生;多见于瘦长无力型体型,T波倒置也可见于肥胖的青年人。
华医生爱心医生
请下载APP直接与我沟通已扫311次
&&&&&&病情分析: 心电图T波代表快速心室复极的电位变化。T波轻微增高无意义,T波显著增高,见于心肌梗塞早期、高钾血症等,T波低平或倒置,见于心肌劳损、心肌缺血、低钾血症等,T波倒置明显的,可见于心肌梗塞急性期、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左心室肥大等,心电图T波改变的原因很多,除了器质性心脏病人有这种改变外,还有非特异性的T波改变,多由当时的气候环境、情绪、运动状况很多影响导致改变;同时心电图形多要结合临床、结合患者的症状、体征、其他检查结合下定论。&&&&&&指导意见:建议,去正规医院结合您自身情况咨询专科大夫,注意休息和饮食,忌辛辣刺激食物。
白医生爱心医生
帮助网友:33
请下载APP直接与我沟通已扫033次
&&&&&&病情分析:现在做心电图检查存在T波改变,主要和心肌供血不足有关,但如果仅仅T波改变,而没有ST段异常,可以暂时观察。&&&&&&指导意见:&&&&&&对于心肌缺血,可以表现为胸前区疼痛、心悸等不适,建议平常注意休息,不要过于劳累,多喝白开水,保持充足的睡眠,不能熬夜,禁烟禁酒,饮食不要过咸或者过于油腻,等一个月后进行复查,有时候保持良好的生活饮食习惯,上述不适会逐渐消失。&&&&&&指导意见:治疗此病的话应该说没有什么特效的药物,主要是从基础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的治疗,再就是抗血小板药物的运用,主要是阿司匹林的使用,另外就是中成药的使用,比如麝香保心丸,复方丹参滴丸等。
参考价格:22
参考价格:48
参考价格:12
您可能关注的问题
用药指导/吃什么药好
舒肝清热,健脾养血。用于肝郁血虚,肝脾不和,两胁...
参考价格:¥7
舒肝清热,健脾养血。用于肝郁血虚,肝脾不和,两胁...
参考价格:¥6.4
下载APP,免费快速问医生T波改变的意义
心电图ST-T异常改变的分析诊断河北省秦皇岛市卢龙县医院&&王仁友心电图是心肌缺血或心肌梗死的确诊的重要手段之一。心肌缺血最早期心电图表现是ST-T异常改变,易被临床漏诊或误诊,将其心电图ST-T异常的分析诊断综述如下:一、ST段正常偏移范围:由QRS波群终点到T波开始(或ST段起始交接点,称“J”点)的一段称ST段,S-T段时间为0~0.15s,T波宽度一般为0.1~0.25s。1、肢体导联ST段抬高<0.1mv,若其后T波倒置ST段抬高< 0.05mv。2、胸前导联ST段抬高V1~V5<0.3mv,V5~V6<0.1mv。3、标准导联STⅢ段压低可达0.1mv外,其余导联<0.05mv。二 、ST—T异常改变:ST段改变的含义包括ST抬高、压低、延长和缩短。T波改变的含义包括T波低平、平坦(T波消失,与基线一致),增高、倒置或双向等。T波是心室复极波。正常情况下T波呈圆顶型,升降支不对称,开支坡度大,占时短;降支坡度小,占时长。在R波为主的导联中,T波直立且比R波大1/10。T波在avR中倒置,在Ⅲ、avL、V1导联中可直立、双向、倒置。凡不符合以上各点的T波,称之为T波改变,并应考虑其临床价值。1、T波低平、倒置下列情况具有临床意义:1)TⅠ、V5~V6导联倒置或低平;2)T 波与主波方向相反者;3)T Ⅲ波倒置>3.5mv与TavF>2.5mv且同时倒置。当RavL>5mm时,TavL则不应倒置,如TavL倒置>3mm,肯定为异常。缺血型T波改变不同程度的心肌缺血可引起T波降低、平坦、倒置等变化,当心肌缺血较严重且持续时间较长时,出现典型的“冠状T波”。以R波为主的导联呈尖顶升降支,对称型T波倒置。当出现在急性或慢性冠状动脉供血不足时,为一种特征性改变。运动引起的冠状动脉机能不全,使心肌心内膜下及心外膜下发生急性心肌缺血,从而导致了T波形态和方向性改变。&⑴心内膜下心肌缺血: T波高耸而对称 运动引起急性冠状动脉机能不全后,可使心内膜下缺血,T波向量向着V4、V5导联(背向心内膜面),因此这些导联及邻近导联中T波增高、对称及呈箭头样改变。此类改变常伴有心内膜下损伤的ST段下降,Q -Tc缩短。此时T波振幅增加,10%的患者可超过0.5mV或平静时幅度的3倍。⑵心外膜下心肌缺血:心外膜下心肌缺血时T波向量背离心外膜面,背向V4、V5导联,这些导联及其邻近导联出现T波倒置,呈双支对称及箭头样改变。T波倒置可以单独出现,或者与ST段及U波异常同时出现。即当同一导联(V4、V5)中,如果ST段下降和T波的对称性倒置同时存在,说明既有心内膜下损伤又有心外膜下缺血。V5导联的T波倒置常常出现较晚,一般在运动试验完毕后几分钟出现,并且持续时间较长,有时长达40分钟且伴有Q -Tc延长。&单独的T波倒置出现在下列情况时常提示冠状动脉机能不全:①倒置T波呈明显箭头状、对称,并且ST段停留在等电位线上较长时间(>0.12秒);②Q -T间期延长;③运动后T波倒置的程度大于立位及安静时过度通气30秒的心电图记录;④运动后T波倒置伴有相对缓慢的心率;⑤在Ⅰ导联发生T波倒置(说明QRS -T夹角增大),当倒置的T波伴有ST段下降时,这种倒置T波常常出现较晚,即T波倒置发生于ST段下降之后,即运动后ST段下降已经消失或正在消失之时,T波倒置才出现。⑶生理性T波倒置 T波倒置有时是运动引起的正常生理反应,其特点是:①T波为不对称的箭头样改变;②无Q -T间期延长;③ST段停留在基线上的时间不长;④T波倒置的深度<0.2mV。&生理性T波倒置见于以下因素:①通气过度;②交感神经张力增加;③心动过速对心肌的影响;④正常宽大的QRS -T夹角更加增宽,此时心电图有以下特征:平静心电图为较高的R波伴有较低的T波;运动时T波更低或倒置,尤其心动过速时;口服钾盐可以预防发生;多见于瘦长无力型体型,T波倒置也可见于肥胖的青年人。2、T波形态异常改变:(1)T波高耸阳性标准:标准导联≥0.7mv,加压导联≥0.5mv,胸前导联≥2.0mv。鉴别诊断:①& & & & 急性心肌梗死的初始过急损伤期:T波高耸是急性心肌梗死最早期心电图表现,可发生ST段升高之前。②& & & & 急性前壁心内膜下缺血时,T波高耸,轻度增宽呈箭头样,以V3~5为著,可出现U波倒置,如波及下壁梗死时,Ⅱ Ⅲ avF导联出现T波高耸,伴心绞痛。③& & & & 高血钾症:可出现一过性T波高耸,貌似急性心肌梗死。④& & & & 左室舒张期负荷过重:左胸导联可出现T波高耸、R波增高,ST段可轻度抬高,可出现窄而深的q波,多伴有窦性心动过速,见于年轻人,无心脏病证据。⑤& & & & 急性心包炎。⑥& & & & 急性心包积血,突然出现T波增高,ST段降低,多见于急性心肌梗死在使用抗凝剂治疗中。⑦& & & & 脑血管意外。⑧& & & & 二尖瓣型T波:V3~4可导联可出现高尖T波,可伴有二尖瓣p波,Ptfv1≤0.04mm.s。(2)双峰T波:①右胸导联出现双峰T波:多见于右束支传导阻滞,右室负荷加重的先天性心脏病及右室占优势的健康小儿。②左胸导联出现双峰T波多见于心肌缺血或伴左室肥大者。③功能性双峰T波,多见于某些中枢系统疾病、甲亢、酒精中毒、长期服用噻嗪类药物者。(3)T波交替性改变(单纯性):①T v5、6倒置,肢导联也可出现,有时T波正负相交替出现。②QT间期延长或QT间期交替性缩短。③可发生室早与室颤。④可见于大量输入枸椽酸血,伴有低血钙、低血镁的疾病,室上速用奎尼丁或电击复律后,有时出现深吸气、体位改变,心率加速可诱发或加重,也可由于按压颈动脉窦而消除。(4)正常T波变异或功能性改变:①心尖现象或称孤立性T波倒置,多见于瘦长型健康人,T波倒置多见于V4导联,偶见于V5导联。右侧卧位时可使T波恢复直立。②“两点半”症候群,偶尔见于瘦长型正常人。Q波电轴+900,而T电轴-300,其表现T Ⅱ Ⅲ avF倒置,同时导联主波向上,运动实验、口服钾盐可恢复直立。③餐后T波异常:餐后30分钟T ⅠⅡ V2~4低平、倒置,空腹消失,餐中加服钾盐3g可预防。④直立性T波异常或心血管神经官能症:TⅡ Ⅲ avF低平、倒置,立位比卧位明显,T Ⅱ倒置站立或深吸气时加深或侧卧位或深吸气可转直立,心得安可预防或恢复正常。3、ST段形态异常改变:1)ST段压低形态:1)“J”型或连接点型:ST段压低与R波降支交角<80°。2)近侧缺血型:ST段下降与R波降支交角于80-89°之间。3)缺血型:ST段下降与R波交角为90°(水平型)或>90°(下垂型)。2)ST段抬高形态:平台型、弓背型(圆拱型)、上斜型、下斜型、马鞍型(凹面向上)以及形态正常的ST段抬高。阳性标准:肢体导联抬高>0.1mv,胸导联抬高>0.3mv,各导联ST段压低≥0.05mv,以上的为阳性。急性心肌梗死的心电图最早改变为ST-T改变,多以ST段抬高为常见。通常认为水平或下斜型ST段压低对心肌梗死的诊断更有意义。近年研究表明:上斜型的ST段压低,即在“J”点后0.08秒处有≥0.1mv的压低或“J”点下移≥0.2mv或“J”点后0.08秒处上斜的ST段仍压低≥0.2mv也可诊断为心内膜下心肌缺血。该观点尚未被广泛接受。ACC/ESC 2000年指南:分为ST段抬高和ST段不抬高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相应的取消Q波和非Q波心肌梗死的概念,改为ST段抬高的心肌梗死(STEMT)和ST段不抬高的心肌梗死(NSTEML)。ESC/ACC/AHA/EHS/WHO 全球急性心肌梗死统一定义规定:心肌缺血的心电图改变:新发生ST V2~3抬高≥0.2mv(男性)或≥0.15mv(女性)和/或其它导联≥0.1mv,两个相邻导联新出现的ST段压低和/或在R波为主或R/S>1的两个相邻导联T波倒置≥0.1mv。三、ST-T异常改变的鉴别诊断1、急性心肌梗死急性心肌梗死时ST段抬高比较常见,以弓背型ST段抬高是其早期改变的一种类型。系指ST段上凸升高似弓背状,抬高ST段下行时又平滑移行于T波,两者无明确界限,构成一条凸起在基线以上的弓背曲线称为单向曲线。心肌梗死早期特征的ST段抬高有以下6种类型:①斜上型、②凹面向上型、③水平型、④弓背向上型、⑤墓碑型、⑥矩型。随病情的进展,ST段抬高的程度和类型也有一定的改变规律。急性心肌梗死有时可表现ST段压低。ST段异常改变还可见于变异性心绞痛,其ST段抬高持续时间短暂,一般多见于心绞痛发作时,发作消失而ST段恢复正常。其ST段抬高系可逆性非梗塞性心肌缺血以及冠脉痉挛所致。心肌梗死后持续性ST段抬高意味着室壁运动异常或室壁瘤形成,特别易见于前壁心肌梗死。2、早期复极综合症 发生率1~2.5%,常见于中青年,男性和运动员发生率偏高,早期复极综合症是一种特发性心电图改变,以明显的“J”波和ST段弓背向上抬高为特征。心电图表现:①J点抬高和J波形成,主要发生于V2~5,少数见于Ⅱ Ⅲ avF导联,当在V1和V2导联出现J波时,QRS波呈rSr,型,类似RBBB V2~4导联;②ST段呈弓背向下抬高,V2~5或Ⅱ Ⅲ avF,V3~4多见,胸导联大于肢体导联,ST段呈弓背向下抬高常出现在中胸和左胸导联均可≥7mm;③T波高耸:在ST段抬高导联,T波高耸,上波缓慢,下降陡直;④R波的降支可见切迹或顿挫;⑤运动或给予异丙上腺素时,ST段下移或恢复正常。3、急性心包炎及心肌炎(包括心肌损伤)﹑心肌病急性心包炎、除AVR和V1导联外,普通导联均有ST段上移,抬高幅度≤5㎜,提示心肌损伤较弥散性。特征性心房损伤的1/3的P—R段改变在心包炎中发生率约82%应注意识别。心肌炎和心肌病可有复极波异常改变,可表现ST段改变,但以心律失常为主。4、阿斯氏综合征:多见于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其T波倒置深而宽,并有错拆而两支对称,以V1~V4导联最明显持续数日恢复。5、脑血管意外:长期以来人们已注意到中枢神经系统疾病伴有心电图异常,最常见脑出血,特别是蛛网膜下腔出血,表现ST段抬高或压低,巨大T波,QT间期延长,明显U波等。6、高钾血症:严重高血钾亦可出现一过性Q波及高耸T波,貌似超急期心肌梗死。右胸导联和avR导联等特殊弓背形ST段抬高,伴终来T波倒置,有时对侧胸导联示对应性压低。7、急腹症:如急胰腺炎和急性胆囊炎,可出现T波和ST段异常改变,注意鉴别。8、内分泌系统疾病:如嗜酪细胞瘤、甲亢、肾上腺皮质与脑垂体机能不全时可出现T波异常改变。
TA的最新馆藏[转]&[转]&,是心脏供血不足的问题该回答对您 有用(0) 没用(0) 举报
18:15易康网为您提供的相关答案
我心电图显示部分ST-T改变,U波明显是怎么回事
ST-T改变,首先要跟原来做的心电图比较,若心电图一直有ST-T改变,就没多大问题,若是跟之前的不同,就要知道你做心电图时有什么症状吗,比如胸闷、气短,还有您的年龄,性别之类的,女性更年期有功能性ST-T改变,有症状的ST-T改变要警惕心肌缺血
U波明显增高常见于血钾过低。该回答对您 有用(0) 没用(0) 举报
本文内容及评论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的健康问题(尤其在就医、药品等方面),建议您咨询相关专业人士。本文对我有帮助0相关健康问题
相关健康知识热门健康知识最新健康知识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st t改变和t波改变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