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能推翻柏拉图app“人皆求善”的理论,那就是挂机行为!明知为恶且无利,还坚持挂机!谁能推翻我的理论!

馆藏&13887
TA的推荐TA的最新馆藏[转]&[转]&从柏拉图到基督教(三)
切换线路:
您当前位置: >
抱歉!您的星币银行余额不足!
您可选择 或
本集视频需要支付 loading..星币&或 loading..星点
支付方式:
星币 (loading..星币)
(更划算哦)
您还可以输入300字
这儿还没有课程笔记呢… 快来吧,记下你的学习心得,不要错过一瞬间的顿悟哦!
总分:4.41 分
客服电话(010-)工作日:8:30-22:30节假日:9:00-17:00
单位编号: 京ICP证:070744号 
Copyright&&&&超星网
客服邮箱:当前位置:&&&&
善的问题:柏拉图和孟子
09:59:00&&作者:谢文郁&&来源:《哲学研究》
  人的生存和善的问题是融为一体的。对善的问题做不同的概念处理将导致完全不同的思想史方向,孵育不同的文明。在中国思想史上,孟子专注于善的问题,并在和他人的讨论中形成了一套关于善的话语体系,规定了中国思想史的发展方向。几乎和孟子是同时代人,希腊思想家柏拉图也以善的问题为思想主题,给出了一系列关于善的论证,为西方思想史定下了基调。这两位思想家对各自的思想传统来说都是奠基性的人物。中国和西方的思想史发展方向完全不同,我认为和这两位思想家关于善的不同思考直接相关。因此,通过分析他们在善的问题上的相关说法的区别,我们可以追踪中国和西方思想的原始分歧点。
  柏拉图和孟子所关心的问题是相似的:孟子面对“礼崩乐坏”的社会,企图为社会回归一种完善社会秩序寻找道路;柏拉图也是面对伯罗奔尼撒战争给雅典政治生活带来的混乱局面,希望为雅典乃至整个希腊世界设立一个完善的社会体制。就问题之相似性而言,这是一个混乱如何回归秩序的问题。然而,两者的社会环境以及供他们使用的思想资源很不相同,所以,他们在处理所面临的问题时采用了不同方式。下面将通过深入分析这个“不同”,来展示中国和西方思想传统在起点上的差异。理解这个差异既可以帮助我们深入认识西方思想史,也可以推进我们对自己文化的反思。&
  一、柏拉图:善和真理&
  先来分析柏拉图。柏拉图在他的《米诺篇》(77B-78B)中论证了一个非常有意思的命题,即“人皆求善”。书中的苏格拉底认为,人没有例外都是求善的。这个命题不是观察命题:在观察上,我们看到的是既有人求善又有人求恶。因此,它不是通过观察归纳出来的;毋宁说,它是一个论证命题,也就是说,苏格拉底是提供一个论证来证明这个命题的正确性。&
  苏格拉底的论证并不复杂,但力量却非常强大。这个论证可以称为“排除法”。就观察而言,我们都同意可以把人分为两种:一部分是求善的,一部分是求恶的。这是一个观察事实。从这里出发,苏格拉底说,对于求善的那部分人,他们是求善的;因此,我们不用管这部分人。对于那些求恶的人,他认为还是可以划分为两类:一类是“以恶为善而求恶”,一类是“明知为恶而求恶”。在这两类人中,那些“以恶为善”的人,当他们在追求恶的时候,并不知道那是恶的;相反,他们以为在追求善。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在于他们善恶不分,把恶判断为善,从而选择并追求恶。他们是在善的判断中追求恶,就其主观愿望而言是求善的。因此,应该把他们归为求善的那一类人。&
  另一类“明知为恶而求恶”的人还可以再分为两种:一种是“明知为恶但为利而求恶”,另一种是“明知为恶且无利而求恶”。前一种人如贪污官员,明知贪污不好,但为了自己的利益还是要贪污。分析这种人的动机,可以发现他们在做决定时,不是因为那件事情是恶的,而是因为它有利可图。因此,决定他作恶的那个因素是有利可图。尽管可以说这个“有利可图”不过是暂时的利益,然而在这个时刻主导意识是把这个利益当作最重要的善,并且以此为他的选择根据。可见,他是在善的名义下决定作恶。因此,柏拉图认为这种人是属于求善的。&
  至于后一种人,即“明知为恶且无利而求恶”的人,柏拉图的分析表明,这个“种”是一个空项,也就是说现实生活中不存在这种人。&
  人的生存是在选择中进行的,选择指的是在两个以上的选项中进行选择。为了选择其一,人必须比较选项的善性,给出一个善判断,然后选择那个善。这就是柏拉图的“人皆求善”的思路。&
  这个在论证中给出的命题表达了一个人类生存事实。和观察事实不同的是,这个生存事实是在论证中给出的。在柏拉图看来,除非我们能够在论证中推翻这个推论,否则这个事实就具有实在性。当然,这个生存事实(“人皆求善”)和我们的观察事实(“有人求善有人求恶”)不吻合。应该如何对待这两种事实的不吻合呢?柏拉图反复指出,那些在观察中表现为求恶的人,就他们的原始意愿而言是求善的。他们的“求恶”在于他们做出了错误的善判断。进一步,他们的错误的善判断来自他们的错误的善观念,即善恶不分,把恶的当作善去追求。如此看来,这两种事实的不吻合根源于人们的错误的善观念。如果人拥有了正确的善观念,做出了正确的善判断,就不会出现求恶的现象。&
  有两件事情对柏拉图的思想产生了深刻影响。其一是雅典在伯罗奔尼撒战争中被斯巴达人打败。这场战争是雅典人挑起的,以雅典被占领为结局。失败的重要原因是雅典法庭在战争期间处死了十位海军将军。其二是苏格拉底之死。柏拉图是苏格拉底的忠实追随者,所以,他的前期作品都以苏格拉底为主要发言人。苏格拉底被判死刑的两条罪状是引入新神和败坏青年。&
  这两件事充分表现了雅典人的自以为是,即他们是在自己的现有的善观念中做出善判断。在他们的判断中,这些将军们该死,苏格拉底该罚。这是典型的以恶为善的善判断。他们的错误的善判断来自错误的善观念。这种错误的善判断给他们和城邦都带来了灾难。如何避免这种生存上的悲剧?在柏拉图看来,只有一条途径,那就是寻找并确立正确的善观念,然后才能给出正确的善判断。正确的善观念乃是对真正的善的认识。也就是说,我们必须从真正的善出发,以善为善,并在追求中得到善。&
  我们看到,柏拉图是在上述思路中提出真理问题的。在现实生活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善观念。善观念是善判断的基础。所有符合善观念的善判断都是正确的。逻辑上看,当多种善观念出现并发生冲突时,如果它们不一致,那么只有两种可能性:或者它们都是错的;或者它们只有一个是对的,而不可能都是对的。因此,问题在于,谁的善观念把握住了真正的善?这个问题又可引申为两个问题:首先,我们如何才能把握真正的善?其次,凭什么说我们的善观念把握了真正的善?前者是认识途径问题;后者是真理标准问题。于是,善的问题就转化为一个认识论问题。&
  在这个真理问题的思路中,柏拉图考察了两种认识论,即信念认识论(在信任情感中接受他人的想法)和理性认识论(依靠自己的判断能力进行推理),认为在认识论上解决善的问题是我们生存的出发点。也就是说,当我们在认识上找到了真正的善,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判断选择时,我们的生存就是以真正的善为出发点,避免了以恶为善带来的悲剧,在追求中得到善。&
  二、孟子:善和本性&
  孟子生活在一个礼崩乐坏的时代。对于一个有秩序的社会来说,只要按照社会已定的规范行事,就是善的行为。周朝建立起来之后,中国社会形成一套完整的礼仪制度作为人们的行为规范,称为“周礼”。到了春秋时期,周礼受到严重破坏。从齐桓公九合诸侯开始,各诸侯国追逐自己的利益,无视周礼的约束。从周礼的角度看,各国的做法是不合适的,是一种恶。但是,从各国自身的利益看,他们所做的一切都是善的。在孟子看来,这样的社会是人人都追逐自己利益的社会。&
  孟子和梁惠王之间有一场对话。梁惠王见了孟子说:“叟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孟子的回答是:“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王曰‘何以利吾国’?大夫曰‘何以利吾家’?士庶人曰‘何以利吾身’?上下交征利而国危矣。”(《孟子?梁惠王上》)这里的对话是“利”和“仁义”的对立。先来分析“利”字。在孟子看来,国有一国之利,家有一家之利,人有一身之利。就词源学而言,“利”的原始意思是刀刃的锋利,转指一种能力,和作为动词的“善”意义相通,如善战、善言等。正如“锋利”对于一把刀来说是一种“好”或“善”一样,任何有“利”的东西对于拥有者来说就是一种“好”或“善”。显然,“利”仅仅属于拥有者。它不涉及和他者之间的关系,尽管它对他者可以是有“利”的(如共同利益),也可以是有“害”的(如敌对双方)。因此,梁惠王谈到的“利吾国”,是要强调增强自己国家的能力。孟子反对人们仅仅从“利”出发来谈论“善”,给出的理由也是相当有说服力的:如果人人都求利,社会就处于一种危险状态。每一国家都面临其他国家的利益,如果从自身利益出发,损害他国利益,就会导致国家之间的冲突和战争。如果一个国家内部的士大夫也这样争利,就会把这个国家带入纷争,损害国家利益。同样,如果士大夫家里的每一个人也在争利,这个家庭的利益也必受损害。因此,从利益出发处理国与国、家与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天下将危,国家将危,家庭将危。天下大乱,则国家无宁;国家内乱,则家庭无宁;家庭无宁,则个人无宁。因此,无论是国家、家庭还是个人,都不应该从利益出发处理事情。&
  在孟子的思路中,人生活在社会关系中,应该把着眼点放在人和人的关系上。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利益,处理人和人的关系实际上也就是处理利益关系。利益关系可以是互利和谐的,也可以是互损冲突的。在实际生活中有各种各样的社会关系:有的社会关系对某些人有利,对其他人有损;有的社会关系对较多人有利,甚至对全体成员都有利;有的社会关系只对少数人有利,对多数人则有损。因此,寻找到一个好的社会关系,让更多人得到益处,就是当务之急。正是在这个思路上,孟子对梁惠王说:“亦有仁义而已矣”。可见,孟子要求梁惠王先谈“仁义”,实际上是在谈论个人生存和社会治理的出发点问题,主张出发点应该是“仁义”,而不是利益。&
  那么,孟子是在哪个意义上使用“仁义”二字的?《诗经》用“仁”来描述一个人的样子,如“洵美且仁”、“其人美且仁”等等。就其原始含义而言,“仁”乃是对人这类存在的描述,意思相当于说,这才是人的样子。究竟什么样子才算是人的样子呢?这涉及对人这种存在物的界定。其实,人们在谈论人时,总是认为自己知道什么是人,但却无法明确表达。因此,明确地界定人这种存在具有某种迫切性。在先秦文献中常常读到这样的界定:“仁者,人也”。这句话的意思是,“仁”就是人应该如此这般的那个样子。&
责任编辑:闫辉
相关阅读:对柏拉图真理情结的浅析
【摘要】在人类思想史上真理问题一直是人们要解决的根本问题。人类生存的本能是思考。不论是人们解决了真理问题给出了人类的最终答案,还是人们逃避真理问题的困扰。人们只是想要在生存中获得一种解脱,这也是人们自身想要得到的东西。即便真正的善没有被人们找到,人依旧要生活下去。与其不断地被各种问题所困扰,不如享受寻找真理的过程――一种痛快与快乐并存的生活。毕业论文网
  【关键词】毕业论文网
   本文出自:毕业论文网
毕业论文网
柏拉图;真理问题;人皆求善毕业论文网
  在整个西方思想史上存在一个浓重的真理情结,即对真理问题的研究及解决。在两千年来的哲学史上,西方哲学家不断讨论的问题就与真理问题直接相关,也就是说西方思想史的动力是与真理问题直接相关的。毕业论文网
  真理问题其实就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简单问题。例如,在生活中遇到问题的时候,人们总会本能的反应:“真的是这样吗?”柏拉图用一个论证来证明这个问题,即“人皆求善”,每一个人都是追求善。但是在实际生活中,我们可以观察到很多人并非都在追求善,而是在做恶的事情。柏拉图为了证明这个命题的正确性就进行了论证:在我们的观察当中是有人求善,有人求恶。求善的人就不用证明了,那么求恶的这类人又分为两类:一类是明知为恶而求恶;另一类是不知为恶而求恶(以恶为善),这类人由于自身认识的有限性,把恶的东西和善的东西混淆在一起,在主观意愿上是想求得好的东西,所以这类人是想求善的。再将明知为恶而求恶的这类人分成两类,一类是明知为恶但有利,例如,小偷在决定偷东西的时候是不想求恶的,只是想贪图利的部分(决定这个事情的决定因素是利即暂时发生的好的事情,也就是宽泛意义上的善),也就是说小偷在做决定的时刻是认为自己在作善的事情;另一类是明知为恶且无利,这是一个空项,也就是说现实生活中没有这类人。所以,得出的结论是:所有的人都是求善的。这个论证进而证明了求恶的人其实是在求善的驱动力下进行错误的追求善的行为。这种推论是排除法。如果找到一个个例证明明知为恶且无利的这类人是存在的,那么柏拉图的论证就被推翻了。比如说:损人不利己的人,不利己是在旁观者的角度去看待这件事情,但是当事人却认为自己做了一件好事,那这就不算是明知为恶且无利;自杀的人,自杀是什么好处都没有的事情,但是对于当事人来说死是唯一获得痛快的方法,唯一解脱当下所遇到的痛苦的出路,是一个很好的选择;吸毒的人,当事人知道毒品是恶的东西,自身不希望被毒品所控制,并且吸毒之后的结果也是不好的,但是对于吸毒的人来说,只有毒品可以帮助自身从这一时刻进入下一时刻,也就是说毒品是解决自身生存的关键。在毒瘾发作的时候,毒品对吸毒的人来说就是最好的东西。经过上述的举例可见柏拉图的论证是正确的。毕业论文网
  但是柏拉图不仅要论证命题,更是要解决有人求恶的问题。不知为恶而求恶,这类人求恶是因为不知为恶,以恶为善求恶,他们的问题出在自身的善观念,他们把恶的东西当成善的东西来追求,善恶不分。要解决这个问题,就是让他们拥有一个真正的善观念即不会出差错的善观念。对于这类人解决的关键是让他们对善的问题有清楚和正确的认识。当他们有了真正的善观念后,便会按照这个善观念进行选择,那他们就不会以恶为善;明知为恶但有利,这类人是让利益所蒙蔽,这种利益是暂时的、当下的,往往是了一段时间就会变成不好的东西。这类人之所以会被暂时的利益所控制,是由于自身缺乏对善的真正的认识。如果他们对真正的善有充分的认识,那么这些目光短浅的利益就可以得到被控制和抑制。所以,要解决有人求恶的关键点是要寻找到真正的善。每个人都想求善的,人的原始欲望和生存冲动就是求善。柏拉图论证的结论是:人一定要寻找到真正的善并且掌握真理,在掌握真理之后,人才能从真正的善出发,去追求真正的善。柏拉图“人皆求善”的最终论证结论是找到真正的善。柏拉图认为人们身处的世界是混乱的,因为这个世界有太多的人把恶的东西当成善的东西来追求,想要解决这个问题就是要把握住真正的善。毕业论文网
  柏拉图《理想国》中的洞穴比喻就是对真理问题的解释。现实生活中的人们就是在洞穴里的囚徒,是以恶为善的人。人之所以会求恶,是因为人们把恶的东西当成善的东西来追求,并且自认是在求善。就算是人们在求善,但是善的观念出现问题,那么人们所做得决定就是以恶为善。当人们要解决这个问题时又会遇到如何进行认识的问题。这时信念认识论便出现在人们面前。人想要获得自己的善观念,但是又不进行深入的思考,只是在自己的情绪被鼓动和煽动之下,接受他人所说的想法,不加反思和判断的接受了别人的想法,把别人的想法当成自己的善观念。在接受善观念的问题上,柏拉图认为这种不加思索的情绪,即放弃判断权的情绪叫做信任情感。人们是在信任情感里接受时善恶,这个接受过程是不加判断的行为,也就是说在信任情感里头所接受的善观念是有问题的。柏拉图对这个问题是这样论证的:在信任情感当中,别人说什么就是什么,信任过程是不加判断的过程,只是一种接收过程。如果你信任的人欺骗了你或是这个人自身的认识有限而让你产生了错误的善观念。那么当你以这种善恶观念去判断和选择的时候,就会以恶为善。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柏拉图提出了一种想法:人们要真正得到善并追求到真理,就应该采用理性认识论。理性认识论的两个根本点:一是我来做判断,我拥有判断权;二是我是有根据的在论证中进行判断。毕业论文网
  柏拉图给出的真理情结是,提出“人皆求善”的命题,并引申出一个真理问题:“什么是真正的善”。柏拉图给出了两种获得真理的途径:一是信任认识论,二是理性认识论。柏拉图首先强调不要因为情感因素而影响对真理问题的认识,进而陷入信任认识论中,然后柏拉图要求人们应在理性认识论里追求真理。按照这个思路走下去,人们就会面临如何选择信任和理性的难题,因此在这里就形成了一个真理情结。人们必须要找到真理,否则就会以恶为善,不断地把恶的东西加注在自己的身上,不断地伤害自己,最终使自己的身上充满恶。可是怎样才能找到真理就变成了严峻的问题。因为人就活在这里,人必须有真理,但是真理在哪里人又找不到。人又不能不这样活下去,但是人又没有办法活下去。所以,柏拉图所呈现的真理情结是一种动力,推动人们去寻找真理。很多哲学家从不同的角度来解决这个问题。例如,伊壁鸠鲁提出:“善就是让人活得痛快,活得快乐,活着就是善。”这种观念被称为快乐主义原则。似乎真理问题被解决了,但是过了一段时间,人们就会提出什么是“真正的快乐”这个问题。伊壁鸠鲁给出的答案是:“真正地的乐就是欲望满足之后的无欲望状态的平静。”可是每一个人的欲望都是不同的。如果人们所拥有的欲望是假的,也就是恶的欲望,那么人们应该如何选择真的欲望呢?所以真理问题是没有办法避免的。
本文内容只是论文部分简介,如需了解更多详情请咨询本站客服!
发布人:admin Tags:对“道德上是否存在明知故犯的人?”的回答:从苏格拉底、柏拉图到亚里士多德--《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对“道德上是否存在明知故犯的人?”的回答:从苏格拉底、柏拉图到亚里士多德
【摘要】:道德上是否存在明知故犯的人呢?苏格拉底认为美德就是知识,知识可以直接转化为行为,作恶出于自己无法控制的无知,无人自愿作恶,所以明知故犯的情况不存在;柏拉图在继承苏格拉底思想的同时,在某些方面发展完善了他的思想,如他把意志和情感等非理性部分引入道德,对有知识的状态进行区分等。这些思想为亚里士多德解决明知故犯问题做了铺垫;与苏格拉底和柏拉图不同,亚里士多德认为存在着明知故犯的人,恶是出于意愿的。
【作者单位】:
【关键词】:
【分类号】:B82-09【正文快照】:
道德上是否存在明知故犯的人呢?这一问题困扰着古希腊的三位大哲学家: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苏格拉底开启了研究此问题的先河。柏拉图继承并发展了苏格拉底的思想,同时他的某些富有创造性的解答为亚里士多德做了理论上的准备,使其在继承批判前人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极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仅支持PDF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杨豹;;[J];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董龙昌;;[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年01期
陈义平;[J];安徽大学学报;2000年02期
钱善刚;;[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郑亚莉;;[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05期
李卫东;;[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吴先伍;[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蒲德祥;;[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年02期
许卫刚;陈林;;[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刘财安;;[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7年02期
张志辉;;[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7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李义天;;[A];“第二届中国伦理学青年论坛”暨“首届中国伦理学十大杰出青年学者颁奖大会”论文集[C];2012年
汪其昌;;[A];2011年(第九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C];2011年
靳凤林;;[A];“人文奥运与和谐社会”论坛文集[C];2006年
高国希;;[A];中国伦理学三十年——中国伦理学会第七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汇编[C];2009年
晏辉;;[A];中国伦理学三十年——中国伦理学会第七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汇编[C];2009年
;[A];高名凯先生学术思想研讨会——纪念高名凯先生诞辰100周年论文集[C];2011年
孙桂丽;;[A];第二届首都高校教育学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1年
盛国荣;;[A];全球化视阈中的科技与社会——全国科技与社会(STS)学术年会(2007)论文集[C];2007年
徐佳;;[A];第三届全国科技哲学暨交叉学科研究生论坛文集[C];2010年
刘巧利;;[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1)——中外教育史比较研究(含比较教育等)[C];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孔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赵一强;[D];苏州大学;2010年
靳宝;[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孙峰;[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宋五好;[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刘自学;[D];南开大学;2010年
张凤莲;[D];南开大学;2010年
吴童立;[D];南开大学;2010年
袁曦临;[D];南京大学;2011年
王汉熙;[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刘笛;[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邓岚;[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郑艳艳;[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刘微;[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梁艳;[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刘丽红;[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刘丽英;[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孙欢;[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李常春;[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肖劲舟;[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楚恒体;刘泽军;;[J];宜宾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江娅;;[J];哲学动态;2010年02期
魏赛丽;;[J];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10期
曲玉波;;[J];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9年01期
;[J];经营者;2009年Z8期
边晨;;[J];法制与社会;2007年02期
聂怡东;;[J];知识经济;2010年02期
宋友文;;[J];重庆社会科学;2006年12期
王进;;[J];船山学刊;2010年01期
刘述先;;[J];社会科学评论;2004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姜文闵;;[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徐长福;;[A];全国"唯物史观的理论创新"与"马克思主义实践理论的当代意义"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仲辉;陈春文;;[A];中国现代外国哲学学会年会年会暨西方技术文化与后现代哲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王思敏;;[A];2005年逻辑研究专辑[C];2005年
陈声柏;;[A];逻辑研究文集——中国逻辑学会第六次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0年
邓晓芒;;[A];全国“形而上学与反形而上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佘碧平;;[A];时代与思潮(7)——20世纪末的文化审视[C];2000年
于云玲;杨一博;;[A];高教科研2006(下册:专题研究)[C];2006年
汪子嵩;;[A];逻辑、语言与思维——周礼全先生八十寿辰纪念文集[C];2001年
王南;;[A];全国"唯物史观的理论创新"与"马克思主义实践理论的当代意义"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韩磊;[N];学习时报;2005年
王露璐;[N];光明日报;2007年
;[N];中国经营报;2002年
张轶男;[N];光明日报;2006年
张康桥;[N];中国教育报;2010年
徐志跃;[N];21世纪经济报道;2007年
吴燕;[N];中华读书报;2005年
孙小礼;[N];学习时报;2006年
杨玉辰;[N];解放军报;2002年
刘笑洋;[N];解放日报;200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赵振羽;[D];吉林大学;2013年
贝尔库;[D];复旦大学;2008年
刘玉鹏;[D];浙江大学;2006年
周迈;[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1年
赵健;[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李志雄;[D];浙江大学;2007年
姜红;[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李瑞昌;[D];复旦大学;2005年
王俊;[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刘勇;[D];同济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金明艳;[D];河北师范大学;2009年
陈佳;[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陈壮志;[D];湖南师范大学;2008年
吕振;[D];华南师范大学;2005年
刘丽;[D];武汉大学;2005年
王铮;[D];湖南大学;2007年
朴雨龙;[D];延边大学;2007年
张文婷;[D];西北大学;2009年
陈赫;[D];大连理工大学;2008年
王婷;[D];扬州大学;2006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大众知识服务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订购热线:400-819-82499
服务热线:010--
在线咨询: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5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柏拉图app 的文章

 

随机推荐