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酸盐十十十尿酸高吃什么好药

得了尿酸盐输尿管结石吃什么药好
得了尿酸盐输尿管结石吃什么药好
全部症状:开始是肾结石,长到1.2时滚到输尿管,然后到医院做了体外碎石,没有成功,在到医院做了气压弹道碎石,现在又有一粒0.5的在输尿管堵塞,产生肾积水,并办有疼痛,请问如何治疗,防治再生。
发病时间及原因:
治疗情况:
共2条医生回复
因不能面诊,医生的建议仅供参考
职称:医生会员
专长:消化疾病,高血压,心脏病
&&已帮助用户:988
病情分析:
意见建议:
(一)对症治疗 主要是控制肾绞痛,在明确诊断后可用阿托品0.5mg与杜冷丁50mg肌注,痛区亦可热敷或行针刺,腰部敏感区可作皮下普鲁卡因封闭(先做皮试)。亦可用心痛定或消炎痛栓剂塞肛。
(二)中药排石治疗 适于直径在1cm以内、形状椭圆、表面光滑的结石,肾盂造影无积水者。治则与用药:有清热利湿,如金钱草、海金砂等。清热解毒,如黄柏、银花、连翘等。活血化瘀、软坚化湿,如三棱、莪术等。补肾如肉桂、附子、肉苁蓉等。补气补血如党参、黄芪等。还有各种排石冲剂,应用方便。
(三)体外震波碎石 采用X线定位的Dornier型机治疗,已由上段输尿管结石扩大到输尿管中、下段结石。上段输尿管结石宜采用斜侧半卧位,对于髂骨翼重叠部位的结石应采用俯卧位;下段可采用半坐位,提高电压,均可取得一定的成功率。虽然输尿管全长各部位的结石可用体外震波粉碎,但在结石较小、体胖患者有时存在定位困难,部位深、耗能多等问题,与粉碎肾结石比较,粉碎输尿管结石的难度相对较高,总的效果比肾结石差。因此,必须加强震波时的定位准确性,有困难者同时作排泄性尿路造影或做膀胱镜逆行插管与造影,以协助定位。如能将结石推入肾盂再行震波,则最为理想。造影剂能通过结石者常易震碎与排出。相反,即使结石不大,而上面积水明显,尤其伴有输尿管周围炎,或逆行插管不能到达结石下方,震波碎石效果常不佳。
对于输尿管下段较小的结石,可经膀胱镜进行输尿管扩张、套石、管口剪开。近年应用输尿管镜窥视下取石或激光、超声碎石,虽然报告有40~78%的成功率,但值得注意的是术中可引起穿孔、撕裂等严重并发症。
(四)手术切开取石 适应证是:①输尿管存在狭窄者;②双侧或单侧输尿管结石嵌顿伴感染引起尿闭者;③结石较大,肾积水严重,肾功能很差者;④体外震波不能定位或震波失败者;⑤临床不能除外肿瘤或结核;⑥经济因素。手术前2小时须拍尿路平片定位。
职称:医师
专长:慢性糜烂性胃炎,肝炎,习惯性便秘
&&已帮助用户:175784
指导意见:你好,这应视其大小采取治疗措施的,结石小于lcm的可以药物排石;结石大于lcm的可以手术取石或者体外冲出波碎石。
问小孩肾结石怎么办,腹部疼痛,左肾积水,左侧输尿管上部扩张
职称:医师
专长:高血压 糖尿病
&&已帮助用户:244895
病情分析:治疗肾结石的话必须进行B超的检查,分析结石的大小选择治疗方法,如碎石,微创取石,药物排石意见建议:。建议 你 多喝水,配合利尿排石的药物辅助治疗,定期复查。
问肾积水如何治疗
职称:医生会员
专长:神经内科、呼吸内科
&&已帮助用户:44228
病情分析: 肾积水治疗原则:1.去除病因,解除梗阻. 2.情况太差或病因复杂可先经皮穿刺肾造娄引流肾脏. 3.严重肾积水或脓肾,对侧肾功能好则行肾切除.4.不能手术切除者,放双“T”管或支架管.用药原则:1.用药的目的主要是在手术前后预防,控制感染. 2.尽可能使用对肾功能无损害和损害小的药物.
问去年输尿管结石粘连做了弹道气压术半月前母亲到医院检...
职称:医师
专长:真菌性外阴炎,痛经,前庭大腺炎
&&已帮助用户:233996
指导意见:您好,因不能面诊患者,无法全面了解病情,以上建议仅供参考,具体诊疗请一定到医院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问右输尿管中段结石导致肾积水26mm后经气压弹道碎石放双...
职称:医师
专长:输卵管阻塞,附件炎,排卵期出血
&&已帮助用户:40253
问题分析:你好正常的膀胱充盈后膀胱壁的肌肉可以起到一个瓣膜的作用经膀胱壁段的输尿管压迫防止返流;如果输尿管口和膀胱壁段的输尿管扩张后就会导致抗返流的作用降低从而膀胱充盈后可以出现返流;意见建议:目前情况暂时不考虑手术你需要缩短每次秀的时间避免膀胱过度充盈;一般男性出现有尿意的时候膀胱内大概就会有150到200ml的尿液;所以你要养成习惯多饮水每1小时秀一次;或者出现轻微尿意就秀保持膀胱空虚的时间多点促进膀胱的收缩从而减轻返流还需要定期复查秀和B超了解有无尿路感染和返流的情况建议你每三个月一次;观察半年后再根据具体的情况决定下一步的处理
问右肾结石,左肾输尿管末端结石伴左肾积水。如何治疗?
职称:医师
专长:高血压 糖尿病
&&已帮助用户:2490
病情分析: 你好 具体治疗要根据结石大小以及肾积水情况来判断怎样治疗,如果结石不大并积水不严重可以保守治疗,如果结石比较大或者肾积水比较严重就需要考虑手术取石了。
问肾结石12.7mm疼痛检查后发现结石掉落输尿管...
职称:医师
专长:胃肠道感染,胃溃疡,肠胃炎,急性单纯性胃炎,胃石症
&&已帮助用户:552
病情分析:根据你的情况,就是结石梗阻引起肾积水。指导意见:只要结石排出,肾积水就好了,可以选择体处碎石,或者中药排石等治疗。
关注此问题的人还看了
大家都在搜:
肾积水相关标签
由于尿液从肾脏排出受阻,蓄积,造成尿液潴留而引起肾内压升高,以致肾盂肾盏逐渐扩张,肾实质萎缩与破坏,...
免费向百万名医生提问
填写症状 描述信息,如:小孩头不发烧,手脚冰凉,是怎么回事?
无需注册,10分钟内回答
百度联盟推广
百度联盟推广
搜狗联盟推广
评价成功!→ 我是痛风病吃什么药排尿酸最佳
我是痛风病吃什么药排尿酸最佳
女 | 0个月
曾经的治疗情况和效果:
治疗过长时间没效果
想得到怎样的帮助:想把身体的尿酸排排
其他类似问题
医生回复区
望月楼爱心医生
帮助网友:24237称赞:3885
&&&&&&你好,患了痛风,对于血尿酸水平轻微偏高的,可以服用碳酸氢钠片,偏高较多的,用苯溴马隆.对血尿酸水平持续超过500的,则要考虑使用别嘌醇.痛风急性发作时,只能用秋水仙碱镇痛,平时轻微的疼痛,则可以用吲哚美辛,扶他林软膏.饮食控制和多饮水对控制痛风的发作有重要意义.注意避免食用嘌呤含量高的食物.
你好,我这痛风病只是这样吃药维持吗没有最佳的治疗方案吗
11:28医生回答:
吃药是一方面,另外还要注意平时的习惯,包括生活和饮食等。
擅长: 中医诊治、营养调护、儿科、妇产科
帮助网友:29138称赞:2398
&&&&&&病情分析:&&&&&&痛风的发病原因是血液中的尿酸浓度过高,形成尿酸结晶沉积在组织中,目前还没有药物可以完全根治。&&&&&&指导意见:&&&&&&急性发病的时候可以选择减少尿酸生成的药物如:别嘌呤醇,平时注意多喝水,最好是保持每天的尿量在2000ml以上,另外,饮食上可以多吃点茄子、南瓜、西红柿、土豆等。
疾病百科| 痛风
挂号科室:风湿免疫科
温馨提示:注意劳逸结合,避免过劳、精神紧张、感染、手术,一般不主张痛风病人参加跑步等较强的体育锻炼,或进行长途步行旅游。
痛风是一种由于嘌呤生物合成代谢增加,尿酸产生过多或因尿酸排泄不良而致血中尿酸升高,尿酸盐结晶沉积在关节滑膜、滑囊、软骨及其他组织中引起的反复发作性炎性疾病。本病以关节液和痛风石中可找到有双折光性的单...
好发人群:轻度外伤,暴食高嘌呤食物或过度饮酒,手术,疲劳,情绪紧张,内科急症(如感染,血管阻塞)均可诱发痛风急性发作尤其多见于男性青壮年
常见症状:关节疼痛、第一跖骨关节肿胀、白细胞增多、
是否医保:医保疾病
治疗方法:药物治疗
参考价格:5
参考价格:225
参考价格:38
您可能关注的问题
用药指导/吃什么药好
本品适用于:1. 治疗骨关节炎急性期和慢性期的症...
参考价格:¥85.5
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急性发作,预防复发性痛风性关节...
参考价格:¥5.4
下载APP,免费快速问医生百度拇指医生
&&&普通咨询
您的网络环境存在异常,
请输入验证码
验证码输入错误,请重新输入降尿酸最好的药
降尿酸最好的药
范文一:高尿酸本人今年49岁,天生不爱动,特别喜欢肉食尤其是肥肉。在外地经商,常常与有钱人打交道,没参加过什么体力劳动。5年前和好友聚会,第二天早上起来左足背外踝关节肿痛,当晚剧痛不能下地,大约三天后减轻,然后自愈。当时以为是不小心扭伤脚背,过后不思量。不知道是痛风急性发作。在之后的一次饭局上喝了炖老母鸡汤和一罐啤酒,第二天脚肿痛,不敢下地,翻身都痛。一周后情况好转,就赶忙去医院检查了 ,一看590的尿酸,就感到很慌张,血脂也偏高。我每天的药物是半片苯溴马隆降酸,两片碳酸氢钠,我知道痛风吃一辈子西药降酸,伤肝伤肾所以我觉得降脂有助清除体内垃圾,排酸更畅,肝肾负担更轻。想通过饮食和运动来调节尿酸,我找了个用药不错的方法苯溴马隆1片,碳酸氢钠1×2片,复方丹参片3×3片,维生素C3×1片,维生素E3×1片,忌口。一周后苯溴马隆每天半片,碳酸氢钠1×2片,复方丹参片3×3片,维生素C3×1片,维生素E3×1片,忌口。按上方吃一个月后,停碳酸氢钠,其余不变。两个月后,大约10月份,以上改每天吃以上配方为断续吃。不再严格忌口,鱼肉什么都吃,但略有节制。到2014年元旦左右,彻底停药至今。不忌口,吃肉比常人略多一些。海鲜也吃,但有节制。唯一一点是三年来再没碰过啤酒,偶尔喝点白酒。因为我本来就不喜欢喝酒,更不谈不上嗜酒,饭局上推不过才喝点,所以三年来没碰过啤酒这事,可以说是忌口,也可以说不忌口。 降酸是唯一的有效途径,西药就是治标不治本,我现在就在常常去运动,我如果喝水达标(2000CC以上),身体感觉会很好。如果喝得少了,会有腰胀的反应。有几天喝很多水也还是感到口渴,可能是利尿作用太强了。刚开始加维生素E和丹参片的几天里,小腿有轻微但能明显感觉到的蚁走感和持续时间极短、轻微的关节酸胀。现在严格控制饮食,定期锻炼。儿子很担心我,找各种能帮我从根本上改变尿酸高体质的方法,4月底的时候我们一起去北京天天传奇公司参加活动,买了他们的酸立青代茶饮搭配肽硒齐4号。现在我已经喝了3个多月了。我前天在家用家用测尿酸试纸测出我的尿酸已经降到405了。特别开心,坚持锻炼和控制饮食,我已经远离高尿酸药物了。原文地址:高尿酸本人今年49岁,天生不爱动,特别喜欢肉食尤其是肥肉。在外地经商,常常与有钱人打交道,没参加过什么体力劳动。5年前和好友聚会,第二天早上起来左足背外踝关节肿痛,当晚剧痛不能下地,大约三天后减轻,然后自愈。当时以为是不小心扭伤脚背,过后不思量。不知道是痛风急性发作。在之后的一次饭局上喝了炖老母鸡汤和一罐啤酒,第二天脚肿痛,不敢下地,翻身都痛。一周后情况好转,就赶忙去医院检查了 ,一看590的尿酸,就感到很慌张,血脂也偏高。我每天的药物是半片苯溴马隆降酸,两片碳酸氢钠,我知道痛风吃一辈子西药降酸,伤肝伤肾所以我觉得降脂有助清除体内垃圾,排酸更畅,肝肾负担更轻。想通过饮食和运动来调节尿酸,我找了个用药不错的方法苯溴马隆1片,碳酸氢钠1×2片,复方丹参片3×3片,维生素C3×1片,维生素E3×1片,忌口。一周后苯溴马隆每天半片,碳酸氢钠1×2片,复方丹参片3×3片,维生素C3×1片,维生素E3×1片,忌口。按上方吃一个月后,停碳酸氢钠,其余不变。两个月后,大约10月份,以上改每天吃以上配方为断续吃。不再严格忌口,鱼肉什么都吃,但略有节制。到2014年元旦左右,彻底停药至今。不忌口,吃肉比常人略多一些。海鲜也吃,但有节制。唯一一点是三年来再没碰过啤酒,偶尔喝点白酒。因为我本来就不喜欢喝酒,更不谈不上嗜酒,饭局上推不过才喝点,所以三年来没碰过啤酒这事,可以说是忌口,也可以说不忌口。 降酸是唯一的有效途径,西药就是治标不治本,我现在就在常常去运动,我如果喝水达标(2000CC以上),身体感觉会很好。如果喝得少了,会有腰胀的反应。有几天喝很多水也还是感到口渴,可能是利尿作用太强了。刚开始加维生素E和丹参片的几天里,小腿有轻微但能明显感觉到的蚁走感和持续时间极短、轻微的关节酸胀。现在严格控制饮食,定期锻炼。儿子很担心我,找各种能帮我从根本上改变尿酸高体质的方法,4月底的时候我们一起去北京天天传奇公司参加活动,买了他们的酸立青代茶饮搭配肽硒齐4号。现在我已经喝了3个多月了。我前天在家用家用测尿酸试纸测出我的尿酸已经降到405了。特别开心,坚持锻炼和控制饮食,我已经远离高尿酸药物了。
范文二:维普资讯 论,医 创 研   28 月 学 新 究 0 年5  第5 第1期 EIN  NVT NRS RH 0 卷 4  MD I I OAI   E C  C EN O EA 手   ≯ 0 萝 。 _  l ≯ 毒 一 | 髫 誊 ≯ 蕾I    ≤≯ 学 。 墨     ∥   誊   碧 - 著   誊-     曩  lI 矗囊   强  = 嚣 碧   薯, 曩 _ ≯参 考 文 献外凸, 严重者呈反抱 球状 。本组 2 6例有此征象 , 胼胝体发育不 全  时常伴有 深部 白质发育不 良, 故侧脑室可略大。 当胼胝体体部 缺  乏时则侧脑室体部 分离 、 平行 ; 当胼胝体 压部 缺乏时则后 角上 移  进入 发育不 良的 白质 内 , 脑室 枕角 及三 角 区呈 不对 称性 扩 大  侧 ( 憩室样 ) 被称 为 C loe hl。本组 6例有此征象  ’ 。 , o cp a p y 。[ ] 国珍  1李 临床 c T诊 断学 [  北 京 : M] 中国科 学技 术 出版社 ,1 9 : ~5   9 4 56 8[] 2 李松年. 现代全 身 C T诊 断 学[  北京 : M] 中国 医药科技 出版社 ,9 9:7~5   19 5 93 34 第三脑室扩大且 抬高前 伸 , 同程 度 的延 伸至双 侧侧 脑  .  不室中间 , 至形成半 脑间裂囊肿。端脑 发育不 良导致 第三脑室 扩  甚 大, 上移。本组 2 2例有此表现  34 伴 随畸形 . J  。 胼 胝体 发育 不全常与其他 中枢 神经系统 畸形 伴[ ] 天 真 , 星 荣 中枢 神 经 系统 计 算 机 体 层摄 影 ( T 和 磁 共  3沈 陈 C) 振 成 像 ( I [ ] 上 海 : 海 医 科 大 学 出版 社 ,9 2 13 MR ) M . 上 19 :0~16 0[ ] e d 1 E ygns  f h op s alsm[ ] e r ai 4 K n M  .D seei o tecru  l l B s   c o u J .N uo d— ro g , 9 3 2 ( ) 29~ 4  l y 1 8 ,5 2 :3 2 1 o发, 最高达 5 % 。如灰质 异位伴 脑裂 畸形 6例 , 0 胼胝体 脂肪瘤 2例, 透明隔缺如 2 , 例 巨脑 回畸形 2例 , 脑穿通 畸形 2例。此外 还可伴 发 ei i 形 , 迪 一沃 克 综 合 征 , 球 间 裂 蛛 网 膜 囊 肿 及  ha 畸 r 丹 半[ ] aw rM C m u d t orpyo o gna banm l r'  5 Sra    o p t  a gah fcneil ri a oB — e m t    f l a tn [   S.L us WarnG en 95 2 2  i s M] t oi: r   r ,18 :1~ 2 o e e视隔发育不全等 。本组达 4 .6 。 37 %35 鉴别诊断  .[] 6 李玉华 , 朱志明, 王治平. 儿童胼胝体发 育不全的 c T诊 断 ( 附2 5例 分 析 ) J . [ ] 中华放 射 学 杂 志 ,96,0 2 : 9  19 3 ( )9 4~ 73 5 1 胼胝体发育不全伴 发半球 间裂囊 肿时 , 与前脑 无裂 畸  .. 需[] 7 江波 , 李树新 , 李荫太 , 胼胝体发 育不全并发 颅 内畸形 8 等  例  分析 [ ] 临床放射 学杂志,9 7 1 ( )5 5  J. 19 ,6 1 :5~ 6 [] 8 李联 忠. 颅脑疾病 C T图谱 [ . M] 济南 : 南出版社 ,9 123 济 19 :5~形 的背侧囊肿鉴别 。前脑无裂畸形没有正常的大脑镰结 构 , 丘脑呈融合状 , 终板增厚 , 侧脑 室融合 为单一 腔 , 侧脑 室前角 , 无 常伴  面部 畸形 。胼胝体发育不全有典 型 C T表现 , 丘脑明显分离 , 终板常缺 如 。   35 2 透 明 隔 囊 肿 的 第 三 脑 室 位 置 正 常 , 囊 肿 之 间 有 间 隙 存     与25   5【 收稿 日期 】 20 — —   08 4 2 4‘ lI? ” Ih? J J I “IIf1“ lhf 川  l l lI J   II _ ‘ l   ll  I II? Jl   .   I在, 胼胝体 形态位置正 常 . 。 7  l综 合 医 学降尿 酸 用 什 么 药赵 自学鸟鲁木 齐市经济开发 区 中亚北路 4 9号 自学诊所 ( 6 新疆  乌鲁木 齐 8 0 1 ) 3 04【 中图分类号 】 993 R 6.  【 文献标识码】   A 【 文章编号 】6 1 72 (08 1 — 00 O 1 — 8120 )4 04 一 1 7大 , 酸不 断由关 节内向外转移 , 尿 形成尿酸盐沉积在关节 内 , 容易  痛风和高尿酸血症的发病率近些年明显增 多 , 高尿酸 血症 的发病率已达到 1 % , 0 痛风 的发痛基础是 高尿酸 血症 , 由于饮 食  是结构不平衡 , 造成人体 内多种物质代谢紊乱而引起的疾病 。大 量  的高尿酸血症患者 发生痛风之前就已经损 害肾脏等 器官 , l 所  临床 见不明原 因的肾结 石、 肾功能衰竭 的患者 , 其病 因之一就 是长 期  血尿 酸( A) U 增高所致。所以发现 U A明显升高 的患者 必须做 降  尿 酸处理 。常用 的降尿 酸药分 为 : 抑制 尿酸合 成药 、 促进 尿酸排  泄药 、 体液碱化药 、 肠道尿酸 吸附药等 四种 。   1 抑制尿酸合成 药 。 药量小点也有效引发转移性关节炎 。3 碱性药 。 一般不单独长期用  碱性药 的 目地 主要 是碱 化体 液 , 括碱 化尿 液 、 包 关节 液 等。   当尿液 p H为 47 .5时 ,0 以上 的尿 酸性呈结合状 态 ; 9% 当尿液 p   H >. 6 6时几乎所有尿酸都处在游离状态 。用碱 性药使尿 p H保持  在 62~68是 最 佳选 择 。碱 性 药 多 和 前 二 类 降 尿 酸 药 同 时  . . 使用 。   4 肠道吸 附药 。 几乎没有 副作用这类药 目前用于临床 的仅有别嘌醇一种药 , 降尿酸作用较缓慢, 适用 于各种年龄段 的原发 型和继 发性痛 风患者 , 尤其是 合并较 重 的 肾 功 能 损 害 者 应 首 选 。每 天 给 患 者 20 g 有 8 % 以 上 的  0m , 0正常人体内尿酸 的 2 % 经肠 道 排 出, 类药 口吸后在肠 道  0 这可 吸附尿酸 、 肌酐等物质 , 增加 尿酸从肠 道的排泄量 , 降低 血尿酸  浓度 , 代表药有爱西特等 。该药是极微粒化活性炭 。常用 在痛风病人 U A可降至正常水平 。   2 促尿酸排泄药 。 要防关节炎  这类 药主要用 于尿酸排出量下降的年轻高尿酸血症患者 , 尤  其适用于体表有痛 风石 、 肾功能无明显损害者 。但 由于本 药降尿  酸强 , 药后 U 用 A下降 迅速 , 血液 与关节液 中的尿酸浓 度相差 过或高尿 酸血症 合并 肾 衰 , 肌酐 、 酸 升高 的患 者 , 血 尿 此药 与别 嘌醇、 苯溴马隆等药合用 , 除减轻 肾衰 引起 的尿 毒症外 , 还可 以降低  U 这类 药不能被肠道 吸收 , A, 几乎无副作用 。【 收稿 日期】 20 — — 3 08 3 2
范文三:降尿 酸,用 药
 小须心口 武 汉 市
院医内 分 泌科
主 任师医   爱 胡/ 徐民乃佳尿酸是
人 体嘌呤 代谢 的最
产 物 。 当终人体
内的精3 天,后 出 发现
重加 ,在 医 院 为 诊嘌呤代 长期紊谢乱时 血, 尿中酸升高会发生高 酸  别嘌尿 醇呤 敏 过导 致皮疹。血症,高酸血症的尿接后果是有直尿酸针状 晶盐  体 解析【 】别 嘌 呤醇过通抑人体制内成尿合 酸的 
中织析出 ,
由 此引发急 性
症 炎 即痛风
所 以。 高 酶 的活性 , 使尿
酸 生 成减
。少其 不良反 应
,包 尿酸 血 症
和 风痛患者
制在控 目  括标胃肠 道症 ( 腹痛状腹、、恶心泻、 呕吐等、)肝  范围之
内 。  功损能 ( 害氨转升酶高、黄疸等)、肾脏损害
(   目前 ,浮 低降 酸尿的
法 方除 了 嘌 呤饮 食 低 、限  制肿、少
、尿 蛋尿白 肾功、 衰能竭等)
、 髓骨制 抑烟 酒
坚、持 运 动 和 控制
体重 外 ,
很 多患 还者 需 用 服
白细 胞 (、血小
少 或 血贫 )等 和 敏过 反应。  服药 物 ,其 中
碳酸氢 钠 片 、
嘌别 醇 呤 苯 和溴 马 最隆  常用
呤醇 除 了定 期 监
功肾 、血能
规 常 ,外还 
用些 这药物 时,必
须小 心 对待, 保确 全 。 安  须注
过意敏反应 的 发
生  。过反敏 应要表现为主各种类的型皮 疹,生 于发酸氢钠片 :碳服危害大久 用碳酸
氢 钠片 , 医 生叮
他 嘱 月半 后 复
生先 一肢 四、躯干
肤 皮常,伴 瘙
发、 等 ,热 严 重者 及危  用药
由轻至重 , 极
引易起 患者【典病型例 马先生今年】 2 6,岁因尿酸血高服  生 症命。别 嘌 呤
醇引 起 过 敏的反 应
伏 潜期 长, 般 在 一忙起
来将,复 查之事忘
干二 。净2
个月后 马 ,甚至务人医员的视 忽因。 ,此服 嘌别醇 呤患的 者如有皮 疹 伴 随
发热,首 先
考要虑别 嘌 呤 醇过
敏立 即,先 生出现心 慌
闷胸、 短气
下肢 、浮 肿 等适不,
医被 院诊断
, 医生指衰出马先 生 的
袁心 是由碳于
酸氢钠 长期 过
服量用 引起
药给予,对症处 。别理嘌呤一醇从般小剂起量始 使用
。 过敏反 应 更 青
合  并 睐 功 肾 能 不和 全 用 服噻嗪 类 利
剂尿 ( 氢氯如嗪)噻
 患者 ,这 的 患者类更需
强 加防 。范【解析
血】酸尿从液尿泄排, 使尿液呈 酸性 ,  而过 于偏
液不 利 于 血尿 酸的
泄排 。因 此当患尿液者的 Hp低值 于6 .0
时,提 示 酸 偏性 重需碱,化  尿 液治 疗碳酸氢。钠即小打 ,呈碱苏 ,性常用的是 苯溴 马 :饮隆 不 足致结水 石 化碱液尿药物 虽。我然规国适定量 的苏打小作 为可 用。碳酸 氢含有钠钠离 ,长 期子量服大可引用起 体【 典病型 】例陈女 士5, 2岁, 患高尿酸症服 血【
析解 由】9 0 于%上以的高 酸血尿症 为肾脏尿松膨加剂食入品,但不等 于碳氢酸可随钠长期服意 
用苯 马隆溴 , 因饮
水过 量发 少生输 尿管结 石。钠内离子增加。因钠离 子有 亲水 ,性使可体 内分水 酸  泄排减
致所,作 为促
排泄药 的 苯溴
马 隆   适潴 留,重心脏 负加 担诱,心力发竭衰、 水肿和中 碱 用人
类 药这物 的弊
, 促 进在毒,尤
其 老是年 人 或 者
心有 脏 病的 患者
注 意   尿酸 排泄
,时 如果 量尿不
尿 系统可 能 尿 酸因在用药过 中监程测有心无胸慌闷、气短、水 等心  过肿多形而成石 。结以使用所溴马苯隆时 需大量饮, 力衰 征竭象 , 并遵医 嘱复
诊。  水 ,饮 水量不 得 少于
日1每 50 0
 ̄ 0 2 0 0毫
,这 样 可起升 服 用 碳酸  氢钠
后 片, 尿液 pH 值升会
,高大 于 7. 0
到增 尿 加 量冲, 刷尿 路
加, 强尿酸
排泄 的 作用
。此时易成结形石,需 停药要。 此因化碱尿过液 中程还 外 , 有已泌
禁者用此 类 物药
。  文前已述 ,过于 酸的偏尿液不并利于尿酸血的 
要 测尿检 液pH
可服 久。  排 泄。促进
尿 酸 排 泄
的苯溴 隆马
尿 呈 酸 液别嘌呤醇: 须防过 敏应反别用嘌呤
醇,服 药1
月 ,四肢后 皮肤 现出 散 在量 少 红斑
, 伴 瘙 痒他。以
为 是蚊虫叮 咬 所
致 外,用 了 风油性, 用前药定期测量尿液 后的碱酸度十也必要分,  
用般前药两周检测 用药,至后每少月测检 1  次。H值不至酸性偏, 要 时加 必用碳酸氢  【 典 病型例】 金先 生因患痛、高风酸尿血服症 以 尿 使液p的
范文四:降尿酸的药物及分类第一类为抑制尿酸合成的药。其代表药是别嘌醇(别嘌呤醇)。别嘌醇可用于各种年龄的原发性和继发性痛风病人,不受肾功能的限制,故痛风病人合并肾功能不全、肾结石及尿酸排出过多应首选本药。与促尿酸排泄药合用有协调作用。因药源充足、廉价,是较理想的降尿酸药之一。别嘌醇为黄嘌呤氧化酶抑制剂,其结构类似次黄嘌呤,有较强的抑制黄嘌呤氧化酶作用,从而阻断次黄嘌呤向黄嘌呤、黄嘌呤向尿酸的代谢转化,可减少尿酸的生成,降低血尿酸浓度。该药能在PRPP(5-磷酸核糖-1-焦磷酸合成酶)存在时转变成相对应核苷酸,消耗PRPP使IMP(次黄嘌呤核苷酸)合成减少,从而可迅速降低血尿酸值,抑制痛风石和肾结石形成,并促进痛风石溶解。适应证:⑴尿酸合成过多而导致的高尿酸血症。⑵肾功能严重损害而不能使增大的尿酸负荷排出者。⑶大剂量尿酸排泄促进剂无效或过敏,或不能耐受者。⑷肾尿酸结石反复形成者。⑸每日尿酸排泄超过5.9毫摩尔(1000毫克)者,易发生尿酸性肾结石的危险。⑹有较大的多部位痛风结节者(需要两种药联用以阻断尿酸的产生和增加尿酸的排泄)。⑺继发于骨髓增殖性疾病的高尿酸血症,特别是细胞毒制剂治疗前的患者,否则大量尿酸从肾排出,可发生急性肾小管阻塞。用法:别嘌醇开始每天100毫克,每日2~3次口服,可逐渐增至每次200毫克,每日3~4次,每日最大剂量不超过600毫克为宜。血尿酸浓度正常后逐渐减至维持量,每次100毫克,每日1~2次。其副作用为过敏性皮疹、药物热、肠胃不适、白细胞及血小板减少、肝功能损害等。注意事项:①需从小剂量开始,逐渐增加剂量,以免血尿酸浓度急剧下降而诱发痛风急性发作。②定期复查周围血象、肝功能等。第二类是促进肾脏排泄尿酸药。主要用于无明显肾功能损害、60岁以下的痛风或高尿酸血症病人,尤适用于痛风结节较多者。用药后尿液酸碱度(pH值)迅速下降者要大量饮水并同服碱性药,以减少尿酸盐在肾脏沉积,防止结石形成。常用的促肾排尿酸药有苯溴马隆(痛风利仙)、丙磺舒(羧苯磺胺),属磺胺类药,对磺胺过敏者禁用,长期应用要定期查全血细胞,防止骨髓抑制现象发生。磺吡酮(苯磺唑酮),可作为磺胺过敏者丙磺舒的替代物。适用于尿酸排泄低下型高尿酸血症,如果肾功能有轻度损害也可应用,有时在促进尿酸排泄增多后,肾功能也可得到改善。该类药物主要通过抑制近端肾小管对尿酸的重吸收而促进尿酸的排泄。药物和用法:(1)丙磺舒(羧苯磺胺):是一种有效的尿酸排泄促进剂,每天1克可使肾对尿酸的排泄平均增加50%,血尿酸平均下降30%。开始时每次0.25克,每日2次,2周内递增至每次O.5克,每日2~3次,如果血尿酸明显高于正常,可每1~2周再增加0.5克,直至血尿酸降至正常水平。每日最大剂量2克以下。高尿酸血症控制后可再逐渐减量维持。约5%患者有皮疹、发热、胃肠刺激、肾绞痛及激发急性痛风发作等副作用。(2)磺吡酮(苯磺唑酮):是保泰松的衍生物,排尿酸作用强,但无消炎作用。由于能增强丙磺舒的作用,故对于难治性病人,两者可以合用而起到协同作用。开始每次50毫克,每日2次,2周内递增为100毫克,每日3次。每日最大剂量为600毫克。该药副作用较丙磺舒小,对胃黏膜的刺激较小,但有溃疡病者慎用,个别也有皮疹、药物热的报告。(3)苯溴马隆(痛风利仙):苯溴马隆是是较前两者更强的降尿酸药。开始剂量每日25毫克,每日1次,逐渐每日可增至100毫克。毒性作用轻微,对肝肾功能无影响,但可有胃肠道反应,极少数有皮疹、发热、肾绞痛及激发急性痛风发作。第三类是促进肠道排泄尿酸药。代表药为爱西特。它是一种极微粒化活性炭,口服后在肠道吸附尿酸、肌酐等物质,增加肠道有害物的排出。单独用降尿酸作用弱,和别嘌醇合用效果甚佳。本药多用于肾功能不全较重的痛风病人,几乎无明显的不良反应,与口服抗生素同用能降低抗菌作用。必须提及的是,不论使用哪种降尿酸药,都应该从小剂量开始,以防用药量过大导致关节内尿酸盐结晶迅速析出、沉积,使急性关节炎反复发作。临床发现,此时即使用较小剂量的降尿酸药,也偶尔可见到急性关节炎发病,这是因为病人对降尿酸药过于敏感、用药后血尿酸降低过快所致。为了避免这种“转移性关节炎”的发生,在此治疗阶段可合用少量秋水仙碱或非甾类消炎镇痛药,以抑制炎症发展,能阻止前列腺素释放。一般来说,关节内外尿酸浓度的平衡需要1~3个月,待这种平衡基本建立后继续用降尿酸药,关节炎极少再发生。但是很多病人因为初期治疗时急性关节炎频繁发作而误以为降尿酸药无效,甚至怀疑或否定痛风病的诊断而终止治疗,以致延误病情。另有些病人用药不规范,把降尿酸药当作消炎镇痛药使用,急性发作时用药,发作过后停药。这种做法常适得其反,因为当关节炎急性发作时,体内促肾上腺皮质素骤然增加,肾脏排尿酸量增多,血尿酸下降,此时再用降尿酸药,血尿酸水平会迅速降低,以致关节内外尿酸水平悬殊,关节炎随之发生。正确的做法是在急性关节炎发作时尽量不用降尿酸药,待关节炎过后再用。需要强调的是,原发性痛风尚无根治办法,必须坚持长期不间断地服药,多数病人可能要终身吃药。如果吃吃停停,不但无益,还可能引发严重并发症。
范文五:尿酸是人体嘌呤代谢的最终产物。当人体内的嘌呤代谢长期紊乱时,血中尿酸会升高发生高尿酸血症,高尿酸血症的直接后果是有尿酸盐针状晶体在组织中析出,由此引发急性炎症即痛风。所以高尿酸血症和痛风患者,都必须将血尿酸控制在目标范围之内。目前,降低尿酸的方法除了低嘌呤饮食、限制烟酒、坚持运动和控制体重外,很多患者还需服用药物,其中碳酸氢钠片、别嘌呤醇和苯溴马隆最常用。使用这些药物时,必须小心对待,确保安全。碳酸氢钠片:久服危害大【典型病例】马先生今年62岁,因高尿酸血症服用碳酸氢钠片,医生叮嘱他半月后复查。但马先生一忙起来,将复查之事忘得一干二净。2个月后,马先生出现心慌胸闷、气短、下肢浮肿等不适,被医院诊断为急性心衰,医生指出马先生的心衰是由于碳酸氢钠长期过量服用引起。【解析】血尿酸从尿液排泄,使尿液呈酸性,而过于偏酸的尿液不利于血尿酸的排泄。因此当患者尿液的pH值低于6.0时,提示酸性偏重,需碱化尿液治疗。碳酸氢钠即小苏打,呈碱性,是常用的碱化尿液药物。虽然我国规定适量的小苏打可作为膨松剂加入食品,但不等于碳酸氢钠可随意长期服用。碳酸氢钠含有钠离子,长期大量服用可引起体内钠离子增加。因钠离子有亲水性,可使体内水分潴留,加重心脏负担,诱发心力衰竭、水肿和碱中毒,尤其是老年人或者有心脏病的患者,更应注意在用药过程中监测有无心慌胸闷、气短、水肿等心力衰竭征象,并遵医嘱复诊。服用碳酸氢钠片后,尿液pH值会升高,大于7.0时易形成结石,需要停药。因此碱化尿液过程中还要检测尿液pH值,不可久服。别嘌呤醇:须防过敏反应【典型病例】金先生因患痛风、高尿酸血症服用别嘌呤醇,服药1月后,四肢皮肤出现散在少量红斑,伴瘙痒。他以为是蚊虫叮咬所致,外用了风油精,3天后出现发热,且上述症状加重,在医院诊为别嘌呤醇过敏导致皮疹。【解析】别嘌呤醇通过抑制人体内合成尿酸的酶的活性,使尿酸生成减少。其不良反应较多,包括胃肠道症状(腹痛、腹泻、恶心、呕吐等)、肝功能损害(转氨酶升高、黄疸等)、肾脏损害(浮肿、少尿、蛋白尿、肾功能衰竭等)、骨髓抑制(白细胞、血小板减少或贫血等)和过敏反应。服用别嘌呤醇除了定期监测肝肾功能、血常规外,还须注意过敏反应的发生。过敏反应主要表现为各种类型的皮疹,发生于四肢、躯干皮肤,常伴瘙痒、发热等,严重者危及生命。别嘌呤醇引起的过敏反应潜伏期长,一般在用药1~3月内发生,症状由轻至重,极易引起患者甚至医务人员的忽视。因此,服别嘌呤醇的患者如有皮疹伴随发热,首先要考虑别嘌呤醇过敏,立即停药,给予对症处理。别嘌呤醇一般从小剂量起始使用,就是为了规避过敏反应。过敏反应更青睐合并肾功能不全和服用噻嗪类利尿剂(如氢氯噻嗪)的患者,这类患者更需加强防范。苯溴马隆:饮水不足致结石【典型病例】陈女士,52岁,患高尿酸血症服用苯溴马隆,因饮水量过少发生输尿管结石。【解析】由于90%以上的高尿酸血症为肾脏尿酸排泄减少所致,作为促尿酸排泄药的苯溴马隆适用人群更广泛。但是这类药物的弊病在于,在促进尿酸排泄时,如果尿量不足,泌尿系统可能因尿酸过多而形成结石。所以使用苯溴马隆时,需大量饮水,饮水量不得少于每日毫升,这样可起到增加尿量,冲刷尿路,加强尿酸排泄的作用。此外,已有泌尿系结石者禁用此类药物。前文已述,过于偏酸的尿液并不利于血尿酸的排泄。促进尿酸排泄的苯溴马隆很容易让尿液呈酸性,用药前后定期测量尿液的酸碱度也十分必要,以使尿液的pH值不至偏酸性,必要时加用碳酸氢钠。一般用药前两周检测,用药后至少每月检测1次。
范文六:降尿酸用药须谨慎碳酸氢钠片:久服危害大血尿酸从尿液排泄,使尿液呈酸性,而过于偏酸的尿液并不利于血尿酸的排泄。当患者尿液的pH值在6.0以下时,提示酸性较重,需碱化尿液治疗。碳酸氢钠是常用的碱化尿液药物。它含有钠离子,长期大量服用可引起体内钠离子增加,加重心脏负担,诱发心力衰竭、水肿和碱中毒,尤其是老年人或者有心脏病的患者,更应注意在用药过程中监测有无心慌胸闷、气短、水肿等心力衰竭征象,并遵医嘱复诊。服用碳酸氢钠后,尿pH值会升高,大于7.0时易形成结石,需要停药。因此碱化尿液过程中还要检测尿pH值,不可埋头久服。别嘌呤醇:不良反应要防范别嘌呤醇通过抑制人体内合成尿酸的酶的活性,使尿酸生成减少。其不良反应较多,包括肝肾损害、骨髓抑制和过敏反应等。服用别嘌呤醇除了定期监测肝肾功能、血常规外,还须注意过敏反应的发生。过敏反应主要表现为各种类型的皮疹,发生于四肢、躯干皮肤,常伴瘙痒、发热等,严重者危及生命。别嘌呤醇引起的过敏反应潜伏期长,可在用药1至3月发生,症状由轻至重,极易引起患者甚至医务人员的忽视。因此服别嘌呤醇的患者如有皮疹,伴随发热,首先要考虑别嘌呤醇过敏,应立即停药,给予对症处理。过敏反应更青睐合并肾功能不全和服用噻嗪类利尿剂(如氢氯噻嗪)的患者,需加强防范。苯溴马隆:饮水不足致结石由于90%以上的高尿酸血症为肾脏尿酸排泄减少所致,作为促尿酸排泄药的苯溴马隆适用人群更广泛。但是这类药物的弊病在于,在促进尿酸排泄时,如果尿量不足,泌尿系统可能因排泄尿酸过多而形成结石。所以使用苯溴马隆时,需大量饮水,饮水量不得少于每日毫升,这样可起到增加尿量,冲刷尿路,加强尿酸排泄的作用。降尿酸用药须谨慎碳酸氢钠片:久服危害大血尿酸从尿液排泄,使尿液呈酸性,而过于偏酸的尿液并不利于血尿酸的排泄。当患者尿液的pH值在6.0以下时,提示酸性较重,需碱化尿液治疗。碳酸氢钠是常用的碱化尿液药物。它含有钠离子,长期大量服用可引起体内钠离子增加,加重心脏负担,诱发心力衰竭、水肿和碱中毒,尤其是老年人或者有心脏病的患者,更应注意在用药过程中监测有无心慌胸闷、气短、水肿等心力衰竭征象,并遵医嘱复诊。服用碳酸氢钠后,尿pH值会升高,大于7.0时易形成结石,需要停药。因此碱化尿液过程中还要检测尿pH值,不可埋头久服。别嘌呤醇:不良反应要防范别嘌呤醇通过抑制人体内合成尿酸的酶的活性,使尿酸生成减少。其不良反应较多,包括肝肾损害、骨髓抑制和过敏反应等。服用别嘌呤醇除了定期监测肝肾功能、血常规外,还须注意过敏反应的发生。过敏反应主要表现为各种类型的皮疹,发生于四肢、躯干皮肤,常伴瘙痒、发热等,严重者危及生命。别嘌呤醇引起的过敏反应潜伏期长,可在用药1至3月发生,症状由轻至重,极易引起患者甚至医务人员的忽视。因此服别嘌呤醇的患者如有皮疹,伴随发热,首先要考虑别嘌呤醇过敏,应立即停药,给予对症处理。过敏反应更青睐合并肾功能不全和服用噻嗪类利尿剂(如氢氯噻嗪)的患者,需加强防范。苯溴马隆:饮水不足致结石由于90%以上的高尿酸血症为肾脏尿酸排泄减少所致,作为促尿酸排泄药的苯溴马隆适用人群更广泛。但是这类药物的弊病在于,在促进尿酸排泄时,如果尿量不足,泌尿系统可能因排泄尿酸过多而形成结石。所以使用苯溴马隆时,需大量饮水,饮水量不得少于每日毫升,这样可起到增加尿量,冲刷尿路,加强尿酸排泄的作用。
范文七:降尿酸药物研究进展摘 要 作为常见炎症性关节炎类型之一,痛风是长期高尿酸血症造成的后果之一。所以,痛风管理的主要目标就是降低并长期维持血清尿酸浓度在其饱和度以下痛风患者高尿酸血症管理长期来几乎完全依赖别嘌呤醇。随着非布司他和培格洛替酶相继获准上市,不能耐受或不适别嘌呤醇治疗以及别嘌呤醇治疗无效的高尿酸血症患者有了替代和后续治疗选择,标志着降尿酸药物研究与开发已获得一次重大进步。本文概要介绍非布司他和培格洛替酶的临床研究数据,并就这两降尿酸新药在痛风患者高尿酸血症管理领域中的作用和地位作一分析。 关键词 高尿酸血症 降尿酸药物 非布司他 培格洛替酶痛风是成人常见的炎症性关节炎类型之一,由血清尿酸浓度超过溶解度、致使尿酸以尿酸单钠结晶形态沉积在关节和其它组织中所引起,通常分为无症状的高尿酸血症、急性痛风性关节炎、间歇性(intercritical)痛风和慢性进行性痛风4 个发展阶段。换言之,痛风是长期高尿酸血症造成的后果之一。所以,痛风管理的主要目标就是降低并长期维持血清尿酸浓度在其饱和度(约6.8 mg/dl)以下,从而诱导尿酸盐结晶溶解甚至最终消退,由此控制疾病的发作及进展。欧美循证医学指南[1] 均推荐,慢性痛风治疗应将血清尿酸浓度减少且维持在6 mg/dl 以下。40 多年来,慢性痛风患者高尿酸血症的治疗几乎完全依赖别嘌(allopurinol)这一个药物。别嘌呤醇为竞争性黄嘌呤氧化酶抑制剂,通过抑制尿酸合成产生降尿酸作用。不过,有相当比例的高尿酸血症患者接受别嘌呤醇治疗不能达到血清尿酸浓度推荐控制目标。此外,尽管别嘌呤醇的安全性较好,但其在肾功能受损患者中的副反应发生率及严重程度均有提高,故须依肌酐廓清率下调用药剂量(当然,降尿酸作用也下降)。因此,临床迫切需要有新的更有效、更安全且适用性更广的降尿酸药物。非布司他(febuxostat/Adenuric,Uloric)和培格洛替酶(pegloticase/Krystexxa)正是在此背景下开发上市的两个降尿酸新药,它们可为虽经别嘌呤醇治疗、但未达到血清尿酸浓度推荐控制目标或不能耐受别嘌呤醇治疗的高尿酸血症患者提供进一步的有效的后续治疗选择。 1 非布司他非布司他由日本帝人制药公司发现,在欧美的开发和商业权益分别许可给了 Ispen 制药公司和武田药品工业公司。非布司他于2008 年5 月在欧盟首次获得批准,用于治疗已发生过尿酸盐沉积、包括存在或既往有痛风石和(或)痛风性关节炎病史患者的慢性高尿酸血症[2] ;2009 年2 月又获得美国FDA 批准,用于长期治疗慢性痛风患者的高尿酸血症[3]。与别嘌呤醇的作用机制相似,非布司他也属黄嘌呤氧化酶抑制剂。但和别嘌呤醇(实际经由其氧化代谢物氧嘌呤醇)仅结合还原型酶且被抑制的酶可相对较快地复能不同,非布司他因能同时抑制还原型和氧化型黄嘌呤氧化酶,加之形成的药物- 酶复合物极其稳定,所以降尿酸作用较别嘌呤醇更强[4]。非布司他为片剂,在欧盟的推荐剂量方案是一日1 次口服80 mg ;若2 ~ 4 周后患者的血清尿酸浓度仍> 6 mg/dl,则可考虑提高剂量至一日1 次120 mg。非布司他在美国的获准适应证较在欧盟的更为宽泛一些,故推荐初始治疗剂量为一日1 次40 mg。非布司他主要经肝代谢或轭合化,用于轻至中度肝、肾功能受损患者时都不需调整剂量。1.1 研究数据非布司他是主要依据两项代号分别为APEX 研究[2,5]和FACT 研究[2,6] 的Ⅲ期、多中心、随机、双盲、对照临床试验数据获得欧美批准的。这两项研究共包括1 832 例高尿酸血症(血清尿酸浓度≥ 8.0 mg/dl)和痛风患者,主要疗效终点均是研究期最后3 个月检测的血清尿酸浓度都< 6 mg/dl 的患者比例。
APEX 研究是一项为期28 周的临床试验,患者分别接受非布司他一日1 次80 或120 mg、或别嘌呤醇一日1次300 mg(基线血清肌酐水平≤ 1.5 mg/dl 患者;对基线血清肌酐水平> 1.5 mg/dl 且≤ 2.0 mg/dl 患者,减量至一日1 次100 mg)、或安慰剂治疗。研究结果显示,非布司他80 和120 mg 两组中达到主要疗效终点的患者比例分别为48% 和65%,而别嘌呤醇和安慰剂两组的相应指标值仅分别是22% 和0。对轻至中度肾功能受损患者的亚组分析还显示,接受非布司他80 和120 mg 治疗达到主要疗效终点的患者比例分别为44% 和45%,而接受别嘌呤醇100 mg 治疗者却无1 人达到该主要疗效终点。FACT 研究为一项52 周的临床试验,患者分别接受非布司他一日1 次80 或120 mg、或别嘌呤醇一日1 次300 mg 治疗。结果显示,非布司他80 和120 mg 两组中达到主要疗效终点的患者比例分别为53% 和62%,而别嘌呤醇组的相应指标值仅是21%。APEX 和FACT 两研究都还观察到,接受非布司他治疗的许多患者的血清尿酸浓度在2 周后即降至< 6 mg/dl 且能在整个治疗期内得以维持。两研究中共有约40%患者的基线血清尿酸浓度≥ 10 mg/dl。对这些患者,非布司他80 和120 mg 治疗分别使得41% 和48% 的患者达到了主要疗效终点,而使用别嘌呤醇(300 或100 mg)和安慰剂治疗达到主要疗效终点的患者比例仅分别是9%和0。非布司他也已经一项为期28 周的Ⅲ期、多中心、随机、双盲临床试验[3,7] 证实,其一日1 次40 mg 治疗的降尿酸作用与别嘌呤醇一日1 次300 mg 相当,而一日1次80 mg 的疗效则显著优于别嘌呤醇一日1 次300 mg。该试验中亦包含慢性肾病患者(肌酐廓清率≥ 30 ml/min)。对这些患者,非布司他一日1 次40 或80 mg 治疗的降尿酸作用均显著优于别嘌呤醇一日1 次300 或200mg。非布司他在临床研究中的最常见副反应是肝酶水平升高、皮疹、腹泻和头痛,副反应谱与别嘌呤醇相似。1.2 临床地位作为一个新的非嘌呤类选择性黄嘌呤氧化酶抑制剂,非布司他已在关键性的随机、对照临床试验中被证实,其不仅具有强力、迅速的血清尿酸浓度降低作用,且降尿酸疗效显著优于现行标准用药别嘌呤醇。不过,必须指出的是,上述临床试验中别嘌呤醇的用药剂量是常规剂量(即一日1 次300 mg)。由于临床实践允许高尿酸血症患者在无肾功能受损前提下将别嘌呤醇的日剂量最大增加至600 ~800 mg(以进一步提高降尿酸疗效),而非布司他迄今还未与这种超常规剂量的别嘌呤醇进行过临床对照研究,故现尚难判断此两药在全剂量范围内的降尿酸疗效到底孰优孰劣。非布司他的副反应亦与常规剂量的别嘌呤醇相似(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更高,但无统计学显著意义[3])。即:对于别嘌呤醇治疗有效的高尿酸血症患者,非布司他目前还没有显现较之别嘌呤醇的显著优点或益处。就现有临床数据分析,非布司他最理想的目标患者人群应是那些真正经别嘌呤醇治疗无效的及肾功能受损的高尿酸血症患者。初步研究提示,非布司他用于治疗轻至中度肾功能受损的高尿酸血症患者是适宜的,且用于有严重的肝病(Child-Pugh 分级C 级)和严重肾病(肌酐廓清率< 30 ml/min)患者也安全[3],尽管临床实践中应谨慎。当然,非布司他对不能耐受别嘌呤醇治疗的患 者最为有用。2 培格洛替酶培格洛替酶由Savient 制药公司开发,2010 年9 月在美国首次获得批准,用于治疗虽经传统降尿酸药物(尤其是最大剂量的黄嘌呤氧化酶抑制剂)治疗、但仍未达到血清尿酸浓度推荐控制目标的成人慢性痛风患者。培格洛替酶是一种由大肠杆菌生产的重组修饰性哺乳动物尿酸氧化酶(即尿酸酶)和单甲氧基聚乙二醇经共价结合后形成的生物制剂。由于尿酸氧化酶能将尿酸转化成尿囊素,而尿囊素的溶解度较尿酸大得多且易被排泄,加之聚乙二醇化使尿酸氧化酶的半衰期大大延长,故培格洛替酶可有效降低血清尿酸浓度[8]。培格洛替酶为静脉内输注用药,推荐剂量方案是每2 周1 次至少用时2 h经静脉输注8 mg。培格洛替酶也已在欧盟提出了新生物制剂销售许可申请。2.1 研究数据培格洛替酶是主要依据两项为期6 个月的Ⅲ期、多中心、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临床试验数据[9] 获得美国FDA 批准的。这两项研究共包括212 例虽经传统降尿酸药物治疗、但仍未达到血清尿酸浓度推荐控制目标的成人慢性痛风患者,他们均符合如下入选标准:基线血清尿酸浓度≥ 8.0 mg/dl ;在过去18 个月中至少发生过3次有症状的痛风发作或至少有1 处痛风石、或已罹患痛风性关节炎;自我报告对别嘌呤醇治疗有医学禁忌证或有在以最大医学适宜剂量的别嘌呤醇治疗≥ 3 个月后血清尿酸浓度不能正常化(< 6 mg/dl)史。两研究还以是否存在痛风石对患者进行分层:71% 的患者在基线时存在痛风石。患者在研究中分别接受培格洛替酶每2 周静脉内输注8 mg 或安慰剂治疗。所有患者都还接受口服抗组胺药物、静脉内输注皮质激素和对乙酰(acetaminophen)以预防培格洛替酶相关输注反应以及在开始接受培格洛替酶治疗之前至少1 周即使用1 种非甾体抗炎药物或秋水仙碱(colchicine)、或同时使用这两种药物预防痛风发作,除非有医学禁忌症或不能耐受。两研究的主要疗效终点均为在3 和6 个月至少80%时间内血清尿酸浓度< 6 mg/dl 的患者比例;次要疗效终点是在6 个月后以标准化数字照片评价的培格洛替酶治疗对痛风石的作用,并定义完全应答为至少1 处痛风石100% 消退且无新的痛风石形成和任一痛风石都没有进一步增大。研究证实,接受培格洛替酶治疗达到血清尿酸浓度< 6 mg/dl 的患者比例显著高于安慰剂组:在两项试验中,培格洛替酶组在6 个月时达到这一主要疗效终点的患者比例分别为47% 和38%,而安慰剂组的相应指标值都是0。次要疗效终点,对两试验数据的合并分析结果显示,培格洛替酶和安慰剂两组在6 个月后的完全应答率分别为45% 和8%。培格洛替酶治疗的常见副反应包括输注反应(发生率26%)以及恶心、挫伤/ 瘀斑、鼻咽炎、便秘和呕吐。2.2 临床地位培格洛替酶是美国FDA 迄今批准用于对传统降尿酸药物治疗无效或有医学禁忌证(主要是共患疾病)的有症状痛风患者的第一个治疗药物。关键性临床试验(患者中有71% 在基线时存在痛风石)证实,培格洛替酶有非常强力的血清尿酸浓度降低作用,且其治疗有效患者的血清尿酸浓度能被持久维持在< 6 mg/dl 直至53 周,从而使高达81% 的这些患者的痛风石发生完全或部分消退。培格洛替酶治疗3 和6 个月80% 时间内血清尿酸浓度< 6 mg/dl 患者的触痛和肿胀关节计数以及综合评价评分也获得了临床显著的改善。不过,培格洛替酶的输注反应十分常见,治疗前必须给予预防性治疗。培格洛替酶治疗6 个月会使89% 的患者出现抗培格洛替酶抗体,由此导致培格洛替酶疗效丧失、清除率提高以及输注反应增加。因此,临床推荐如使用培格洛替酶治疗3 个月,患者的血清尿酸浓度仍> 6 mg/dl 且有中至重度输注反应,即应就此终止培格洛替酶治疗。
总之,培格洛替酶能为对传统降尿酸药物治疗无效的痛风患者的高尿酸血症提供一种新的有效的后续治疗选择,临床地位已经得到确立。此外,基于培格洛替酶有强力和迅速的降尿酸作用,日后也很可能会被用于有严重痛风石负担及希望使痛风石更快消退的痛风患者(仅需数个月,而使用口服降尿酸药物可能需长达数年)。3 结语痛风是一种常见疾病,且发病率有上升趋势,而高尿酸血症则为导致痛风的基础原因。因此,降低并维持血清尿酸浓度< 6 mg/dl 对控制痛风发作及进展至关重要。痛风患者降尿酸治疗长期以来几乎完全依赖别嘌呤醇。随着非布司他和培格洛替酶的相继获准上市,痛风患者有了新的适用性更广、作用更强并能保证后续有效治疗的降尿酸药物,临床意义显著和重要。参考文献[1] Zhang W,Doherty M,Pascual E,et al . EULAR evidencebasedrecommendations for gout. Part II :management.Reportof a task force of the Standing Committee for internationalClinical Studies Including Therapeutics (ESCISIT)[J].AnnRheum Dis,) :.[2] European Medicines Agency. Adenuric(TM) (febuxostat) :EPAR—product informationB/OL].[].http://www.ema.europa.eu/docs/en_GB/document_library/EPAR_-_Product_Information/human/000777/WC.pdf.[3] Takeda Pharmaceuticals North America,Inc. ULORIC(TM)(febuxostat) :prescribinginformationEB/OL].[]./content/file/PI.pdf?applicationCode=3f8eb050-0baf-42e3-905f-d1fc&fileTypeCode=ULORICPI.[4] Okamoto K,Eger BT,Nishino T,et al . An extremely potentinhibitor of xanthine oxidoreductase. Crystal structure of theenzyme-inhibitor complex and mechanism of inhibition[J].JBiol Chem,) :.[5] Schumacher HR Jr,Becker MA,Wortmann RL,et al .Effects of febuxostat versus allopurinol and placebo in reducingserum urate in subjects with hyperuricemia and gout :a 28-week,phase III,randomized,double-blind,parallel-grouptrial[J].Arthritis Rheum,) :.[6] Becker MA,Schumacher HR Jr,Wortmann RL,etal . Febuxostat compared with allopurinol in patients withhyperuricemia and gout[J].N Engl J Med,) :.[7] B ecker MA,Schumacher HR Jr,Espinoza L,et al . A phase3 randomized,controlled,multicenter,double-blind trial(RCT) comparing efficacy and safety of daily febuxostat (FEB)and allopurinol (ALLO) in subjects withgout [abstract][J].Arthritis Rheum,2008,58(suppl 9) :L11.[8] Sundy JS,Ganson NJ,Kelly SJ,et al . Pharmacokineticsandpharmacodynamics of intravenous pegylated recombinantmammalian urate oxidase in patients with refractory gout[J].Arthritis Rheum,) :.[9] Savient Pharmaceuticals,Inc. KRYSTEXXA(TM) (pegloticase) :prescribing information[EB/OL].[]. /pdfs/ KRYSTEXXA_Prescribing_Information.pdf.
范文八:·药物研发·降尿酸药物研究进展马培奇(上海医药行业协会
200003)摘
作为常见炎症性关节炎类型之一,痛风是长期高尿酸血症造成的后果之一。所以,痛风管理的主要目标就是降低并长期维持血清尿酸浓度在其饱和度以下。痛风患者高尿酸血症管理长期来几乎完全依赖别嘌呤醇。随着非布司他和培格洛替酶相继获准上市,不能耐受或不适别嘌呤醇治疗以及别嘌呤醇治疗无效的高尿酸血症患者有了替代和后续治疗选择,标志着降尿酸药物研究与开发已获得一次重大进步。本文概要介绍非布司他和培格洛替酶的临床研究数据,并就这两降尿酸新药在痛风患者高尿酸血症管理领域中的作用和地位作一分析。关键词
高尿酸血症
降尿酸药物
培格洛替酶中图分类号:R97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2)03-0018-03痛风是成人常见的炎症性关节炎类型之一,由血清尿酸浓度超过溶解度、致使尿酸以尿酸单钠结晶形态沉积在关节和其它组织中所引起,通常分为无症状的高尿酸血症、急性痛风性关节炎、间歇性(intercritical)痛风和慢性进行性痛风4个发展阶段。换言之,痛风是长期高尿酸血症造成的后果之一。所以,痛风管理的主要目标就是降低并长期维持血清尿酸浓度在其饱和度(约6.8 mg/dl)以下,从而诱导尿酸盐结晶溶解甚至最终消退,由此控制疾病的发作及进展。欧美循证医学指南[1]均推荐,慢性痛风治疗应将血清尿酸浓度减少且维持在6 mg/dl以下。40多年来,慢性痛风患者高尿酸血症的治疗几乎完全依赖别嘌呤醇(allopurinol)这一个药物。别嘌呤醇为竞争性黄嘌呤氧化酶抑制剂,通过抑制尿酸合成产生降尿酸作用。不过,有相当比例的高尿酸血症患者接受别嘌呤醇治疗不能达到血清尿酸浓度推荐控制目标。此外,尽管别嘌呤醇的安全性较好,但其在肾功能受损患者中的副反应发生率及严重程度均有提高,故须依肌酐廓清率下调用药剂量(当然,降尿酸作用也下降)。因此,临床迫切需要有新的更有效、更安全且适用性更广的降尿酸药物。非布司他(febuxostat/Adenuric,Uloric)和培格洛替酶(pegloticase/Krystexxa)正是在此背景下开发上市的两个降尿酸新药,它们可为虽经别嘌呤醇治疗、但未达到血清尿酸浓度推荐控制目标或不能耐受别嘌呤醇治疗的高尿酸血症患者提供进一步的有效的后续治疗选择。石和(或)痛风性关节炎病史患者的慢性高尿酸血症[2];2009年2月又获得美国FDA批准,用于长期治疗慢性痛风患者的高尿酸血症[3]。与别嘌呤醇的作用机制相似,非布司他也属黄嘌呤氧化酶抑制剂。但和别嘌呤醇(实际经由其氧化代谢物氧嘌呤醇)仅结合还原型酶且被抑制的酶可相对较快地复能不同,非布司他因能同时抑制还原型和氧化型黄嘌呤氧化酶,加之形成的药物-酶复合物极其稳定,所以降尿酸作用较别嘌呤醇更强[4]。非布司他为片剂,在欧盟的推荐剂量方案是一日1次口服80 mg;若2~4周后患者的血清尿酸浓度仍>6 mg/dl,则可考虑提高剂量至一日1次120 mg。非布司他在美国的获准适应证较在欧盟的更为宽泛一些,故推荐初始治疗剂量为一日1次40 mg。非布司他主要经肝代谢或轭合化,用于轻至中度肝、肾功能受损患者时都不需调整剂量。1
非布司他非布司他由日本帝人制药公司发现,在欧美的开发和商业权益分别许可给了Ispen制药公司和武田药品工业公司。非布司他于2008年5月在欧盟首次获得批准,用于治疗已发生过尿酸盐沉积、包括存在或既往有痛风1.1
研究数据非布司他是主要依据两项代号分别为APEX研究[2,5]和FACT研究[2,6]的Ⅲ期、多中心、随机、双盲、对照临床试验数据获得欧美批准的。这两项研究共包括1 832例高尿酸血症(血清尿酸浓度≥8.0 mg/dl)和痛风患者,主要疗效终点均是研究期最后3个月检测的血清尿酸浓度都<6 mg/dl的患者比例。APEX研究是一项为期28周的临床试验,患者分别接受非布司他一日1次80或120 mg、或别嘌呤醇一日1次300 mg(基线血清肌酐水平≤1.5 mg/dl患者;对基线血清肌酐水平>1.5 mg/dl且≤2.0 mg/dl患者,减量至一日1次100 mg)、或安慰剂治疗。研究结果显示,非布司他80和120 mg两组中达到主要疗效终点的患者比例分别为48%和65%,而别嘌呤醇和安慰剂两组的相应指标值仅分别是22%和0。对轻至中度肾功能受损患者的亚组分析还显示,接受非布司他80和120 mg治疗达到18上海医药
第3期万方数据主要疗效终点的患者比例分别为44%和45%,而接受别嘌呤醇100 mg治疗者却无1人达到该主要疗效终点。FACT研究为一项52周的临床试验,患者分别接受非布司他一日1次80或120 mg、或别嘌呤醇一日1次300 mg治疗。结果显示,非布司他80和120 mg两组中达到主要疗效终点的患者比例分别为53%和62%,而别嘌呤醇组的相应指标值仅是21%。APEX和FACT两研究都还观察到,接受非布司他治疗的许多患者的血清尿酸浓度在2周后即降至<6 mg/dl且能在整个治疗期内得以维持。两研究中共有约40%患者的基线血清尿酸浓度≥10 mg/dl。对这些患者,非布司他80和120 mg治疗分别使得41%和48%的患者达到了主要疗效终点,而使用别嘌呤醇(300或100 mg)和安慰剂治疗达到主要疗效终点的患者比例仅分别是9%和0。非布司他也已经一项为期28周的Ⅲ期、多中心、随机、双盲临床试验[3,7]证实,其一日1次40 mg治疗的降尿酸作用与别嘌呤醇一日1次300 mg相当,而一日1次80 mg的疗效则显著优于别嘌呤醇一日1次300 mg。该试验中亦包含慢性肾病患者(肌酐廓清率≥30 ml/min)。对这些患者,非布司他一日1次40或80 mg治疗的降尿酸作用均显著优于别嘌呤醇一日1次300或200 mg。非布司他在临床研究中的最常见副反应是肝酶水平升高、皮疹、腹泻和头痛,副反应谱与别嘌呤醇相似。1.2
临床地位作为一个新的非嘌呤类选择性黄嘌呤氧化酶抑制剂,非布司他已在关键性的随机、对照临床试验中被证实,其不仅具有强力、迅速的血清尿酸浓度降低作用,且降尿酸疗效显著优于现行标准用药别嘌呤醇。不过,必须指出的是,上述临床试验中别嘌呤醇的用药剂量是常规剂量(即一日1次300 mg)。由于临床实践允许高尿酸血症患者在无肾功能受损前提下将别嘌呤醇的日剂量最大增加至600~800 mg(以进一步提高降尿酸疗效),而非布司他迄今还未与这种超常规剂量的别嘌呤醇进行过临床对照研究,故现尚难判断此两药在全剂量范围内的降尿酸疗效到底孰优孰劣。非布司他的副反应亦与常规剂量的别嘌呤醇相似(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更高,但无统计学显著意义[3])。即:对于别嘌呤醇治疗有效的高尿酸血症患者,非布司他目前还没有显现较之别嘌呤醇的显著优点或益处。就现有临床数据分析,非布司他最理想的目标患者人群应是那些真正经别嘌呤醇治疗无效的及肾功能受损的高尿酸血症患者。初步研究提示,非布司他用于治疗轻至中度肾功能受损的高尿酸血症患者是适宜的,且用于有严重的肝病(Child-Pugh分级C级)和严重肾病(肌酐廓清率<30 ml/min)患者也安全[3],尽管临床实践中上海医药
第3期万方数据药 物 研 发应谨慎。当然,非布司他对不能耐受别嘌呤醇治疗的患者最为有用。2
培格洛替酶培格洛替酶由Savient制药公司开发,2010年9月在美国首次获得批准,用于治疗虽经传统降尿酸药物(尤其是最大剂量的黄嘌呤氧化酶抑制剂)治疗、但仍未达到血清尿酸浓度推荐控制目标的成人慢性痛风患者。培格洛替酶是一种由大肠杆菌生产的重组修饰性哺乳动物尿酸氧化酶(即尿酸酶)和单甲氧基聚乙二醇经共价结合后形成的生物制剂。由于尿酸氧化酶能将尿酸转化成尿囊素,而尿囊素的溶解度较尿酸大得多且易被排泄,加之聚乙二醇化使尿酸氧化酶的半衰期大大延长,故培格洛替酶可有效降低血清尿酸浓度[8]。培格洛替酶为静脉内输注用药,推荐剂量方案是每2周1次至少用时2 h经静脉输注8 mg。培格洛替酶也已在欧盟提出了新生物制剂销售许可申请。2.1
研究数据培格洛替酶是主要依据两项为期6个月的Ⅲ期、多中心、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临床试验数据[9]获得美国FDA批准的。这两项研究共包括212例虽经传统降尿酸药物治疗、但仍未达到血清尿酸浓度推荐控制目标的成人慢性痛风患者,他们均符合如下入选标准:基线血清尿酸浓度≥8.0 mg/dl;在过去18个月中至少发生过3次有症状的痛风发作或至少有1处痛风石、或已罹患痛风性关节炎;自我报告对别嘌呤醇治疗有医学禁忌证或有在以最大医学适宜剂量的别嘌呤醇治疗≥3个月后血清尿酸浓度不能正常化(<6 mg/dl)史。两研究还以是否存在痛风石对患者进行分层:71%的患者在基线时存在痛风石。患者在研究中分别接受培格洛替酶每2周静脉内输注8 mg或安慰剂治疗。所有患者都还接受口服抗组胺药物、静脉内输注皮质激素和对乙酰氨基酚(acetaminophen)以预防培格洛替酶相关输注反应以及在开始接受培格洛替酶治疗之前至少1周即使用1种非甾体抗炎药物或秋水仙碱(colchicine)、或同时使用这两种药物预防痛风发作,除非有医学禁忌症或不能耐受。两研究的主要疗效终点均为在3和6个月至少80%时间内血清尿酸浓度<6 mg/dl的患者比例;次要疗效终点是在6个月后以标准化数字照片评价的培格洛替酶治疗对痛风石的作用,并定义完全应答为至少1处痛风石100%消退且无新的痛风石形成和任一痛风石都没有进一步增大。研究证实,接受培格洛替酶治疗达到血清尿酸浓度<6 mg/dl的患者比例显著高于安慰剂组:在两项试验中,培格洛替酶组在6个月时达到这一主要疗效终点的患者比例分别为47%和38%,而安慰剂组的相应指标值都是19药 物 研 发0。次要疗效终点,对两试验数据的合并分析结果显示,培格洛替酶和安慰剂两组在6个月后的完全应答率分别为45%和8%。培格洛替酶治疗的常见副反应包括输注反应(发生率26%)以及恶心、挫伤/瘀斑、鼻咽炎、便秘和呕吐。of a task force of the Standing Committee for international Clinical Studies Including Therapeutics (ESCISIT)[J].Ann rheum Dis,):.[2]European Medicines Agency. Adenuric(TM) (febuxostat):EPAr —product information[Eb/OL].[]. http://www.ema.europa.eu/docs/en_Gb/document_library/EPAr_-_Product_Information/human/000777/WC.pdf.[3]Takeda Pharmaceuticals North America,Inc. ULOrIC(TM) (febuxostat):prescribing information[Eb/OL].[]. /content/file/PI.pdf?applicationCode=3f8eb050-0baf-42e3-905f-d1fc&fileTypeCode=ULOrICPI.[4]Okamoto K,Eger bT,Nishino T,et al. An extremely potent inhibitor of xanthine oxidoreductase. Crystal structure of the enzyme-inhibitor complex and mechanism of inhibition[J].J biol Chem,):.[5]Schumacher Hr Jr,becker MA,Wortmann rL,et al. Effects of febuxostat versus allopurinol and placebo in reducing serum urate in subjects with hyperuricemia and gout:a 28-week,phase III,randomized,double-blind,parallel-group trial[J].Arthritis rheum,):.[6]becker MA,Schumacher Hr Jr,Wortmann rL,et2.2
临床地位培格洛替酶是美国FDA迄今批准用于对传统降尿酸药物治疗无效或有医学禁忌证(主要是共患疾病)的有症状痛风患者的第一个治疗药物。关键性临床试验(患者中有71%在基线时存在痛风石)证实,培格洛替酶有非常强力的血清尿酸浓度降低作用,且其治疗有效患者的血清尿酸浓度能被持久维持在<6 mg/dl直至53周,从而使高达81%的这些患者的痛风石发生完全或部分消退。培格洛替酶治疗3和6个月80%时间内血清尿酸浓度<6 mg/dl患者的触痛和肿胀关节计数以及综合评价评分也获得了临床显著的改善。不过,培格洛替酶的输注反应十分常见,治疗前必须给予预防性治疗。培格洛替酶治疗6个月会使89%的患者出现抗培格洛替酶抗体,由此导致培格洛替酶疗效丧失、清除率提高以及输注反应增加。因此,临床推荐如使用培格洛替酶治疗3个月,患者的血清尿酸浓度仍>6 mg/dl且有中至重度输注反应,即应就此终止培格洛替酶治疗。总之,培格洛替酶能为对传统降尿酸药物治疗无效的痛风患者的高尿酸血症提供一种新的有效的后续治疗选择,临床地位已经得到确立。此外,基于培格洛替酶有强力和迅速的降尿酸作用,日后也很可能会被用于有严重痛风石负担及希望使痛风石更快消退的痛风患者(仅需数个月,而使用口服降尿酸药物可能需长达数年)。al. Febuxostat compared with allopurinol in patients with hyperuricemia and gout[J].N Engl J Med,):.[7]becker MA,Schumacher Hr Jr,Espinoza L,et al. A phase 3 randomized,controlled,multicenter,double-blind trial (rCT) comparing efficacy and safety of daily febuxostat (FEb) and allopurinol (ALLO) in subjects with gout [abstract][J].Arthritis rheum,2008,58(suppl 9):L11.[8]Sundy JS,Ganson NJ,Kelly SJ,et al. Pharmacokinetics and pharmacodynamics of intravenous pegylated recombinant mammalian urate oxidase in patients with refractory gout[J].Arthritis rheum,):.[9]Savient Pharmaceuticals,Inc. KrYSTEXXA(TM) (pegloticase): prescribing information[Eb/OL].[]. /pdfs/ KrYSTEXXA_Prescribing_Information.pdf.3
结语痛风是一种常见疾病,且发病率有上升趋势,而高尿酸血症则为导致痛风的基础原因。因此,降低并维持血清尿酸浓度<6 mg/dl对控制痛风发作及进展至关重要。痛风患者降尿酸治疗长期以来几乎完全依赖别嘌呤醇。随着非布司他和培格洛替酶的相继获准上市,痛风患者有了新的适用性更广、作用更强并能保证后续有效治疗的降尿酸药物,临床意义显著和重要。参考文献[1]Zhang W,Doherty M,Pascual E,et al. EULAr evidence based recommendations for gout. Part II:management.report(收稿日期:)《上海医药》杂志欢迎您投稿投稿信箱:20上海医药
第3期万方数据
范文九:降尿酸药物分成两大类:
一为促进尿酸由肾脏排泄的药物─例如Benzbromarone或Probenecid服用此类药物须白天使用,并喝充足水分,以避免结石。
一为抑制尿酸在肝脏产生的药物─例如Allopurinol服用Allopurinol时,须注意有无药物过敏﹝身上起疹子或皮肤痒﹞.如有过敏应马上停药!并应回诊请医师做鉴定!
上述两种药物使用的时机不同,应由医师根据病情及个人需要处方,才可使不必要的副作用降到最低或零﹝这是医师的专业﹞.常见的状况是,朋友介绍什么药物就拿来吃,也不管自己适不适合,等到有副作用出现再去找医师,就只有自作自受了。
要喝足够的水分充足的水分,可以促进尿酸由肾脏排泄,并可预防尿路结石。
相关的疾病也要一并治疗如有肥胖、高血压、糖尿病、血脂肪过高,动脉硬化等也要找出并同时治疗。
范文十:?药 物 研 发?降尿 酸 药 物 研 究进 展马培 奇( 海 医 药行 业协 会 上上海20 0   0 0 3)摘 要 作 为常见炎症性关节炎类型之一 ,痛风是 长期 高尿 酸血症造成的后果之一 。所 以,痛风 管理 的主要 目标就是 降低 并长期维持血清尿酸浓度在其饱和度 以下。痛风 患者 高尿酸血症 管理 长期来几乎 完全依赖 别嘌呤 醇。随着非布 司   他和培格 洛替酶相继获准上 市,不能耐受或不适别嘌呤醇治疗 以及别 嘌呤 醇治疗无效的 高尿酸血症 患者有 了替代和后续治疗选择 ,标 志着降尿酸药物研 究与开发 已获得 一次重大进 步。本文概要介 绍非布 司他和培格 洛替酶 的临床研 究数据 ,并就这 两降尿酸新药在痛风 患者 高尿酸血症 管理领域 中的作 用和地位作一分析 。   关键词  高尿 酸血症  降尿酸药物  非布 司他 中图分类号 :R 7 . 9 11   文献标识码 :A   培格洛替酶  文章编号 :1 0 — 3 (0  )3 0 1 — 3   6 1 32 1 0 — 0  0   0 5 2 8痛风 是成人 常见 的炎 症性关 节炎类型 之一 ,由血 清  尿 酸浓度超 过溶解 度 、致使 尿酸 以尿酸单钠 结 晶形 态沉  积在 关节 和其它组 织 中所 引起 ,通 常分为无 症状 的高尿  酸 血 症 、急性 痛 风性 关 节 炎 、间歇 性 (ne ri 1 it eie )痛  r ta 风 和慢性 进行性 痛风 4个 发展 阶段。换言 之 ,痛风 是长  期 高尿酸 血症造 成 的后果 之一 。所 以,痛 风管理 的主要  目标 就是 降低并 长期维持 血清尿 酸浓度在 其饱 和度 ( 约  68 gd ) . m /1 以下 ,   从而诱导尿酸盐结 晶溶解甚 至最终消退 ,   由此 控制疾病 的发作 及进展 。欧美循证 医学指南 …均推  荐 ,慢性 痛风治疗应将血清尿 酸浓度减少且 维持在 6m /  gd 以下 。 14 0多年来 ,慢性 痛风患者 高尿 酸血症 的治疗 几乎完  全依 赖别 嘌呤醇 ( l p r o )这一个 药物 。别 嘌呤醇为  a oui 1 l n 竞争 性黄 嘌呤氧 化酶抑制 剂 ,通 过抑制尿 酸合成 产生降  尿 酸作用 。不过 ,有 相 当 比例 的高尿酸血 症患者 接受别  嘌呤醇治疗不能达到血清尿酸浓度推 荐控制 目标 。此外 ,   尽 管别 嘌呤醇 的安全性较 好 ,但 其在 肾功 能受损 患者 中  的副反应 发生率 及严重程 度均有 提高 ,故 须依肌 酐廓清  率下调 用药剂量 ( 当然 ,降尿 酸作用 也下降 ) 。因此 ,临  床 迫切需 要有新 的更有效 、更安 全且适用 性更广 的降尿  酸药物 。非布 司他 (e uottdn r ,Uoi )和培格  fb xs / eui aA c lr c 洛替酶 ( el i s/rs xa pg t aeKyt x )正是 在此背景下开发上市  oc e 的两个 降尿酸新 药 ,它们 可为虽 经别 嘌呤醇治疗 、但未  达到血清 尿酸浓 度推荐 控制 目标 或不 能耐受别 嘌呤醇治石和 ( ) 或 痛风性关节炎病史 患者的慢性高尿酸血症 皿;     2 0 年 2月 又获 得美 国 F A批 准 ,用 于长 期 治疗 慢 性  09 D 痛风患者 的高尿酸血症 l 。与别 嘌呤醇 的作用机制相 似 ,   非布 司他也 属黄嘌 呤氧化酶 抑制剂 。但和别 嘌呤醇 ( 实  际经 由其氧化 代谢物 氧嘌呤 醇 )仅结 合还原 型酶且被 抑  制 的酶可相对 较快地 复能不 同 ,非布 司他 因能 同时抑 制  还原 型和氧化 型黄 嘌呤氧化 酶 ,加之形 成 的药 物 一酶 复  合物 极其稳 定 ,所 以 降尿酸作 用较别 嘌 呤醇更 强 ] 。非  布 司他为片 剂 ,在欧 盟 的推荐 剂量方 案是一 日 1 口服  次 8   g; 2~4周后患者 的血清尿 酸浓度仍 > 6m /l 0m 若  g , d  则可考 虑提高剂量 至一 日 1 10m 。非 布司他在美 国  次 2  g 的获 准适应证 较在欧 盟 的更 为宽泛一 些 ,故 推荐初始 治  疗剂 量 为一 日 1 4   g 次 0m 。非 布司他 主要 经 肝代谢 或 轭  合化 ,用于轻 至 中度 肝 、肾功 能受损 患者时都 不需调 整剂量 。11 研 究 数 据  .非布司他是主要依据两项代号分别为 A E P X研究 ,  5 1 和 FC A T研究  q的Ⅲ期 、多中心 、随机 、双盲 、对照临  床试验数据获得欧美批准 的。这两项研究共包括 1 3 例    2 8 高尿酸血症 ( 血清尿酸浓度 ≥ 8   g 1 . m / )和痛风患者 ,主  0 d要疗效终点均是研究期最后 3 个月检测的血清尿 酸浓度都< 6 gl   / 的患 者 比例 。 m dAE P X研究是一项 为期 2 周 的临床试验 ,患者分别  8疗 的高尿酸血症患者提供进一 步的有 效的后续治疗选择 。接受 非布司他一 日 1 8 或 10m 、或别 嘌呤醇 一 日 1 次 0 2  g   次 3 0m 基线血清肌酐水平 ≤ 1   g l 0  g( . m / 患者 ; 5 d 对基线  血清 肌酐水 平 > 1   g l ≤ 20m /l .m / 且 5 d . g 患者 ,减量至一    d 日 1 10m ) 次 0   g 、或安 慰 剂治 疗 。研究 结果 显 示 ,非 布  司他 8 0和 10m 两组 中达 到主要 疗效 终点 的患者 比例  2  g 分别 为 4 % 和 6 %,而别 嘌呤醇和安慰剂两组 的相应指  8 5 标值 仅分别 是 2 % 和 0 2 。对 轻至 中度 肾功 能受损 患者 的  亚 组分 析还显 示 ,接 受非 布司他 8 0和 10mg 2   治疗 达 到1 非 布 司他     非 布 司他 由 日本 帝人制药 公司发 现 ,在欧美 的开发  和商 业权 益分 别许 可 给 了 I e s n制药 公 司和武 田药 品工  p 业 公 司。非 布司他 于 2 0 0 8年 5 月在 欧盟 首次获得 批准 ,   用于治疗 已发 生过尿 酸盐沉 积 、包括存 在或 既往 有痛 风1  8上海医药2 1年 02第3 卷 3第3 期主要疗效 终点 的患者 比例分别 为 4 % 和 4 %,而接受别  4 5应谨 慎 。当然 ,非布 司他对 不能耐受 别 嘌呤醇治疗 的患者最 为有用 。嘌呤醇 10 治疗 者却无 1 0  mg 人达到该主要疗效终点 。   FC A T研 究为一 项 5 2周 的临床 试验 ,患 者分别接受  非 布 司他 一 日 1 8 次 0或 10m 、或别 嘌 呤醇 一 日 1 2  g 次  3 0mg 0   治疗 。结 果显示 ,非布 司他 8 0和 10m 两组 中  2  g 达 到主要 疗效终点 的患者 比例分别为 5 % 和 6 %,而别  3 2 嘌呤醇组 的相应 指标值仅是 2 %。 1   AE P X和 F C A T两 研究 都 还 观察 到 ,接 受 非布 司他  治疗 的许 多患者的血清尿酸浓度在 2 周后 即降至< 6m /  g   d 且能在 整个治疗 期 内得 以维持 。两研 究 中共有 约 4 % l 0  患 者 的基线 血清 尿酸 浓度 ≥ 1  g l 0r / 。对 这些 患者 ,非  a a l 布 司他 8 0和 10mg 疗 分别 使 得 4 % 和 4 % 的 患 者  2  治 1 8 达 到了主要疗效终点 ,而使用别 嘌呤醇 ( 0 或 10m ) 30 0  g   和安慰 剂治疗达到主要疗效终点 的患者 比例仅分别是 9   %和 0  。非 布司他也 已经一项为期 2 周的 Ⅲ期 、多 中心 、随  8 机 、双盲 临床 试验 ’ 证 实 ,其 一 日 1 4   治疗 的    次 0mg 降尿酸作用 与别 嘌呤醇一 日 1 30m 相 当 ,而一 日 1 次 0  g   次 8   的疗 效则 显 著优 于别 嘌呤 醇一 日 1 30m 。 0mg 次 0   g  该 试 验 中亦 包 含 慢 性 肾病 患 者 ( 酐 廓 清 率 ≥ 3  l 肌 0m /   mi o对 这些患者 ,非布 司他一 日 1 4 n   次 0或 8   治疗  0mg 的降尿 酸作 用 均显著 优 于别 嘌呤 醇一 日 1 3 0或 20 次 0 0[l   Igo2 培 格 洛 替 酶  培 格 洛替 酶 由 Sv n 制 药公 司开 发 ,2 1 ai t e 00年 9月   在 美国首次获得批 准 , 用于治疗虽经传统降尿酸药物 ( 尤  其 是最大剂 量 的黄 嘌呤氧化酶 抑制剂 )治疗 、但仍 未达  到血清尿 酸浓度推荐 控制 目标 的成人 慢性痛风 患者。培  格 洛替酶是 一种 由大肠杆菌生 产 的重组 修饰性 哺乳 动物  尿酸氧化 酶 ( 即尿酸 酶 )和单 甲氧基 聚乙二醇经共 价结  合 后形成 的生物制剂 。 由于尿 酸氧化酶 能将 尿酸转化 成  尿 囊素 ,而尿 囊 素 的溶 解度 较尿 酸 大得 多且 易被排 泄 ,   加之聚 乙二醇化使 尿酸氧化 酶 的半衰期 大大延 长 ,故培  格 洛替 酶可有 效降低血 清尿 酸浓度 】 。培格 洛替酶 为静  脉 内输注用药 ,推荐剂量方案是每 2周 1 次至少用时 2h     经静脉输注 8m 。培格 洛替酶 也 已在欧盟提 出了新生物   g 制剂 销售许 可 申请 。21 研 究 数 据  .培 格洛替 酶是主要依 据两项 为期 6个月 的 Ⅲ期 、多  中心 、随机 、双盲 、安慰剂 对照 临床 试验数据  获得美  国 F A批 准 的。这两项研究共包 括 2 2例虽经传统降尿  D 1非 布司他在 临床研究 中 的最常 见副反应是 肝酶水平  升 高 、皮 疹 、腹泻和头痛 ,副反应谱与别 嘌呤醇相似 。1   临床 地 位  . 2作 为 一个 新 的非 嘌 呤类 选 择性 黄 嘌呤 氧化 酶 抑 制  剂 ,非布 司他 已在关 键性 的随机 、对 照临床试 验 中被证  实 ,其不 仅 具有 强力 、迅速 的血清 尿酸 浓度 降低 作用 ,   且 降 尿酸疗 效 显著优 于 现行 标准 用药 别 嘌呤醇 。不 过 ,   必 须指 出的是 ,上述 临床试 验 中别 嘌呤醇 的用药剂量 是  常规 剂量 ( 即一 日 1 3 0m   次 0  g o由于 临床 实践允 许 高  尿 酸血症 患者在无 肾功能受 损前提 下将别 嘌呤醇 的 日剂  量最 大增加 至 60~8 0 ( 0 0  以进一步提高 降尿酸疗效 ) mg ,   而 非布 司他 迄今还 未与这种超 常规剂 量 的别 嘌呤醇进行  过 临床对 照研究 ,故 现 尚难判 断此两 药在全剂 量范 围内  的降尿酸疗 效到底 孰优孰劣 。非布 司他的副反 应亦 与常  规 剂量 的别 嘌呤醇 相似 ( 血管事件 发生率更 高 ,但无  心 统计 学显 著意义  ) 。即 : 对于别 嘌呤醇治疗 有效 的高尿  酸血 症患者 ,非布 司他 目前还没 有显现较 之别 嘌呤醇 的  显著优点或益处 。   就现有 临床数 据分析 ,非 布司他最 理想 的 目标 患者  人群 应是那些 真正经别 嘌呤 醇治疗无效 的及 肾功能受损  的高尿酸血 症患者 。初 步研究 提示 ,非 布司他用 于治疗  轻 至 中度 肾功能受损 的高尿 酸血症 患者是适 宜的 ,且用  于有严重 的肝病 ( h d P g 分级 c级 ) C i— uh l 和严重 肾病 ( 肌  酐廓 清率 < 3  l i 0m/ n)患者也 安全 L m 3 】 ,尽管 临床实践 中酸药物 治疗 、但仍未 达到血清 尿酸浓度 推荐控制 目标 的  成人慢性 痛风患者 ,他们均符 合如下 入选标准 : 线血  基 清尿酸浓度 ≥ 8   g l 在过去 l 个 月中至少发生过 3 .m, ; 0 d 8   次有症状 的痛风 发作或 至少有 1 处痛 风石 、或 已罹 患痛  风性关节 炎 ;自我报 告对别 嘌呤醇治疗 有医学禁 忌证 或  有在 以最大 医学适 宜剂量 的别 嘌呤醇治疗 ≥ 3 月后血  个清尿酸浓度不 能正常化 ( 6m /1 <   g )史 。两研究 还以是  d否存 在痛 风石对患者 进行分层 : 1 的患者在基线 时存  7% 在痛 风石。   患 者在研究 中分别接受 培格洛替 酶每 2 周静脉 内输  注 8m   g或安慰 剂治疗 。所有患者都还接受 口服抗组胺药  物 、 脉 内输注皮质激素和对 乙酰氨基酚( ct np e ) 静 ae mi h n   a o 以预防培格 洛替酶相 关输注反 应 以及在 开始接受培格 洛  替 酶治疗 之前至少 1 即使用 1 非 甾体抗 炎药物或 秋  周 种 水仙 碱 ( o h i ) el in 、或 同时使用这两种药物预防痛风发  eee 作 ,除非有 医学禁 忌症或不能耐受 。   两研 究 的主要 疗效终 点均为在 3和 6 月至少 8 % 个 0  时间内血 清尿酸浓度 < 6m / 的患者 比例 ;   gd l 次要疗效 终  点是 在 6个月后 以标准化 数字 照片评 价 的培 格洛替酶 治  疗对 痛风石 的作用 ,并 定义完 全应答 为至少 1 处痛风 石  10 消退且无 新 的痛 风石 形成 和任一 痛风 石都 没有 进  0% 步增 大。   研究证 实 ,接受 培格洛替 酶治疗达 到血清尿酸浓 度  < 6 gd 的患者 比例显著高于安慰剂组 :   / m l 在两项试 验中 ,一培格 洛替酶组 在 6 月时达到这一 主要疗效 终点 的患 者  个 比例 分别 为 4 % 和 3 %,而安慰剂组 的相应指标值都 是  7 8上海 医药2 1年 02第3 卷 3第3 期19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尿酸高能吃什么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