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手机为什么需要苹果手机电源管理芯片

在手机电池技术没有什么突破性发展的时候,快速充电对于手机来说非常重要,不支持快充的手机都不好意思称自己是旗舰。那么,市面上的快充技术有什么区别吗?各厂商的快充技术又有何特点呢?来看看网友@Black_黑数码带来的科普贴吧。本文图片和资料部分来自互联网,对相关媒体与个人表示感谢。2015年下半年的机型,基本上都配备了快速充电技术。一般来说,我认为充电功率超过10W(也就是5V&2A)才能称之为快速充电。先简单介绍下手机充电的进化:评论一开始手机电池都不大,这个时候USB接口默认的5V&0.5A就可以满足充电的需要;但是当智能机出现之后,由于对性能的大幅度渴求导致功耗上升,0.5A已经满足不了需要了;于是定义了一个增强的USB充电识别标准:&BC&1.2。它将充电电流最大扩展到5V&1.5A。但是到了2013年左右,出现了3000毫安时以上的智能手机,这个时候就算是5V&1.5A也不能满足需求了,于是再次扩展到5V&2A。常识1:手机充电电流是手机来控制的,而不是充电器。也就是说手机就是大坝,充电器只是水库,手机会智能检测充电器的负载能力,充电器功率大质量好,手机就会允许充电器加载更高的电流;充电器设计输出电流过小,那么手机也会限制给自己充电的电流。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要选购大功率充电器的原因,例如一台手机最大支持5V&1.5A的输入,你买个5V&1A的充电器,就会导致手机只能以5V&1A来充电,不仅充电速度慢,而且因为充电器一直全负荷工作发热严重;反之你买个5V2A的充电头,手机会控制只输入1.5A的电流,充电器负载较低,有充足的余量。没错我其实说的就是苹果,iPhone&6/Plus分别最高支持5V&1.5A/2A的充电,但是吝啬的苹果标配充电器只有5V&1A。对于1800多毫安电池的iPhone6来说其实无关紧要,但是对于接近3000毫安时电池的iPhone6&Plus来说简直要了亲命!评论实际测试中,iPhone&6&Plus使用iPad充电器的峰值充电电流能到5V&1.9A,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节省成本,毕竟库克是要赚大钱的人。任何脑残果粉妄图在这个问题上洗地都是可笑的行为。评论评论目前来看,iPhone&6S/6S&Plus应该也会延续这个风格,大家可以在富连网上抢先购买,然后再买一个iPad充电头,齐活~~评论好的,我们继续谈历史。其实5V&2A就是高通所谓的Quick&Charge&1.0技术。当然实际上为了防止充电器满负荷,一般手机都是限制到了5V&1.8A左右的。安卓手机5V&2A的充电技术没有什么限制也没有识别协议,大家都可以用。但是苹果是个例外,恶心的苹果不仅Lighting数据线有认证,充电器也是有认证的,苹果设备检测到非原装充电器会限制电流到5V/1A甚至0.5A所以苹果带了一个极坏的头,为了自己的利益刻意制造硬件认证和软件限制,导致大家的设备不能通用;脑残果粉别洗地说你果为了安全blabla,劣质充电器不管是什么玩意,对你和设备的伤害是一致的!5V&2A跟1A并不会有什么区别,5V&1A的假冒苹果充电头电死人的消息少吗?于是高通啥的如梦初醒,原来还能这么赚钱?结果现在各家的私有协议纷纷出炉,也就是说如果你不小心手机买多了,还得配上好几个不同的充电头!我们都知道,要想提高充电速度,关键在于提高充电的功率。功率(W)=电流X电压,充电器先把市电220V降压到5V输出到手机Micro&USB接口,然后手机内部电路再降压到4.3V左右给电池充电。这里面一共有两个降压的过程。评论之前充电器输出电压都是5V,大家想着怎么提高电流;但是当达到5V&2A之后,瓶颈就来了:电流再增加势必造成大批Micro&USB接口和数据线无法承受。评论目前通用的Micro&USB接口和我们的USB数据线,一般来说只能在2A的电流下保证安全高效的传输,电流超过2A硬件就受不了。质量比较牛逼的倒是可以上3A,问题是必须考虑到劣质数据线和USB口的可能性,一味的提高电流,在这些劣质配件上很容易出事故。于是机智的高通就提出一种高电压技术路线--&Quick&Charge&2.0:我们为何不提高充电器到USB接口的电压呢?这确实是一个非常好的想法,提高电压可以在数据线电流负载不变的情况下提高充电功率,接口和数据线都不用更换,大大节省了成本。评论高通在Quick&Charge&2.0上设计了两种方案----A类和B类。手机使用的A类可以提供输出5V、9V、12V三种电压,实际上基本上都只用9V这个档位。B类方案电压将支持到5V、9V、12V、20V四种电压,功率可以达到60W,不过标准B基本上是给平板和笔记本准备的。我们可以简单计算一下,小米4/NOTE,输入限流9V&1.2A,实际功率也和5V&1.8A是一样的了,但是电流直接小了1/3,也就是说数据线和接口的损耗大幅度降低了。评论而对于真正实现了快速充电的,比如三星S6/EDGE来说,低电量时的峰值充电速度可以达到9V&1.5A左右,功率大约为14W,比5V&1.8A提高了约50%。这才是名副其实的快充。当然MOTO&X&STYLE/联想P1/魅族PRO5,基本上都到了20W左右的充电功率,比起S6又是不知道高到哪里去了~~常识2:手机充电时的电流并不是一直不变的,当你的手机处于低电量的时候,手机会要求充电器全速工作补电,这就是所谓的峰值。在这个时候充电器和手机的降压电路火力全开,充电速度非常快,但是损耗和发热也很大。评论一般冲到60%~80%的时候,根据各个厂家设定的不同,手机会给充电器发送信号降低电流,以达到保护电池、降低损耗、减少发热等目的;在后面这个阶段,充电的功率是大幅度降低的,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涓流补电。再说一次,充电电流控制在手机手里,跟充电器没有一毛钱的关系,充电器只能被动的适应手机的需要,同样的电压下不存在所谓充电器功率过高冲坏手机的愚蠢说法;当然如果你做死用只有9V电压的充电器充限制电压5V的手机肯定会出事。不过高通怎么会大发善心推动大家一起进步呢?Quick&Charge&2.0是有所谓的识别过程的,识别不出来你就滚回5V慢慢充电吧。而且高通对硬件的控制非常强,支持Quick&Charge&2.0的产品需要通过认证;高通授权给了UL实验室来做(MTK快充认证也是),QC&2.0认证费1500美金,约合1万人民币每款,认证周期2-6周。同时还会威逼利诱厂家使用高通的SMB芯片来做快充方案(手机不用说,移动电源也会让你用SMB)。评论于是大家得到了启发,纷纷开始做自己的私有识别协议。比如MTK的那个PUMP&&EXPRESS&PLUS啊,华为在荣耀7上自己搞的识别协议啊。但是这些货色基本原理是一样的,那就是从5V开始充电,然后充电器和手机互相识别,在电流最高2A的情况下提高充电器到手机USB端口的电压。评论还有一大堆马甲出现,比如三星FastCharge,华硕手机的快速充电,其实都是Quick&Charge&2.0的马甲;而魅族的mCharge则是MTK&PUMP&&EXPRESS&PLUS的马甲。评论不过据说三星从NOTE&4开始也是有自己的识别协议的,先检测自己的再检测Quick&Charge2.0,所以对三星手机来说不挑充电器,只要支持Quick&Charge&2.0就行。但是华为和使用了MTK&PE的魅族就不行了,必须搭配自家的专用充电器;比较搞笑的是他们家的充电器反而支持QuickCharge&2.0,可以给三星或者小米的手机实现9V快充。这是因为充电器的QC认证高通管的不是很严,想做就做了,只要你不宣传、不打Quick&Charge&2.0的LOGO就没事。不过这些快充技术的具体原理都差不多:充电器与手机进行通讯,一开始会使用5v电压正常充电;若手机支持快速充电协议,则手机会与充电器进行短暂的通信;充电器收到正确的信号之后,开始输出9v电压。(过程见下图,使用MX&5示意)评论评论其中的不同在于Quick&Charge&2.0以及华为的私有协议是通过micro&USB接口中间两线(D+D-)上加载电压来识别,识别正确才会上9V;而且魅族等实用的MTK&PEP技术则是通过电流波动进行识别。相对来说MTK的技术对线材的要求会降低,因为QC&2.0的识别方式要求数据线必须能够传输数据,如果线材缺失传输数据用的D+D-就只能5V了;但是MTK&PEP技术则毫无压力,因为是电流波动来识别的,只要你这根线能通电我就能识别出来。而至于最近出现的Quick&Charge&3.0,则是在Quick&Charge&2.0的基础上增强了灵活性,以200mV增量为一档,提供从3.6V到20V电压的灵活选择。评论翻译成人话就是:QC&3.0其实总功率和实现方式跟QC&2.0没啥区别,只不过QC&2.0大家一般都是9V,直到最近联想P1才到了12V&2A左右;而3.0直接把手机的最高标准都弄到了12V(注意12V是手机,20V是给平板、笔记本准备的),要不怎么能“与Quick&Charge&2.0相比,帮助提高快速充电速度最高达27%”。评论同时高通“积极学习”MTK&PEP的先进经验,从以前粗放的电源管理进化到了200mV一档的精细管理,提高了充电效率降低了损耗blablabla,号称“与Quick&Charge&2.0相比,减少功率损耗最高达45%”。总而言之,MTK领先高通1年~~评论看到这里大家就知道了,现在快充门槛不在技术上,而在于各大厂商跑马圈地搞的这些乱七八糟互相不通用的狗屁识别协议上,这就是科学技术发展过程中遇到资本主义的无奈。当然并不是没有大一统的识别协议,USB推广小组早在2012年7月份就制定了USB&PD&充电协议,全称“USB&Power&DeliverySpecification”。评论USBPD根据可供给的电力设定了10W、18W、36W、60W、100W五级规格。PD技术不仅充电功率强悍,更牛逼的是这货可以实现双向充电,也就是说两台电脑用USB线连接可以互相充电,比起QC这种单向充电的不知道高到哪里去了!评论然并卵,PD并不是一个USB强制协议,只是区区一个可选配的标准。在这种情况下高通这种豪强怎么可能买账?QC标准还不是推推推~~现在就看苹果的态度到底如何了,如果苹果决定下一代产品加入USB&PD协议,业界这群墙头草必然疯狂跟风。还有,USB&PD充电协议并不是跟Type&C捆绑的啊,这就导致出现了很多奇怪的事情;比如乐视第一个在国内洋洋得意的推出Type&C接口的手机,但是乐1在初始软件版本中把自己定义成一个充电器……..如果你那时候拿New&MacBook的TypeC充电器连接乐1,你会惊奇的发现,这两货谁都不鸟谁,无法充电~~(也不知道现在解决了没有)评论常识3:我们前面提到,电流再增加势必造成Micro&USB接口和数据线无法承受。实际上新的USB&Type&C接口就是为了改变这个问题。评论Type&C接口的触点数量数倍于Micro&USB接口,这就使得它能承受的电流强度大大增加;同时Type&C加入了互相识别的步骤,可以把自己定义成充电器或者受电设备。换句话说USB&Type&C天然支持快充,同样的电流下USB&Type&C损失也会更小,而且可以支持双向充电。所以说使用了USB&Type&C而不支持快充都是耍流氓,比如一加2,只能5V简直2333;指纹识别—电容感应用的FPC公版模组就不说了,目测快充的发热和成本也搞不定,最终为了省钱直接给砍了,然后blabla什么端口过长……..为了Type&C而Type&C的想法也是醉了。评论评论目前来说的话,主流手机的实测充电峰值功率见下图。评论可以看到虽然小米是国内很早上QC&2.0的厂家,但是蛐蛐9V&1.2A的参数相比5V&2A毫无优势,甚至因为涓流充电时间过长导致充电效率被5V&2A吊打,“快充不快”也是个比较搞笑的事情;直到小米NOTE&顶配版才把电流放开到1.5A。而魅族从搭载PEP快充技术的MX&5开始一路狂飙,MX5的9V&1.8A已经足够狂暴了,没想到PRO&5直接上了12V&2A…….功率提升到20W以上才真正体现了快充的实用价值。评论常识4:对于搭载了像Quick&Charge&2.0或者MTK&PEP快充的手机来说,不仅电流是自适应的,电压也是自适应的。什么意思呢,比如MX&5/荣耀&7,亲测使用6~7V的不稳定电压,也可以给手机充电,手机的电路会自动适应并进行电流转换。于是我们就发现了一个非常好玩的东西,如果你的手机(如荣耀7)使用了私有协议进行9V或以上高电压充电,同时专属充电器非常昂贵或者稀缺,那么可以直接TB弄一个高电压的充电器(电压在手机承受范围之内,例如路由器的9V电源),改造或者转接一个MICRO&–&USB口,直接插到手机上强X充电~~评论因为手机能自适应电流电压,这事并没有什么太大的危险……只要你的充电器是正规厂家生产的就行。当然如果你屁都不懂,还是不建议这么玩。接下来我们说说快充的另一条技术路线,没错,那就是OPPO的VOOC闪充。前面提到高电压充电技术是因为电流超过2A硬件就受不了;于是OPPO想了个简单粗暴的办法:从头到尾改造硬件!评论VOOC闪充我们可以简单的看作充电器直连电池,使用特制加强的充电器、数据线、电池,去除Micro&USB端口带来的限制;同时电池进行多模块分组同时充电(不确定是不是并联)。这样一来,不用担心硬件吃不消;在大家充电功率还在10W左右徘徊的时候,OPPO一口气直接拉到快要25W…….FIND&7创造的充电记录,到现在都罕有匹敌。同时因为整体设计抛去了大量增降压路线,线路损耗比QC等高电压方案小得多(可以看作大部分发热组件都扔到充电器里面去了);功率大大增强的同时发热却能做到优秀的控制,不得不说是一种极为成功的快充设计。VOOC闪充有很多的闪光点,其技术指导思想就是用高成本换高功率和低发热;这和其他快充技术尽可能立足现有标准,小投入大产出的思路确实不同。结果就是OPPO&FIND&7独孤求败了两年多,尽情的碾压后辈。但是VOOC闪充并不是没有缺点,首先就是充电器的个头,FIND&7的闪充充电器个头无以伦比,不管是携带还是插孔都不是很方便,不过OPPO后期有过改进,充电器体积大为缩小。评论其次,因为全部采用OPPO自己的设计方案,VOOC闪充只能在OPPO高端机型上使用,通用性几乎为0;给其他手机只能最高5V&2A,当然出于商品竞争的角度可以理解。最后,VOOC闪充成本太过高昂,特制的充电器、数据线、电池导致整机售价也收到了影响,而且据说电池也是牺牲了寿命获取对高电流的耐受性。而且OPPO在屏幕和触控IC啥的堪称丧尽天良,1万K超高色温的垃圾屏幕和延迟成狗的触控出现在3000的机器上,唯有OPPO一家。而且其他厂商也没有干等着,9月份最新的几款产品,如MOTO&X&STYLE/联想P1/魅族PRO&5,基本上都到了20W以上的充电功率,在这种情况下VOOC的优势被无限削弱了。评论(实际上MOTO&X&STYLE峰值大约是9V&2.2A,接近20W)评论虽然VOOC辉煌一时,但是以上问题,再加上高电压充电的产业链实在太过庞大,也让VOOC的优势大大减少,反而成本问题更显突出;这些迫使OPPO做出了降低功率减少成本(最新产品只有5V&4A共20W),以及准备换装QC&3.0技术的讨论。安全性当然对于消费者来说,最关心的问题就是:手机充电速度突飞猛进,手机和电池会不会充到燃烧甚至爆炸?其实手机电池发展速度并不是人们想象中那么慢,根据目前手机电池的发展情况,安全的充电电流是1C,新型的电池目前已经能支持到1.5C、甚至2C的充电能力。1C是个什么概念呢?举例来说,一颗3000mAh耐受电流最大1C的电池,它的充电电流不超过3A。而现在2C的电池也开始应用,所以没必要担心,这个需求极为强烈的行业进化速度是极为猛烈的。就目前的情况来看,手机电池的充电电流倍率上限通常不是手机充电速度的瓶颈,不管是QC还是MTK的PEP技术,充电功率都完全在电池的承受范围之内。可以说在手机正常的寿命范围之内,快速充电技术完全不会造成任何影响。而且给电池充电电流的额定值,是手机主板内设定的,手机并不是傻子,遇到紧急情况会自动调节的;更不用说充电速度越快,代表手机的定位越高端,用料越是好,安全措施越是到位,越是不容易出问题。快充的意义其实就目前的快充技术来说,因为有涓流充电这一过程的存在,0-100%充电时间也要1小时10分左右;有些人手机没有快充也就多半个小时,于是他们觉得快充没什么用;有些人认为自己一天到晚插着充电,所以快充没什么用。当然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都有自己的实际,但是科技的最终目的正是通过不断的进化改变人的想法乃至行为习惯。快充的最大意义,我认为就是爆发性的冲刺充电阶段。特别是目前新机型的功率普遍上了20W,那么在3000毫安时的电池下,10分钟可以充大约25%,30分钟可以达到60%以上!这意味着什么呢?意味着将会完全改变我们的充电习惯乃至使用智能机的习惯!过去充电速度不够快,我们只能慢慢的等待,于是有些人发展出了晚上睡觉插着充电的习惯;移动电源也大行其道,因为没人能忍受在充电器旁边等待两三个小时。但是有了快充,一切都会发生变化。即使晚上忘记充电导致电量过低甚至关机,只要你早上洗漱时顺手一插,出门之前就有足够“安全”的电量;当你在外为了业务不断奔波时,只要在吃饭的空档接上电源,吃完了抹抹嘴,你就会发现又可以稳定的支撑一下午的需要;当你临上高铁没电了,列车又是不带插座的老型号,那么只要在等待区充10分钟就能让手机支撑数小时的车程,配合覆盖越来越广的3/4G就能完成你的工作、娱乐需求;所以说,&快充恰恰适应了目前智能手机碎片化使用的实际情况。快充的意义不仅仅在于节省的那一两个小时,更重要的是,快充能够在重要时刻减少你不必要的时间浪费,提供更多的使用时间,让你抓住关键机会实现更高的价值。让用户不被充电时间所束缚,不用再为电量担心,不用守着插座坐立不安,甚至大大减少使用移动电源“挂尿袋”的机会,这就是快充的意义。换句话说,你的时间越值钱,快充对你越有意义;你的时间越廉价,快充就没那么重要。
这篇文章不错~·支持一下~
唔好以为求其~`就可以恋泥~`
忽略了一个重要的硬件:数据线!我用vivo的5V2A试过,红米1S的线插这个头限流1A,华为荣耀3的线也1A,360手表的线0.5A,然后又拿了标称2.0A的山寨充电宝线,可以到1.8A,和原装线一样。说明线材里面没有高科技的识别系统,只要是正品充电器,其标称的容量就是线材的容量,线材换到别的高功率头依然是那个限流。
從不擔心手機充電問題,衹擔心手機的耗電問題!!!
照这样叫最好用原配的充电头
&发表于&18:05&忽略了一个重要的硬件:数据线!我用vivo的5V2A试过,红米1S的线插这个头限流1A,华为荣耀3的线也1A,360手表的线0.5A,然后又拿了标称2.0A的山寨充电宝线,...
同意,数据线非常重要,内阻大的线,再多功率也没用
LZ也是充电头论坛的呀?不错的汇总帖
&发表于&18:05&忽略了一个重要的硬件:数据线!我用vivo的5V2A试过,红米1S的线插这个头限流1A,华为荣耀3的线也1A,360手表的线0.5A,然后又拿了标称2.0A的山寨充电宝线,...
那是因为你的线太细了,不支持大电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发帖
其他登录方式:【09-15讨论】有大神愿意科普一下手机CPU吗【android吧】_百度贴吧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成为超级会员,使用一键签到本月漏签0次!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连续签到:天&&累计签到:天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关注:1,196,125贴子:
【09-15讨论】有大神愿意科普一下手机CPU吗收藏
例如高通、英伟达、联发科、三星、海思等。
阿里云云市场提供功能丰富的发者必备软件,帮助用户快速简便的操作和管理云主机服务器以及虚拟主机的管理系统
联发科最好    记者在北京采访路人:如果你中了500万,打算怎么花?路人说:先把房贷还了。记者又问那剩下的呢?路人说:剩下的慢慢还。。。。。。
MTK无敌   对于楼主,我什么都不想说,我只有很真诚地告诉你,翔在拐角的厕所里,还是热的!
高通和英特尔最好
高通(Qualcomm)是一家美国的无线电通信技术研发公司,成立于1985年7月,在以技术创新推动无线通讯向前发展方面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以在CDMA技术方面处于领先地位而闻名,而CDMA技术已成为世界上发展最快的无线技术。高通十分重视研究和开发,并已经向100多位制造商提供技术使用授权,涉及了世界上所有电信设备和消费电子设备的品牌。简介高通公司高通公司(Qualcomm)以其CDMA(码分多址)数字技术为基础,开发并提供富于创意的数字无线通信产品和服务。如今,美国高通公司正积极倡导全球快速部署3G网络、手机的应用。公司总部驻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圣迭戈市,高通公司业务涵盖技术领先的3G芯片组、系统软件以及开发工具和产品,技术许可的授予,BREW应用开发平台,QChat、BREWChatVoIP解决方案技术,QPoint定位解决方案,Eudora电子邮件软件,包括双向数据通信系统、无线咨询及网络管理服务等的全面无线解决方案, MediaFLO系统和GSM1x技术等。美国高通公司拥有所有3000多项CDMA及其它技术的专利及专利申请,这些标准已经被全球制定标准机构普遍采纳或建议采纳。高通已经向全球125家以上电信设备制造商发放了CDMA专利许可。作为一项新兴技术,CDMA正迅速风靡全球并已占据20%的无线市场。截止2012年,全球CDMA用户已超过2.56亿,遍布70个国家的 156家运营商已经商用3GCDMA业务。2002年,高通公司芯片销售创历史佳绩;1994年至今,高通公司已向全球包括中国在内的众多制造商提供了累计超过15亿多枚芯片。在中国向下一代无线技术演进的过程中,高通公司致力于向中国的运营商、制造商和开发商提供支持。作为中国第二大无线通信运营商,中国联通率先于 2002年初启动了其全国CDMA网络。截至2005年6月,中国联通已拥有超过3100多万CDMA用户——这得益于其先进的无线话音与数据业务、不断扩大的网络覆盖,以及在全国范围推出了高通公司提供的基于BREW平台的数据业务。到2004年底,中国联通公司活跃的BREW用户已经超过 100万,BREW应用的下载量已经超过1000万次,国内支持BREW的手机机型也已超过50种。BREW正在给中国的用户带来非凡的体验。高通骁龙处理器2004年8月,中国联通与高通公司联手推出“世界风”双模手机,用户可以通过该手机同时享受到高速、高性能的CDMA1X话音与数据业务和GSM语音服务。多模多频终端设备已经成为3G发展的未来趋势,这使中国的运营商第一次走在了全世界的前面。为满足用户在个人导航、儿童安全保障、销售人员管理和物流跟踪服务等方面的需求,1999年,高通公司开始了专门针对无线设备的个人定位技术的研发,即gpsOne。从2003年开始,中国联通在BREW平台上推出了基于高通公司gpsOne技术的定位业务——“定位之星”,该项业务目前已覆盖全国。2003年6月,高通公司宣布,将投资1亿美元以资助那些从事CDMA产品、应用与服务开发及商业化的中国初创企业。这笔投资正在逐渐兑现中。截至目前,已有三家中国企业获得投资。高通公司相信,这笔面对中国市场的投资,会促进CDMA在全球范围的应用。高通中国也积极为推动中国移动通信业在技术研究、人才培养和科研成果产业化等方面的发展作出贡献。1998年,北京邮电大学和高通公司联合成立研究中心,十多年来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高通公司已经将联合研发项目逐步扩大到清华大学、北京邮电大学、东南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国科学院和香港中文大学等多所知名学府。发展历程1985年7月,七位有识之士聚集在圣迭戈欧文·雅各布斯(Irwin Jacobs)博士的家中共商大计。这几位富有远见的人-Franklin Antonio、Adelia Coffman、Andrew Cohen、Klein Gilhousen、Irwin Jacbos、Andrew Viterbi和Harvey White最终达成一致,决定创建“QUALity COMMunications”,他们的宏伟蓝图造就了20年后电信业中最耀眼的新星QUALCOMM高通公司。高通公司的微芯片产品高通公司成立之初主要为无线通讯业提供项目研究、开发服务,同时还涉足有限的产品制造。公司的先期目标之一是开发出一种商业化产品。由此而诞生了 OmniTRACS&。自1988年货运业采用高通公司的OmniTRACS系统至今,该系统已成为运输行业最大商用卫星移动通信系统。早期的成功使得公司更加勇于创新,向传统的无线技术标准发起挑战。1989年,电信工业协会(TIA)认可了一项名为时分多址(TDMA)的数字技术。而短短三个月后,当行业还普遍持质疑态度时,高通公司推出了用于无线和数据产品的码分多址(CDMA)技术-它的出现永久的改变了全球无线通信的面貌。如今,高通已拥有3,900多项CDMA及相关技术的美国专利和专利申请。高通公司已经向全球逾130家电信设备制造商发放了CDMA专利许可。二十多年间,高通凭借其开拓创新的技术和锐意进取的精神引领着人们的沟通、工作和生活方式的变革。高通公司所享有的卓越声誉远不止于CDMA领域。高通公司是标准普尔500指数的成分股、《财富》500强企业之一,并且是美国劳工部“劳工就业机会委员会大奖”(Secretary of Labor's Opportunity Award)的得主。其卓尔不凡的工作环境、乐于奉献的工作态度和专业精神也令高通公司连续六年荣获《财富》“全美100家最适合工作的公司”,并且在《工业周刊》“100家最佳管理企业”名录中占据了一席之位。《CIO magazine》还将高通公司评选为100大运营和战略顶极优秀的典范企业。主要部门高通CDMA技术集团(QCT)高通CDMA技术集团是世界上最大的生产无线半导体生产商和无线芯片组及软件技术供应商,全球大多数的商用3G终端都使用QCT的技术。高通公司正在重新定义无线移动体验,通过将无可比拟的无线创新技术应用到新一代的更强劲的移动终端手机、电脑和消费电子产品中,从而让3G无线连接扩展到前所未有的更广阔的产品与服务领域。高通Atheros公司2011年5月,高通公司宣布完成对创锐讯公司的收购。创锐讯是计算、网络和消费电子行业中无线与有线局域连接的创新技术领导厂商。创锐讯团队将作为高通公司的全资子公司——高通Atheros公司进行运营。此外,高通公司负责连接技术的团队将转移至高通Atheros,以整合双方的资源和技术路线图。高通Atheros公司是移动、网络、计算和消费电子市场无线与有线技术的领先供应商,致力于开发连接技术,从而帮助人们方便快捷地保持互联。高通风险投资(Qualcomm Ventures)高通风险投资成立于2000年11月,以5亿美元的启动基金承诺向早期高科技企业提供战略投资。从那时起,高通风险投资部在无线通信领域投资了众多公司,并建立起地区性独立基金来刺激关键战略市场的发展。在中国,高通公司于2003年6月宣布设立1亿美元的风险投资基金,旨在向国内具有创新精神的公司投资并与之开展合作,推动无线服务的应用和发展,目标公司特别定位在处于发展早期到中期的中国公司。高通技术授权部门高通公司的商业成功和创新传统根植于其接受新想法并与其他合作伙伴共同开发各类先进无线技术解决方案的理念中。超过190家公司被授予了高通公司CDMA产品专利组合的使用权,其中包括超过120家被授权制造和销售WCDMA/TD-SCDMA产品的公司。基于其在3G技术领域的地位,高通公司已投资4G技术10多年,使得其授权协议也涵盖仅基于4G标准的产品。商业模式高通公司“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 阿尔伯特·爱因斯坦时至今日,爱因斯坦的这番话依然正确,这是因为:1、想象力是知识产权及其创新应用的驱动力。今天,Google(谷歌)首席执行官埃里克·施密特(Eric Schmidt)预言“移动电话接入因特网将〔有助于〕缩小穷国与富国之间的知识鸿沟。”2、想象力不仅带来创新,而且正在推动科技人员开发低成本技术,以缩小知识鸿沟。高通公司坚信想象力和创新能够促进技术进步,使最终用户受益。高通公司的创始人之一兼董事长艾文·马克·雅各布博士(Dr.Irwin Jacobs)表示:“我们用创新思想缔造了高通公司,并希望在创新道路上有所作为。”20多年来,高通公司为研发投入巨资,创造了数以千计的创新性理念、方法和产品,从而改变了无线通信世界。首先探讨高通公司如何通过投资研发及战略收购开发新技术,以及如何通过广泛的专利技术许可促进市场竞争。其次,高通公司为客户提供集成了高通公司技术的芯片和软件,帮助它们轻松、快速地开发并推出产品。此外,高通公司还利用从众多主要的专利持有人手中获得的交叉许可降低客户的知识产权成本,并将业界的知识产权纠纷降至最低。除了销售芯片和许可软件外,高通公司还基于其越来越快的内部研发首创了一种全新的商业模式,这种商业模式使系统设备和终端设备制造商不必自行研发,也不必集成自己的芯片和软件解决方案,就能够以更低的成本、更快的速度完成产品上市。如今,很多技术公司效仿高通公司,更趋向专业化,专注于芯片开发、显示器技术或电源管理研发,而不是制造整部手机。它们与传统的垂直一体化电信制造商有明显不同。在向更加灵活的实体过渡之前,这些垂直一体化的庞然大物通常完全为自己的终端产品进行基础研究,并在此基础上设计、开发、制造以及销售整套最终用户产品。随着电信技术从注重硬件向软件解决方案转变,这一新模式也得到了进一步发展。从而使更多厂商进入市场,并寻找到大公司难以迅速跟上或不能满足的商业机会。这些公司的加入加速了创新,而   -  做好事,不留名,我就是传说中的(=^.^=)红领巾haha~
海思被黑出翔英伟达……呵呵联发科被吹上天
nVIDIA(全称为NVIDIA Corporation,NASDAQ:NVDA,官方中文名称英伟达),创立于1993年1月,是一家以设计显示芯片和主板芯片组为主的半导体公司。nVIDIA亦会设计游戏 机内核,例如Xbox和PlayStation 3。nVIDIA最出名的产品线是为游戏而设的GeForce显示卡系列,为专业工作站而设的Quadro显卡系列,和用于计算机主板的nForce芯片组系列。nVIDIA的总部设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圣克拉拉。是一家无晶圆(Fabless)IC半导体设计公司。现任总裁为黄仁勋   -  做好事,不留名,我就是传说中的(=^.^=)红领巾haha~
联发科八核
台湾联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MediaTek.Inc)是全球IC设计领导厂商,专注于无线通讯及数字多媒体等技术领域。联发科技提供的芯片整合系统解决方案,包含无线通讯、高清数字电视、光储存、DVD及蓝光等相关产品,市场上均居领导地位。联发科技成立于1997 年,已在台湾证券交易所公开上市,股票代号为2454。总部设于台湾,并在中国大陆、新加坡、印度、美国、日本、韩国、丹麦、英国、瑞典及迪拜设有销售或研发团队。总部地点: 台湾新竹科学工业园区成立时间: 1997 年5 月28 日员工数: 2504人(日)股票代号: 2454(台湾证券交易所公开上市)大陆员工人数: 2600+人全球员工数: 6600+人2012年营收: 33.5亿美元公司简介联发科技四核智能手机系统单芯片MT6589联发科技是台湾著名IC设计厂商,专注于无线通讯及数字多媒体等技术领域。其提供的芯片整合系统解决方案,包含无线通讯、高清数字电视、光储存、DVD及蓝光等相关产品。联发科技成立于1997 年,已在台湾证券交易所公开上市,股票代号为2454。总部设于台湾,并设有销售或研发团队于中国大陆、印度、美国、日本、韩国、新加坡、丹麦、英国、瑞典及迪拜等国家。 在中国大陆,联发科技在北京、上海、深圳、武汉、合肥、成都、苏州和南京等8个城市设有分支机构。公司员工人数过万人。联发科技提供创新的芯片系统整合解决方案,包括光储存、数字家庭(含高清数字电视、DVD播放器及蓝光播放器)及移动通讯等产品,为全球唯一横跨信息科技(IT)、消费性电子及无线通讯领域的IC设计公司,同时也是全球前10大和亚洲第1大的IC设计公司。通过不断的技术创新,联发科技已成功在全球半导体供应链中,尤其是在台湾的移动通信产业具有领导地位。联发科技成功的关键因素在于能在既有产业链中仍然创造出新的经济价值。举例而言,在光储存及字领域里,联发科技以创新技术将芯片高度整合提供完整解决方案,打破过去市场被垄断局面,创造出新的供应链架构。同时擅于运用自身专利技术跨产品线相互支援所产生的综效,将联发科技的研发投入发挥最大的经济价值,为客户提供稳定且极具成本效益的芯片解决方案。作为客户最佳的策略合作伙伴,联发科技致力于为客户提供高性能及稳定的芯片解决方案。通过高度整合及深度客制化,不仅提供客户差异化空间、亦可大幅缩短产品上市时间,并与客户一起打造更好的用户体验。自2006年起联发科技投注大量资源于“精品计划”,致力为全球客户提供高整合、低功耗的高性能手机解决方案。藉由多项硬件测试,与客户一起努力将消费者最关心的如通话/收讯质量、待机时间等项目品质共同开发至世界水准。   -  做好事,不留名,我就是传说中的(=^.^=)红领巾haha~
京东android 体验&购&实惠!全场android爆·爆·爆!抢到手软就等你!爱生活,爱网购,就爱京东!满99元免运费!正品有保证,货到付款,全国联保!
联发科最好   --文能提笔控萝莉,武能床上定人妻
谁愿意在这里码一堆字?
度娘一下,你就知道          ----来自山寨DEFY专属客户端,菲尔去死山寨防水defy,山寨版就是牛
德州仪器没有嘛。。——————用户:为什么不加这个功能,为什么不出mini,为什么不用xxx屏幕,为什么... 乔布斯:去你麻痹,滚你麻痹,爱买不买!用户:买就买!用户:我们要这个,我们要那个,我们还要... 库克:给给给...全给你们!用户:库克,去你麻痹,滚你麻痹,一点新意都没有,我们怀念乔布斯!
kv32藐视一切——I wanna Rock ! Rock ! Rock ! Rock !
登录百度帐号推荐应用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小米手机电源管理芯片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